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男,42岁,因“病毒性肝炎,乙型,慢性(轻度)”,于2013年8月27日入院。否认既往药物及食物过敏史。入院后给予硫普罗宁(商品名:维春,江苏神龙药业有限公司生产)及胸腺肽、还原型谷胱甘肽、参麦、克林霉素、多烯磷脂酰胆...患者,男,42岁,因“病毒性肝炎,乙型,慢性(轻度)”,于2013年8月27日入院。否认既往药物及食物过敏史。入院后给予硫普罗宁(商品名:维春,江苏神龙药业有限公司生产)及胸腺肽、还原型谷胱甘肽、参麦、克林霉素、多烯磷脂酰胆碱静脉滴注后出现发热、全身红色皮疹,予氯雷他定抗过敏,并停用参麦、克林霉素、硫普罗宁后,余药继续使用,患者发热、皮疹逐渐消退,为进一步排除过敏原,9~10 d 仅静滴两组液体,先使用泮托拉唑针未诉不适,后使用硫普罗宁输液后约15 min 出现发热,体温渐升最高达40℃,全身皮疹,感全身不适,轻度头痛,无畏寒,无咽痛、鼻塞、流涕,无咳嗽、咳痰,无乏力、口周麻木,无恶心、呕吐,无腹痛、腹泻;9月4日未使用硫普罗宁药物前抽血查肝功能 ALT、AST 均正常,10日使用硫普罗宁后出现发热、皮疹,11日查肝功能 ALT 298 U/L,AST 183 U/L,考虑患者从9月6日一直在使用泮托拉唑针肝功能正常;也未出现发热、皮疹情况,而患者出现发热、皮疹、肝功能损害仅在使用了硫普罗宁后,结合9月4日使用药物也有硫普罗宁,故从时间上排除与其他药物相关,遂考虑为硫普罗宁过敏所致,立即停用,再给予使用上述其他药物后,未再发生上述不良反应。先后给予保肝、降酶、地塞米松静滴、解热镇痛及物理降温等治疗,12日体温降至正常;22日复查肝功能 ALT、AST 正常。展开更多
文摘患者,男,42岁,因“病毒性肝炎,乙型,慢性(轻度)”,于2013年8月27日入院。否认既往药物及食物过敏史。入院后给予硫普罗宁(商品名:维春,江苏神龙药业有限公司生产)及胸腺肽、还原型谷胱甘肽、参麦、克林霉素、多烯磷脂酰胆碱静脉滴注后出现发热、全身红色皮疹,予氯雷他定抗过敏,并停用参麦、克林霉素、硫普罗宁后,余药继续使用,患者发热、皮疹逐渐消退,为进一步排除过敏原,9~10 d 仅静滴两组液体,先使用泮托拉唑针未诉不适,后使用硫普罗宁输液后约15 min 出现发热,体温渐升最高达40℃,全身皮疹,感全身不适,轻度头痛,无畏寒,无咽痛、鼻塞、流涕,无咳嗽、咳痰,无乏力、口周麻木,无恶心、呕吐,无腹痛、腹泻;9月4日未使用硫普罗宁药物前抽血查肝功能 ALT、AST 均正常,10日使用硫普罗宁后出现发热、皮疹,11日查肝功能 ALT 298 U/L,AST 183 U/L,考虑患者从9月6日一直在使用泮托拉唑针肝功能正常;也未出现发热、皮疹情况,而患者出现发热、皮疹、肝功能损害仅在使用了硫普罗宁后,结合9月4日使用药物也有硫普罗宁,故从时间上排除与其他药物相关,遂考虑为硫普罗宁过敏所致,立即停用,再给予使用上述其他药物后,未再发生上述不良反应。先后给予保肝、降酶、地塞米松静滴、解热镇痛及物理降温等治疗,12日体温降至正常;22日复查肝功能 ALT、AST 正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