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SrFe_(12)O_(19)/Co纳米复合双层膜的微磁学模拟
1
作者 贾立颖 朱代漫 +6 位作者 胡国辉 熊君 揣丹 高俊彦 王倩 刘荣明 李炳山 《磁性材料及器件》 CAS 2018年第2期1-4,13,共5页
将纳米尺寸的硬磁材料和软磁材料组成纳米复合材料是提高永磁材料磁性能和降低生产成本的重要途径。采用微磁学模拟软件OOMMF研究了软磁相厚度对SrFe_(12)O_(19)/Co纳米复合双层膜体系磁性能的影响。结果显示,固定硬磁相厚度10 nm,随着... 将纳米尺寸的硬磁材料和软磁材料组成纳米复合材料是提高永磁材料磁性能和降低生产成本的重要途径。采用微磁学模拟软件OOMMF研究了软磁相厚度对SrFe_(12)O_(19)/Co纳米复合双层膜体系磁性能的影响。结果显示,固定硬磁相厚度10 nm,随着软磁相厚度(Ls)的增加,最大磁能积先增大后减小,并在Ls=13 nm时取得峰值,达到234.55 kJ/m^3,远远超过目前单相高性能SrFe_(12)O_(19)的最大磁能积40 kJ/m^3。随着软磁相厚度的增加,体系由完全耦合的单相磁反转行为转变为软磁相部分优先成核的两相反转行为,并表现出显著的剩磁增强效应,矫顽力逐渐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复合双层膜 微磁学模拟 磁性能 磁反转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rFe_(12)O_(19)/α-Fe纳米复合双层膜的微磁学模拟 被引量:2
2
作者 贾立颖 朱代漫 +6 位作者 胡国辉 熊君 揣丹 高俊彦 王倩 刘荣明 李炳山 《金属功能材料》 CAS 2017年第5期22-26,共5页
采用微磁学模拟软件OOMMF详细研究了软磁相厚度对SrFe_(12)O_(19)/α-Fe纳米复合双层膜体系磁性能的影响。结果显示,固定硬磁相厚度10nm,随着软磁相厚度(Ls)的增加,体系由完全耦合的单相反转行为转变为软磁相部分优先形核的两相反转行为... 采用微磁学模拟软件OOMMF详细研究了软磁相厚度对SrFe_(12)O_(19)/α-Fe纳米复合双层膜体系磁性能的影响。结果显示,固定硬磁相厚度10nm,随着软磁相厚度(Ls)的增加,体系由完全耦合的单相反转行为转变为软磁相部分优先形核的两相反转行为,并表现出显著的剩磁增强效应,矫顽力逐渐降低;最大磁能积随着软磁相厚度的增加,先增大后减小,并在Ls=5nm时取得峰值,达到165.57kJ/m^3,远远超过目前单相高性能铁氧体的最大磁能积40kJ/m^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复合双层膜 微磁学模拟 磁能积 磁反转
原文传递
不同相厚度下对SrFe_(12)O_(19)/α-Fe纳米复合双层膜的微磁学模拟 被引量:1
3
作者 贾立颖 刘荣明 +3 位作者 王倩 李青华 李志宏 李炳山 《金属功能材料》 CAS 2021年第1期38-44,共7页
采用三维模拟软件OOMMF对铁氧体纳米复合双层膜SrFe_(12)O_(19)/α-Fe进行微磁学模拟研究。结果显示,固定硬磁相厚度分别为10、15和20 nm,逐渐增大软磁相厚度,复合材料均表现出剩磁增强效应,计算(BH)_(max)分别在软磁相厚度L_(s)=5 nm,6... 采用三维模拟软件OOMMF对铁氧体纳米复合双层膜SrFe_(12)O_(19)/α-Fe进行微磁学模拟研究。结果显示,固定硬磁相厚度分别为10、15和20 nm,逐渐增大软磁相厚度,复合材料均表现出剩磁增强效应,计算(BH)_(max)分别在软磁相厚度L_(s)=5 nm,6 nm和6 nm时取得最大值165.57,136.39和117.32 kJ/m^(3),是目前单相锶铁氧体的(BH)_(max)(40 kJ/m^(3))的3~4倍左右。在软磁相厚度相同的条件下,随着硬磁相厚度的增加,复合材料的剩磁、最大磁能积逐渐减小,矫顽力略有增大,最佳的(BH)_(max)在硬磁相厚度为10 nm时取得。磁矩反转过程随着硬磁相厚度的变化而表现出不同的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复合双层膜 微磁学模拟 磁性能 相厚度 磁反转
原文传递
P(VDF-HFP)/SiNPs-PVDF双层疏水复合膜电纺制备及其应用 被引量:1
4
作者 丁春立 王德武 +2 位作者 侯得印 齐鹏 王军 《水处理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69-73,77,共6页
采用静电纺丝技术,以筛孔75μm涤纶网为支撑层,N,N-二甲基甲酰胺、丙酮为混合溶剂,制备偏氟乙烯-六氟丙烯共聚物(P(VDF-HFP))/疏水气相纳米SiO_2颗粒-聚偏氟乙烯(SiNPs-PVDF)双层疏水纳米纤维复合膜,考察了纺丝时间和SiNPs等对膜性能的... 采用静电纺丝技术,以筛孔75μm涤纶网为支撑层,N,N-二甲基甲酰胺、丙酮为混合溶剂,制备偏氟乙烯-六氟丙烯共聚物(P(VDF-HFP))/疏水气相纳米SiO_2颗粒-聚偏氟乙烯(SiNPs-PVDF)双层疏水纳米纤维复合膜,考察了纺丝时间和SiNPs等对膜性能的影响,表征了膜特性,结果表明,复合膜红外特征峰明显;在双层膜总纺丝时间一定的条件下,随表层纺丝时间的延长,双层膜平均孔径均呈减小趋势,膜通量下降但抗润湿性能却得以提高;此外,添加SiNPs可进一步增强双层膜的抗润湿性,延长膜的可持续运行时间。以53℃、质量浓度35g/L的NaCl溶液为料液进行持续性直接接触式膜蒸馏脱盐实验,当渗透温度为20℃时,各复合膜盐截留率均能达到99.99%以上,P(VDF-HFP)/SiNPs-PVDF复合膜最长可持续运行90h。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VDF-HFP)/SiNPs-PVDF双层疏水纳米纤维复合 偏氟乙烯-六氟丙烯共聚物(P(VDF-HFP)) 疏水气相纳米SiO2颗粒(SiNPs) 静电纺丝 复合 蒸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d_(28)Fe_(66)B_6/Fe_(50)Co_(50)双层纳米复合膜的结构和磁性 被引量:4
5
作者 敖琪 张瓦利 +1 位作者 张熠 吴建生 《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0期4889-4893,共5页
利用磁控溅射法制备了Nd28Fe66B6/Fe50Co50双层纳米复合磁性薄膜,研究了其结构和磁性.经873K退火处理15min后,利用x射线衍射仪测定薄膜晶体结构,采用俄歇电子能谱仪估算薄膜厚度和超导量子干涉仪测量其磁性.磁性测量表明,1)该系列薄膜... 利用磁控溅射法制备了Nd28Fe66B6/Fe50Co50双层纳米复合磁性薄膜,研究了其结构和磁性.经873K退火处理15min后,利用x射线衍射仪测定薄膜晶体结构,采用俄歇电子能谱仪估算薄膜厚度和超导量子干涉仪测量其磁性.磁性测量表明,1)该系列薄膜具有垂直于膜面的磁各向异性.从起始磁化曲线和小回线的形状特征可知,矫顽力机制主要是由畴壁钉扎控制.2)对于固定厚度(10nm)层的硬磁相Nd-Fe-B和不同厚度(dFeCo=1—100nm)层软磁相FeCo双层纳米复合膜,剩磁随软磁相FeCo厚度的增加快速增加,而矫顽力则减少.当dFeCo=5nm时,最大磁能积达到160×103A/m.磁滞回线的单一硬磁相特征说明,硬磁相Nd-Fe-B层和软磁相FeCo层之间的相互作用使两相很好地耦合在一起.剩磁和磁能积的提高是由于两相磁性交换耦合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d-Fe-B/FeCo双层纳米复合 交换耦合 磁性增强 纳米复合 磁性薄 晶体结构 ND-FE-B 超导量子干涉仪 俄歇电子能谱仪 矫顽力机制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