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37篇文章
< 1 2 5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125)I粒子植入与骨水泥成形术治疗脊柱骨转移瘤的临床疗效分析
1
作者 董玉欣 朱宝权 +3 位作者 孙志乾 李茹雪 李帅 李敏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25年第1期112-116,共5页
目的探讨^(125)I粒子植入与骨水泥成形术治疗脊柱骨转移瘤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32例脊柱骨转移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将其中进行^(125)I粒子植入治疗而未施行骨水泥治疗的16例(22节椎体)患者为观察组,进行骨水泥治疗患者而未施行^(125)I粒... 目的探讨^(125)I粒子植入与骨水泥成形术治疗脊柱骨转移瘤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32例脊柱骨转移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将其中进行^(125)I粒子植入治疗而未施行骨水泥治疗的16例(22节椎体)患者为观察组,进行骨水泥治疗患者而未施行^(125)I粒子植入的16例(21节椎体)患者为对照组,分别比较术后3天、1个月、3个月、6个月、12个月时患者的视觉模拟评分(VAS)和卡式功能状态评分(KPS)、癌痛复发住院时间、生存期状况等指标,评估两种治疗方法的近、远期疗效差异性。结果32例患者均分别进行了相应的手术治疗,并进行了7~35个月的随访,中位随访时间20个月,观察组与对照组术后6个月、12个月的KPS评分、VAS评分得到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合并病理性骨折患者术后3天、1个月、3个月的KPS评分、VAS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和对照组部分缓解(PR)率分别为68.8%、25.0%,疾病稳定(SD)率分别为25.0%、56.3%,疾病进展(PD)率分别为6.3%、18.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和对照组的平均总生存期(OS)分别是27.3个月、19.5个月,平均无进展生存期(PFS)分别为16.4个月、11.1个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和对照组平均癌痛复发住院时间分别为15.9天、18.4天,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均未出现严重并发症。结论骨水泥成形术与^(125)I粒子植入术均是治疗脊柱骨转移瘤可行、有效的方式,与骨水泥成形术相比,^(125)I粒子植入术可以更有效减轻癌痛、延长生存期并改善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25)I粒子植入 骨水泥成形术 椎体骨转移 疗效评价 介入性 放射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皮放射性粒子植入护理全程管理专家共识 被引量:1
2
作者 粒子植入治疗护理全程管理专家共识组 兰美娟 +13 位作者 王丽竹 晁明 张广强 丁锦玲 王紫薇 唐盼盼 许赫 李茜 陈琴蓝 施佳 余杭青 裴香茹 汤磊雯 张巧玲 《实用肿瘤杂志》 CAS 2024年第5期393-400,共8页
随着精准医疗的兴起与发展,经皮放射性粒子植入治疗已被广泛应用于多种恶性肿瘤的治疗。目前,我国已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粒子植入治疗临床标准化技术,但我国粒子植入治疗护理尚缺乏统一的实践标准。为推进和规范粒子植入治疗护理工作,... 随着精准医疗的兴起与发展,经皮放射性粒子植入治疗已被广泛应用于多种恶性肿瘤的治疗。目前,我国已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粒子植入治疗临床标准化技术,但我国粒子植入治疗护理尚缺乏统一的实践标准。为推进和规范粒子植入治疗护理工作,加强质量控制,粒子植入治疗护理全程管理专家共识组组织了放射医学、核医学、肿瘤学、循证医学和护理学等领域专家,借鉴国内外专家共识和最新研究,参照相关法律法规和标准,结合我国临床现状,起草制订本共识。本共识包括护士准入资质与培训要求、术前护理、术中护理、术后护理和出院指导与随访5个部分,通过在粒子植入治疗临床护理质量管理和放射防护质量控制2个方面进行规范,解决粒子植入治疗全程护理领域的关键问题,以提高治疗效果,保障患者和护理人员的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粒子植入 护理 全程管理 专家共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放射性粒子植入联合化疗治疗老年非小细胞肺癌的效果 被引量:2
3
作者 刘鹏 李梦杰 吴琦 《中国老年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053-1056,共4页
目的 探讨放射性粒子植入联合化疗治疗老年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效果。方法 采用随机双盲法将40例NSCLC患者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20例。对照组采用化疗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放射性粒子植入治疗,随访3个月,对比两组临床疗效、... 目的 探讨放射性粒子植入联合化疗治疗老年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效果。方法 采用随机双盲法将40例NSCLC患者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20例。对照组采用化疗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放射性粒子植入治疗,随访3个月,对比两组临床疗效、卡氏功能状态(KPS)评分,治疗前、随访3个月,检测两组血清肿瘤标志物[鳞状细胞癌抗原(SCC)和癌胚抗原(CEA)],并统计两组治疗期间毒副反应情况。结论 随访3个月时,观察组临床缓解率、KPS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血清SCC、CEA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3个月,两组血清SCC、CEA水平显著降低,且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毒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放射性粒子植入联合化疗可提高老年NSCLC临床缓解率,降低血清SCC、CEA水平,更利于改善患者健康状态,且不会增加毒副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小细胞肺癌 放射性粒子植入 培美曲塞二钠 吉西他滨 顺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围手术期后护理对碘125粒子植入术后患者疼痛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4
作者 张楠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文摘版)医药卫生》 2024年第5期0096-0099,共4页
探讨围手术期后护理对碘125粒子植入术后患者疼痛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2020年1月至2022年12月纳入40例碘125粒子植入术患者,结合护理方案差异进行分组,以常规护理为对照组,围手术期后全方位护理纳入观察组。比较两组护理前后焦虑SAS... 探讨围手术期后护理对碘125粒子植入术后患者疼痛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2020年1月至2022年12月纳入40例碘125粒子植入术患者,结合护理方案差异进行分组,以常规护理为对照组,围手术期后全方位护理纳入观察组。比较两组护理前后焦虑SAS评分和抑郁SDS评分、疼痛评分、生活质量评分、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上述各项指标均比对照组好,P<0.05。结论 围手术期后全方位护理用于碘125粒子植入术临床护理效果确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围手术期后护理 碘125粒子植入 疼痛 生活质量 影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25)I放射性粒子植入治疗对老年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癌性疼痛的影响 被引量:1
5
作者 李广 刘勇 +2 位作者 郭贺贺 石山领 陈亚飞 《癌症进展》 2024年第13期1444-1447,共4页
目的探讨^(125)I放射性粒子植入治疗对老年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癌性疼痛的影响。方法将110例老年非小细胞肺癌患者根据治疗方式的不同分为化疗组(n=54)和粒子植入组(n=56)。化疗组患者采取紫杉醇+顺铂化疗方案,粒子植入组患者在化疗组的基... 目的探讨^(125)I放射性粒子植入治疗对老年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癌性疼痛的影响。方法将110例老年非小细胞肺癌患者根据治疗方式的不同分为化疗组(n=54)和粒子植入组(n=56)。化疗组患者采取紫杉醇+顺铂化疗方案,粒子植入组患者在化疗组的基础上采取^(125)I放射性粒子植入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疼痛程度[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衰弱情况[Fried衰弱表型量表(FFP)]、肺功能指标[用力肺活量(FVC)、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FEV1/FVC]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粒子植入组患者总有效率高于化疗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VAS、FFP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FVC、FEV1及FEV1/FVC均较治疗前升高,且粒子植入组患者VAS、FFP评分均低于化疗组,FVC、FEV1及FEV1/FVC均高于化疗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25)I放射性粒子植入治疗老年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可以扭转衰弱,抑制癌性疼痛,提高肺功能,且较为安全,疗效确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小细胞肺癌 癌性疼痛 ^(125)I放射性粒子植入 肺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25)I粒子植入在难治性甲状腺癌治疗中的应用价值
6
作者 龚成鹏 张雅婧 +1 位作者 胡胜清 高再荣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69-274,共6页
作为近距离放射治疗的一种,^(125)I粒子植入已广泛应用于各种不可切除或局部复发的恶性肿瘤治疗中,均展现出良好的治疗效果与前景。由于具有疗效确切、安全微创的特点,^(125)I粒子植入为不能再次手术、^(131)I治疗不可控及不适合靶向治... 作为近距离放射治疗的一种,^(125)I粒子植入已广泛应用于各种不可切除或局部复发的恶性肿瘤治疗中,均展现出良好的治疗效果与前景。由于具有疗效确切、安全微创的特点,^(125)I粒子植入为不能再次手术、^(131)I治疗不可控及不适合靶向治疗的持续或复发甲状腺癌提供了一种可选择的手段。该文将简要介绍^(125)I粒子植入在难治性甲状腺癌局部复发灶及其转移灶治疗和病灶术前定位中的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25)I粒子植入 难治性甲状腺癌 近距离放射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赋能管理模式在^(125)I粒子植入术后放射防护中的效果研究 被引量:3
7
作者 刘丽 黄祥忠 +1 位作者 高福磊 朱翠芳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82-85,共4页
目的探讨赋能管理模式在^(125)I粒子植入术后放射防护中的作用。方法选择医院2020年10月至2022年10月首次进行^(125)I粒子植入的患者66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n=33)实施传统健康教育;实验组(n=33)在传统健康教育的基础上实... 目的探讨赋能管理模式在^(125)I粒子植入术后放射防护中的作用。方法选择医院2020年10月至2022年10月首次进行^(125)I粒子植入的患者66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n=33)实施传统健康教育;实验组(n=33)在传统健康教育的基础上实施赋能管理模式,评价两组患者在自我效能感、健康教育效果及防护依从性等方面的差异。结果实验组患者在自我效能感、健康教育效果及防护依从性等方面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运用赋能管理模式实施健康教育,能够提高^(125)I粒子植入术后健康教育效果,从而让患者更正确地认识^(125)I粒子治疗,使自我效能感加强,有利于提高术后防护依从性,保护周围人群的安全,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赋能管理 ^(125)I粒子植入 放射防护 延续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碘125放射性粒子植入治疗结直肠癌肝转移的安全性与短期疗效研究
8
作者 张灵芝 刘磊 赵立峰 《中国处方药》 2024年第10期99-102,共4页
目的分析碘125放射性粒子植入治疗结直肠癌肝转移的临床安全性与短期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某院2021年1月~2023年4月收治的40例结直肠癌肝转移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对照组(20例)采用全身化疗(Folfox或Folfiri方案),... 目的分析碘125放射性粒子植入治疗结直肠癌肝转移的临床安全性与短期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某院2021年1月~2023年4月收治的40例结直肠癌肝转移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对照组(20例)采用全身化疗(Folfox或Folfiri方案),研究组(20例)采用全身化疗联合微创介入手术植入碘125放射性粒子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粒子植入过程中及植入后的安全性、短期的治疗效果(2个月)、影像学评价、术后生活质量指数、实验室指标。结果两组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总有效率(65.00%)显著高于对照组(25.00%)(P<0.05);治疗前两组肿瘤体积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肿瘤体积小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胃肠道生活质量指数(GIQLI)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1个月、2个月研究组GIQLI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CA125、CA19-9、CEA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CA125、CA19-9、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碘125放射性粒子植入治疗结直肠癌肝转移的短期治疗效果较好,可改善患者生活质量,缩小肿瘤体积,降低肿瘤标志物水平,且具有与单独全身化疗相似的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碘125放射性粒子植入治疗 结直肠癌肝转移 安全性 短期治疗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25)I放射性粒子植入治疗腹膜后转移瘤患者的临床疗效观察
9
作者 李新豪 罗保平 +4 位作者 曾鹏 袁琴 卢曰红 田雪 闵凡 《北京医学》 CAS 2024年第9期718-722,共5页
目的探讨^(125)I放射性粒子植入治疗腹膜后转移瘤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20年1月至2023年12月湖北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湖北省中医院)的腹膜后转移瘤患者26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13例。观察组接受盐酸... 目的探讨^(125)I放射性粒子植入治疗腹膜后转移瘤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20年1月至2023年12月湖北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湖北省中医院)的腹膜后转移瘤患者26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13例。观察组接受盐酸羟考酮缓释片联合^(125)I粒子植入治疗,其中^(125)I粒子剂量10183.9~13296.1 cGy,平均(12485.7±405.2)cGy;对照组仅接受盐酸羟考酮缓释片镇痛治疗,两组均治疗3个月。分别采用疼痛数字评价量表(numeric rating scale,NRS)和欧洲癌症研究与治疗组织生命质量测量量表核心30项(the European Organization for Re⁃search and Treatment of Cancer Quality of Life Questionnaire-Core 30,EORTCQLQ-C30)评估患者的疼痛情况和生命质量。比较治疗前后两组疼痛情况、每日镇痛药需求量、生活质量以及不良反应的发生率。结果26例患者中男16例、女10例,年龄52~71岁,平均(56.1±5.9)岁。治疗后1个月、2个月、3个月,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NRS评分和每日镇痛药需求量较低;治疗后3个月,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疼痛缓解率较高、不良反应发生率较低,EORTCQLQ-C30总分较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25)I放射性粒子植入治疗可有效缓解腹膜后转移瘤患者疼痛情况,并改善生活质量,安全性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放射性粒子植入 腹膜后转移瘤 癌性疼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健康行为改变整合理论的个体化干预在放射性粒子植入治疗肺癌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10
作者 张瑞玲 张琳 王会洁 《癌症进展》 2024年第18期2085-2088,共4页
目的探讨基于健康行为改变整合理论(ITHBC)的个体化干预在放射性粒子植入治疗肺癌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根据干预方法的不同将69例行放射性粒子植入治疗的肺癌患者分为对照组(n=35,常规干预)和观察组(n=34,基于ITHBC的个体化干预)。比... 目的探讨基于健康行为改变整合理论(ITHBC)的个体化干预在放射性粒子植入治疗肺癌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根据干预方法的不同将69例行放射性粒子植入治疗的肺癌患者分为对照组(n=35,常规干预)和观察组(n=34,基于ITHBC的个体化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的癌因性疲乏[癌症疲乏量表(CFS)]、遵医行为(遵医行为调查问卷)、并发症发生情况及满意度。结果干预后3个月,两组患者CFS各维度评分均低于本组干预前,观察组患者CFS各维度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饮食运动管理、药物管理、自我管理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患者的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基于ITHBC的个体化干预可改善放射性粒子植入治疗肺癌患者的癌因性疲乏和遵医行为,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提高满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癌 放射性粒子植入治疗 健康行为改变整合理论 癌因性疲乏 遵医行为 并发症 满意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正念减压联合纽曼护理模式在恶性肿瘤粒子植入术患者中的应用
11
作者 白建玉 仝海燕 +2 位作者 陈芳 姚水丽 邵艳 《护理实践与研究》 2024年第3期421-428,共8页
目的探讨正念减压理论联合纽曼护理模式在恶性肿瘤粒子植入术患者中的应用。方法选择2021年8月—2022年8月在医院进行恶性肿瘤粒子植入术治疗的14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组间基线资料均衡可比的原则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70例,对照组... 目的探讨正念减压理论联合纽曼护理模式在恶性肿瘤粒子植入术患者中的应用。方法选择2021年8月—2022年8月在医院进行恶性肿瘤粒子植入术治疗的14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组间基线资料均衡可比的原则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7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采用正念减压联合纽曼护理模式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的心理弹性[心理弹性量表(CD-RISC)]、尿失禁程度[尿失禁问卷简表(ICIQ-SF)]、术后引流时间、胃肠功能恢复时间、尿失禁持续时间、住院时间、生活质量[癌症患者生活质量量表(EORTC QLQ-C30)]、并发症发生率。结果干预后观察组CD-RISC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ICIQ-SF各维度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患者术后引流时间、胃肠功能恢复时间、尿失禁持续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EORTC QLQ-C30中功能领域及总体健康领域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EORTC QLQ-C30中症状领域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将正念减压联合纽曼护理模式应用于恶性肿瘤粒子植入术患者的护理中可改善其心理健康,同时降低尿失禁程度,加快术后恢复,并提高其生活质量,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正念减压理论 纽曼护理模式 恶性肿瘤粒子植入 心理健康 尿失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药联合125I粒子植入术及靶向治疗晚期肺腺癌1例及文献复习
12
作者 赵于钧 吕清国 《中医临床研究》 2024年第32期82-86,共5页
文章介绍1例接受联合治疗的晚期肺腺癌病例及文献复习。患者为女性,65岁,确诊为肺腺癌晚期,伴有重度消瘦(身体质量指数:12.5kg/m2)和纵隔淋巴结、骨等多处转移。患者曾接受粒子植入术及盲用分子靶向药物吉非替尼治疗,治疗初期肺内病灶稳... 文章介绍1例接受联合治疗的晚期肺腺癌病例及文献复习。患者为女性,65岁,确诊为肺腺癌晚期,伴有重度消瘦(身体质量指数:12.5kg/m2)和纵隔淋巴结、骨等多处转移。患者曾接受粒子植入术及盲用分子靶向药物吉非替尼治疗,治疗初期肺内病灶稳定,但15个月后肺内复发进展并出现远端转移,血液基因学检测结果显示存在表皮生长因子受体外显子19缺失突变(E19del)、T790M阴性。由于患者无法耐受传统化学治疗,遂继续使用分子靶向药物,同时联合中药和粒子植入术进行治疗,经过4个月的联合治疗,胸部CT显示肺内病灶较之前缩小,评估影像学结果,根据RECIST 1.1评价考虑病情稳定。这表明中药联合粒子植入术及靶向药物治疗能够延长患者的无进展生存期,并降低局部复发率。同时,中药在减轻靶向治疗和放疗所引起的不良反应和改善患者临床症状方面发挥了独特的作用。文献复习表明,中药复方制剂能通过调节免疫活性、抑制免疫逃逸改善机体免疫状态,在延长晚期肺癌患者病情稳定期和提高生活质量方面具有显著优势。此案例的治疗经验进一步支持了中药联合其他治疗方法在晚期肺腺癌治疗中的有效性,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药 晚期肺腺癌 粒子植入 分子靶向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ACE联合粒子植入治疗肝癌合并程式II型门静脉癌栓的疗效探究
13
作者 孙鹏 胡艳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文摘版)医药卫生》 2024年第11期0052-0055,共4页
探讨肝癌合并程式II型门静脉癌栓(Portal Vein Tumor Thrombus,PVTT)患者予以经导管动脉化疗栓塞术(Transcatheter Arterial Chemoembolization,TACE)联合粒子植入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2022年1月至2023年12月间在我院接受治疗的肝... 探讨肝癌合并程式II型门静脉癌栓(Portal Vein Tumor Thrombus,PVTT)患者予以经导管动脉化疗栓塞术(Transcatheter Arterial Chemoembolization,TACE)联合粒子植入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2022年1月至2023年12月间在我院接受治疗的肝癌合并程式II型PVTT患者共60例。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每组各30例。其中对照组予以TACE治疗,观察组在TACE治疗后行粒子植入。通过RECIST标准评估肿瘤缓解情况,同时观察门静脉血流动力学指标的变化,记录不良反应和生存时间。结果 对照组30例患者,在采用TACE治疗3个月后,完全缓解8例(26.67%),部分缓解6例(20.00%),稳定15例(50.00%),1例患者出现进展情况(0.33%);观察组30例患者,予以TACE联合粒子植入治疗3个月后,14例完全缓解(46.67%),9例部分缓解(30.00%),7例稳定(23.33%),无患者出现进展情况;治疗3个月,观察组患者血各项指标明显改善,包括血流速度明显增快、内径显著减小、血流量明显降低;观察组例患者在治疗6个月后,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降低,包括肝功能损害、骨髓抑制及消化道反应等。结论 TACE联合粒子植入治疗肝癌合并程式II型PVTT是一种有效且安全的方法,能够显著改善患者的预后,值得推广及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ACE 粒子植入 门静脉癌栓 肝癌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冷冻消融联合125I放射性粒子植入治疗肝癌的临床疗效评估
14
作者 李晓凡 申东峰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文摘版)医药卫生》 2024年第9期0155-0160,共6页
评估冷冻消融联合125I放射性粒子植入治疗肝癌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我院110例肝癌患者,分为研究组(n=55)和对照组(n=55)。两组患者在性别、肝功能分级、肿瘤分期、组织分型、平均年龄和病灶直径等一般资料上差异均无显著性。研究组接... 评估冷冻消融联合125I放射性粒子植入治疗肝癌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我院110例肝癌患者,分为研究组(n=55)和对照组(n=55)。两组患者在性别、肝功能分级、肿瘤分期、组织分型、平均年龄和病灶直径等一般资料上差异均无显著性。研究组接受冷冻消融联合125I放射性粒子植入治疗。对照组接受其他治疗。结果 两组治疗前后肝功能指标(ALT、AST、TBiL)、血常规(PLT、WBC)进行比较,治疗后研究组的AFP水平下降幅度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治疗前后肝功能指标、PLT、WBC和门静脉主干直径无显著性差异(P>0.05)。在治疗效果上,研究组的病情控制率及客观有效率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在并发症的发生率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冷冻消融联合125I放射性粒子植入治疗肝癌,能够显著降低血清AFP、IGF-Ⅱ和IGFBP-2水平,提高病情控制率和客观有效率,且并发症发生率较低,具有较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冷冻消融 125I放射性粒子植入 肝癌 疗效评估 临床应用价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延续性护理对晚期肝癌125I粒子植入后患者铅衣防护依从性的影响
15
作者 刘国鹏 李燕 尹媛媛 《医药前沿》 2024年第36期88-90,共3页
目的:分析延续性护理对晚期肝癌125I粒子植入后患者铅衣防护依从性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1月—2021年2月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南京医院收治的48例采用125I粒子植入治疗晚期肝癌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n=26)和对照组(n=22)。对... 目的:分析延续性护理对晚期肝癌125I粒子植入后患者铅衣防护依从性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1月—2021年2月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南京医院收治的48例采用125I粒子植入治疗晚期肝癌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n=26)和对照组(n=22)。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延续性护理。比较两组铅衣防护依从性评分量表评分及平均每日穿铅衣时间。结果:护理前,两组铅衣防护依从性评分量表评分、平均每日穿铅衣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1、3个月,观察组铅衣防护依从性评分量表评分高于对照组,平均每日穿铅衣时间长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延续性护理能有效提高晚期肝癌125I粒子植入后患者铅衣防护依从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晚期肝癌 125I粒子植入 延续性护理 铅衣防护 依从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优质护理在^(125)I粒子植入治疗肺癌患者中的效果分析
16
作者 王莹玙 《继续医学教育》 2024年第3期193-196,共4页
目的探究对接受^(125)I放射性粒子植入治疗的肺癌患者进行优质护理的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8月至2023年8月天津医科大学第二医院胸外科接受^(125)I放射性粒子植入治疗的肺癌患者50例为研究对象,通过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2组... 目的探究对接受^(125)I放射性粒子植入治疗的肺癌患者进行优质护理的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8月至2023年8月天津医科大学第二医院胸外科接受^(125)I放射性粒子植入治疗的肺癌患者50例为研究对象,通过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2组患者各25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试验组实施优质护理,比较2组患者的护理依从性与并发症发生率等因素。结果试验组的护理依从性(92.0%)高于对照组(56.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并发症发生率(8.0%)低于对照组(56.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对接受^(125)I放射性粒子植入治疗的肺癌患者进行优质护理,可以提高护理依从性,降低并发症发生风险,提高护理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优质护理 肺癌 ^(125)I 预后 效果 粒子植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优质护理在^(125)I放射性粒子植入治疗老年肺癌患者中的应用
17
作者 张月梅 《继续医学教育》 2024年第10期180-183,共4页
目的探讨优质护理在^(125)I放射性粒子植入治疗老年肺癌患者中的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1月至2023年1月在天津医科大学第二医院接受^(125)I放射性粒子植入治疗的老年肺癌患者40例为研究对象,通过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2组患者... 目的探讨优质护理在^(125)I放射性粒子植入治疗老年肺癌患者中的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1月至2023年1月在天津医科大学第二医院接受^(125)I放射性粒子植入治疗的老年肺癌患者40例为研究对象,通过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2组患者各2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优质护理,通过问卷方式评估患者的生活质量和护理满意度。结果护理后,观察组患者的社会功能[(86.60±6.97)分vs.(61.75±7.04)分]、躯体健康[(89.65±6.69)分vs.(77.40±8.74)分]、心理健康[(87.85±9.16)分vs.(77.40±6.95)分]、角色功能[(90.00±5.75)分vs.(79.80±9.04)分]等生活质量评分及满意度(95.0%vs.50.0%)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优质护理是老年肺癌患者在^(125)I放射性粒子植入术后的有效护理手段,能够显著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及满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25)I粒子植入 优质护理 老年 肺癌 生活质量 满意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海市^(125)I粒子植入治疗技术质量控制研究现状
18
作者 单凤玲 楼菁菁 +1 位作者 张锦明 刘兴党 《肿瘤影像学》 2024年第4期384-387,共4页
目的:分析探讨2022年上海市开展^(125)I粒子植入治疗技术的各医疗中心质量控制现状。方法:根据上海市核医学质量控制中心^(125)I粒子植入治疗技术评估表,对上海市16家医疗机构的20个相关科室的质量控制数据进行分析。结果:对医疗机构基... 目的:分析探讨2022年上海市开展^(125)I粒子植入治疗技术的各医疗中心质量控制现状。方法:根据上海市核医学质量控制中心^(125)I粒子植入治疗技术评估表,对上海市16家医疗机构的20个相关科室的质量控制数据进行分析。结果:对医疗机构基本要求、人员基本要求、技术管理基本要求评估的36项质控内容中,最高符合率为100.00%(36/36),最低符合率为83.33%(30/36),同一家医院不同科室的管理和质量情况也有所不同;对于有关质控各项指标,植入指征正确率(平均)为98.75%,术前制订治疗计划率(平均)为94.74%,粒子活度复测率(平均)为25.13%,术后放射剂量验证率(平均)为83.81%,30 d内穿刺相关主要并发症发生率(平均)为5.67%,30 d内放射性损伤相关主要并发症发生率(平均)为0.85%,粒子植入治疗有效率(平均)为92.2%,30 d内全因死亡率(平均)为0.87%。2个月、4个月、6个月及1年的(平均)随访率分别为97.24%、91.9%、85.31%及71.91%,2个月、4个月、6个月及1年的(平均)生存率分别为96.81%、89.74%、81.31%及66.07%。结论:2022年上海市各医疗中心在^(125)I粒子植入治疗技术的质量控制中仍存在许多问题,各医疗中心应引起重视,按照上海市核医学质量控制中心^(125)I粒子植入治疗技术评估表的要求,完善科室规章制度,完全按照诊疗规范开展该项技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25)I粒子植入 质量控制 核医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分析免疫治疗联合放射性125I粒子植入治疗晚期肺癌患者的临床安全性
19
作者 梁彬彬 尹先永 《系统医学》 2024年第15期173-176,共4页
目的 分析晚期肺癌实施免疫治疗+放射性125I粒子植入的影响。方法 目的选取2023年1月-2024年1月即墨区人民医院66例晚期肺癌患者为研究对象,按治疗方法分为单一组、综合组,每组33例,单一组行放射性~(125)I粒子植入,综合组则加用免疫治... 目的 分析晚期肺癌实施免疫治疗+放射性125I粒子植入的影响。方法 目的选取2023年1月-2024年1月即墨区人民医院66例晚期肺癌患者为研究对象,按治疗方法分为单一组、综合组,每组33例,单一组行放射性~(125)I粒子植入,综合组则加用免疫治疗。观察近远期疗效,测定肿瘤直径并统计不良事件。结果 综合缓解率组为57.58%(19/33),控制率为78.79%(26/33),均高于单一组的30.30%(10/33)和54.55%(18/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982、4.364,P均<0.05)。治疗后综合组无进展生存期远长于单一组,综合组肿瘤直径短于单一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综合组肝肾损害率、皮疹率、白细胞减少率、其他不良事件率和单一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 以放射性125I粒子植入为基础加用卡瑞利珠单抗治疗的缓解率高,且能控制晚期肺癌的发展,双重治疗的安全性高,还可缩小病灶直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晚期肺癌 安全性 免疫治疗 不良事件 125I粒子植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放射性粒子植入同步化疗治疗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效果
20
作者 李金金 王庆丰 陈献亮 《实用医技杂志》 2024年第11期816-820,共5页
目的观察在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治疗中,放射性粒子植入同步化疗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2年6月至2024年3月阜外华中心血管病医院收治的非小细胞肺癌患者92例,按照随机信封法分组,对照组(41例)采用化疗治疗,研究组(51例)联用放射性粒子植... 目的观察在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治疗中,放射性粒子植入同步化疗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2年6月至2024年3月阜外华中心血管病医院收治的非小细胞肺癌患者92例,按照随机信封法分组,对照组(41例)采用化疗治疗,研究组(51例)联用放射性粒子植入治疗,比较2组应用效果。结果研究组客观缓解率(ORR)和生活质量(FACT-L)、卡氏评分(KPS)高于对照组;且细胞角蛋白21-1片段(CYFRA21-1)、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糖类抗原125(CA125)和癌胚抗原(CEA)水平低于对照组;中位无进展生存期长于对照组(P<0.05),2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治疗中,放射性粒子植入同步化疗治疗能够有效缓解肿瘤标志物高水平表达,改善患者生存质量,保证治疗安全性和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小细胞肺癌 放射性粒子植入 化疗 肿瘤标志物 生存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