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2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VATS辅助下小切口行肿瘤切除、系统纵隔淋巴结清扫术治疗肺癌的效果 被引量:5
1
作者 方桓 《中外医学研究》 2020年第3期152-154,共3页
目的:对肺癌治疗中电视辅助胸腔镜手术(video-assisted thoracic surgery,VATS)辅助下小切口行肿瘤切除联合系统纵隔淋巴结清扫术的应用价值进行探讨。方法:选取72例笔者所在医院在2015年9月-2017年9月收治的肺癌患者进行研究,按照随机... 目的:对肺癌治疗中电视辅助胸腔镜手术(video-assisted thoracic surgery,VATS)辅助下小切口行肿瘤切除联合系统纵隔淋巴结清扫术的应用价值进行探讨。方法:选取72例笔者所在医院在2015年9月-2017年9月收治的肺癌患者进行研究,按照随机图表法和均分原则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6例,分别予以开胸手术和VATS辅助下小切口行肿瘤切除+系统纵隔淋巴结清扫术,比较疾病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手术治疗情况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前肺功能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肺功能指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予以肺癌患者VATS辅助下小切口肿瘤切除术联合系统纵隔淋巴结清扫术效果明显,安全性高,可予以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视辅助胸腔镜手术 小切口肿瘤切除术 系统纵隔淋巴结清扫 肺癌 肺功能 生活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系统性纵隔淋巴结清扫术在肺癌外科治疗中的重要性 被引量:11
2
作者 王思愚 吴一龙 《中国肺癌杂志》 CAS 2001年第4期263-267,共5页
关键词 系统纵隔淋巴结清扫 肺癌 外科手术 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系统性纵隔淋巴结清扫在肺癌外科治疗中的作用(二) 被引量:7
3
作者 杨浩贤 吴一龙 杨学宁 《循证医学》 CSCD 2003年第2期103-105,共3页
1文献类型治疗2证据水平1b3文献来源Izbicki J R, Passlick B, Pantel K, ct al. Effecti-veness of radical systematic mediastinal lymphadene-ctomy in patients with resectable non-small cell lungcancer, results of a prospect... 1文献类型治疗2证据水平1b3文献来源Izbicki J R, Passlick B, Pantel K, ct al. Effecti-veness of radical systematic mediastinal lymphadene-ctomy in patients with resectable non-small cell lungcancer, results of a prospective randomized trial [J].Ann Surg, 199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系统纵隔淋巴结清扫 肺癌 外科治疗 纵隔淋巴结采样术 手术方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系统性纵隔淋巴结清扫术在非小细胞肺癌分期中的重要性 被引量:3
4
作者 朱应昌 孔令言 +2 位作者 邱萃平 张凯 陈卓荣 《循证医学》 CSCD 2002年第2期91-93,共3页
目的 探讨系统性纵隔淋巴结清扫术在非小细胞肺癌分期中的作用。方法 对1998年3月-2002年3月34例非小细胞肺癌患者行肺叶或全肺切除术加系统性纵隔淋巴结清扫术,并对病例的临床TNM分期、术后TNM分期、区域淋巴结切除总数目、淋巴结转移... 目的 探讨系统性纵隔淋巴结清扫术在非小细胞肺癌分期中的作用。方法 对1998年3月-2002年3月34例非小细胞肺癌患者行肺叶或全肺切除术加系统性纵隔淋巴结清扫术,并对病例的临床TNM分期、术后TNM分期、区域淋巴结切除总数目、淋巴结转移比、淋巴结大小等5项指标进行评价。结果 34例病人中,术后分期改变16例,占47%(16/34);共清扫纵隔淋巴结311枚,平均每例9.15枚;10例N_2患者中清扫104枚纵隔淋巴结,32枚淋巴结有转移,其中7例为单区域转移(L_1),3例为2个区域转移(L_2);淋巴结转移比30.8%(32/104);淋巴结的大小与是否转移无明显关系。结论 系统性纵隔淋巴结清扫术在非小细胞肺癌分期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系统性纵隔淋巴结清扫术应成为非小细胞肺癌根治性手术的标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系统纵隔淋巴结清扫 非小细胞肺癌 肿瘤 淋巴结转移 NSCLC 手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系统性纵隔淋巴结清扫在非小细胞肺癌手术中的应用 被引量:2
5
作者 李刚 肖凌 欧袁 《海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11年第12期1659-1660,1664,共3页
目的:探讨系统性纵隔淋巴结清扫术在非小细胞肺癌治疗中的作用。方法:回顾1995年1月~2006年5月手术切除的Ⅰ~Ⅲa期非小细胞肺癌136例,其中传统肺癌根治术68例,自2002年后所有肺癌行根治加系统纵隔淋巴结清扫术68例,比较两组术后并发... 目的:探讨系统性纵隔淋巴结清扫术在非小细胞肺癌治疗中的作用。方法:回顾1995年1月~2006年5月手术切除的Ⅰ~Ⅲa期非小细胞肺癌136例,其中传统肺癌根治术68例,自2002年后所有肺癌行根治加系统纵隔淋巴结清扫术68例,比较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及5年生存率。结果:传统肺癌根治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及5年生存率分别为11.2%、21.0%,而系统性纵隔淋巴结清扫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及5年生存率分别为12.7%、44.4%。结论:系统性纵隔淋巴结清扫术提高了患者的5年生存率,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未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小细胞肺癌 系统纵隔淋巴结清扫 生存率 并发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系统性纵隔淋巴结清扫治疗肺癌附132例临床观察 被引量:2
6
作者 余鑫 《临床肺科杂志》 2010年第5期724-724,共1页
目的探讨系统性纵隔淋巴结清扫术在肺癌治疗中的作用。方法收集Ⅰ~ⅢA肺癌132例,分成甲、乙两组,比较肺癌切除时,行系统性纵隔淋巴结清扫术和肺门淋巴结清扫术的不同作用,手术并发症及术中风险性。结果系统性纵隔淋巴结清扫术延长了患... 目的探讨系统性纵隔淋巴结清扫术在肺癌治疗中的作用。方法收集Ⅰ~ⅢA肺癌132例,分成甲、乙两组,比较肺癌切除时,行系统性纵隔淋巴结清扫术和肺门淋巴结清扫术的不同作用,手术并发症及术中风险性。结果系统性纵隔淋巴结清扫术延长了患者的术后生存期,而术中风险性和术后并发症未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系统纵隔淋巴结清扫 肺癌 临床观察 治疗 手术并发症 术后生存期 术后并发症 风险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系统性纵隔淋巴结清扫在肺癌外科治疗中的作用(一)
7
作者 杨浩贤 杨学宁 《循证医学》 CSCD 2003年第2期100-102,共3页
1文献类型治疗2证据水平1b3文献来源Wu Y L, Huang Z F, Wang S Y, et al. A randomi-zed trial of systematic nodal dissection in resectable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 [J]. Lung Cancer,2002,36(1)
关键词 系统纵隔淋巴结清扫 肺癌 外科治疗 生存率 纵隔淋巴结采样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研究纵隔淋巴结清扫范围对早期非小细胞肺癌预后的影响
8
作者 赛喜雅拉图 《智慧健康》 2019年第1期101-102,共2页
目的研究分析对早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而言,纵隔淋巴结清扫范围对其预后的影响情况。方法择取在2014年8月至2018年9月到我院就诊的50例早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随机均分为甲组和乙组,各25例,甲组行采样式纵隔淋巴结清扫术,乙组行系统纵隔... 目的研究分析对早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而言,纵隔淋巴结清扫范围对其预后的影响情况。方法择取在2014年8月至2018年9月到我院就诊的50例早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随机均分为甲组和乙组,各25例,甲组行采样式纵隔淋巴结清扫术,乙组行系统纵隔淋巴结清扫术进行治疗,统计淋巴结清除数、淋巴结转移数、转移率以及不同随访时间的生存率情况,并进行评价与对比分析。结果比较两组淋巴结转移率情况(P> 0.05);随访6个月以及12个月时,同甲组进行比较,乙组患者的生存率更高(P<0.05)。结论对于早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而言,选择系统纵隔淋巴结清扫术进行治疗的效果更加可观,能够有效将淋巴结清除,并降低淋巴结转移率,生存率更高,可帮助改善预后,在临床中具有理想的价值,应当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采样式纵隔淋巴结清扫 早期非小细胞肺癌 系统纵隔淋巴结清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临床Ⅰ期非小细胞肺癌全胸腔镜与开胸纵隔淋巴结清扫的对比研究 被引量:41
9
作者 杨帆 王俊 +4 位作者 刘军 姜冠潮 李剑锋 赵辉 李运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2010年第4期344-346,350,共4页
目的评价临床Ⅰ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全胸腔镜纵隔淋巴结清扫的效果。方法回顾性研究2003年1月~2009年7月间连续282例临床Ⅰ期非小细胞肺癌的资料,152例接受全胸腔镜手术,另130例为开胸手术,对比2组清扫纵隔淋巴结组数、枚数、各区域淋... 目的评价临床Ⅰ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全胸腔镜纵隔淋巴结清扫的效果。方法回顾性研究2003年1月~2009年7月间连续282例临床Ⅰ期非小细胞肺癌的资料,152例接受全胸腔镜手术,另130例为开胸手术,对比2组清扫纵隔淋巴结组数、枚数、各区域淋巴结枚数和淋巴结清扫相关并发症。结果胸腔镜组与开胸组纵隔淋巴结清扫组数[中位数4组(3~6组)vs4组(3~7组),Z=0.603,P=0.544)和枚数[(13.7±6.1)vs(14.6±7.2),t=-1.136,P=0.257)差异无显著性,各区域(右侧上纵隔、中下纵隔,左侧主动脉弓周围、中下纵隔)两组间淋巴结清扫枚数差异亦无显著性(P>0.05)。淋巴结清扫相关并发症(胸腔镜组乳糜胸2例,开胸组乳糜胸2例、喉返神经损伤1例,χ2=0.031,P=0.860)和胸腔引流时间[(8.1±3.9)dvs(8.6±4.1)d,t=-1.048,P=0.296]也未到达统计学差异。结论全胸腔镜纵隔淋巴结清扫可以达到等同传统开胸手术的效果,且不增加并发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小细胞肺癌 胸腔镜手术 系统纵隔淋巴结清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胸腔镜下系统性纵隔淋巴结清扫方法与效果的探讨
10
作者 柴 黄利坚 《浙江创伤外科》 2011年第2期145-147,共3页
近些年来,国内少数医疗单位也积极开展胸腔镜下肺癌根治术,随着手术器械及手术技术的不断提高,电视辅助胸腔镜手术(VATS)肺叶切除术的手术时间在缩短;但对于系统性纵隔淋巴结清扫(SND)能否达到开胸手术的标准,探讨的尚少。现根据一... 近些年来,国内少数医疗单位也积极开展胸腔镜下肺癌根治术,随着手术器械及手术技术的不断提高,电视辅助胸腔镜手术(VATS)肺叶切除术的手术时间在缩短;但对于系统性纵隔淋巴结清扫(SND)能否达到开胸手术的标准,探讨的尚少。现根据一些国内外文献著作的观点,分别探讨胸腔镜下纵隔淋巴结清扫的方法和效果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系统纵隔淋巴结清扫 电视辅助胸腔镜手术 肺癌根治术 肺叶切除术 医疗单位 手术技术 手术器械 手术时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胸腔镜系统性纵隔淋巴结清扫术的临床效果观察 被引量:1
11
作者 植华德 何德荣 +1 位作者 谢保东 郑启越 《基层医学论坛》 2016年第28期3901-3903,共3页
目的探讨非小细胞肺癌全胸腔镜肺叶切除术与常规开胸肺叶切除术的淋巴结清扫差异。方法共70例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入选本研究,其中37例接受全胸腔镜手术(试验组),33例为开胸手术(对照组),对2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术后住院时间、淋巴结清扫数... 目的探讨非小细胞肺癌全胸腔镜肺叶切除术与常规开胸肺叶切除术的淋巴结清扫差异。方法共70例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入选本研究,其中37例接受全胸腔镜手术(试验组),33例为开胸手术(对照组),对2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术后住院时间、淋巴结清扫数量和站数等指标进行分析。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手术切口明显缩短、术中出血量少、术后拔管时间短、住院时间短。试验组清扫淋巴结数为(17.6±7.8)枚,对照组为(19.4±5.7)枚,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患者术后胸腔总引流量低于对照组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均无死亡。结论全胸腔镜纵隔淋巴结清扫可以达到等同传统开胸手术的效果,同时胸腔镜手术具有微创、术后恢复快等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小细胞肺癌 肺叶切除术 胸腔镜 系统纵隔淋巴结清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局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微创淋巴结清扫的改良术式--单中心经验 被引量:1
12
作者 谭思创 胡衍 +3 位作者 彭慕云 黄奇 胡琪康 喻风雷 《中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1期1227-1232,共6页
目的:系统淋巴结清扫是局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手术治疗的重要组成部分,关于该术式的改良,目前文献较少。本文报告了一种基于单中心经验改良的胸腔镜下局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系统纵隔淋巴结清扫术——平行向上法(PUD法)并评估其疗效。方法:... 目的:系统淋巴结清扫是局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手术治疗的重要组成部分,关于该术式的改良,目前文献较少。本文报告了一种基于单中心经验改良的胸腔镜下局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系统纵隔淋巴结清扫术——平行向上法(PUD法)并评估其疗效。方法:对PUD术式的设计理念和具体操作细节进行介绍;通过回顾性分析,总结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胸外科(2012年至2020年)采用PUD术式进行手术的998例局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围手术期病死率及一般并发症和严重并发症(如喉返神经损伤、支气管胸膜瘘等)的发生率。结果:998例患者均顺利完成PUD术式。统计PUD术式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现仅有少数一般术后并发症发生,没有喉返神经损伤、支气管损伤及围手术期死亡发生。结论:PUD法安全且有效,可以作为目前系统纵隔淋巴结清扫术的有益补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系统纵隔淋巴结清扫 微创胸腔镜手术 非小细胞肺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肺癌手术治疗中纵隔淋巴结的外科处理 被引量:5
13
作者 赵晓菁 周允中 《中国肿瘤》 CAS 2004年第10期629-633,共5页
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纵隔淋巴结的外科切除范围目前仍然存在争议。一些医学中心主张将可疑癌转移的纵隔淋巴结摘除,即纵隔淋巴结采样术,而也有主张实行系统性纵隔淋巴结清扫术。文章综合分析有关肺癌淋巴结切除有效性的研究文献,阐明两种... 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纵隔淋巴结的外科切除范围目前仍然存在争议。一些医学中心主张将可疑癌转移的纵隔淋巴结摘除,即纵隔淋巴结采样术,而也有主张实行系统性纵隔淋巴结清扫术。文章综合分析有关肺癌淋巴结切除有效性的研究文献,阐明两种切除方式的优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纵隔淋巴结采样术 系统纵隔淋巴结清扫 肺肿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肺癌患者经单孔单向式全胸腔镜肺叶切除术+系统性纵隔淋巴结清扫术治疗的效果
14
作者 杨清岛 《中国医疗器械信息》 2024年第7期111-113,共3页
目的:分析经单孔单向式全胸腔镜肺叶切除术+系统性纵隔淋巴结清扫术对肺癌患者的疗效。方法:回顾性选取2020年9月~2023年4月本院肺癌患者86例,按照治疗方案不同分成观察组、对照组,各43例。对照组行三孔单向式全胸腔镜肺叶切除术,观察... 目的:分析经单孔单向式全胸腔镜肺叶切除术+系统性纵隔淋巴结清扫术对肺癌患者的疗效。方法:回顾性选取2020年9月~2023年4月本院肺癌患者86例,按照治疗方案不同分成观察组、对照组,各43例。对照组行三孔单向式全胸腔镜肺叶切除术,观察组行经单孔单向式全胸腔镜肺叶切除术,统计对比两组基础指标、并发症以及围手术期疼痛度、创伤应激。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术后1d、术后3d、术后5d的观察组视觉模拟评分分值少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3d血清皮质醇、P物质、去甲肾上腺素水平少于对照组(P<0.05);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肺癌患者经单孔单向式全胸腔镜肺叶切除术+系统性纵隔淋巴结清扫术治疗,可缩短手术时间,减轻术后疼痛与创伤应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癌 三孔 单孔 单向式全胸腔镜肺叶切除术 系统纵隔淋巴结清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系统性纵隔淋巴结清扫对非小细胞肺癌患者预后的影响 被引量:3
15
作者 李标 林伟民 +2 位作者 李富 王琼育 李凡 《现代生物医学进展》 CAS 2013年第29期5729-5731,共3页
目的:探讨系统性纵隔淋巴结清扫术对非小细胞肺癌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选择2007年1月至2009年12月在我院住院的124例非小细胞肺癌患者为研究对象,并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60例患者采用采样式纵隔淋巴结清扫术(meditational... 目的:探讨系统性纵隔淋巴结清扫术对非小细胞肺癌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选择2007年1月至2009年12月在我院住院的124例非小细胞肺癌患者为研究对象,并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60例患者采用采样式纵隔淋巴结清扫术(meditational lymph node sampling,LS)治疗,实验组64例患者采用系统纵隔淋巴结清扫术(systematic meditational lymphadenectomy,SML)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淋巴结清除总数、淋巴结转移数、淋巴结转移率,通过寿命表法和Kaplan-Meier法比较两组患者的累积3年生存率及中位生存时间。结果:两组比较淋巴结转移率无统计学差异,而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下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和实验组患者的中位生存期、3年生存率分别为20.1和24.2个月、18.75%和43.33%,两组比较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系统性纵隔淋巴结清扫治疗非小细胞肺癌可显著降低患者的淋巴结转移率,并提高患者的3年生存率,延长患者的寿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小细胞肺癌 系统纵隔淋巴结清扫 预后
原文传递
非小细胞肺癌淋巴结清扫方式的系统评价和Meta分析 被引量:7
16
作者 敬涛 冯海明 +3 位作者 马建兴 王成 李斌 张建华 《中国胸心血管外科临床杂志》 CAS CSCD 2018年第8期659-669,共11页
目的对比淋巴结采样(LN-S)和肺叶特异性淋巴结清扫(L-SLD)治疗早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计算机检索Pub Med、Medline、EMbase、Web of Science和The Cochrane Library(2017年2期)数据库公开发表的英文文献,搜集... 目的对比淋巴结采样(LN-S)和肺叶特异性淋巴结清扫(L-SLD)治疗早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计算机检索Pub Med、Medline、EMbase、Web of Science和The Cochrane Library(2017年2期)数据库公开发表的英文文献,搜集系统性纵隔淋巴结清扫(SMLD)与LN-S或L-SLD治疗NSCLC的随机对照试验(RCT)和队列研究(CS),检索时间均为建库至2017年3月。由2位评价员独立筛选文献、提取资料和评价纳入研究的偏倚风险后,采用Rev Man 5.3软件进行直接Meta分析,采用ITC软件进行间接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文献18篇,包括4篇RCT和14篇CS,共10 714例患者。直接Meta分析结果表明:CS中与SMLD组相比,L-SLD延长了总生存期,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HR=0.99,95%CI(0.78,1.25),P=0.92],LN-S组总生存期缩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HR=1.43,95%CI(1.17,1.75),P=0.000 4],但在RCT中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35)。CS中无病生存期SMLD组和LN-S组[HR=1.25,95%CI(0.96,1.62),P=0.10]、L-SLD组[HR=1.15,95%CI(0.92,1.43),P=0.23]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在局部复发率和远处转移率方面,与非系统性淋巴结清扫(NSMLD)相比,SMLD在CS和RCT中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CS:P=0.43,P=0.39;RCT:P=0.24,P=0.10);术后并发症在CS[OR=0.79,95%CI(0.58,1.09),P=0.15]和RCT[OR=0.36,95%CI(0.09,1.45),P=0.15]中差异亦无统计学意义。间接Meta分析显示,与LN-S组相比,L-SLD组死亡风险降低了31%[HR=0.69,95%CI(0.51,0.95),P=0.46],复发风险降低了35%[HR=0.65,95%CI(0.65,1.30),P=0.72],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对于早期NSCLC,与L-SLD相比SMLD在生存获益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而LN-S的总生存期短于SMLD。间接Meta分析显示相比LN-S组,L-SLD组降低死亡风险和复发风险,然而两者的预后尚无直接比较的证据支持,仍需要更进一步的前瞻性研究予以验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小细胞肺癌 系统纵隔淋巴结清扫 淋巴结采样 肺叶特异性淋巴结清扫 META分析
原文传递
早期非小细胞肺癌不同淋巴结清扫方式疗效及安全性的Meta分析 被引量:4
17
作者 敬涛 杨建宝 +3 位作者 冯海明 马建兴 拜争刚 王成 《中国循证医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43-51,共9页
目的系统评价非系统性淋巴结清扫(NSMLD)与系统性淋巴结清扫(SMLD)比较治疗早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计算机检索Pub Med、EMbase、Web of Science和The Cochrane Library数据库,搜集NSMLD与SMLD比较治疗NSCLC的... 目的系统评价非系统性淋巴结清扫(NSMLD)与系统性淋巴结清扫(SMLD)比较治疗早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计算机检索Pub Med、EMbase、Web of Science和The Cochrane Library数据库,搜集NSMLD与SMLD比较治疗NSCLC的随机对照试验(RCT)和非随机对照研究(NRCT),检索时限均为建库至2016年10月。由2名评价员独立筛选文献、提取资料和评价纳入研究的偏倚风险后,采用Rev Man 5.3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16个研究,包括4个RCT和12个NRCT,共4 718例患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与SMLD相比,NSMLD的死亡风险更大[HR=1.23,95%CI(1.11,1.37),P<0.000 1]。但两组在无病生存期、局部复发率、远处转移率和安全性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此外,NSMLD组手术时间更短,引流量和失血量更少。按照NSMLD组的不同手术方式进行亚组分析,对NRCT的Meta分析结果显示:与SMLD相比,NSMLD组采用淋巴结采样(LN-S)的手术方式会增加死亡风险[HR=1.43,95%CI(1.17,1.75),P=0.004],而采用肺叶特异性淋巴结清扫(L-SLD)方式,未见增加死亡风险。结论当前证据表明,与SMLD相比,采用L-SLD方式的NSMLD治疗早期NSCLC不会增加死亡风险,而采用LN-S方式的NSMLD可能会增加死亡风险。受纳入研究数量和质量的限制,上述结论尚待更多高质量研究予以验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小细胞肺癌 系统纵隔淋巴结清扫 淋巴结采样 肺叶特异性淋巴结清扫 META分析 系统评价 随机对照试验 非随机对照研究
原文传递
肺癌术后迟发性中–大量胸腔积液诊治分析 被引量:2
18
作者 张明科 黄开利 +2 位作者 田龙 范铭钰 朱大兴 《癌症》 SCIE CAS CSCD 2018年第8期371-376,共6页
背景与目的目前文献缺乏对肺癌术后迟发性胸腔积液的诊治分析,肺癌切除术后迟发性乳糜胸仅有4例个案报道。本研究旨在观察肺癌根治切除术后迟发性中–大量胸腔积液的发生情况,探讨其发生原因和治疗策略。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2月至2018... 背景与目的目前文献缺乏对肺癌术后迟发性胸腔积液的诊治分析,肺癌切除术后迟发性乳糜胸仅有4例个案报道。本研究旨在观察肺癌根治切除术后迟发性中–大量胸腔积液的发生情况,探讨其发生原因和治疗策略。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2月至2018年4月四川大学华西医院肺癌中心单个医疗组肺癌根治性切除术患者235例,其中6例(2.6%)发生迟发性中–大量胸腔积液,所有病例均做了胸水常规、生化、细菌培养、乳糜试验(苏丹III染色)、脱落细胞学检测,并进行诊治分析。结果 6例迟发性中–大量胸腔积液患者均行了胸腔穿刺置管、细管引流;迟发性胸腔积液发生在术后17–42(平均值=34)d,胸水引流量800–2800(平均值=1467)mL,胸水性质均为渗出液,以淋巴细胞为主;乳糜试验(苏丹III染色)阳性,诊断为术后迟发性乳糜胸。4例患者联合低脂饮食1个月治疗,另2例患者同时胸腔内注射50%高糖行胸膜固定术治疗,均未再发中–大量胸腔积液。结论肺癌根治切除术后迟发性中–大量胸腔积液并不少见,这6例患者均为迟发性乳糜胸,通过胸腔穿刺细管引流、低脂饮食、胸腔注射50%高糖行胸膜固定等保守治疗均可治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小细胞肺癌 肺叶切除 系统纵隔淋巴结清扫 迟发性胸腔积液 乳糜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肺切除术后低氧血症的发生规律及危险因素分析 被引量:1
19
作者 刘海波 李简 刘桐林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7期2116-2119,共4页
目的观察肺切除术后低氧血症的发生规律,并分析相关的危险因素。方法对112例肺切除手术患者行前瞻性围术期脉搏氧饱和度连续监测,同时收集相关临床数据,应用SPSS软件进行多因素Logisic回归分析。结果肺切除术后低氧血症发生率可达50%;... 目的观察肺切除术后低氧血症的发生规律,并分析相关的危险因素。方法对112例肺切除手术患者行前瞻性围术期脉搏氧饱和度连续监测,同时收集相关临床数据,应用SPSS软件进行多因素Logisic回归分析。结果肺切除术后低氧血症发生率可达50%;其中术后第1天低氧血症发生率和严重程度最高,为48.2%;在术后第3~5天恢复最为迅速;至术后1周时大部分患者SpO2可恢复到94%以上。多因素分析显示肺切除术后发生低氧血症的独立危险因素有老年(odds ratio,5.9)、超重(odds ratio,7.2)、高术后疼痛评分(odds ra-tio,1.8)和系统性纵隔淋巴结清扫(odds ratio,4.1)。结论肺切除术后低氧血症发生率较高,其变化呈现一定规律;老年、超重、高术后疼痛评分、系统性纵隔淋巴结清扫是肺切除术后发生低氧血症的独立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切除术 低氧血症 系统纵隔淋巴结清扫 脉搏氧饱和度监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探讨《中国肺癌临床指引》在外科治疗的应用价值
20
作者 王树军 王伟 +1 位作者 刘金山 张道忠 《临床肺科杂志》 2007年第11期1282-1283,共2页
目的对照《中国肺癌临床指引》(2005年版,以下简称《指引》),检查肺癌外科治疗在术前基本诊断步骤和手术治疗方面的规范程度。方法以《指引》为依据,对2003~2006年34例肺癌外科治疗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结果因术前相关检查缺项,... 目的对照《中国肺癌临床指引》(2005年版,以下简称《指引》),检查肺癌外科治疗在术前基本诊断步骤和手术治疗方面的规范程度。方法以《指引》为依据,对2003~2006年34例肺癌外科治疗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结果因术前相关检查缺项,而致术前肺癌基本诊断步骤不能尽善;18例行系统性纵隔淋巴结清扫术,6例行纵隔淋巴结采样术,8例未清扫淋巴结。结论基层医院非胸部肿瘤外科医师,在肺癌外科治疗方面存有一定缺陷。必须自觉认真学习《指引》,以求肺癌病人都能够得到国内统一标准的规范化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术前肺癌 外科治疗 系统纵隔淋巴结清扫 临床 中国 纵隔淋巴结采样术 价值 肿瘤外科医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