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心房颤动左心耳封堵4年后发生系统性栓塞伴左心房血栓1例 被引量:2
1
作者 王赛华 郇强 +2 位作者 朱珞宁 宁忠平 赵志宏 《中国介入心脏病学杂志》 2022年第5期398-400,共3页
本文报道1例老年女性心房颤动患者,左心耳Watchman封堵术后长期服用阿司匹林(100 mg、每日1次),4年后发生系统性栓塞及左心房前侧壁血栓,封堵伞表面内皮化良好,阿司匹林联合华法林抗凝2个月后复查左心房内血栓消失,继续长期抗栓方案。
关键词 心房颤动 左心耳封堵 系统性栓塞 左心房血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尖瓣生物瓣置换术后系统性栓塞危险因素分析 被引量:1
2
作者 张林 姜胜利 +3 位作者 任崇雷 肖苍松 王嵘 高长青 《中国胸心血管外科临床杂志》 CAS CSCD 2015年第5期438-441,共4页
目的分析二尖瓣生物瓣置换术后患者远期系统性栓塞的危险或保护因素。方法 2002年10月至2013年3月解放军总医院心外科共146例患者行二尖瓣生物瓣置换术,平均年龄(66.23±5.17)岁,男68例、女78例,二尖瓣病变主要病因为退行性病变或... 目的分析二尖瓣生物瓣置换术后患者远期系统性栓塞的危险或保护因素。方法 2002年10月至2013年3月解放军总医院心外科共146例患者行二尖瓣生物瓣置换术,平均年龄(66.23±5.17)岁,男68例、女78例,二尖瓣病变主要病因为退行性病变或二尖瓣脱垂40例,风湿性心脏病101例,缺血性心脏病3例,感染性心内膜炎1例,机械瓣术后瓣周漏1例。所有患者术后3个月内接受华法林抗凝治疗,3个月后不同的医生决定抗栓治疗方案,电话或信件随访患者术后一般状况和系统性栓塞事件。结果 146例患者中16例(10.96%)发生了外周动脉系统性栓塞事件,包括脑梗死13例、短暂脑缺血发作(TIA)2例及脾动脉栓塞1例。16例患者死亡,术后1年、3年、5年和10年累计生存率分别为95.2%,93.6%,92.5%和88.3%,有系统性栓塞的患者行左心耳闭合的概率低于无系统性栓塞的患者(25.0%vs.78.6%,P=0.015),多因素分析表明未行左心耳闭合是系统性栓塞的主要危险因素(P=0.041)。结论左心耳闭合是防止行二尖瓣生物瓣置换患者术后系统性栓塞的主要保护因素,与患者服用何种抗栓药物无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系统性栓塞 二尖瓣生物瓣置换 抗栓治疗
原文传递
新型口服抗凝药的临床应用拓展 被引量:6
3
作者 汤宝鹏 芦颜美 《实用医院临床杂志》 2017年第1期12-20,共9页
目前临床使用时间最长、证据最强的抗凝药物是口服双香豆素类抗凝剂华法林,但其抗凝效果不可预测,需常规监测凝血功能指导临床用药剂量,否则容易出血,同时由于其治疗窗窄等缺点限制了其在临床上的广泛使用。近年出现的一些新型口服抗凝... 目前临床使用时间最长、证据最强的抗凝药物是口服双香豆素类抗凝剂华法林,但其抗凝效果不可预测,需常规监测凝血功能指导临床用药剂量,否则容易出血,同时由于其治疗窗窄等缺点限制了其在临床上的广泛使用。近年出现的一些新型口服抗凝剂(Novel Oral Anticoagulants,NOACs),使用更加方便,不需要实验室监测,更重要的是,NOACs临床效果并不劣于华法林,甚至具有更好的疗效、安全性。最初,NOACs的临床应用主要体现在预防非瓣膜性心房纤颤患者发生脑卒中的效果,随着NOACs临床应用适应症的拓展,应用范围将更加广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口服抗凝药 心房颤动 脑卒中 系统性栓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心房颤动患者发生抗凝相关颅内出血后的抗凝策略 被引量:1
4
作者 冯若璇 秦明照 《心血管病学进展》 CAS 2018年第2期169-172,共4页
口服抗凝药是心房颤动患者预防卒中/系统性栓塞事件的首选用药。然而,抗凝作用与出血风险并存,其中后果最严重、死亡率最高的并发症就是颅内出血。当心房颤动患者发生颅内出血后,是否恢复抗凝治疗及恢复抗凝治疗的时机尚存争论,平衡卒... 口服抗凝药是心房颤动患者预防卒中/系统性栓塞事件的首选用药。然而,抗凝作用与出血风险并存,其中后果最严重、死亡率最高的并发症就是颅内出血。当心房颤动患者发生颅内出血后,是否恢复抗凝治疗及恢复抗凝治疗的时机尚存争论,平衡卒中及再出血的风险及获益是临床实践中巨大的挑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房颤动 卒中/系统性栓塞 颅内出血 重启口服抗凝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Isolated right ventricular noncompaction caused recurrent pulmonary embolism 被引量:2
5
作者 Yan-Jun CAO Xia ZHANG +5 位作者 Bao-Hua QIU Lian-Lian MEI Zhi-Guo WU Min-Min LIU Hong-Yu ZHANG Yan-Chun LIAO 《Journal of Geriatric Cardiology》 SCIE CAS CSCD 2018年第5期382-386,共5页
Clinically, pulmonary embolism (PE) mostly comes from the lower extremity deep vein system, but if such pa- tients have no evidence of deep venous thrombosis (DVT), other sources of emboli should be considered. It... Clinically, pulmonary embolism (PE) mostly comes from the lower extremity deep vein system, but if such pa- tients have no evidence of deep venous thrombosis (DVT), other sources of emboli should be considered. It is very rare that embolus comes from the right heart system (in situ thrombosis), Isolated fight ventricular noncompaction (iRVNC) can cause PE, but it has not been reported so far. Ventricular noncompaction (VNC) is an unusual cause of cardiomyopath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SOLATED Pulmonary embolism Right ventricle Ventricular noncompaction cardiomyopathy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卵圆孔未闭相关非卒中性疾病防治中国专家共识
6
作者 中国人体健康科技促进会结构性心脏病专委会、中国医师协会神经内科分会 张玉顺 +4 位作者 于生元 董钊 何璐 朱航 白元 《心脏杂志》 CAS 2024年第2期125-134,共10页
随着近年来对卵圆孔未闭(PFO)研究的不断深入,PFO相关卒中的循证医学证据充分,其处理策略已得到国内外的一致认可,相继制定了PFO相关共识或指南。目前,临床上除对PFO相关卒中患者进行介入封堵PFO外,PFO合并其他疾病患者接受PFO封堵的数... 随着近年来对卵圆孔未闭(PFO)研究的不断深入,PFO相关卒中的循证医学证据充分,其处理策略已得到国内外的一致认可,相继制定了PFO相关共识或指南。目前,临床上除对PFO相关卒中患者进行介入封堵PFO外,PFO合并其他疾病患者接受PFO封堵的数量也快速增长,但PFO相关非卒中性疾病的循证医学证据尚不充分,国内外尚缺乏指导性文件。为了规范PFO介入治疗,结合国内外PFO临床应用和临床研究领域的最新进展,中国人体健康科技促进会结构性心脏病专委会和中国医师协会神经内科分会组织国内相关领域专家,经多次讨论形成了《卵圆孔未闭相关非卒中性疾病防治中国专家共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卵圆孔未闭 偏头痛 减压病 系统性栓塞 封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口服抗凝药在非瓣膜性房颤中的应用进展 被引量:2
7
作者 王鹏 刘玉洁 《临床药物治疗杂志》 2016年第4期8-12,共5页
目的:对新型口服抗凝药(NOACs)在非瓣膜性房颤抗凝治疗中的临床应用和发展进行探讨。方法:收集最新发表的相关文章,对新型口服抗凝药的药理学特性、临床试验结果和临床应用进行分析总结。结果与结论:房颤是临床中最常见的心律失常,对于C... 目的:对新型口服抗凝药(NOACs)在非瓣膜性房颤抗凝治疗中的临床应用和发展进行探讨。方法:收集最新发表的相关文章,对新型口服抗凝药的药理学特性、临床试验结果和临床应用进行分析总结。结果与结论:房颤是临床中最常见的心律失常,对于CHA_2DS_2-VASc评分≥2或既往曾有一过性脑缺血发作(TIA)或有卒中史的患者,应该使用抗凝药物。新型口服抗凝药,与维生素K拮抗剂(VKA)相比,有相似甚至更好的抗凝效果、安全性和便利性。它们具有快速起效,更多可预测的药动学特征,与其他药物相互作用少,饮食对其无明显影响,比华法林导致颅内出血的风险更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口服抗凝剂 房颤 达比加群 阿哌沙班 利伐沙班 系统性栓塞
原文传递
同期外科左心耳闭合应成为心房颤动患者心脏外科手术术中常规——LAAOSⅢ研究述评 被引量:2
8
作者 徐旖炜 朱云鹏 赵强 《中国胸心血管外科临床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9期1016-1020,共5页
对于有心房颤动(房颤)史的患者在行心脏手术时同期行左心耳闭合术,是心脏手术中的常见操作,在LAAOSⅢ研究结果公布前,这一操作一直缺乏有力的循证依据支持。LAAOSⅢ是一项国际多中心随机双盲临床研究,根据其研究的结果,心脏术中行左心... 对于有心房颤动(房颤)史的患者在行心脏手术时同期行左心耳闭合术,是心脏手术中的常见操作,在LAAOSⅢ研究结果公布前,这一操作一直缺乏有力的循证依据支持。LAAOSⅢ是一项国际多中心随机双盲临床研究,根据其研究的结果,心脏术中行左心耳闭合能够降低术后卒中等血栓事件的风险。本文将对LAAOSⅢ研究进行详细的解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左心耳闭合 心房颤动 脑卒中 系统性栓塞
原文传递
新型口服抗凝药在非瓣膜性心房颤动中抗凝治疗进展 被引量:6
9
作者 郭美良 李娜 《临床军医杂志》 CAS 2022年第5期547-550,共4页
2021年的一项流行病学调查表明,中国成年人(年龄≥45岁)的心房颤动标化患病率约为1.8%,且心房颤动是一种增龄性疾病,在年龄>75岁的男性和女性人群中患病率分别达5.4%和4.9%[1]。心房颤动是卒中的独立危险因子,与其他导致卒中的原因相... 2021年的一项流行病学调查表明,中国成年人(年龄≥45岁)的心房颤动标化患病率约为1.8%,且心房颤动是一种增龄性疾病,在年龄>75岁的男性和女性人群中患病率分别达5.4%和4.9%[1]。心房颤动是卒中的独立危险因子,与其他导致卒中的原因相比,与心房颤动相关的卒中面积更大,预后更差[2⁃3]。接受抗凝治疗的心房颤动患者病死率和发生缺血性中风的风险往往更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瓣膜性心房颤动 非维生素K拮抗剂口服抗凝药 卒中 系统性栓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