期刊文献+
共找到1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纵列式直升机配平计算及稳定性、操纵性分析 被引量:5
1
作者 李国知 曹义华 杨倩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74-77,共4页
为了进行纵列式直升机定直平飞状态的配平计算,建立了两种非线性飞行动力学模型(涡流理论模型和动量理论模型).提出了基于线性小扰动理论和五点中心差分算法的稳定性、操纵性导数计算方法;采用状态空间表达式形式的动力学方程,计算了纵... 为了进行纵列式直升机定直平飞状态的配平计算,建立了两种非线性飞行动力学模型(涡流理论模型和动量理论模型).提出了基于线性小扰动理论和五点中心差分算法的稳定性、操纵性导数计算方法;采用状态空间表达式形式的动力学方程,计算了纵列式直升机非耦合运动状态下的稳定根;以动量理论模型为基础,以MATLAB软件为计算平台,进行了纵列式直升机稳定性与操纵性的分析.最终计算结果与参考数据吻合较好,为纵列式直升机飞行品质研究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纵列式直升机 配平计算 稳定性 操纵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进遗传算法的纵列式直升机总体参数优化设计 被引量:3
2
作者 朱清华 张呈林 +1 位作者 倪先平 王华明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1-5,共5页
研究纵列式双旋翼直升机总体参数的优化设计方法,在分析双旋翼气动干扰对旋翼气动特性影响的基础上,采用改进的遗传算法,以运输效率为目标、以飞行性能和重量效率等参数为约束条件,建立优化设计模型,优化纵列式直升机总体参数。以CH-47... 研究纵列式双旋翼直升机总体参数的优化设计方法,在分析双旋翼气动干扰对旋翼气动特性影响的基础上,采用改进的遗传算法,以运输效率为目标、以飞行性能和重量效率等参数为约束条件,建立优化设计模型,优化纵列式直升机总体参数。以CH-47D纵列式直升机为优化算例,计算结果表明,本文提出的优化方法是可行的,优化效果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纵列式直升机 总体参数 遗传算法 优化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旋翼结冰模型与纵列式直升机平衡特性分析 被引量:3
3
作者 李国知 曹义华 钟国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9期1034-1037,1042,共5页
为了研究纵列式直升机结冰后的飞行动力学问题,基于CFD(ComputationalFluid Dynam ics)技术提出了旋翼结冰的理论模型;基于旋翼冰风洞试验数据,考虑桨叶表面附着冰脱落及桨叶表面局部温度对结冰的影响,提出了旋翼结冰的工程模型.建立了... 为了研究纵列式直升机结冰后的飞行动力学问题,基于CFD(ComputationalFluid Dynam ics)技术提出了旋翼结冰的理论模型;基于旋翼冰风洞试验数据,考虑桨叶表面附着冰脱落及桨叶表面局部温度对结冰的影响,提出了旋翼结冰的工程模型.建立了纵列式直升机结冰后的飞行动力学模型,研究了不同飞行速度条件下结冰对样机CH-47B平衡特性的影响,分析了环境温度、结冰时间、液态水含量以及平均水滴直径对旋翼扭矩的影响.计算结果的对比分析显示:两种结冰模型在计算精度上基本一致,表明结冰模型合理,能够用来进行结冰后的飞行动力学分析,为纵列式直升机结冰后的飞行动力学研究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纵列式直升机 旋翼结冰 冰脱落 平衡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外纵列式直升机关键技术及发展趋势分析 被引量:6
4
作者 于琦 占瑾信 吕春雷 《直升机技术》 2010年第1期57-61,共5页
本文系统分析了国外纵列式直升机的关键技术和未来的发展趋势。阐述了纵列式直升机在军、民领域的地位与作用,以及纵列式直升机的应用与市场需求。论述了国外纵列式直升机的发展对我国纵列式直升机研制的启示。
关键词 纵列式直升机 关键技术 应用 发展趋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纵列式直升机配平计算分析
5
作者 杨倩 曹义华 李国知 《航空计算技术》 2008年第1期52-54,共3页
分别运用涡流理论和动量理论对纵列式双旋翼直升机建立了两种飞行动力学非线性数学模型并完成配平计算,这两种方法得到的配平结果和参考的实验数据较吻合,所建模型是后续进行稳定性导数和稳定根计算的基础。
关键词 纵列式直升机 飞行动力学 配平计算 涡流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动量源方法的纵列式直升机双旋翼/机身干扰流场分析 被引量:2
6
作者 吴林波 陈平剑 +1 位作者 李春华 招启军 《直升机技术》 2009年第3期15-20,共6页
针对纵列式双旋翼桨叶的几何特征、运动方式及气动特性,建立了基于动量源方法的纵列式直升机双旋翼/机身组合流场的数值模拟方法,该方法中采用的非结构网格能综合考虑双旋翼/机身干扰流场特点且满足动量源计算网格要求。通过算例的计算... 针对纵列式双旋翼桨叶的几何特征、运动方式及气动特性,建立了基于动量源方法的纵列式直升机双旋翼/机身组合流场的数值模拟方法,该方法中采用的非结构网格能综合考虑双旋翼/机身干扰流场特点且满足动量源计算网格要求。通过算例的计算值与试验值的对比,验证了本文方法的有效性,然后采用该方法分析了悬停及前飞状态下纵列式直升机的双旋翼/机身干扰流场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纵列式直升机 旋翼 机身 干扰流场 计算流体动力学 CFD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无人纵列式直升机鲁棒保性能控制器 被引量:1
7
作者 严强强 盛守照 林群馥 《兵工自动化》 2018年第12期34-38,共5页
为解决无人纵列式直升机模型建立的不确定性等问题,提出一种鲁棒保性能控制器设计方法。以某个转速配平点作为基准状态设计点,设计鲁棒最优保性能控制器,并通过仿真实验验证。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能确保系统具有良好的稳定鲁棒性和性能... 为解决无人纵列式直升机模型建立的不确定性等问题,提出一种鲁棒保性能控制器设计方法。以某个转速配平点作为基准状态设计点,设计鲁棒最优保性能控制器,并通过仿真实验验证。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能确保系统具有良好的稳定鲁棒性和性能鲁棒性,实现姿态响应的整体平滑,姿态跟随快速,控制效果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人纵列式直升机 气动模型 不确定性 鲁棒保性能控制 飞行品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纵列式直升机双旋翼气动特性分析 被引量:1
8
作者 陈建炜 朱清华 +2 位作者 王坤 朱振华 申遂愿 《航空工程进展》 CSCD 2020年第2期167-175,198,共10页
纵列式直升机前后旋翼之间会产生复杂的干扰现象。针对两旋翼之间的气动干扰问题进行流场分析,建立基于动量源模型和N-S(Navier-Stokes)方程的数值分析方法,选用k-ω SST两方程湍流模型,采用基于压力隐式求解器,对所建立的求解方法进行... 纵列式直升机前后旋翼之间会产生复杂的干扰现象。针对两旋翼之间的气动干扰问题进行流场分析,建立基于动量源模型和N-S(Navier-Stokes)方程的数值分析方法,选用k-ω SST两方程湍流模型,采用基于压力隐式求解器,对所建立的求解方法进行算例验证;对悬停状态、前向来流状态、后向来流状态的纵列式双旋翼直升机前后旋翼干扰流场分别进行数值模拟,并结合计算结果与流场特性,对干扰流场所产生的气动现象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悬停状态,前后旋翼性能均降低,后旋翼对前旋翼的性能影响较大;前向来流状态,后旋翼升力损失大于悬停状态;后向来流状态,前旋翼升力损失更为明显,最低处旋翼效率损失近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纵列式直升机 动量源 N-S方程 SST湍流模型 气动干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Dspace的纵列式直升机控制律设计与仿真
9
作者 张浩华 史青海 喻松 《直升机技术》 2011年第3期29-32,共4页
对纵列式双旋翼直升机控制律构型进行了研究,并采用Dspace动态实时仿真系统对飞行控制律进行设计与仿真。其中包括Simulink/Control Desk交互、Dspace试验原理和步骤以及应用图形界面对仿真结果进行分析和评定。
关键词 纵列双旋翼直升机 飞控系统 DSPACE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载双发纵列式无人直升机飞行控制系统设计 被引量:1
10
作者 李硕 李小光 +1 位作者 顾天昊 徐冠华 《自动化与仪表》 2024年第1期50-54,共5页
针对大型重载双发纵列式无人直升机飞行控制系统设计,该文从软硬件介绍整体系统搭建并将控制系统分为转速控制模块与姿态控制模块。转速控制中,该文采用PID算法控制2台航空发动机转速,并在转速反馈中加入低通滤波器达到稳定转速的效果... 针对大型重载双发纵列式无人直升机飞行控制系统设计,该文从软硬件介绍整体系统搭建并将控制系统分为转速控制模块与姿态控制模块。转速控制中,该文采用PID算法控制2台航空发动机转速,并在转速反馈中加入低通滤波器达到稳定转速的效果。姿态控制中,采用串级控制策略,为了减弱油动重载直升机起飞震动对控制的影响,在姿态反馈回路中加入低通滤波器,内环对姿态角速度精确控制,外环对姿态角度加以有效控制。最后在工程实验中实现了重载双发纵列式无人直升机的悬停试飞,取得了预期试飞效果,证明控制系统设计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载双发 纵列式直升机 发动机控制 姿态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纵列式直升机悬停飞行品质研究 被引量:2
11
作者 李国知 曹义华 《航空动力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1055-1060,共6页
以适合于飞行品质评价的纵列式直升机非线性飞行动力学模型为基础,根据有人驾驶垂直/短距起落飞机军用品质规范(MIL-F-83300)以及军用旋翼飞行器驾驶品质要求(ADS-33E-PRF),对纵列式直升机悬停开环状态下的飞行品质进行了计算分析.按照... 以适合于飞行品质评价的纵列式直升机非线性飞行动力学模型为基础,根据有人驾驶垂直/短距起落飞机军用品质规范(MIL-F-83300)以及军用旋翼飞行器驾驶品质要求(ADS-33E-PRF),对纵列式直升机悬停开环状态下的飞行品质进行了计算分析.按照两种规范的要求,对纵列式直升机的动态响应特性与带宽、操纵特性与姿态敏捷性、轴间耦合以及横向突风扰动影响进行了分析,最后给出了一些有意义的结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飞行品质 纵列式直升机 动态响应 带宽 姿态敏捷性 轴间耦合
原文传递
无人纵列式直升机建模与仿真 被引量:4
12
作者 王永震 朱纪洪 孙增圻 《清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83-85,93,共4页
当前无人机在各个领域正在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针对清华大学无人机研究的需要,首先分析了无人纵列式直升机的气动布局和操纵特性,建立了旋翼和直升机的数学模型,推导出控制量与飞机飞行状态的关系,实现了在PC机上实时仿真无人直升... 当前无人机在各个领域正在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针对清华大学无人机研究的需要,首先分析了无人纵列式直升机的气动布局和操纵特性,建立了旋翼和直升机的数学模型,推导出控制量与飞机飞行状态的关系,实现了在PC机上实时仿真无人直升机的飞行状态及控制响应。仿真结果较好地反应了纵列式直升机的控制特性,在小扰动情况下的控制效果与直升机的实际飞行状态非常接近,实时仿真得到的控制响应和飞行状态数据为无人直升机的飞行控制系统的研究提供了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人纵列式直升机 旋翼 建模方法 计算机仿真 气动布局 操纵特性
原文传递
纵列式旋翼直升机在起落架上的振动特性试验方法研究
13
作者 凌爱民 《直升机技术》 2006年第3期5-11,共7页
本文基于模态分析理论和试验技术,提出了一套测定纵列式旋翼直升机在起落架上的刚体模态特性试验方法。仿真试验和工程实例验证结果表明该方法用于纵列式直升机设计的可行性。
关键词 纵列式直升机 振动特性 试验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纵列式无人直升机建模及其精确线性化方法研究 被引量:7
14
作者 胡春华 朱纪洪 孙增圻 《控制与决策》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9期1074-1077,共4页
利用牛顿-欧拉法对纵列式无人直升机的近似悬停模态进行数学建模,得出标准仿射非线性状态方程,然后应用状态反馈精确线性化方法进行设计.仿真结果表明,系统输出可稳定跟踪给定信号.
关键词 纵列无人直升机 精确线性化 输出跟踪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信息熵的纵列式无人直升机故障树诊断 被引量:2
15
作者 刘世前 施维 +1 位作者 沈勇 朱亮 《系统仿真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4期4424-4428,共5页
研究纵列式无人直升机故障诊断问题。首先根据其操纵控制系统的结构特征,建立操纵控制故障树及故障传播矩阵。其次运用信息熵决策推理方法,分析样本测量与信息不足引起的不确定决策,进行故障树不确定性推理,并确定故障节点重要度及隶属... 研究纵列式无人直升机故障诊断问题。首先根据其操纵控制系统的结构特征,建立操纵控制故障树及故障传播矩阵。其次运用信息熵决策推理方法,分析样本测量与信息不足引起的不确定决策,进行故障树不确定性推理,并确定故障节点重要度及隶属关系。最后根据二元假设检验,进行故障判定。并针对直升机尾传动轴不对中故障,引起振动与作动器效能降低,进行仿真与实验,验证该故障诊断方法的可行性与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纵列无人直升机 信息熵 故障树 不确定性推理 飞行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纵列式航模直升机建模与分析 被引量:1
16
作者 孙全兵 《国际航空航天科学》 2016年第2期9-15,共7页
根据纵列式双旋翼直升机具有的不同于单旋翼带尾桨直升机的特点,提出建立纵列式直升机数学模型的方法。将纵列式双旋翼直升机看作3个刚体(机体和前后两副旋翼),利用分析力学的Kane方法建立直升机的动力学模型,并对模型进行分析。在适当... 根据纵列式双旋翼直升机具有的不同于单旋翼带尾桨直升机的特点,提出建立纵列式直升机数学模型的方法。将纵列式双旋翼直升机看作3个刚体(机体和前后两副旋翼),利用分析力学的Kane方法建立直升机的动力学模型,并对模型进行分析。在适当的条件下将数学模型进行简化,导出简化的平移方程和转动方程,在MATLAB/Simulink界面进行仿真,对仿真结果进行分析,为控制器的设计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纵列式直升机 动力学建模 KANE方法 仿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纵列式无人直升机飞行控制系统设计 被引量:3
17
作者 何志辉 高万林 +2 位作者 何雄奎 任延昭 马仲伟 《江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37-44,共8页
采用嵌入式设计技术设计了纵列式无人直升机飞行控制系统的硬件和软件.在飞行控制系统硬件上,采用STM32H750VBT6作为系统的主控芯片,采用6轴运动处理传感器LSM6DSR和3轴磁力计LIS2MDL构建了多传感器姿态测量硬件系统,利用主控芯片上的... 采用嵌入式设计技术设计了纵列式无人直升机飞行控制系统的硬件和软件.在飞行控制系统硬件上,采用STM32H750VBT6作为系统的主控芯片,采用6轴运动处理传感器LSM6DSR和3轴磁力计LIS2MDL构建了多传感器姿态测量硬件系统,利用主控芯片上的定时器接收遥控输入信号和输出PWM电动机及舵机控制信号.在飞行控制系统软件上,采用基于四元数互补滤波方法,对惯性导航组件测得的加速度、角速度以及磁力计测得的3轴磁场强度信息进行融合处理,解算出无人机的飞行姿态.在控制策略上采用串级控制策略,外环控制无人机的姿态角,内环控制无人机的姿态角速度实现对无人机姿态快速精确控制.最终工程实现了纵列式无人直升机飞行控制系统软、硬件,并进行试飞验证,取得了预期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纵列无人直升机 飞行控制系统 姿态控制 串级控制 姿态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纵列式电动无人直升机在农药喷洒中的应用前景 被引量:2
18
作者 何志辉 高万林 +2 位作者 何雄奎 白小宁 任延昭 《农药科学与管理》 CAS 2020年第4期24-27,共4页
目前农业植保无人机整体来讲载荷量较小、续航时间较短,作业过程中需频繁更换电池及添加药液等是影响其作业效率的主要因素之一,在相同动力能耗下如何提高载荷量和续航时间,使得植保无人机的时间利用率进一步提高是植保无人机未来发展... 目前农业植保无人机整体来讲载荷量较小、续航时间较短,作业过程中需频繁更换电池及添加药液等是影响其作业效率的主要因素之一,在相同动力能耗下如何提高载荷量和续航时间,使得植保无人机的时间利用率进一步提高是植保无人机未来发展一个趋势。本文分析比较了电动植保无人机和油动植保无人机,以及多旋翼植保无人机和单旋翼植保无人机的优缺点。针对纵列式电动无人直升机的众多优点,分析了这一机型在农药喷洒中提高载荷量和续航时间上的优势,分析了这一机型在农药喷洒中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药喷洒 植保无人机 纵列无人直升机 载荷量 续航时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型直升机三种构型的对比
19
作者 蓝白 张广林 《兵器知识》 2009年第10期16-19,共4页
重型直升机的作用无可替代,但研制起来有很多难点,如气动、机械等方面。理论上,重型直升机可采用多种构型,但实际上主要用单旋翼、纵列式双旋翼和倾转旋翼三种,其中后两种主要为重型直升机采用。
关键词 直升机旋翼 重型 旋翼机 倾转 纵列式直升机 双旋翼 构型 机身 桨叶 主减速器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