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垄作免耕下紫色水稻土有机碳的分布特征 |
唐晓红
邵景安
黄雪夏
魏朝富
谢德体
潘根兴
|
《土壤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07 |
41
|
|
2
|
土壤水分和植物残体对紫色水稻土有机碳矿化的影响 |
张薇
王子芳
王辉
郑杰炳
鲍金星
高明
|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07 |
47
|
|
3
|
长期施用有机肥对紫色水稻土铁锰铜锌形态的影响 |
高明
车福才
魏朝富
谢德体
杨剑虹
|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CAS
CSCD
|
2000 |
92
|
|
4
|
长期施肥紫色水稻土磷素累积与迁移特征 |
樊红柱
陈庆瑞
秦鱼生
陈琨
涂仕华
|
《中国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6 |
20
|
|
5
|
长期施肥紫色水稻土团聚体稳定性及其固碳特征 |
樊红柱
秦鱼生
陈庆瑞
陈琨
涂仕华
|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5 |
21
|
|
6
|
长期不同施肥紫色水稻土磷的盈亏及有效性 |
樊红柱
陈庆瑞
郭松
陈琨
秦鱼生
涂仕华
|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8 |
18
|
|
7
|
耕作方式对紫色水稻土有机碳和微生物生物量碳的影响 |
李辉
张军科
江长胜
郝庆菊
吴艳
谢德体
|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2 |
24
|
|
8
|
耕作方式对紫色水稻土轻组有机碳的影响 |
张军科
江长胜
郝庆菊
吴艳
谢德体
|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2 |
15
|
|
9
|
紫色水稻土硅有效性的研究 |
魏朝富
杨剑虹
高明
谢德体
李全珍
李海林
李杰
向天常
|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CAS
CSCD
|
1997 |
14
|
|
10
|
耕作制度对紫色水稻土有机碳累积及矿化动态的影响 |
彭娟
符卓旺
朱洁
慈恩
高明
谢德体
|
《水土保持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
2011 |
10
|
|
11
|
长期定位施肥31年后紫色水稻土碳、氮含量及储量变化 |
樊红柱
陈琨
陈庆瑞
秦鱼生
蒋松
|
《西南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
2018 |
7
|
|
12
|
紫色水稻土钾有效性和钾释放的研究 |
魏朝富
杨剑虹
屈明
谢德体
魏世强
|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CAS
CSCD
|
1998 |
10
|
|
13
|
利用方式对紫色水稻土有机碳与颗粒态有机碳的影响 |
黄雪夏
唐晓红
魏朝富
谢德体
|
《生态环境》
CSCD
北大核心
|
2007 |
18
|
|
14
|
耕作方式对西南地区紫色水稻土全氮及碱解氮的影响 |
祝滔
郝庆菊
江长胜
袁雪
|
《地理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
2011 |
7
|
|
15
|
紫色水稻土有机无机复合与土粒团聚的关系 |
魏朝富
谢德体
陈世正
|
《土壤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
1996 |
25
|
|
16
|
保护性耕作对四川紫色水稻土团聚体组成及有机碳含量与分布的影响 |
赵光
唐晓红
罗友进
魏朝富
|
《江苏农业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
2010 |
10
|
|
17
|
再生水灌溉下紫色水稻土颗粒态有机质中重金属的富集特征 |
郑顺安
郑向群
刘书田
姚秀荣
|
《水土保持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
2012 |
8
|
|
18
|
不同母质发育的紫色水稻土腐殖质分布特征 |
马世五
高雪松
邓良基
胡玉福
李亨伟
黄春
|
《山地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
2008 |
9
|
|
19
|
不同耕作制度下紫色水稻土有机碳变化的DNDC模型预测 |
陈杰华
慈恩
谢德体
杨剑虹
符卓旺
赵新儒
|
《农机化研究》
北大核心
|
2013 |
9
|
|
20
|
耕作方式对紫色水稻土颗粒态氮的影响 |
刘志祥
郝庆菊
江长胜
祝滔
|
《水土保持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
2011 |
6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