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51篇文章
< 1 2 4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评估体外循环过程中三种血液回收设备对红细胞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10
1
作者 王小华 吉冰洋 +4 位作者 张燕婉 孙燕华 朱贤 刘晋萍 龙村 《中国体外循环杂志》 2012年第1期16-19,35,共5页
目的评估三种血液回收设备在体外循环(CPB)回收清洗过程中对红细胞功能的影响。方法将30例CPB的成年患者随机分配3组:C组(Cell Saver 5+;Haemonetics,n=10),M组(Autolog;Medtronic,n=10)和F组(CATS;Fresenius He-moCare,n=10)。分别从... 目的评估三种血液回收设备在体外循环(CPB)回收清洗过程中对红细胞功能的影响。方法将30例CPB的成年患者随机分配3组:C组(Cell Saver 5+;Haemonetics,n=10),M组(Autolog;Medtronic,n=10)和F组(CATS;Fresenius He-moCare,n=10)。分别从回收罐及清洗后的输血袋中采血样。对其进行红细胞聚集指数(AI),变形性指数(DI),红细胞比容(Hct)并校正的全血黏度(HV),2,3-二磷酸甘油酸(2,3-DPG),Hct,血红蛋白(Hb),葡萄糖(Glu),乳酸(Lac),血尿素氮(BUN),游离血红蛋白清除率(△FHB)的比较。结果经血液处理后,AI值在三组之间没有统计学差异(P<0.05)。DI值C组和M组与F比较有相对较高的DI值(P<0.05)。同时M组有最低的HV(P<0.05)。Δ2,3-DPG C组较低,与M组和F组比较有极显著差异(P<0.01)。Hct和Hb F组>C组>M组。C组和M组具有较高ΔFHB,于F组相比均有显著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三种血液回收设备具有相同的以离心为基础的工作原理,但基于其设计的不同,对处理过的红细胞功能的影响,以及对有害物质的清除效果在不同的设备之间却有明显的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液回收机 红细胞功能 体外循环 2 3-二磷酸甘油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红细胞功能检测方法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7
2
作者 周武 汪德清 《中国输血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8期648-650,共3页
关键词 红细胞功能 检测方法 评价指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补充抗氧化维生素对老年妇女红细胞功能改善的效果 被引量:1
3
作者 杨艳 陈润 苏红卫 《中国老年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4期3326-3328,共3页
目的探讨老年妇女补充抗氧化维生素C(VC)、维生素E(VE)对红细胞的溶血度、膜流动性以及ATP酶的影响。方法 200例60~78岁的妇女随机分为A组(补充VC)、B组(补充VE)、C组(补充VC+VE)以及空白对照组(补充葡萄糖),各50名。补充前后分别于清... 目的探讨老年妇女补充抗氧化维生素C(VC)、维生素E(VE)对红细胞的溶血度、膜流动性以及ATP酶的影响。方法 200例60~78岁的妇女随机分为A组(补充VC)、B组(补充VE)、C组(补充VC+VE)以及空白对照组(补充葡萄糖),各50名。补充前后分别于清晨空腹抽取静脉血液测定3组的红细胞溶血度、膜流动性、ATP酶的活性,并与对照组进行对比。结果 A、B、C三组红细胞溶血度显著低于干预前以及对照组(P<0.01)。干预后A、B、C组红细胞膜中Ca2+-Mg2+-ATP酶以及Na+-K+-ATP酶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A组及B组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A、B、C组细胞黏度值以及荧光偏振度值均高于干预前及对照组(P<0.05),而A组显著高于B组及C组(P<0.05),B组及C组相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老年妇女合理地补充抗氧化维生素能有效改善其红细胞功能,而VE与VC联合补充可起到协同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维生素E 维生素C 红细胞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参附注射液对体外循环中红细胞功能的影响观察 被引量:3
4
作者 田香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1351-1353,共3页
目的探讨参附注射液对体外循环中红细胞的保护作用。方法 20例体外循环术患者随机分为参附注射液组、对照组。体外循环术时间为40 min左右,观察两组患者不同时间点的血浆丙二醛、游离血红蛋白、红细胞内钙、红细胞C3b受体花环率和红细... 目的探讨参附注射液对体外循环中红细胞的保护作用。方法 20例体外循环术患者随机分为参附注射液组、对照组。体外循环术时间为40 min左右,观察两组患者不同时间点的血浆丙二醛、游离血红蛋白、红细胞内钙、红细胞C3b受体花环率和红细胞免疫复合物花环率。结果麻醉诱导前,两组患者血浆丙二醛、游离血红蛋白、红细胞内钙、红细胞C3b受体花环率和红细胞免疫复合物花环率组间比较均无明显差异(P>0.05);两组患者在体外循环30min及术后24 h,红细胞C3b受体花环率均较麻醉诱导前低,而血浆丙二醛、游离血红蛋白、红细胞内钙、红细胞免疫复合物花环率均较麻醉诱导前高,与麻醉诱导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体外循环30 min及术后24 h,参附注射液组血浆丙二醛、游离血红蛋白、红细胞内钙、红细胞免疫复合物花环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参附注射液组红细胞C3b受体花环率显著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体外循环可致红细胞功能继发性损伤,参附注射液可降低体外循环术中血浆丙二醛、游离血红蛋白以及红细胞内钙的水平,对体外循环术中红细胞功能有较好的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参附注射液 体外循环 红细胞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健身气功八段锦对老年人红细胞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3
5
作者 焦润艺 钟国林 +6 位作者 潘华山 冯毅翀 许金叶 赵自明 荆纯祥 赖秋媛 魏俊峰 《福建体育科技》 2013年第4期25-27,共3页
目的:探讨健身气功八段锦对老年人红细胞功能的影响。方法:将156名无运动习惯的老年人,随机分为不运动组和八段锦组两组,每组各78名,八段锦组进行24周锻炼,之后比较红细胞功能。结果:实验后,八段锦组红细胞压积、红细胞刚性指数、红细... 目的:探讨健身气功八段锦对老年人红细胞功能的影响。方法:将156名无运动习惯的老年人,随机分为不运动组和八段锦组两组,每组各78名,八段锦组进行24周锻炼,之后比较红细胞功能。结果:实验后,八段锦组红细胞压积、红细胞刚性指数、红细胞聚集指数和红细胞膜MDA含量明显低于无运动组(P<0.01);八段锦组红细胞膜SOD活性、红细胞CRI表达和CRI黏附活性明显高于无运动组(P<0.01)。结论:健身气功八段锦锻炼能改善红细胞功能,这可能是八段锦抗衰老的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八段锦 老年人 红细胞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探析血液保存时间及温度条件差异对红细胞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6
6
作者 王亚鹏 《中国医药指南》 2017年第35期48-48,共1页
目的探讨血液保存时间及温度条件差异对红细胞功能的影响。方法将当日采集的80例CPDA-1新鲜抗凝全血,分离血浆后制备成悬浮红细胞,并将其分别储存于25、16、10、4℃冰箱,分别作为25℃组(n=20)、16℃组(n=20)、10℃组(n=20)、4℃组(n=20... 目的探讨血液保存时间及温度条件差异对红细胞功能的影响。方法将当日采集的80例CPDA-1新鲜抗凝全血,分离血浆后制备成悬浮红细胞,并将其分别储存于25、16、10、4℃冰箱,分别作为25℃组(n=20)、16℃组(n=20)、10℃组(n=20)、4℃组(n=20)。分别于24 h(T_1)、7 d(T_2)、14 d(T_3)、21 d(T_4)测定四组血样的氧亲和力及携氧量。结果在T_1、T_2、T_3、T_4时,25℃组、16℃组、10℃组、4℃组血液氧亲和力、携氧量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同一时间点下,随着温度升高,血液的氧亲和力、携氧量水平逐渐降低;同一温度下,随着时间推移,血液的氧亲和力、携氧量逐渐降低;均有P<0.05。结论血液的保存时间及保存温度对红细胞功能影响明显,时间延长、4℃后温度越高,血液的氧亲和力、携氧能力越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细胞功能 保存温度 保存时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补充抗氧化维生素对老年机体红细胞功能改善效果的研究
7
作者 李永华 马爱国 +2 位作者 邵先宁 杜珍 孙永叶 《卫生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305-308,共4页
目的研究抗氧化维生素E(VE)、维生素C(VC)联合不同剂量β-胡萝卜素(β-C)补充,对老年机体红细胞溶血度、红细胞膜ATP酶和红细胞膜流动性的影响。方法经知情同意后选择300名60~75岁的老年人,随机分为5组,1~4组补充VC300mg/d... 目的研究抗氧化维生素E(VE)、维生素C(VC)联合不同剂量β-胡萝卜素(β-C)补充,对老年机体红细胞溶血度、红细胞膜ATP酶和红细胞膜流动性的影响。方法经知情同意后选择300名60~75岁的老年人,随机分为5组,1~4组补充VC300mg/d+VE 200mg/d的同时,再分别补充β-C16.7、8.4、5.6和0.0mg/d,对照5组补充VE 5mg/d,连续补充16周。补充前、后分别抽取清晨空腹静脉血,用H2O2氧化诱导溶血法测红细胞溶血度,酶学比色法测红细胞膜ATP酶活性,荧光偏振法测红细胞膜流动性。结果干预后1~4组老年人红细胞溶血度(分别为38.8%、39.9%、37.6%和40.9%)显著低于其干预前(分别为54.5%、57.1%、56.4%和55.4%)(P〈0.01)和干预后第5组(55.7%)(P〈0.01);干预后第1组红细胞膜Na^+ -K^+ -ATP酶0.72μmol/(mg·h)、Ca^2+-Mg^2+-ATP酶0.85μmol/(mg·h)显著高于干预后第5组[分别为0.49μmol/(mg·h)和0.61μmol/(mg·h)](P〈0,05);干预后第1~4组红细胞膜荧光偏振度ρ值、1至3组微粘度η值均明显高于其干预前(P〈0.01),也高于干预后第5组(P〈0.01或P〈0.05)。结论抗氧化VE、VC联合不同剂量β-C补充可降低老年机体H2O2诱导的红细胞溶血度,提高红细胞膜ATP酶的活性,改善老年机体红细胞膜的流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氧化维生素 红细胞功能 老年人 维生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参附注射液对血液回收病人红细胞功能的保护效果
8
作者 田香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7期1563-1565,共3页
目的研究血液回收机对红细胞的影响及参附注射液对血液回收病人红细胞的保护效果。方法 30例血液回收病人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参附注射液组)15例,对照组15例。治疗组在血液回收前经静脉滴注参附注射液0.5 mL/kg,在血液回收后即刻经静脉... 目的研究血液回收机对红细胞的影响及参附注射液对血液回收病人红细胞的保护效果。方法 30例血液回收病人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参附注射液组)15例,对照组15例。治疗组在血液回收前经静脉滴注参附注射液0.5 mL/kg,在血液回收后即刻经静脉滴注参附注射液0.5 mL/kg;对照组无特殊处理。两组病例均分别于麻醉诱导前(T1)、吸引前(T2)、血液回输后(T3)、术后4 h(T4)采集静脉血5 mL,检测患者红细胞免疫复合物花环率、红细胞受体花环率、肿瘤坏死因子-α、白介素-6的变化情况。结果两组患者红细胞免疫复合物花环率、红细胞受体花环率、肿瘤坏死因子-α、白介素-6在麻醉诱导前及吸引前均无明显差异(P>0.05)。两组患者在血液回输后及术后4 h,红细胞受体花环率均比麻醉诱导前低,肿瘤坏死因子-α、白介素-6、红细胞免疫复合物花环率均比麻醉诱导前高;且治疗组在血液回输后及术后4 h,红细胞受体花环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红细胞免疫复合物花环率、肿瘤坏死因子-α、白介素-6显著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参附注射液能减少血液回收期间炎症介质的产生以及改善血液回收中红细胞的免疫功能,可减轻术后发生感染的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参附注射液 血液回收 红细胞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5-羟甲基糠醛对哺乳犊牛生长性能、营养物质表观消化率、抗氧化能力及红细胞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3
9
作者 杨蒙 沈宜钊 +7 位作者 李妍 王美美 张志宏 李秋凤 曹玉凤 李艳琴 李建国 高艳霞 《动物营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9期5866-5878,共13页
本试验旨在探究不同添加量的5-羟甲基糠醛(5-HMF)对哺乳犊牛生长性能、营养物质表观消化率、抗氧化能力及红细胞功能的影响,从而筛选出5-HMF的适宜添加量。采用完全随机试验设计,将60头初生重相近的健康中国荷斯坦奶牛哺乳犊牛随机分为4... 本试验旨在探究不同添加量的5-羟甲基糠醛(5-HMF)对哺乳犊牛生长性能、营养物质表观消化率、抗氧化能力及红细胞功能的影响,从而筛选出5-HMF的适宜添加量。采用完全随机试验设计,将60头初生重相近的健康中国荷斯坦奶牛哺乳犊牛随机分为4组,每组15头。4组哺乳犊牛牛乳中5-HMF产品(5-HMF含量为10%)的添加量分别为0(5-HMF0组)、1(5-HMF1组)、2(5-HMF2组)、3 g/(d·头)(5-HMF3组),即5-HMF的添加量分别为0、100、200、300 mg/(d·头)。试验期56 d。结果显示:1)添加5-HMF对犊牛56日龄体重和平均日采食量无显著影响(P>0.05),但随5-HMF添加量的增加,犊牛的平均日增重呈现二次曲线升高(P=0.02),料重比呈现二次曲线降低(P=0.04)。2)与5-HMF0组相比,5-HMF2组犊牛全期血清总蛋白含量显著升高(P<0.05),5-HMF2组56日龄犊牛血清尿素氮含量显著降低(P<0.05),5-HMF2组犊牛全期血清免疫球蛋白G含量显著升高(P<0.05)。3)与5-HMF0组相比,5-HMF2组56日龄犊牛血清总抗氧化能力显著升高(P<0.05),5-HMF2组28日龄犊牛及全期血清丙二醛含量显著降低(P<0.05);5-HMF0组28日龄犊牛及全期血清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过氧化氢酶活性显著低于其他3组(P<0.05)。4)与5-HMF0组相比,5-HMF1组和5-HMF2组犊牛全期血清促红细胞生成素含量显著降低(P<0.05)。综上可知,通过牛乳添加5-HMF虽然对哺乳犊牛的平均日采食量影响不大,但可以提高平均日增重和饲料效率,同时还能提高机体的抗氧化和免疫能力。在本试验条件下,哺乳犊牛5-HMF的适宜添加量为200 mg/(d·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哺乳犊牛 5-羟甲基糠醛 生长性能 抗氧化 红细胞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附红细胞体对小鼠红细胞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4
10
作者 夏娟 李培锋 +2 位作者 梁爱斌 华修国 姚从斌 《同济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2009年第2期28-31,共4页
目的研究感染附红细胞体对小鼠红细胞功能的影响,探讨附红细胞体的致病机理。方法测定感染附红细胞体小鼠的红细胞数量、血红蛋白含量、红细胞压积、红细胞ATPase和SOD活性、红细胞C3b受体花环率和红细胞免疫复合物花环率。结果与正常... 目的研究感染附红细胞体对小鼠红细胞功能的影响,探讨附红细胞体的致病机理。方法测定感染附红细胞体小鼠的红细胞数量、血红蛋白含量、红细胞压积、红细胞ATPase和SOD活性、红细胞C3b受体花环率和红细胞免疫复合物花环率。结果与正常组相比,感染附红细胞体小鼠的红细胞数量明显减少,血红蛋白含量降低,红细胞压积略有下降,红细胞的ATP酶的含量降低,SOD值略有下降,RBC-C3b花环率下降,RBC-IC花环率升高。结论附红细胞体侵袭红细胞导致其破裂溶血、内外阳离子平衡失调、抗氧化能力降低,同时破坏膜表面的C3b受体,膜表面游离状态的C3b受体数量明显减少,机体红细胞的免疫黏附活性降低,红细胞免疫功能低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细胞 感染 红细胞功能 红细胞免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时间及温度保存血液对红细胞功能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7
11
作者 徐胜春 范恩勇 《国际检验医学杂志》 CAS 2016年第21期3069-3071,共3页
目的分析不同时间、温度对保存血液红细胞携氧能力的影响。方法 10例当日采集的CPDA-1抗凝新鲜全血,在封闭条件下分离大部分血浆,制备成悬浮红细胞,分别放入4℃、10℃、16℃、25℃冰箱保存,然后分别在24h、7d、14d、21d、28d,分别取样测... 目的分析不同时间、温度对保存血液红细胞携氧能力的影响。方法 10例当日采集的CPDA-1抗凝新鲜全血,在封闭条件下分离大部分血浆,制备成悬浮红细胞,分别放入4℃、10℃、16℃、25℃冰箱保存,然后分别在24h、7d、14d、21d、28d,分别取样测定,计算携氧量、氧亲和力值。结果 4℃、10℃、16℃组24h、7d、14d、21d有效携氧量组内、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4h、7d的4℃、10℃、16℃、25℃组间有效携氧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10℃、16℃组24h、7d、14d、21d、28d氧亲和力组内、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存放时间、温度对血液中红细胞功能影响较显著,4℃后温度越高、时间越长携氧能力越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细胞功能 保存 时间 温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右美托咪定对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病人红细胞功能和脑组织的保护作用研究 被引量:7
12
作者 张倩 郭立新 +2 位作者 张志卓 王彦 王欢 《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 2022年第9期1667-1670,共4页
目的 分析右美托咪定对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ABG)病人红细胞和脑组织的保护作用及其对病人预后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7年1月—2020年3月在邢台市第三医院接受体外循环CABG术治疗的200例病人,依照信封法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 目的 分析右美托咪定对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ABG)病人红细胞和脑组织的保护作用及其对病人预后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7年1月—2020年3月在邢台市第三医院接受体外循环CABG术治疗的200例病人,依照信封法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100例。所有病人均在体外循环下行CABG术治疗,观察组采用右美托咪定干预,对照组采用生理盐水干预;记录两组病人住院时间、重症监护室(ICU)住院时间;治疗前及术后24 h时检测血清中枢神经特异性蛋白(S-100β)、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磷酸果糖激酶(PFK)、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G-6PD)、醛糖还原酶(AR)、红细胞过氧化脂质(ELPO)和红细胞谷胱甘肽(EGSH)水平;术后24 h及术后3 d时采用简易智力状态检查量表(MMSE)评估病人认知功能,比较两组病人术后心律失常、肺部感染、急性肾损伤和30 d内再入院发生率。结果 两组住院时间和ICU住院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对照组血清S-100β和NSE水平明显高于观察组(P<0.05);治疗后,对照组血清PFK和EGSH活性明显低于对照组,G-6PD、AR、ELPO活性均高于观察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24 h MMSE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术后3 d MMSE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病人术后心律失常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采用右美托咪定对体外循环CABG术病人干预可有效保护红细胞和脑组织,改善病人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外循环 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 右美托咪定 红细胞功能 脑保护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时间及温度保存血液对红细胞功能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3
13
作者 赖玉珺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9年第1期226-227,共2页
目的研究不同时间及温度保存血液对红细胞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例采集的CPDA-1抗凝新鲜全血,将大部分血浆于封闭条件下分离,然后制备成悬浮红细胞,然后将每袋悬浮红细胞平均分成4等份,设为A、B、C、D组,并分别保存于不同温度(4℃、10... 目的研究不同时间及温度保存血液对红细胞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例采集的CPDA-1抗凝新鲜全血,将大部分血浆于封闭条件下分离,然后制备成悬浮红细胞,然后将每袋悬浮红细胞平均分成4等份,设为A、B、C、D组,并分别保存于不同温度(4℃、10℃、16℃、25℃)的冰箱中,取样测定分别于24 h、7 d、14 d、21 d、28 d时进行,比较不同时间及温度保存下红细胞的氧亲和力值以及携氧量。结果 A、B、C组24 h、7 d、14 d、21 d、28 d时测定的红细胞氧亲和力值组间、组内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A、B、C、D组24 h、7 d测定的红细胞有效携氧量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A、B、C组24 h、7 d、14 d、21 d测定的红细胞有效携氧量组间、组内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不同时间及温度保存血液对红细胞功能具有显著影响,即4℃后时间越长、温度越高,则红细胞携氧能力越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液 保存 时间 温度 红细胞功能 影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铅中毒对儿童红细胞功能及微量元素的影响 被引量:1
14
作者 李丽萍 《实用预防医学》 CAS 2006年第6期1608-1609,共2页
目的探讨铅中毒对红细胞膜的免疫黏附功能的改变及对微量元素的影响。方法1实验室检测,血铅的检测,采用末梢血纸片法。红细胞免疫功能的检测,测定红细胞受体花环率。2统计学方法,将21例铅中毒患儿与30例健康儿对照,分别测定红细胞C_3b... 目的探讨铅中毒对红细胞膜的免疫黏附功能的改变及对微量元素的影响。方法1实验室检测,血铅的检测,采用末梢血纸片法。红细胞免疫功能的检测,测定红细胞受体花环率。2统计学方法,将21例铅中毒患儿与30例健康儿对照,分别测定红细胞C_3b受体花环率及微量元素,用均数±标准差表示,用t检验分析实验数据。结果铅中毒组RBC-C_3b受体下降,与健康组有差异(P<0.05),血铁、钙、锌均较健康组有不同程度减少(P<0.01)。结论以上结果表明,铅中毒儿童红细胞膜功能下降,血液中钙与铁、锌、铜等微量元素水平减低,可能与患儿的微量元素吸收与利用下降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铅中毒 儿童 微量元素 红细胞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心脏手术中自体血液回输技术对患者免疫功能、红细胞功能的影响
15
作者 庄东东 韦毅博 《临床医学》 2025年第3期43-46,共4页
目的 了解心脏手术中自体血液回输技术的干预效果。方法 选择2021年1月至2023年12月河南科技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54例心脏手术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输血方式分组,接受异体血回输的为对照组,接受自体血液回输的为研究组,每组27例。比... 目的 了解心脏手术中自体血液回输技术的干预效果。方法 选择2021年1月至2023年12月河南科技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54例心脏手术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输血方式分组,接受异体血回输的为对照组,接受自体血液回输的为研究组,每组27例。比较两组临床指标(红细胞用量、血浆用量、不良反应、住院时间)、血常规指标[红细胞计数(RBC)、白细胞计数(WBC)、血小板(PLT)、中性粒细胞(NEUT)、C反应蛋白(CRP)]、凝血指标[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时间(TT)、纤维蛋白原(FIB)]及免疫功能[自然杀伤细胞(NK)、分化簇(CD)3^(+)、CD4^(+)、CD8^(+)、CD4^(+)/CD8^(+)]。结果 研究组红细胞用量、血浆用量、不良反应、住院时间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研究组RBC、WBC、NEUT、CRP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LT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术后,研究组PT、APTT、TT水平均高于对照组,FIB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研究组NK、CD3^(+)、CD4^(+)、CD4^(+)/CD8^(+)水平均高于对照组,CD8^(+)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心脏手术中施以自体血液回输技术干预的效果更好,能够有效减少临床输血量及不良反应,血常规及凝血功能也会更加接近机体的正常指标,还可以维持机体免疫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脏手术 自体血液回输技术 免疫功能 红细胞功能 临床影响
原文传递
紫外线照射对储存血红细胞膜及免疫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6
16
作者 王宝燕 张建耕 +3 位作者 宋晰梅 袁爱莲 张文利 赵芥芳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372-374,共3页
目的 了解紫外线照射储存血后红细胞在不同时期血液的理化指标及免疫学指标的变化 ,以探讨紫外线照射储存血的安全性及可行性。方法 采用成对血标本对照进行紫外线照射前后及储存 72、12 0h后测定红细胞渗透脆性 ,血浆K+ 、Na+ 、Cl-... 目的 了解紫外线照射储存血后红细胞在不同时期血液的理化指标及免疫学指标的变化 ,以探讨紫外线照射储存血的安全性及可行性。方法 采用成对血标本对照进行紫外线照射前后及储存 72、12 0h后测定红细胞渗透脆性 ,血浆K+ 、Na+ 、Cl-离子含量和红细胞ATP酶活力及红细胞免疫功能的变化。结果 储存血在保存前后与照射前后红细胞脆性均无显著变化。照射后储存血的红细胞ATP酶活力与对照组相比有所升高 (P <0 .0 5 ) ;红细胞C3 b受体 (RCR)花环率与红细胞C3 b受体花环促进率 (RFER)均有显著升高 (P <0 .0 1)。结论 紫外线照射储存血可以改善红细胞膜的代谢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紫外线照射 储存血 红细胞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灸治时程对红细胞免疫功能影响的比较 被引量:41
17
作者 张英 《中国针灸》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10期613-614,共2页
采用不同灸治时程治疗阳虚小鼠模型 ,显示出不同灸治时程对阳虚小鼠模型的红细胞C3b受体花环率、红细胞免疫复合物花环率的影响存在差异。灸 1 5min可显著提高阳虚小鼠红细胞C3b受体花环率、红细胞免疫复合物花环率 ,灸 5min、2 5min则... 采用不同灸治时程治疗阳虚小鼠模型 ,显示出不同灸治时程对阳虚小鼠模型的红细胞C3b受体花环率、红细胞免疫复合物花环率的影响存在差异。灸 1 5min可显著提高阳虚小鼠红细胞C3b受体花环率、红细胞免疫复合物花环率 ,灸 5min、2 5min则无显著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阳虚 针灸疗法 艾条灸 时间因素 红细胞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失血性休克时红细胞结构和功能的变化 被引量:6
18
作者 鲁蓓 赵自刚 牛春雨 《微循环学杂志》 2011年第4期68-69,72,共3页
成熟红细胞是血液循环中数量最多的细胞,除了参与呼吸、免疫功能外,还具有参加能量代谢的遗传物质基础。红细胞功能状态在休克的发展过程中具有重要影响。本文对失血性休克期间红细胞结构、电解质与能量代谢方面发生的变化进行综述。
关键词 红细胞结构 失血性休克 能量代谢 成熟红细胞 红细胞功能 血液循环 免疫功能 物质基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急性酒精摄入致外周血红细胞功能改变的研究 被引量:1
19
作者 乐敏 厉有名 +2 位作者 虞朝辉 郭希超 徐根云 《中华内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1期768-769,共2页
关键词 急性酒精摄入 外周血红细胞功能改变 诊断 治疗
原文传递
脑梗塞急性期患者红细胞功能的变化 被引量:1
20
作者 于永发 朱雨岚 +1 位作者 董国淑 赵晓和 《中华神经科杂志》 CAS CSCD 1997年第1期37-37,共1页
脑梗塞急性期患者红细胞功能的变化于永发朱雨岚董国淑赵晓和脑梗塞急性期红细胞免疫粘附(RCIA)功能变化与其自动调控系统(RCIA-ARS)变化的关系尚未见报道。现将我们的观察结果报道如下。资料:所有病例均符合1986... 脑梗塞急性期患者红细胞功能的变化于永发朱雨岚董国淑赵晓和脑梗塞急性期红细胞免疫粘附(RCIA)功能变化与其自动调控系统(RCIA-ARS)变化的关系尚未见报道。现将我们的观察结果报道如下。资料:所有病例均符合1986年全国脑血管病会议修订的脑血管病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梗塞 急性期 红细胞功能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4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