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首次临床及CT表现对长期存在≤10mm纯磨玻璃密度结节进展的预测价值 被引量:12
1
作者 吴芳 蔡祖龙 +5 位作者 田树平 金鑫 景瑞 杨越清 金梅 赵绍宏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371-377,共7页
目的探讨≤10 mm纯磨玻璃密度结节(p GGN)进展的危险因素,拟定≤10 mm p GGN进展的风险分层策略,以提出合理的随访计划。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6月至2015年4月随访时间超过1年的最大径≤10 mm的100例p GGN患者(108个病灶)的临床资料及CT... 目的探讨≤10 mm纯磨玻璃密度结节(p GGN)进展的危险因素,拟定≤10 mm p GGN进展的风险分层策略,以提出合理的随访计划。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6月至2015年4月随访时间超过1年的最大径≤10 mm的100例p GGN患者(108个病灶)的临床资料及CT图像。比较进展组(病灶增大或/和出现实性成分)与未进展组患者的临床资料及病灶的CT征象;应用Cox回归分析患者临床资料及CT表现与病变进展的关系;根据Cox回归分析结果及文献报道的对肺腺癌相关因素的界定,计算病变进展的风险指数;应用Logistic回归分析风险指数与病变进展的关系,绘制风险指数的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求得风险指数的界值,检验风险指数预测病变进展的效度。结果 100例(108个病灶)患者中有15例(15个病灶)出现进展,所有病灶平均随访时间为(1016.36±486.00)d;单因素分析显示,进展组与未进展组病变的大小、空气支气管征和血管改变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40,P=0.003,P=0.030);Cox回归模型显示病变的密度(CT值≥-542.5 HU)和空气支气管征为病变进展的危险因素(P=0.003,P=0.021);预测病变进展的风险指数的界值为4.25(灵敏度为46.7%、特异度为89.2%、符合率为83.3%)。结论对于长期存在≤10 mm的p GGN,病灶密度≥-542.5 HU和空气支气管征的出现可以预测病变的进展;风险指数<4.25提示病变进展的可能性较小,可以适当延长随访时间间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纯磨玻璃密度结节 肺肿瘤 腺癌 随访研究 计算机断层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亚厘米纯磨玻璃密度结节肺腺癌的CT特征对其浸润性的预测价值 被引量:15
2
作者 黄定品 傅钢泽 +5 位作者 蔡蒙婷 庄远迪 陈丽芳 刘瑾瑾 夏天一 杨运俊 《温州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19年第11期837-841,共5页
目的:探讨亚厘米纯磨玻璃密度结节(pGGN)肺腺癌的CT特征对其浸润性的预测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至2017年12月124例(131个病灶)经手术病理证实为肺腺癌,且最大径≤1 cm的pGGN的影像、病理及临床资料。131个病灶依据病理结果分... 目的:探讨亚厘米纯磨玻璃密度结节(pGGN)肺腺癌的CT特征对其浸润性的预测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至2017年12月124例(131个病灶)经手术病理证实为肺腺癌,且最大径≤1 cm的pGGN的影像、病理及临床资料。131个病灶依据病理结果分为浸润前病变组(87个)和浸润性病变组(44个)。比较2组间最大径和密度差异,以及病灶的位置、瘤肺界面、边缘形态、空气支气管征和血管异常改变的差异,分析评估亚厘米pGGN浸润性的独立危险因素;计算出鉴别浸润前病变和浸润性病变的最大径临界值。结果:2组间在最大径、血管异常改变和边缘形态等特征上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ROC曲线显示浸润前病变和浸润性病变的最大径临界值为8.5 mm。多因素logistics回归分析显示,亚厘米pGGN肺腺癌的最大径≥8.5 mm(OR=2.277,95%CI=1.006~5.152)、血管异常改变(OR=2.628,95%CI=1.140~6.059)、边缘形态为毛刺或不规则(OR=3.693,95%CI=1.251~10.901)为提示其浸润性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最大径≥8.5 mm、肿瘤血管异常改变及边缘为毛刺/不规则是亚厘米pGGN浸润性的独立危险因素,可提示其浸润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纯磨玻璃密度结节 肺腺癌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病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纯磨玻璃密度结节浸润性肺腺癌MSCT征象及与浸润前病变的鉴别诊断 被引量:11
3
作者 李海艳 韩琨 贾子睿 《中国CT和MRI杂志》 2022年第7期40-42,共3页
目的 分析纯磨玻璃密度结节(p GGN)浸润性肺腺癌MSCT征象及与浸润前病变的鉴别诊断。方法 回顾分析,收集本院2017年9月至2019年12月收治的78例肺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作为研究对象,均经手术后病理检查确诊。根据2011年肺腺癌分类标准将其... 目的 分析纯磨玻璃密度结节(p GGN)浸润性肺腺癌MSCT征象及与浸润前病变的鉴别诊断。方法 回顾分析,收集本院2017年9月至2019年12月收治的78例肺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作为研究对象,均经手术后病理检查确诊。根据2011年肺腺癌分类标准将其分为浸润前病变组49例,包括不典型瘤样增生(AAH)27例,原位腺癌(AIS)22例;浸润性病变组29例,包括微浸润腺癌(MIA)17例,浸润性腺癌(IAC)12例。对患者所得MSCT图像进行分析,并以病理检查结果为基准,计算MSCT对不同类型肺腺癌诊断准确率。结果 MSCT对AAH、AIS、MIA、IAC诊断正确率分别为100%、100%、94.41%、91.66%,与病理检查结果符合率高(P>0.05),浸润前病变与浸润性病变患者病变边缘情况、病变形态、胸膜“凹陷”征、血管“集束”征、病变大小存在明显差异(P<0.05),浸润性病变患者其病变边缘多存在“毛刺”或“分叶”征,病变形态以类圆形为主,出现胸膜“凹陷”征、血管“集束”征情况高于浸润前病变,病变大于浸润前病变为(11.44±5.12)mm。结论 MSCT可为肺腺癌浸润性病变鉴别提供参考依据,病变大、形态不规则、边缘存在“分叶”征/“毛刺”征、胸膜“凹陷”征、血管“集束”征为反映p GGN浸润性的重要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纯磨玻璃密度结节 浸润性肺腺癌 MSCT征象 浸润前病变 鉴别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T鉴别诊断纯磨玻璃密度结节下肺浸润前病变与微浸润腺癌的价值 被引量:4
4
作者 李伟 吴丽莎 《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 2019年第20期139-141,共3页
目的研究CT鉴别诊断纯磨玻璃密度结节下肺浸润前病变(PIL)与微浸润腺癌(MIA)的价值。方法选取2017年8月至2018年7月经本院手术病理证实且CT图像表现为纯磨玻璃密度结节的患者100例为研究对象,其中PIL患者62例(PIL组)、MIA患者38例(MIA组... 目的研究CT鉴别诊断纯磨玻璃密度结节下肺浸润前病变(PIL)与微浸润腺癌(MIA)的价值。方法选取2017年8月至2018年7月经本院手术病理证实且CT图像表现为纯磨玻璃密度结节的患者100例为研究对象,其中PIL患者62例(PIL组)、MIA患者38例(MIA组)。比较两组的CT征象、病理特点、病灶直径和CT值。结果两组的形态、边缘形态、界面清晰度、支气管充气征等CT征象检出率存在显著差异(P<0.05)。PIL组的非泡壁播散、周围(交界处)瘀血水肿检出率高于MIA组,背景炎症检出率低于MIA组(P<0.05)。PIL组的病灶直径小于MIA组,CT值低于MIA组(P<0.05)。结论CT检查根据CT征象、病理特点、病灶相关指标可对纯磨玻璃密度结节下PIL、MIA进行准确地鉴别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纯磨玻璃密度结节 肺浸润前病变 微浸润腺癌 CT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T密度直方图对肺内纯磨玻璃样结节病理分级的预测价值 被引量:5
5
作者 徐小东 李君权 +2 位作者 吴向飞 孙赛洪 赵丹红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21年第1期37-39,42,共4页
目的探讨CT密度直方图定量分析对肺内纯磨玻璃样结节(pGGN)病理分级的预测价值。方法回顾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CT表现为pGGN的肺腺癌126例,共128个pGGN病灶的CT影像及病理资料。所有患者均行CT平扫,CT密度直方图定量分析pGGN中密度参数差... 目的探讨CT密度直方图定量分析对肺内纯磨玻璃样结节(pGGN)病理分级的预测价值。方法回顾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CT表现为pGGN的肺腺癌126例,共128个pGGN病灶的CT影像及病理资料。所有患者均行CT平扫,CT密度直方图定量分析pGGN中密度参数差异所包含的诊断信息,包括平均CT值、最小CT值、最大CT值、中位CT值、偏度、峰度。按有无浸润分为浸润前病变(包括AAH+AIS)和浸润性病变(包括MIA+IAC)两组,其中不典型腺瘤样增生(AAH)23个、原位腺癌(AIS)34个、微浸润性腺癌(MIA)31个、浸润性腺癌(IAC)40个。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比较浸润前病变和浸润性病变之间pGGN密度参数的差异。采用ROC评价pGGN密度指标鉴别浸润前病变和浸润性病变的效能。结果浸润前病变与浸润性病变之间pGGN密度指标(平均CT值、最大CT值、偏度、峰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最小CT值、中位CT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pGGN CT密度直方图参数中,最大CT值鉴别浸润前病变与浸润性病变的ROC下面积最大为0.89(P<0.001),是pGGN为浸润性病变的危险因素;最大CT值鉴别诊断的敏感性最高(95.8%);偏度特异性最高(96.5%)。结论CT密度直方图得到pGGN的平均CT值、最大CT值、偏度、峰度密度差异指标对pGGN的病理分级具有一定的预测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肿瘤 纯磨玻璃密度结节 病理学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赋值量化CT模式评价纯磨玻璃密度肺腺癌病理分型的价值
6
作者 徐小东 李伟大 +1 位作者 王锦宏 王云忠 《浙江创伤外科》 2021年第2期352-353,共2页
目的量化分析纯磨玻璃密度肺腺癌CT图像特征,为临床合理诊断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回顾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肺内纯磨玻璃密度结节(p GGN)的肺腺癌126例,共128个pGGN的CT及病理资料。所有患者均行CT平扫,CT定量分析包括病变基本情况,如病变... 目的量化分析纯磨玻璃密度肺腺癌CT图像特征,为临床合理诊断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回顾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肺内纯磨玻璃密度结节(p GGN)的肺腺癌126例,共128个pGGN的CT及病理资料。所有患者均行CT平扫,CT定量分析包括病变基本情况,如病变边缘状况。按浸润情况进行分组,分为浸润前病变(包括AAH+AIS)组、浸润性病变(包括MIA+IAC)组。结果两组间病变平均密度、大小、空泡征、异常空气支气管征、肿瘤内血管改变及瘤-肺界面相比较,(t=-2.351,Z=-6.632,χ^(2)=6.201、13.304、 5.404、 5.931;P值均<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发现病变平均密度、大小、空泡征和异常空气支气管征及瘤-肺界面是p GGN浸润性影响独立性危险因素,其OR值及95%CI分别为1.892(1.108~1.321)、1.214 (1.071~1.325)、2.118 (1.201~1.296)、3.214 (1.213~6.341)、3.217 (1.792~5.517)。结论平均密度、直径≥9.1mm、空泡征、异常空气支气管征、清楚的瘤肺界面是pGGN浸润性的独立危险因素。当pGGN的总危险值≥4.5分时,应高度怀疑浸润性肺腺癌可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肺肿瘤 纯磨玻璃密度结节 病理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纯磨玻璃密度肺腺癌内异常空气支气管征预测病理亚型的价值 被引量:35
7
作者 杨越清 高杰 +3 位作者 金梅 罗春材 吴重重 赵绍宏 《中华放射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7期489-492,共4页
目的探讨纯磨玻璃密度结节(pGGN)肺腺癌内部异常空气支气管征在预测其病理分型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4年4月到2016年2月所有手术切除肺腺癌患者的影像资料,其中CT表现为pGGN的肺腺癌患者共157例患者(165个病灶),其中浸润... 目的探讨纯磨玻璃密度结节(pGGN)肺腺癌内部异常空气支气管征在预测其病理分型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4年4月到2016年2月所有手术切除肺腺癌患者的影像资料,其中CT表现为pGGN的肺腺癌患者共157例患者(165个病灶),其中浸润前病变30个、微浸润腺癌(MIA)39个、浸润性腺癌(IAC)96个。记录病变位置、大小、CT值、异常空气支气管征。将病变按有无异常空气支气管征分为两组,采用χ2检验分析两组间病理亚型的差异;采用秩和检验分析两组间病变大小的差异;采用两个独立样本t检验分析两组间病变密度的差异。结果共有85个pGGN肺腺癌出现空气支气管征,其中浸润前病变12个、MIA 17个、IAC 56个。出现异常空气支气管征共61个,其中浸润前病变1个、MIA 13个、IAC 47个,两组间病理亚型的差异存在明显差异(χ2=25.943,P〈0.01)。无、有异常空气支气管征两组病变的平均直径分别为(10.8±4.2)、(17.0±6.7)mm,两组间直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6.197,P〈0.01);平均密度分别为(-519±118)、(-518±124)HU,两组间密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042,P=0.966)。结论pGGN肺腺癌内异常空气支气管征对病变的浸润性有一定预测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肿瘤 纯磨玻璃密度结节 病理学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原文传递
CT采集和重建参数对纯磨玻璃密度肺结节影像组学特征稳定性的影响 被引量:3
8
作者 杨守鑫 吴宁 +1 位作者 张丽 李蒙 《中华肿瘤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9期981-986,共6页
目的探讨CT重建算法、辐射剂量和对比剂3种参数对纯磨玻璃密度肺结节影像组学特征稳定性的影响。方法前瞻性选取2018年于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就诊的35例肺结节患者(50枚纯磨玻璃密度肺结节),对同一患者肺结节的原始图像重建后共获得... 目的探讨CT重建算法、辐射剂量和对比剂3种参数对纯磨玻璃密度肺结节影像组学特征稳定性的影响。方法前瞻性选取2018年于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就诊的35例肺结节患者(50枚纯磨玻璃密度肺结节),对同一患者肺结节的原始图像重建后共获得6种不同参数的序列,使用ITK-SNAP软件分别对不同序列的纯磨玻璃密度肺结节进行分割,将所有扫描数据通过美国GE公司的A.K.软件进行肺结节影像组学特征提取,通过组内相关系数选取复测信度好的影像组学特征,使用R语言统计学软件对特征参数进行分析,将不同序列的所有特征值配对比较,分别统计改变采集和重建参数导致变化的影像组学特征的数量,比较不同采集和重建参数对纯磨玻璃密度肺结节影像组学特征稳定性的影响。采用配对样本t检验或Wilcoxon检验比较不同序列特征值分布的差异,采用χ2检验比较改变不同参数后发生变化的影像组学特征数量的差异。结果50枚纯磨玻璃密度肺结节共提取391个影像组学特征,组内相关系数>0.75的特征为320个。同时改变CT重建算法、辐射剂量和对比剂3种参数时,发生变化的纯磨玻璃密度肺结节影像组学特征达到60.9%(195/320),其中包括6.7%(1/15)的形态学特征、100.0%(40/40)的直方图特征和58.1%(154/265)的纹理特征。仅改变1种参数(保持其他2种参数不变)的情况下,分别改变CT重建算法、辐射剂量和对比剂,发生变化的纯磨玻璃密度肺结节影像组学特征分别为10.6%(34/320)、30.9%(99/320)和50.6%(162/32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当辐射剂量和对比剂改变时,与50%自适应迭代重建技术(ASiR-V)比较,滤波反投影(FBP)重建算法获得的影像组学特征发生变化更小(P=0.001)。结论CT重建算法、辐射剂量和对比剂会影响纯磨玻璃密度肺结节的影像组学特征,其中对比剂对纯磨玻璃密度肺结节影像组学特征的影响最大,辐射剂量次之,CT重建算法最小;与形态学特征比较,直方图特征和纹理特征容易受到CT重建算法、辐射剂量和对比剂的影响;与50%ASiR-V比较,FBP重建算法获得的影像组学特征受辐射剂量与对比剂的影响更小,在影像组学分析中应充分考虑到这些参数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肿瘤 腺癌 玻璃密度结节 影像组学 可重复性
原文传递
老年肺腺癌pGGN浸润前与浸润性病变的CT特征及病理对照 被引量:13
9
作者 吴青青 赵建宁 《中国老年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3期3228-3230,共3页
目的探讨纯磨玻璃密度结节(p GGN)浸润前与浸润性病变老年肺腺癌的CT特征及病理分离的对应关系。方法筛选190例(共194个病灶)经手术病理证实为肺腺癌且最大径≤1 cm的p GGN老年患者的CT图像和病理资料。按IASLC/ATS/ERS国际多学科分类... 目的探讨纯磨玻璃密度结节(p GGN)浸润前与浸润性病变老年肺腺癌的CT特征及病理分离的对应关系。方法筛选190例(共194个病灶)经手术病理证实为肺腺癌且最大径≤1 cm的p GGN老年患者的CT图像和病理资料。按IASLC/ATS/ERS国际多学科分类解读标准进行病理分类:非典型腺瘤样增生(AAH)38个、原位腺癌(AIS)62个、微浸润腺癌(MIA)38个、浸润性腺癌(IPA)56个;浸润前病变(AAH+AIS)100个,浸润性病变(MIA+IPA)94个。比较不同病理亚型的CT征象,主要包括:病变部位、病灶大小、病灶密度、支气管气像、血管改变、病灶边缘、瘤肺界面。ROC曲线分析浸润前病变与浸润性病变的最佳临界值。结果 AAH病变大小明显小于AIS、MIA、IPA(P<0.05);AAH血管改变率低于AIS、MIA、IPA(P<0.05);AAH癌肺界面清晰率明显低于AIS、MIA、IPA(P<0.05);不同病理分型间病变部位分布、病灶密度、支气管气像发生率、病变边缘情况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ROC曲线分析显示,浸润前病变及浸润性病变大小的临界值为0.83 cm,敏感度为82.81%,特异度为81.50%,ROC曲线下面积为0.89。结论最大径≤1 cm的p GGN老年肺腺癌中病变大小、血管改变、瘤肺界面可用于浸润前与浸润性病变的鉴别诊断,其中病变大小0.83 cm可作为浸润前与浸润性病变的临界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腺癌 纯磨玻璃密度结节 浸润前病变 浸润性病变 低剂量CT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