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1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景观指数的粒度变化效应 被引量:84
1
作者 赵文武 傅伯杰 陈利顶 《第四纪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326-333,共8页
本文以延河流域的 1∶2 5 0 0 0 0和 1∶5 0 0 0 0 0土地利用图为对象 ,以景观格局分析程序Fragstats 3.3为分析工具 ,探讨了不同比例尺条件下景观指数随粒度增加的变化特征。研究结果表明 ,随着粒度值由 2 5m到 40 0m的逐渐增加 ,除斑... 本文以延河流域的 1∶2 5 0 0 0 0和 1∶5 0 0 0 0 0土地利用图为对象 ,以景观格局分析程序Fragstats 3.3为分析工具 ,探讨了不同比例尺条件下景观指数随粒度增加的变化特征。研究结果表明 ,随着粒度值由 2 5m到 40 0m的逐渐增加 ,除斑块丰富度外的景观指数均具有明显的尺度效应 ,其中聚集度和集合度没有尺度转折点 ,其他指数具有明显或不明显的尺度转折点。对比分析 1∶2 5 0 0 0 0和 1∶5 0 0 0 0 0土地利用格局指数的计算结果可以发现 :1 )尺度转折点不是一个值 ,而是一个相对较小的区间 ;2 )尺度转折点与研究图件的比例尺有关 ,比例尺越大 ,所发生的第一次尺度转折点的粒度就越小 ;3)第一尺度域是选择适宜粒度的较好取值范围。对延河流域 1∶2 5 0 0 0 0土地利用图进行景观指数计算的适宜粒度范围是 70~ 90m ,1∶5 0 0 0 0 0土地利用图的适宜粒度范围是 90~ 1 2 0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景观指数 粒度变化效应 延河流域 土地利用图 尺度转折点 景观格局 GIS 地理信息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尺度粒度变化对区域土地利用景观格局的影响——以镇江市为例 被引量:7
2
作者 乔伟峰 吴江国 王亚华 《南京师大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120-126,共7页
基于土地利用调查数据开展区域土地利用景观格局的粒度变化效应分析可对该数据在不同尺度下的综合运用提供理论依据.本文运用景观格局指数和GIS空间分析研究方法,以镇江市为例对4种尺度下的景观格局展开研究,结果表明:(1)土地利用景观... 基于土地利用调查数据开展区域土地利用景观格局的粒度变化效应分析可对该数据在不同尺度下的综合运用提供理论依据.本文运用景观格局指数和GIS空间分析研究方法,以镇江市为例对4种尺度下的景观格局展开研究,结果表明:(1)土地利用景观随着尺度的变化而变化,土地利用景观随粒度变化的幅度与景观类型现状面积呈正相关,而其比率与景观类型面积呈负相关;(2)随着空间粒度的增加,景观破碎度降低,斑块面积向趋于不均匀的方向发展,景观的连接性和优势类型的比重提高;在各用地类型的变化效应方面,基质景观耕地随粒度粗化有空间上连片的趋势,廊道景观连通性降低,非优势景观的斑块逐渐萎缩;(3)粒度变化效应与土地利用景观的分布格局和结构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利用景观 多尺度 粒度变化 镇江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往复海流作用下桩基局部冲刷及海底沉积物粒度变化 被引量:7
3
作者 董斌 边淑华 +2 位作者 刘建强 金永德 胡泽建 《海岸工程》 2009年第2期1-8,共8页
根据胶州湾海湾大桥现场试桩结果,对海流作用下桩基局部冲刷进行了研究。通过对桩柱附近实测海流以及试桩前后桩柱周边海底沉积物粒度变化联合分析,发现桩柱竖立后,桩柱根部优势流迎流面发生局部冲刷,侧面和背流面发生局部淤积。桩柱附... 根据胶州湾海湾大桥现场试桩结果,对海流作用下桩基局部冲刷进行了研究。通过对桩柱附近实测海流以及试桩前后桩柱周边海底沉积物粒度变化联合分析,发现桩柱竖立后,桩柱根部优势流迎流面发生局部冲刷,侧面和背流面发生局部淤积。桩柱附近海底沉积物粗化,且根部优势流迎流面海底沉积物粗化最为明显。说明桩柱竖立后,细颗粒物质迁移,使桩柱附近海底发生冲淤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桩基冲刷 粒度变化 淤泥质粉砂 潮流作用 现场观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北戴河西海滩人工养护前后沉积物粒度变化特征 被引量:13
4
作者 包敏 王永红 +3 位作者 杨燕雄 邱若峰 庄振业 张甲波 《海洋地质动态》 北大核心 2010年第9期25-34,共10页
通过对北戴河西海滩养护前、养护初、3个月和一年后表层沉积物样品粒度实验,获得沉积物粒度参数,并结合Gao—ACollins粒径趋势模型,对海滩养护后沉积物粒度变化特征及其对养护海滩的影响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经波浪等动力作用后,养护后... 通过对北戴河西海滩养护前、养护初、3个月和一年后表层沉积物样品粒度实验,获得沉积物粒度参数,并结合Gao—ACollins粒径趋势模型,对海滩养护后沉积物粒度变化特征及其对养护海滩的影响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经波浪等动力作用后,养护后的新海滩沉积物整体呈粗化、分选性变好趋势;海滩沉积物以推移质和跃移质为主;沉积物净运移趋势由离岸搬运为主变为沿岸搬运占优势;填沙物质特征对填沙区及其上、下游沉积物粒度特征有影响,但这种影响随时间推移逐渐减小;潜堤等硬工程设施对养护海滩的稳定具有积极作用。一年后,养护海滩保存良好,填沙物质的选择较合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戴河 海滩养护 粒度变化 沉积物输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玛纳斯河流域近14年多尺度粒度变化对土地利用景观格局的影响 被引量:13
5
作者 韩蓉 唐湘玲 《水土保持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194-201,共8页
以2000年、2014年玛纳斯河流域30m空间分辨率的遥感影像为基础数据源,借助GIS和ENVI软件,制作玛纳斯河流域土地利用覆被图,选取景观指数,在类型和整体景观的水平上,探讨了玛纳斯河流域景观格局指数随粒度变化的基本规律,并分析了各景观... 以2000年、2014年玛纳斯河流域30m空间分辨率的遥感影像为基础数据源,借助GIS和ENVI软件,制作玛纳斯河流域土地利用覆被图,选取景观指数,在类型和整体景观的水平上,探讨了玛纳斯河流域景观格局指数随粒度变化的基本规律,并分析了各景观格局指数间的相关性。结果表明:100~3 000m粒度范围内,流域景观格局指数的"临界粒度""粗粒化"现象明显,总体而言,在400~800m,2 000~3 000m分辨率下玛纳斯河流域的景观格局指数的"临界粒度"为400m和2 000m,适宜计算的粒度范围为400~2 000m,所以在利用遥感影像对玛纳斯河流域景观进行分析研究时,需进行一定的粒度转换及注意粒度的影响。玛纳斯河流域景观形态具有分形特征,各类景观斑块的分维数对粒度变化的响应不同,分维数随粒度的增大呈逐渐下降趋势,表明景观类型边界趋于简单化。相关性分析定量反映了所选景观指数受粒度变化影响的相关性程度,可为玛河流域景观格局变化研究提供参考。2000年、2014年间玛河流域景观多样性由复杂逐渐变为简单,多样性指数逐步减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利用 景观格局 多尺度 粒度变化 相关分析 玛纳斯河流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北戴河中海滩人工养护前后沉积物粒度变化特征 被引量:7
6
作者 褚智慧 王永红 +3 位作者 庄振业 杨燕雄 邱若峰 姜山 《海洋地质前沿》 2013年第2期62-70,共9页
依托秦皇岛北戴河中海滩养护工程,对养滩前后不同时期抛沙区内外表层沉积物样品进行粒度实验,获得沉积物粒度参数,并结合Gao-Collins粒径趋势模型,对海滩养护后沉积物粒度变化特征、沉积物输运变化以及抛沙区外未养护海滩沉积物的影响... 依托秦皇岛北戴河中海滩养护工程,对养滩前后不同时期抛沙区内外表层沉积物样品进行粒度实验,获得沉积物粒度参数,并结合Gao-Collins粒径趋势模型,对海滩养护后沉积物粒度变化特征、沉积物输运变化以及抛沙区外未养护海滩沉积物的影响进行研究。结果显示,海滩养护后,抛沙区内沉积物粒度总体细化,在养滩初到养滩之后6个月期间,抛沙区内沉积物变细、分选变好,这是由于外来抛沙的混杂和夏季ES向波浪的搬运作用,抛沙物质和原始海滩沙混合,抛沙区外变化趋势相反。养滩9个月后,由于冬季暴风浪的增多,抛沙区内沉积物遭受侵蚀并在抛沙区外淤积,抛沙区内沉积物变粗、分选变差,抛沙区外沉积物变细、分选变好。15个月后,抛沙区内外沉积物均变细,冬季侵蚀的海滩得到恢复。沉积物净运移趋势由沿岸输移逐渐变为垂岸输移,这是由于经过1年多的时间,海滩与区域动力环境相适应,海滩处于横向输沙动态平衡的状态,即夏季向岸输沙、冬季离岸输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戴河 海滩养护 粒度变化 输移趋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茅家港突堤工程建造前后滩面沉积物粒度变化及其原因分析 被引量:2
7
作者 王建 王轲道 何加武 《海洋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39-46,共8页
为研究茅家港附近岸滩面沉积物粒度的变化,在对茅家港近岸滩面沉积物粒度研究的基础上,于1993年9月、1994年1月进行了两次野外采样调查,在室内进行了粒度测量。通过测得的一手资料,绘出不同时间的粒度空间分布图和不同位置的剖面图,对... 为研究茅家港附近岸滩面沉积物粒度的变化,在对茅家港近岸滩面沉积物粒度研究的基础上,于1993年9月、1994年1月进行了两次野外采样调查,在室内进行了粒度测量。通过测得的一手资料,绘出不同时间的粒度空间分布图和不同位置的剖面图,对茅家港滩面沉积物粒度的空间分布、季节变化及其反映的水动力变化和原因进行了分析研究,论述了茅家港工程建造前后滩面沉积物粒度变化的规律和原因。研究发现:工程建成后,因突堤内水动力减弱,突堤内滩面沉积物的粒度变细,且比突堤外的细,航道不再淤积,使航道的位置和深度稳定,有效地保护了航道;随着离岸距离增加,因水动力逐渐增强,滩面沉积物的粒径逐渐变粗;因冬季的水动力比夏季的水动力强,冬季滩面沉积物粒度比夏季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茅家港工程 粒度变化 水动力 原因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白腐真菌降解稻草的粒度变化观察
8
作者 薛惠琴 杭怡琼 +2 位作者 郁怀丹 康鸿明 陈谊 《上海畜牧兽医通讯》 北大核心 2000年第5期13-13,共1页
关键词 白腐真菌 稻草 降解率 粒度变化 秸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仲钨酸铵制取钨粉过程中各工序的粒度变化
9
作者 李裕芳 赖道玉 《中国钨业》 CAS 1990年第2期14-18,共5页
一、前言在金属钨粉产品质量的重要指标中,除产品纯度之外,用户还特别关心衡量产品粒度的有关指标。因此,在钨粉的生产过程中对粒度的掌握至为重要。为了考察仲钨酸铵制取钨粉的各工序物料松装容重和费氏粒度的变化情况。
关键词 仲钨酸铵 钨粉 粒度变化 产品粒度 费氏 产品质量 产品纯度 生产过程 装料量 二氧化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焦炭高空落下的粒度变化
10
作者 林学武 薛莹 +1 位作者 石开华 贺萍 《梅山科技》 2020年第1期28-31,共4页
由于南京市环保管控及限煤要求,梅钢自产焦炭产能减少,需增加外购焦炭以满足生产要求。为了解决外购焦炭的存储场地和环保问题,同时利用好现有设施,梅钢拟采用筒仓存放焦炭。为了验证焦炭装入筒仓过程的粒级变化(粒度损耗),特别是小粒... 由于南京市环保管控及限煤要求,梅钢自产焦炭产能减少,需增加外购焦炭以满足生产要求。为了解决外购焦炭的存储场地和环保问题,同时利用好现有设施,梅钢拟采用筒仓存放焦炭。为了验证焦炭装入筒仓过程的粒级变化(粒度损耗),特别是小粒级焦炭的产生量,根据现有条件模拟焦炭经皮带进入筒仓的几种落料过程,检测各种情况下的焦炭粒级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筒仓 粒度变化 条件模拟 现有设施 粒级 环保问题 焦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粒度变化对苗二河流域森林景观异质性影响研究
11
作者 雷杰 孟伟 《热带林业》 2016年第2期26-29,共4页
该文利用Fragstats和ArcGIS计算苗二河流域森林景观特征和不同景观粒度下森林景观异质性指数,研究分析得出以下结论:1)苗二河流域有林地和非林地景观为优势地类,分布比较广泛;无立木林地面积小,分布比较集中;其它地类景观为劣势地类;2)... 该文利用Fragstats和ArcGIS计算苗二河流域森林景观特征和不同景观粒度下森林景观异质性指数,研究分析得出以下结论:1)苗二河流域有林地和非林地景观为优势地类,分布比较广泛;无立木林地面积小,分布比较集中;其它地类景观为劣势地类;2)随着景观粒度增加,苗二河流域森林景观斑块形状越来越规则。景观中斑块数量较多,形状不规则,边缘曲折迂回程度较高。该指数同时反映出苗二河流域景观斑块聚集和离散程度,表明随着景观粒度增加,斑块呈现聚集状态;3)随着景观粒度的增加,平均分维数整体趋近于1,苗二河流域斑块形状周长较简单,趋于正方形等简单形状;4)随着景观粒度增加,聚合度指数不断下降,苗二河流域景观斑块破碎化程度不断上升。通过森林景观特征和不同粒度景观异质性分析,为科学合理规划建设苗二河流域森林景观提供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粒度变化 苗二河流域 森林景观 景观异质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河在调水调沙影响下的入海泥沙通量和粒度的变化趋势 被引量:11
12
作者 李松 王厚杰 +3 位作者 张勇 毕乃双 吴晓 胡邦琦 《海洋地质前沿》 2015年第7期20-27,共8页
基于1950—2013年的黄河水文泥沙资料,系统研究了黄河实施调水调沙以来入海泥沙在通量、粒度组成和时间分布上的变化特征,揭示了调水调沙影响下黄河入海泥沙的变化趋势。在2002年黄河实施调水调沙以来,6—11月平缓均衡的持续性高水沙量... 基于1950—2013年的黄河水文泥沙资料,系统研究了黄河实施调水调沙以来入海泥沙在通量、粒度组成和时间分布上的变化特征,揭示了调水调沙影响下黄河入海泥沙的变化趋势。在2002年黄河实施调水调沙以来,6—11月平缓均衡的持续性高水沙量取代了调水调沙之前7—10月峰值尖瘦的汛期特征,汛期与非汛期差异减小,入海水沙通量的季节性特征显著改变。随着调水调沙的逐年实施,河床泥沙颗粒粗化,临界起动功率不断增大,而调水调沙期间的径流量峰值基本稳定,径流对下游河床冲刷效率不断降低,导致入海泥沙通量持续降低、泥沙颗粒变细。可以预见,黄河河口的淤积将会大大减缓,入海的泥沙将更多地沉积在远离河口的区域,维持河口三角洲叶瓣冲淤平衡的临界泥沙量将会加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调水调沙 输沙量 粒度变化 下游河道冲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末次间冰期以来渭河盆地沉积相变化及其影响 被引量:2
13
作者 龙宜澧 刘星星 +1 位作者 王婷 孙有斌 《地球环境学报》 CSCD 2021年第4期389-401,410,共14页
渭河盆地南依秦岭、北邻黄土高原,保存了巨厚的风尘河湖相沉积序列,是研究新生代气候环境演化的理想场所。以位于西安凹陷区域的西安市鄠邑区正庄村获取的14 m钻孔岩心作为研究对象,通过与邻近的渭南黄土剖面粒度曲线和全球LR04深海氧... 渭河盆地南依秦岭、北邻黄土高原,保存了巨厚的风尘河湖相沉积序列,是研究新生代气候环境演化的理想场所。以位于西安凹陷区域的西安市鄠邑区正庄村获取的14 m钻孔岩心作为研究对象,通过与邻近的渭南黄土剖面粒度曲线和全球LR04深海氧同位素曲线对比,构建了岩心序列的年代标尺,利用粒度、磁化率等指标探讨风尘-湖相沉积对风力和水动力的不同响应。对粒度测试结果采用威布尔分布(Weibull-distribution)拟合方法,提取了4个粒度组分指示不同沉积相及变化,结果表明:(1)西安凹陷鄠邑地区在末次间冰期结束时发生了一次沉积相变,由湖泊沉积转向风成沉积;(2)尽管沉积相发生变化,粒度指标对沉积环境变化响应仍然敏感,与黄土和石笋记录可良好对比,揭示出末次间冰期以来渭河盆地沉积环境的显著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渭河盆地 风尘湖相沉积 粒度变化 古环境意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钨酸钙沉淀的粒度控制
14
作者 范树森 《中国钨业》 CAS 1993年第8期15-17,28,共4页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对黑钨精矿经压煮生产的产品纯度和粒度不断提出新的要求,研究CaWO<sub>4</sub>产品粒度变化规律就成了新的课题。为此,人们设法通过合理改变和控制工艺条件,以获得从零点几微米到几微米乃至十几微米粒...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对黑钨精矿经压煮生产的产品纯度和粒度不断提出新的要求,研究CaWO<sub>4</sub>产品粒度变化规律就成了新的课题。为此,人们设法通过合理改变和控制工艺条件,以获得从零点几微米到几微米乃至十几微米粒度的CaWO<sub>4</sub>。钨酸钙的粒度变化有其自身的规律,实验及实践证明,其粒度变化主要受下列因素的影响: 1.Na<sub>2</sub>WO<sub>4</sub>和CaCl<sub>2</sub>溶液浓度的影响大量实验证明,在给定温度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粒度控制 钨酸钙 粒度变化 溶液反应 产品纯度 钨精矿 晶核 控制工艺 粒度影响 晶体表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流化床热解试验的褐煤碎裂特性研究 被引量:1
15
作者 常赵刚 《煤质技术》 2024年第1期21-28,共8页
褐煤在流化床热解过程中易受热力和机械力影响而发生碎裂形成粉尘,严重影响褐煤梯级加工利用发展,因而需研究褐煤在热力与机械力交互作用条件下的碎裂特性,以期为其热解、燃烧、气化等煤转化利用技术发展提供数据参考。选取内蒙古的2种... 褐煤在流化床热解过程中易受热力和机械力影响而发生碎裂形成粉尘,严重影响褐煤梯级加工利用发展,因而需研究褐煤在热力与机械力交互作用条件下的碎裂特性,以期为其热解、燃烧、气化等煤转化利用技术发展提供数据参考。选取内蒙古的2种褐煤,利用微型流化床热解试验装置,研究粒径、加热温度、升温速率、停留时间以及流化数各因素对褐煤碎裂特性的影响。实验研究表明:褐煤热解破碎后产生半焦的粒级主要分布在原粒级及低一档粒级范围内,颗粒的粒度变化率和粉化率随入料粒径增大而均提高,加热终温升高及升温速率增大则均加剧煤样的碎裂程度,停留时间的延长会使颗粒碎裂程度逐渐增大至粒度稳定,流化数的升高会促进颗粒粉化且对细颗粒生成的影响更明显;在流化床热解中热力、机械力分别是产生粉化的主要作用力以及辅助作用力,褐煤受热力作用下的碎裂形式为外围发生细颗粒的剥落、内部破碎为大块颗粒;通过扫描电镜分析不同温度下的半焦孔隙结构可知,随着挥发分的析出则半焦孔隙结构逐渐发育,最终由于集聚胀力与热应力作用而导致孔隙结构被破坏直至坍塌、碎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褐煤 碎裂特性 流化床 热解试验 粒度变化 粉化率 流化数 半焦孔隙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压下镁铝富燃料固体推进剂燃烧性能研究 被引量:7
16
作者 肖秀友 李葆萱 +3 位作者 王玉玲 王英红 胡松启 刘宏成 《固体火箭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49-52,78,共5页
通过调节氧化剂含量、粒度级配,或加入KP、用硼粉替换部分镁铝及改变催化剂含量,研究了镁铝富燃料固体推进剂燃速和压强指数的变化规律。研究结果表明,燃速随着AP、KP粒度的减小而增加;随AP含量的增加而增加;随催化剂含量的增加而增加;... 通过调节氧化剂含量、粒度级配,或加入KP、用硼粉替换部分镁铝及改变催化剂含量,研究了镁铝富燃料固体推进剂燃速和压强指数的变化规律。研究结果表明,燃速随着AP、KP粒度的减小而增加;随AP含量的增加而增加;随催化剂含量的增加而增加;随KP含量的降低而增加。压强指数随AP粒度减小呈先升高后降低再升高的趋势;粒度不同的配方随AP含量增加,压强指数变化趋势不同;催化剂含量对压强指数的影响规律也同AP粒度有关;KP的粒度变化对压强指数几乎无影响。硼粉替换部分镁铝对燃速和压强指数的影响规律与氧化剂的粒度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富燃料 推进剂燃烧 性能研究 固体 压强指数 压下 AP粒度 影响规律 推进剂燃速 催化剂 粒度级配 变化规律 研究结果 变化趋势 粒度变化 氧化剂 含量 硼粉 减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珠江口外现代沉积物运移方向的统计分析 被引量:10
17
作者 周蒂 范时清 《热带海洋学报》 CAS CSCD 1989年第3期96-103,共8页
在用多元统计分析方法进行了南海北部陆架沉积环境分区的基础上,本文利用McLaren和Bowles的碎屑沉积物迁移过程中粒度变化的随机模型研究了珠江口外内陆架上现代陆源沉积物的运移方向。18条剖面的统计结果表明,从红海湾以西至阳江以南... 在用多元统计分析方法进行了南海北部陆架沉积环境分区的基础上,本文利用McLaren和Bowles的碎屑沉积物迁移过程中粒度变化的随机模型研究了珠江口外内陆架上现代陆源沉积物的运移方向。18条剖面的统计结果表明,从红海湾以西至阳江以南的内陆架上,现代沉积物大部分平行于海岸向南西方向运移,至阳江以西运移方向逐渐复杂化;到广州湾出现紊乱的运移方向。这些运移绝大部分发生于低能环境中,呈现沿运移方向粒度越来越细的B型变化。这些结果与实测资料及卫星照片判读结果一致,证明了统计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运移方向 现代沉积物 南西方向 南海北部 碎屑沉积物 粒度变化 陆源沉积物 陆架沉积 卫星照片 运移过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油页岩热解过程中的热破碎特性 被引量:5
18
作者 秦宏 许方平 +3 位作者 刘洪鹏 迟铭书 王擎 柏静儒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3期26-30,共5页
在小型干馏装置中进行油页岩热解破碎特性实验,考察升温速率、热解终温、恒温时间对油页岩热破碎的影响。结果表明:提高升温速率、热解终温和延长恒温时间,均在不同程度上促进油页岩的热破碎。升温速率的影响主要体现在10℃/min之下,热... 在小型干馏装置中进行油页岩热解破碎特性实验,考察升温速率、热解终温、恒温时间对油页岩热破碎的影响。结果表明:提高升温速率、热解终温和延长恒温时间,均在不同程度上促进油页岩的热破碎。升温速率的影响主要体现在10℃/min之下,热解终温的影响主要体现在520℃以上,而恒温时间的影响主要是在2 h之前。经灰色关联计算,结果表明:热解终温对油页岩破碎产生的影响最大,升温速率次之,恒温时间最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页岩 热破碎 破碎比 粒度变化 破碎指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凹凸棒石粘土助磨超细粉碎的研究 被引量:4
19
作者 金叶玲 钱运华 +2 位作者 朱洪峰 赵宇培 姚虎卿 《化工矿物与加工》 CAS 北大核心 2005年第8期10-12,共3页
分别选择无机系列硅酸钠等、有机系列硬脂酸等试剂作为盱眙产优质凹凸棒石粘土(下简称凹土)超细粉碎的助磨剂,选用行星式球磨粉碎机作为凹土超细粉碎的研究设备,分别考察助磨剂对凹土机械法超细粉碎的影响。用激光粒度仪检测粉碎样品的... 分别选择无机系列硅酸钠等、有机系列硬脂酸等试剂作为盱眙产优质凹凸棒石粘土(下简称凹土)超细粉碎的助磨剂,选用行星式球磨粉碎机作为凹土超细粉碎的研究设备,分别考察助磨剂对凹土机械法超细粉碎的影响。用激光粒度仪检测粉碎样品的粒度变化,用扫描电镜、傅立叶红外光谱考察了晶体结构和形貌的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凹凸棒石粘土 助磨剂 超细粉碎 傅立叶红外光谱 激光粒度 粒度变化 扫描电镜 晶体结构 硅酸钠 凹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绘制陆源碎屑岩岩性框架的曲边函数的生成
20
作者 高红灿 郑荣才 +1 位作者 柯光明 文华国 《物探化探计算技术》 CAS CSCD 2006年第1期63-65,5,共3页
目前,绘图软件所绘制的岩性剖面图中,将所有岩性框架均用矩形来表示。对于陆源碎屑岩来说,这样既不能表示出其粒度变化情况,又不能反映出它形成时的沉积动力学特征。为了弥补绘图软件的这些不足,提出用曲边矩形代替矩形来绘制陆源碎屑... 目前,绘图软件所绘制的岩性剖面图中,将所有岩性框架均用矩形来表示。对于陆源碎屑岩来说,这样既不能表示出其粒度变化情况,又不能反映出它形成时的沉积动力学特征。为了弥补绘图软件的这些不足,提出用曲边矩形代替矩形来绘制陆源碎屑岩岩性框架,并以表示正粒序陆源碎屑岩岩性框架的曲边矩形为例,详细推导了其曲边的函数表达式,为绘图软件的二次开发提供了陆源碎屑岩岩性框架绘制的一种数学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计算机绘图 岩性剖面 陆源碎屑岩 粒度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