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2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重组人红细胞生成素在恶性肿瘤贫血中的应用 被引量:4
1
作者 杨婉华 王常玉 +3 位作者 王世宣 卢运萍 朱涛 马丁 《中国妇产科临床杂志》 2002年第2期81-84,共4页
目的 评价重组人红细胞生成素(rHuEPO)治疗恶性肿瘤贫血的疗效。方法 首先体外应用rHuEPO对5例正常人和5例恶性肿瘤贫血患者骨髓做红系集落形成单位(CFU—E)培养。将45例妇科恶性肿瘤患者分治疗组23例和对照组22例做临床观察。结果 体... 目的 评价重组人红细胞生成素(rHuEPO)治疗恶性肿瘤贫血的疗效。方法 首先体外应用rHuEPO对5例正常人和5例恶性肿瘤贫血患者骨髓做红系集落形成单位(CFU—E)培养。将45例妇科恶性肿瘤患者分治疗组23例和对照组22例做临床观察。结果 体外实验表明,在大剂量rHuEPO作用下,肿瘤患者骨髓CFU—E数明显增加,接近正常。临床观察治疗组血红蛋白(HGB)从用药第2周开始升高,而对照组HGB逐渐降低。rHuEPO每周应用169.69±38.82 U/kg的有效率为72.2%。结论rHuEPO是治疗恶性肿瘤相关贫血的有效药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细胞生成素 集落形成单位 红系 贫血 恶性肿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尿毒症患者红细胞生成抑制因子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6
2
作者 孙倩美 王质刚 《中国血液净化》 2006年第6期320-323,共4页
目的本文采用甲基纤维素细胞培养的方法,分析尿毒症患者血清及超滤液对小鼠骨髓红系造血祖细胞集落形成的影响,初步探讨红细胞生成抑制因子的存在、其相对分子质量大小及高通量透析器与普通低通量透析器对其清除的不同影响。方法选择北... 目的本文采用甲基纤维素细胞培养的方法,分析尿毒症患者血清及超滤液对小鼠骨髓红系造血祖细胞集落形成的影响,初步探讨红细胞生成抑制因子的存在、其相对分子质量大小及高通量透析器与普通低通量透析器对其清除的不同影响。方法选择北京朝阳医院肾内科12例尿毒症肾性贫血未透析患者为实验组,另选正常健康体检者12例为正常对照组,将实验组、正常对照组血清及应用F80透析器对实验组患者采用单纯超滤的方法所得超滤液(A组)、并将上述超滤液再用F6透析器进行循环超滤所得的超滤剩余液(B组)及F6超滤液(C组)分别稀释成不同终浓度,采用甲基纤维素细胞培养的方法与小鼠骨髓细胞进行培养,对比不同浓度血清组红系集落形成单位(CFU-E)、红系爆式形成单位(BFU-E)的集落数,A、B、C3组超滤液在相同浓度时CFU-E、BFU-E集落的数量。结果在实验组中,与血清浓度为0的浓度组相比,与各浓度组血清共同培养的小鼠骨髓CFU-E和BFU-E的集落数均明显减少,且随血清浓度的增加,小鼠骨髓CFU-E和BFU-E的集落数逐渐减少,各浓度组间差异有显著性(P<0.05);在A、B、C3组的各组内,与超滤液浓度为0的浓度组相比,与各浓度组超滤液共同培养的小鼠骨髓CFU-E和BFU-E的集落数均明显减少,且随超滤液浓度的增加小鼠骨髓CFU-E和BFU-E的集落数逐渐减少,各浓度组间差异有显著性(P<0.05);相同浓度时,与A组滤过液共同培养的小鼠骨髓CFU-E和BFU-E的集落数较B组、C组均明显减少;B组、C组两组之间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尿毒症患者血中存在红细胞生成抑制因子,其对红系造血祖细胞的抑制作用具有剂量依赖性;红细胞生成抑制因子既可有大、中分子物质也有小分子物质;高通量透析器较普通低通量透析器能更有效清除红细胞生成抑制因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尿毒症 贫血 红细胞生成抑制因子 红系形成单位 红系集落形成单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组人类促红细胞生成素预防早产儿贫血疗效观察 被引量:4
3
作者 宋红 李志洁 常雪琴 《中国实用医药》 2007年第15期59-60,共2页
关键词 早产儿贫血 铁剂 红细胞寿命 患儿性别 网织红细胞 先祖细胞 集落形成单位 体质量 血型不合 红细胞增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组人红细胞生成素对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患者CFU-E的作用 被引量:1
4
作者 梅巍 陈书长 +1 位作者 贾志凌 杨科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1995年第4期411-414,共4页
应用CFU-E培养技术观察28例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患者对EPO的反应,表明MDS患者CFU-E的形成能力明显低于正常人,其中反应好者,加入EPO后CFU-E可达正常水平,占观察组17.3%;反应差者,即使加入足量EPO后,CFU-E增殖仅为对照组的20%以下;... 应用CFU-E培养技术观察28例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患者对EPO的反应,表明MDS患者CFU-E的形成能力明显低于正常人,其中反应好者,加入EPO后CFU-E可达正常水平,占观察组17.3%;反应差者,即使加入足量EPO后,CFU-E增殖仅为对照组的20%以下;CFU-E对EPO还有剂量依赖性。通过EPO对MDS患者CFU-E不同反应,可能与MDS病因、发病机理有关,或部分患者病变发生在BFU-E或其以上水平,故对EPO无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系集落形成单位 红细胞生成素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干扰素α对真性红细胞增多症患者非促红细胞生成素依赖性红系祖细胞生长的影响 被引量:1
5
作者 万岁桂 刘聪艳 +3 位作者 徐娟 苏力 赵弘 田丁 《临床血液学杂志》 CAS 2003年第5期201-203,共3页
目的:探讨干扰素α(IFN-α)治疗真性红细胞增多症(PV)的作用机制.方法:采用体外半固体集落培养的方法,观察IFN-α对PV患者体内外骨髓非促红细胞生成素(Epo)依赖性红系爆式集落形成单位(BFU-E)集落生长的影响.结果:28例PV患者中有26例骨... 目的:探讨干扰素α(IFN-α)治疗真性红细胞增多症(PV)的作用机制.方法:采用体外半固体集落培养的方法,观察IFN-α对PV患者体内外骨髓非促红细胞生成素(Epo)依赖性红系爆式集落形成单位(BFU-E)集落生长的影响.结果:28例PV患者中有26例骨髓中存在非Epo依赖性BFU-E集落生长,平均集落数为196±15/2×105单个核细胞(MNC),对照组均无非Epo依赖性BFU-E集落生长.IFN-α在体外对PV患者骨髓中非Epo依赖性BFU-E集落生长呈剂量依赖性抑制作用;IFN-α治疗后,PV患者骨髓非Epo依赖性BFU-E集落数与治疗前比较明显减少(P<0.05), 治疗时间越长,BFU-E集落数减少越明显.结论:IFN-α在体内外对PV患者骨髓非Epo依赖性BFU-E集落生长有抑制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细胞增多症 真性 干扰素-Α 红细胞生成素 红系集落形成单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当归多糖促进5-氟尿嘧啶作用后小鼠应激性红细胞发生 被引量:4
6
作者 王碧瑶 肖含先之 +4 位作者 牛依琳 孙念慈 汪子铃 王亚平 王璐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0期1949-1956,共8页
目的探讨当归多糖(Angelica sinensis polysaccharide,ASP)拮抗5-氟尿嘧啶(5-fluorouracil,5-FU)对小鼠脾脏应激性红细胞发生的影响及其相关机制。方法选取6~8周龄的C57BL/6J小鼠,雌雄各半,分为对照组、ASP组、5-FU组、ASP+5-FU组。记... 目的探讨当归多糖(Angelica sinensis polysaccharide,ASP)拮抗5-氟尿嘧啶(5-fluorouracil,5-FU)对小鼠脾脏应激性红细胞发生的影响及其相关机制。方法选取6~8周龄的C57BL/6J小鼠,雌雄各半,分为对照组、ASP组、5-FU组、ASP+5-FU组。记录建模时期小鼠体质量,血细胞计数仪分析外周血常规;观察脾脏组织切片病理学改变;计算脾指数;台盼蓝染色法计数小鼠股骨骨髓单个核细胞及脾细胞数;分离培养及计数脾脏单个核细胞爆氏红系集落形成单位;流式细胞术检测F4/80+脾巨噬细胞数量;qRT-PCR检测脾脏黏附分子基因Emp,铁转运基因Hmox-1、Trf、Fpn、TrfR以及核内吞基因Tim4、MerTK表达水平。结果ASP部分逆转5-FU致伤小鼠体质量、红细胞数量、血红蛋白含量和红细胞压积、骨髓单个核细胞数量下降;ASP增大脾脏体积、提升脾指数、红髓面积、脾细胞数量,促进脾脏BFU-E形成;ASP拮抗5-FU,维持F4/80+脾巨噬细胞数量,促进Emp、Hmox-1、Trf、Fpn、TrfR、Tim4及MerTK基因表达。结论ASP通过保护脾脏幼红细胞岛中央巨噬细胞数量及功能,促进小鼠脾脏应激性红细胞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当归多糖 5-氟尿嘧啶 应激性红细胞发生 氏红系集落形成单位 红细胞 巨噬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肠道菌群平衡分析微生态制剂联合浙贝黄芩汤对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大剂量化疗后患者的临床影响
7
作者 张雯 宋超 +4 位作者 钟镇阳 呼婷 汪梅花 拓进宝 曹慧琴 《中国药物与临床》 CAS 2024年第18期1157-1162,共6页
目的探讨微生态制剂联合浙贝黄芩汤对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大剂量化疗后患者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受体(G-CSFR)、粒单系集落形成单位(CFU-GM)、肠道菌群及红系爆式集落形成单位(BFU-E)的影响。方法选取延安大学附属医院2019年6月至2022... 目的探讨微生态制剂联合浙贝黄芩汤对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大剂量化疗后患者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受体(G-CSFR)、粒单系集落形成单位(CFU-GM)、肠道菌群及红系爆式集落形成单位(BFU-E)的影响。方法选取延安大学附属医院2019年6月至2022年12月收治的ALL患者130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法将患者分为A组、B组、C组,3组患者均接受大剂量化疗,化疗结束48 h后A组患者实施常规治疗,B组患者单纯浙贝黄芩汤治疗,C组给予微生态制剂联合浙贝黄芩汤治疗,治疗12 d后,对3组患者G-CSFR、CFU-GM、BFU-E表达情况及血细胞数量进行检测。结果治疗后,C组血红蛋白、白细胞、血小板[(79±6)g/L、(3.8±0.4)×10^(9)/L、(66.4±3.6)×10^(9)/L]与A组[(59±7)g/L、(3.2±0.4)×10^(9)/L、(52.6±2.8)×10^(9)/L]、B组[(61±7)g/L、(3.1±0.3)×10^(9)/L、(52.8±2.6)×10^(9)/L]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组G-CSFR(5.35±0.16)pg/ml和白细胞介素-11受体(IL-11R)(6.38±0.54)μg/kg水平均高于A组[(2.23±0.13)pg/ml和(1.49±0.24)μg/kg]和B组[(2.31±0.16)pg/ml和(2.31±0.49)μg/kg]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C组患者7 d CFU-GM(18.5±6.0)个和14 d BFU-E(83.5±7.5)个高于A组[7 d CFU-GM(9.5±2.0)个和14 d BFU-E(59.5±6.5)个]和B组[7 d CFU-GM(12.0±6.5)个和14 d BFU-E(63.5±5.0)个],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7 d后,C组双歧杆菌(12.56±3.25)lgCFU/g、乳酸杆菌(13.56±2.58)lgCFU/g、肠杆菌(5.12±1.45)lgCFU/g、肠球菌(5.14±0.58)lgCFU/g高于A组[(9.26±1.03)lg CFU/g、(8.65±0.84)lg CFU/g、(8.08±0.64)lgCFU/g、(8.15±0.46)lgCFU/g]和B组[(11.35±1.36)lg CFU/g、(12.43±1.14)lgCFU/g、(6.49±0.55)lgCFU/g、(6.66±0.43)lgCFU/g],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微生态制剂联合浙贝黄芩汤治疗可以有效提高ALL大剂量化疗后患者的G-CSFR、CFU-GM、BFU-E水平,可能更好地改善化疗引起的患者骨髓抑制情况,改善肠道菌群,具有临床研究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血病 淋巴样 受体 细胞集落刺激因子 细胞 粒单系集落形成单位 红系集落形成单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分子伴侣在红细胞生成过程中的作用
8
作者 邹成林 李占全 +1 位作者 崔森 冀林华 《广东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0期1562-1565,共4页
关键词 分子伴侣 红细胞生成 集落形成单位 造血干/祖细胞 红系祖细胞 胞内信号转导 定向分化 红细胞造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免疫抑制治疗后骨髓造血祖细胞水平的变化及其意义 被引量:5
9
作者 邵宗鸿 郑以州 +4 位作者 张益枝 陈桂彬 李莉 孙娟 储榆林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1997年第4期405-408,共4页
为更好地评价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SAA)患者免疫抑制治疗(IST)后骨髓造血功能恢复程度,采用造血祖细胞体外培养技术,动态观察了48例接受IBT的SAA患者及20例正常对照者骨髓晚期红系爆式集落形成单位(mBFU-E)及粒-巨噬系集落形成单位(CFU-... 为更好地评价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SAA)患者免疫抑制治疗(IST)后骨髓造血功能恢复程度,采用造血祖细胞体外培养技术,动态观察了48例接受IBT的SAA患者及20例正常对照者骨髓晚期红系爆式集落形成单位(mBFU-E)及粒-巨噬系集落形成单位(CFU-GM)的水平变化。结果表明,IST前所有SAA患者骨髓mBFU-E及CFU-GM水平均显著低于正常对照组(P<0.001);IST后1年,29例有效者骨髓mBFU-E及CFU-GM水平显著增高,增高程度与其临床疗效相关;12例mBFU-E及10例CFU-GM水平恢复正常,其中8例患者mBFU-E及CFU-GM水平同时恢复正常。这表明SAA确是一组异质性疾病,其造血功能衰竭与异常免疫关系密切,若去除这种异常,造血功能可获得部分甚至完全重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再生障碍性贫血 免疫抑制治疗 骨髓造血祖细胞 红系集落形成单位 粒-巨噬系集落形成单位 造血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胎盘组织来源造血干/祖细胞及其特性(英文) 被引量:2
10
作者 章涛 方宁 +6 位作者 陈代雄 刘祖林 刘金伟 万卫红 祁莹 肖建辉 肖瑜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1期4172-4176,共5页
背景:近年来的研究表明,除已知的人骨髓、外周血和脐带血中存在造血干/祖细胞外,人胎盘组织中也有造血干/祖细胞存在。目前为止,还缺乏对人胎盘组织造血干/祖细胞的增殖分化特性及人胎盘组织淋巴细胞亚群组成和免疫原性等的深入研究。目... 背景:近年来的研究表明,除已知的人骨髓、外周血和脐带血中存在造血干/祖细胞外,人胎盘组织中也有造血干/祖细胞存在。目前为止,还缺乏对人胎盘组织造血干/祖细胞的增殖分化特性及人胎盘组织淋巴细胞亚群组成和免疫原性等的深入研究。目的:探究人胎盘组织是否含有比脐带血更丰富的造血干/祖细胞,并对其造血祖细胞系增殖分化能力进行检测,同时对人胎盘组织淋巴细胞亚群组成及表型特征进行分析。设计、时间及地点:开放性实验,于2004-01/2006-12在贵州省细胞工程重点实验室完成。材料:经产妇知情同意,无菌采集合肥医学院附属医院产科健康足月分娩新生儿胎盘和脐带血共12份。淋巴细胞亚群检测试剂盒,CD34绝对计数试剂盒(Becton Dickinson公司);CD34磁珠分选试剂盒,FITC标记的CD38单克隆抗体,抗FITC磁珠和MS/LS免疫磁式细胞分选柱(Miltenyi Biotec)。方法:脐带血与RPMI-1640培养基(含体积分数为0.1的胎牛血清)按1∶1的比例混合,采用Ficoll-Histopaque分离液离心30min,吸取界面层细胞,PBS洗涤一次,获得脐带血单个核细胞。采用机械法加0.25g/L胶原酶消化制备胎盘组织单个细胞悬液,之后同脐带血单个核细胞分离步骤分离胎盘单个核细胞。流式细胞仪检测胎盘单个核细胞中CD34+CD38-,CD34+CD38+造血干/祖细胞(HSPCs)和淋巴细胞亚群的组成比例。免疫磁珠分选法分选人胎盘CD34+CD38-、CD34+CD38+造血干/祖细胞,并分别进行粒细胞-单核细胞集落生成单位、红细胞爆裂型集落生成单位、混合集落生成单位系集落形成培养,以评价其造血祖细胞系增殖分化能力。实验全程用脐带血作平行比较分析。主要观察指标:胎盘和脐带血CD34+造血干/祖细胞组成百分率、祖细胞系集落形成能力、淋巴细胞亚群表型及组成特点。结果:①胎盘CD34+造血干/祖细胞百分率是脐带血的8.8倍,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②胎盘中的淋巴细胞总数、T细胞(CD3+CD2+)、B细胞(CD19+)、Th(CD3+CD4+)细胞及Th/Ts比值均明显低于脐带血,而CD8+CD28-T抑制细胞则明显高于脐带血,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③胎盘CD34+CD38+造血干/祖细胞亚群培养形成的粒细胞-单核细胞集落生成单位、红细胞爆裂型集落生成单位、混合集落生成单位集落数明显高于CD34+CD38-造血干/祖细胞亚群(P<0.01);胎盘与脐带血造血干/祖细胞中相同表型细胞亚群形成的各系集落数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人胎盘组织富含CD34+造血干/祖细胞,其CD34+CD38+、CD34+CD38-两个造血干/祖细胞亚群均具有增殖分化为粒细胞-单核细胞集落生成单位、红细胞爆裂型集落生成单位、混合集落生成单位的能力,并且人胎盘组织具有淋巴细胞亚群低比例和抑制性T细胞高比例的特点,使其有望成为造血干/祖细胞移植的新来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造血干细胞 造血祖细胞 淋巴细胞 集落形成单位 人胎盘 免疫磁细胞分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胰蛋白酶酶切EPO之多肽片段抑制EPO促CFU-E形成的研究
11
作者 黄学文 李素芝 +13 位作者 牟信兵 高钰琪 陈有 龙仁玲 黄文超 李旬 孙泽平 洪勇 石泉贵 郭俊 郑健保 潘丽 何贵强 董学文 《西南国防医药》 CAS 2007年第1期12-15,共4页
目的:观察胰蛋白酶酶切EPO之多肽片段能否抑制EPO促红系形成。方法:对大鼠骨髓进行红系定向体外培养,加入胰蛋白酶酶切EPO之多肽片段干预,观察红系集落形成单位(CFU-E)之数量,判定胰蛋白酶酶切EPO之多肽片段对红系增殖活性的影响。结果... 目的:观察胰蛋白酶酶切EPO之多肽片段能否抑制EPO促红系形成。方法:对大鼠骨髓进行红系定向体外培养,加入胰蛋白酶酶切EPO之多肽片段干预,观察红系集落形成单位(CFU-E)之数量,判定胰蛋白酶酶切EPO之多肽片段对红系增殖活性的影响。结果:胰蛋白酶酶切EPO之多肽片段加入干预培养后,CFU-E数量明显减少(P<0.01)。结论:胰蛋白酶酶切EPO之多肽产物体外能对抗EPO,抑制红系增殖。其可作为治疗高原红细胞增多症的可能药物进一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细胞生成素 红系集落形成单位 骨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培养体系对脐血造血干细胞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形成单位的影响
12
作者 刘晋辉 何吉 +6 位作者 陈舒 秦斐 王芳 徐罡 朱发明 吕杭军 严力行 《中华移植杂志(电子版)》 CAS 2012年第2期40-42,共3页
目的比较H4534与GF-H4434两种甲基纤维素培养基对脐血生成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形成单位(CFU-GM)的影响。方法从新鲜脐血标本中分离出造血干细胞,接种于H4534和GF-H4434培养基,于37℃、5%二氧化碳饱和湿度条件下培养14~16d。结果在样本... 目的比较H4534与GF-H4434两种甲基纤维素培养基对脐血生成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形成单位(CFU-GM)的影响。方法从新鲜脐血标本中分离出造血干细胞,接种于H4534和GF-H4434培养基,于37℃、5%二氧化碳饱和湿度条件下培养14~16d。结果在样本中CD34+细胞百分率和有核细胞总数检测结果相似的情况下,H4534与GF-H4434培养条件下CFU-GM集落数分别为(55.71±28.24)/105与(66.28±31.99)/105,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u=4.16,P<0.05)。GF-H4434培养条件下还产生了红细胞爆裂型集落形成单位(64.89±34.95)/105和粒细胞-红细胞-巨噬细胞-单核细胞集落形成单位(2.53±2.08)/105。结论 GF-H4434甲基纤维素培养基中脐血样本CFU-GM集落形成能力更强,更适合脐血质量鉴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脐血 造血干细胞 甲基纤维素培养基 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形成单位 红细胞生成素
原文传递
视黄酸对小鼠骨髓干/祖细胞向粒系分化作用的研究
13
作者 杨志祥 糜漫天 +3 位作者 张乾勇 郎海滨 韦娜 黄国荣 《中国公共卫生学报》 1999年第5期290-292,共3页
用全反式视黄酸(ATRA) 和视黄醇(retinol) 给小鼠灌胃给药后,观察小鼠骨髓细胞的增殖分化状况以及对干/ 祖细胞向粒系分化的影响。结果显示:与正常对照组比较,ATRA 或retinol 均可刺激骨髓细胞增殖(p ... 用全反式视黄酸(ATRA) 和视黄醇(retinol) 给小鼠灌胃给药后,观察小鼠骨髓细胞的增殖分化状况以及对干/ 祖细胞向粒系分化的影响。结果显示:与正常对照组比较,ATRA 或retinol 均可刺激骨髓细胞增殖(p < 0 .05) ,并诱导干/ 祖细胞向粒系分化和粒系的终末分化;ATRA 作用优于retinol,且呈时间剂量依赖性增加反应关系(p < 0 .05) 。提示正常机体摄入视黄醇类化合物后可诱导骨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反视黄酸 视黄醇 骨髓细胞 粒单系集落形成单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白细胞介素3基因克隆、表达及产物的功能研究 被引量:1
14
作者 邹民吉 王嘉玺 +6 位作者 赵春文 苗继红 段聚宝 张明伟 毛宁 唐佩弦 马贤凯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1994年第4期369-374,共6页
人白细胞介素3(IL-3)作用于早期造血并具有广谱效应。为了制备足量高纯度的IL-3,本研究利用分子遗传学技术构建了三株重组IL-3表达菌株,其中一株表达水平为16%。菌体裂解物对人粒-巨噬系祖细胞有刺激增生的作用;对小鼠早期与晚期红系... 人白细胞介素3(IL-3)作用于早期造血并具有广谱效应。为了制备足量高纯度的IL-3,本研究利用分子遗传学技术构建了三株重组IL-3表达菌株,其中一株表达水平为16%。菌体裂解物对人粒-巨噬系祖细胞有刺激增生的作用;对小鼠早期与晚期红系祖细胞亦有刺激作用,对晚期的作用强;但是对小鼠粒-巨噬系祖细胞无刺激作用,提示人IL-3的造血刺激作用可能具有种属特异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白细胞介素3 粒-巨噬系集落形成单位 红系集落形成单位 红系集落形成单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造血活性小肽研究阿胶炮制原理 被引量:1
15
作者 付英杰 司子林 +4 位作者 刘月 贾玉民 陈智 陈小天 王建安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2250-2258,共9页
目的基于造血活性小肽研究阿胶炮制原理。方法Orbitrap-MS法对阿胶及其炮制品(蛤粉炒、蒲黄炒)的酶解-超滤物进行数据解析,根据分值、丰度、韦恩图、热图聚类分析推断其可能具有造血活性或具有深入研究价值的肽序列。采用Fmoc固相合成... 目的基于造血活性小肽研究阿胶炮制原理。方法Orbitrap-MS法对阿胶及其炮制品(蛤粉炒、蒲黄炒)的酶解-超滤物进行数据解析,根据分值、丰度、韦恩图、热图聚类分析推断其可能具有造血活性或具有深入研究价值的肽序列。采用Fmoc固相合成法对其进行合成,检测纯度、三氟乙酸残留、净肽含量、内毒素等。以红细胞爆式集落形成单位为指标,检测阿胶及其炮制品的酶解-超滤物和13种合成肽活性。结果共检测出171种肽,其中127个来源于胶原蛋白。蛤粉炒阿胶26种新肽产生,21种肽消失;蒲黄炒阿胶16种新肽产生,52种肽消失,多数肽序列保持不变,但丰度有所改变。以其中13种肽作为对象进行Fmoc合成,发现其均可用于细胞培养。结论阿胶炮制后,造血活性升高,推测是胶原蛋白裂解并经消化产生ejp33(GVVGLPGQR)强活性肽、ejp131(GPAGPSGPPGKDGT)弱活性肽以达到增效作用,且其促造血效果是以ejp10(GPAGPIGPV)、ejp6(GPAGPTGPV)、ejp77(LSSPARSGASL)为主的数种肽的协同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胶 蛤粉炒 蒲黄炒 酶解 Orbitrap-MS 红细胞爆式集落形成单位 Fmoc固相合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铁叶绿酸钠对正常小鼠祖细胞集落和实验性贫血的影响 被引量:31
16
作者 刘雪莉 陈凯 +4 位作者 史红 蔡华芳 李兰妹 楼基余 钱伯初 《中华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5期234-236,共3页
目的:探讨铁叶绿酸钠(SIC)对骨髓造血细胞的作用和对鼠实验性贫血的疗效。方法:用体外小鼠骨髓细胞培养技术及失血性贫血大鼠与溶血性贫血小鼠模型,观察SIC对骨髓造血祖细胞增殖及实验性贫血的影响。结果和结论:①SIC能... 目的:探讨铁叶绿酸钠(SIC)对骨髓造血细胞的作用和对鼠实验性贫血的疗效。方法:用体外小鼠骨髓细胞培养技术及失血性贫血大鼠与溶血性贫血小鼠模型,观察SIC对骨髓造血祖细胞增殖及实验性贫血的影响。结果和结论:①SIC能明显促进正常小鼠骨髓红系祖细胞(CFU-E)和粒-单核细胞系祖细胞(CFU-GM)的增殖反应;②SIC能提高正常小鼠外周血网织红细胞的百分比;③对乙酰苯肼所致小鼠溶血性贫血,SIC可减轻外周血红细胞和血红蛋白的降低程度;④SIC可促进失血性贫血大鼠红细胞、血红蛋白和网织红细胞恢复正常,并提高血清铁水平和转铁蛋白饱和度。上述结果为SIC用于治疗贫血提供了药理学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铁叶绿酸钠 贫血 红细胞集落 形成单位
原文传递
中药生血宁加环孢菌素A治疗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7
17
作者 张学忠 徐燕丽 +3 位作者 金娟 张秀群 张磊 苏爱玲 《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8期684-684,共1页
关键词 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 环孢菌素A 治疗组 生血宁 红系集落形成单位 临床观察 粒-巨噬细胞集落形成单位 中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EPO单克隆抗体抑制CFU-E研究 被引量:2
18
作者 黄学文 李素芝 +7 位作者 黄跃 谢晓饿 刘厚东 闫春城 石泉贵 丁浩平 何锋 陈有 《西南国防医药》 CAS 2014年第1期14-17,共4页
目的探讨EPO单克隆抗体是否具有抑制红系集落形成单位(CFU-E)形成的功能。方法对大鼠骨髓进行定向体外CFU-E培养,按以下条件进行分组培养:空白对照组(不加EPO)、常规组(加EPO,不加EPO单克隆抗体)、EPO单克隆抗体干预组(EPO+EPO单克隆抗... 目的探讨EPO单克隆抗体是否具有抑制红系集落形成单位(CFU-E)形成的功能。方法对大鼠骨髓进行定向体外CFU-E培养,按以下条件进行分组培养:空白对照组(不加EPO)、常规组(加EPO,不加EPO单克隆抗体)、EPO单克隆抗体干预组(EPO+EPO单克隆抗体)。培养168 h后,观察各组CFU-E数量。结果空白对照组、常规组、EPO单克隆抗体干预组的CFU-E集数落分别为0.0±0.0、151.8±23.3和10.7±3.9。EPO单克隆抗体干预组与常规组比较,CFU-E集落数存在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该EPO单克隆抗体可明显抑制CFU-E形成,即抑制红细胞系的增殖,是治疗高原红细胞增多症的可能药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系集落形成单位 红细胞生成素 抗体 骨髓 大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鹿龙再生汤对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小鼠模型BFU-E和CFU-GM的影响 被引量:3
19
作者 朱丽 林赠华 刘红 《南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2016年第1期22-25,共4页
目的 :研究鹿龙再生汤对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severe aplastic anemia,SAA)小鼠模型外周血象及红系爆式集落形成单位(burst-forming unit-erythroid,BFU-E)和粒单系集落形成单位(colony-forming unit-granulocyte macrophage,CFU-GM)的影... 目的 :研究鹿龙再生汤对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severe aplastic anemia,SAA)小鼠模型外周血象及红系爆式集落形成单位(burst-forming unit-erythroid,BFU-E)和粒单系集落形成单位(colony-forming unit-granulocyte macrophage,CFU-GM)的影响,探讨鹿龙再生汤促进造血作用的机制。方法 :BALB/c小鼠40只通过干扰素(interferon,IFN-γ)腹腔注射联合白消安灌胃,连续用药10 d,成功诱导建立了SAA模型,然后被随机分为4组(n=10),分别设为SAA组、SAA中药小剂量组(一般浓度)、SAA中药中剂量组(正常剂量的5倍浓度)、SAA中药大剂量组(正常剂量的10倍浓度),并分别予以生理盐水及3个不同剂量的鹿龙再生汤灌胃;另取10只正常BALB/c小鼠作为正常组,予以生理盐水灌胃和腹腔注射。5 d后收集各组小鼠眼眶血检测外周血象,取小鼠骨髓单个核细胞用甲基纤维素培养,培养7 d后观察并计数的BFU-E、CFU-GM。结果 :造模后SAA小鼠外周血的白细胞、血红蛋白、血小板、网织红细胞均有降低(P<0.05),经过不同剂量的鹿龙再生汤治疗后SAA小鼠的外周血均有不同程度升高,其中中剂量的鹿龙再生汤可以明显升高SAA模型小鼠外周血白细胞和网织红细胞的计数(P<0.05)。SAA组BFU-E和CFU-GM的集落形成较正常组明显下降(P<0.05),而SAA中药中剂量组BFU-E和CFU-GM的集落形成较SAA组明显上升(P<0.05)。结论 :中剂量的鹿龙再生汤可能通过促进SAA小鼠骨髓单个核细胞BFU-E、CFU-GM的生成,从而改善外周血象,相关实验结果可能为SAA的中药治疗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再生障碍性贫血 红系集落形成单位 粒单系集落形成单位 鹿龙再生汤 小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红细胞造血过程中因子调控及胞内信号转导 被引量:2
20
作者 许剑辉 邵宗鸿 《中华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208-210,共3页
由髓系造血干/祖细胞开始的红细胞造血经历了大约3个阶段.首先是定向分化为红系爆式集落形成单位(BFU—E),然后分化为红系祖细胞集落形成单位(CFU—E),最后逐渐成熟,成为形态上可辨认的幼稚红细胞到去核红细胞。该过程受到多... 由髓系造血干/祖细胞开始的红细胞造血经历了大约3个阶段.首先是定向分化为红系爆式集落形成单位(BFU—E),然后分化为红系祖细胞集落形成单位(CFU—E),最后逐渐成熟,成为形态上可辨认的幼稚红细胞到去核红细胞。该过程受到多种因子调控并伴有复杂的胞内信号转导。现对该方面研究进展综述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胞内信号转导 红细胞造血 因子调控 红系集落形成单位 造血干/祖细胞 定向分化 红系祖细胞 幼稚红细胞 红细胞 进展综述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