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纳米陶瓷颗粒涂层聚吡咯柔性加热织物的制备及性能
1
作者 方纾 孟子征 +1 位作者 杨帅 刘皓 《棉纺织技术》 CAS 2024年第11期9-16,共8页
为了增强聚吡咯(Ppy)加热织物的安全性、环保性,提升Ppy与棉织物附着牢固性,将纳米陶瓷颗粒(NCP)与水性聚氨酯(WPU)按一定比例进行掺杂,采用刮涂法在Ppy织物表面均匀成膜,制备出WPU/NCP/Ppy织物。通过控制单一变量法优选出原位聚合法制... 为了增强聚吡咯(Ppy)加热织物的安全性、环保性,提升Ppy与棉织物附着牢固性,将纳米陶瓷颗粒(NCP)与水性聚氨酯(WPU)按一定比例进行掺杂,采用刮涂法在Ppy织物表面均匀成膜,制备出WPU/NCP/Ppy织物。通过控制单一变量法优选出原位聚合法制备Ppy织物的工艺参数,在此基础上对制备的WPU/NCP/Ppy织物电热性能、表面形貌、老化性能、功耗等进行了测试与表征。结果表明:制备Ppy织物的最优工艺为吡咯单体浓度0.4 mol/L、反应时间120 min、反应环境温度0℃~5℃;制备的WPU/NCP/Ppy织物红外发射率高达0.86,导热系数为0.2875 W/(m·K),在表面绝缘和防止老化方面优于PPy织物,在较低温度的室外环境下功耗较少。认为:WPU/NCP涂层对Ppy织物的稳定性、安全性具有一定的提升作用,保温效果更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陶瓷颗粒 聚吡咯 电加热织物 绝缘涂层 电热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纳米陶瓷颗粒对铝合金焊缝强度和微观组织影响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3
2
作者 栗卓新 田振 +3 位作者 李红 王义朋 曹健 周辰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137-144,共8页
铝合金材料具有密度小、比强度高、耐腐蚀性好等特点,是现代社会应用最为广泛的材料之一。纳米陶瓷颗粒具有高强度、高模量、热稳定性好等优点,随着纳米材料技术的不断发展,纳米陶瓷颗粒作为强化材料在铝合金焊接中的应用越来越得到重... 铝合金材料具有密度小、比强度高、耐腐蚀性好等特点,是现代社会应用最为广泛的材料之一。纳米陶瓷颗粒具有高强度、高模量、热稳定性好等优点,随着纳米材料技术的不断发展,纳米陶瓷颗粒作为强化材料在铝合金焊接中的应用越来越得到重视。铝合金焊接过程中存在焊缝组织粗化、接头软化和热裂纹等问题,导致铝合金接头在服役过程中失效。纳米颗粒添加入焊缝,具有细化焊缝晶粒、修饰二次相形貌、降低焊接热裂纹、强化焊缝性能的作用,已被用于航空、航天、汽车、高速动车等高强度铝合金的焊接领域。近些年的研究表明,纳米颗粒的含量和成分等物理性质、焊接工艺以及纳米颗粒-基体的界面显著影响焊缝的组织和力学性能。随着纳米颗粒含量增加,焊缝强度显著提高,但是高含量的纳米颗粒容易诱发团聚。不同种类的纳米颗粒能够起到协同强化作用,此外焊接过程中焊接电流、搅拌摩擦参数以及超声和振动等工艺方法可以促使熔池流动提高纳米颗粒在焊缝中的分散程度,从而增强纳米颗粒的强化效果。本文综述了近年来国内外关于纳米陶瓷颗粒在铝合金焊接中的最新研究现状,归纳总结了纳米陶瓷颗粒的物理性质和焊接工艺对复合焊缝强度的影响,重点分析了纳米陶瓷颗粒对焊缝微观组织和热裂纹的影响,介绍了纳米颗粒与基体的界面结合问题,并展望了其未来的研究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铝合金焊接 纳米陶瓷颗粒 焊缝强度 热裂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纳米陶瓷颗粒增强高铬铸铁铸渗层的组织分析 被引量:2
3
作者 张银娣 杨玉江 +4 位作者 谢敬佩 邵星海 路王珂 王文焱 王爱琴 《铸造》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9期831-834,837,共5页
通过砂型铸渗工艺,在中碳钢ZG270-500表面制备出纳米陶瓷颗粒增强高铬铸铁铸渗层,渗层与母材之间呈良好的冶金结合。结果表明:由铸渗层到母材,组织按以下顺序依次变化,高铬白口铸铁组织→过渡区魏氏组织→中碳钢铸态组织,铸渗层中碳化... 通过砂型铸渗工艺,在中碳钢ZG270-500表面制备出纳米陶瓷颗粒增强高铬铸铁铸渗层,渗层与母材之间呈良好的冶金结合。结果表明:由铸渗层到母材,组织按以下顺序依次变化,高铬白口铸铁组织→过渡区魏氏组织→中碳钢铸态组织,铸渗层中碳化物周围发现有马氏体组织;加入纳米颗粒后,高铬铸铁组织晶粒得到细化,碳化物由紧凑网状分布向不连续的独立分布转变,基体的硬度得到提高;透射电镜结果表明,纳米颗粒作为第二相粒子弥散分布于奥氏体基体中,起到细晶强化和弥散强化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铬铸铁 铸渗层 纳米陶瓷颗粒 微观组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纳米陶瓷颗粒增强金属基复合材料的制备技术 被引量:2
4
作者 张洋 朱浩 曹雅彬 《微纳电子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126-130,135,共6页
介绍了纳米陶瓷颗粒增强金属基复合材料的常用制备技术。对固相烧结法和液态铸造法等工艺方法的机理、特点和现阶段开发程度,以及由这些制备工艺所开发的新材料的优异的微观组织和力学性能进行了全面分析,综合评价了各种工艺的优缺点。... 介绍了纳米陶瓷颗粒增强金属基复合材料的常用制备技术。对固相烧结法和液态铸造法等工艺方法的机理、特点和现阶段开发程度,以及由这些制备工艺所开发的新材料的优异的微观组织和力学性能进行了全面分析,综合评价了各种工艺的优缺点。由于降低了基体金属对陶瓷颗粒的润湿性要求,高能球磨法成为国内外制备该种材料的主要方法之一。与高能球磨法相比,超声辅助液相铸造技术由于能使纳米颗粒在金属熔体中有良好的润湿性并均匀分布,且可以近净成型、制造成本低,因此也备受瞩目。最后,指出了现有制备方法中存在的问题及其进一步的发展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陶瓷颗粒 金属基复合材料 固相烧结技术 液态铸造技术 超声振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纳米陶瓷颗粒填充PTFE基复合材料的干摩擦磨损性能 被引量:2
5
作者 路琴 杨和梅 何春霞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81-84,共4页
利用MM-200型环-块摩擦磨损试验机研究了纳米陶瓷颗粒SiC、Si3N4、AlN和TiN对聚四氟乙烯(PTFE)复合材料在干摩擦条件下与45#钢对磨时的摩擦磨损性能的影响,借助于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分析了试样磨损表面形貌,并探讨了磨损机理。结果表明... 利用MM-200型环-块摩擦磨损试验机研究了纳米陶瓷颗粒SiC、Si3N4、AlN和TiN对聚四氟乙烯(PTFE)复合材料在干摩擦条件下与45#钢对磨时的摩擦磨损性能的影响,借助于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分析了试样磨损表面形貌,并探讨了磨损机理。结果表明:添加纳米TiN减少了PTFE的摩擦系数,而添加纳米SiC、Si3N4增大了PTFE的摩擦系数。与纯PTFE相比,PTFE复合材料的耐磨性能显著提高,其中以纳米AlN的减磨效果最好,纳米Si3N4的减磨效果最差。纯PTFE的磨损机制主要表现为粘着磨损和疲劳磨损,而纳米粒子填充PTFE基复合材料的磨损机制主要表现为不同程度的粘着磨损、犁沟效应和塑性变形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四氟乙烯 复合材料 纳米陶瓷颗粒 摩擦磨损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45钢基体纳米陶瓷颗粒增强激光表面合金化组织和性能研究
6
作者 陈兴驰 李福海 +1 位作者 马文有 佟鑫 《模具工程》 2010年第11期64-66,71,共4页
本文采用万瓦横流CO激光器存45钢表断合金化纳米陶瓷颗粒,片采用SEM、XRD和最微维氏碰度进行了组织、截面轻微硬度和物相分析.结果表明:采用合金化技术完全可以将陶瓷颗粒添加到基体材料中,形成新的合金层,合金化层组织致密、晶粒... 本文采用万瓦横流CO激光器存45钢表断合金化纳米陶瓷颗粒,片采用SEM、XRD和最微维氏碰度进行了组织、截面轻微硬度和物相分析.结果表明:采用合金化技术完全可以将陶瓷颗粒添加到基体材料中,形成新的合金层,合金化层组织致密、晶粒细小、无裂纹、孔隙夹杂等缺陷.具有树枝晶及胞状晶结构,南FeB,TiC、马氏体棚及少量的Fe3C组成,轻微硬度高达940Hv。同时,通过磨损试验对比合金化前后的失重量情况,结果表明合金化后耐席损性能有明显的提高,提高了约1.7倍,达到表面改性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光表面合金化 纳米陶瓷颗粒 马氏体 监微硬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英国用纳米陶瓷颗粒治疗牙痛
7
《山东陶瓷》 CAS 2010年第2期24-24,共1页
牙齿外表覆盖着一层珐琅质,在珐琅质下面是牙质(也称象牙质),在牙质中从位于牙齿中央的神经末梢开始向外延伸数以千计的微细孔道,孔道中充满液体。珐琅质一出现破损,牙质就暴露出来,这样,一旦牙齿接触到稍许热或冷的食物和饮料... 牙齿外表覆盖着一层珐琅质,在珐琅质下面是牙质(也称象牙质),在牙质中从位于牙齿中央的神经末梢开始向外延伸数以千计的微细孔道,孔道中充满液体。珐琅质一出现破损,牙质就暴露出来,这样,一旦牙齿接触到稍许热或冷的食物和饮料,引起的牙疼几乎难以忍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陶瓷颗粒 治疗 英国 珐琅质 神经末梢 牙齿 孔道 微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英研制出用于治牙的纳米陶瓷颗粒
8
作者 潘雄 《功能材料信息》 2006年第1期61-62,共2页
据有关媒体报导,英日前研制出用于治牙的纳米陶瓷颗粒。人的牙齿外表覆盖着一层珐琅质,珐琅质下面是牙质,在牙质中,从位于牙齿中央的神经末梢开始向外延伸着数以千计的微细孔道,孔道中充满着液体。珐琅质一出现破损,牙质就暴露出... 据有关媒体报导,英日前研制出用于治牙的纳米陶瓷颗粒。人的牙齿外表覆盖着一层珐琅质,珐琅质下面是牙质,在牙质中,从位于牙齿中央的神经末梢开始向外延伸着数以千计的微细孔道,孔道中充满着液体。珐琅质一出现破损,牙质就暴露出来。这样,一旦牙齿接触到稍热或冷的食物和饮料,便会引起几乎难以忍受的牙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陶瓷颗粒 珐琅质 神经末梢 牙齿 孔道 微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陶瓷纳米颗粒在生物医学中的应用进展
9
作者 徐珊珊 《陶瓷科学与艺术》 CAS 2024年第8期112-112,共1页
近年来,纳米已经发展成为科技领域最为关键、最为激动人心的前沿研究领域。随着纳米技术的不断发展,纳米材料的应用也日益广泛。陶瓷纳米粒子具有体积效应、介电限制效应、量子尺寸效应、量子隧穿效应等特点。最后,本文对纳米陶瓷的特... 近年来,纳米已经发展成为科技领域最为关键、最为激动人心的前沿研究领域。随着纳米技术的不断发展,纳米材料的应用也日益广泛。陶瓷纳米粒子具有体积效应、介电限制效应、量子尺寸效应、量子隧穿效应等特点。最后,本文对纳米陶瓷的特性进行了综述,并对其在生物医药领域的应用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陶瓷纳米颗粒 生物医学 应用进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纳米SiC陶瓷颗粒增强复合材料层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被引量:1
10
作者 张姝妍 姜复松 +1 位作者 丁文斌 赵冬岩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8期110-113,共4页
采用脉冲钨极氩弧表面熔敷工艺在镁合金AZ31板材表面制备了纳米SiC陶瓷颗粒和铝粉增强表面复合材料层,该工艺是一种有效制备高性能表面复合材料层的方法。复合材料层内部获得显著细化的晶粒,而且纳米SiC陶瓷颗粒分布均匀。AZ31母材的硬... 采用脉冲钨极氩弧表面熔敷工艺在镁合金AZ31板材表面制备了纳米SiC陶瓷颗粒和铝粉增强表面复合材料层,该工艺是一种有效制备高性能表面复合材料层的方法。复合材料层内部获得显著细化的晶粒,而且纳米SiC陶瓷颗粒分布均匀。AZ31母材的硬度只有55HV左右,而复合材料层的硬度达到155HV,其耐磨性和耐腐蚀性能均优于镁合金AZ31母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SiC陶瓷颗粒 脉冲钨极氩弧 表面复合材料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陶瓷纳米颗粒在生物医学中的应用进展 被引量:1
11
作者 孙昌 孙梅 +3 位作者 任芊芊 吴双 郭雯 王婉婧 《江苏陶瓷》 CAS 2021年第2期19-21,24,共4页
近年来,纳米技术成为科学技术领域最重要与最激动人心的前沿领域之一。随着纳米技术的发展,纳米材料在生产和生活的各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陶瓷纳米颗粒作为一类重要的纳米材料,拥有体积效应、介电限域效应、量子尺寸效应和量... 近年来,纳米技术成为科学技术领域最重要与最激动人心的前沿领域之一。随着纳米技术的发展,纳米材料在生产和生活的各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陶瓷纳米颗粒作为一类重要的纳米材料,拥有体积效应、介电限域效应、量子尺寸效应和量子隧道效应等,使其在生物医学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本文综述了羟基磷灰石、磷酸钙、氧化铁、氧化锌和氧化铈陶瓷纳米颗粒的特点及其在肿瘤成像与治疗、骨组织工程和安全评价等生物医学领域的应用进展,并对陶瓷纳米颗粒在生物医学中的发展提出了几点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陶瓷纳米颗粒 药物载体 肿瘤成像与治疗 骨组织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纳米陶瓷粉末分散的微观过程和机理 被引量:18
12
作者 郭小龙 陈沙鸥 +1 位作者 戚凭 潘秀红 《青岛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2年第1期78-88,共11页
本文综合评述了纳米陶瓷颗粒在制备过程中和粉料混合中的分散情况和分散工艺,讨论了纳米颗粒分散的微观过程和分散机理,列举了常用的纳米颗粒干燥工艺和高分子分散剂的应用。
关键词 纳米陶瓷颗粒 分散机理 干燥工艺 纳米材料 分散微观过程 高分子分散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纳米陶瓷锦纶短纤纬编织物吸光发热性能研究 被引量:3
13
作者 梁佳璐 丛洪莲 高哲 《纺织科学与工程学报》 CAS 2018年第3期1-4,15,共5页
为了研究纳米陶瓷锦纶短纤纬编织物的吸光发热性能,采用升温/降温测试、保温测试和热成像捕捉的方法,阐述了其吸光发热性能。结果表明:纳米陶瓷锦纶短纤纬编织物在光源照射30min后,比普通织物温度高3.41℃,说明纳米陶瓷锦纶短纤具有吸... 为了研究纳米陶瓷锦纶短纤纬编织物的吸光发热性能,采用升温/降温测试、保温测试和热成像捕捉的方法,阐述了其吸光发热性能。结果表明:纳米陶瓷锦纶短纤纬编织物在光源照射30min后,比普通织物温度高3.41℃,说明纳米陶瓷锦纶短纤具有吸光发热的作用;在光照条件下,升温速率大于等于普通织物;无光照条件下,降温速率略大于普通织物;在实验条件下,保温性能优于普通织物。纳米陶瓷锦纶短纤在织物中含量达到78%时,就具有优良的吸光发热作用,当其含量达95%,氨纶含量达5%时,织物具有最佳的吸光发热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吸光发热 针织纬编织物 纳米陶瓷颗粒 纳米陶瓷锦纶短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镁合金上纳米TiO_2/Ni复合电镀层的制备和性能 被引量:2
14
作者 李志林 刘辉 +2 位作者 刘伟 周德强 侯佳钰 《腐蚀与防护》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208-211,共4页
采用化学预镀镍+复合电镀的工艺方法在镁合金表面成功地制得了纳米TiO2/Ni复合镀层,并通过NaCl溶液浸泡试验和极化曲线测定了复合镀层的耐蚀性。其电沉积镀速达到26μm/h,镀层表面致密平整,厚度均匀,与基体结合良好。纳米TiO2/Ni复合镀... 采用化学预镀镍+复合电镀的工艺方法在镁合金表面成功地制得了纳米TiO2/Ni复合镀层,并通过NaCl溶液浸泡试验和极化曲线测定了复合镀层的耐蚀性。其电沉积镀速达到26μm/h,镀层表面致密平整,厚度均匀,与基体结合良好。纳米TiO2/Ni复合镀层的硬度比镁合金基体和电镀Ni镀层有明显提高,在3.5%NaCl溶液中浸泡120 h未出现腐蚀现象,极化曲线结果也表明该复合镀层可提高镁合金的耐腐蚀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镁合金 电镀 复合镀层 纳米TiO2陶瓷颗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纳米TiC复合铝空气电池阳极组织与电化学性能
15
作者 秦文君 尧磊 +1 位作者 王杰 黄昊 《电源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760-763,共4页
针对铝空气电池金属阳极在碱性电解液中由于自腐蚀严重和钝化导致电化学性能无法提升的问题,通过引入TiC纳米粒子来细化铝阳极晶粒,提高晶界的数量,抑制自腐蚀反应,增加其电化学活性。实验利用Mg元素改善TiC与铝基体的润湿性,并通过真... 针对铝空气电池金属阳极在碱性电解液中由于自腐蚀严重和钝化导致电化学性能无法提升的问题,通过引入TiC纳米粒子来细化铝阳极晶粒,提高晶界的数量,抑制自腐蚀反应,增加其电化学活性。实验利用Mg元素改善TiC与铝基体的润湿性,并通过真空感应熔炼炉制备了0.3%(质量分数)纳米TiC的铝阳极。结果表明:与纯Al和Al-Mg对比,Al-Mg-TiC晶粒平均尺寸从1.9664 mm降低到0.5326 mm,自腐蚀得到明显抑制,各项电化学性能包括工作电压和阳极利用率均有所提高,放电位点数量增加并且分布更加均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铝空气电池 纳米陶瓷颗粒 晶粒细化 自腐蚀 工作电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陶瓷增强环保型摩擦材料的关键技术开发及产业化
16
《今日科技》 2016年第5期51-52,共2页
随着现代公路交通以及汽车工业的迅猛发展,因制动问题带来的交通事故对生命和财产安全造成了严重危害,致使摩擦材料受到了前所未有的重视.摩擦材料俗称刹车片,是交通工具制动系统中最重要的安全部件之一.本项目提出了摩擦材料的湿法混... 随着现代公路交通以及汽车工业的迅猛发展,因制动问题带来的交通事故对生命和财产安全造成了严重危害,致使摩擦材料受到了前所未有的重视.摩擦材料俗称刹车片,是交通工具制动系统中最重要的安全部件之一.本项目提出了摩擦材料的湿法混料技术,解决了制备过程中粉尘对人体与环境的危害,实现了环保生产;利用粗大陶瓷颗粒与增强纤维的协同作用,有效抑制了粗大陶瓷颗粒对金属盘的攻击,调控摩擦材料的性能;提出在液态树脂中引入纳米陶瓷颗粒,提高摩擦材料的高温磨损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摩擦材料 技术开发 环保型 陶瓷增强 产业化 纳米陶瓷颗粒 高温磨损性能 制动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结晶器铜合金表面激光原位制备纳米颗粒增强钴基梯度涂层 被引量:9
17
作者 陈岁元 董江 +2 位作者 陈军 梁京 刘常升 《中国激光》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7期131-137,共7页
在Co基熔覆涂层材料成分与结构设计的基础上,利用脉冲激光诱导原位反应技术,在结晶器Cu合金基体材料上制备陶瓷相增强Co基梯度涂层。利用分析技术对制备涂层的组织结构、成分、性能和涂层形成机理进行了系统研究。结果表明,设计成分的... 在Co基熔覆涂层材料成分与结构设计的基础上,利用脉冲激光诱导原位反应技术,在结晶器Cu合金基体材料上制备陶瓷相增强Co基梯度涂层。利用分析技术对制备涂层的组织结构、成分、性能和涂层形成机理进行了系统研究。结果表明,设计成分的梯度变化成功制备出具有3层梯度的Co基合金涂层,实现了涂层组织与性能的梯度变化。梯度涂层里没有裂纹和气孔缺陷,涂层与Cu合金基体形成冶金界面结合。激光诱导原位生成了纳米级Cr-Ni-Fe-C,MoNi4,Cr7C2,WC1-x等颗粒,起到了增强Co基合金梯度涂层的作用。梯度涂层各层的陶瓷颗粒数量呈现由第1层到第3层逐渐增多的趋势,硬度由铜合金基体的94 HV逐渐增加到最外层涂层的523 HV。涂层中石墨具有改善梯度涂层摩擦性能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光技术 结晶器铜合金 激光诱导原位制备 Co基合金梯度涂层 纳米陶瓷颗粒增强
原文传递
Tribological properties of nanostructured Al_2O_3-40%TiO_2 multiphase ceramic particles reinforced Ni-based alloy composite coatings 被引量:9
18
作者 何龙 谭业发 +2 位作者 谭华 周春华 高立 《Transactions of Nonferrous Metals Society of China》 SCIE EI CAS CSCD 2013年第9期2618-2627,共10页
The Ni-based alloy composite coatings reinforced by nanostructured Al2O3-40%TiO2 multiphase ceramic particles were prepared on the surface of 7005 aluminum alloy by plasma spray technology. The microstructure and trib... The Ni-based alloy composite coatings reinforced by nanostructured Al2O3-40%TiO2 multiphase ceramic particles were prepared on the surface of 7005 aluminum alloy by plasma spray technology. The microstructure and tribological properties of the composite coatings were researched.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composite coatings mainly consist of γ-Ni, α-Al2O3, γ-Al2O3 and rutile-TiO2 etc, and exhibit lower friction coefficients and wear losses than the Ni-based alloy coatings at different loads and speeds. The composite coating bears low contact stress at 3 N and its wear mechanism is micro-cutting wear. As loads increase to 6-12 N, the contact stress is higher than the elastic limit stress of worn surface, and the wear mechanisms change into multi-plastic deformation wear, micro-brittle fracture wear and abrasive wear. With the increase of speeds, the contact temperature of worn surface increases. The composite coating experiences multi-plastic deformation wear, fatigue wear and adhesive wear.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anostructured A1203-TiO2 multiphase ceramic particles Ni-based alloy composite coating plasma spray friction wea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