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水稻精确定量施氮研究 被引量:371
1
作者 凌启鸿 张洪程 +6 位作者 戴其根 丁艳锋 凌励 苏祖芳 徐茂 阙金华 王绍华 《中国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2期2457-2467,共11页
以水稻高产优质为目标,以斯坦福方程为理论基础,配合现有阶段性的、单项的定量测试方法,对水稻精确定量施氮技术理论的3个参数进行测定及验证,初步找到了一些研究思路和方法。提出了按产量等级测定需氮量的新方法,形成把秸秆还田归为土... 以水稻高产优质为目标,以斯坦福方程为理论基础,配合现有阶段性的、单项的定量测试方法,对水稻精确定量施氮技术理论的3个参数进行测定及验证,初步找到了一些研究思路和方法。提出了按产量等级测定需氮量的新方法,形成把秸秆还田归为土壤氮素供应量的研究新思路,并发现氮素化肥前后分配比例对氮肥的当季利用率有巨大影响。研究解决了施氮总量及施氮量分配两个方面的精确定量技术问题,使精确定量施氮技术的应用成为可能,同时为“3S”技术的应用提供知识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斯坦福方程 精确定量施氮 产量等级 素阶段用比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稻不同生育期类型品种精确定量施氮参数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17
2
作者 殷春渊 张洪程 +7 位作者 张庆 魏海燕 戴其根 霍中洋 许轲 马群 李敏 李国业 《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8期1342-1354,共13页
以长江中下游地区早熟中粳、中熟中粳、迟熟中粳、早熟晚粳和中熟晚粳5种类型品种为材料,设置3种施氮水平(0、225和300kghm-2纯氮),研究精确定量施氮3个参数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1)不施氮条件下的土壤基础供氮量即基础产量吸氮量,随... 以长江中下游地区早熟中粳、中熟中粳、迟熟中粳、早熟晚粳和中熟晚粳5种类型品种为材料,设置3种施氮水平(0、225和300kghm-2纯氮),研究精确定量施氮3个参数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1)不施氮条件下的土壤基础供氮量即基础产量吸氮量,随水稻品种生育期的延长而增加,计算基础产量吸氮量的参数即100kg稻谷吸氮量,在中熟中粳、迟熟中粳和早熟晚粳3种类型间差异较小,产量为6thm-2(4.87~6.58)时为1.58kg(1.50~1.63)。(2)施氮条件下,100kg籽粒吸氮量在中熟中粳、迟熟中粳和早熟晚粳间的变化较稳定,平均为7.5thm-2产量时,225kghm-2氮素水平为1.86kg(1.85~1.87),300kghm-2氮素水平为2.01kg(1.98~2.05);9thm-2的产量时,225kghm-2氮素水平为1.94kg(1.91~2.04),300kghm-2氮素水平为2.08kg(2.01~2.19);10.5thm-2的产量时,225kghm-2氮素水平为1.95kg(1.93~2.01),300kghm-2氮素水平为2.09kg(2.08~2.10)。说明随着施氮量的增加100kg籽粒吸氮量呈增加趋势。相关分析表明,100kg籽粒吸氮量与产量呈极显著的二次曲线关系,其中早熟中粳和中熟晚粳的相关系数小于其他3种类型。(3)氮肥利用率随施氮量的增加基本呈下降趋势,除中熟晚粳外表现为随生育期的延长而增加,即在225kghm-2氮素水平下分别为31.32%、37.64%、38.5%、41.08%和38.11%,300kghm-2氮素水平下分别为28.74%、36.13%、37.16%、40.15%和39.42%。(4)欠适宜种植的早熟中粳和中熟晚粳的施氮参数相对于其他类型变异较大;相对于非主推品种,主推品种(当家品种)的施氮参数值较高且更趋稳定。说明在合理的品种选择和布局条件下,施氮参数变化规律较强,生产上利用斯坦福方程精确计算水稻目标产量施氮量是可行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不同生育期类型 精确定量施氮 100kg籽粒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滨海稻区水稻精确定量施氮技术的研究与应用
3
作者 张翠华 《现代农业科技》 2011年第8期276-277,共2页
在滨海稻区进行水稻精确定量施氮栽培技术研究,在确保水稻有效分蘖临界期前后够苗的基础上,提高了分蘖成穗率与齐穗至成熟期的干物质产量,增加了单位面积收获穗数与颖花数,提高了水稻的产量与氮肥利用率,可比常规施氮增产稻谷5%~10%,... 在滨海稻区进行水稻精确定量施氮栽培技术研究,在确保水稻有效分蘖临界期前后够苗的基础上,提高了分蘖成穗率与齐穗至成熟期的干物质产量,增加了单位面积收获穗数与颖花数,提高了水稻的产量与氮肥利用率,可比常规施氮增产稻谷5%~10%,氮肥利用率提高5~7个百分点,节支增收750~900元/hm2,宜在生产中推广该技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精确定量施氮 肥利用率 滨海稻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杂交玉米良禾367不同叶龄施氮效应研究初探 被引量:1
4
作者 罗萍 刘曜榕 +5 位作者 王怀义 滕松 高永贵 岳超 杨从党 李刚华 《农业科技通讯》 2022年第10期67-71,75,共6页
以当地栽培技术为基础,通过叶龄和器官间的同伸关系,在不同叶龄期追肥,探索杂交玉米良禾367的丰产高效栽培技术。以当地常规栽培(一炮轰)为对照(T1),分别设置T0:不施氮,T2:5展叶追肥,T3:6展叶追肥,T4:7展叶追肥,T5:8展叶追肥,T6:9展叶追... 以当地栽培技术为基础,通过叶龄和器官间的同伸关系,在不同叶龄期追肥,探索杂交玉米良禾367的丰产高效栽培技术。以当地常规栽培(一炮轰)为对照(T1),分别设置T0:不施氮,T2:5展叶追肥,T3:6展叶追肥,T4:7展叶追肥,T5:8展叶追肥,T6:9展叶追肥,T7:10展叶追肥,T8:11展叶追肥,T9:12展叶追肥,T10:13展叶追肥,T11:14展叶追肥,T12:15展叶追肥,T13:施用缓释控肥(基肥一次性施用,不追肥)。比较不同叶龄期追肥对杂交玉米良禾367产量、产量构成因素和经济效益的影响。结果表明,(1)T8处理(11叶龄期追肥)良禾367产量达13 495.5 kg/hm~2、穗粒数536.7粒、千粒重366.0 g、出籽率89.3%,均极显著地高于其他处理;(2)T8处理(11叶龄期追肥)能显著提高玉米产值,T8处理产值28 341.0元/hm~2,在各处理中最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良禾367玉米 叶龄模式 精确定量施氮技术 产量 产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优质稻云恢290精确定量栽培技术研究
5
作者 罗萍 凌启鸿 +3 位作者 刘曜榕 王怀义 杨从党 李刚华 《中国稻米》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99-103,共5页
以大面积推广的优质常规稻品种云恢290为材料,以当地栽培技术(T1)为基础,在当地技术上实行精确定量施肥(T2),在T2基础上实行精确定量灌溉(T3),并通过定量基本苗、扩大行距、精确定量施肥和灌溉,实现精确定量栽培(T4),分析不同栽培技术... 以大面积推广的优质常规稻品种云恢290为材料,以当地栽培技术(T1)为基础,在当地技术上实行精确定量施肥(T2),在T2基础上实行精确定量灌溉(T3),并通过定量基本苗、扩大行距、精确定量施肥和灌溉,实现精确定量栽培(T4),分析不同栽培技术对云恢290生育期、叶龄、产量及其构成和经济效益的影响。结果表明,相比T1处理,T2、T3和T4处理均能显著提高云恢290产量和经济效益,2019年产量增幅为21.0%~41.0%、经济效益增幅为20.6%~41.3%,2020年产量增幅为16.7%~65.4%、经济效益增幅为17.0%~63.8%,其中,T4处理增产增效最显著,产量极显著高于其他3个处理。可见,精准定量栽培技术是一种高产高效的栽培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叶龄模式 精确定量施氮技术 精确定量灌溉技术 精确定量栽培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氮肥模式对稻田温室气体排放和产量的影响 被引量:11
6
作者 张枝盛 汪本福 +4 位作者 李阳 杨晓龙 胡杨 王泠菲 程建平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1400-1408,共9页
为探明不同施肥模式对稻田温室气体排放和水稻产量的影响,本研究以江汉平原一季中稻为研究对象,通过大田试验设置5个氮肥处理:不施氮肥(CK)、农民习惯施肥(FFP)、实时氮肥管理(RTNM)、精确定量施氮(PQNA)和一次性施肥(OOF),采用静态箱-... 为探明不同施肥模式对稻田温室气体排放和水稻产量的影响,本研究以江汉平原一季中稻为研究对象,通过大田试验设置5个氮肥处理:不施氮肥(CK)、农民习惯施肥(FFP)、实时氮肥管理(RTNM)、精确定量施氮(PQNA)和一次性施肥(OOF),采用静态箱-气相色谱法研究了稻田CH4和N2O排放特征。结果表明:与CK相比,FFP、PQNA、RTNM和OOF显著增加了CH4和N2O排放。FFP、PQNA和RTNM处理CH4排放并没有显著差异,但是OOF处理比FFP处理CH4减排27.5%;RTNM和OOF处理比FFP处理N2O排放分别减少了23.1%和25.0%。与FFP相比,OOF并没有降低水稻产量,而RTNM和PQNA显著增加了水稻产量。OOF较FFP、RTNM和PQNA处理增温潜势(GWP)分别减少了27.4%、12.5%和18.5%。PQNA、RTNM和OOF处理的温室气体排放强度(GHGI)较FFP分别降低了22.2%、24.4%和26.7%。研究表明,采用合理的施肥模式,在保障水稻产量的同时,能够减缓稻田温室气体排放,实现丰产增效和环境友好。在所有施肥模式中,OOF具有最低的GWP,同时能够维持水稻产量并减少追肥次数,是一种低碳丰产的施肥技术,值得在江汉平原大面积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稻田 温室气体 实时肥管理 精确定量施氮 一次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