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紫花苜蓿复合体(Medicago sativa complex)叶片形态特征及数量分类研究 被引量:10
1
作者 崔大方 羊海军 +2 位作者 赵业彬 李庆艳 陈考科 《植物资源与环境学报》 CAS CSCD 2010年第3期1-9,共9页
运用比较形态学和比较解剖学方法,使用扫描电镜和光学显微镜对紫花苜蓿复合体(Medicago sativa complex)6个分类群的叶片形态特征和叶片解剖结构进行了观察和比较,并以15个叶片表征形态性状为基础,采用聚类分析法(UPGMA)和主成分分... 运用比较形态学和比较解剖学方法,使用扫描电镜和光学显微镜对紫花苜蓿复合体(Medicago sativa complex)6个分类群的叶片形态特征和叶片解剖结构进行了观察和比较,并以15个叶片表征形态性状为基础,采用聚类分析法(UPGMA)和主成分分析方法(PCA)对6个分类群进行了数量分类研究。观察结果表明:各分类群叶片的上、下表皮多为不规则形细胞;垂周壁呈深浅不一的波状;气孔器为不规则型,具有蜡质气孔盖,气孔密度有一定差异。6个分类群的叶片均为薄纸质型,厚度130~170μm,表皮细胞切面近圆形或近长方形;栅栏组织细胞1~2层,厚度41~68μm,细胞排列紧密;海绵组织厚度32~75μm,细胞排列疏松;不同分类群叶片的组织疏松度和组织紧缩度有一定的差异,大花苜蓿(M.trautvetterii Sumnev.)叶片的组织疏松度最高,紫花苜蓿叶片的组织紧缩度最高。UPGMA结果显示:在结合线1.53处可将6个分类群划分为2支,其中,黄花苜蓿(M.falcataL.)独立为一支,其余5个分类群聚成另一支;在结合线1.18处,第2支又被分成2个亚支,其中一个亚支包含紫花苜蓿和天山苜蓿(M.tianschanica Vassilcz.),另一个亚支则包含西锡金苜蓿(M.schischkinii Sumnev.)、座垫苜蓿(M.rivularis Vassilcz.)和大花苜蓿。PCA结果表明:对紫花苜蓿复合体而言,叶片表皮细胞形状、垂周壁式样、轴性分化特征、组织疏松度和气孔密度等特征具有较好的分类价值;基于主成分分析的Q分布图与聚类分析结果也具有较高的一致性。根据本研究结果及前人的研究结果,认为国产的紫花苜蓿复合体应包含3个分类群,即紫花苜蓿、黄花苜蓿及多变苜蓿(M.varia Martyn)。此外,西锡金苜蓿、座垫苜蓿、天山苜蓿和大花苜蓿等杂交后代分类群的性状分化不稳定,应属于多变苜蓿的同种异名植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紫花苜蓿复合体 叶片形态特征 解剖结构 聚类分析 主成分分析 数量分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新疆紫花苜蓿复合体3个种的遗传多样性及亲缘关系研究 被引量:13
2
作者 李飞飞 崔大方 +2 位作者 羊海军 邓超宏 李庆艳 《草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190-198,共9页
利用15对SSR引物和10个ISSR引物对紫花苜蓿复合体3个种黄花苜蓿、多变苜蓿及紫花苜蓿共10个居群的遗传多样性及亲缘关系进行研究。结果表明,SSR标记下,10个居群中多变苜蓿VG居群多态位点百分率、Shannon信息指数及Nei’s基因多样性指数... 利用15对SSR引物和10个ISSR引物对紫花苜蓿复合体3个种黄花苜蓿、多变苜蓿及紫花苜蓿共10个居群的遗传多样性及亲缘关系进行研究。结果表明,SSR标记下,10个居群中多变苜蓿VG居群多态位点百分率、Shannon信息指数及Nei’s基因多样性指数均最高;ISSR标记下,黄花苜蓿FH居群以上3个指数均最高;黄花苜蓿居群FH在2种分子标记下都存在特有位点。说明在10个居群中多变苜蓿居群VG与黄花苜蓿居群FH表现出较丰富的遗传多样性,值得进一步保护。UPGMA聚类分析结果表明,在2种分子标记下3个种可以被有效区分,结合它们在新疆境内的分布,本研究支持仍将紫花苜蓿、黄花苜蓿和多变苜蓿划分为3个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紫花苜蓿复合体 遗传多样性 亲缘关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紫花苜蓿复合体的形态变异式样及分类学研究(英文)
3
作者 羊海军 崔大方 +1 位作者 李飞飞 方颖 《草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207-216,共10页
紫花苜蓿复合体(Medicago sativa complex)是极为重要的牧草资源,其成员间具有明显的形态渐渡特征。为摸清其种质资源状况并明确其分类学问题,通过查阅馆藏腊叶标本和野外居群采样,观测了39个形态性状,并利用主成分分析和聚类分析的方... 紫花苜蓿复合体(Medicago sativa complex)是极为重要的牧草资源,其成员间具有明显的形态渐渡特征。为摸清其种质资源状况并明确其分类学问题,通过查阅馆藏腊叶标本和野外居群采样,观测了39个形态性状,并利用主成分分析和聚类分析的方法进行运算。结果表明,紫花苜蓿复合体的花器官有形成"大花类型"和"小花类型"的趋势,但花的大小尚不能作为独立的分类依据;荚果的变异相对稳定,可以作为比较可靠的分类依据;而营养器官的形态相似度极高,分类价值相当有限。同时,认为我国境内的紫花苜蓿复合体应包括4个种和3个变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紫花苜蓿复合体 形态变异 聚类分析 主成分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苜蓿属物种分类研究进展 被引量:5
4
作者 刘志鹏 任广朋 《草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1期191-203,共13页
结合物种的多个概念,综述了国内外苜蓿属植物分类的意义和混乱的现状,统计了我国13个苜蓿属物种的名称和特性,详细总结了全球约90个苜蓿属物种的名称、生活型、染色体数目、授粉方式和自然分布等,以及苜蓿属内14个组和10个亚组的划分、... 结合物种的多个概念,综述了国内外苜蓿属植物分类的意义和混乱的现状,统计了我国13个苜蓿属物种的名称和特性,详细总结了全球约90个苜蓿属物种的名称、生活型、染色体数目、授粉方式和自然分布等,以及苜蓿属内14个组和10个亚组的划分、不同物种间的分子进化关系、苜蓿属的地理起源,并进一步解释了紫花苜蓿复合体内部不同亚种之间的遗传关系。提出了在深入理解物种概念的基础上鉴定苜蓿属物种的方法,建议广泛收集全球苜蓿属种质资源,采用分子进化等手段进一步理清苜蓿属内组间和物种间的进化关系,以期为今后的苜蓿属植物分类和紫花苜蓿杂交育种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苜蓿 分类 物种 紫花苜蓿复合体 系统进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