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4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2种土壤改良技术对红花槭生理特征及土壤性质的影响
1
作者 梁晶 杨瑞卿 奉树成 《中国农学通报》 2024年第34期100-104,共5页
研究旨在评价2种土壤改良技术(模块土和配方土)对红花槭行道树生长特征及土壤性质的影响,为城市行道树的科学栽培提供参考。在上海市杞青路使用对照土、模块土和配方土3种土壤种植红花槭,对红花槭的生长特征及土壤性质进行调查分析。结... 研究旨在评价2种土壤改良技术(模块土和配方土)对红花槭行道树生长特征及土壤性质的影响,为城市行道树的科学栽培提供参考。在上海市杞青路使用对照土、模块土和配方土3种土壤种植红花槭,对红花槭的生长特征及土壤性质进行调查分析。结果显示,与对照土相比,配方土显著增加了红花槭的叶面积、叶面积指数、总氮和总磷含量,而模块土仅增加了红花槭的叶面积指数和总氮含量。与对照土相比,模块土和配方土均增加了叶片的超氧化物歧化酶、过氧化物酶和总叶绿素含量。此外,与对照土相比,配方土增加了土壤的多酚氧化酶、β-葡萄糖苷酶、pH、总碳、总氮和总磷含量,而模块土仅增加土壤的多酚氧化酶和pH。综合生长状况、生理特征和土壤性质测定结果,模块土和配方土均对红花槭的生长有一定的促进效果,但配方土表现更好,更适于红花槭行道树的栽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行道树 土壤改良 生理生态 酶活性 土壤性质 红花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析红花槭在城市园林绿化中的应用
2
作者 周华容 《农村科学实验》 2024年第15期145-147,共3页
随着人们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城市园林绿化需求持续增长。彩色植物的市场需求量越来越大,市场前景广阔。红花槭也被称为美国红枫、北美红枫、加拿大红枫等,被誉为彩叶树种之王。其适应性强、生长迅速,且树形优美、色彩靓丽,具有很高的... 随着人们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城市园林绿化需求持续增长。彩色植物的市场需求量越来越大,市场前景广阔。红花槭也被称为美国红枫、北美红枫、加拿大红枫等,被誉为彩叶树种之王。其适应性强、生长迅速,且树形优美、色彩靓丽,具有很高的观赏价值。该文梳理了红花槭目前的应用场景,旨在为今后红花槭在城市园林绿化中的应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花槭 园林绿化 园林植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红花槭‘艳红’与‘金色秋天’叶色相关化学成分的比较研究 被引量:4
3
作者 任杰 陈竹 +4 位作者 唐菲 宣云 杨帆 陆小雨 傅松玲 《安徽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2019年第3期420-425,共6页
‘艳红’、‘金色秋天’均是从红花槭实生群体中选育得到的良种,其秋叶分别呈现艳红色和金黄色。为了揭示红花槭秋季叶片变红或变黄的生化水平代谢机制,以这两个无性系良种为试材,分别在5个不同发育阶段对叶片中的叶绿素、花青素苷、类... ‘艳红’、‘金色秋天’均是从红花槭实生群体中选育得到的良种,其秋叶分别呈现艳红色和金黄色。为了揭示红花槭秋季叶片变红或变黄的生化水平代谢机制,以这两个无性系良种为试材,分别在5个不同发育阶段对叶片中的叶绿素、花青素苷、类胡萝卜素、可溶性糖的含量及叶片pH值进行测定,并对变色后的花青素苷的成分进行定量分析。在转色期,两者叶片的叶绿素含量均呈下降趋势,其中‘金色秋天’在转色末期叶片的叶绿素含量仅为0.06 mg·g^-1;在相同时期,两者叶片中的类胡萝卜素含量差异不显著,其含量随变色过程呈下降趋势;两者可溶性糖的含量均呈现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在转色中期达到峰值;叶片pH值变化不显著;分光光度法检测表明,变色后,‘艳红’的花青素苷含量上升约3倍,而‘金色秋天’的花青素苷含量上升幅度较小。液相色谱(HPLC)分析表明,两个良种叶片中花青素苷均以矢车菊素为主,占95%以上,另含少量飞燕草色素;叶片转色后,‘艳红’中的矢车菊素含量是‘金色秋天’的2.6倍。结果显示,叶绿素含量的降低与矢车菊素类花青素苷的合成是红花槭叶片秋季呈色的主要决定因素,其中红叶的形成与矢车菊素含量的倍增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花槭 花青素苷 叶绿素 叶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土壤养分变化对红花槭叶绿素含量的影响 被引量:6
4
作者 商侃侃 王铖 +1 位作者 靳思佳 张德顺 《浙江林业科技》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12-15,共4页
研究了3种不同肥料配方的3个浓度梯度对土壤养分变化的影响,及其对红花槭叶绿素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施肥提高了土壤的EC值,降低了土壤的pH值,使土壤的养分含量明显增加,处理效果一般为高浓度〉中浓度〉低浓度;施肥增加了红花槭叶片... 研究了3种不同肥料配方的3个浓度梯度对土壤养分变化的影响,及其对红花槭叶绿素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施肥提高了土壤的EC值,降低了土壤的pH值,使土壤的养分含量明显增加,处理效果一般为高浓度〉中浓度〉低浓度;施肥增加了红花槭叶片叶绿素a、叶绿素b和总叶绿素含量,增加幅度分别为12.6%-21.3%,4.4%-16.3%和10.5%-20.1%,不同的处理对叶绿素含量的影响不同,以Ⅰ2、Ⅲ3、Ⅱ1处理效果较佳;土壤肥力的提高尤其是土壤中N含量的增加,促进了植物光合色素的合成,进而提高植株的光能固定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施肥 土壤养分 红花槭 叶绿素含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北美红花槭实生苗多样性的分析 被引量:8
5
作者 李际红 李玲 +1 位作者 范志强 孙凯 《山东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169-172,共4页
该项研究调查了山东省内三个北美红花槭实生苗木繁育试验点;通过对高度、地径、通直度、叶色、叶形、主裂、分枝、落叶和叶面积等性状的调查,确实出该树种在山东生长较为适应,生长量没有太大的波动,实生苗的叶片的变异非常丰富,各项性... 该项研究调查了山东省内三个北美红花槭实生苗木繁育试验点;通过对高度、地径、通直度、叶色、叶形、主裂、分枝、落叶和叶面积等性状的调查,确实出该树种在山东生长较为适应,生长量没有太大的波动,实生苗的叶片的变异非常丰富,各项性状的变异系数CV均大于0.2以上。性状的多样性指数(Simpson指数和Shannon—Wirner指数)值都较大,分别介于25—32和5—6之间,充分反映出各个群体都具有较广的多样性丰富度。苗木群体本身就是一个很好的基因库,这为今后的育种,培育不同观赏品种提供了一个良好的物质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美红花槭 多样性指数 丰富度 实生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态因子及矿质元素对红花槭叶片色素含量的影响 被引量:8
6
作者 马晓 陈刚 张冬梅 《北方园艺》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3期86-88,共3页
分别对不同时期红花槭叶片中的色素含量及矿质元素(包括全N、全P、全K、全Cu、全Fe、全Zn)的含量进行了测定,并分析了生态因子(温度、湿度等)对红花槭叶片色素含量的影响以及它们之间的相关性。结果表明:花色素苷含量在红花槭变色期大... 分别对不同时期红花槭叶片中的色素含量及矿质元素(包括全N、全P、全K、全Cu、全Fe、全Zn)的含量进行了测定,并分析了生态因子(温度、湿度等)对红花槭叶片色素含量的影响以及它们之间的相关性。结果表明:花色素苷含量在红花槭变色期大幅增加,是导致其变色的主要色素;大量元素含量7~9月变化相对稳定,是进行叶分析的最佳时期;花色素苷与全P、全Fe、全Zn和昼夜温差呈显著正相关,有计划地提高P和Fe、Zn的施入量以及加大温差,可以促进花色素苷的形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花槭 色素含量 生态因子 矿质营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红花槭和自由人槭抗寒性鉴定及生理生化指标差异分析 被引量:3
7
作者 刘广林 曹婷 梅梅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289-293,共5页
为鉴定红花槭和自由人槭的抗寒性,以不同年龄的观赏树种红花槭(4a生苗、3a生苗)和自由人槭(1a生苗)的1a休眠枝条为材料,以当地乡土树种五角枫(3a生苗)的1a休眠枝条为对照,通过测定低温半致死温度(LT50)和在自然越冬过程中相关生理指标(... 为鉴定红花槭和自由人槭的抗寒性,以不同年龄的观赏树种红花槭(4a生苗、3a生苗)和自由人槭(1a生苗)的1a休眠枝条为材料,以当地乡土树种五角枫(3a生苗)的1a休眠枝条为对照,通过测定低温半致死温度(LT50)和在自然越冬过程中相关生理指标(含水量、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丙二醛)变化来探究各树种抗寒性的强弱及生理生化基础。LT50分别由不同冷冻处理(-10,-15,-20,-25,-30,-35,-40℃)枝条的相对电导率和钾离子(K+)相对渗出率的Logistic曲线方程计算得出。结果表明:两种方法测得红花槭4a生苗、红花槭3a生苗、自由人槭和五角枫枝条LT50分别为-30.1,-24.1,-35.4,-38.7℃和-29.6,-24.7,-33.7,-37.5℃。在自然越冬过程中,束缚水/自由水比值、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丙二醛的含量随着温度的降低均呈现先增加后下降的趋势。综合分析得出4种试验材料抗寒性由强到弱依次为:五角枫>自由人槭>红花槭4a生苗>红花槭3a生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花槭 自由人 五角枫 半致死温度 抗寒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axEnt生态位模型在红花槭引种区预测上的应用探讨 被引量:11
8
作者 高雅 秦华 《中国园林》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89-93,共5页
通过运用MaxEnt模型和地理信息系统(Arc-GIS)软件进行建模,对红花槭在中国的适生区域进行预测,同时分析确定影响其生长的主导气候因子。以此来说明MaxEnt模型在园林植物引种上的应用方法,表明其广阔的应用前景,为中国之后的园林引种提... 通过运用MaxEnt模型和地理信息系统(Arc-GIS)软件进行建模,对红花槭在中国的适生区域进行预测,同时分析确定影响其生长的主导气候因子。以此来说明MaxEnt模型在园林植物引种上的应用方法,表明其广阔的应用前景,为中国之后的园林引种提供一种新的思路。结果表明:1)Max Ent模型对红花槭潜在分布区的预测精度很高,AUC值为0.963;2)MaxEnt生态位模型在园林植物引种方面起到前瞻性的作用,可以较大程度避免盲目引种造成的损失,提高效率,具有较大的推广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园林植物 红花槭 MAXENT 园林引种区 预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外源蔗糖对红花槭叶色参数和色素含量的影响 被引量:9
9
作者 陈睿 徐书霞 吕建洲 《天津农业科学》 CAS 2012年第2期14-16,共3页
以红花槭为试材,研究喷施不同浓度蔗糖溶液对其叶片叶色参数、花色素苷相对含量和叶绿素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在蔗糖溶液的作用下,叶色参数L先加速上升后加速下降,而参数a则上升显著。喷施蔗糖溶液对叶绿素含量影响不大,对花色素苷含... 以红花槭为试材,研究喷施不同浓度蔗糖溶液对其叶片叶色参数、花色素苷相对含量和叶绿素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在蔗糖溶液的作用下,叶色参数L先加速上升后加速下降,而参数a则上升显著。喷施蔗糖溶液对叶绿素含量影响不大,对花色素苷含量有显著提升。其中,以0.2mol·L-1蔗糖溶液处理效果最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花槭 花色素苷 化控技术 叶色参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控温室下红花槭的嫩枝扦插技术 被引量:3
10
作者 任杰 丁增成 +4 位作者 唐菲 史丹 傅松玲 金笑龙 郭瑞 《中国农学通报》 2016年第22期10-14,共5页
红花槭为不易扦插成活的树种,其扦插对环境、插穗的木质化程度等条件要求较高。该研究利用温室自动化控制系统,通过温室环境信息与温室决策控制系统的嵌合,实现对空气湿度、温度、光照强度的控制,以提高红花槭的嫩枝扦插成活率。结果表... 红花槭为不易扦插成活的树种,其扦插对环境、插穗的木质化程度等条件要求较高。该研究利用温室自动化控制系统,通过温室环境信息与温室决策控制系统的嵌合,实现对空气湿度、温度、光照强度的控制,以提高红花槭的嫩枝扦插成活率。结果表明,红花槭的扦插深度以5 cm生根效果最好。8月下旬,红花槭插穗生根率最高,达82.3%,5月次之。生根效果以基质含水量为65%、80%的处理最高,扦插后期,应适当降低基质水分。红花槭嫩枝以100 mg/LABT1#或200 mg/LNAA浸泡6 h为最佳。试验结果可以直接指导红花槭温室规模化生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花槭 扦插 数控温室 生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覆盖处理对红花槭种植土壤及植株生长的影响 被引量:6
11
作者 商侃侃 《西北林学院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53-56,70,共5页
通过比较不同类型覆盖物处理对红花槭种植土壤的改良效果和植株生长效应,筛选适宜的栽培管理方式。结果表明,覆盖处理对土壤夏季降温效果显著,植生覆盖物常春藤和扶芳藤处理效果较好;覆盖处理可显著降低土壤容重、提高土壤含水量和孔隙... 通过比较不同类型覆盖物处理对红花槭种植土壤的改良效果和植株生长效应,筛选适宜的栽培管理方式。结果表明,覆盖处理对土壤夏季降温效果显著,植生覆盖物常春藤和扶芳藤处理效果较好;覆盖处理可显著降低土壤容重、提高土壤含水量和孔隙度,提高叶片叶绿素含量,促进植株胸径生长;粒径较大的有机覆盖物和无机覆盖物对土壤的改良效果好,而植生覆盖物常春藤对胸径生长处理效果最好。因此,红花槭作为行道树应用和养护管理时,在土壤板结严重的情况下,宜选择粒径较大的有机覆盖物;土壤质量相对较好环境下,可选择阔叶型植生覆盖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花槭 土壤改良 物理性状 叶绿素含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个红花槭品种适生砧木的筛选与培育技术 被引量:5
12
作者 王铖 《贵州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11年第2期4-8,共5页
为了保持红花槭园艺品种的优良性状,开展了适合上海地区的砧木筛选和育苗技术研究。通过7种槭树幼苗的移栽试验,筛选出适应性强的种类和适合的栽培方法;通过嫁接试验,筛选出优良的砧穗组合;通过测定叶片变色过程中花青素的浓度差... 为了保持红花槭园艺品种的优良性状,开展了适合上海地区的砧木筛选和育苗技术研究。通过7种槭树幼苗的移栽试验,筛选出适应性强的种类和适合的栽培方法;通过嫁接试验,筛选出优良的砧穗组合;通过测定叶片变色过程中花青素的浓度差异,对接穗受到砧木的影响进行评价。结果表明有4种砧木的组合嫁接成活,红花槭嫁接苗成活率最高,三角枫嫁接苗的生长量最大;三角枫嫁接苗花青素的浓度比红花槭嫁接苗和进口大苗高,观赏期延长3—6d。红花槭、三角枫都可以作为两个品种的砧木,三角枫比红花槭砧更适合上海地区栽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彩叶植物 红花槭 砧木 育苗 嫁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红花槭扦插生根特性和解剖学研究 被引量:13
13
作者 李梦怡 李炎林 +3 位作者 许璐 冯烨 甘德欣 于晓英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362-367,共6页
以红花槭'十月光辉'1年生带顶芽、1年生无顶芽和2年生硬枝为插穗,选用M1(河沙与珍珠岩的体积比为1:1)、M2(河沙与蛭石的体积比为1:1)、M3(珍珠岩与蛭石的体积比为1:1)和M4(河沙、珍珠岩、蛭石的体积比为1:1:1)4种不同的扦插基质... 以红花槭'十月光辉'1年生带顶芽、1年生无顶芽和2年生硬枝为插穗,选用M1(河沙与珍珠岩的体积比为1:1)、M2(河沙与蛭石的体积比为1:1)、M3(珍珠岩与蛭石的体积比为1:1)和M4(河沙、珍珠岩、蛭石的体积比为1:1:1)4种不同的扦插基质,施加不同质量浓度的吲哚丁酸(IBA)和萘乙酸(NAA)进行扦插试验,研究插穗类型、基质种类和外源激素对红花槭扦插生根的影响,并对扦插过程中不定根发育形成过程进行组织学观察.结果表明:M4基质在生根率(69.44%)、平均生根数量(14.31条)和平均根长(5.40 cm)方面均表现最优,为适宜的扦插基质;1年生插穗生根率和平均根数均高于2年生插穗的,平均根长低于2年生插穗的;1年生带顶芽与1年生无顶芽插穗的扦插生根率差异不显著(P<0.05);500 mg/L IBA+500 mg/L NAA处理效果最好,生根率达75.56%,平均生根数量为15.68条,平均根长为6.48 cm.红花槭属于诱生根原基多位点发生类型,其不定根起源于木射线与维管形成层交叉区域和韧皮部薄壁组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花槭 插穗类型 扦插基质 吲哚丁酸 萘乙酸 解剖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转录组与代谢组联合解析红花槭叶片中花青素苷变化机制 被引量:7
14
作者 陆小雨 陈竹 +2 位作者 唐菲 傅松玲 任杰 《林业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38-54,共17页
【目的】红花槭秋彩叶的形成,与叶片中花青素苷的含量密切相关。本文旨在揭示红花槭中花青素苷的生物合成机理,为其叶色的定向改良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为解析花青素代谢物积累和基因表达水平的变化,以转色期同时具有绿叶、红叶和黄... 【目的】红花槭秋彩叶的形成,与叶片中花青素苷的含量密切相关。本文旨在揭示红花槭中花青素苷的生物合成机理,为其叶色的定向改良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为解析花青素代谢物积累和基因表达水平的变化,以转色期同时具有绿叶、红叶和黄叶的红花槭特殊单株为材料,用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和高通量RNA测序的方法分别进行代谢组和转录组分析。【结果】1)在红叶-绿叶、黄叶-绿叶、红叶-黄叶3个比较组中,代谢组正离子模式下分别检测出1377、1793、1098个差异积累代谢物,负离子模式下分别检测出789、699、6778个差异积累代谢物:红叶与绿叶相比,矢车菊素苷衍生物、天竺葵素苷元和飞燕草素苷元及其衍生物含量大幅上升;黄叶与绿叶相比,矢车菊素苷衍生物、飞燕草素苷及其衍生物含量增加,而天竺葵素苷及其衍生物减少。2)3个比较组中,转录组测序分别检测出28536、43017、27110个差异表达基因:红叶与绿叶相比,花青素苷合成通路中89.5%的基因表达量增加;黄叶与绿叶相比,花青素苷合成通路中66.7%的基因表达量增加。3)红花槭花青素苷的生物合成中,有29个差异积累的相关代谢物和48个差异表达基因。4)差异代谢物和基因的网络互作分析显示,ANR和LAR基因正向调节类黄酮产物而逆向调节花青素苷衍生物,ANS和UFGT基因正向调节花青素苷衍生物而逆向调节类黄酮产物。【结论】当红花槭叶片秋季变色时,花青素苷通路中大量基因的表达量上调,同时矢车菊素-3-(6″-乙酰半乳糖苷)和矢车菊素-3-阿拉伯糖苷含量大幅上升,此为红花槭叶片变色的主要驱动因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花槭 花青素苷 叶色 代谢组 转录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红花槭新品种中国红
15
作者 史丹 唐菲 《农村百事通》 2020年第5期36-36,共1页
红花槭也称北美红枫,为槭树科槭属落叶乔木,原产于美国东海岸,其叶片秋季多为绚丽的红色,茂密且独特,颇具观赏性。中国红生长健壮,叶色稳定,彩叶期超过30天,2013年获得安徽省林木品种审定委员会颁发的林木良种证。1.特征特性。该品种树... 红花槭也称北美红枫,为槭树科槭属落叶乔木,原产于美国东海岸,其叶片秋季多为绚丽的红色,茂密且独特,颇具观赏性。中国红生长健壮,叶色稳定,彩叶期超过30天,2013年获得安徽省林木品种审定委员会颁发的林木良种证。1.特征特性。该品种树势中等,干直,主干明显。一年生枝橙红色,多年生枝褐色,有绿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一年生枝 多年生枝 林木良种 特征特性 红花槭 美国东海岸 林木品种审定 彩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红花槭新品种“艳红”
16
作者 唐菲 《农村百事通》 2014年第18期34-34,73,共2页
“艳红”是从红花槭实生苗中选育出的新品种。2013年3月通过了安徽省林小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关键词 新品种 红花槭 艳红 品种审定委员会 实生苗 安徽省 选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北美鹅掌楸和北美红花槭工厂化大批量育苗技术 被引量:6
17
作者 赵之峰 李文清 +4 位作者 刘启虎 张延兴 田汝兵 仝伯强 韩庆军 《山东林业科技》 2004年第6期57-58,共2页
关键词 红花槭 工厂化 北美鹅掌楸 育苗技术 苗木 树种 规模化育苗 带动作用 山东 造林绿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北美鹅掌楸和北美红花槭工厂化大批量育苗主要技术环节对育苗效果的影响 被引量:6
18
作者 赵之峰 刘启虎 +4 位作者 魏明亮 田汝兵 韩庆军 殷秀强 袁洪振 《山东林业科技》 2004年第6期26-27,共2页
关键词 红花槭 工厂化 育苗效果 北美鹅掌楸 苗木 规模化育苗 落叶树种 带动作用 造林绿化 经济效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红花槭标准化栽培管理技术研究 被引量:1
19
作者 雷经洋 郜文慧 +1 位作者 黄玉慧 任杰 《园艺与种苗》 CAS 2023年第10期27-30,共4页
红花槭叶片较大、色泽艳丽,观赏价值突出,近年在国内20余个省区均有引种。为规范红花槭栽培技术,推动产业健康发展,通过细化林地选择、苗木栽植、抚育管理等技术环节,使红花槭栽培过程管理实现可操作化。针对红花槭推广应用限制性因子... 红花槭叶片较大、色泽艳丽,观赏价值突出,近年在国内20余个省区均有引种。为规范红花槭栽培技术,推动产业健康发展,通过细化林地选择、苗木栽植、抚育管理等技术环节,使红花槭栽培过程管理实现可操作化。针对红花槭推广应用限制性因子——蛀干害虫光肩星天牛,该研究从营林措施、物理防治、生物防治、化学防治等方面,综述了光肩星天牛的防治措施,旨在为光肩星天牛的综合防治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花槭 栽培技术 光肩星天牛 综合防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激素和基质对红花槭嫩枝扦插生根的影响 被引量:8
20
作者 储建新 李罗仁 《江苏林业科技》 2011年第2期1-3,共3页
6月上旬,选取2年生红花槭嫩枝作插穗,研究不同基质、不同生根激素及质量浓度对红花槭嫩枝扦插生根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APT 1和NAA以3种质量浓度浸泡处理2 h对插穗的生根效果均有提高,其中APT 1对红花槭嫩枝扦插的生根促进作用优于NAA... 6月上旬,选取2年生红花槭嫩枝作插穗,研究不同基质、不同生根激素及质量浓度对红花槭嫩枝扦插生根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APT 1和NAA以3种质量浓度浸泡处理2 h对插穗的生根效果均有提高,其中APT 1对红花槭嫩枝扦插的生根促进作用优于NAA。就质量浓度而言,无论是APT 1,还是NAA,均以100 mg/L为最好,生根率分别为86.6%和75.7%,比对照分别提高了64.4%和53.5%;每株平均生根数比对照分别多出7.1条和5.2条;平均根总长比对照分别多88.7 cm和65.21 cm。选用珍珠岩、河沙、蛭石及珍珠岩+蛭石(1∶1)混合4种基质扦插试验,以蛭石+珍珠岩(1∶1)混合效果最好,扦插成活率达90.9%、每株平均生根数12.5及每株平均根总长121.6 c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花槭 扦插 激素 基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