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70篇文章
< 1 2 1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宁夏回族MNS、Lutheran、Kell红细胞血型系统基因频率调查研究
1
作者 步晓筠 《检验医学与临床》 2025年第3期340-344,共5页
目的探究宁夏回族MNS、Lutheran、Kell红细胞血型系统主要抗原基因频率的分布特征。方法采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对140份宁夏回族MNS、Lutheran、Kell红细胞稀有血型系统抗原基因进行分型和多态性分析。结果宁夏回族MNS、Lutheran... 目的探究宁夏回族MNS、Lutheran、Kell红细胞血型系统主要抗原基因频率的分布特征。方法采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对140份宁夏回族MNS、Lutheran、Kell红细胞稀有血型系统抗原基因进行分型和多态性分析。结果宁夏回族MNS、Lutheran及Kell血型系统基因呈多态性分布。各血型系统基因型分布的观察值与期望值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符合Hardy-Weinberg定律,宁夏回族的血型基因频率在世代间保持相对稳定。血型抗原对偶抗原不配合率由高至低分别为M/N抗原(37.37%)、S/s抗原(12.91%)、K/k抗原(1.41%)、Lu a/Lu b抗原(0.71%)。宁夏回族与内蒙古蒙古族、海南黎族、新疆哈萨克族、西藏藏族及四川彝族M和N等位基因频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宁夏回族与海南黎族、新疆哈萨克族、新疆维吾尔族、西藏藏族S和s等位基因频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宁夏回族Lutheran血型系统Lu a和Lu b等位基因与其他民族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其他民族均为Lu b纯合子,宁夏回族中发现Lu a等位基因少量分布,宁夏回族Lutheran血型系统等位基因频率具有自身分布特点。宁夏回族Kell血型系统K和k等位基因频率与不同民族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宁夏回族MNS、Lutheran、Kell血型系统基因呈多态性分布。宁夏回族MNS抗原不配合率较高,有必要在该地开展MNS血型抗原筛选,对孕产妇及反复多次输血者开展精准输血,避免不规则抗体导致胎儿新生儿溶血病、交叉配血困难延误救治情况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细胞血型 稀有血型 基因频率 回族 输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红细胞血型不规则抗体检测在临床中的应用
2
作者 梁娟 黄豪博 +2 位作者 薛婷玲 林授 任本春 《国际医药卫生导报》 2025年第6期1016-1020,共5页
目的探讨红细胞血型不规则抗体检测的临床意义。方法采用盐水凝集法、间接抗人球蛋白法、直接抗人球蛋白法对2001年1月至2023年12月各医院血型抗体筛查阳性、交叉不合以及新生儿溶血病送检标本352例(男151例,女201例,年龄18~90岁)进行... 目的探讨红细胞血型不规则抗体检测的临床意义。方法采用盐水凝集法、间接抗人球蛋白法、直接抗人球蛋白法对2001年1月至2023年12月各医院血型抗体筛查阳性、交叉不合以及新生儿溶血病送检标本352例(男151例,女201例,年龄18~90岁)进行抗体鉴定,确定其特异性。258例患者诊断明确,其中男87例,女171例。采用Poisson分布概率法分析自身抗体男女分布差异。结果红细胞血型不规则抗体分布情况:Rh系统抗体最多见,占33.8%(124/368),其次是自身抗体、MNSs系统、Lewis系统、P系统、Kidd系统。临床明确诊断的258例患者血型不规则抗体与临床疾病关系:血液系统疾病最常见(32.9%,85/258),其次为肿瘤(17.4%,45/258)、消化系统疾病(11.6%,30/258)、妇科疾病(8.5%,22/258)、自身免疫性疾病(6.2%,16/258)、泌尿系统疾病(5.8%,15/258)、骨关节疾病(5.1%,13/258)、儿科疾病(4.3%,11/258)、心血管疾病(3.5%,9/258)、呼吸系统疾病(2.3%,6/258)、内分泌系统疾病(0.8%,2/258)、神经系统疾病(0.8%,2/258)、其他(发热和感染等)(0.8%,2/258)。红细胞血型不规则抗体在女性患者中检出213例,男性患者中检出155例;单纯由妊娠产生的红细胞不规则抗体43例,占11.7%;自身抗体119例,占32.3%;自身抗体男女分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u=1.191,P>0.05)。结论对有输血史的患者、有妊娠史的妇女进行红细胞血型不规则抗体检测有一定临床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细胞血型不规则抗体 检测 临床意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临床输血患者红细胞血型不规则抗体检测的意义
3
作者 邓媛汀 《每周文摘·养老周刊》 2024年第6期76-78,共3页
探析临床输血患者红细胞血型不规则抗体检测的意义。方法:选取2022年03月~2023年03月本院180例行输血治疗患者,检测所有患者红细胞血型不规则抗体,并鉴定不规则抗体阳性。结果:红细胞不规则抗体阳性率方面,女性较男性高,且既往有输血史... 探析临床输血患者红细胞血型不规则抗体检测的意义。方法:选取2022年03月~2023年03月本院180例行输血治疗患者,检测所有患者红细胞血型不规则抗体,并鉴定不规则抗体阳性。结果:红细胞不规则抗体阳性率方面,女性较男性高,且既往有输血史、妊娠史、妊娠合并输血史患者较无输血史、妊娠史和妊娠合并输血史患者高(P<0.05)。35例红细胞血型不规则抗体存在同种特异性抗体,其中Rh血型细胞具有最高的检出率,为42.86%;其次是MNS血型系统、Lewis血型系统、P血型系统、自身抗体及混合抗体。阳性红细胞血型不规则抗体临床科室分布最高的是重症监护室,其次是妇产科、急诊科、血液肿瘤科、肿瘤科、内科及外科,占比分别是31.82%、23.53%、23.53%、22.91%、16.67%、9.09%、8.33%。结论:输血前,进行常规红细胞不规则抗体筛查,能够及早发现输血问题,保证输血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输血 红细胞血型不规则抗体 抗E抗体 RH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红细胞血型不规则抗体筛选及其特异性鉴定 被引量:24
4
作者 杨世明 潘晓莉 +2 位作者 张勇萍 崔颖 苏小花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396-397,共2页
目的:观察ABO以外血型不规则抗体产生的频率及其特异性,为患者提前选择储备不含相应抗原的血液,以保证患者及时安全和有效的输血治疗。方法:应用抗人球蛋白法、凝聚胺法及微柱凝胶法对拟输血患者和供血者血清进行血型不规则抗体筛选、... 目的:观察ABO以外血型不规则抗体产生的频率及其特异性,为患者提前选择储备不含相应抗原的血液,以保证患者及时安全和有效的输血治疗。方法:应用抗人球蛋白法、凝聚胺法及微柱凝胶法对拟输血患者和供血者血清进行血型不规则抗体筛选、特异性鉴定及效价测定。结果:在12860例被检血清标本中检出血型不规则抗体阳性者125例,阳性率为0.97%,其中患者为1.1%(123/10904),献血员为0.1%(2/1956)。在125例血型不规则抗体中,Rh血型系统抗体102例(81.6%),MNSs血型系统抗体20例(16%),Lewis血型系统抗体2例(1.6%),Kidd血型系统抗体1例(0.8%)。Rh血型系统单一抗体79例(63.2%),Rh血型系统混合抗体23例(18.4%),Rh血型系统与其他血型系统的复合抗体11例(8.8%)。结论:在输血前对受血者和供血者血液进行血型不规则抗体筛选、特异性鉴定及效价测定,输注不含相应抗原的血液,对确保输血安全及有效均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细胞血型 不规则抗体 抗体筛选 特异性鉴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汉族患者(30800例)及孕妇(4200例)红细胞血型不规则抗体分布的调查 被引量:57
5
作者 吴远军 刘彦慧 +4 位作者 刘兴玲 刘景春 吴勇 陈宝婵 梁燕 《第四军医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0期922-925,共4页
目的调查中国汉族患者人群中红细胞血型不规则抗体的检出率及各种特异性不规则抗体的分布特点.方法选取在我院就诊的来自中国不同行政区域汉族患者30800(男16563,女14237)例及孕妇4200例.采用微柱凝胶抗球蛋白技术筛查红细胞血型不规则... 目的调查中国汉族患者人群中红细胞血型不规则抗体的检出率及各种特异性不规则抗体的分布特点.方法选取在我院就诊的来自中国不同行政区域汉族患者30800(男16563,女14237)例及孕妇4200例.采用微柱凝胶抗球蛋白技术筛查红细胞血型不规则抗体,对不规则抗体阳性者鉴定其抗体特异性、Ig类型,并检测其37℃的反应性.结果检出红细胞血型不规则抗体者共199例,占被调查人群的0.57%,其中男64例,占被调查男性的0.39%、女135例,占被调查女性的0.73%、孕妇44例占被调查孕妇的1.05%;IgM类抗体97例、IgG类抗体45例、IgM+IgG类抗体57例;37℃反应的温抗体89例,占被调查人群的0.25%;检出较多的特异性抗体依次为抗-M、抗-Lea、Rh系统抗体、抗-P1、抗-Leb、抗-JKa、抗-Fyb等.结论中国不同行政区域汉族患者红细胞血型不规则抗体检出率无统计学差异(χ2=12.20,P>0.05),但女性高于男性(χ2=18.46,P<0.0001),孕妇高于非孕女性患者(χ2=7.44,P<0.01);汉族患者人群红细胞血型不规则抗体检出率低于白种人;抗体特异性具有与白种人不同的分布特点,白种人中常见的抗-K在被检测的汉族患者中尚未发现,白种人中较常见的抗-Fya在汉族人中偶见;抗-D的检出率也明显低于白种人,并呈逐渐减少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汉族人 红细胞血型 不规则抗体 微柱凝胶 COOMBS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藏藏族人群多个红细胞血型系统基因多态性研究 被引量:40
6
作者 张嵘 田力 +9 位作者 李晓娟 姚志强 李宏 毛瑞 次仁央吉 达珍 李国清 扎西顿珠 吴纬 宋宁 《中国输血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505-507,共3页
目的了解西藏藏族人群RhCE、MNS、Duffy、Kell、Dombrock、Diego、Kidd、Scianna、Colton和Lutheran 10个红细胞血型系统的基因多态性特点。方法采用PCR-SSP方法对409名西藏藏族RhD(+)献血者10个血型系统进行基因分型。结果西藏藏族人群... 目的了解西藏藏族人群RhCE、MNS、Duffy、Kell、Dombrock、Diego、Kidd、Scianna、Colton和Lutheran 10个红细胞血型系统的基因多态性特点。方法采用PCR-SSP方法对409名西藏藏族RhD(+)献血者10个血型系统进行基因分型。结果西藏藏族人群RHCE血型系统基因频率为:C=0.573 3,c=0.426 7,E=0.365 5,e=0.634 5;MNS血型基因频率为:M=0.680 9,N=0.319 1,S=0.146 7,s=0.853 3;Duffy血型Fya和Fyb的基因频率分别为0.921 8,0.078 2;Dombrock血型基因频率为:Doa=0.1504,Dob=0.849 6;Diego血型基因频率为:Dia=0.034 2,Dib=0.965 8;Kidd血型基因频率为:Jka=0.551 3,Jkb=0.448 7;血型基因频率为:Coa=0.997 6,Cob=0.002 4;Lutheran血型系统基因频率为:Lua=0,Lub=1.000 0;Aua=0.910 8,Aub=0.089 2。409名献血者Kell血型和Scianna血型均为纯合子,基因型为k/k和Sc1/Sc1。结论西藏藏族人群RhCE、MNS、Kidd和Dombrock血型系统具有其独特的分布特点;Duffy、Diego、Lutheran和Colton血型系统基因分布与国内其他人群相似;Kell、Scianna呈单态性分布,符合中国人群分布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细胞血型 基因多态性 西藏藏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通量红细胞血型基因分型的多重连接依赖的探针扩增技术在一例抗Di^a新生儿溶血病诊断中的应用 被引量:14
7
作者 姬艳丽 莫春妍 +6 位作者 魏玲 周秀珍 张润青 赵阳 骆宏 王贞 罗广平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234-238,共5页
目的运用高通量红细胞血型基因的多重连接依赖的探针扩增技术(multiplex ligation-dependent probe amplification,MLPA)辅助诊断一例罕见的由抗Di^a导致的严重核黄疸新生儿溶血病。方法运用传统的血型血清学方法对导致新生儿溶血病相... 目的运用高通量红细胞血型基因的多重连接依赖的探针扩增技术(multiplex ligation-dependent probe amplification,MLPA)辅助诊断一例罕见的由抗Di^a导致的严重核黄疸新生儿溶血病。方法运用传统的血型血清学方法对导致新生儿溶血病相关红细胞血型抗体进行鉴定,运用MLPA对患儿及其父母的超过40种红细胞血型抗原进行基因分型,对鉴定的抗体进行效价分析。结果血型血清学检测表明患儿体内含有针对某种低频抗原的抗体,MLPA基因分析结果提示母婴红细胞MNS血型系统及Diego血型系统抗原不匹配,可能存在抗N或抗Di^a,经进一步的血型血清学检测,证实母亲及患儿血清中存在抗Di^a,并且其母亲血清抗Di^a效价为1:32。结论抗Di^a可引起包括核黄疸在内的严重新生儿溶血病;高通量红细胞血型基因分型的MLPA技术能够协助并有效解决临床疑难样本稀有血型鉴定;针对国人的Di^a阳性的试剂红细胞应该常规应用于日常的抗体筛查工作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细胞血型 Diego血型系统 多重连接依赖的探针扩增技术 新生儿溶血病 核黄疸 抗Di^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红细胞血型抗体与输血安全 被引量:65
8
作者 池泉 郭永建 田兆嵩 《中国输血杂志》 CAS CSCD 2008年第8期649-654,共6页
关键词 红细胞血型 抗体 输血反应 溶血性 输血安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孕妇IgG类红细胞血型不规则抗体对早期诊断Non-ABO-HDN的意义 被引量:10
9
作者 吴远军 刘兴玲 +4 位作者 刘彦慧 吴勇 朱学海 周皓云 卢庆晖 《中国生物制品学杂志》 CAS CSCD 2007年第6期406-408,共3页
目的探讨孕妇IgG类红细胞血型不规则抗体对早期诊断Non-ABO-HDN的意义。方法筛查4200份孕妇血清中红细胞血型不规则抗体,阳性者检测抗体特异性、免疫球蛋白类型及效价;对检测出IgG类不规则抗体者,分娩时取脐血(或新生儿血)检测血清(浆)... 目的探讨孕妇IgG类红细胞血型不规则抗体对早期诊断Non-ABO-HDN的意义。方法筛查4200份孕妇血清中红细胞血型不规则抗体,阳性者检测抗体特异性、免疫球蛋白类型及效价;对检测出IgG类不规则抗体者,分娩时取脐血(或新生儿血)检测血清(浆)游离抗体,并进行红细胞直接抗球蛋白试验和红细胞放散试验,以诊断其是否发生HDN。结果4200份孕妇血清中检出红细胞血型不规则抗体44份(阳性率为1.05%),其中20份孕妇血清的抗体为IgG类或IgG及IgM混合抗体,脐血(或新生儿血)检测结果,10名婴儿发生了Non-ABO-HDN,1名发生了宫内死胎。致病的抗体特异性分布为:抗-D2例、抗-c1例、抗-E2例、抗-cE1例、抗-M4例(其中1例并有抗-A)。结论孕妇体内IgG类的Rh血型系统的抗体及抗-M易引起non-ABO-HDN,检测孕妇IgG类红细胞血型不规则抗体对早期诊断Non-ABO-HDN、鉴别引发HDN的抗体型别、评估HDN的严重程度及制定治疗方案均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细胞血型 IgG不规则抗体 胎儿及新生儿溶血病 早期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红细胞血型不规则抗体的检测和分析 被引量:21
10
作者 吴勇 吴远军 +1 位作者 陈宝婵 刘艳 《临床输血与检验》 CAS 2010年第4期343-346,共4页
目的探讨红细胞血型不规则抗体的产生规律及临床意义。方法对46000例就诊者,采用微柱凝胶抗球蛋白技术检测红细胞血型不规则抗体,调查不同就诊人群中红细胞血型不规则抗体的检出率、特异性分布及产生规律;对检出红细胞血型不规则抗体的... 目的探讨红细胞血型不规则抗体的产生规律及临床意义。方法对46000例就诊者,采用微柱凝胶抗球蛋白技术检测红细胞血型不规则抗体,调查不同就诊人群中红细胞血型不规则抗体的检出率、特异性分布及产生规律;对检出红细胞血型不规则抗体的输血患者采用相容红细胞输血;对检出IgG类不规则抗体的孕妇,分娩时对新生儿进行血型血清学检测,分析孕妇血浆IgG不规则抗体与新生儿溶血病(HDN)的关系;对检出非特异性红细胞自身抗体者,分析抗体与临床诊断的关系。结果 46000例被检者红细胞血型不规则抗体检出率为0.57%(260/46000),其中男性检出率为0.36%(79/21769)、女性检出率为0.75%(181/24231),孕妇检出率为1.14%(63/5520);女性高于男性(χ2=30.10,P<0.001),孕妇高于非孕女性患者(χ2=14.99,P<0.01)。抗体特异性以抗-Lea、抗-M、Rh系统抗体、抗-P1及非特异性抗体多见;抗体来自母体的新生儿13例,有输血史或妊娠史者174例,无输血史或妊娠史者73例;检出非特异性红细胞自身抗体的23例中有19例为自身免疫性疾病患者。结论有临床意义的不规则抗体多分布于有妊娠史或输血史者及新生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细胞血型 不规则抗体 输血 新生儿免疫溶血性疾病 自身免疫性疾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献血人群红细胞血型意外抗体的检出率及分布情况 被引量:9
11
作者 宋任浩 何路军 常缨 《检验医学与临床》 CAS 2014年第2期186-187,190,共3页
目的了解该地区献血人群红细胞血型意外抗体的发生频率和分布特点,为提高用血安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对2012年1~12月健康献血者进行意外抗体筛查,抗体筛查阳性者做进一步特异性鉴定,并分析其发生频率和分布特点。结果在195404例血... 目的了解该地区献血人群红细胞血型意外抗体的发生频率和分布特点,为提高用血安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对2012年1~12月健康献血者进行意外抗体筛查,抗体筛查阳性者做进一步特异性鉴定,并分析其发生频率和分布特点。结果在195404例血液标本中,共检出意外抗体59例,阳性率为0.030%。其中lgM抗体52例,阳性率为0.027%;IgG抗体7例,阳性率为0.004%,男女性别间阳性率比较,女性高于男性,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共检出特异性抗体36例,占61.02%,非特异性抗体23例,占38.98%。结论献血人群有一定意外抗体检出率,意外抗体筛查应列入献血者常规检测项目,以保证用血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献血者 红细胞血型 意外抗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献血者红细胞血型不规则抗体筛查必要性的探讨 被引量:29
12
作者 任本春 池泉 《中国输血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126-127,共2页
目的了解福州地区献血者血型不规则抗体的频率和分布特点,探讨对献血者进行不规则抗体筛查的必要性。方法选择含特定抗原的红细胞,采用固相红细胞微板法和盐水凝集微板法,筛查献血者血型不规则抗体;检出的抗体进行效价测定。结果从1446... 目的了解福州地区献血者血型不规则抗体的频率和分布特点,探讨对献血者进行不规则抗体筛查的必要性。方法选择含特定抗原的红细胞,采用固相红细胞微板法和盐水凝集微板法,筛查献血者血型不规则抗体;检出的抗体进行效价测定。结果从14460名献血者中,共检出不规则抗体42例,检出率为0.29%,其中冷自身抗体16例(IgM)、非特异性不规则抗体11例、抗-Mur3例、抗-M5例、抗-Leb5例、抗-Lea1例、抗-P11例,检出的不规则抗体以效价<16、37℃无活性的IgM型抗体为主。结论我们认为仍没有明确的证据表明,应对Rh(D)阳性献血者进行普遍的强制性红细胞血型不规则抗体筛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细胞血型 不规则抗体 献血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输血患者及献血者红细胞血型同种不规则抗体发生频率的回顾性分析 被引量:25
13
作者 林军 戚小艳 王源 《中国输血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0期1156-1158,共3页
目的探讨患者及献血者人群中红细胞血型不规则抗体的发生频率及分布特点。方法收集本院临床红细胞标本32 496(人)份及献血者标本30 592(人)份,应用盐水法、试管抗球蛋白法、微柱凝胶法和各种血型定型试剂检定红细胞不规则抗体的特异性;... 目的探讨患者及献血者人群中红细胞血型不规则抗体的发生频率及分布特点。方法收集本院临床红细胞标本32 496(人)份及献血者标本30 592(人)份,应用盐水法、试管抗球蛋白法、微柱凝胶法和各种血型定型试剂检定红细胞不规则抗体的特异性;调查红细胞不规则抗体患者的性别比例、有无输血史及妊娠史。结果本组红细胞血型不规则抗体筛选阳性率0.36%(230/63 080),其中同种抗体占93.04%(214/230),同种抗体+自身抗体0.43%(1/230),自身抗体占1.73%(4/230)例,未确定特异性的同种抗体占4.78%(11/230)。特异性抗体中,89.50%(196/219)来源于患者、发生频率0.31%(196/63 080),10.50%(23/219)来自献血者、发生频率0.04%(23/63 080)。结论患者不规则抗体发生频率明显高于献血者;为了避免患者免疫性输血反应的发生,减少献血者不规则抗体的输入,输血前全面开展红细胞同种免疫抗体筛检,对献血者血浆做次侧交叉配血,提高临床输血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细胞血型 不规则抗体 抗体筛检 抗体鉴定 输血安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红细胞血型十九种抗原在黑龙江汉族人群中的分布 被引量:6
14
作者 郝露萍 杜若甫 刘杰 《人类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1989年第1期26-31,共6页
对哈尔滨地区152名无血缘关系、三代均为黑龙江省人的八个红细胞血型系统的十九个抗原进行了分型,结果表明:ABO系统中B型较多,占32.24%;Rh系统中CcDE-型人数最多,占32.24%;MN系统中M型(30.26%)多于N型(25.00%);Lewis系统中Le(a+)比... 对哈尔滨地区152名无血缘关系、三代均为黑龙江省人的八个红细胞血型系统的十九个抗原进行了分型,结果表明:ABO系统中B型较多,占32.24%;Rh系统中CcDE-型人数最多,占32.24%;MN系统中M型(30.26%)多于N型(25.00%);Lewis系统中Le(a+)比例(14.48%)略低;Duffy系统中未发现Fy(a-b-)型;Kidd系统中JK(a+)型高达72.37%;Diego系统中Di(a+)型频率(3.29%)和P系统中P_1型频率(31.58%)均低于国内其它地区汉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细胞血型 人类遗传学 体质人类学 黑龙江 汉族 抗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湖南省RhD阴性献血人群11种红细胞血型系统基因频率及多态性研究 被引量:5
15
作者 邹彬彬 谢毓滨 +2 位作者 阳智芬 王清 晏永和 《中国输血杂志》 CAS 2022年第2期144-148,共5页
目的了解湖南省RhD阴性人群红细胞血型系统抗原基因频率的分布情况,为临床用血及建立多重稀有血型库建设奠定基础。方法抽取本中心2019年6月~2020年6月献血者中经血清学方法确认的300名RhD阴性献血者血样,采用SSP-PCR方法做RHD基因分型... 目的了解湖南省RhD阴性人群红细胞血型系统抗原基因频率的分布情况,为临床用血及建立多重稀有血型库建设奠定基础。方法抽取本中心2019年6月~2020年6月献血者中经血清学方法确认的300名RhD阴性献血者血样,采用SSP-PCR方法做RHD基因分型,对分型结果为RhD阴性RHD基因缺失型的献血者标本,采用SSP-PCR方法做红细胞MNS、Duffy、Kell、Dombrock、Diego、Kidd、Sciawnna、Colton、Lutheran和Yt血型系统抗原基因分型,并以SPSS20统计学软件其卡方检验做统计学分析。结果 RHD基因缺失型为血清学方法确认RhD阴性者的58.67%(176/300);其中MNS血型S+/s+/Mur+基因频率:GYPB;S 0.045 5(8/176)、GYPB;s 0.954 5(168/176)、GYP;Dane 0.039 8(7/176);Duffy血型基因频率:FY^(*)A 0.965 6(170/176),FY^(*)B 0.034 1(6/176);Dombrock血型基因频率:DO^(*)A 0.082 4(14.5/176),DO^(*)B 0.917 6(161.5/176);Diego血型基因频率:DI;A 0.025 6(4.5/176),DI;B 0.974 4(171.5/176);Kidd血型基因频率:JK;A 0.485 8(85.5/176),JK;B 0.514 2(90.5/176);Kell血型基因频率:KP^(*)A 0.005 7(1/176),KP^(*)B 0.994 3(175/176);Lutheran血型基因频率:LU^(*)A 0.005 7(1/176),LU^(*)B 0.994 3(175/176);Yt血型基因频率:YT^(*)A 0.002 8(0.5/176),YT^(*)B 0.997 2(175.5/176)。Kell血型的K+/k+、Scianna和Colton血型基因型分别为KEL^(*)02/KEL^(*)02,SC^(*)01/SC^(*)01和CO^(*)A/CO^(*)B。O型、RhD阴性及其他红细胞血型系统中低频抗原组合后的期望值频率为1/100 000~1/10 000。结论湖南省RhD阴性献血人群中,MNS、Duffy、Dombrock、Diego、Kidd、Kell和Lutheran血型系统基因呈多态性分布,Kell、Colton、Scianna血型基因型均为纯合子。筛选RhD阴性献血者所获取的其他红细胞血型系统资料对建立本地多重稀有血型资料库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HD阴性 红细胞血型 基因频率 基因多态性 稀有血型资料库 献血者 湖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几种脊椎动物红细胞血型的比较研究 被引量:4
16
作者 艾洪滨 张静 +1 位作者 傅惠远 于乃臣 《山东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2年第2期67-70,共4页
采用两种方法对脊椎动物各纲的代表动物小白鼠、家兔、家鸽、蟾蜍、鲫鱼的红细胞血型进行了研究 .方法一 :采用人类抗A、抗B标准血清与上述动物的红细胞进行反应 ,结果均未出现凝集现象 ,表明 :这几种动物的红细胞膜上 ,没有与人类抗A、... 采用两种方法对脊椎动物各纲的代表动物小白鼠、家兔、家鸽、蟾蜍、鲫鱼的红细胞血型进行了研究 .方法一 :采用人类抗A、抗B标准血清与上述动物的红细胞进行反应 ,结果均未出现凝集现象 ,表明 :这几种动物的红细胞膜上 ,没有与人类抗A、抗B标准血清起反应的A凝集原和B凝集原 .方法二 :采用同种动物的血清与同种动物不同个体的红细胞进行反应 ,结果 :上述几种动物的红细胞与同种内不同个体的血清均不发生凝集反应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比较研究 红细胞血型 脊椎动物 人类标准血清 动物血清 凝集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在微柱凝胶血小板血型配型实验中红细胞血型不规则抗体的影响因素观察及处理措施 被引量:10
17
作者 吴玉敏 赵志红 《实验与检验医学》 CAS 2018年第4期629-631,共3页
目的探讨微柱凝胶血小板血型配型实验中红细胞血型不规则抗体的影响因素及处理措施。方法选择2014年6月-2017年7月自愿到医院进行治疗的输血治疗患者473例作为研究对象,输血前分别采用微柱凝胶法和聚凝胺法对患者红细胞血型不规则抗体... 目的探讨微柱凝胶血小板血型配型实验中红细胞血型不规则抗体的影响因素及处理措施。方法选择2014年6月-2017年7月自愿到医院进行治疗的输血治疗患者473例作为研究对象,输血前分别采用微柱凝胶法和聚凝胺法对患者红细胞血型不规则抗体进行测定;通过血小板血型配型实验中红细胞血型不规则抗体影响因素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根据影响因素采取有效的措施进行处理、干预。结果微柱凝胶法血小板血型配型实验中红细胞血型不规则抗体筛选率为4.86%,高于聚凝胺法3.17%(P<0.05);微柱凝胶法和聚凝胺法不规则抗体抗c、抗-Mur、抗-M、抗-N、抗-JKb、抗-P1及自身抗体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微柱凝胶法抗-D、抗-E、抗Ec、抗-Lea、抗-Leb、冷抗体,均高于聚凝胺法(P<0.05);经过单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微柱凝胶法检测红细胞血型不规则抗体与性别、输血史及妊娠史关系密切(P<0.05)。结论将微柱凝胶法用于血小板血型配型实验中红细胞血型不规则抗体中效果理想,能消除假阳性反应。但是,微柱凝胶法红细胞血型不规则抗体测定中影响因素较多,应采取有效的方法进行处理干预,提高输血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柱凝胶 血小板血型配型 红细胞血型 不规则抗体 影响因素 处理措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柱凝胶法检测孕妇红细胞血型IgG抗A(B)效价方法的探讨 被引量:19
18
作者 吴定昌 邱月燕 邱小兰 《中国优生与遗传杂志》 2006年第7期19-19,46,共2页
目的比较微柱凝胶法与抗球蛋白法、凝聚胺法在检测O型孕妇红细胞血型IgG抗A(B)效价差异及方法的灵敏度。方法微柱凝胶法与抗球蛋白法、凝聚胺法检测102例O型孕妇血清IgG抗A(B)效价,经配对t检验和χ2检验,比较微柱凝胶法与其它两种方法... 目的比较微柱凝胶法与抗球蛋白法、凝聚胺法在检测O型孕妇红细胞血型IgG抗A(B)效价差异及方法的灵敏度。方法微柱凝胶法与抗球蛋白法、凝聚胺法检测102例O型孕妇血清IgG抗A(B)效价,经配对t检验和χ2检验,比较微柱凝胶法与其它两种方法检测结果的差异。结果微柱凝胶法、抗球蛋白法、凝聚胺法检测102例O型孕妇IgG抗A(B)抗体效价均值分别是85.7、37.6、43.4,前者比后两者分别高2.28和1.97倍;检出IgG抗A(B)阳性百分率分别为76.5%、37.2%、44.6%,前者阳性率明显高于后两者,分别经配对t检验和χ2检验,有显著性差异(P均<0.001)。但微柱凝胶法与抗球蛋白法、凝聚胺法检测结果有相关性(r分别为0.9035和0.8901,P均<0.001)。另外,以经典抗球蛋白法IgG抗A(B)效价64为临床意义决定值,根据回归方程计算,理论上微柱凝胶法临床意义决定值的效价为138。结论微柱凝胶法比抗球蛋白法、凝聚胺法具有更高的灵敏度,且实验操作简便,快速,更适合于实验室内的广泛应用;但因灵敏度过高,需对其决定值进行界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细胞血型 微柱凝胶 抗球蛋白实验 凝聚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南地区汉族人群红细胞血型分布 被引量:7
19
作者 吴艳 赵英 符生苗 《临床输血与检验》 CAS 2005年第3期220-221,共2页
关键词 红细胞血型 基因频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小板输注与红细胞血型 被引量:5
20
作者 郭永建 池泉 《中国输血杂志》 CAS CSCD 2007年第1期88-91,共4页
关键词 输血 血小板输注 红细胞血型 输注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