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734篇文章
< 1 2 13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氨基酸与糖醇结构对褐变反应的影响及机制研究
1
作者 颜雨涵 黄啸天 +2 位作者 张依琳 朱晗江 夏书芹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67-173,共7页
氨基酸与糖醇共存体系在长期储存后会发生色泽褐变,但目前尚未明晰底物结构与色泽变化的关系及相应机制。该研究分析了代表性氨基酸与糖醇种类对热反应(120℃,2 h)体系褐变指数的影响,借助荧光光谱、高压离子色谱、液-质联用等方法对类... 氨基酸与糖醇共存体系在长期储存后会发生色泽褐变,但目前尚未明晰底物结构与色泽变化的关系及相应机制。该研究分析了代表性氨基酸与糖醇种类对热反应(120℃,2 h)体系褐变指数的影响,借助荧光光谱、高压离子色谱、液-质联用等方法对类黑素形成的关键中间产物的积累进行追踪,探索了底物结构导致褐变差异的原因。结果表明,山梨醇与3种代表性氨基酸反应后体系的褐变程度均大于甘露醇,其中山梨醇-赖氨酸的褐变指数约是甘露醇-赖氨酸的1.5倍,这与山梨醇C2位碳原子位于更活跃位置及亲水性更高有关。相比于甘氨酸和三甲基甘氨酸,拥有2个氨基且位于䥺SymboleAp位的赖氨酸不仅促使山梨醇转化为较多的葡萄糖与果糖,而且导致体系中积累更高浓度的美拉德反应无色中间产物、荧光物质以及类黑素重要前体物质乙二醛(56.61 mg/L)和丙酮醛(1.16 mg/L)。该研究为含糖醇和氨基酸产品的合理配方设计提供了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醇 氨基酸 美拉德反应 α-二羰基化合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木糖醇注射液致严重乳酸酸中毒3例
2
作者 徐保平 徐辉 +1 位作者 彭怀文 王晓涛 《中南药学》 2025年第1期277-281,共5页
木糖醇是一种五羟基糖醇,干燥状态下呈白色结晶,具有低热量和调节肠道功能作用,可降低血糖、三酰甘油和胆固醇水平[1]。木糖醇目前已被广泛用于各种食品、口腔护理、疾病预防和治疗[2-3]。同时木糖醇也是一种应用广泛的溶媒,具有良好的... 木糖醇是一种五羟基糖醇,干燥状态下呈白色结晶,具有低热量和调节肠道功能作用,可降低血糖、三酰甘油和胆固醇水平[1]。木糖醇目前已被广泛用于各种食品、口腔护理、疾病预防和治疗[2-3]。同时木糖醇也是一种应用广泛的溶媒,具有良好的稳定性[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醇注射液 乳酸酸中毒 不良反应 高乳酸血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PCR技术的高产木糖醇工程菌重组质粒的构建和鉴定
3
作者 肖宏伟 叶有员 刘欣 《生物学教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53-58,共6页
通过“构建高产木糖醇工程菌”这一实际问题的研究,基于PCR实验原理,引导学生创新性地解决研究中的问题:在引物末端设计添加所需限制酶切位点,实现同源序列的扩增和阳性菌落的鉴定。在此过程中提升学生关键能力和生物学学科核心素养。PC... 通过“构建高产木糖醇工程菌”这一实际问题的研究,基于PCR实验原理,引导学生创新性地解决研究中的问题:在引物末端设计添加所需限制酶切位点,实现同源序列的扩增和阳性菌落的鉴定。在此过程中提升学生关键能力和生物学学科核心素养。PCR技术在基因工程实验教学中的应用,为高中生物实验教学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CR技术 质粒构建 工程菌 高产木糖醇 高中生物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化学制备法与生物转化法生产木糖醇的研究进展
4
作者 张宇鑫 常语桐 +2 位作者 唐越 肖雄 李嘉馨 《甘蔗糖业》 2025年第1期79-90,共12页
综述了木糖醇的2种主要生产方法:化学制备法和生物转化法,并对其优缺点进行了详细分析。木糖醇作为一种营养甜味剂,具有独特的理化性质。化学制备法经木聚糖酸性水解、水解产物净化解毒和木糖加氢3个步骤制得木糖醇,虽然该方法工艺成熟... 综述了木糖醇的2种主要生产方法:化学制备法和生物转化法,并对其优缺点进行了详细分析。木糖醇作为一种营养甜味剂,具有独特的理化性质。化学制备法经木聚糖酸性水解、水解产物净化解毒和木糖加氢3个步骤制得木糖醇,虽然该方法工艺成熟,但存在流程复杂、污染严重等问题,尤其在水解阶段副反应多,加氢阶段传统雷尼镍催化剂易失活。生物转化法通过木聚糖水解酶和微生物木糖还原酶的作用,将农业副产物木聚糖转化为木糖醇,涵盖细菌、真菌和酵母菌发酵。其中酵母菌产率较高,不过半纤维素水解产生的有害物质需脱毒处理。2种方法各有优劣,对木糖醇生产方法的深入研究,有助于推动产业发展,为优化生产工艺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醇 化学制备法 生物转化法 生产工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窥镜辅助龈下刮治联合赤藓糖醇龈下喷砂技术治疗种植体周围炎的临床疗效
5
作者 赵晓莉 《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 医药》 2025年第1期135-138,共4页
探讨针对临床以种植体周围炎为诊断的患者,开展综合治疗方案(即:内窥镜辅助龈下刮治+赤藓糖醇龈下喷砂技术),分析其临床疗效。方法 择选研究场地为本医院,选取时段在2022年3月-2023年3月,随机性选取共计80例临床以种植体周围炎为诊断的... 探讨针对临床以种植体周围炎为诊断的患者,开展综合治疗方案(即:内窥镜辅助龈下刮治+赤藓糖醇龈下喷砂技术),分析其临床疗效。方法 择选研究场地为本医院,选取时段在2022年3月-2023年3月,随机性选取共计80例临床以种植体周围炎为诊断的患者为治疗群体,随机法分组,分别是:对照组(行内窥镜辅助龈下刮治术治疗手段)、观察组(行内窥镜辅助龈下刮治+赤藓糖醇龈下喷砂技术治疗手段),每组含40例病患;比较组间的炎性水平、牙周状态指标。结果 不同群组之间的血清以及龈沟液的炎性水平进行比较,治疗前,两组数据具备相似性(P>0.05),在治疗之后观察组的白细胞介素-6、白细胞介素-8、肿瘤坏死因子-α化验水平值均呈现更低水平(P<0.05)。不同群组之间的牙周状态指标数据实施比较,在治疗之前显示组间数据均衡(P>0.05),经治疗执行之后各组数据均呈现下降趋势,显示观察组的探诊深度、探诊出血指数、牙周附着水平、改良菌斑指数、改良龈沟出血指数均处于低水平(P<0.05)。结论 对临床以种植体周围炎为诊断的患者,开展综合治疗方案(即:内窥镜辅助龈下刮治+赤藓糖醇龈下喷砂技术),相较单纯行内窥镜辅助龈下刮治术治疗手段更具临床价值,可助于减轻患者血清及龈沟液的炎性水平,改善临床症状,作用价值突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种植体周围炎 内窥镜辅助龈下刮治 赤藓糖醇龈下喷砂技术 临床疗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高效液相色谱-质谱法测定软糖中赤藓糖醇、木糖醇、山梨糖醇和麦芽糖醇
6
作者 侯少平 胡杰 《甘蔗糖业》 2024年第6期83-93,共11页
建立一种超高效液相色谱-质谱(UPLC-QDa)的检测方法,用于检测软糖中赤藓糖醇、木糖醇、山梨糖醇和麦芽糖醇含量。样品经70℃水超声提取30 min,用70%乙腈-水(V/V)稀释后,经超高效液相色谱-质谱分析。流动相为乙腈-含0.1%的氨水溶液,梯度... 建立一种超高效液相色谱-质谱(UPLC-QDa)的检测方法,用于检测软糖中赤藓糖醇、木糖醇、山梨糖醇和麦芽糖醇含量。样品经70℃水超声提取30 min,用70%乙腈-水(V/V)稀释后,经超高效液相色谱-质谱分析。流动相为乙腈-含0.1%的氨水溶液,梯度洗脱,流速为0.2 mL/min,柱温为40℃,样品进样量为1μL,以保留时间选择离子定性,以外标法定量。赤藓糖醇、木糖醇、山梨糖醇和麦芽糖醇在5~160μg/mL浓度范围之间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R2>0.99);加标回收率在90.44%~104.46%之间;方法精密度相对标准偏差RSD(n=6)在1.84%~4.19%之间。本方法可应用于软糖中赤藓糖醇、木糖醇、山梨糖醇和麦芽糖醇的测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高效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法 软糖 赤藓糖醇 糖醇 山梨糖醇 麦芽糖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窥镜辅助龈下刮治联合赤藓糖醇龈下喷砂治疗种植体周围炎的疗效评价 被引量:2
7
作者 李红艳 王琦琦 +1 位作者 徐文洲 赵斌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465-472,共8页
目的:研究内窥镜辅助龈下刮治联合赤藓糖醇龈下喷砂技术治疗种植体周围炎的临床疗效,为种植体周围炎的有效治疗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择本院牙周科就诊并接受治疗的种植体周围炎患者,按就诊时间共有58例种植体周围炎患者陆续进入观察,... 目的:研究内窥镜辅助龈下刮治联合赤藓糖醇龈下喷砂技术治疗种植体周围炎的临床疗效,为种植体周围炎的有效治疗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择本院牙周科就诊并接受治疗的种植体周围炎患者,按就诊时间共有58例种植体周围炎患者陆续进入观察,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28例)和微创组(3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传统盲视龈下刮治治疗,微创组患者采取内窥镜辅助龈下刮治联合赤藓糖醇龈下喷砂治疗。分析2组患者治疗前后探诊深度(PD)、改良菌斑指数(mPLI)和改良龈沟出血指数(mSBI)以及龈沟液中白细胞介素1β(IL-1β)、白细胞介素6(IL-6)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结果:治疗前2组患者PD、mPLI和mSBI及龈沟液中IL-1β、IL-6和TNF-α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治疗后2组患者PD、mPLI和mSBI,龈沟液中IL-1β、IL-6和TNF-α水平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5)。与对照组比较,微创组患者治疗后PD、mPLI和mSBI明显降低(P<0.05);龈沟液中IL-1β、IL-6和TNF-α水平也明显降低(P<0.05)。结论:在短期内采用内窥镜辅助龈下刮治联合赤藓糖醇龈下喷砂技术治疗种植体周围炎更有助于控制种植体周围组织的炎症,改善临床症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种植体周围炎 内窥镜 龈下刮治 赤藓糖醇龈下喷砂 龈沟液 牙周临床指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液相色谱测定食品添加剂山梨糖醇中山梨糖醇含量的不确定度分析 被引量:1
8
作者 陈谢平 蒋志维 《轻工科技》 2024年第4期5-7,38,共4页
按照国家标准GB 1886.187—2016附录A,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食品添加剂山梨糖醇中山梨糖醇含量,并对整个测量过程进行不确定度分析。在本次不确定度分析中,按照GB 1886.187-2016附录A测定食品添加剂山梨糖醇中山梨糖醇含量,结果报告为... 按照国家标准GB 1886.187—2016附录A,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食品添加剂山梨糖醇中山梨糖醇含量,并对整个测量过程进行不确定度分析。在本次不确定度分析中,按照GB 1886.187-2016附录A测定食品添加剂山梨糖醇中山梨糖醇含量,结果报告为(68.3±1.41)g/100 g,k=2。结果表明,试样前处理、拟合标准曲线以及标准溶液引起的不确定度引入是该测量方法的不确定度主要来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确定度 液相色谱仪 食品添加剂山梨糖醇 山梨糖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甲基赤藓糖醇磷酸胞苷酰转移酶及其抑制剂研究进展
9
作者 王吉利 陈灿 +4 位作者 周雅情 吴文海 孙勇 王星 陈杰 《农药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674-691,共18页
甲基赤藓糖醇磷酸(methylerythritol phosphate,MEP)途径是生产萜类化合物前体异戊二烯基二磷酸(isopentenyl diphosphate,IPP)和二甲基烯丙基二磷酸(dimethylallyl diphosphate,DMAPP)必要的生化途径之一,该途径广泛存在于植物、细菌... 甲基赤藓糖醇磷酸(methylerythritol phosphate,MEP)途径是生产萜类化合物前体异戊二烯基二磷酸(isopentenyl diphosphate,IPP)和二甲基烯丙基二磷酸(dimethylallyl diphosphate,DMAPP)必要的生化途径之一,该途径广泛存在于植物、细菌及病原体体内,而哺乳动物中不存在。MEP途径包含的7个关键酶都可以作为新型农药和医药的作用靶标。甲基赤藓糖醇磷酸胞苷酰转移酶(2-C-methyl-D-erythritol-4-phosphate cytidyltransferase,IspD)是MEP途径的第三个关键酶,它的活性位点亲脂性低,但拥有独特的变构位点,近年来引起研究人员的广泛关注。利用IspD小分子抑制剂来阻断MEP通路,从而间接地抑制萜类化合物的生成,可以造成病菌和植物的死亡,达到杀菌或除草目的。本文对IspD结构、催化机理、IspD抑制剂及其作用机制等内容进行了综述,可为以IspD作为靶标的抑制剂的筛选以及新型农药和医药的开发提供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基赤藓糖醇磷酸途径 甲基赤藓糖醇磷酸胞苷酰转移酶 变构位点 小分子抑制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响应面法优化球头三型孢菌工程菌代谢木糖制备赤藓糖醇
10
作者 李良智 邓周 +2 位作者 徐婧怡 胡翠英 鞠鑫 《苏州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24年第4期93-102,共10页
为进一步提高球头三型孢菌工程菌代谢木糖生产赤藓糖醇的产量,研究不同浓度Cu^(2+)、甜菜碱、植酸和不同辅因子对木糖发酵生产多元醇的影响。摇瓶发酵72 h后,分别添加5 mg/L Cu^(2+)、0.5 g/L甜菜碱、50 mg/L植酸提高赤藓糖醇产量,对菌... 为进一步提高球头三型孢菌工程菌代谢木糖生产赤藓糖醇的产量,研究不同浓度Cu^(2+)、甜菜碱、植酸和不同辅因子对木糖发酵生产多元醇的影响。摇瓶发酵72 h后,分别添加5 mg/L Cu^(2+)、0.5 g/L甜菜碱、50 mg/L植酸提高赤藓糖醇产量,对菌体的生长和赤藓糖醇的生产会有促进作用;其他实验浓度下,抑制赤藓糖醇的产生,赤藓糖醇产量降低。结合单因素法的结果,进一步设计Box-Behnken响应面实验,得出最佳优化条件为:Cu^(2+)浓度5.45 mg/L、甜菜碱浓度0.49 g/L,植酸浓度为46.36 mg/L,预期赤藓糖醇产量可达53.37 g/L,5-L发酵罐放大验证赤藓糖醇产量达到52.93 g/L,相差0.4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木糖 赤藓糖醇 球头三型孢菌 响应面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木糖醇通过调节PI3K/Akt/FoxO1/NF-κB通路改善2型糖尿病小鼠肾损伤
11
作者 张静霞 林国文 +3 位作者 黄梓彤 吴雨杭 潘思 张趁华 《福建医科大学学报》 2024年第3期159-165,共7页
目的探究木糖醇改善2型糖尿病(T2DM)肾损伤的作用机制。方法将小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NC组)、糖尿病对照组(DC组)、10%木糖醇组(DX10组)、20%木糖醇组(DX20组),每组6只。除NC组外,其余各组小鼠均用链脲佐菌素(40 mg/kg)构建T2DM模型。... 目的探究木糖醇改善2型糖尿病(T2DM)肾损伤的作用机制。方法将小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NC组)、糖尿病对照组(DC组)、10%木糖醇组(DX10组)、20%木糖醇组(DX20组),每组6只。除NC组外,其余各组小鼠均用链脲佐菌素(40 mg/kg)构建T2DM模型。造模成功后,在正常饲料中加入不同比例的木糖醇连续喂养8周。通过试剂盒检测小鼠空腹血糖(FBG);采用ELISA法测定血清中白细胞介素-6(IL-6)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含量;比色法检测肾组织过氧化氢酶(CAT)、丙二醛(MDA)和总抗氧化能力(T-AOC);苏木精-伊红(H-E)染色观察肾组织的形态学变化;Western-blot法检测小鼠肾组织p-PI3K、PI3K、p-Akt、Akt、p-FoxO1、FoxO1、NF-κB、ICAM-1、Bcl-2和Bax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1)与NC组比较,DC组FBG升高(P<0.01),木糖醇干预后下降,且DX20组下降更显著(P<0.05);(2)与NC组比较,DC组IL-6和TNF-α分泌增加(P<0.0001),木糖醇干预后均下降,且DX20组下降更显著(P<0.0001);(3)与NC组比较,DC组CAT和T-AOC活性下降、MDA含量升高(P<0.01),木糖醇干预后,CAT和T-AOC活性升高而MDA含量降低(P<0.05),且DX20组变化更显著(P<0.05);(4)H-E染色显示,木糖醇干预可改善小鼠糖尿病肾损伤,且DX20组效果更佳(P<0.05);(5)Western-blot检测显示,与NC组比较,DC组小鼠肾组织中p-PI3K、p-Akt、p-FoxO1和Bcl-2/Bax均降低(P<0.0001,P<0.001,P<0.01,P<0.001)、NF-κB入核增多(P<0.0001)、ICAM-1升高(P<0.01);与DC组比较,木糖醇干预可逆转相关蛋白的变化,且DX20组变化更显著(P<0.05)。结论木糖醇可通过活化PI3K/Akt/FoxO1及抑制NF-κB通路改善T2DM小鼠肾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醇 2型糖尿病 肾损伤 PI3K/Akt/FoxO1/NF-κB通路 炎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木糖醇注射液致严重乳酸酸中毒1例
12
作者 徐辉 徐保平 王晓涛 《医药导报》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1684-1687,共4页
1病例介绍患者,女,71岁。系“反复呕吐1个月”于2022年9月15日入院。患者1个月前出现进食后呕吐,伴上腹部烧灼样疼痛、反酸、口干口苦、纳差,伴心慌、乏力。当地医院静脉输液8 d(具体诊断和用药不详)无明显好转,至我院就诊,以“呕吐待... 1病例介绍患者,女,71岁。系“反复呕吐1个月”于2022年9月15日入院。患者1个月前出现进食后呕吐,伴上腹部烧灼样疼痛、反酸、口干口苦、纳差,伴心慌、乏力。当地医院静脉输液8 d(具体诊断和用药不详)无明显好转,至我院就诊,以“呕吐待查”收治入院。既往有风湿性关节炎30年,间断口服雷公藤、糖皮质激素、中药等,现已停药。否认高血压、冠心病等慢性病病史,否认药物食物过敏史。入院体检:体温36.6℃、呼吸17次·min^(-1)、脉搏90次·min^(-1)、血压110/85 mmHg(1 mmHg=0.133 kPa)。神志清楚,心肺未见异常,上腹压痛,无反跳痛,余无异常,全身多处关节压痛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醇注射液 乳酸酸中毒 高乳酸血症 药品不良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阿洛酮糖、异麦芽酮糖醇、麦芽糖醇在糖果中的应用性质研究 被引量:1
13
作者 干昭波 祝书红 +3 位作者 王莹 田彦玲 阚玲燕 徐慧 《现代食品》 2024年第5期62-68,共7页
本研究选用了阿洛酮糖、异麦芽酮糖醇、麦芽糖醇这3种功能性糖以及蔗糖按配方制作软糖和硬糖,从成品状态、质构、吸湿性、感官评价等方面进行对比。实验结果表明,与蔗糖制作的糖果相比,使用阿洛酮糖制作的糖果口感舒适无异味,软糖更有嚼... 本研究选用了阿洛酮糖、异麦芽酮糖醇、麦芽糖醇这3种功能性糖以及蔗糖按配方制作软糖和硬糖,从成品状态、质构、吸湿性、感官评价等方面进行对比。实验结果表明,与蔗糖制作的糖果相比,使用阿洛酮糖制作的糖果口感舒适无异味,软糖更有嚼劲,硬糖颜色更鲜亮;异麦芽酮糖制作的糖果表面光滑度更高,并且硬化速度快、成型度更高;麦芽糖醇制作的糖果甜味纯正,颜色更浅,硬度小、弹性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洛酮糖 异麦芽酮糖醇 麦芽糖醇 质构分析 感官评价 糖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五种糖醇的化学合成 被引量:1
14
作者 詹豪强 《淀粉与淀粉糖》 1999年第1期4-8,共5页
综述了工业合成木糖醇,乳糖醇,麦芽糖醇,异麦芽酮糖醇和甘露醇的技术开发研究情况。
关键词 糖醇 糖醇 麦芽糖醇 异麦芽酮糖醇 甘露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赤藓糖醇对表皮葡萄球菌生长和生物膜形成的影响
15
作者 邢严 李燕 +3 位作者 马来记 高春明 杨素珍 邵丽 《工业微生物》 CAS 2024年第4期196-202,共7页
表皮葡萄球菌是人体皮肤的常驻优势菌,其丰度和生物学特性的改变会影响皮肤菌群和皮肤的稳态,从而引发皮肤问题甚至皮肤病。赤藓糖醇常作为保湿剂被应用于化妆品中,但关于其对皮肤菌群的影响却鲜有报道。文章以低生物膜形成菌株表皮葡... 表皮葡萄球菌是人体皮肤的常驻优势菌,其丰度和生物学特性的改变会影响皮肤菌群和皮肤的稳态,从而引发皮肤问题甚至皮肤病。赤藓糖醇常作为保湿剂被应用于化妆品中,但关于其对皮肤菌群的影响却鲜有报道。文章以低生物膜形成菌株表皮葡萄球菌CCSM0287、产生物膜表皮葡萄球菌ATCC35984和不产膜表皮葡萄球菌ATCC12228为研究对象,研究赤藓糖醇对菌株生长和生物膜形成的影响。结果表明,赤藓糖醇浓度与3种表皮葡萄球菌的生长存在密切关联,在低浓度(0.0625%~0.125%)时,能够促进菌体生长,而高浓度时(0.5%~8%)则会抑制菌体生长,并且不同菌株对同一浓度赤藓糖醇的反应也存在一定的差异。添加2%赤藓糖醇可以明显抑制3种表皮葡萄球菌菌体的生长。采用结晶紫半定量法测得赤藓糖醇能够显著抑制生物膜表皮葡萄球菌ATCC35984生物膜的形成,并且随着赤藓糖醇浓度的增加,其对ATCC35984生物膜形成的抑制作用也会增强。由此可见,赤藓糖醇可作为调节剂调节表皮葡萄球菌菌体的生长和生物膜的形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醇 赤藓糖醇 皮肤菌群 表皮葡萄球菌 生物膜 群体感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矩形翅片管糖醇相变储热器传热性能分析 被引量:1
16
作者 程昊天 贺明飞 +3 位作者 原郭丰 王艳 高蓬辉 王志峰 《太阳能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44-250,共7页
对糖醇基矩形翅片管相变储热器传热性能进行数值模拟与实验研究,利用数值模型研究传热流体入口温度、流量以及储热器翅片间距、管间距等参数对充放热性能的影响。研究表明:从运行参数看,由于相变材料导热系数的影响,翅片强化区外流体入... 对糖醇基矩形翅片管相变储热器传热性能进行数值模拟与实验研究,利用数值模型研究传热流体入口温度、流量以及储热器翅片间距、管间距等参数对充放热性能的影响。研究表明:从运行参数看,由于相变材料导热系数的影响,翅片强化区外流体入口温度与材料相变温度的温差对充放热速率呈正相关;在管内湍流条件下,管内流速在高于0.53 m/s时,不能显著提升储热器的充放热速率;从结构参数看,增加翅片可显著提升翅片区内充放热速率,翅片间距小于10 mm和管间距小于52.5 mm对充放热速率影响不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相变储热 共晶糖醇 数值模拟 太阳能建筑 翅片管储热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食品中的糖醇 被引量:22
17
作者 李黎 刘玉峰 +4 位作者 唐华澄 李东 王晶 方向 吴方迪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278-280,共3页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对食品中的木糖醇、山梨糖醇和麦芽糖醇进行了定量测定研究,最终确定的最佳分析条件为Waters NH2氨基色谱柱;示差折光检测器40℃柱温;流动相:乙腈:水85:15(V/V);流速:1.0ml/min;进样量:10μl。该方法的精密度RSD<...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对食品中的木糖醇、山梨糖醇和麦芽糖醇进行了定量测定研究,最终确定的最佳分析条件为Waters NH2氨基色谱柱;示差折光检测器40℃柱温;流动相:乙腈:水85:15(V/V);流速:1.0ml/min;进样量:10μl。该方法的精密度RSD<2%,回收率大于98%。在此色谱条件下20min内完成了糖醇的分离,结果比较理想。研究表明此新建方法准确而快速,并能适用于绝大部分食品中这三种糖醇的测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效液相色谱 糖醇 山梨糖醇 甘露糖醇 食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测定食品中甘露糖醇、麦芽糖、木糖醇、山梨糖醇 被引量:17
18
作者 马书民 王明泰 +4 位作者 韩大川 荣会 胡婷婷 康明芹 周晓 《中国食品添加剂》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206-210,共5页
天然甜味剂是从天然植物中提取出来的,在安全性和营养功能方面远好于人工合成的甜味剂。本文采用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测定了食品中甘露糖醇、麦芽糖、木糖醇、山梨糖醇的残留量,并采用选择离子检测进行阳性确证。液体试样用水超声提取,... 天然甜味剂是从天然植物中提取出来的,在安全性和营养功能方面远好于人工合成的甜味剂。本文采用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测定了食品中甘露糖醇、麦芽糖、木糖醇、山梨糖醇的残留量,并采用选择离子检测进行阳性确证。液体试样用水超声提取,离心定容后,固体和半固体样品采用水溶解定容,再经固相萃取柱净化,样液经洗脱定容后,供液相色谱-质谱/质谱仪测定,外标法定量。本方法的最低检出限、线性范围和方法回收率分别为:0.10mg/kg、0.10~1000.0mg/kg和89.0~94.9%。本研究建立了食品中甘露糖醇、麦芽糖、木糖醇、山梨糖醇的检测方法,可以快速、灵敏、一次同时测定多个、多类别天然甜味剂及其阳性确证。也为打破国外技术性贸易壁垒、增强我国出口产品在国际市场竞争力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品 甘露糖醇 麦芽糖 糖醇 山梨糖醇 固相萃取 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赤藓糖醇的生物学功能及临床应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4
19
作者 张译尹 邢晓蕊 王茹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357-365,共9页
赤藓糖醇作为一种甜味剂,目前广泛应用于食品添加行业。它不仅天然存在于水果和蔬菜中,近期研究揭示其也是一种内源性代谢物。赤藓糖醇在调节糖脂代谢、氧化应激和胃肠道功能等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同时,赤藓糖醇还可以作为一种新型... 赤藓糖醇作为一种甜味剂,目前广泛应用于食品添加行业。它不仅天然存在于水果和蔬菜中,近期研究揭示其也是一种内源性代谢物。赤藓糖醇在调节糖脂代谢、氧化应激和胃肠道功能等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同时,赤藓糖醇还可以作为一种新型疾病生物标志物,预测肥胖、糖尿病、癌症等多种疾病的发生风险。该文系统梳理了赤藓糖醇的相关研究,在介绍其基本特征和代谢途径的基础上,综述其生物学功能和临床应用前景,以期为赤藓糖醇在不同健康或疾病状态人群中的应用提供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赤藓糖醇 甜味剂 糖脂代谢 氧化应激 胃肠道 生物标志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赤藓糖醇玫瑰酒的研制及品质分析 被引量:1
20
作者 陈嘉 何莲 +3 位作者 朱开宪 蔡雪梅 乔明锋 苗保河 《食品研究与开发》 CAS 2024年第17期140-148,177,共10页
以食用玫瑰、糯米酒为主要原料,赤藓糖醇作为甜味剂,通过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对玫瑰酒的泡制工艺进行优化,并采用色差仪、能量分析仪、气相色谱-离子迁移谱(gas chromatography-ion mobility spectroscopy,GC-IMS)仪、全自动氨基酸分... 以食用玫瑰、糯米酒为主要原料,赤藓糖醇作为甜味剂,通过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对玫瑰酒的泡制工艺进行优化,并采用色差仪、能量分析仪、气相色谱-离子迁移谱(gas chromatography-ion mobility spectroscopy,GC-IMS)仪、全自动氨基酸分析仪对其色香味进行品质分析。结果表明,赤藓糖醇玫瑰酒最佳泡制工艺条件为酒精度25%vol、玫瑰花与酒泡制比例1∶150(g/mL)、赤藓糖醇添加量8%、泡制时间21 d。此工艺条件下,玫瑰酒感官总分最高,色差特征L值为36.09、a值为11.51、b值为5.05;每100 g玫瑰酒含能量910.70 kJ、蛋白质0.47 g、碳水化合物13.97 g;共有18种游离氨基酸,其中必需氨基酸有6种,占总氨基酸含量的13.45%;GC-IMS检测到62种挥发性成分,其中乙酸乙酯、丁酸乙酯、2-呋喃甲醇、香叶醇、3-甲基-1-丁醇、麦芽酚、β-蒎烯以及己醛占总挥发性物质的46.59%,是构成玫瑰酒的主要特征风味物质。试验得到的低糖型玫瑰酒品质优良、风味独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玫瑰酒 赤藓糖醇 正交试验优化 氨基酸分析 气相色谱-离子迁移谱(GC-IM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3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