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4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从悬泉置壁书看新莽羲和、纳言的职掌及相关问题 被引量:4
1
作者 代国玺 《敦煌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147-152,共6页
始建国元年(9),新莽变革官制,置有九卿,其中六卿,据《汉书》所载,是以《尚书·尧典》为底本,更换前汉官称而来,即所谓"更名大司农曰羲和,后更为纳言;大理曰作士;太常曰秩宗;大鸿胪曰典乐;少府曰共工;水衡都尉曰予虞"。从... 始建国元年(9),新莽变革官制,置有九卿,其中六卿,据《汉书》所载,是以《尚书·尧典》为底本,更换前汉官称而来,即所谓"更名大司农曰羲和,后更为纳言;大理曰作士;太常曰秩宗;大鸿胪曰典乐;少府曰共工;水衡都尉曰予虞"。从出土汉简来看,《汉书》就此事的记载是不全面的。新莽羲和其实是由西汉大司农和汉末所置羲和合并而来,它既掌钱谷,也负责颁下诏令。而新莽秩宗本由西汉太常与宗正组成,新莽典乐与西汉大鸿胪的职掌亦颇有不同。整体来看,这次调整实际上不仅涉及到名号,而且涉及到职掌与僚属,其变动是整体性的。相比西汉大司农、秩宗等六官,新莽六卿基本属于新事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莽 《汉书》 羲和 纳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领导者要善于听音纳言
2
作者 巢益军 《常州工学院学报》 2002年第5期10-12,共3页
  21世纪,是人类竞争更趋激烈的世纪,面临科技猛进,知识裂变,网络革命,时空压缩,矛盾交错多变,人们必须正面迎接这空前的震撼和重整.……
关键词 领导者 纳言 听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员工建言与管理者纳言:一个有调节的中介模型 被引量:1
3
作者 裴巧玲 吴秋洁 《现代营销(下)》 2023年第4期119-121,共3页
本研究基于306对管理者—员工配对问卷,运用说服理论实证研究了员工建言类型对管理者建言采纳的影响,结论如下:第一,促进性建言与抑制性建言都与建言采纳正相关,但促进性建言对建言采纳的影响系数,高于抑制性建言;第二,管理者对员工建... 本研究基于306对管理者—员工配对问卷,运用说服理论实证研究了员工建言类型对管理者建言采纳的影响,结论如下:第一,促进性建言与抑制性建言都与建言采纳正相关,但促进性建言对建言采纳的影响系数,高于抑制性建言;第二,管理者对员工建言的建设性感知,部分中介了促进性建言和抑制性建言与建言采纳的关系,且建设性感知在促进性建言与建言采纳之间的中介效应更强;第三,调节焦点显著调节建言建设性感知与建言采纳的关系。促进性焦点对于建言的建设性感知与建言采纳的关系有正向调节作用,而防御性焦点对其关系却有负向调节作用。本文对指导员工建言与管理者纳言,均具有一定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行为 管理者纳言 的建设性感知 说服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要“因人纳言”
4
作者 王江涛 《党政论坛》 2008年第1期64-64,共1页
有一先进人物应邀到某单位介绍经验,他对该单位的各方面工作提了几条建议,很快被采纳了。其实这几条建议大多是该单位的同志早已提出过的,当时却未曾引起重视。群众议论说:“这是因人纳言。”
关键词 领导者 纳言方式 地位 权力
原文传递
纳才与纳言
5
作者 林以新 《领导科学》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I0001-I0001,共1页
历史上的楚汉争霸,实力弱小的刘邦却最终战胜了实力强大的项羽。由此,刘邦总结出了智慧的重要作用,说:张良、萧何、韩信,“三者皆人杰,吾能用之,此吾所以取天下者也。
关键词 才与纳言 随笔 杂文 杂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员工政治技能对领导纳言的影响——基于领导信任的中介作用
6
作者 胡恩华 韩明燕 《领导科学》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2Z期42-44,共3页
以中国的"面子文化"和高权力距离导向为文化背景,构建以领导信任为中介变量的员工政治技能对领导纳言影响的概念模型。以江苏省的139名高新技术企业员工为研究样本,对模型进行验证,结果表明:员工政治技能对领导纳言有显著正... 以中国的"面子文化"和高权力距离导向为文化背景,构建以领导信任为中介变量的员工政治技能对领导纳言影响的概念模型。以江苏省的139名高新技术企业员工为研究样本,对模型进行验证,结果表明:员工政治技能对领导纳言有显著正向影响,员工政治技能越高,领导越倾向于对其建言做出采纳;领导信任在员工政治技能与领导纳言间起到了部分中介作用,这表明员工政治技能有利于提高领导信任进而促进领导纳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员工政治技能 领导纳言 领导信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音乐传播语境下的上古时期“纳言”小议
7
作者 李志成 李海萌 《湖北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7年第2期46-48,共3页
纳言,舜所设之官职,其意在于通过采集民风、民情而利于施政,但在客观上起到了音乐传播的功效。本文试图通过对古文献的分析,以官方性质的音乐传播为出发点,对上古时期纳言作为官职设置的初衷和实际发挥的作用进行解析,清晰了纳言在上古... 纳言,舜所设之官职,其意在于通过采集民风、民情而利于施政,但在客观上起到了音乐传播的功效。本文试图通过对古文献的分析,以官方性质的音乐传播为出发点,对上古时期纳言作为官职设置的初衷和实际发挥的作用进行解析,清晰了纳言在上古时期所发挥的音乐传播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言 行为 歌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略论武则天时期的纳言制度及其流弊
8
作者 林洞笙 《河池学院学报》 1989年第4期17-20,共4页
纳言制度最早见传于尧舜,《淮南子·主术训》说:“尧置敢谏之鼓,舜立诽谤之木”。这些“谏鼓”、“谤木”立之于朝,是听取建议与批评意见的一种制度的雏形。汉朝以后历代都将它作为一种典章制度继承下来。纳言制度能够进善补阙,使... 纳言制度最早见传于尧舜,《淮南子·主术训》说:“尧置敢谏之鼓,舜立诽谤之木”。这些“谏鼓”、“谤木”立之于朝,是听取建议与批评意见的一种制度的雏形。汉朝以后历代都将它作为一种典章制度继承下来。纳言制度能够进善补阙,使政治清明,政权巩固。历代统治者不仅重视纳言制度,而且制定切实有效的措施,保证这一制度的贯彻执行。唐太宗时,非常重视谏官,发挥中书省、门下省驳正、议事的作用。主纳忠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门下省 纳言 政权巩固 谏官 历代统治者 主术训 典章制度 开元盛世 于朝 谏议大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谏言”到“纳言”
9
作者 王丽娟 《林区教学》 2006年第4期59-59,共1页
介绍了谏言和纳言这种政治行为的含义及其历史背景,肯定了几千年来以比干为典型的因谏言而犯险乃至命丧黄泉的谏言精神,并说明了正是这种精神使得我国传统政治文化具备了底蕴深厚的浩然之气。
关键词 纳言 畏之 信之 节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纳言的艺术
10
作者 燕子 《青苹果》 2005年第11期52-53,共2页
关键词 纳言 相信自己 崖边 匏樽 东坡居士 你我 勾践 智叟 修正错误 天生我才必有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以纳言自省促进小学生自主发展的策略
11
作者 谢冰雪 《生活教育》 2015年第10期89-92,共4页
纳言即接受别人批评、褒扬或意见。自省,就是人的自我反思、醒悟和自控的能力,包括对概念和行为的反思能力、对错误的改正能力、对正确的坚持能力。自主发展,是根据自己的需要和爱好所确定的发展目标。作为一线的教师,要善于采用恰当策... 纳言即接受别人批评、褒扬或意见。自省,就是人的自我反思、醒悟和自控的能力,包括对概念和行为的反思能力、对错误的改正能力、对正确的坚持能力。自主发展,是根据自己的需要和爱好所确定的发展目标。作为一线的教师,要善于采用恰当策略培养小学生纳言自省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言 自省 小学生 自主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信与纳言
12
作者 叶梓 《青苹果》 2007年第7期50-50,共1页
自信犹如一根擎天立柱,支撑着我们的信念,让我们到达成功的彼岸;而纳言就像航行在大海中航船上的雷达,它可以显示礁石,使航船安全行驶。一个人要真正实现自己的价值,就必须拥有自信,拥有纳言的胸襟。
关键词 纳言 择其善者而从之 相信自己 三人行 以人为镜 中国古代史 官渡之战 双刃 文学大师 我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省、纳言与强辩及其他
13
作者 蒋九贞 《神州》 2011年第A4期92-97,共6页
这个题目有点儿复杂,我的意思却很简单,就是如何对待别人的批评。之所以选用了这么个标题,乃是附庸风雅:现在的文章,没有一股子经院味儿往往被说成不够发表水平。
关键词 纳言 子经 联票 作家协会会员 短篇小说集 过桐乡 评论集 有则 给你 吾日三省吾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孙叔敖纳言
14
《快乐学语文(初中版)》 2009年第1期48-48,共1页
古代的孙叔敖做了宰相那么大的官,尚能虚心地听取百姓的意见,这实在是难能可贵的。
关键词 中学 语文教学 阅读教学 《孙叔敖纳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开门”与纳言
15
作者 辛玉祥 《行政与法制》 2003年第7期33-33,共1页
时下,关于各级立法机关开门立法的报道频繁见于报端。有文章称:“中国走进开门立法的时代。”
关键词 立法机关 法律意识 立法项目 纳言制度 听证会制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于建立健全党内纳言制度问题的思考
16
作者 钟达业 李菁毅 《南昌航空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7年第4期64-67,81,共5页
党内纳言制度是党内上下沟通、交流意见的有组织活动的机制,对发展党内民主,维护党内团结和谐,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本文从历史文化角度、党员素质现状和党内纳言的内生机制障碍进行分析,提出了营造党... 党内纳言制度是党内上下沟通、交流意见的有组织活动的机制,对发展党内民主,维护党内团结和谐,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本文从历史文化角度、党员素质现状和党内纳言的内生机制障碍进行分析,提出了营造党内纳言的民主氛围、提高党员领导干部民主素养、打造畅通有序的交流沟通机制等建立健全党内纳言制度的有效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党内 纳言制度 思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贤纳言立说献策——中国劳动学会庆贺二十华诞
17
作者 李新临 《中国人力资源社会保障》 2002年第2期30-30,共1页
1月15日,中国劳动学会成立20周年纪念大会在京召开。劳动保障部副部长、中国劳动学会名誉会长王东进要求学会“适应新的形势,努力成为劳动保障事业决策支持体系中的重要力量。”全国人大常委、中国劳动学会顾问阮崇武。
关键词 中国劳动学会 劳动保障事业 副部长 周年纪念 学会名誉会长 王东 崇武 全国人大常委 纳言 研究机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贤纳言 立说献策——中国医疗保险研究会成立大会暨和谐社会与医疗保险论坛在京举办
18
作者 李新临 《中国人力资源社会保障》 2007年第5期65-65,共1页
2007年3月29日,中国医疗保险研究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召开成立大会。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何鲁丽,全国政协副主席张怀西。
关键词 医疗保险 政协副主席 胡晓义 保险经办机构 纳言 王东 张怀 北京人民大会堂 副部长 医疗保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先秦纳言、献诗以谏制度与“采诗观风”话语的形成
19
作者 颜敏 《国际儒学(中英文)》 CSSCI 2024年第1期74-86,186,共14页
周代出纳言制度渗透着周代行政职官体系,是民间音乐性言说被大量采集,进入官方礼乐系统的基础。出纳事人是承担出政令、纳民言这一普遍性职责者的统称,在履行职能的过程中会采集讴、歌、谣、诵等音乐性言说。周共王时,出纳事人正式承担... 周代出纳言制度渗透着周代行政职官体系,是民间音乐性言说被大量采集,进入官方礼乐系统的基础。出纳事人是承担出政令、纳民言这一普遍性职责者的统称,在履行职能的过程中会采集讴、歌、谣、诵等音乐性言说。周共王时,出纳事人正式承担谏诤的责任。在列者“献诗以谏”时,通过“语”的过程,音乐性言说被赋予或进一步明确其中关乎时政的褒贬意义,具备了“诗”的谏诤作用。“献诗以谏”在周王室衰败的两周之际走向兴盛。纳言、谏诤制度的兴衰与《诗》的采集、编纂密切相关。“纳言”这一话语表述在周代的一以贯之与诗的谏诤目的是先秦史书不存“采诗观风”之说的根本原因。儒家根据学派传《诗》、习《诗》目的,将《尧典》的“敷言以奏”具体化至《诗》的采集,形成“采诗观风”话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言 采诗观风 献诗以谏 《诗经》
原文传递
先秦纳言、献诗以谏制度与“采诗观风”话语的形成
20
作者 颜敏 《高等学校文科学术文摘》 2024年第4期155-155,共1页
周代出纳言制度渗透着周代行政职官体系,是民间音乐性言说被大量采集,进入官方礼乐系统的基础。出纳事人是承担出政令、纳民言这一普遍性职责者的统称,在履行职能的过程中会采集讴、歌、谣、诵等音乐性言说。周共王时,出纳事人正式承担... 周代出纳言制度渗透着周代行政职官体系,是民间音乐性言说被大量采集,进入官方礼乐系统的基础。出纳事人是承担出政令、纳民言这一普遍性职责者的统称,在履行职能的过程中会采集讴、歌、谣、诵等音乐性言说。周共王时,出纳事人正式承担谏净的责任。在列者“献诗以谏”时,通过“语”的过程,音乐性言说被赋予或进一步明确其中关乎时政的褒贬意义,具备了“诗”的谏净作用。“献诗以谏”在周王室衰败的两周之际走向兴盛。纳言、谏净制度的兴衰与《诗》的采集、编纂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采诗观风 献诗 音乐性 纳言 履行职能 周王室 周代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