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49篇文章
< 1 2 3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ⅡA/ⅡB期睾丸精原细胞瘤术后患者放疗前后肿瘤标志物、LMR动态变化及其对近期疗效的影响
1
作者 邢天俊 王玮 +1 位作者 刘洪宇 杨芳 《中国性科学》 2024年第8期15-19,共5页
目的分析ⅡA/ⅡB期睾丸精原细胞瘤术后患者放疗前后肿瘤标志物、淋巴细胞/单核细胞比值(LMR)动态变化及其与放疗效果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山西省肿瘤医院2012年7月至2020年7月收治的70例ⅡA/ⅡB期睾丸精原细胞瘤术后患者的临床资料,... 目的分析ⅡA/ⅡB期睾丸精原细胞瘤术后患者放疗前后肿瘤标志物、淋巴细胞/单核细胞比值(LMR)动态变化及其与放疗效果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山西省肿瘤医院2012年7月至2020年7月收治的70例ⅡA/ⅡB期睾丸精原细胞瘤术后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放疗近期疗效情况将患者分为有效组(n=16)和无效组(n=54)。记录并整理患者基线资料、放疗前后肿瘤标志物水平及LMR值,分析肿瘤标志物、LMR与放疗近期疗效的关系。结果肿瘤直径>40 mm、睾丸血管浸润是影响ⅡA/ⅡB期睾丸精原细胞瘤术后患者放疗近期效果的危险因素(P<0.05)。有效组放疗后血清乳酸脱氢酶(LDH)水平低于放疗前,LMR值高于放疗前(P<0.05);无效组放疗前、后血清LDH水平高于有效组,LMR值低于有效组(P<0.05)。两组放疗前、后血清甲胎蛋白(AFP)、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水平比较及组内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放疗前、后血清LDH水平与肿瘤直径、睾丸血管浸润均呈正相关(r>0,P<0.05);放疗前、后LMR值与肿瘤直径、睾丸血管浸润均呈负相关(r<0,P<0.05)。放疗前血清LDH水平、LMR值及联合预测放疗无效的曲线下面积均>0.7,联合预测的价值更高。结论睾丸精原细胞瘤患者术后血清LDH水平、LMR值与放疗近期疗效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睾丸精原细胞瘤 螺旋断层放疗 标志物 淋巴细胞/单核细胞比值 近期疗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睾丸精原细胞瘤误诊为卵巢肿瘤的完全型雄激素不敏感综合征1例
2
作者 张珊 徐欣 +1 位作者 张海滨 郭钰珍 《现代妇产科进展》 2024年第7期559-560,共2页
1临床资料患者,社会性别女,71岁,因“腹胀3月,加重1月”于2022年6月15日就诊于我院。右侧腹股沟区肿物50+年,站立、活动及咳嗽时出现,平卧或手压时可回纳、消失。患者无月经来潮,未生育,再婚,可正常性生活。患者父母表型均正常,共生育4... 1临床资料患者,社会性别女,71岁,因“腹胀3月,加重1月”于2022年6月15日就诊于我院。右侧腹股沟区肿物50+年,站立、活动及咳嗽时出现,平卧或手压时可回纳、消失。患者无月经来潮,未生育,再婚,可正常性生活。患者父母表型均正常,共生育4子3女,患者妹妹表现为原发性闭经和不孕症,其余均生长发育正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完全型雄激素不敏感综合征 精原细胞瘤 卵巢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性发育异常合并恶性精原细胞瘤1例
3
作者 郭艳雪 刘俊宝 +1 位作者 郭亚花 付亚军 《中国实验诊断学》 2024年第6期750-753,共4页
性发育异常是一种少见的先天性畸形,患者在性染色体、性腺、性激素水平及内外生殖器等方面表现异常。其分子遗传学病因复杂,临床表现多样,诊疗过程需要依靠多学科团队的综合判断。目前,随着基因检测、染色体核型分析等技术的发展,其诊... 性发育异常是一种少见的先天性畸形,患者在性染色体、性腺、性激素水平及内外生殖器等方面表现异常。其分子遗传学病因复杂,临床表现多样,诊疗过程需要依靠多学科团队的综合判断。目前,随着基因检测、染色体核型分析等技术的发展,其诊断方式逐渐由传统手段向染色体与基因层面发展。并且,辅助生殖技术的发展也为相关患者实现生育愿望带来更多机会。同时,由于存在性腺位置异常、细胞异常分化等高危因素,该类患者性腺发生恶性肿瘤的概率较正常性腺组织明显升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外生殖器 精原细胞瘤 多学科团队 性发育异常 性激素水平 先天性畸形 辅助生殖技术 染色体核型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原发性纵隔精原细胞瘤放化疗后无精子症1例并文献复习
4
作者 杨宇卓 狐斌斌 +1 位作者 崔帆 单学敏 《中国性科学》 2024年第4期1-4,共4页
目的探讨原发性纵隔精原细胞瘤放化疗后无精子症患者的诊疗思路。方法通过分析2024年1月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太原医院诊治的1例原发性纵隔精原细胞瘤放化疗后无精子症患者的诊疗过程,结合相关文献报道,探讨此类患者的临床诊疗策略。结果该... 目的探讨原发性纵隔精原细胞瘤放化疗后无精子症患者的诊疗思路。方法通过分析2024年1月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太原医院诊治的1例原发性纵隔精原细胞瘤放化疗后无精子症患者的诊疗过程,结合相关文献报道,探讨此类患者的临床诊疗策略。结果该例患者通过显微镜下睾丸切开取精术获得精子。结论对于放化疗后无精子症患者,应综合评估患者情况后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法,帮助患者合理解决生育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症 放疗 化疗 纵隔精原细胞瘤 显微镜下睾丸切开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以糖尿病及尿崩症首诊的颅内精原细胞瘤1例
5
作者 刘冬梅 董凤芹 《中国乡村医药》 2024年第17期48-50,共3页
精原细胞瘤是一种起源于生殖细胞系的恶性肿瘤,颅内原发性精原细胞瘤临床罕见,好发于松果体、基底节区、鞍区等部位,发病隐匿,常见临床表现为颅内高压、视力下降、视野缺损、尿崩症和垂体功能减退等[1],可无症状或症状不典型,早期诊断... 精原细胞瘤是一种起源于生殖细胞系的恶性肿瘤,颅内原发性精原细胞瘤临床罕见,好发于松果体、基底节区、鞍区等部位,发病隐匿,常见临床表现为颅内高压、视力下降、视野缺损、尿崩症和垂体功能减退等[1],可无症状或症状不典型,早期诊断困难。现报道以糖尿病及尿崩症为首发表现原发于松果体的精原细胞瘤患者1例,通过临床资料分析,结合文献复习,探讨其临床表现、影像学特点、治疗及预后情况,以提高临床医生对该病的认识,有助于早期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原细胞瘤 松果体 糖尿病 尿崩症 免疫组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腹内型隐睾继发精原细胞瘤的MSCT诊断
6
作者 柯君丽 陈卫东 《浙江实用医学》 2024年第5期408-411,共4页
目的探讨腹内型隐睾继发精原细胞瘤的MSCT特征。方法分析浙江省衢州市人民医院2014年8月~2021年8月收治的3例经病理证实的腹内型隐睾继发精原细胞瘤的MSCT表现,包括肿瘤位置、大小、密度、强化方式、供血动脉及引流静脉显示、腹内有无... 目的探讨腹内型隐睾继发精原细胞瘤的MSCT特征。方法分析浙江省衢州市人民医院2014年8月~2021年8月收治的3例经病理证实的腹内型隐睾继发精原细胞瘤的MSCT表现,包括肿瘤位置、大小、密度、强化方式、供血动脉及引流静脉显示、腹内有无肿大淋巴结、同侧精索是否存在。结果2例发生于右中下腹,呈单发肿块,其中囊实性1例,实性1例,发生于盆腔呈实性肿块伴腹内淋巴结转移1例。动态增强扫描病灶囊性成分无强化;实性成分呈不均匀轻中度渐进性强化,并见分隔样强化;转移淋巴结呈轻度均匀强化,可见血管“漂浮征”。肿块均由腹主动脉发出的小分支供血,静脉回流至下腔静脉或同侧肾静脉。同侧精索未见2例,存在1例。结论腹内肿块伴增粗的供血动脉及引流静脉、实性成分呈轻中度渐进性强化、分隔样强化、同侧精索未见,结合隐睾病史、血清总β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升高史,有助于腹内型隐睾继发精原细胞瘤的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隐睾精原细胞瘤 腹内型 MSCT
在线阅读 下载PDF
β2-微球蛋白、白蛋白与碱性磷酸酶比值在睾丸精原细胞瘤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7
作者 秦玉强 卢保德 +2 位作者 宋日练 简定西 韦高猛 《右江民族医学院学报》 2024年第2期200-203,209,共5页
目的探讨β2-微球蛋白(Beta 2-Microglobulin,β2-MG)、白蛋白与碱性磷酸酶比值(albumin toalkaline phosphatase ratio,AAPR)在睾丸精原细胞瘤血清中的表达水平及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至2023年8月在右江民族医学院附属医... 目的探讨β2-微球蛋白(Beta 2-Microglobulin,β2-MG)、白蛋白与碱性磷酸酶比值(albumin toalkaline phosphatase ratio,AAPR)在睾丸精原细胞瘤血清中的表达水平及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至2023年8月在右江民族医学院附属医院泌尿外科住院确诊的睾丸精原细胞瘤患者31例为病例组,选取同期在该院进行体检的健康人群39例为对照组,比较两组间β2-MG、AAPR的表达差异。应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 curve,ROC)分析血清β2-MG、AAPR在睾丸精原细胞瘤的临床诊断价值。结果β2-MG在病例组中表达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AAPR在病例组中表达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β2-MG、AAPR表达水平与睾丸精原细胞瘤患者的年龄、BMI、肿瘤T分期、淋巴结转移、M分期、隐睾病史及肿瘤直径无明显相关性。ROC曲线显示β2-MG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curve,AUC)为0.759,敏感度为82.05%,特异度为61.29%;AAPR的AUC为0.788,敏感度为89.74%,特异度为64.52%;β2-MG联合AAPR的AUC为0.824,敏感度为92.31%,特异度为67.74%。结论β2-MG在睾丸精原细胞瘤患者外周血中表达明显升高,AAPR在睾丸精原细胞瘤患者中表达水平明显降低。β2-MG、AAPR对睾丸精原细胞瘤具有较高的诊断效能,且两者联合诊断效能更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Β2微球蛋白 白蛋白与碱性磷酸酶比值 睾丸精原细胞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以垂体柄增粗为特征的精原细胞瘤1例
8
作者 彭冰 王兴田 +6 位作者 邓玉环 练渝 郑焱玲 匡剑韧 钱锦钰 梁洁 张艳琳 《中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863-869,共7页
颅内精原细胞瘤是一种罕见的起源于生殖细胞系的恶性肿瘤,通常发生在脑部的松果体或垂体等部位。陆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内分泌科于2020年6月收治1例颅内精原细胞瘤伴脊柱转移的20岁男性患者,临床表现为头痛、头晕及视力下降,头颅增强... 颅内精原细胞瘤是一种罕见的起源于生殖细胞系的恶性肿瘤,通常发生在脑部的松果体或垂体等部位。陆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内分泌科于2020年6月收治1例颅内精原细胞瘤伴脊柱转移的20岁男性患者,临床表现为头痛、头晕及视力下降,头颅增强MRI提示垂体柄增粗。在多学科综合会诊后接受经鼻蝶鞍区肿瘤切除术,病理诊断为精原细胞瘤,术后规律放射治疗。1年后患者的肿瘤复发并转移,再次行胸椎椎管内肿瘤切除术,术后继续化学治疗。患者的临床症状如头痛和视力障碍得到改善,但持续全垂体功能减退,需长期激素替代。颅内精原细胞瘤的早期诊断颇具挑战性,且易发生转移,对放射治疗和化学治疗高度敏感,早期诊断和多学科综合治疗有助于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和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内精原细胞瘤 手术 免疫组织化学 磁共振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精原细胞瘤放化疗后继发C型尼曼匹克病1例报道并文献复习
9
作者 刘明玉 李佳 +2 位作者 李红梅 郗佳奇 杨柳 《解放军医学院学报》 CAS 2024年第1期39-43,共5页
目的报道1例在鞍区精原细胞瘤放化疗后出现C型尼曼-匹克病(Niemann-Pick disease type C,NPC)的病例,加强对尼曼-匹克病(Niemann-Pick disease,NPD)的了解。方法对南部战区总医院内分泌科2021年6月收治的1例鞍区精原细胞瘤切除术、放化... 目的报道1例在鞍区精原细胞瘤放化疗后出现C型尼曼-匹克病(Niemann-Pick disease type C,NPC)的病例,加强对尼曼-匹克病(Niemann-Pick disease,NPD)的了解。方法对南部战区总医院内分泌科2021年6月收治的1例鞍区精原细胞瘤切除术、放化疗后逐渐出现垂体功能减退、重度肝损害、肝脾大,激素替代治疗后引起继发性糖尿病的青少年患者长达4年的病史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例患者为青少年女性,鞍区精原细胞瘤切除术及放化疗后,逐渐出现不同程度血细胞下降、脂代谢异常、肝功能异常、肝脾增大等,行骨髓穿刺,形态学发现2%尼曼-匹克细胞,最终诊断为NPC。经输血、护肝、胰岛素降糖、激素替代等对症治疗后,各项指标较治疗前好转,精神较入院时稍好转,但患者仍存在黄疸、肝脾大,偶有精神异常。目前继续门诊随访,予对症治疗。结论对于颅内肿瘤术后或放化疗后所致内分泌与代谢相关症状,且同时伴有难以解释的神经、精神、脏器功能异常时,要考虑到NPC的可能性,可通过骨髓穿刺涂片发现尼曼-匹克细胞初步诊断。目前NPC的治疗以对症为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尼曼-匹克病 C型尼曼-匹克病 鞍区肿 精原细胞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腹盆腔精原细胞瘤的CT和MRI影像学表现
10
作者 田川 聂川 何清 《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 2024年第10期25-28,共4页
目的探讨腹盆腔原发或转移性精原细胞瘤的CT和MRI影像学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经组织病理学确诊的8例腹盆腔精原细胞瘤患者的临床和影像学资料,结合文献分析其CT和MRI影像学特征,包括部位、形态、直径、密度/信号特点、强化方式、与邻近... 目的探讨腹盆腔原发或转移性精原细胞瘤的CT和MRI影像学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经组织病理学确诊的8例腹盆腔精原细胞瘤患者的临床和影像学资料,结合文献分析其CT和MRI影像学特征,包括部位、形态、直径、密度/信号特点、强化方式、与邻近器官/血管的关系、包膜特点、有无肿大淋巴结等。结果8例患者年龄21~54岁,平均31岁。7例患者以自觉腹部包块伴腹痛就诊,1例以腹胀、腰背疼痛、双腿无力就诊。8例患者中,4例是隐睾原发肿瘤,1例为正常睾丸精原细胞瘤伴腹膜后转移性精原细胞瘤,3例为隐睾精原细胞瘤切除术后腹膜后转移性精原细胞瘤形成。8例病灶在CT/MRI上呈分叶状实性或囊实性肿块,平扫8例病灶密度/信号不均匀,增强为不均匀、渐进性强化,7例包膜均完整,4例有淋巴结转移。结论精原细胞瘤好发于青年,易发生复发转移,其CT和MRI影像学表现具有一定的特征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原细胞瘤 CT MRI 影像学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精原细胞瘤的细胞病理学特征(附10例报告及文献复习) 被引量:7
11
作者 林琼琼 王龙富 +5 位作者 平波 冯丽青 徐维萍 顾良宏 张小龙 陈颖 《实用肿瘤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677-680,共4页
目的总结原发及转移性精原细胞瘤的细胞学特征,提高细胞病理医生对其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10例男性精原细胞瘤患者[4例原发纵隔,3例原发睾丸(隐睾),1例原发腹膜后,2例转移瘤]的11个针吸标本,从涂片背景,肿瘤细胞排列和特征等方面总结... 目的总结原发及转移性精原细胞瘤的细胞学特征,提高细胞病理医生对其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10例男性精原细胞瘤患者[4例原发纵隔,3例原发睾丸(隐睾),1例原发腹膜后,2例转移瘤]的11个针吸标本,从涂片背景,肿瘤细胞排列和特征等方面总结,并与相应的组织病理学结果 (6例)进行对照。结果精原细胞瘤穿刺涂片显示主要由分散的大细胞组成,核圆形到轻度不规则,有一个位于中心的明显的核仁或是2~3个小核仁,胞浆少到中等量,有多个小空泡。背景中有数量不等的淋巴细胞,特征性的"虎皮样"物质以及固缩的核,只有少数病例有上皮样组织细胞。结论针吸细胞学可以为原发及转移部位的精原细胞瘤提供初步诊断,对后续检查和治疗非常有帮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原细胞瘤/病理学 精原细胞瘤/诊断 睾丸肿/病理学 活组织检查 细针/方法 纵隔肿/病理学 转移/病理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睾丸生殖细胞肿瘤中CD117的表达及其对精原细胞瘤的鉴别意义 被引量:11
12
作者 刘东亮 卢一平 +4 位作者 石海燕 朱蜀侠 吕健为 李卫峰 荣霞 《中华男科学杂志》 CAS CSCD 2008年第1期38-41,共4页
目的:探讨CD117在睾丸生殖细胞肿瘤中的表达及其在鉴别睾丸精原细胞瘤和非精原细胞瘤中的价值和生物学意义。方法:采用CD117单克隆抗体对74例睾丸生殖细胞肿瘤和20例正常睾丸组织进行免疫组化染色,测定不同组织中CD117表达的阳性率、染... 目的:探讨CD117在睾丸生殖细胞肿瘤中的表达及其在鉴别睾丸精原细胞瘤和非精原细胞瘤中的价值和生物学意义。方法:采用CD117单克隆抗体对74例睾丸生殖细胞肿瘤和20例正常睾丸组织进行免疫组化染色,测定不同组织中CD117表达的阳性率、染色密度和染色强度,采用免疫反应积分(IRS)对结果进行分析比较。结果:74例睾丸生殖细胞肿瘤中,45例(60.8%)CD117表达阳性,IRS为(3.89±3.41)分。32例精原细胞瘤中,CD117阳性表达31例,阳性率为96.9%,IRS(6.82±2.76)分,表达部位以细胞膜为主;11例混合性精原细胞瘤中,CD117阳性表达10例,阳性率为90.9%,均为在精原细胞瘤成分中呈弱阳性表达,IRS为(1.25±0.42)分;31例非精原细胞瘤中CD117表达阳性者仅4例,阳性率为12.9%,并且均为胞质内弱阳性染色,IRS仅为(0.60±0.16)分。不同组织来源的睾丸生殖细胞肿瘤两两之间CD117表达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0例正常睾丸组织CD117均为阳性表达,IRS为(7.30±1.89)分。结论:CD117在睾丸精原细胞瘤细胞膜上有较为特异的表达,其在睾丸生殖细胞肿瘤中的表达对于鉴别精原细胞瘤和非精原细胞瘤有重要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D117 睾丸生殖细胞 精原细胞瘤 精原细胞瘤 免疫组织化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睾丸精原细胞瘤的诊疗进展 被引量:2
13
作者 李超 王慕文 《泌尿外科杂志(电子版)》 2012年第4期41-45,共5页
睾丸肿瘤是20~35岁男性最常见的恶性肿瘤,是导致该年龄段男性死亡的重要原因[1]。近30年来,其全球发病率有逐年增加趋势,特别是在西方国家[2]。其中约95%为睾丸生殖细胞瘤,而睾丸精原细胞瘤是最常见的生殖细胞肿瘤,约占生殖细胞瘤的50%... 睾丸肿瘤是20~35岁男性最常见的恶性肿瘤,是导致该年龄段男性死亡的重要原因[1]。近30年来,其全球发病率有逐年增加趋势,特别是在西方国家[2]。其中约95%为睾丸生殖细胞瘤,而睾丸精原细胞瘤是最常见的生殖细胞肿瘤,约占生殖细胞瘤的50%。其发病年龄相对较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睾丸精原细胞瘤 精原细胞瘤 睾丸肿 睾丸生殖细胞 生殖细胞 治愈率 治疗方案 恶性肿 血清肿标志物 睾丸切除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精原细胞瘤的围术期护理
14
作者 彭丽丽 林春梅 +2 位作者 李晓倩 庞美芳 邓海梅 《中外医学研究》 2014年第8期71-73,共3页
目的:探讨精原细胞瘤的围术期护理方法。方法:选取2008年1月-2013年6月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15例精原细胞瘤患者,予根治性切除术后行放疗或化疗的综合治疗措施,加强心理护理、基础生命指标监测、术后并发症的观察与护理、术后放化疗护理... 目的:探讨精原细胞瘤的围术期护理方法。方法:选取2008年1月-2013年6月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15例精原细胞瘤患者,予根治性切除术后行放疗或化疗的综合治疗措施,加强心理护理、基础生命指标监测、术后并发症的观察与护理、术后放化疗护理、出院指导等护理措施。结果:15例患者全部顺利完成手术,病愈出院。患者住院满意度93.33%。结论:对精原细胞瘤患者实施综合围术期护理,是手术成功和患者康复的有力保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原细胞瘤 精原细胞瘤根治术 围术期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睾丸外(异位)精原细胞瘤的治疗及预后
15
作者 崔书祥 王迎选 《军医进修学院学报》 CAS 2002年第1期37-37,共1页
关键词 精原细胞瘤 外科手术 放射治疗 药物疗法 预后 睾丸外异位精原细胞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原发性纵隔精原细胞瘤:23例组织学、免疫组织化学和12p染色体荧光原位杂交的综合性评价 被引量:18
16
作者 Sung M T MacLennan G T +1 位作者 Lopez-Beltran A 黄文斌(摘译)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36-36,共1页
关键词 纵隔精原细胞瘤 染色体荧光位杂交 免疫组织化学 综合性评价 组织学 发性 性腺外精原细胞瘤 OCT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GF-β1和N-cadherin在精原细胞瘤中的表达及二者的关系 被引量:1
17
作者 张恩溥 郑文忠 +4 位作者 陈剑波 张士强 刘冲 李明华 李贤新 《现代泌尿外科杂志》 CAS 2016年第2期139-142,共4页
目的检测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及神经-钙粘素(N-cadherin)在精原细胞瘤中的表达并探讨二者关系。方法采用SP免疫组化法检测34例精原细胞瘤及15例正常睾丸中TGF-β1、N-cadherin的表达水平。构建N-cadherin质粒载体,转染NCCIT精原... 目的检测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及神经-钙粘素(N-cadherin)在精原细胞瘤中的表达并探讨二者关系。方法采用SP免疫组化法检测34例精原细胞瘤及15例正常睾丸中TGF-β1、N-cadherin的表达水平。构建N-cadherin质粒载体,转染NCCIT精原细胞瘤细胞系,经外源性人重组TGF-β1干预,荧光法检测N-cadherin的表达。结果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结果显示,正常睾丸间质细胞、生精上皮细胞、长形精子及支持细胞间紧密连接处均可见TGF-β1表达,N-cadherin则表达于支持细胞间紧密连接处。精原细胞瘤中未见N-cadherin表达,但TGF-β1表达水平较正常睾丸显著增高,且差异有显著性(P<0.05);TGF-β1可降低精原细胞瘤细胞株中N-cadherin的表达水平。结论精原细胞瘤中TGF-β1高表达,N-cadherin低表达,且重组TGF-β1可降低精原细胞瘤细胞系N-cadherin表达,提示TGF-β1可能通过下调N-cadherin在精原细胞瘤癌变过程中起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GF-Β1 N-CADHERIN 精原细胞瘤 NCCIT精原细胞瘤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临床Ⅰ期睾丸精原细胞瘤综合治疗10年经验总结 被引量:7
18
作者 张学齐 刘卓炜 +6 位作者 周芳坚 韩辉 秦自科 叶云林 李永红 侯国良 张志凌 《癌症》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98-101,共4页
背景与目的:临床Ⅰ期睾丸精原细胞瘤占精原细胞瘤的70%~80%,最近几十年治疗方案已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本文旨在分析Ⅰ期睾丸精原细胞瘤不同治疗方法与预后的关系。方法:回顾分析自1999年至2008年近十年间在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治疗的... 背景与目的:临床Ⅰ期睾丸精原细胞瘤占精原细胞瘤的70%~80%,最近几十年治疗方案已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本文旨在分析Ⅰ期睾丸精原细胞瘤不同治疗方法与预后的关系。方法:回顾分析自1999年至2008年近十年间在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治疗的所有临床Ⅰ期精原细胞瘤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睾丸癌根治术后治疗方式不同分为3组,化疗组30例,放疗组8例,观察组20例。Kaplan-Meier法计算5年总生存率和无疾病生存率,并比较三种治疗方法与肿瘤预后的关系。结果:临床Ⅰ期精原细胞瘤共58例,其中1例失访,57例患者获得随访,中位随访时间为50个月(8~115个月)。化疗组患者均生存,无肿瘤复发;放疗组随访无死亡,有1例复发;观察组患者均生存,有4例出现腹膜后转移。统计分析显示化疗组疗效优于观察组(P=0.005),而放疗组与观察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364)。结论:全身化疗是Ⅰ期精原细胞瘤根治性睾丸切除术后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睾丸癌 精原细胞瘤 临床Ⅰ期 治疗方法 预后 临床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精原细胞瘤术后放疗致无精子症经综合治疗致孕1例 被引量:8
19
作者 金保方 杨晓玉 +3 位作者 刘嘉茵 黄宇烽 王修来 徐福松 《中华男科学杂志》 CAS CSCD 2006年第9期836-838,共3页
目的:探讨精原细胞瘤手术及放疗后引起不育的治疗方法。方法:采用中药“加味水陆二仙丹”为主方,加减治疗3年。结果:“加味水陆二仙丹”为主方加减治疗第2年精液未出现精子,但患者全身症状明显改变。治疗到25个月精子密度由0增加到2.0&#... 目的:探讨精原细胞瘤手术及放疗后引起不育的治疗方法。方法:采用中药“加味水陆二仙丹”为主方,加减治疗3年。结果:“加味水陆二仙丹”为主方加减治疗第2年精液未出现精子,但患者全身症状明显改变。治疗到25个月精子密度由0增加到2.0×106/m l,且精子形态正常。卵细胞胞质内单精子注射(ICSI)使其配偶成功受孕并足月剖腹产1健康男婴。结论:中药治疗因手术及放疗精原细胞瘤患者引起的不育症是一种成功的尝试,对术前没有采取精液冷冻患者的生育问题,中药是一种可供选择的补救性治疗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原细胞瘤 加味水陆二仙丹 手术 放疗 子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排螺旋CT血管重建对腹部精原细胞瘤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7
20
作者 顾国华 吴晓 +1 位作者 黄小燕 耿小川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90-92,共3页
腹部精原细胞瘤临床少见,由于患者难以启齿,一般临床均无提供隐睾病史,为影像诊断带来一定的困难。多排螺旋CT(multi-detector row spiral CT,MSCT)血管重建对明确腹部肿瘤来源,诊断本病具有很大优势。本研究回顾性分析了6例经临床病... 腹部精原细胞瘤临床少见,由于患者难以启齿,一般临床均无提供隐睾病史,为影像诊断带来一定的困难。多排螺旋CT(multi-detector row spiral CT,MSCT)血管重建对明确腹部肿瘤来源,诊断本病具有很大优势。本研究回顾性分析了6例经临床病理证实为腹部精原细胞瘤的MSCT影像表现,评估了MSCT对腹部精原细胞瘤的诊断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原细胞瘤 腹部 多排螺旋CT 血管重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