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催化剂在纯棉针织物冷轧堆前处理工艺中应用
- 1
-
-
作者
张京彬
刘淑云
张子超
周延钊
-
机构
国家先进印染技术创新中心
山东中康国创先进印染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
出处
《针织工业》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62-65,共4页
-
基金
山东省重点研发计划资助(2022ZDPT02)。
-
文摘
针对传统棉织物冷轧堆白度不稳定、强力损伤大等问题,文中探究了催化剂在纯棉针织物冷轧堆前处理工艺中的应用。通过单因素试验,探究了精练剂、催化剂、分散剂、稳定剂、片碱及双氧水用量对纯棉针织物白度、毛细效应及顶破强力的影响,并对工艺进行了优化。结果表明,室温条件下,优化后的最佳工艺为:片碱用量15g/L、100%双氧水用量20g/L、精练剂CML用量10g/L、催化剂GFF用量5g/L、分散剂PF71用量2g/L、稳定剂KKV-C用量10g/L,处理后织物的白度为72.20,毛效为15.5cm,顶破强力为837 N。与传统冷轧堆工艺相比,该工艺能够改善处理后织物的白度、毛细效应及顶破强力。
-
关键词
催化剂
冷轧堆
过氧酸
纯棉针织物
白度
毛细效应
顶破强力
-
Keywords
Catalyst
Cold Pad-batch
Peroxyacid
Cotton Knitted Fabric
Whiteness
Capllary Effect
Bursting Strength
-
分类号
TS192.2
[轻工技术与工程—纺织化学与染整工程]
-
-
题名纯棉针织物的超声波过醋酸漂白研究
被引量:12
- 2
-
-
作者
张峰
殷佳敏
黄华
-
机构
江苏张家港沙洲工学院纺织系
-
出处
《印染》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5-6,共2页
-
文摘
研究超声波辅助过醋酸漂白纯棉针织物的方法。试验结果表明 ,在超声波条件下 ,过醋酸用量6g/L ,焦磷酸钠 3g/L ,pH值 7,温度 5 0℃ ,漂白 60min ,织物白度与常规过醋酸漂白工艺相比提高了 3~ 4。
-
关键词
纯棉针织物
超声波
过醋酸漂白
白度
-
Keywords
bleaching
ultrasonic
peracetic acid
knitgoods
cotton
-
分类号
TS192
[轻工技术与工程—纺织化学与染整工程]
-
-
题名吸湿快干纯棉针织物的设计新思路
被引量:8
- 3
-
-
作者
何天虹
吴烨芳
姚金波
修健
赵海洋
-
机构
天津工业大学
-
出处
《针织工业》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2期41-43,共3页
-
文摘
分析了影响纯棉针织物湿热舒适性的因素,研究认为通过改善纱线或织物中部分纤维的表面吸湿性,或构造亲疏水双侧结构,能够有效提高纯棉针织物的吸湿快干性能。
-
关键词
纯棉针织物
湿热舒适性
疏水整理
吸湿快干
-
分类号
TS195.57
[轻工技术与工程—纺织化学与染整工程]
-
-
题名纯棉针织物转移印花工艺研究
被引量:6
- 4
-
-
作者
郑光洪
李振华
熊永梅
杨东洁
孙为佐
-
机构
成都纺织高等专科学校
青岛纺织品联合进出口公司
-
出处
《针织工业》
北大核心
1997年第5期44-48,4,共5页
-
文摘
在对各种常规树脂单体进行筛选的基础上合成了适用于纤维素纤维转移印花的改性树脂FZ-S;并对经改性处理后的纯棉针织物转移印花工艺及作用机理进行了讨论.
-
关键词
针织物
纯棉针织物
印花工艺
-
分类号
TS194.4
[轻工技术与工程—纺织化学与染整工程]
-
-
题名双侧结构吸湿快干纯棉针织物的研制
被引量:6
- 5
-
-
作者
何天虹
姚金波
修建
赵海洋
-
机构
天津工业大学
-
出处
《针织工业》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34-37,共4页
-
文摘
采用单面整理技术开发双侧结构吸湿快干纯棉针织物。将拒水整理剂按一定图案印制于纯棉针织物的一面(贴近皮肤),使其具有非连续的疏水性,另一面仍具有良好的吸湿性,形成亲、疏水“双侧”结构的单向导湿织物。经对织物的吸湿回潮性能、干燥性能、显汗导湿性能测试表明,整理后的纯棉针织物具有良好的吸湿快干效果。实际穿着效果证实,40%拒水面积的织物湿舒适性较好,粘着性低,适合人体在湿热环境下中等运动量时穿着。
-
关键词
双侧结构
单面整理
吸湿快干
纯棉针织物
-
分类号
TS195.57
[轻工技术与工程—纺织化学与染整工程]
-
-
题名纯棉针织物的秦皮天然染料染色
被引量:4
- 6
-
-
作者
刘瑾姝
邢建伟
师文钊
刘炎炎
-
机构
西安工程大学纺织与材料学院
无锡市天然纺织实业有限公司
-
出处
《西安工程大学学报》
CAS
2013年第4期435-439,共5页
-
文摘
以水为提取剂从中药秦皮中提取天然染料对纯棉针织物进行染色,研究不同媒染方式以及染料质量浓度、染浴pH值、染色温度及时间、媒染剂硫酸亚铁用量等后媒法染色工艺对纯棉针织物染色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后媒法染色效果最好,秦皮天然染料对纯棉针织物的后媒染染色最佳工艺为:秦皮天然染料质量浓度12g/L,染液pH 4,染色温度90℃,染色时间60min,媒染剂硫酸亚铁用量5g/L.织物经后媒染染色后得色均匀,各项色牢度较好.
-
关键词
秦皮
天然染料
纯棉针织物
后媒染
-
Keywords
cortex fraxini
nature dye
cotton knitted fabric
post-mordant dyeing
-
分类号
TS193.6
[轻工技术与工程—纺织化学与染整工程]
-
-
题名纯棉针织物抗起毛起球整理
被引量:11
- 7
-
-
作者
周世香
赵振河
-
机构
西安工程科技学院
-
出处
《印染》
北大核心
2004年第8期21-22,共2页
-
文摘
水性聚氨酯为无甲醛整理剂 ,符合环保要求 ,利用其对纯棉针织物进行整理 ,确定了最佳工艺条件 。
-
关键词
纯棉针织物
抗起毛起球整理
水性聚氨酯
整理剂
-
Keywords
anti-fuzzing and pilling finish
polyurethane
cotton fabric
knitgoods
-
分类号
TS195651
[轻工技术与工程—纺织化学与染整工程]
-
-
题名纯棉针织物绗缝针洞的形成及解决
被引量:6
- 8
-
-
作者
李俊杏
闫利民
王超
-
机构
河北省石家庄第二纺织经编厂
-
出处
《针织工业》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0期41-43,共3页
-
文摘
为解决纯棉针织物的绗缝针洞问题,从原料、毛坯布、染整加工、光坯回潮率和绗缝设备等几方面详细论述了绗缝针洞的形成原因和解决方法。提出通过改进染整工艺和染整助剂筛选来防止绗缝针洞的形成,具体措施为:采用非烧碱快速氧漂剂+双氧水的氧漂工艺,配合使用适合的螯合分散剂和柔软剂,染色时选用固色碱代替纯碱,拉幅烘干温度控制在140℃,下机幅宽为毛坯幅宽的1.1倍。
-
关键词
纯棉针织物
绗缝针洞
形成
解决方法
非烧碱氧漂工艺
-
分类号
TS190.651
[轻工技术与工程—纺织化学与染整工程]
-
-
题名纯棉针织物碱氧一浴法前处理工艺的优化
被引量:6
- 9
-
-
作者
刘佳
金福江
-
机构
华侨大学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
-
出处
《西安工程大学学报》
CAS
2009年第4期5-8,共4页
-
基金
厦门市科技计划重点项目(3502Z20083045)
-
文摘
针对短流程前处理工艺碱氧一浴的工艺优化问题,通过对碱氧一浴前处理过程机理的分析,选取优化指标和主要影响因素,设计并完成正交实验,找出最优生产工艺参数.实验数据表明,优化后的工艺不但能达到更好的前处理效果,还能缩短工艺流程、降低能耗.
-
关键词
纯棉针织物
碱氧一浴
正交实验法
-
Keywords
cotton knitwear
soda boiling-oxygen bleaching one-bath-process
positive cross experiment
-
分类号
TS190
[轻工技术与工程—纺织化学与染整工程]
-
-
题名柔软整理对纯棉针织物服用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3
- 10
-
-
作者
王革辉
李学慧
赵涛
郑建范
-
机构
东华大学服装学院
内蒙古师范大学民族艺术学院
东华大学化学化工与生物工程学院
象山恒大印染有限公司
-
出处
《针织工业》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1期47-50,共4页
-
文摘
选用8种柔软剂对经过染色的纯棉汗布进行柔软整理,测试并分析了不同的柔软剂整理对织物柔软度、液态水传递性能、透湿性、透气性、表面摩擦性能和折皱回复性等的影响。结果表明,对纯棉汗布柔软效果最好的是柔软剂FYD-900;不同的柔软剂整理对面料液态水传递性能、透湿性能、透气性能的影响差别较大;且不同柔软剂整理均使面料表面摩擦系数有所降低,即抗皱性略有提高。企业应根据面料的具体用途合理选择柔软剂,提高面料品质。
-
关键词
柔软整理
柔软剂
纯棉针织物
服用性能
液态水传递性能
抗皱性
-
Keywords
Softening Finishing
Softener
Pure Cotton Knitted Fabric
Wearability
Mechanism of LiquidTransport
Wrinkle Resistance
-
分类号
TS195.23
[轻工技术与工程—纺织化学与染整工程]
-
-
题名纯棉针织物的抗皱性与织物方向的关系研究
被引量:5
- 11
-
-
作者
张军英
崔瑞芳
-
机构
河北科技大学纺织服装学院
-
出处
《针织工业》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103-104,共2页
-
文摘
通过实验分析了纯棉针织物的折皱回复角与针织物的方向的关系,认为由于针织物的线圈结构在纵横向的差异使针织物在纵横向的抗皱性能不同。
-
关键词
纯棉针织物
折皱回复角
抗皱性
线圈结构
织物方向
横向
纵向
斜向
-
分类号
TS184.11
[轻工技术与工程—纺织材料与纺织品设计]
-
-
题名纯棉针织物拒水拒油整理工艺探讨
被引量:8
- 12
-
-
作者
卢华山
张继红
-
机构
杭州职业技术学院
河北科技大学
-
出处
《成都纺织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CAS
2007年第4期23-24,28,共3页
-
文摘
采用奥利氟宝ZSR有机氟拒水拒油剂对纯棉针织物整理;探讨了整理剂浓度、交联剂浓度、焙烘温度等对整理效果的影响,并在此基础上优化工艺参数。结果表明:整理后针织物可获得良好的拒水拒油性。
-
关键词
纯棉针织物
拒水
拒油
整理
工艺
-
Keywords
cotton knits, water - repellent, oil - repellent, finishing
-
分类号
TS195.13
[轻工技术与工程—纺织化学与染整工程]
-
-
题名纯棉针织物的免烫整理工艺探讨
被引量:1
- 13
-
-
作者
崔世忠
刘红义
汪青
-
机构
中原工学院
-
出处
《天津工业大学学报》
CAS
2004年第1期48-51,共4页
-
文摘
研究了多元羧酸整理剂BTCA对棉针织物进行无甲醛免烫整理的工艺过程,通过单一因素实验,探讨了整理剂浓度、催化剂浓度、缓冲剂浓度、烘焙温度等4个工艺因素对织物折皱回复角、纵向拉伸强力两项整理效果的影响,确立工艺条件以整理剂BTCA浓度75~85g/L、催化剂SHP浓度90~100g/L、缓冲剂TEA浓度20~30g/L、烘焙温度180℃为佳.
-
关键词
纯棉针织物
多元羧酸整理剂
免烫整理
-
Keywords
cotton knits
1,2,3,4-butan etetracarbocylic acid (BTCA)
permanent press finishing
-
分类号
TS195.19
[轻工技术与工程—纺织化学与染整工程]
-
-
题名纯棉针织物活性染料预碱法染色工艺研究
被引量:6
- 14
-
-
作者
廖选亭
徐华
-
机构
武汉职业技术学院纺织系
-
出处
《武汉科技学院学报》
2006年第5期40-42,共3页
-
文摘
采用传统染色工艺和预减法染色工艺,对纯棉针织物进行染色实验。通过对各自固色率的分析比较,并从活性染料的染色原理进行分析,指出预减法染色可以提高活性染料的固色率。
-
关键词
纯棉针织物
活性染料
预减法染色
固色率
-
Keywords
cotton knit fabric
reactive dyes
presharpen dyeing technology
fixation yield
-
分类号
TS190.5
[轻工技术与工程—纺织化学与染整工程]
-
-
题名板栗壳天然染料对纯棉针织物染色性能的研究
被引量:7
- 15
-
-
作者
刘俊辉
孙卫国
陈莉
刘玉森
赵秀苇
-
机构
西安工程大学
宏大拉链(中国)有限公司
-
出处
《针织工业》
2010年第2期43-46,共4页
-
基金
陕西省教育厅自然科学专项基金项目(08JK298)
西安工程大学校管科研项目(2007XG05)
-
文摘
介绍了板栗壳染液的提取工艺,选取染色温度、染液浓度、染浴pH值、NaCl浓度等因素对纯棉针织物染色工艺进行单因素和正交实验分析。采用明矾作媒染剂,通过正交实验探讨了后媒法和预媒法染色工艺的最佳工艺条件,并测试了染色试样的各项颜色特征值和染色牢度。结果表明,板栗壳染料染纯棉针织物的直接染色优化工艺为染色温度95℃,染液浓度为提取液浓度,染液pH值为7,NaCl浓度为24g/L;明矾后媒法染色最佳工艺为媒染温度65℃,明矾媒染剂0.4g/L,媒染60min;明矾预媒法染色最佳工艺为染色温度75℃,染液浓度为20%提取液浓度,染浴pH值为7,NaCl浓度为24g/L。
-
关键词
板栗壳
天然染料
染色
纯棉针织物
预媒法
后媒法
-
分类号
TS193
[轻工技术与工程—纺织化学与染整工程]
-
-
题名纳米TiO_2在纯棉针织物抗紫外线整理中的应用
被引量:3
- 16
-
-
作者
任玮
邓桦
-
机构
天津工业大学改性与功能纤维天津市重点实验室
-
出处
《针织工业》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1期59-62,共4页
-
基金
天津市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06YFJMJC02700)
-
文摘
采用溶胶-凝胶技术制备纳米TiO2,并通过X射线衍射(XRD)和紫外-可见光谱(UV-VIS)对其晶型结构和透光率进行表征。应用浸轧-焙烘工艺将自制的纳米TiO2整理剂整理到纯棉针织物上,结果表明:整理后织物的紫外线透过率明显降低,而且紫外线的屏蔽范围较宽,该方法可赋予织物良好的抗紫外线性能。
-
关键词
纯棉针织物
溶胶-凝胶
纳米TIO2
抗紫外线
-
分类号
TS195.2
[轻工技术与工程—纺织化学与染整工程]
-
-
题名纯棉针织物的免烫整理工艺
被引量:1
- 17
-
-
作者
崔世忠
刘红义
汪青
-
机构
中原工学院
-
出处
《针织工业》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60-61,共2页
-
文摘
研究了以BTCA为交联剂的纯棉针织物的免烫整理工艺,制定了较为合理的免烫整理工艺流程,通过正交试验设计,分别对交联剂、催化剂、柔软剂等三项因素进行了三因子、三水平试验,得出了纯棉针织物的最佳免烫工艺为:BTCA为65g/L,SHP为75g/L,柔软剂为60g/L。
-
关键词
纯棉针织物
BTCA
交联剂
免烫整理工艺
-
分类号
TS195.55
[轻工技术与工程—纺织化学与染整工程]
-
-
题名纯棉针织物冷轧堆染色的应用与发展
被引量:6
- 18
-
-
作者
翟丽丽
张健飞
-
机构
天津工业大学纺织学院
-
出处
《针织工业》
2009年第7期42-45,共4页
-
文摘
概述了冷轧堆染色工艺在针织领域的发展趋势和应用优势,从针织物冷轧堆染色工艺技术、所用染料与助剂、设备和小样试验方法等几方面阐述了针织物冷轧堆染色工艺的发展现状,其中重点介绍了针织物冷轧堆染色工艺的平幅加工方式,通过不同方法开发出的活性染料和碱剂,以及新型Bicoflex染色轧车和Trikoflex转鼓水洗机两个设备单元。阐述并分析了国内外冷轧堆染色工艺应用于针织物的情况。
-
关键词
纯棉针织物
冷轧堆
染色
发展
应用
-
分类号
TS193
[轻工技术与工程—纺织化学与染整工程]
-
-
题名纯棉针织物冷轧堆染色工艺研究
被引量:6
- 19
-
-
作者
翟丽丽
张健飞
-
机构
天津工业大学纺织学院
-
出处
《针织工业》
2010年第4期28-31,共4页
-
文摘
介绍了冷轧堆染色的工艺流程和工艺处方,测试了所选德凯素活性染料三原色的性能,分析并阐述了碱剂种类及用量、尿素用量、盐用量、堆置温度和时间对织物K/S值的影响,并测试了处理后织物的色牢度及匀染性。结果表明,徳凯素活性染料三原色基本符合冷轧堆染色要求,其冷轧堆染针织罗纹布的最佳工艺条件为:采用纯碱与烧碱的混合碱剂(纯碱30g/L、烧碱6g/L),尿素20g/L,堆置时间16h,堆置温度为30℃,氯化钠用量为30g/L左右,轧余率控制在80%。
-
关键词
纯棉针织物
冷轧堆
染色
混合碱剂
活性染料
-
分类号
TS193.5
[轻工技术与工程—纺织化学与染整工程]
-
-
题名提高纯棉针织物染色一次成功率的五要素
被引量:2
- 20
-
-
作者
张修强
-
机构
江苏AB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
出处
《针织工业》
北大核心
2006年第9期33-34,共2页
-
文摘
从原坯布准备、前处理系统、染色系统、设备保养状态及现场管理五方面分析了影响实现染色一次成功的因素。
-
关键词
纯棉针织物
染色
一次成功率
要素
-
分类号
TS190.9
[轻工技术与工程—纺织化学与染整工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