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约翰·贝里曼的诗歌创作理念及诗学实践 被引量:2
1
作者 郑燕虹 《外语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115-119,共5页
约翰·贝里曼是美国自白派诗歌的重要代表人物,他认为诗歌是发自诗人灵魂的声音,是诗人个性的表达。与其他自白派诗人一样,贝里曼的诗歌充满对个人生活经历和个人情感体验的描写,并形成自己独特的风格。他一生都在孜孜不倦地探寻诗... 约翰·贝里曼是美国自白派诗歌的重要代表人物,他认为诗歌是发自诗人灵魂的声音,是诗人个性的表达。与其他自白派诗人一样,贝里曼的诗歌充满对个人生活经历和个人情感体验的描写,并形成自己独特的风格。他一生都在孜孜不倦地探寻诗歌中“自我之声”的表现方式,追求内容与形式的完美结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约翰·贝里曼 诗歌 象征 个性 叙事
原文传递
试论约翰·贝里曼的情欲诗写
2
作者 彭予 却俊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7年第3期98-102,共5页
美国自白派诗人约翰·贝里曼在诗歌创作中大胆建构以男性为中心、以感官享受为主的情欲世界,其情欲诗写不仅表现出自我分裂、性施虐等生命价值和人性本真的失落、挣扎,更蕴含了极为深湛的负罪感和自赎情结,这种负罪感来源于他对情... 美国自白派诗人约翰·贝里曼在诗歌创作中大胆建构以男性为中心、以感官享受为主的情欲世界,其情欲诗写不仅表现出自我分裂、性施虐等生命价值和人性本真的失落、挣扎,更蕴含了极为深湛的负罪感和自赎情结,这种负罪感来源于他对情欲体验的强烈渴望与内心宗教道德伦理之间的种种矛盾。在灵与肉的剧烈冲突中贝里曼患上了严重的抑郁症,向上帝忏悔却未能实现精神上的涅槃,最终自杀身亡。贝里曼情欲诗写中的自我情欲从压抑到萌芽再到爆发直至息止的变化,揭示了人类心灵中深邃、阴暗和错综复杂的欲望本质,亦为情欲泛滥的现代社会敲响了警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约翰·贝里曼 情欲诗写 负罪感 抑郁症 自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以上帝之名”:约翰·贝里曼诗歌中的精神政治批判
3
作者 魏磊 《淮阴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2年第6期603-608,634,共7页
作为美国自白派的中坚力量,约翰·贝里曼身上背负着鲜明的“非历史主义”及“个人性”两大标签。但实际上,从20世纪30年代末起,贝里曼就开始将其对精神政治的关注介入到诗歌美学中,以宗教为切入点,运用多种艺术手段对其时美国政府... 作为美国自白派的中坚力量,约翰·贝里曼身上背负着鲜明的“非历史主义”及“个人性”两大标签。但实际上,从20世纪30年代末起,贝里曼就开始将其对精神政治的关注介入到诗歌美学中,以宗教为切入点,运用多种艺术手段对其时美国政府实施的各类“屠杀”、对外的“文化偏执主义”及对内高压造成的“伦理失常”等进行了揭露与鞭笞。在不断磨砺诗歌社会表现功能的同时,逐渐凸显政治话语与宗教神学苟合后的强烈欺骗性及严重危害性,实现了对“自白诗是‘个人化’诗”的“祛魔”,表现了诗人敏锐的社会洞察力及浓郁的人文关怀。其审美指向在当下仍然具有重要的诗学价值和现实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约翰·贝里曼 精神政治 屠杀 文化偏执主义 伦理失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约翰·贝里曼焦虑人生探析
4
作者 刘小艳 吕玉叶 《内蒙古财经大学学报》 2023年第1期55-59,共5页
贝里曼的一生是焦虑的一生,他一生承受了身份和归属焦虑、爱的焦虑、写作焦虑和死亡焦虑。贝里曼童年痛苦的经历,使他对身份和归属产生焦虑。成年后因童年心理创伤,他对爱的渴望转变为爱的焦虑,酗酒和婚外恋使爱的焦虑更加沉重。研究莎... 贝里曼的一生是焦虑的一生,他一生承受了身份和归属焦虑、爱的焦虑、写作焦虑和死亡焦虑。贝里曼童年痛苦的经历,使他对身份和归属产生焦虑。成年后因童年心理创伤,他对爱的渴望转变为爱的焦虑,酗酒和婚外恋使爱的焦虑更加沉重。研究莎士比亚和创作最伟大的作品是贝里曼的梦想,但前人的作品如同横亘在他面前无法逾越的高峰,创作期间陷入写作焦虑。贝里曼感觉一生蒙受着无法挽回的损失,他的死亡本能一直占住压倒性优势,死亡焦虑是他无法回避的人生痛苦,最终自杀身亡。贝里曼诸种人生焦虑是其诗歌创作的来源,在诗歌中以独特的方式呈现出来,使其诗歌具有独特的审美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约翰·贝里曼 焦虑 焦虑人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试论约翰·贝里曼的情欲诗写
5
作者 陈琴 《普洱学院学报》 2017年第1期83-84,共2页
美国自由派诗人约翰·贝里曼在诗歌创作中大胆建构以感官享受为主的情欲世界,但其情欲诗写蕴含了极为深湛的负罪意识,这种负罪感来源于他对情欲体验的强烈渴望与内心宗教道德伦理之间的种种矛盾。在灵与肉的剧烈冲突中贝里曼患上了... 美国自由派诗人约翰·贝里曼在诗歌创作中大胆建构以感官享受为主的情欲世界,但其情欲诗写蕴含了极为深湛的负罪意识,这种负罪感来源于他对情欲体验的强烈渴望与内心宗教道德伦理之间的种种矛盾。在灵与肉的剧烈冲突中贝里曼患上了严重的抑郁症,最终自杀身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约翰·贝里曼 情欲诗写 负罪感 自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美国诗人约翰·贝里曼诗歌的艺术特色
6
作者 陈佳男 《城市地理》 2015年第3X期267-268,共2页
美国的诗人约翰·贝里曼是当代重要的诗歌艺术代表人物,他的诗歌以反映当时的一系列现实主义问题为主线,结合诗歌的艺术表达形式,实现双重的异质性,从而逐步实现他的诗歌艺术特色的表现形似。以异质性为主要的抒情表现主体,根据戏... 美国的诗人约翰·贝里曼是当代重要的诗歌艺术代表人物,他的诗歌以反映当时的一系列现实主义问题为主线,结合诗歌的艺术表达形式,实现双重的异质性,从而逐步实现他的诗歌艺术特色的表现形似。以异质性为主要的抒情表现主体,根据戏剧性的表现风格对碎片化的艺术风格进行合理的展现,从而逐步实现综合性的意义分析,逐步创作出全新的现代多元诗歌表现形式,对综合性的多元化内容进行深刻的思考,从而认识美国诗人约翰·贝里曼具有的特殊性质的诗歌艺术风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约翰·贝里曼 诗歌 艺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个代表他自己的别人的声音”:约翰·贝里曼的抒情史诗《梦歌》 被引量:2
7
作者 黄宗英 《当代外国文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131-139,共9页
贝里曼的《梦歌》 ,以“梦的日记”的形式 ,记录了一个虚构的美国中年白人男子个人的、瞬间的、抒情的心路历程。在创作中 ,诗人融抒情式的灵感与史诗般的抱负为一体 ;置个人情感于民族精神之中。透过这个人物个性 ,读者可以窥视这个国... 贝里曼的《梦歌》 ,以“梦的日记”的形式 ,记录了一个虚构的美国中年白人男子个人的、瞬间的、抒情的心路历程。在创作中 ,诗人融抒情式的灵感与史诗般的抱负为一体 ;置个人情感于民族精神之中。透过这个人物个性 ,读者可以窥视这个国家的、时代的、史诗般的民族精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国 约翰·贝里曼 《梦歌》 抒情史诗 抒情式 民族精神 人物个性
原文传递
《梦歌》的“电影化”书写
8
作者 魏磊 吕晓棠 《淮阴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3期295-300,共6页
在现下多学科研究向交叉融合的整体化发展背景下,美国自白派诗人约翰·贝里曼诗歌中以前未被重视的广泛的多艺术形态及其内涵和表现,成为其升温的基石。其中,奠定了贝里曼的诗名,被称为“改变了20世纪诗歌史的诗集之一”的《梦歌》... 在现下多学科研究向交叉融合的整体化发展背景下,美国自白派诗人约翰·贝里曼诗歌中以前未被重视的广泛的多艺术形态及其内涵和表现,成为其升温的基石。其中,奠定了贝里曼的诗名,被称为“改变了20世纪诗歌史的诗集之一”的《梦歌》,就是一部“电影化”作品。不管是在向电影本身致敬,诗歌结构和纹理的电影化,还是在与电影内容与技巧的互文等方面,《梦歌》均有着突出的表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约翰·贝里曼 《梦歌》 跨学科 电影化 互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诗与自白——评美国女诗人安妮·塞克斯顿 被引量:1
9
作者 彭予 马丽娅 《中华女子学院学报》 CSSCI 1995年第4期42-45,共4页
1974年10月4日,安妮·塞克斯顿(Anne Sexton,1928—1974)把自己锁在汽车房里,打开了汽车的发火装置,自杀而死。美国当代诗坛上的一颗放射异彩的明星就这样陨落了。塞克斯顿是继西尔维亚·普拉斯和约翰·贝里曼之后自杀的第... 1974年10月4日,安妮·塞克斯顿(Anne Sexton,1928—1974)把自己锁在汽车房里,打开了汽车的发火装置,自杀而死。美国当代诗坛上的一颗放射异彩的明星就这样陨落了。塞克斯顿是继西尔维亚·普拉斯和约翰·贝里曼之后自杀的第三位自白派诗人。自白派诗流行于60年代的美国,自白派诗人的风格各有千秋:罗威尔富于暗示,斯诺德格拉斯擅长抒情,贝里曼令人眼花僚乱,普拉斯带有浓厚的表现主义色彩。但没有一个自白派诗人在自我揭露方面象塞克斯顿那样大胆、坦白、赤裸,把自己的一切暴露无遗。塞克斯顿声称自己是“一个原始人”。她越过禁区,公开地描写月经、堕胎、避孕、乱伦、通奸、吸毒。这种诗能引起人们强烈的情绪反应,要么被深深地吸引,要么非常反感。许多读者对这种女人描写女人私生活的诗产生了浓厚的兴趣,特别是女读者,她们把诗中的女性成分看成是自己的,著名女作家J·C·欧茨曾高度地评价了塞克斯顿这一别开生面的创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女诗人 精神病院 自白派 约翰·贝里曼 西尔维亚 普拉斯 自白诗 表现主义 疯女人 婚外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面孔的亨利:一个美国白人的神话——《梦歌》的叙事学解读
10
作者 李盛茂 《四川外语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1年第2期37-39,共3页
《梦歌》是约翰·贝里曼的代表作,在现代西方诗坛影响巨大,现今对约翰·贝里曼的研究大多是从主题来对其进行研究。本文试图用叙事学的观点来对《梦歌》进行解读,通过分析这些独特风格的叙述手法,再以梦的形式,诗人很巧妙... 《梦歌》是约翰·贝里曼的代表作,在现代西方诗坛影响巨大,现今对约翰·贝里曼的研究大多是从主题来对其进行研究。本文试图用叙事学的观点来对《梦歌》进行解读,通过分析这些独特风格的叙述手法,再以梦的形式,诗人很巧妙地将自我意识与亨利的经历融合在一起,再现了亨利这个人物的多面孔形象,塑造了一个美国白人的神话。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约翰·贝里曼 《梦歌》 享利 叙述人称 聚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