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高效液相-蒸发光散射检测器(HPLC-ELSD)测定红参中的精氨酸单糖苷(AF)及精氨酸双糖苷(AFG)含量 被引量:1
1
作者 邵莹 郑毅男 +1 位作者 吴晓杰 李伟 《天津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24年第5期413-417,共5页
目的建立一种同时测定人参加工品中精氨酸单糖苷(AF)和精氨酸双糖苷(AFG)含量的方法。[方法]用PrevailTMC18column(4.6 mm×250 mm,5μm)色谱柱进行检测。流动相A:色谱乙腈,流动相B:5.0mmol/L七氟丁酸的0.7%三氟醋酸溶液。色谱条件... 目的建立一种同时测定人参加工品中精氨酸单糖苷(AF)和精氨酸双糖苷(AFG)含量的方法。[方法]用PrevailTMC18column(4.6 mm×250 mm,5μm)色谱柱进行检测。流动相A:色谱乙腈,流动相B:5.0mmol/L七氟丁酸的0.7%三氟醋酸溶液。色谱条件为[0%A(0 min);0%A(5 min);15%A(8 min);35%A(25 min)];流速0.8 mL/min;漂移管温度为115℃;气体流量3.2 L/min。[结果]AF和AFG的检测限分别为0.015和0.010 mg/mL;线性关系相关系数分别为,AF:0.9997,AFG:0.9999,表明线性关系良好。AF和AFG检测的精密度,重复性,稳定性以及回收率的相对标准偏差分别为0.43%&0.37%,0.43%&0.55%,0.43%&0.49%,0.45%&0.15%。AF和AFG检测的回收率分别为99.5%&100%,表明方法稳定。经检测,高丽红参,中国红参和生晒参中AF含量分别为0.74%,0.91%和1.14%,AFG含量分别为6.69%,5.12%和0.85%。[结论]这种方法成功用于高丽红参,中国红参及生晒参中AF及AFG的检测;且红参中AF和AFG含量明显高于生晒参。该方法测定结果可靠,缩短了测定时间,较少杂质干扰。但因为本研究考察氨基酸种类较少,当衍生物种类较多时,仍需进一步考察其分离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氨酸双糖苷 单糖 高效液相-蒸发光散射检测器(HPLC-ELSD)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红参中精氨酸双糖苷对小鼠的抗疲劳作用 被引量:14
2
作者 黄宝亮 丁传波 +4 位作者 王佳奇 郑毅男 刘文丛 张晶 徐晓华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897-902,共6页
目的:观察小鼠强迫性游泳诱发的疲劳现象,探讨红参中非皂苷类物质——精氨酸双糖苷(AFG)对小鼠的抗疲劳作用及其初步机制。方法:从红参中分离出AFG提取物,将80只ICR小鼠分为空白对照组,低、中和高剂量(100、200和400mg·kg^(-1))AFG... 目的:观察小鼠强迫性游泳诱发的疲劳现象,探讨红参中非皂苷类物质——精氨酸双糖苷(AFG)对小鼠的抗疲劳作用及其初步机制。方法:从红参中分离出AFG提取物,将80只ICR小鼠分为空白对照组,低、中和高剂量(100、200和400mg·kg^(-1))AFG组,每组20只,连续灌胃给药28d后对小鼠进行强迫性游泳实验,检测各组小鼠体质量,脏器指数,强迫性游泳时间,乳酸(LD)、尿素氮(BUN)、肝糖原(Gly)水平及腓肠肌中PGC-1α基因表达水平。结果:与空白对照组比较,低、中和高剂量AFG组小鼠的体质量和脏器指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空白对照组比较,低、中和高剂量AFG组小鼠强迫性游泳时间、Gly水平和PGC-1αmRNA基因表达水平均明显增加(P<0.05或P<0.01),且呈剂量依赖性;与空白对照组比较,低、中和高剂量AFG组小鼠血清中的LD和BUN水平明显降低(P<0.01)。结论:AFG对小鼠有抗疲劳作用,其机制可能与能量代谢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参 精氨酸双糖苷 力竭性游泳 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 免疫印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红参加工与精氨酸双糖苷(AFG)的形成 被引量:10
3
作者 曹国军 许传莲 郑毅男 《中药材》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97-98,共2页
目的:优选AFG形成的红参最佳加工条件。方法:采用正交试验法,用CS-930型薄层扫描仪检测各处理样品的AFG含量,求得AFG含量最高的红参加工条件组合。结果:影响AFG形成的主次因素为A>C>D>B(A为蒸参温度,B为蒸参时间,C为第一次烘... 目的:优选AFG形成的红参最佳加工条件。方法:采用正交试验法,用CS-930型薄层扫描仪检测各处理样品的AFG含量,求得AFG含量最高的红参加工条件组合。结果:影响AFG形成的主次因素为A>C>D>B(A为蒸参温度,B为蒸参时间,C为第一次烘干温度,D为第一次烘干时间)。红参最佳加工条件为A_2B_2C_2D_3。结论:按优选出的红参加工条件加工红参,不但AFG含量高,而且红参的质量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参 正交试验 精氨酸双糖苷 加工条件 AFG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蜂王浆在贮藏过程中5-羟甲基糠醛、10-羟基-2-癸烯酸及精氨酸双糖苷含量的变化 被引量:10
4
作者 王露露 董蕊 +1 位作者 范超 张晶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271-275,共5页
将10个蜂王浆样品贮藏在不同温度(室温、4、-20、-80℃)和时间(15、45、65、80 d)条件下,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其5-羟甲基糠醛(5-hydroxymethylfurfural,5-HMF)、10-羟基-2-癸烯酸(10-hydroxy-2-decanoic acid,10-HDA)和精氨酸双糖苷(... 将10个蜂王浆样品贮藏在不同温度(室温、4、-20、-80℃)和时间(15、45、65、80 d)条件下,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其5-羟甲基糠醛(5-hydroxymethylfurfural,5-HMF)、10-羟基-2-癸烯酸(10-hydroxy-2-decanoic acid,10-HDA)和精氨酸双糖苷(arginyl fructosyl glucose,AFG)含量的变化。结果表明,蜂王浆样品中10-HDA的含量稳定,不随贮藏温度和时间的变化而变化;5-HMF和AFG的含量随贮藏温度升高及时间的延长而增加。因此5-HMF和AFG可作为衡量蜂王浆新鲜程度的指标性成分,而10-HDA不可以作为此标准。但10-HDA是蜂王浆中特有成分,其含量高低会直接影响蜂王浆的功效,故5-HMF、AFG与10-HDA三者结合对蜂王浆的品质进行评价会更加准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蜂王浆 5-羟甲基糠醛 10-羟基-2-癸烯 精氨酸双糖苷 品质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精氨酸双糖苷对脂多糖诱导的巨噬细胞分泌炎症因子的影响 被引量:7
5
作者 高铭彤 王佳奇 +6 位作者 陈凯 李莹 李婧毓 刘一桐 丁传波 刘文丛 郑毅男 《中国兽药杂志》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1期65-69,共5页
为研究精氨酸双糖苷(AFG)体外的抗炎机制,以脂多糖(LPS)刺激小鼠单核巨噬细胞(RAW264.7)作为炎症模型,用精氨酸双糖苷(AFG)的低、中、高(5、10、20 mg/L)三个剂量进行干预后,MTT法测定细胞毒性作用,Griess法测定一氧化氮(NO)生成量,ELIS... 为研究精氨酸双糖苷(AFG)体外的抗炎机制,以脂多糖(LPS)刺激小鼠单核巨噬细胞(RAW264.7)作为炎症模型,用精氨酸双糖苷(AFG)的低、中、高(5、10、20 mg/L)三个剂量进行干预后,MTT法测定细胞毒性作用,Griess法测定一氧化氮(NO)生成量,ELISA法检测细胞上清液中白细胞介素-1β(IL-1β)、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及前列腺素E2(PGE2)的分泌量。结果表明:AFG的三个不同剂量对RAW264.7细胞无抑制作用(P>0.05),各浓度给药组的NO、IL-1β、IL-6、TNF-α和PGE2含量与LPS刺激模型组相比较都显著降低(P<0.01),推想AFG的抗炎活性可能是通过抑制NO和PGE2等炎症介质释放,降低IL-1β、IL-6和TNF-α等炎症因子的含量而发挥了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氨酸双糖苷 小鼠RAW264.7细胞 抗炎活性 炎症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精氨酸双糖苷对小鼠毒性实验研究 被引量:4
6
作者 宋明铭 王佳奇 +3 位作者 孙荣花 丁传波 刘文丛 郑毅男 《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786-790,共5页
为观察精氨酸双糖苷(AFG)毒性反应,通过高效阳离子柱洗脱纯化AFG,ICR小鼠80只,随机分为4组,每组20只,雌雄各半。各组分别灌胃给予生理盐水,AFG 30 mg/kg、2 g/kg、6 g/kg,每天给药一次,连续给药90 d,并观察各组小鼠的状态。各组给药结束... 为观察精氨酸双糖苷(AFG)毒性反应,通过高效阳离子柱洗脱纯化AFG,ICR小鼠80只,随机分为4组,每组20只,雌雄各半。各组分别灌胃给予生理盐水,AFG 30 mg/kg、2 g/kg、6 g/kg,每天给药一次,连续给药90 d,并观察各组小鼠的状态。各组给药结束后,眼球取血,处死,解剖检查,取材、制片和H.E染色进行病理学检查。结果显示,AFG 6 g/kg组,连续给药60 d后,个别小鼠出现眼睛红肿,行动缓慢等现象。AFG低、中、高剂量组连续给药90 d后,与空白对照组比较,各剂量组体重变化和食物消耗量无显著性差异,AFG 6 g/kg组肝、脾指数明显降低(P<0.01,P<0.05);血液生化指标的测定中,AFG 30 mg/kg、2 g/kg组肌酐明显上升(P<0.05),AFG 6 g/kg组谷丙转氨酶、谷草转氨酶升高(P<0.05),甘油三酯明显升高(P<0.01)。其它血液生化指标与空白对照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现有数据表明,90 d内服用AFG对小鼠生理活性和状态无明显毒性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氨酸双糖苷 ICR小鼠 长期毒性实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参中精氨酸双糖苷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3
7
作者 高铭彤 李莹 +5 位作者 李婧毓 刘一桐 曾露露 丁传波 刘文丛 郑毅男 《时珍国医国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8期1979-1981,共3页
精氨酸双糖苷(AFG)是存在于红参中的一种有效成分,它属于一种精氨酸衍生物。综述近年来对精氨酸双糖苷的提取制备、合成、检测方法及药理作用的研究现况。AFG的制备是将红参放入甲醇溶液中超声提取3次,合并上清液得到红参水提物,通过聚... 精氨酸双糖苷(AFG)是存在于红参中的一种有效成分,它属于一种精氨酸衍生物。综述近年来对精氨酸双糖苷的提取制备、合成、检测方法及药理作用的研究现况。AFG的制备是将红参放入甲醇溶液中超声提取3次,合并上清液得到红参水提物,通过聚丙烯酰胺凝胶柱和阳离子交换树脂达到了AFG的分离和纯化,精氨酸和麦芽糖通过酸性环境在加热情况下实现了人工合成,通过薄层扫描法和氨基酸自动分析仪对AFG的含量进行检测。同时精氨酸双糖苷还具有很强的药理活性,如抗氧化、抗炎和抗糖尿病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氨酸双糖苷 人参 衍生物 药理活性 药理机制
原文传递
人参中精氨酸双糖苷和单糖苷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
8
作者 李亚杰 郭盛源 +3 位作者 张卓 秦培友 王英平 任贵兴 《食品安全质量检测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1期6987-6995,共9页
人参作为我国传统的一种药食同源植物,已被广泛应用于流行性功能性食品和膳食补充剂中。在其加工过程中(蒸制和烘烤等),很容易就会发生美拉德反应。精氨酸双糖苷(arginyl-fructosyl-glucose,AFG)和精氨酸单糖苷(arginyl-fructose,AF)就... 人参作为我国传统的一种药食同源植物,已被广泛应用于流行性功能性食品和膳食补充剂中。在其加工过程中(蒸制和烘烤等),很容易就会发生美拉德反应。精氨酸双糖苷(arginyl-fructosyl-glucose,AFG)和精氨酸单糖苷(arginyl-fructose,AF)就是通过美拉德反应生成的一类比较典型的化合物,分别是精氨酸和麦芽糖或葡萄糖在美拉德反应早期形成的主要阿马里多(Amadori)重排化合物,既可通过蒸制和烘烤人参进行制备,又可通过精氨酸和糖反应进行人工合成。由于目前关于AFG和AF的研究相对较少,且常规的药理活性尚未综合报道,因此本文通过对人参中AFG和AF的理化性质、制备方法、含量测定以及药理活性进行综述,以期为今后改进制备工艺、研究和产品开发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参 精氨酸双糖苷 单糖 药理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工合成精氨酸双糖苷AFG的急性毒性实验 被引量:5
9
作者 齐晶华 郑毅男 刘文丛 《人参研究》 2013年第2期39-40,共2页
目的研究人工合成精氨酸双糖苷AFG的急性毒性作用。方法将人工合成精氨酸双糖苷AFG以最大浓度和最大给药体积给KM小鼠灌胃给药,观察7d内小鼠的毒性反应以及死亡情况。结果小鼠未出现死亡情况,未测出LD50,测得其最大耐受量为6g/kg,与成... 目的研究人工合成精氨酸双糖苷AFG的急性毒性作用。方法将人工合成精氨酸双糖苷AFG以最大浓度和最大给药体积给KM小鼠灌胃给药,观察7d内小鼠的毒性反应以及死亡情况。结果小鼠未出现死亡情况,未测出LD50,测得其最大耐受量为6g/kg,与成人日用人参量3~9g相比,相当于成人人参日用量的4~13倍。结论人工合成精氨酸双糖苷AFG无急性毒性作用,具有较好的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合成精氨酸双糖苷AFG 急性毒性试验 灌胃给药 最大耐受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精氨酸双糖苷对黑色素瘤B16细胞的作用及其机制初步研究 被引量:1
10
作者 冯梓航 刘兴龙 +3 位作者 赵迎春 陈雪艳 丁传波 刘文丛 《吉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72-279,共8页
研究精氨酸双糖苷(Arginyl-Fructosyl-Glucose,AFG)抑制黑色素瘤B16细胞的增殖及诱导凋亡作用,并初步探讨了其Bcl-2、Caspase-3、Bax信号通路的作用机制。培养黑色素瘤B16细胞,配制1,2.5,5,10,25,50,75,100μmol/L的精氨酸双糖苷作用于... 研究精氨酸双糖苷(Arginyl-Fructosyl-Glucose,AFG)抑制黑色素瘤B16细胞的增殖及诱导凋亡作用,并初步探讨了其Bcl-2、Caspase-3、Bax信号通路的作用机制。培养黑色素瘤B16细胞,配制1,2.5,5,10,25,50,75,100μmol/L的精氨酸双糖苷作用于黑色素瘤B16细胞,48 h后利用CKK-8法检测精氨酸双糖苷对B16细胞增殖影响;采用LDH检测给药后细胞乳酸脱氢酶(Lactate dehydrogenase,LDH)表达水平;用Hoechst33258荧光染色法观察精氨酸双糖苷对B16细胞凋亡形态的影响;采用RT-PCR和Western Blot法分析精氨酸双糖苷对B16细胞Bcl-2、Caspase-3、Bax mRNA和蛋白表达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给药浓度的增大和培养时间的增加,精氨酸双糖苷对B16细胞的抑制率增加,48 h后抑制率达到平台期。50,75,100μmol/L浓度的精氨酸双糖苷抑制效果最佳,B16细胞存活率显著降低(P<0.05,P<0.01),可明显观察到B16细胞凋亡;RT-PCR和Western Blot试验发现,精氨酸双糖苷75,100μmol/L组B16细胞Bcl-2 mRNA和蛋白水平明显减少(P<0.01),Bax和Caspase-3 mRNA和蛋白水平显著升高(P<0.01)。精氨酸双糖苷可抑制黑色素瘤B16细胞增殖,诱导其凋亡,其机制可能与上调Bcl-2、Caspase-3,下调Bax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氨酸双糖苷 黑色素瘤B16细胞 增殖凋亡 恶性肿瘤 人参
原文传递
红参非皂苷类物质精氨酸双糖苷对小鼠疲劳及免疫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14
11
作者 黄宝亮 刘博宇 +4 位作者 王佳奇 丁传波 刘文丛 郑毅男 张晶 《中国药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5期1296-1301,共6页
目的研究红参非皂苷类小分子成分精氨酸双糖苷(argininyl-fructoyl-glucose,AFG)对小鼠力竭性游泳所致疲劳及免疫功能的初步机制。方法从红参中分离出富含AFG的提取物,冷冻干燥制成粉末(RM)。ICR小鼠被分为4组:空白对照组(CG),低剂量组(... 目的研究红参非皂苷类小分子成分精氨酸双糖苷(argininyl-fructoyl-glucose,AFG)对小鼠力竭性游泳所致疲劳及免疫功能的初步机制。方法从红参中分离出富含AFG的提取物,冷冻干燥制成粉末(RM)。ICR小鼠被分为4组:空白对照组(CG),低剂量组(RM-LG,100 mg·kg^(-1)),中剂量组(RM-MG,200 mg·kg^(-1)),高剂量组(RM-HG,400 mg·kg^(-1)),连续灌胃给药28 d后对小鼠进行强迫性游泳试验,检测小鼠体重,脏器指数,强迫性游泳时间,血清中的乳酸(LD)、尿素氮(BUN)、肝糖原(Gly)及抗氧化酶的含量,脾淋巴细胞增殖指数,脾脏淋巴细胞中CD3、CD4、CD8的含量及免疫因子的释放量。结果与空白对照组相比,给药组小鼠的体重及脏器指数无明显差异;给药组小鼠的强迫性游泳时间显著增加(P<0.01);给药组小鼠血清中LD、BUN及丙二醛(MDA)含量都显著降低(P<0.01),给药组小鼠Gly、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含量均显著提高(P<0.01);给药组小鼠血清中的白细胞介素-2(IL-2)、免疫球蛋白G(IgG)表达量明显增多(P<0.01);脾脏淋巴细胞中的CD3、CD4、CD8的含量及脾淋巴细胞增殖指数显著提高(P<0.05)。结论 AFG具有提高小鼠抗疲劳及增强免疫的功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参 精氨酸双糖苷 强迫性游泳 抗疲劳 免疫
原文传递
精氨酸双糖苷对环磷酰胺致免疫抑制小鼠免疫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7
12
作者 邵莹 孙荣花 +3 位作者 王迪 李伟 郑毅男 张晶 《营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265-269,共5页
目的研究精氨酸双糖苷(arginyl-fructosyl-glucose,AFG)对环磷酰胺(CTX)诱导的免疫抑制小鼠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取BALB/C小鼠脾淋巴细胞,以不同浓度AFG(1,2,4,6,8,10μg/ml)刺激淋巴细胞的体外转化。另取ICR小鼠80只,随机分为8... 目的研究精氨酸双糖苷(arginyl-fructosyl-glucose,AFG)对环磷酰胺(CTX)诱导的免疫抑制小鼠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取BALB/C小鼠脾淋巴细胞,以不同浓度AFG(1,2,4,6,8,10μg/ml)刺激淋巴细胞的体外转化。另取ICR小鼠80只,随机分为8组:正常对照组(N)和免疫抑制模型组(M)给予生理盐水,免疫抑制给予AFG组:M+AFG-H,M+AFG-M和M+AFG-L,三组分别给予50,30,10 mg/kg bw AFG,正常给AFG组:N+AFG-H,N+AFG-M和N+AFG-L三组对应给予高中低50,30,10 mg/kg bw AFG。免疫抑制对照组及M+AFG-H,M+AFG-M,M+AFG-L在第1、2、3、9、16、23、30 d小鼠腹腔注射CTX 80mg/kg。测定AFG对BALB/C小鼠淋巴细胞体外转化的影响。30 d后处死ICR小鼠,测定胸腺指数和脾脏指数。AFG对脾淋巴细胞自然转化,T细胞转化,B细胞转化的影响,以及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及白细胞介素-2(IL-2)含量。结果高中低剂量AFG均能显著提高免疫抑制小鼠的脾脏指数和胸腺指数(P〈0.01,P〈0.05=。AFG对于体外脾淋巴细胞转化的促进作用随浓度的增大而增大,加药剂量为1-10μg/ml时,转化率呈浓度依赖性。AFG中剂量能显著促进免疫抑制小鼠脾细胞的自然转化(P〈0.05),而AFG低剂量能极显著促进脾淋巴细胞的自然转化(P〈0.01);高剂量AFG对于免疫抑制小鼠T淋巴细胞的转化具有显著性(P〈0.05);高中低剂量AFG均能显著促进免疫抑制小鼠B淋巴细胞的转化(P〈0.01,P〈0.05)。AFG高中低剂量均能显著提高免疫抑制小鼠血清中TNF-α(P〈0.01),其中高中剂量均能显著增加IL-2含量(P〈0.01,P〈0.05)。结论 AFG具有很强的免疫增强活性并能拮抗CTX的免疫抑制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氨酸双糖苷 小鼠 免疫 淋巴细胞 TNF-Α IL-2
原文传递
精氨酸双糖苷(AFG)在大鼠体内的药代动力学研究 被引量:6
13
作者 王昆 徐晓华 +4 位作者 李佳琪 丁传波 刘文丛 郑毅男 张晶 《吉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213-218,共6页
对精氨酸双糖苷(AFG)在大鼠体内的药代动力学进行了研究。将大鼠分别灌胃给予高、中、低剂量(50,25,10 mg/kg)的AFG,按试验设计在不同时间点采血,利用柱前衍生法测定AFG的血药浓度、分布及排泄。采用3P97软件计算药代动力学参数。经... 对精氨酸双糖苷(AFG)在大鼠体内的药代动力学进行了研究。将大鼠分别灌胃给予高、中、低剂量(50,25,10 mg/kg)的AFG,按试验设计在不同时间点采血,利用柱前衍生法测定AFG的血药浓度、分布及排泄。采用3P97软件计算药代动力学参数。经3P97药代动力学软件对3个剂量组各时间点的血药浓度进行数据拟合,断定AFG体内药代动力学为3室模型,且高、中、低3个剂量组最高血药浓度时间Tmax无显著差异,低剂量组消除半衰期t1/2较中、高剂量组存在明显差异,在10~25 mg/kg时,曲线下面积(AUC)与剂量之间呈线性关系,当AFG达到50 mg/kg时,AUC明显增加。大鼠灌胃给药50 mg/kg后,1,2,4 h的药物组织分布为肝〉肾〉脾〉胃〉肺、肌肉〉小肠〉睾丸、心〉大脑〉子宫〉脂肪。排泄试验结果显示,给药后48 h内由尿液排泄的总量约占给药剂量的(4.31±0.06)%,粪便排泄的总量约占给药剂量的(0.16±0.03)%,给药后24h内由胆汁排泄的总量约占给药剂量的(3.31±0.14)%。通过低、中、高剂量的t1/2[(5.2±0.1),(4.6±0.1),(4.7±0.1)h]可知,不同剂量AFG在大鼠体内的药代动力学过程存在差异,且AFG在大鼠体内消除较快,不易蓄积,AFG不稳定,在体内会分解为AF等其他形式,且尿液排泄为AFG的主要排泄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氨酸双糖苷 大鼠 灌胃给药 血药浓度 排泄率 高效液相色谱法
原文传递
精氨酸双糖苷对糖尿病肾病小鼠的治疗作用及基因转化生长因子-β1和胶原蛋白Ⅳ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8
14
作者 佘欣鑫 高铭彤 +6 位作者 刘兴龙 曾露露 丁传波 赵婷 郑毅男 刘文丛 徐晓华 《中国药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9期1645-1651,共7页
目的探究精氨酸双糖苷(AFG)对糖尿病肾病(DN)小鼠肾脏的保护作用及转化生长因子(TGF)-β1和胶原蛋白Ⅳ基因表达相关性研究。方法随机选取12只小鼠为空白对照组,其余均用高脂饲料和链脲佐菌素(STZ)诱导DN小鼠模型,分为DN模型组、二甲双... 目的探究精氨酸双糖苷(AFG)对糖尿病肾病(DN)小鼠肾脏的保护作用及转化生长因子(TGF)-β1和胶原蛋白Ⅳ基因表达相关性研究。方法随机选取12只小鼠为空白对照组,其余均用高脂饲料和链脲佐菌素(STZ)诱导DN小鼠模型,分为DN模型组、二甲双胍组、10,20,40 mg·kg-1AFG组,各组分别干预5周,每周检测小鼠血糖浓度,称量小鼠体重,5周末称量小鼠最后体重,计算肾指数,检测24 h尿蛋白总量和血清肌酐(SCr)、血尿素氮(BUN)、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HDL-C)、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GSH)、过氧化氢酶(CAT)和总抗氧化能力(T-AOC); HE染色观察肾脏病理变化情况;实时荧光定量PCR(RT-PCR)检测肾脏中TGF-β1、胶原蛋白ⅣmRNA的表达情况。结果 AFG给药组的尿蛋白、TC、TG、HDLC的含量与模型组相比较有显著的下降趋势;经AFG给药组干预后的SOD、GSH、CAT、T-AOC含量与模型组相比较有明显的上升趋势,病理状况减轻; AFG各剂量组小鼠肾脏中TGF-β1和胶原蛋白Ⅳ基因表达量与模型组相比均显著降低。结论 AFG能降低小鼠24 h尿蛋白总量、减轻肾脏病理损伤、减少肾脏中TGF-β1和胶原蛋白Ⅳ基因的表达,对糖尿病引起的肾损伤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鼠 精氨酸双糖苷 糖尿病肾病 转化生长因子-Β1 胶原蛋白Ⅳ
原文传递
精氨酸双糖苷检测方法的建立及药动学研究 被引量:1
15
作者 毕筱婷 王长远 +3 位作者 李珂珂 霍晓奎 刘克辛 弓晓杰 《药物评价研究》 CAS 2019年第6期1141-1145,共5页
目的建立快速、灵敏、高效的精氨酸双糖苷的测定方法并研究精氨酸双糖苷在大鼠体内的药动学。方法以乌苯美司作为内标,采用LC-MS/MS检测方法测定血浆中精氨酸双糖苷浓度,利用DAS2.0软件计算药动学相关参数,并分析方法的可靠性。结果空... 目的建立快速、灵敏、高效的精氨酸双糖苷的测定方法并研究精氨酸双糖苷在大鼠体内的药动学。方法以乌苯美司作为内标,采用LC-MS/MS检测方法测定血浆中精氨酸双糖苷浓度,利用DAS2.0软件计算药动学相关参数,并分析方法的可靠性。结果空白血浆对检测物质不产生干扰,在20~20 000 ng/mL符合线性关系,方法学中RSD以及RE值均小于15%。结论采用LC-MS/MS方法检测精氨酸双糖苷方法合理可靠,精氨酸双糖苷的绝对生物利用度为(4.50±3.7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氨酸双糖苷 密度 准确度 药动学 方法学
原文传递
红参加工过程中精氨酸及其衍生物的含量变化 被引量:12
16
作者 曹国军 郑毅男 +1 位作者 许传莲 王丽梅 《吉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3期69-71,共3页
从动态角度研究了精氨酸双糖苷 (AFG)、精氨酸果糖苷 (AF)及游离精氨酸 (Arg)在红参加工各阶段的含量变化。结果表明 :在蒸参及晾晒阶段 ,AFG和AF尚未形成 ,但这一阶段为AFG和AF的形成提供了物质基础。AFG和AF是在第一次烘干阶段形成的... 从动态角度研究了精氨酸双糖苷 (AFG)、精氨酸果糖苷 (AF)及游离精氨酸 (Arg)在红参加工各阶段的含量变化。结果表明 :在蒸参及晾晒阶段 ,AFG和AF尚未形成 ,但这一阶段为AFG和AF的形成提供了物质基础。AFG和AF是在第一次烘干阶段形成的。随着红参加工各阶段的完成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氨酸双糖苷 果糖 游离 红参 衍生物 含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参加工品中精氨酸衍生物测定方法研究 被引量:9
17
作者 曹国军 郑毅男 +1 位作者 许传莲 王丽梅 《中国药学杂志》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52-53,共2页
目的 研究人参加工品中精氨酸衍生物———精氨酸双糖苷 (AFG)和精氨酸果糖苷 (AF)的定量方法。方法 供试品用甲醇提取 ,弃去甲醇液 ,残渣用水浸提 ,提取液点于硅胶H薄层板上 ,以正丁醇 醋酸 水 (4∶1∶5)上层为展开剂展开 ,晾干 ,喷... 目的 研究人参加工品中精氨酸衍生物———精氨酸双糖苷 (AFG)和精氨酸果糖苷 (AF)的定量方法。方法 供试品用甲醇提取 ,弃去甲醇液 ,残渣用水浸提 ,提取液点于硅胶H薄层板上 ,以正丁醇 醋酸 水 (4∶1∶5)上层为展开剂展开 ,晾干 ,喷0 .2 %茚三酮乙醇溶液 ,1 1 0℃烤板 ,显色后用玻璃盖住 ,四周用胶布密封 ,用CS - 930型薄层扫描仪扫描 ,λS=51 0nm ,λR=685nm。结果 本方法平均回收率AFG为 97.68% ,AF为 98.72 %。RSD(n =5)AFG为 2 .85 % ,AF为 3 .2 6 %。结论 结果显示该方法快速、简便、灵敏、准确、重现性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氨酸双糖苷 果糖 薄层扫描法 人参 生晒参 红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洋参中L-精氨酸及其衍生物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8
作者 赵婷 郑毅男 《人参研究》 2012年第3期30-34,共5页
精氨酸单糖苷(AF)、精氨酸双糖苷(AFG)是具有多种生物活性氨基酸衍生物,具有抗氧化、增强免疫和扩张血管等作用。由于近年来对于精氨酸衍生物的研究很少,故本文的目的在于对精氨酸及其衍生物AF、AFG做一概述,为以后深入的研究提供一个... 精氨酸单糖苷(AF)、精氨酸双糖苷(AFG)是具有多种生物活性氨基酸衍生物,具有抗氧化、增强免疫和扩张血管等作用。由于近年来对于精氨酸衍生物的研究很少,故本文的目的在于对精氨酸及其衍生物AF、AFG做一概述,为以后深入的研究提供一个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 单糖 精氨酸双糖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红参中氨基酸糖苷类化学成分研究进展 被引量:2
19
作者 齐梦含 郑毅男 李伟 《中草药》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9期6779-6788,共10页
红参Ginseng Radix et Rhizoma Rubra为人参Ginseng Radix et Rhizoma的重要炮制品,在红参的加工过程中氨基酸与还原糖发生美拉德反应,形成氨基酸糖苷类物质。研究表明氨基酸糖苷类物质为红参重要的活性成分之一。目前已从红参中提取分... 红参Ginseng Radix et Rhizoma Rubra为人参Ginseng Radix et Rhizoma的重要炮制品,在红参的加工过程中氨基酸与还原糖发生美拉德反应,形成氨基酸糖苷类物质。研究表明氨基酸糖苷类物质为红参重要的活性成分之一。目前已从红参中提取分离出精氨酸双糖苷和精氨酸果糖苷等9种氨基酸糖苷类化学成分。通过查阅近年来国内外相关文献,并结合课题组的研究工作对氨基酸糖苷类物质在化学成分、形成机制、制备工艺和药理活性方面进行综述。为进一步探索和开发红参中新的氨基酸糖苷类活性成分提供参考,为人参的合理利用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参 红参 人工合成 精氨酸双糖苷 果糖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