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VIP36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89
篇文章
<
1
2
…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从量化阴阳的角度认识纯阳之体和稚阴稚阳
被引量:
11
1
作者
黄岩杰
赵喜新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CAS
CSCD
2001年第10期1-2,共2页
关键词
量化阴
阳
纯阳之体
稚阴稚
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小儿“纯阳之体”之我见
被引量:
7
2
作者
吴群励
郑健
《天津中医学院学报》
2003年第2期54-55,共2页
关键词
小儿
纯阳之体
道家阴
阳
学说
张介宾
《类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温肾阳安胎法与小儿“纯阳之体”之说
被引量:
1
3
作者
孙云
《江西中医药》
2005年第10期64-64,共1页
关键词
温肾
阳
安胎法
纯阳之体
安胎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论小儿为至柔之体而非纯阳之体
4
作者
郑志攀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13-13,127,共2页
依据小儿体质特点及古代文献对"小儿为纯阳之体"的观点进行辨析,认为"纯阳之体"的观点不能符合实际情况,同时提出小儿为"至柔之体",并从柔弱、柔顺,娇柔等3个方面进行阐述,以期提供新的理论观点以指导临床。
关键词
至柔
之体
纯阳之体
后天之本
后天
阳之
本
后天阴之本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纯阳之体”说对儿科临床的指导意义
5
作者
胡义保
孙轶秋
《江西中医药》
1992年第3期31-32,共2页
祖国医学认为,小儿的生理病理特点既有脏腑娇嫩,形气未充,发病容易,传变迅速的一面;又有生机蓬勃,发育迅速,脏气清灵,易趋康复的一面。历代儿科医家根据这一体质学说特点,形成了两种截然不同、相互对立的学(?)。一种学派认为是“纯阳之...
祖国医学认为,小儿的生理病理特点既有脏腑娇嫩,形气未充,发病容易,传变迅速的一面;又有生机蓬勃,发育迅速,脏气清灵,易趋康复的一面。历代儿科医家根据这一体质学说特点,形成了两种截然不同、相互对立的学(?)。一种学派认为是“纯阳之体”;另一种学派则认为是“稚阴稚阳”。众医家对“稚阴稚阳”说无可非议,然对“纯阳之体”说却有两种争议:一者认为此说不妥;一者认为“纯阳之体”说就对小儿某些重要的生理、病理特点及其对临床的指导意义而言,大有独到之处,远较“稚阴稚阳”表达的深刻、广泛、形象。而笔者认为:“纯阳之体”说,首见于我国现存最早的儿科专著《颅囟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纯阳之体
体
质学说
儿科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从内丹修炼理论看小儿纯阳之体
被引量:
3
6
作者
宋国绪
《辽宁中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1998年第8期349-350,共2页
从内丹修炼理论看小儿纯阳之体宋国绪山东省泰安市中医院(泰安271000)关键词纯阳之体道教儿童自《颅囱经·脉法》指出:“凡孩子三岁以下,呼为纯阳,元气未散”,即形成了小儿“纯阳之体”的概念。“纯阳”从字面上理解是...
从内丹修炼理论看小儿纯阳之体宋国绪山东省泰安市中医院(泰安271000)关键词纯阳之体道教儿童自《颅囱经·脉法》指出:“凡孩子三岁以下,呼为纯阳,元气未散”,即形成了小儿“纯阳之体”的概念。“纯阳”从字面上理解是“纯粹为阳”的意思,但“孤阳不生,独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纯阳之体
道教
儿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试论小儿“纯阳之体”和“稚阴稚阳之体”
被引量:
7
7
作者
黄德祥
《泸州医学院学报》
1983年第3期14-17,共4页
“纯阳之体”和稚阴稚阳之体是祖国医学认识小儿体质的两大学说,历代医家都有不同的论述。究竟两大学说对小儿体质的指导意义如何?现将两大学说的源流,以及对小儿生理,病理、辩证论治的影响给予分析。一、“纯阳之体”的源流1.“纯阳之...
“纯阳之体”和稚阴稚阳之体是祖国医学认识小儿体质的两大学说,历代医家都有不同的论述。究竟两大学说对小儿体质的指导意义如何?现将两大学说的源流,以及对小儿生理,病理、辩证论治的影响给予分析。一、“纯阳之体”的源流1.“纯阳之体”的起源:纯阳之说,起源于我国的道家、为道家的修炼术语。正如仲景岳全书引道家曰:“分阴未尽则不仙,分阳未尽则不死”。“阳为使之本、阴为使之基”。这就记载了“阳”是生机的根本。吴鞠通说:“古称小儿纯阳、此丹灶家之言、谓其未曾破身耳,非盛阳之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纯阳之体
小儿
体
质
景岳全书
稚阴稚
阳
吴鞠通
辩证论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小孩属“纯阳之体”,多喝凉茶没事吗
8
《家庭药师》
2011年第10期28-28,共1页
你好,我的小孩非常喜欢喝王老吉,现在夏天也比较容易上火,所以经常买一些王老吉在家里放着。虽然我也听说常喝凉茶不好,但是有人说中医认为小孩是什么纯阳之体,容易上火,喝一喝没事,是这样的吗?
关键词
“
纯阳之体
”
小孩
凉茶
王老吉
上火
原文传递
“纯阳”之体及其儿科临床意义
被引量:
13
9
作者
陈禧
《中医儿科杂志》
2010年第2期1-2,共2页
历代医家认为"小儿有阳无阴或阳盛阴微""小儿热病多归咎纯阳体质",分析这两种有关"纯阳"的错误认识的原因,解释了"纯阳"的真正涵义和对小儿疾病的指导意义。
关键词
“
纯
阳
”
之体
小儿
疾病
临床意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纯阳理论的临床运用:罗笑容主任临床经验
被引量:
4
10
作者
杜淑娟
罗笑容
《吉林中医药》
2010年第3期203-204,共2页
广东省名中医罗笑容主任在临床实践中遵循小儿"纯阳之体"理论诊治疾病,认为"纯阳之体"在儿科生理、病理及辨证论治方面都有体现。临诊结合地域、气候特点,多选用辛凉之剂,质轻味薄之品,强调中病即止。
关键词
纯阳之体
@罗笑容
儿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儿童冬令进补“宜”与“忌”
11
作者
石李
《科学生活》
2025年第2期74-75,共2页
俗语说“冬令进补来年打虎”。冬季人体的新陈代谢慢,儿童生长速度相对较慢,适当进补可以补充营养,促进身体的发育和成长。冬季气温低,儿童容易患上呼吸道感染、流感等疾病。通过进补可以增强儿童的免疫力,提高身体的抵抗力,减少疾病的...
俗语说“冬令进补来年打虎”。冬季人体的新陈代谢慢,儿童生长速度相对较慢,适当进补可以补充营养,促进身体的发育和成长。冬季气温低,儿童容易患上呼吸道感染、流感等疾病。通过进补可以增强儿童的免疫力,提高身体的抵抗力,减少疾病的发生。冬季是人体收藏的季节,人体的阳气也向内收敛,此时进补可以更好地储存能量,为来年的生长发育和身体健康打下基础。但是儿童为纯阳之体,生机蓬勃,同时脏腑娇嫩,形气未充,进补不当易损伤体质,适得其反。因此儿童进补要掌握一些原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纯阳之体
脏腑娇嫩
形气未充
冬令进补
储存能量
补充营养
上呼吸道感染
儿童生长
原文传递
小儿中医体质类型与疾病
被引量:
11
12
作者
彭云
《中华临床医学杂志》
2008年第2期48-49,共2页
一部中医儿科学的发展史,就是历代医家对小儿体质、养育、调护、防治、保健提高认识创新而发展的,对小儿体质的认识从“纯阳之体”到“脾常不足”进而“脏腑薄”、“藩篱疏”。从儿科医祖钱乙的《小儿药证直诀》把“疳皆指脾胃病,少...
一部中医儿科学的发展史,就是历代医家对小儿体质、养育、调护、防治、保健提高认识创新而发展的,对小儿体质的认识从“纯阳之体”到“脾常不足”进而“脏腑薄”、“藩篱疏”。从儿科医祖钱乙的《小儿药证直诀》把“疳皆指脾胃病,少津液之所作也”,万全《幼科发挥》、《育婴家秘》对小儿保育提出“脾常不足”、“肝常有余”以及温病专家吴鞠通在《温病条释》“解儿难”中提出由于小儿体质“脏腑薄”的特点,所以苦寒药是儿科之大忌,并批评当代庸医和父母无知育儿造成的“儿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儿
体
质
中医
体
质类型
《小儿药证直诀》
“脾常不足”
中医儿科学
疾病
“
纯阳之体
”
《育婴家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从小儿体质特征探讨儿科临床用药特点
被引量:
8
13
作者
刘伟招
陈耀金
《福建中医药》
2014年第4期47-47,共1页
儿科俗称“哑科”,问而知之,医之工也,而小儿多未能言,言亦未足信。小儿的体质决定着疾病的发生与转归和治疗用药的效果。“小儿所禀,全习父母之余,以长形质(《仁斋小儿方论》)”,杨士瀛医论:“小儿所禀形质寿命长短者,全在乎精血,...
儿科俗称“哑科”,问而知之,医之工也,而小儿多未能言,言亦未足信。小儿的体质决定着疾病的发生与转归和治疗用药的效果。“小儿所禀,全习父母之余,以长形质(《仁斋小儿方论》)”,杨士瀛医论:“小儿所禀形质寿命长短者,全在乎精血,二者和而有妊,在母之胎中十月而生”。小儿的体质禀受于父母,在体质形成过程中,先天因素确定了小儿体质的“基调”,《灵枢·本藏》:“五脏者,固有小大,高下,坚脆,偏颇者;六腑者,亦有小大,长短,厚薄,结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
质
稚阴稚
阳
纯阳之体
临床用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论小儿太阳病伤寒表实证之脉证并治
14
作者
张军
王华楠
向红
《河南中医》
2005年第12期10-11,共2页
执小儿为“纯阳之体,所患热病最多”而滥用辛凉解表和清热解毒于儿科临床,是目前中医儿科界存在的普遍现象。本文从六经辨证的角度,分析了小儿太阳伤寒表证脉、证并治特点,提出小儿太阳伤寒表实证(外感风寒表证)当及时使用辛温解表法之...
执小儿为“纯阳之体,所患热病最多”而滥用辛凉解表和清热解毒于儿科临床,是目前中医儿科界存在的普遍现象。本文从六经辨证的角度,分析了小儿太阳伤寒表证脉、证并治特点,提出小儿太阳伤寒表实证(外感风寒表证)当及时使用辛温解表法之麻黄汤、葛根汤类,以获“体若燔炭,汗出而散”之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
纯阳之体
”
辛温解表
辛凉解表
太
阳
伤寒表实证
小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柴葛解肌汤治疗小儿外感发热临床体会
被引量:
2
15
作者
余丹丹
姜洮洮
《实用中医药杂志》
2022年第1期146-147,共2页
小儿外感发热,是因风、寒、暑、湿、燥、火等六淫邪气,或温热疫毒之气侵犯小儿机体,正气与邪气相争,以发热为主要临床表现的一类小儿疾患。小儿乃稚阴稚阳之体,自身正气较弱,易于感受外邪,如为阳热邪气,发热迅速,即使感受阴邪,也易因阳...
小儿外感发热,是因风、寒、暑、湿、燥、火等六淫邪气,或温热疫毒之气侵犯小儿机体,正气与邪气相争,以发热为主要临床表现的一类小儿疾患。小儿乃稚阴稚阳之体,自身正气较弱,易于感受外邪,如为阳热邪气,发热迅速,即使感受阴邪,也易因阳气痹郁,或正邪交争而发热。1小儿外感的发病特点热证多。叶天士《幼科要略》"襁褓小儿,体属纯阳,所患热病最多"。小儿为纯阳之体,一旦受邪,病邪易从阳化热,甚至化火动风,出现神昏、抽搐之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柴葛解肌汤
纯阳之体
感受外邪
小儿外感发热
从
阳
化热
稚阴稚
阳
叶天士
神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扶正祛邪治疗婴幼儿腹泻的体会
16
作者
杨锦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05年第A06期88-89,共2页
婴幼儿腹泻是婴幼儿时期发病率最高的疾病之一,其病因不外内伤和外感两大因素,病理变化则在脾胃。《古今医统》有:“泄泻乃脾胃专病,凡饮食、寒、热三者不调,此为内因,
关键词
婴幼儿腹泻
医统
脾胃病
脏气清灵
神疲倦怠
稚阴
中气虚
稚
阳
纯阳之体
补益脾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连萸散治疗小儿口腔溃疡47例体会
17
作者
李淑婉
《海峡药学》
1997年第A04期48-49,共2页
关键词
小儿口腔溃疡
涌泉穴
心开窍于舌
情志失调
门诊病人
纯阳之体
祖国医学
治疗效果
脾主肌肉
发病时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复方山药散治疗小儿单纯性消化不良
18
作者
李良
李春华
《神经药理学报》
1989年第4期42-43,共2页
1986年以来,我们用复方山药散治疗小儿单纯性消化不良(以下简称消化不良)300例,收到了非常满意的效果。现报道如下。一般资料:本组病例85%系夏季发病,病程一般1~5天。其它见表一.
关键词
山药散
阴常不足
大便镜检
生山药
纯阳之体
中医传统理论
干燥保存
消食化积
补脾
阳
常规化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中医脾胃学说在小儿体质改善中的应用
19
作者
颂奇
《医师在线》
2022年第12期38-39,共2页
中医认为,小儿为纯阳之体,体质稚阴稚阳,肝常有余、脾常不足、心常有余、肺常不足、肾常虚、脾胃嫩弱、真气不足,这既与年龄、性别、遗传等因素密切相关,同时也受到后天饮食、环境及用药不慎的影响[1]。《景岳全书·小儿则》认为小...
中医认为,小儿为纯阳之体,体质稚阴稚阳,肝常有余、脾常不足、心常有余、肺常不足、肾常虚、脾胃嫩弱、真气不足,这既与年龄、性别、遗传等因素密切相关,同时也受到后天饮食、环境及用药不慎的影响[1]。《景岳全书·小儿则》认为小儿“脏气清灵,随拨随应,但能确得其本而撮取之,则一药可愈,非若男妇损伤积痼顽者之比”,意为小儿脏腑娇嫩,抵御外邪入侵能力偏弱,与成人相比较,发病率高且易于传变,但如果能在辨证的基础上根据小儿的体质合理用药,病情常常好转得比成人快,治愈率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纯阳之体
脏腑娇嫩
小儿
体
质
脾常不足
肝常有余
脏气清灵
稚阴稚
阳
外邪入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夏季补阴还是养阳
20
作者
郑旭升
赵歆
《今日民航》
2011年第7期113-117,112,共6页
骄阳似火的夏季,地热蒸腾,人体内阳气活动较旺盛,出汗过多,耗气伤津。因此养护阴津成了人们注意的焦点,但却忽视了阳气的护养。由于夏季气温高,易使人体腠理开泄,每个人又都意图凉爽,就冷饮冰茶的开喝,这样便会导致阳气大损,出现腹泻、...
骄阳似火的夏季,地热蒸腾,人体内阳气活动较旺盛,出汗过多,耗气伤津。因此养护阴津成了人们注意的焦点,但却忽视了阳气的护养。由于夏季气温高,易使人体腠理开泄,每个人又都意图凉爽,就冷饮冰茶的开喝,这样便会导致阳气大损,出现腹泻、中暑等症状。中医认为,夏季养生最关键的是"养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纯阳之体
冬病夏治
《黄帝内经》
韭菜子
温肾壮
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从量化阴阳的角度认识纯阳之体和稚阴稚阳
被引量:
11
1
作者
黄岩杰
赵喜新
机构
河南中医学院儿科教研室
河南中医学院针推系
出处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CAS
CSCD
2001年第10期1-2,共2页
关键词
量化阴
阳
纯阳之体
稚阴稚
阳
分类号
R226 [医药卫生—中医基础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小儿“纯阳之体”之我见
被引量:
7
2
作者
吴群励
郑健
机构
福建中医学院
出处
《天津中医学院学报》
2003年第2期54-55,共2页
关键词
小儿
纯阳之体
道家阴
阳
学说
张介宾
《类经》
分类号
R272 [医药卫生—中医儿科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温肾阳安胎法与小儿“纯阳之体”之说
被引量:
1
3
作者
孙云
机构
浙江省温州市中医院
出处
《江西中医药》
2005年第10期64-64,共1页
关键词
温肾
阳
安胎法
纯阳之体
安胎汤
分类号
R243 [医药卫生—中医临床基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论小儿为至柔之体而非纯阳之体
4
作者
郑志攀
机构
南京中医药大学第一临床医学院
出处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13-13,127,共2页
文摘
依据小儿体质特点及古代文献对"小儿为纯阳之体"的观点进行辨析,认为"纯阳之体"的观点不能符合实际情况,同时提出小儿为"至柔之体",并从柔弱、柔顺,娇柔等3个方面进行阐述,以期提供新的理论观点以指导临床。
关键词
至柔
之体
纯阳之体
后天之本
后天
阳之
本
后天阴之本
分类号
R222.15 [医药卫生—中医基础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纯阳之体”说对儿科临床的指导意义
5
作者
胡义保
孙轶秋
机构
江苏省邳县中医院
江苏省中医院
出处
《江西中医药》
1992年第3期31-32,共2页
文摘
祖国医学认为,小儿的生理病理特点既有脏腑娇嫩,形气未充,发病容易,传变迅速的一面;又有生机蓬勃,发育迅速,脏气清灵,易趋康复的一面。历代儿科医家根据这一体质学说特点,形成了两种截然不同、相互对立的学(?)。一种学派认为是“纯阳之体”;另一种学派则认为是“稚阴稚阳”。众医家对“稚阴稚阳”说无可非议,然对“纯阳之体”说却有两种争议:一者认为此说不妥;一者认为“纯阳之体”说就对小儿某些重要的生理、病理特点及其对临床的指导意义而言,大有独到之处,远较“稚阴稚阳”表达的深刻、广泛、形象。而笔者认为:“纯阳之体”说,首见于我国现存最早的儿科专著《颅囟经》:“
关键词
纯阳之体
体
质学说
儿科理论
分类号
R272 [医药卫生—中医儿科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从内丹修炼理论看小儿纯阳之体
被引量:
3
6
作者
宋国绪
机构
山东省泰安市中医院
出处
《辽宁中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1998年第8期349-350,共2页
文摘
从内丹修炼理论看小儿纯阳之体宋国绪山东省泰安市中医院(泰安271000)关键词纯阳之体道教儿童自《颅囱经·脉法》指出:“凡孩子三岁以下,呼为纯阳,元气未散”,即形成了小儿“纯阳之体”的概念。“纯阳”从字面上理解是“纯粹为阳”的意思,但“孤阳不生,独阴...
关键词
纯阳之体
道教
儿童
分类号
R22 [医药卫生—中医基础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试论小儿“纯阳之体”和“稚阴稚阳之体”
被引量:
7
7
作者
黄德祥
机构
泸州医学院附属医院中医科
出处
《泸州医学院学报》
1983年第3期14-17,共4页
文摘
“纯阳之体”和稚阴稚阳之体是祖国医学认识小儿体质的两大学说,历代医家都有不同的论述。究竟两大学说对小儿体质的指导意义如何?现将两大学说的源流,以及对小儿生理,病理、辩证论治的影响给予分析。一、“纯阳之体”的源流1.“纯阳之体”的起源:纯阳之说,起源于我国的道家、为道家的修炼术语。正如仲景岳全书引道家曰:“分阴未尽则不仙,分阳未尽则不死”。“阳为使之本、阴为使之基”。这就记载了“阳”是生机的根本。吴鞠通说:“古称小儿纯阳、此丹灶家之言、谓其未曾破身耳,非盛阳之谓”。
关键词
纯阳之体
小儿
体
质
景岳全书
稚阴稚
阳
吴鞠通
辩证论治
分类号
R72 [医药卫生—儿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小孩属“纯阳之体”,多喝凉茶没事吗
8
出处
《家庭药师》
2011年第10期28-28,共1页
文摘
你好,我的小孩非常喜欢喝王老吉,现在夏天也比较容易上火,所以经常买一些王老吉在家里放着。虽然我也听说常喝凉茶不好,但是有人说中医认为小孩是什么纯阳之体,容易上火,喝一喝没事,是这样的吗?
关键词
“
纯阳之体
”
小孩
凉茶
王老吉
上火
分类号
R222.13 [医药卫生—中医基础理论]
原文传递
题名
“纯阳”之体及其儿科临床意义
被引量:
13
9
作者
陈禧
机构
福安市中医院
出处
《中医儿科杂志》
2010年第2期1-2,共2页
文摘
历代医家认为"小儿有阳无阴或阳盛阴微""小儿热病多归咎纯阳体质",分析这两种有关"纯阳"的错误认识的原因,解释了"纯阳"的真正涵义和对小儿疾病的指导意义。
关键词
“
纯
阳
”
之体
小儿
疾病
临床意义
分类号
R226 [医药卫生—中医基础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纯阳理论的临床运用:罗笑容主任临床经验
被引量:
4
10
作者
杜淑娟
罗笑容
机构
广东省中医院儿科
出处
《吉林中医药》
2010年第3期203-204,共2页
文摘
广东省名中医罗笑容主任在临床实践中遵循小儿"纯阳之体"理论诊治疾病,认为"纯阳之体"在儿科生理、病理及辨证论治方面都有体现。临诊结合地域、气候特点,多选用辛凉之剂,质轻味薄之品,强调中病即止。
关键词
纯阳之体
@罗笑容
儿童
分类号
R223 [医药卫生—中医基础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儿童冬令进补“宜”与“忌”
11
作者
石李
机构
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龙华医院儿科
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儿科专业委员会
上海市中西医结合儿科学会
出处
《科学生活》
2025年第2期74-75,共2页
基金
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龙华医院“龙医科技创新培育计划”(YD202225)
上海中医药大学“访名校拜名师”人才项目
上海中医药大学2022年应对奥密克戎感染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应急公关项目(2022YJ-17)。
文摘
俗语说“冬令进补来年打虎”。冬季人体的新陈代谢慢,儿童生长速度相对较慢,适当进补可以补充营养,促进身体的发育和成长。冬季气温低,儿童容易患上呼吸道感染、流感等疾病。通过进补可以增强儿童的免疫力,提高身体的抵抗力,减少疾病的发生。冬季是人体收藏的季节,人体的阳气也向内收敛,此时进补可以更好地储存能量,为来年的生长发育和身体健康打下基础。但是儿童为纯阳之体,生机蓬勃,同时脏腑娇嫩,形气未充,进补不当易损伤体质,适得其反。因此儿童进补要掌握一些原则。
关键词
纯阳之体
脏腑娇嫩
形气未充
冬令进补
储存能量
补充营养
上呼吸道感染
儿童生长
分类号
R24 [医药卫生—中医临床基础]
原文传递
题名
小儿中医体质类型与疾病
被引量:
11
12
作者
彭云
机构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中医医院
出处
《中华临床医学杂志》
2008年第2期48-49,共2页
文摘
一部中医儿科学的发展史,就是历代医家对小儿体质、养育、调护、防治、保健提高认识创新而发展的,对小儿体质的认识从“纯阳之体”到“脾常不足”进而“脏腑薄”、“藩篱疏”。从儿科医祖钱乙的《小儿药证直诀》把“疳皆指脾胃病,少津液之所作也”,万全《幼科发挥》、《育婴家秘》对小儿保育提出“脾常不足”、“肝常有余”以及温病专家吴鞠通在《温病条释》“解儿难”中提出由于小儿体质“脏腑薄”的特点,所以苦寒药是儿科之大忌,并批评当代庸医和父母无知育儿造成的“儿难”。
关键词
小儿
体
质
中医
体
质类型
《小儿药证直诀》
“脾常不足”
中医儿科学
疾病
“
纯阳之体
”
《育婴家秘》
分类号
R272 [医药卫生—中医儿科学]
R277.733.3 [医药卫生—中医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从小儿体质特征探讨儿科临床用药特点
被引量:
8
13
作者
刘伟招
陈耀金
机构
福州市鼓楼区东街街道社区服务中心
福建中医药大学
出处
《福建中医药》
2014年第4期47-47,共1页
文摘
儿科俗称“哑科”,问而知之,医之工也,而小儿多未能言,言亦未足信。小儿的体质决定着疾病的发生与转归和治疗用药的效果。“小儿所禀,全习父母之余,以长形质(《仁斋小儿方论》)”,杨士瀛医论:“小儿所禀形质寿命长短者,全在乎精血,二者和而有妊,在母之胎中十月而生”。小儿的体质禀受于父母,在体质形成过程中,先天因素确定了小儿体质的“基调”,《灵枢·本藏》:“五脏者,固有小大,高下,坚脆,偏颇者;六腑者,亦有小大,长短,厚薄,结直,
关键词
体
质
稚阴稚
阳
纯阳之体
临床用药
分类号
R272 [医药卫生—中医儿科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论小儿太阳病伤寒表实证之脉证并治
14
作者
张军
王华楠
向红
机构
成都中医药大学
出处
《河南中医》
2005年第12期10-11,共2页
文摘
执小儿为“纯阳之体,所患热病最多”而滥用辛凉解表和清热解毒于儿科临床,是目前中医儿科界存在的普遍现象。本文从六经辨证的角度,分析了小儿太阳伤寒表证脉、证并治特点,提出小儿太阳伤寒表实证(外感风寒表证)当及时使用辛温解表法之麻黄汤、葛根汤类,以获“体若燔炭,汗出而散”之效。
关键词
“
纯阳之体
”
辛温解表
辛凉解表
太
阳
伤寒表实证
小儿
Keywords
prue-yang constitution
relieving the exterior syndrome with drugs pungent in flavor and warrn in property
relieving the exterior syndrome with drugs of pungent and cool nature
exterior excess syndrome of Taiyang fchrile disease
children
分类号
R222.13 [医药卫生—中医基础理论]
R272.5 [医药卫生—中医儿科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柴葛解肌汤治疗小儿外感发热临床体会
被引量:
2
15
作者
余丹丹
姜洮洮
机构
广东省四会市中医院
出处
《实用中医药杂志》
2022年第1期146-147,共2页
文摘
小儿外感发热,是因风、寒、暑、湿、燥、火等六淫邪气,或温热疫毒之气侵犯小儿机体,正气与邪气相争,以发热为主要临床表现的一类小儿疾患。小儿乃稚阴稚阳之体,自身正气较弱,易于感受外邪,如为阳热邪气,发热迅速,即使感受阴邪,也易因阳气痹郁,或正邪交争而发热。1小儿外感的发病特点热证多。叶天士《幼科要略》"襁褓小儿,体属纯阳,所患热病最多"。小儿为纯阳之体,一旦受邪,病邪易从阳化热,甚至化火动风,出现神昏、抽搐之症。
关键词
柴葛解肌汤
纯阳之体
感受外邪
小儿外感发热
从
阳
化热
稚阴稚
阳
叶天士
神昏
分类号
R249.27 [医药卫生—中医临床基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扶正祛邪治疗婴幼儿腹泻的体会
16
作者
杨锦
机构
河南省桐柏县平氏卫生院
出处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05年第A06期88-89,共2页
文摘
婴幼儿腹泻是婴幼儿时期发病率最高的疾病之一,其病因不外内伤和外感两大因素,病理变化则在脾胃。《古今医统》有:“泄泻乃脾胃专病,凡饮食、寒、热三者不调,此为内因,
关键词
婴幼儿腹泻
医统
脾胃病
脏气清灵
神疲倦怠
稚阴
中气虚
稚
阳
纯阳之体
补益脾气
分类号
R272 [医药卫生—中医儿科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连萸散治疗小儿口腔溃疡47例体会
17
作者
李淑婉
机构
漳平市医院
出处
《海峡药学》
1997年第A04期48-49,共2页
关键词
小儿口腔溃疡
涌泉穴
心开窍于舌
情志失调
门诊病人
纯阳之体
祖国医学
治疗效果
脾主肌肉
发病时间
分类号
R9 [医药卫生—药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复方山药散治疗小儿单纯性消化不良
18
作者
李良
李春华
机构
龙烟铁矿医院内儿科
出处
《神经药理学报》
1989年第4期42-43,共2页
文摘
1986年以来,我们用复方山药散治疗小儿单纯性消化不良(以下简称消化不良)300例,收到了非常满意的效果。现报道如下。一般资料:本组病例85%系夏季发病,病程一般1~5天。其它见表一.
关键词
山药散
阴常不足
大便镜检
生山药
纯阳之体
中医传统理论
干燥保存
消食化积
补脾
阳
常规化验
分类号
G64 [文化科学—高等教育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中医脾胃学说在小儿体质改善中的应用
19
作者
颂奇
机构
不详
出处
《医师在线》
2022年第12期38-39,共2页
文摘
中医认为,小儿为纯阳之体,体质稚阴稚阳,肝常有余、脾常不足、心常有余、肺常不足、肾常虚、脾胃嫩弱、真气不足,这既与年龄、性别、遗传等因素密切相关,同时也受到后天饮食、环境及用药不慎的影响[1]。《景岳全书·小儿则》认为小儿“脏气清灵,随拨随应,但能确得其本而撮取之,则一药可愈,非若男妇损伤积痼顽者之比”,意为小儿脏腑娇嫩,抵御外邪入侵能力偏弱,与成人相比较,发病率高且易于传变,但如果能在辨证的基础上根据小儿的体质合理用药,病情常常好转得比成人快,治愈率高。
关键词
纯阳之体
脏腑娇嫩
小儿
体
质
脾常不足
肝常有余
脏气清灵
稚阴稚
阳
外邪入侵
分类号
R72 [医药卫生—儿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夏季补阴还是养阳
20
作者
郑旭升
赵歆
出处
《今日民航》
2011年第7期113-117,112,共6页
文摘
骄阳似火的夏季,地热蒸腾,人体内阳气活动较旺盛,出汗过多,耗气伤津。因此养护阴津成了人们注意的焦点,但却忽视了阳气的护养。由于夏季气温高,易使人体腠理开泄,每个人又都意图凉爽,就冷饮冰茶的开喝,这样便会导致阳气大损,出现腹泻、中暑等症状。中医认为,夏季养生最关键的是"养阳"。
关键词
纯阳之体
冬病夏治
《黄帝内经》
韭菜子
温肾壮
阳
分类号
R21 [医药卫生—中医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从量化阴阳的角度认识纯阳之体和稚阴稚阳
黄岩杰
赵喜新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CAS
CSCD
2001
1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小儿“纯阳之体”之我见
吴群励
郑健
《天津中医学院学报》
2003
7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温肾阳安胎法与小儿“纯阳之体”之说
孙云
《江西中医药》
2005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论小儿为至柔之体而非纯阳之体
郑志攀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5
“纯阳之体”说对儿科临床的指导意义
胡义保
孙轶秋
《江西中医药》
1992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6
从内丹修炼理论看小儿纯阳之体
宋国绪
《辽宁中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1998
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7
试论小儿“纯阳之体”和“稚阴稚阳之体”
黄德祥
《泸州医学院学报》
1983
7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8
小孩属“纯阳之体”,多喝凉茶没事吗
《家庭药师》
2011
0
原文传递
9
“纯阳”之体及其儿科临床意义
陈禧
《中医儿科杂志》
2010
1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0
纯阳理论的临床运用:罗笑容主任临床经验
杜淑娟
罗笑容
《吉林中医药》
2010
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1
儿童冬令进补“宜”与“忌”
石李
《科学生活》
2025
0
原文传递
12
小儿中医体质类型与疾病
彭云
《中华临床医学杂志》
2008
1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3
从小儿体质特征探讨儿科临床用药特点
刘伟招
陈耀金
《福建中医药》
2014
8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4
论小儿太阳病伤寒表实证之脉证并治
张军
王华楠
向红
《河南中医》
2005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5
柴葛解肌汤治疗小儿外感发热临床体会
余丹丹
姜洮洮
《实用中医药杂志》
2022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6
扶正祛邪治疗婴幼儿腹泻的体会
杨锦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05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7
连萸散治疗小儿口腔溃疡47例体会
李淑婉
《海峡药学》
1997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8
复方山药散治疗小儿单纯性消化不良
李良
李春华
《神经药理学报》
1989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9
中医脾胃学说在小儿体质改善中的应用
颂奇
《医师在线》
2022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0
夏季补阴还是养阳
郑旭升
赵歆
《今日民航》
2011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2
…
5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