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85篇文章
< 1 2 1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官兵战斗精神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1
作者 王中学 潘哲夫 《政工学刊》 2005年第9期31-31,共1页
当前官兵战斗精神面临的新问题新考验主要表现在:一是认为仗一时打不起来,真抓实备的使命意识不够强。二是感到打仗牺牲太大,缺乏敢打硬拼的战斗勇气。三是觉得仗没法打,对打赢的信心不足。
关键词 战斗精神 精神存在 官兵 使命意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的精神存在论
2
作者 王双桥 《邵阳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3年第3期1-6,共6页
人的精神 (意识 )由理性、情感、意志三个部分组成。人作为精神存在物 ,也就是说 ,人是理性、情感、意志动物的统一体。一、人是理性动物。主要体现在 :人是自觉的动物 ;人是能动的动物 ;人是有理想的动物。二、人是情感动物。情感对于... 人的精神 (意识 )由理性、情感、意志三个部分组成。人作为精神存在物 ,也就是说 ,人是理性、情感、意志动物的统一体。一、人是理性动物。主要体现在 :人是自觉的动物 ;人是能动的动物 ;人是有理想的动物。二、人是情感动物。情感对于人的作用有 :影响人的身体健康 ;调节人的活动方式 ;制约人的能力的发挥 ;协调人们的社会交往和人际关系。三、人是意志动物。意志对于人的作用有 :对认识活动的调控 ;对实践活动的调控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神存在 理性 情感 意志 社会交往 人际关系 认识活动 实践活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作为精神存在的历史——评“一切历史都是当代史” 被引量:2
3
作者 宋霁 朱慧博 《前沿》 CSSCI 2008年第7期28-30,共3页
意大利历史哲学家克罗齐认为"一切历史都是当代史",这对于我们思考历史的价值有着深刻的意义。本文尝试从"精神存在"这一命题对克罗齐的历史观做出分析与评价。
关键词 历史哲学 克罗齐 精神存在
原文传递
《荒原》缘何而荒——对精神存在的漠视 被引量:4
4
作者 宗文鸣 《西安外国语学院学报》 2006年第3期80-82,共3页
艾略特的《荒原》是20世纪最著名的诗篇。诗中反映西方世界人们精神世界的荒凉和人们精神存在分崩离析的状态,即在精神意义上,20世纪的西方世界是一片荒原,从而使得人们的存在显得无意义和缺少生气。本文从西方世界进入20世纪前期经济... 艾略特的《荒原》是20世纪最著名的诗篇。诗中反映西方世界人们精神世界的荒凉和人们精神存在分崩离析的状态,即在精神意义上,20世纪的西方世界是一片荒原,从而使得人们的存在显得无意义和缺少生气。本文从西方世界进入20世纪前期经济与意识形态的发展演变着眼,分析了这种荒原形成的原因,即人们对精神存在的忽视及对心灵世界的成长、壮大缺少应有的关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神存在 隔膜 物欲 麻木与厌倦 传统价值观 遗弃与放逐 危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当悲情褪去悲剧色彩以后——浅析陆游继配王氏的精神存在 被引量:1
5
作者 凌佳梦 《神州》 2013年第5期7-7,共1页
封建压抑的时代,时代之下必然的家长制度没有给人们提供正常婚姻实践的可能性,哪怕是一时俊彦陆游也抵挡不住与表妹唐婉凄怆的爱情终局。时人乃至后人过多地添饰陆游头婚的悲剧,而忽视了陆游继配王氏的存在。混沌蒙昧抑或睿智开化的... 封建压抑的时代,时代之下必然的家长制度没有给人们提供正常婚姻实践的可能性,哪怕是一时俊彦陆游也抵挡不住与表妹唐婉凄怆的爱情终局。时人乃至后人过多地添饰陆游头婚的悲剧,而忽视了陆游继配王氏的存在。混沌蒙昧抑或睿智开化的岁月中,冲淡平和,怜取眼前人是我们解释历史,对待现有生活的应有态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陆游 唐婉 王氏 爱情悲剧 精神存在 眼前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当悲情褪去悲剧色彩以后——浅析陆游婚配王氏的精神存在
6
作者 凌佳梦 《文教资料》 2012年第33期23-24,共2页
封建压抑的时代,时代之下必然的家长制度没有给人们提供正常婚姻实践的可能性,哪怕是一时俊彦陆游也抵挡不住与表妹唐婉凄怆的爱情终局。时人乃至后人过多地添饰陆游头婚的悲剧,而忽视了陆游继配王氏的存在。混沌蒙昧抑或睿智开化的... 封建压抑的时代,时代之下必然的家长制度没有给人们提供正常婚姻实践的可能性,哪怕是一时俊彦陆游也抵挡不住与表妹唐婉凄怆的爱情终局。时人乃至后人过多地添饰陆游头婚的悲剧,而忽视了陆游继配王氏的存在。混沌蒙昧抑或睿智开化的岁月中,冲淡平和,怜取眼前人是我们解释历史,对待现有生活的应有态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陆游 爱情悲剧 精神存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医院职工内在精神存在问题的成因及对策
7
作者 王庆双 《办公室业务》 2014年第11期18-18,共1页
医院对老百姓的生活有着极大的影响,而职工素养的高低直接决定着医院的医疗水准,为此,新形势下研究医院职工的思想价值问题就显得非常的迫切和必要。当下,我国正处在社会发展的转型期和关键期,一些医院职工经不起诱惑或者受到其他思潮... 医院对老百姓的生活有着极大的影响,而职工素养的高低直接决定着医院的医疗水准,为此,新形势下研究医院职工的思想价值问题就显得非常的迫切和必要。当下,我国正处在社会发展的转型期和关键期,一些医院职工经不起诱惑或者受到其他思潮的冲击,在思想价值观上出现了一些问题,比如贪图享乐、自私自利、信仰缺失、消极怠工等,严重影响了医院医疗救治工作的正常开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院 职工 精神存在 成因 医疗水准 价值问题 社会发展 自私自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音乐:时刻让人感受到一种精神存在
8
作者 曹保明 《广播歌选》 2014年第1期1-1,共1页
像风一样刮过来,像金色的阳光铺洒过来,像图画一样细腻地在展示,或者像砂原一样粗犷而强劲地在滚动,这些都仿佛是音乐,那是一种多样性的述说。本来,自然与历史就是一种多样性的存在,
关键词 精神存在 音乐 感受 多样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注“精神存在之谜”——爱因斯坦启示录
9
《山东教育》 2001年第5期63-63,共1页
关键词 爱因斯坦 社会价值观 精神存在之谜” 人文精神 科学哲学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的自然、社会、精神三位一体的存在论 被引量:2
10
作者 王双桥 《邵阳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3年第4期6-10,共5页
人是自然、社会、精神三位一体的存在 ,同时具有自然、社会、精神三种属性。在人身上 ,这三种属性是彼此依存、相互渗透、相互作用的 :(一 )“人直接地是自然存在物” ,具有自然属性 ,但人的自然属性中同时渗透着社会和精神的因素 ,具... 人是自然、社会、精神三位一体的存在 ,同时具有自然、社会、精神三种属性。在人身上 ,这三种属性是彼此依存、相互渗透、相互作用的 :(一 )“人直接地是自然存在物” ,具有自然属性 ,但人的自然属性中同时渗透着社会和精神的因素 ,具有社会和精神的表现形式 ;(二 )“人是最名副其实的社会动物” ,只有在社会中才能生存和发展 ,但社会的存在又必须以人的存在为前提和条件 ,同时也离不开意识的参与和作用 ;(三 )人“是有意识的存在物” ,具有精神属性 ,但人的意识必须以人的自然存为基础 ,同时人的意识又是社会的产物和反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然存在 社会存在 精神存在 存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于当代水墨精神存在的问题与思考
11
作者 马琳琳 《文艺理论与批评》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136-138,共3页
中华民族精神是中华民族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的集中体现,是民族文化的精华,是中华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撑。中国水墨画具有悠久的历史和鲜明的民族特征,中国水墨是中国的语言,它既说出中国的文化,也见证中国的精神。由于... 中华民族精神是中华民族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的集中体现,是民族文化的精华,是中华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撑。中国水墨画具有悠久的历史和鲜明的民族特征,中国水墨是中国的语言,它既说出中国的文化,也见证中国的精神。由于中国水墨画作品的大气磅礴和灵动秀美,所以它在世界美术领域中自成体系、独具特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水墨画 精神存在 中华民族精神 当代 民族文化 精神支撑 民族特征 凝聚力
原文传递
“消遣”和“自我精神存在”——论《半农谈影》及其影响
12
作者 徐希景 《艺术教育》 2008年第10期6-7,共2页
刘半农的论著《半农谈影》是中国第一本摄影艺术理论专著,为中国上世纪二三+年代的美术摄影的发展和繁荣奠定了理论基础,也是迄今为止仍然受到中国广大业余摄影爱好者追随的沙龙摄影的理论基础。文章论述了《半农谈影》的主要观点及... 刘半农的论著《半农谈影》是中国第一本摄影艺术理论专著,为中国上世纪二三+年代的美术摄影的发展和繁荣奠定了理论基础,也是迄今为止仍然受到中国广大业余摄影爱好者追随的沙龙摄影的理论基础。文章论述了《半农谈影》的主要观点及其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半农谈影》 精神存在 摄影艺术理论 消遣 摄影爱好者 沙龙摄影 中国 刘半农
原文传递
中国古典诗歌与中国人的精神性存在 被引量:2
13
作者 张三夕 邹明军 《江汉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95-99,共5页
本文探讨的主要问题是:中国古典诗歌如何表现中国人的精神性存在?或者说,古典诗歌所表达的中国人的心灵空间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主要从自然和人伦两个领域来展开分析。就古代诗人与自然的亲密关系而言,以陶渊明和李白的诗为个案,论述诗... 本文探讨的主要问题是:中国古典诗歌如何表现中国人的精神性存在?或者说,古典诗歌所表达的中国人的心灵空间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主要从自然和人伦两个领域来展开分析。就古代诗人与自然的亲密关系而言,以陶渊明和李白的诗为个案,论述诗人与自然的高度精神契合。就古代诗人人际亲密关系而言,则以潘岳和元稹的诗为代表,阐释诗人表达夫妇关系深厚情感的精神方式。理解古代诗人在自然与人伦中所形成的精神性存在,不仅有助于理解古人的生活态度和精神世界,同时还具有直接的现实意义:有助于医治在现代性的影响下,现代中国人所出现的人与自然疏离、人与人疏离的"精神疾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典诗歌 精神存在 自然 人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村教师共同体:一种精神存在
14
作者 芮建民 《学校管理》 2018年第4期48-49,共2页
当下的农村学校,由于受教师老龄化、生源流失、学校规模不断缩小等多种因素的综合影响,学校发展受到制约,在新的形势下,我们认为"农村教师共同体"可以让教师在"抱团取暖"中共同发展,促使农村学校的主动发展。一、"农村教师共同体... 当下的农村学校,由于受教师老龄化、生源流失、学校规模不断缩小等多种因素的综合影响,学校发展受到制约,在新的形势下,我们认为"农村教师共同体"可以让教师在"抱团取暖"中共同发展,促使农村学校的主动发展。一、"农村教师共同体"的现实价值1.时代需要由于农村教师受地域、经济等因素的限制,专业发展相对滞后,随着时代的发展和新课改的推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师共同体 农村学校 精神存在 生源流失 学校规模 学校发展 主动发展 农村教师
原文传递
存在主义精神分析学宗教心理治疗的双重X模型 被引量:1
15
作者 周普元 《宗教心理学》 2019年第1期29-58,共30页
弗洛伊德所倡导的驱力模式,经过荣格、阿德勒、埃里克森、弗兰克尔等人的过渡之后,进一步演化为自我模式、关系模式和自体模式,它们从学科内部推动着精神分析运动向前继续发展。存在分析宗教心理学是连接精神分析宗教心理学与人本主义... 弗洛伊德所倡导的驱力模式,经过荣格、阿德勒、埃里克森、弗兰克尔等人的过渡之后,进一步演化为自我模式、关系模式和自体模式,它们从学科内部推动着精神分析运动向前继续发展。存在分析宗教心理学是连接精神分析宗教心理学与人本主义宗教心理学的桥梁。精神分析的基点是"潜意识"领域,竭力向"意识"呈现人的本能的事实,而存在分析的"意义治疗学"则寻求精神现实的意识。文本构建了存在分析的双重X模型,运演了第二重X模型的大我在心灵动力的驱使下,唤醒第一重X模型的小我在本能和冲动的游离状态中对自身人性的重视,唤醒一个作为万物灵长所必须承担的责任。存在分析的治疗方法在一定程度上符合精神分析的治疗原理,即作为第一重X模型的人(主体)认识到自己(自我中超我的层面)与第二重X模型的客体大我世界(世界的爱、良心、责任、意义等)存在的差距,进而产生心灵动力——紧张,在意义意志的指引下,个体自我在世界客体中寻求现实意义,唤起自我在被抛的世界中生存下去。本文进一步探讨宗教在心理治疗和心灵治疗(精神性治疗)中的作用,并探讨牧师与心理医生的关系,期望对起步中的中国宗教心理学学科建设有所裨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宗教心理学 存在主义精神分析学 双重X模型 宗教心理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试析欧文·雅洛姆的存在精神动力学理论 被引量:4
16
作者 魏宏波 《医学与哲学(A)》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38-39,47,共3页
该理论以"终极关怀的觉察→焦虑→防御机制"这一基本动力结构为核心,深入探讨了死亡、自由、存在孤独和无意义这四个终极关怀的心理病理学价值,以移除个体成长的障碍为目标,以注重"此时此地"作为核心策略,高度重视... 该理论以"终极关怀的觉察→焦虑→防御机制"这一基本动力结构为核心,深入探讨了死亡、自由、存在孤独和无意义这四个终极关怀的心理病理学价值,以移除个体成长的障碍为目标,以注重"此时此地"作为核心策略,高度重视治疗关系在治疗中的作用,对存在心理治疗理论的发展做出了贡献,具有一定的借鉴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欧文·雅洛姆 存在精神动力学 终极关怀 心理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存在的精神分析法对自我的解释——评萨特自传《词语》
17
作者 曹蕾 《荆楚理工学院学报》 2011年第8期19-24,共6页
萨特在自传《词语》中运用存在的精神分析法对自我进行了解释。存在的精神分析法借鉴了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方法,但核心思想是存在主义。从存在主义的核心概念"基本选择"等出发萨特解释了自己写作者身份的成因。萨特将人的选... 萨特在自传《词语》中运用存在的精神分析法对自我进行了解释。存在的精神分析法借鉴了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方法,但核心思想是存在主义。从存在主义的核心概念"基本选择"等出发萨特解释了自己写作者身份的成因。萨特将人的选择和命运与更深层次的存在欲望相联系,认为存在的欲望才是个性与身份形成的原动力,为自我解释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词语》浓缩了萨特自我选择思想的萌芽和演变,是具有浓厚分析色彩的现代知识分子的精神忏悔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存在精神分析法 自我解释 基本选择 自我选择 存在主义 自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萨特存在主义精神分析理论中的“他者”问题 被引量:5
18
作者 项颐倩 《东南学术》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125-131,共7页
"他者"观与存在主义精神分析法是萨特存在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他者"问题也是研究萨特存在主义精神分析必须深入讨论的重点。萨特进行存在主义精神分析实践的四部传记作品分别体现了其以身体为中介的早期&q... "他者"观与存在主义精神分析法是萨特存在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他者"问题也是研究萨特存在主义精神分析必须深入讨论的重点。萨特进行存在主义精神分析实践的四部传记作品分别体现了其以身体为中介的早期"他者"观,以及以"集团"为特征的后期"他者"观。在存在主义精神分析的视阈下关照"他者"问题有助于深刻理解萨特以个体命运为研究对象的理论建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萨特 存在主义精神分析 他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男性世界的一声惊雷——对《雷雨》中繁漪形象的存在主义精神分析学解读
19
作者 张凤梅 《科教文汇》 2008年第21期223-224,共2页
曹禺在《雷雨》序中指出繁漪是最"雷雨"的一个角色。她的雷雨性格意味着她是男性世界的一声惊雷。本文拟从存在主义精神分析学角度对繁漪这一形象进行解读。存在主义精神病学认为精神病患者致病的原因主要是由于人际关系的破... 曹禺在《雷雨》序中指出繁漪是最"雷雨"的一个角色。她的雷雨性格意味着她是男性世界的一声惊雷。本文拟从存在主义精神分析学角度对繁漪这一形象进行解读。存在主义精神病学认为精神病患者致病的原因主要是由于人际关系的破裂而导致一方将另一方视为不正常。生活在父权制社会的繁漪由一个受过诗书洗礼的明慧女子到成为精神分裂症患者,正是由于与父权制社会的代言人周朴园的关系破裂所致。处在精神分裂性状态的繁漪追求爱情的疯狂举动正是对病态社会的抗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存在主义精神分析学 父权制 女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萨特传记作品的特殊范式:《圣热内,喜剧演员和殉道者》的存在主义精神分析验视
20
作者 项颐倩 《法国研究》 2018年第1期91-100,共10页
萨特撰写《存在与虚无》时即开始勾勒一种有别于弗洛伊德之精神分析的存在主义精神分析法(1),运用这种方法创作了《圣热内,喜剧演员和殉道者》等4部传记作品。萨特通过对人物生平的存在主义精神分析传达一种基本的人生观:生命不是随波逐... 萨特撰写《存在与虚无》时即开始勾勒一种有别于弗洛伊德之精神分析的存在主义精神分析法(1),运用这种方法创作了《圣热内,喜剧演员和殉道者》等4部传记作品。萨特通过对人物生平的存在主义精神分析传达一种基本的人生观:生命不是随波逐流,命运永远由个人主动选择造就。存在主义精神分析法为传记作品的创作提供了新的思路,也构成一种新的文学批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萨特 存在主义精神分析 传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