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紫藤瘤提取物抗病原真菌活性研究 被引量:8
1
作者 吴培云 刘劲松 +2 位作者 陈爱民 钟文武 王刚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0期2018-2020,共3页
目的研究紫藤瘤乙醇提取物对5种作物病原真菌和6种细菌的抑菌活性。方法采用十字交叉法测定紫藤瘤乙醇提取物对病原真菌和细菌的抑制作用。结果对真菌的抑菌活性实验结果表明,紫藤瘤乙醇提取物在5 mg/mL和2.5 mg/mL质量浓度下对5种病原... 目的研究紫藤瘤乙醇提取物对5种作物病原真菌和6种细菌的抑菌活性。方法采用十字交叉法测定紫藤瘤乙醇提取物对病原真菌和细菌的抑制作用。结果对真菌的抑菌活性实验结果表明,紫藤瘤乙醇提取物在5 mg/mL和2.5 mg/mL质量浓度下对5种病原真菌都有较好的抑菌效果,且对油菜菌核、棉花枯萎、小麦赤霉的抑菌率高达50%左右。对细菌的抑菌活性实验结果显示,紫藤瘤乙醇提取物对6种细菌基本无抑菌效果。结论紫藤瘤乙醇提取物具有较好的抗真菌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紫藤瘤 提取物 作物病原真菌 细菌 抑菌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紫藤瘤不同溶剂提取部位抗农作物病原真菌活性研究 被引量:8
2
作者 许应生 吴培云 +4 位作者 刘劲松 王国凯 陈爱民 钟文武 王刚 《广西植物》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133-135,132,共4页
采用十字交叉法测定紫藤瘤不同溶剂提取物对农作物病原真菌的抑制作用。结果表明:紫藤瘤水提取物在5mg·mL-1浓度下几乎无抗真菌活性。石油醚、乙酸乙酯和正丁醇提取物在5mg·mL-1浓度下对辣椒枯萎、小麦赤霉病菌的抑菌率在50%... 采用十字交叉法测定紫藤瘤不同溶剂提取物对农作物病原真菌的抑制作用。结果表明:紫藤瘤水提取物在5mg·mL-1浓度下几乎无抗真菌活性。石油醚、乙酸乙酯和正丁醇提取物在5mg·mL-1浓度下对辣椒枯萎、小麦赤霉病菌的抑菌率在50%左右,对油菜菌核菌的抑菌效果显著,抑制率高达10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紫藤瘤 提取物 农作物病原真菌 抗真菌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紫藤瘤化学成分研究(Ⅱ) 被引量:7
3
作者 吴培云 蔡百祥 +3 位作者 王国凯 刘劲松 周忠玉 王刚 《中药材》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338-341,共4页
目的:研究紫藤瘤的化学成分。方法:利用硅胶柱层析、Sephadex LH-20等多种色谱法对其化学成分进行研究,根据波谱数据对所得化合物进行结构鉴定。结果:从紫藤瘤中分离并鉴定了10个化合物,分别为:豆甾醇(1)、7,4'-二羟基-二氢黄酮(2)... 目的:研究紫藤瘤的化学成分。方法:利用硅胶柱层析、Sephadex LH-20等多种色谱法对其化学成分进行研究,根据波谱数据对所得化合物进行结构鉴定。结果:从紫藤瘤中分离并鉴定了10个化合物,分别为:豆甾醇(1)、7,4'-二羟基-二氢黄酮(2)、3',7-二羟基-4'-甲氧基-二氢黄酮醇(3)、2',4'-二羟基-4-甲氧基查尔酮(4)、4,4'-二羟基-2'-甲氧基查尔酮(5)、3,4,5-三甲氧基-苯甲酸(6)、表丁香脂素(7)、丁香酸(8)、对羟基苯酚(9)、间二苯酚(10)。结论:其中,化合物3为新天然产物,所有化合物均为首次从紫藤瘤中分离得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紫藤瘤 化学成分 结构鉴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紫藤瘤化学成分研究 被引量:13
4
作者 陈爱民 吴培云 +2 位作者 刘劲松 钟文武 王刚 《安徽医药》 CAS 2012年第1期18-20,共3页
目的研究紫藤瘤(Wisteria sinensis Sweet Caulis)化学成分。方法紫藤瘤(15 kg)95%乙醇渗漉液的石油醚萃取部位,经过硅胶、Sephadex LH-20等多种材料进行分离纯化,通过波谱技术进行结构鉴定。结果从95%乙醇提取物的石油醚萃取部位中分... 目的研究紫藤瘤(Wisteria sinensis Sweet Caulis)化学成分。方法紫藤瘤(15 kg)95%乙醇渗漉液的石油醚萃取部位,经过硅胶、Sephadex LH-20等多种材料进行分离纯化,通过波谱技术进行结构鉴定。结果从95%乙醇提取物的石油醚萃取部位中分离鉴定了6个化合物,分别为蒲公英赛醇(1),蒲公英赛酮(2),木栓酮(3),表木栓醇(4),β-谷甾醇(5),β-胡萝卜苷(6)。结论化合物1~6均为首次从该种中分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紫藤瘤 化学成分 结构鉴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紫藤瘤酚性成分研究 被引量:8
5
作者 刘劲松 陈爱民 +2 位作者 许应生 王刚 王国凯 《中药材》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9期1437-1440,共4页
目的:研究紫藤瘤酚性成分。方法:采用硅胶、Sephadex LH-20等色谱技术进行分离纯化,通过理化方法和波谱数据分析进行结构鉴定。结果:从95%乙醇渗漉液的石油醚萃取部位中分离并鉴定了12个酚性化合物,分别为:芒柄花素(1)、驴食草酚(2)、... 目的:研究紫藤瘤酚性成分。方法:采用硅胶、Sephadex LH-20等色谱技术进行分离纯化,通过理化方法和波谱数据分析进行结构鉴定。结果:从95%乙醇渗漉液的石油醚萃取部位中分离并鉴定了12个酚性化合物,分别为:芒柄花素(1)、驴食草酚(2)、美迪紫檀素(3)、异豆素(4)、(3S)-7,1'-二羟基-8,3'-二甲氧基异黄烷(5)、异樱花素(6)、对羟基苯甲醛(7)、11b-羟基-11b,1-二氢美迪紫檀素(8)、3-羟基美迪紫檀素(9)、丁香树酯醇(10)、5-羟基-7-甲氧基色原酮(11)、香草醛(12)。结论:所有化合物均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紫藤瘤 酚性化合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紫藤瘤抗农作物病原性真菌活性部位化学成分研究 被引量:5
6
作者 王国凯 刘劲松 +1 位作者 许应生 王刚 《中药材》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7期1187-1189,共3页
目的:研究紫藤瘤抗农作物病原性真菌活性部位化学成分。方法:利用硅胶、Sephadex LH-20等多种色谱法进行化合物分离纯化,根据波谱数据进行结构鉴定。结果:从活性部位中共分离鉴定了10个化合物,分别为:邻苯二甲酸二丁酯(1)、双丙酮醇(2)... 目的:研究紫藤瘤抗农作物病原性真菌活性部位化学成分。方法:利用硅胶、Sephadex LH-20等多种色谱法进行化合物分离纯化,根据波谱数据进行结构鉴定。结果:从活性部位中共分离鉴定了10个化合物,分别为:邻苯二甲酸二丁酯(1)、双丙酮醇(2)、松脂醇(3)、星鱼甾醇(4)、齐墩果酸(5)、12-齐墩果烯-3-酮-22,24-二醇(6)、白桦脂酸(7)、2',4',4-羟基-查尔酮(8)、扁蓄苷(9)、槲皮素-3-O-β-D-吡喃葡萄糖苷(10)。结论:所有化合物均为首次从该属植物中分离得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紫藤瘤 农作物病原性真菌 活性部位 化学成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网络药理学和分子对接研究紫藤瘤对胃癌的作用机制及初步验证 被引量:1
7
作者 杨辉 王文君 +4 位作者 徐泽荣 黄宇飞 程卉 刘劲松 王国凯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1期1739-1747,共9页
目的基于网络药理学和分子对接技术探讨紫藤瘤对胃癌的作用机制,并通过实验进行验证。方法通过数据库筛选紫藤瘤活性成分及对应靶点,同时收集疾病靶点,利用Venny2.1.0平台获取疾病和药物靶点的交集。使用String数据库对共有靶点进行靶... 目的基于网络药理学和分子对接技术探讨紫藤瘤对胃癌的作用机制,并通过实验进行验证。方法通过数据库筛选紫藤瘤活性成分及对应靶点,同时收集疾病靶点,利用Venny2.1.0平台获取疾病和药物靶点的交集。使用String数据库对共有靶点进行靶蛋白相互作用(PPI)网络构建、使用Metascape数据库对靶点进行基因本体(GO)富集分析及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KEGG)通路分析,通过Cytoscape3.7.2软件构建“成分-靶点-通路”交互网络分析。利用Autodock Vina软件将关键靶点与相应的活性成分进行分子对接;利用体外细胞实验验证。结果筛选出8个活性成分、308个药物靶点和269个疾病靶点,19个交集靶点,KEGG通路富集分析出7条通路。分子对接结果显示紫藤瘤活性成分能够和胃癌关键靶点产生较稳定的结合。体外结果表明,紫藤瘤中芒柄花素对胃癌细胞具有一定的活性,且诱导胃癌SGC-7901细胞凋亡,增加了胞内钙离子的水平。结论揭示了紫藤瘤治疗胃癌的潜在成分及其调控网络,明确了紫藤瘤中芒柄花素的抗肿瘤作用,且可能与诱导胃癌SGC-7901细胞凋亡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紫藤瘤 胃癌 网络药理学 分子对接 体外细胞实验 作用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紫藤瘤中化合物抗农作物病原真菌活性研究 被引量:4
8
作者 蔡百祥 王国凯 +3 位作者 吴培云 刘劲松 许应生 王刚 《安徽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15年第3期78-80,共3页
目的研究紫藤瘤中分离得到的单体化合物抗农作物病原真菌活性。方法采用十字交叉法测定紫藤瘤中分离到的单体化合物对5种农作物病原真菌的体外抑制率。结果分离得到的单体化合物对小麦赤霉菌、辣椒枯萎病菌、棉花枯萎病菌、油菜菌核病... 目的研究紫藤瘤中分离得到的单体化合物抗农作物病原真菌活性。方法采用十字交叉法测定紫藤瘤中分离到的单体化合物对5种农作物病原真菌的体外抑制率。结果分离得到的单体化合物对小麦赤霉菌、辣椒枯萎病菌、棉花枯萎病菌、油菜菌核病菌、玉米穗腐菌5种病原真菌均有较好的抑菌效果,尤其是对油菜菌核病菌的抑菌效果最为显著。0.6mg/mL丁香脂素对油菜菌核病菌抑制率达到36.72%,0.75mg/mL(3S)-7-O-methylvestitol对油菜菌核病菌抑制率达到40.26%,0.1mg/mL白桦脂酸对油菜菌核病菌抑制率高达84.52%。结论从紫藤瘤中分离得到的部分单体化合物具有抗农作物病原性真菌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紫藤瘤 化合物 农作物病原真菌 活性研究 油菜菌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