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79篇文章
< 1 2 1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粮食产销平衡区耕地非粮化动态演变及分区管控——以陕西省为例
1
作者 吴一帆 邢培学 +2 位作者 郑伟伟 夏显力 张超正 《干旱区地理》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53-167,共15页
探究粮食产销平衡区耕地非粮化时空演变特征及驱动因素,以期为制定耕地非粮化差异化管控及长效治理提供参考。利用空间自相关模型、时空地理加权回归模型、K均值算法等方法探究2000—2020年陕西省耕地非粮化现象及其驱动因素时空演变规... 探究粮食产销平衡区耕地非粮化时空演变特征及驱动因素,以期为制定耕地非粮化差异化管控及长效治理提供参考。利用空间自相关模型、时空地理加权回归模型、K均值算法等方法探究2000—2020年陕西省耕地非粮化现象及其驱动因素时空演变规律。结果表明:(1)陕西省耕地非粮化率由2000年的16.11%上升至2020年的27.87%,增幅达73.00%,耕地非粮化形势严峻。(2)陕西省耕地非粮化空间上整体呈现“南北高-中部低”的格局,“高-高型集聚”中心由陕北关中交界处逐渐转移至陕南地区,“低-低型集聚”主要分布在关中地区,呈由中部向四周扩散趋势。(3)耕地非粮化驱动因素影响程度及范围存在明显时空异质性,一产增加值对耕地非粮化驱动力呈上升趋势,人均耕地面积、人均机械劳动力、平均坡度和年降水量等因素对耕地非粮化驱动力呈下降趋势。(4)陕西省耕地非粮化驱动类型以经济驱动型为主,主要分布于关中地区,促进粮农降本增收、减少乡村人口流失是管控重点;生产支持型主要分布于陕北地区,管控以改善种粮条件、促进农业经济发展为主;环境限制型主要分布于陕南地区,引导与管控结合是治理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耕地保护 耕地非粮化 粮食产销平衡区 时空地理加权回归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粮食产销区省际横向利益补偿机制的现实需求与落地方式 被引量:6
2
作者 赵光远 《新长征》 2024年第4期53-55,共3页
2024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要“探索建立粮食产销区省际横向利益补偿机制,深化多渠道产销协作”;《农业农村部关于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学习运用“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经验有力有效推进乡村全面振兴工作部署的实施意见》指出,要“... 2024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要“探索建立粮食产销区省际横向利益补偿机制,深化多渠道产销协作”;《农业农村部关于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学习运用“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经验有力有效推进乡村全面振兴工作部署的实施意见》指出,要“加大产粮大县支持力度,探索建立粮食产销区省际横向利益补偿机制,深化多渠道产销协作”。与2023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的“健全主产区利益补偿机制”相比,“探索建立粮食产销区省际横向利益补偿机制”更加强化了省级政府的主体性、利益补偿的直接性以及机制创新的时代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央一号文件 粮食产销 产粮大县 利益补偿 支持力度 全面振兴 现实需求 机制创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重新划分粮食产销区并完善相关政策 被引量:1
3
作者 魏后凯 《中国经济报告》 2024年第2期39-40,共2页
我国现行的粮食产销区划是2003年及之前在粮食流通体制改革过程中逐步形成的。按照现行粮食产销区划,全国31个省(区、市)被划分为13个粮食主产区、7个粮食主销区和11个粮食产销平衡区。其中,主产区包括河北、河南、黑龙江、吉林、辽宁。
关键词 粮食产销 粮食主产区 粮食主销区 粮食流通体制改革 重新划分 黑龙江 区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共同富裕目标下建立粮食产销区省际横向利益补偿机制研究 被引量:2
4
作者 于法稳 孙韩小雪 《中国国情国力》 2024年第4期10-14,共5页
为激励粮食主产区从事粮食生产的积极性,2023年中央农村工作会议提出了“探索建立粮食产销区省际横向利益补偿机制”。建立粮食产销区省际横向利益补偿机制应着重关注粮食产销区粮食流通的精准数据、横向利益补偿的标准、该机制与相关... 为激励粮食主产区从事粮食生产的积极性,2023年中央农村工作会议提出了“探索建立粮食产销区省际横向利益补偿机制”。建立粮食产销区省际横向利益补偿机制应着重关注粮食产销区粮食流通的精准数据、横向利益补偿的标准、该机制与相关政策的协调、机制的可持续性等关键问题。为此,应进一步加强党对该项工作的领导,国家相关部门应加强粮食产销区粮食流通数据的统计及公开,科学确定横向利益补偿标准、补偿方式及补偿对象,建立粮食产销区横向利益补偿机制可持续的保障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粮食主产区 粮食主销区 粮食产销 粮食安全 横向利益补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粮食产销平衡区耕地非粮化时空分异及驱动类型 被引量:5
5
作者 牛金枫 马艳杰 +2 位作者 晋鹏飞 张美萍 陕永杰 《农业资源与环境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769-779,共11页
为探究粮食产销平衡区耕地非粮化率时空分异,识别其驱动类型,本研究采用空间自相关模型对2005—2020年山西省耕地非粮化率时空演变特征进行分析,利用随机森林模型分析耕地非粮化率影响因素,利用主成分分析法和K-Means聚类法探究山西省... 为探究粮食产销平衡区耕地非粮化率时空分异,识别其驱动类型,本研究采用空间自相关模型对2005—2020年山西省耕地非粮化率时空演变特征进行分析,利用随机森林模型分析耕地非粮化率影响因素,利用主成分分析法和K-Means聚类法探究山西省耕地非粮化驱动类型。结果表明:从时间上看,耕地非粮化率由2005年的50.21%下降到2020年的40.05%,呈“W”型波动,超过山西省粮食安全阈值11.45个百分点;从空间上看,耕地非粮化率差异显著,呈现西北高、东南低的分布格局;从空间集聚类型上看,2005—2020年山西省耕地非粮化率全局莫兰指数先下降后上升,空间集聚效应加强,主要以高高集聚和低低集聚为主。土地生产率、年降水量、各县到省会中心的距离对耕地非粮化率变化起主要作用,且均与耕地非粮化率呈负相关。山西省耕地非粮化驱动类型主要分为资源禀赋型、交通便利型、农业支持型和经济作物增长型。识别山西省耕地非粮化驱动类型,制定针对性的管控措施,对于保护农业发展和粮食安全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耕地非粮化 粮食产销平衡区 驱动类型 主成分分析 K-MEANS聚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生态视角的粮食产销区横向利益补偿机制研究 被引量:1
6
作者 丁存振 纪祥宇 《农业经济与管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30-43,共14页
建立粮食产销区省际横向利益补偿机制作为平衡粮食主产区和主销区之间经济利益的制度安排,对于提高粮食主产区种粮积极性和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意义重大。基于经济和生态视角,充分考虑主产区发展的显隐性损失,从粮食运输损耗、耕地隐性成... 建立粮食产销区省际横向利益补偿机制作为平衡粮食主产区和主销区之间经济利益的制度安排,对于提高粮食主产区种粮积极性和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意义重大。基于经济和生态视角,充分考虑主产区发展的显隐性损失,从粮食运输损耗、耕地隐性成本、劳动力隐性成本、农业碳收支、农业水资源等方面综合测算粮食产销区间横向利益补偿标准及补偿额度。结果表明,2013—2022年粮食产销区利益补偿额度不断增加,10年间增加了9.5%,其中,耕地隐性成本和劳动力隐性成本构成了利益补偿的最主要部分,占总补偿额度的95%以上;主产区粮食种植带来了极大的生态效益,主产区农业净碳值从2013年的10352.42万吨增长到2022年的14574.64万吨;黑龙江、内蒙古作为产粮大省,其经济和生态受偿额度均在主产区中居于前列,占全国总补偿额的33.28%,广东、浙江、北京是主要补偿省份,补偿额度居主销区前列,占全国总补偿额的71.38%。因此,应重视粮食产销区隐性成本补偿,逐步推动产销区之间建立基于责任共担的粮食安全合作机制,同时考虑生态补偿,促进生态补偿与粮食主产区的可持续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济生态 粮食产销 利益补偿 粮食安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粮食产销区横向利益补偿机制的内涵、理论依据及现实意义 被引量:1
7
作者 张海莹 马潇珂 李玉正 《农村农业农民》 2024年第13期13-14,共2页
产销不平衡导致粮食主产区面临严峻资源和环境压力。基于粮食产量、播种面积和提供的商品粮数量及比重,全国31个省份被财政部划为13个粮食主产区、7个主销区和11个产销平衡区。2023年主产区粮食产量占粮食总产量的77.9%,主销区仅占4.3%... 产销不平衡导致粮食主产区面临严峻资源和环境压力。基于粮食产量、播种面积和提供的商品粮数量及比重,全国31个省份被财政部划为13个粮食主产区、7个主销区和11个产销平衡区。2023年主产区粮食产量占粮食总产量的77.9%,主销区仅占4.3%,产销区供给不平衡矛盾进一步加剧。主销区粮食自给率持续下跌,粮食缺口越来越大。事实上,2004年主销区粮食自给率为44.2%,2021年却降至19.9%。然而,由于粮食生产受耕地、水资源等自然禀赋制约,粮食生产集中化加大了主产区水土资源压力,导致耕地退化、地下水超采、土壤污染等生态问题,严重威胁粮食产能持续稳定和国家粮食安全。同时,粮食主产区长期面临“粮财倒挂”入不敷出困境。《中国农村发展报告2022》显示,有10个粮食主产省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连续多年低于全国平均水平。2002年全国人均收入前10名中,粮食主产区省份占6个,到2022年减至3个。粮食产销区地方财政收入存在明显差距。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粮食主产区 地方财政收入 粮食总产量 粮食产量 粮食产销 粮食缺口 主销区 粮食主产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粮食产销协作的“龙江模式”及其创新路径研究
8
作者 赵予新 孙红霞 《粮食科技与经济》 2024年第3期1-5,共5页
深化粮食产销协作对于提高中国粮食安全保障能力、实现产销区优势互补具有重要意义。黑龙江省采取的“四维度立体联动式”的做法,对于推进粮食产销协作提供了有益经验,但在推进过程中存在着政府作用日益减弱、协议履约率不高、利益补偿... 深化粮食产销协作对于提高中国粮食安全保障能力、实现产销区优势互补具有重要意义。黑龙江省采取的“四维度立体联动式”的做法,对于推进粮食产销协作提供了有益经验,但在推进过程中存在着政府作用日益减弱、协议履约率不高、利益补偿机制不健全等问题。创新粮食产销协作模式的基本途径是:推动省级层面开展战略性协作、健全主产区利益补偿机制、实现跨区域的“三链”协同、完善粮食现代物流体系、实施产销区智能化协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粮食安全 粮食产销协作 四维度立体联动式 主产区利益补偿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粮食产销区省际碳补偿的机制建构与测度
9
作者 何宇鹏 朱梦蝶 《统计与决策》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4期84-89,共6页
文章利用生命周期法与本地生产假设法构建省域粮食碳排放测度模型,测度2021年省域粮食碳排放及净碳转移量,探究省际粮食净碳转移责任分担标准及补偿机制。研究发现:各省份粮食生产和消费空间差异显著,且呈现“北粮南运”格局。粮食生产... 文章利用生命周期法与本地生产假设法构建省域粮食碳排放测度模型,测度2021年省域粮食碳排放及净碳转移量,探究省际粮食净碳转移责任分担标准及补偿机制。研究发现:各省份粮食生产和消费空间差异显著,且呈现“北粮南运”格局。粮食生产碳排放重点源自主产区的农资投入、秸秆燃烧、水稻生长等生产活动,粮食消费碳排放集中于主产区和主销区省份,且粮食主产区对主销区和产销平衡区存在净碳转移。粮食净调入省份应承担净调出省份的省际粮食净碳转移责任。在综合原则下,省际粮食碳补偿价值合计95.18亿元,广东、浙江、福建、上海等为主要支付碳补偿省份,黑龙江、吉林、内蒙古、安徽、河南等为重点接收碳补偿省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粮食产销 粮食碳排放责任分担 碳补偿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态价值视角下的粮食产销区横向利益补偿
10
作者 朱盼盼 《农村农业农民》 2024年第13期5-6,共2页
6月11日,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五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健全种粮农民收益保障机制和粮食主产区利益补偿机制的指导意见》。文件指出,稳定粮食生产,确保粮食安全,必须保护和调动农民种粮和地方抓粮积极性,健全种粮农民收益保障机制... 6月11日,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五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健全种粮农民收益保障机制和粮食主产区利益补偿机制的指导意见》。文件指出,稳定粮食生产,确保粮食安全,必须保护和调动农民种粮和地方抓粮积极性,健全种粮农民收益保障机制和粮食主产区利益补偿机制,提高政策精准性、实效性,夯实粮食安全根基。健全种粮农民收益保障机制和粮食主产区利益补偿机制,需要探索产销区多渠道利益补偿办法,健全粮食生产支持保护体系,在建立省际横向利益补偿机制上迈出实质性步伐,推动粮食主产区、主销区、产销平衡区落实好保障粮食安全的共同责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粮食主产区 利益补偿 粮食安全 粮食产销 主销区 种粮农民 共同责任 全面深化改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于粮食产销区省际横向利益补偿机制的思考
11
作者 李天华 《山西农经》 2024年第18期20-22,共3页
目前,我国粮食产销区的利益分配存在失衡问题,导致区域间的经济社会发展差距不断扩大。探索建立省际间的横向利益补偿机制,以补充现行的中央财政纵向补偿机制。通过梳理粮食产销区省际横向补偿机制的发展历程,可以明确其在保障国家粮食... 目前,我国粮食产销区的利益分配存在失衡问题,导致区域间的经济社会发展差距不断扩大。探索建立省际间的横向利益补偿机制,以补充现行的中央财政纵向补偿机制。通过梳理粮食产销区省际横向补偿机制的发展历程,可以明确其在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缩小区域差距和完善主产区补偿机制等方面的战略重要性。基于这些认识,建议重新划分粮食产销区,并开始试点补偿工作,以构建利益共享的产销区共同体。还应探索多种补偿模式,充分利用粮食资源优势,培育主产区“造血”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粮食产销 利益补偿机制 粮食安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试论粮食产销区协调机制的建立 被引量:3
12
作者 周晓红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6年第3期12-14,共3页
中国粮食主产区与主销区产销不协调主要表现为供求矛盾突出,其主要原因是生产与市场脱节、重视产区轻视销区、缺乏完善的购销合作机制等,因此,应采取对产销区粮食协作的指导、完善粮食合同订购制度、调整粮食风险基金补助比例、完善价... 中国粮食主产区与主销区产销不协调主要表现为供求矛盾突出,其主要原因是生产与市场脱节、重视产区轻视销区、缺乏完善的购销合作机制等,因此,应采取对产销区粮食协作的指导、完善粮食合同订购制度、调整粮食风险基金补助比例、完善价格形成机制、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等措施,建立起粮食主产区与主销区产销协调机制,确保粮食供需平衡和国家粮食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产区 主销区 粮食产销 协调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江三角洲粮食产销合作研究 被引量:1
13
作者 吴志华 胡非凡 《粮食科技与经济》 2010年第4期7-8,23,共3页
协同推进长江三角洲粮食产销合作,必须克服种粮大户的生产成本偏高、粮食贸易与物流合同履约率偏低、粮食产销的横向合作不足、纵向层次不高等问题。长三角各省市应注重借鉴泛珠三角等区域合作经验,协同促进长三角粮食产销合作的深入开... 协同推进长江三角洲粮食产销合作,必须克服种粮大户的生产成本偏高、粮食贸易与物流合同履约率偏低、粮食产销的横向合作不足、纵向层次不高等问题。长三角各省市应注重借鉴泛珠三角等区域合作经验,协同促进长三角粮食产销合作的深入开展;协同支持并推广有关企业在产销合作中的创新做法,不断提升粮食产销合作的广度与深度;协同增强长三角粮食物流能力,共同应对"粮荒"威胁与产销合作挑战等。分析了长江三角洲粮食产销合作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并着重从深化合作等角度提出了相关对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三角 粮食产销合作 粮食安全 隐患 措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粮食产销中农民合作组织的培育
14
作者 董银果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1年第6期11-13,共3页
分析了我国粮食产销中建立农民合作组织的必要性及紧迫性 ,阐述了各种农民经济组织形式的特点 ,提出粮食产销中建立农民合作组织的配套对策。
关键词 粮食产销 农民合作组织 模式 政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粮食产销波动:表象与实质
15
作者 张红宇 《农村经济》 北大核心 1994年第6期11-13,共3页
粮食产销波动:表象与实质张红宇1993年,我国粮食越过9000亿斤大关,但供求关系却发生失衡,发人深省。当年11月份的粮价上涨,经过政府多方努力调控,过高的涨幅波动总算被平抑下来,但这并不意味着矛盾已经化解,波动揭示... 粮食产销波动:表象与实质张红宇1993年,我国粮食越过9000亿斤大关,但供求关系却发生失衡,发人深省。当年11月份的粮价上涨,经过政府多方努力调控,过高的涨幅波动总算被平抑下来,但这并不意味着矛盾已经化解,波动揭示的深层问题依然存在。农业部农业司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粮食产销 粮食市场 供求关系 卖难 张红 粮食生产 国家储备粮 产粮大县 主要粮食品种 粮食批发市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加大对粮食合作社的扶持力度——关于北京大兴区长子营镇粮食产销合作社的调查
16
作者 杨东群 李先德 《农村经营管理》 2010年第6期22-23,共2页
粮食是具有基础性、战略性的物资。促进粮食产销各环节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发展,对于提高粮食经济效益、增加种粮农民收入、保障粮食安全意义重大。为此,笔者对北京市大兴区长子营镇粮食产销合作社的发展情况作了调查。
关键词 产销合作社 粮食产销 大兴区 北京市 扶持力度 调查 长子 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疆粮食产销现状及前景预测
17
作者 余晓明 潘玉珍 《农村科技》 1994年第9期7-9,共3页
1983年新疆实现粮食自给后,并连续十年生产量超过社会消费量,粮食库存连年增加。根据新疆所处的特殊地理位置和自然条件,粮食生产的发展目标应当是确保自给并略有盈余,不断改良品种,合理调整粮食作物结构。在稳定粮食播种面积的同时,充... 1983年新疆实现粮食自给后,并连续十年生产量超过社会消费量,粮食库存连年增加。根据新疆所处的特殊地理位置和自然条件,粮食生产的发展目标应当是确保自给并略有盈余,不断改良品种,合理调整粮食作物结构。在稳定粮食播种面积的同时,充分发挥我区的优势,大力发展棉花、甜菜和瓜果等作物,促进农业生产持续快速地发展,加快我区农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进程。新疆粮食产销现状(一)粮食生产情况新疆是一个以农牧业为主的省区,发展粮食生产有着十分优越的条件。1992年全区粮食播种面积1730.26千公顷,占农作物总播种面积的56. 4%.粮食总产706.27万吨,每公顷4082公斤。自1978年以来,新疆农牧业已连年丰收。粮食产量1982年突破400万吨大关,1986年突破500万吨,1988年突破600万吨大关,1992年突破700万吨大关,十年内连续跃上了四个新台阶。粮食的播种面积1978年2310.71干公顷,1982年下降为2024.51千公顷,1986年下降为1800.00千公顷,1988年下降为1784.63千公顷,1992年下降为1730.26千公顷,降至60年代以来的最低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粮食产销 播种面积 粮食生产 粮食自给 粮食产量 粮食库存 年生产量 特殊地理位置 人均占有粮食 作物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第十九届粮食产销协作福建洽谈会取得圆满成功
18
《粮食加工》 2023年第4期150-150,共1页
“粮”辰美景又逢君,“粮”缘重续迎宾朋。第十九届粮食产销协作福建洽谈会(以下简称福建粮洽会)于2023年6月18日至20日在福州海峡国际会展中心举行。本届粮洽会以“扛稳粮食安全重任促进产销协作共赢”为主题,进一步巩固和拓宽引粮入... “粮”辰美景又逢君,“粮”缘重续迎宾朋。第十九届粮食产销协作福建洽谈会(以下简称福建粮洽会)于2023年6月18日至20日在福州海峡国际会展中心举行。本届粮洽会以“扛稳粮食安全重任促进产销协作共赢”为主题,进一步巩固和拓宽引粮入闽渠道,推动粮食产销合作纵深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粮食安全 粮食产销协作 洽谈会 粮食产销合作 协作共赢 纵深发展 福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粮食产销平衡区耕地非粮化负外部效益空间分布特征 被引量:28
19
作者 宋戈 白小艳 高佳 《水土保持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349-355,共7页
科学地测算耕地非粮化负外部效益以及分析其空间分布特征,可以为耕地非粮化负外部性问题内部化提供科学依据。以粮食产销平衡区甘肃省14个地级市(含2个自治州)为研究区,将耕地非粮化负外部效益划分为粮食安全和生态环境两大类,综合运用... 科学地测算耕地非粮化负外部效益以及分析其空间分布特征,可以为耕地非粮化负外部性问题内部化提供科学依据。以粮食产销平衡区甘肃省14个地级市(含2个自治州)为研究区,将耕地非粮化负外部效益划分为粮食安全和生态环境两大类,综合运用负外部效益测算方法,测算研究区耕地非粮化负外部效益,运用GeoDa和ArcGIS 9.2软件的空间分析功能,分析研究区耕地非粮化负外部效益的空间分布特征。结果表明:(1)研究区耕地非粮化负外部效益为271.41亿元,其中耕地非粮化粮食安全负外部效益占79.25%,耕地非粮化生态环境负外部效益占20.75%。(2)研究区不同城市耕地非粮化负外部效益差异较大,酒泉市耕地非粮化负外部效益最高,为56.68亿元,嘉峪关市最低,为1.04亿元,两者相差56倍。(3)研究区单位面积耕地非粮化负外部效益较接近的城市呈集中分布态势,其中耕地非粮化负外部效益高的城市集中分布在河西走廊灌溉农业区。(4)研究区耕地非粮化粮食安全负外部效益和耕地非粮化生态环境负外部效益的空间分异规律基本一致,呈现出西高东低,北高南低的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粮食产销平衡区 耕地非粮化 负外部效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宁波市农业农村局 宁波市粮食和物资储备局 宁波市财政局关于切实抓好2019年粮食产销工作的通知》政策解读
20
《宁波市人民政府公报》 2019年第14期27-28,共2页
一、政策背景为进一步巩固提升粮食产能,提高粮食生产效益,保障粮食安全和农民增收,经市政府研究同意,制定了《宁波市农业农村局宁波市粮食和物资储备局宁波市财政局关于切实抓好2019年粮食产销工作的通知》(甬农发(2019)93号)。
关键词 粮食产销 《宁波市农业农村局 宁波市粮食和物资储备局 宁波市财政局关于切实抓好2019年粮食产销工作的通知》 政策解读 宁波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