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31篇文章
< 1 2 1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红二军团南征不是配合红一、三军团二次攻打长沙
1
作者 冯毓奎 《中共党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89年第3期57-57,共1页
对1930年10月中旬红二军团自峰口出击渡江的南征问题,党史界长期以来认为是为了配合红一、三军团二次攻打长沙。笔者认为,这种说法值得商榷。红二军团南征不是为了配合红一,三军团二次攻打长沙,而是为了开辟和扩大湘鄂西革命根据地。 1... 对1930年10月中旬红二军团自峰口出击渡江的南征问题,党史界长期以来认为是为了配合红一、三军团二次攻打长沙。笔者认为,这种说法值得商榷。红二军团南征不是为了配合红一,三军团二次攻打长沙,而是为了开辟和扩大湘鄂西革命根据地。 1930年9月31日邓中夏给长江局转中央的报告,指出了红二军团当时的主要任务是“将各零星苏维埃区域联系成整个苏维埃区域”。为了完成这个任务,红二军团前委提出了具体的方案。邓中夏于10月19日在《关于红二、六军的报告》中向中央报告说:10月7日很顺利地占领了仙桃镇,前委“决定不再北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二军团 攻打长沙 南征 湘鄂西革命根据地 邓中夏 主要任务 苏维埃 配合进攻 报告 商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蒙冤半个世纪的红二军团参谋长孙一中
2
作者 王炳毅 《档案时空》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16-18,共3页
关键词 红二军团 参谋长 孙一中 “肃反”运动 红军将领
原文传递
诞生于湖北公安的红二军团
3
作者 蔡养廉 《中国老区建设》 2014年第11期52-53,共2页
贺龙在回忆这段历史时说过这样一段话:"红二军团的成立,标志着湘鄂西革命斗争进入一个新的阶段,是党在大革命时期,特别是南昌起义、广州起义相继失败后,开始把工作重点由城市转入农村根据地的巨大胜利。"
关键词 红二军团 公安 湖北 大革命时期 农村根据地 革命斗争 南昌起义 广州起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追寻红二军团的足迹
4
作者 李新龙 尹璇 +1 位作者 张博伦(摄影) 邓磊 《党员生活(湖北)》 2024年第16期60-63,共4页
近日,习近平总书记对旅游工作作出重要指示强调,着力完善现代旅游业体系,加快建设旅游强国,让旅游业更好服务美好生活、促进经济发展、构筑精神家园、展示中国形象、增进文明互鉴。红色,是中国的底色、荆楚的底色。近年来,荆楚红色旅游... 近日,习近平总书记对旅游工作作出重要指示强调,着力完善现代旅游业体系,加快建设旅游强国,让旅游业更好服务美好生活、促进经济发展、构筑精神家园、展示中国形象、增进文明互鉴。红色,是中国的底色、荆楚的底色。近年来,荆楚红色旅游已呈出星火燎原、方兴未艾之势。红色历史历久弥新,红色精神代代相传。本刊现开设“红色风景线”栏目,通过踏访荆楚红色旅游风景线,推介各地保护挖掘红色历史、创新升级红色旅游、继承弘扬红色精神的经验做法,以持续传承红色基因、续红色血脉、构筑精神家园、展示湖北形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现代旅游业 红色旅游 红色精神 红二军团 旅游强国 星火燎原 精神家园 经验做法
原文传递
黔东时期红二军团的整合探究 被引量:1
5
作者 庄和灏 《历史教学问题》 CSSCI 2022年第2期44-51,194,共9页
土地革命时期,红二军团自退出湘鄂西苏区后,处境艰难且军心不稳。即便创建黔东苏区,亦是某种权宜与调和,因为贺龙、关向应与夏曦“肃反”路线斗争不断升级。党中央来信的适时抵达以及与红六军团会师,不仅有助于红二军团恢复与党中央的... 土地革命时期,红二军团自退出湘鄂西苏区后,处境艰难且军心不稳。即便创建黔东苏区,亦是某种权宜与调和,因为贺龙、关向应与夏曦“肃反”路线斗争不断升级。党中央来信的适时抵达以及与红六军团会师,不仅有助于红二军团恢复与党中央的通信渠道,而且在政治上更是直接促成了全军对“肃反”扩大化的反思与纠错。此外伴随着军团新领导班子构建,以红六军团干部充实红二军团的设想方付诸实现,由此贺龙、关向应所提出的重建干部队伍工作略见成效。至于“扩红”,受制于诸多主客观因素,红二军团在黔东时期不甚理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军 红二军团 红三军 黔东苏区 根据地
原文传递
公安县:红二军团诞生地
6
作者 《中国老区建设》 2019年第11期F0004-F0004,共1页
湖北省公安县是千年古县,位于长江中游荆江河段南岸,国土面积2257平方公里,总人口106万人。这里是一方红色土地。红四、六军会师于公安,并组建红二军团,彪炳中国革命史册。这里是湘鄂西革命根据地和石公华抗日根据地的重要区域,是抗击... 湖北省公安县是千年古县,位于长江中游荆江河段南岸,国土面积2257平方公里,总人口106万人。这里是一方红色土地。红四、六军会师于公安,并组建红二军团,彪炳中国革命史册。这里是湘鄂西革命根据地和石公华抗日根据地的重要区域,是抗击侵华日军进犯湘北、鄂西的桥头阵地,是人民解放军挥师南下的湘鄂交通要塞和补给站。在20多年的峥嵘岁月里,公安儿女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为民族救亡图存、为人民解放事业、为建立新中国作出了重要贡献和重大牺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土面积 红二军团 解放事业 荆江河段 救亡图存 侵华日军 抗日根据地 公安县
原文传递
南平镇:红二军团成立地
7
作者 《中国老区建设》 2023年第4期2-2,共1页
湖北省公安县南平镇面积87.06平方公里,辖14个行政村、3个居委会,耕地面积72274亩,总户数21941户,总人口7万人,其中镇区面积8.5平方公里,城镇人口近4万人,是公安县域经济副中心。南平镇历史悠久,红色文化底蕴深厚。1930年7月4日,中国工... 湖北省公安县南平镇面积87.06平方公里,辖14个行政村、3个居委会,耕地面积72274亩,总户数21941户,总人口7万人,其中镇区面积8.5平方公里,城镇人口近4万人,是公安县域经济副中心。南平镇历史悠久,红色文化底蕴深厚。1930年7月4日,中国工农红军第四军、第六军在此会师,并在南平文庙召开群众大会成立红二军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二军团 南平镇 城镇人口 总户数 工农红军第四军 居委会 公安县
原文传递
焦山河村:红二军团机关曾驻扎的地方
8
作者 陈珍平 吕永昌 《中国老区建设》 2022年第7期2-2,共1页
焦山河村地处湖北省石首市东升镇南部,北接长江,南连洞庭湖,东靠桃花山,西临走马岭,位于鄂南湘北红色旅游经济圈中间节点,是闻名全省的湘鄂西革命老区村落。现有1325户4190人。1928年2月,贺龙、周逸群在此主持召开著名的焦山河联席军事... 焦山河村地处湖北省石首市东升镇南部,北接长江,南连洞庭湖,东靠桃花山,西临走马岭,位于鄂南湘北红色旅游经济圈中间节点,是闻名全省的湘鄂西革命老区村落。现有1325户4190人。1928年2月,贺龙、周逸群在此主持召开著名的焦山河联席军事会议,为湘鄂西革命根据地的开辟奠定了基石。1930年,周逸群、贺龙、段德昌、柳直荀等领导的红六军和红二军团首脑机关曾先后驻扎于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二军团 周逸群 湘鄂西革命根据地 首脑机关 旅游经济圈 石首市东升镇 中间节点 革命老区
原文传递
南平文庙,红二军团诞生地
9
作者 鲁梦琪 张叶青 《党员生活(湖北)》 2021年第15期52-54,共3页
1930年7月4日,一个值得永远铭记的历史时刻,红四军和红六军突破敌人层层阻挠,在公安县城南平的文庙内,实现了盼望已久的会师。根据中共中央的指示,两军合编为红二军团,由贺龙任总指挥,周逸群任总政委。红二军团的成立,标志着湘鄂西革命... 1930年7月4日,一个值得永远铭记的历史时刻,红四军和红六军突破敌人层层阻挠,在公安县城南平的文庙内,实现了盼望已久的会师。根据中共中央的指示,两军合编为红二军团,由贺龙任总指挥,周逸群任总政委。红二军团的成立,标志着湘鄂西革命斗争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二军团 革命斗争 湘鄂西 周逸群 红四军 公安县 文庙 南平
原文传递
红六军团西征在永州的两次转兵及其历史启示
10
作者 胡羲 《湘潮》 2024年第11期45-47,共3页
根据中共中央和中革军委的训令,红六军团于1934年8月7日从湘赣苏区开始西征。8月12日,红六军团在桂东县寨前圩召开哲师大会,当天晚上从寨前圩出发,计划经新田至零陵附近地区抢渡湘江,向新化、浦方向挺进。20日,红六军团袭占新田县城,自... 根据中共中央和中革军委的训令,红六军团于1934年8月7日从湘赣苏区开始西征。8月12日,红六军团在桂东县寨前圩召开哲师大会,当天晚上从寨前圩出发,计划经新田至零陵附近地区抢渡湘江,向新化、浦方向挺进。20日,红六军团袭占新田县城,自此至9月3日再次进入广西灌阳,红六军团在永州机动灵活转战15天,途经永州10个县区,行军上干里,与敌人进行大小战斗数十次。其间,通过略江口和白果市两次转兵,红六军团成功跳出兵力是自己四倍的湘桂敌军的重围,为胜利完成转移和牵制敌人任务,实现与红二军团的会师奠定了坚实基础。研究红六军团西征在略江口、白果市的转兵及其历史贡献和历史启示,对新形势下坚持和发扬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和自我革命、敢于斗争的精神,以及加强纪律建设仍具有深刻的现实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历史启示 中革军委 红六军团 西征 红二军团 思想路线 江口 永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红二、六军团在红军长征中的地位和作用 被引量:4
11
作者 肖文豪 《贵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97年第1期30-33,共4页
关键词 红六军团 中央红军 红军长征 红二军团 蒋介石 革命根据地 湘鄂川黔边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黔东特区 敌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鄂西地区在红二方面军(红二、六军团)孕育壮大中的历史地位和贡献
12
作者 袁坤 《学习月刊》 2022年第11期49-51,共3页
红二方面军是中国工农红军三大主力之一,于1936年7月由红二、六军团和红三十二军合编而成。红二、六军团是红二方面军的主要组成和中坚力量,其中红二军团是贺龙亲手缔造并发展起来的革命武装,红六军团于1934年10月24日与红三军(红二军团... 红二方面军是中国工农红军三大主力之一,于1936年7月由红二、六军团和红三十二军合编而成。红二、六军团是红二方面军的主要组成和中坚力量,其中红二军团是贺龙亲手缔造并发展起来的革命武装,红六军团于1934年10月24日与红三军(红二军团)胜利会师后在鄂西地区得到进一步发展和壮大。在血与火的革命斗争中,鄂西地区孕育诞生了红二军团,发展壮大了红二、六军团,锻造了红二方面军的革命精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二方面军 红二军团 革命斗争 红六军团 红三军 鄂西地区 胜利会师 地位和贡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红二、六军团与长征
13
作者 曾长秋 《湘潮》 2021年第5期37-39,共3页
红三军于1934年5月至8月开辟了黔东特区根据地;红六军团作为长征先遣队于1934年8月7日从湘赣边境出发,最早迈开了西征步伐。1934年10月红六军团与红三军(后恢复红二军团番号)会师后,共同开辟了湘鄂川黔革命根据地。红二、六军团于1935... 红三军于1934年5月至8月开辟了黔东特区根据地;红六军团作为长征先遣队于1934年8月7日从湘赣边境出发,最早迈开了西征步伐。1934年10月红六军团与红三军(后恢复红二军团番号)会师后,共同开辟了湘鄂川黔革命根据地。红二、六军团于1935年11月19日从桑植县刘家坪等地再出发,纵横湖南、贵州、云南、西康、四川、甘肃、宁夏、陕西8个省,到1936年10月22日到达西吉县将台堡与红一方面军会师,至此长征胜利结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湘鄂川黔革命根据地 红三军 红六军团 红二军团 将台堡 黔东特区 长征胜利 桑植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红二、六军团转战渝东南
14
作者 文俊 《红岩春秋》 2016年第8期10-11,共2页
从1930年底开始,国民党对湘鄂西苏区发起军事围剿,红三军(1931年由红二军团改称)在贺龙、关向应领导下,多次击退敌人围剿,壮大了根据地。1932年7月,国民党对湘鄂西根据地发动第四次'围剿'。由于湘鄂西中央分局执行'左'... 从1930年底开始,国民党对湘鄂西苏区发起军事围剿,红三军(1931年由红二军团改称)在贺龙、关向应领导下,多次击退敌人围剿,壮大了根据地。1932年7月,国民党对湘鄂西根据地发动第四次'围剿'。由于湘鄂西中央分局执行'左'倾冒险主义和单纯防御战略,红三军在第四次反'围剿'中遭受重大损失,被迫于10月上旬退出洪湖苏区,于12月15日进入重庆巫溪、巫山两县。在重庆境内,红三军深入农户,发动群众,宣传革命,得到群众的支持和拥护。1933年12月,红三军向渝东南方向前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渝东南 红三军 湘鄂西根据地 巫溪 中央分局 关向应 洪湖苏区 反“围剿” 红二军团 防御战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红二、六军团黔东会师意义述略 被引量:4
15
作者 聂祖海 《吉首大学学报》 1993年第1期103-107,共5页
【正】 1934年10月,任弼时、肖克、王震等率领的红六军团,经艰苦转战,于黔东印江之木黄,与贺龙、关向应、夏曦等领导的红三军(即红二军团,下同)胜利会师.这是中国工农红军主力部队长征途中最早的一次会师,在我党和红军历史上占有十分重... 【正】 1934年10月,任弼时、肖克、王震等率领的红六军团,经艰苦转战,于黔东印江之木黄,与贺龙、关向应、夏曦等领导的红三军(即红二军团,下同)胜利会师.这是中国工农红军主力部队长征途中最早的一次会师,在我党和红军历史上占有十分重要的位置.一、改变了会师前的被动局面,使两军团重获生机,在极端艰难的情况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二军团 红六军团 黔东会师 历史意义 1934年 红二方面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试论红二六军团升编为红二方面军的战略意义——纪念红军长征胜利五十周年 被引量:1
16
作者 郭学旺 王德承 《上饶师范学院学报》 1986年第3期18-21,共4页
一九三四年十月,红二军团与红六军团在黔东会师,经中央军委批准,由红二军团总指挥部统一领导和指挥红二、六军团。此时,中央没有授予红二、六军团“红二方面军”的番号。为什么一九三六年七月,红二、六军团与红四方面军甘孜会师后,中共... 一九三四年十月,红二军团与红六军团在黔东会师,经中央军委批准,由红二军团总指挥部统一领导和指挥红二、六军团。此时,中央没有授予红二、六军团“红二方面军”的番号。为什么一九三六年七月,红二、六军团与红四方面军甘孜会师后,中共中央立即电令红二、六军团升编为红二方面军呢?笔者认为,红二、六军团在此时此地升编为红二方面军,不仅仅是一般的部队升级,其重要的战略意义在于:粉粹张国焘右倾分裂主义,实现三大主力红军会师,推动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发展,早日实行对日作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二方面军 对日作战 甘孜会师 红二军团 红六军团 二六 抗日前线 国民党军队 抗日反蒋 一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红二、六军团会师黔东特区的历史意义 被引量:1
17
作者 谢元炳 《黔南民族师范学院学报》 1995年第4期34-36,共3页
中国工农红军第二军(即红三军),在贺龙、关向应、夏曦等同志率领下,1934年5月进入黔东地区,披荆斩棘、创建了以沿河的枫香溪(现属德江县)、谯家铺、铅厂坝为中心的黔东特区革命根据地。这是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在云贵高... 中国工农红军第二军(即红三军),在贺龙、关向应、夏曦等同志率领下,1934年5月进入黔东地区,披荆斩棘、创建了以沿河的枫香溪(现属德江县)、谯家铺、铅厂坝为中心的黔东特区革命根据地。这是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在云贵高原建立的第一个革命根据地。黔东特区根据地处湘鄂川黔要冲,在军事上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由于黔东特区根据地的建立,就为与红六军团的胜利会师,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黔东特区 红六军团 湘鄂川黔革命根据地 红二军团 中央红军 红军长征 湘鄂西 红二方面军 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 蒋介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红三军与红六军团转战黔东的革命活动及革命精神
18
作者 张永 《世纪桥》 2021年第1期27-33,共7页
土地革命时期,红三军(1934年10月25日恢复红二军团番号)从经济、政治、军事、文化等方面动摇反动统治基础与统治秩序,开展如火如荼革命活动,建立了苏维埃政权,创建了黔东革命根据地,为开辟湘鄂川黔革命根据地奠定了基础,同时为与红六军... 土地革命时期,红三军(1934年10月25日恢复红二军团番号)从经济、政治、军事、文化等方面动摇反动统治基础与统治秩序,开展如火如荼革命活动,建立了苏维埃政权,创建了黔东革命根据地,为开辟湘鄂川黔革命根据地奠定了基础,同时为与红六军团西征胜利会师、红一方面军战略转移进行长征创造重要条件。在红三军与红六军团转战黔东开展的革命活动中,整体呈现出特有的革命意志与革命情怀,蕴含着丰厚的革命精神。其革命精神内涵由探路开路的实践方式、求真务实的实践要求、坚定信念的实践意志、团结进取的实践保障与目的构成。探寻革命先辈的光辉足迹,缅怀革命先辈的英勇伟业,概括与阐释、传承与弘扬革命精神,旨在为新时代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动力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黔东革命根据地 红三军(红二军团) 红六军团 革命精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征路上:红二、六军团发动的湘西攻势
19
作者 吴楚婴 《档案时空》 2016年第5期11-13,共3页
红六军团与红三军木黄会师后,红三军恢复了红二军团番号。两军团联合行动,由贺龙、任弼时、关向应统一指挥。从此,来自两个战略区的两支红军,结成一个团结战斗的整体,形成了一支强大的战略突击力量,在发动湘西攻势中,有效地策应... 红六军团与红三军木黄会师后,红三军恢复了红二军团番号。两军团联合行动,由贺龙、任弼时、关向应统一指挥。从此,来自两个战略区的两支红军,结成一个团结战斗的整体,形成了一支强大的战略突击力量,在发动湘西攻势中,有效地策应了中央红军的长征,在消灭敌人有生力量的同时,扩大了红军自身的力量,并为开辟和发展湘鄂川黔革命根据地创造了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六军团 长征 攻势 湘西 湘鄂川黔革命根据地 中央红军 红二军团 联合行动
原文传递
红二、六军团与南腰界革命根据地
20
作者 杨清海 《红岩春秋》 2004年第6期34-36,共3页
关键词 革命根据地 领导人 红三军 红六军团 红二方面军 关向应 中共湘鄂西中央分局 中央红军 红一方面军 红二军团 贺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