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7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类特异性分子印迹聚合物微球的识别机理及其光谱学研究 被引量:7
1
作者 佘永新 王淼 +5 位作者 史晓梅 刘佳佳 吕晓玲 肖航 曹维强 王静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1期3052-3055,共4页
以氯磺隆为模板分子,甲基丙烯酸二乙氨基乙酯为功能单体,三甲氧基丙烷三甲基丙烯酸酯为交联剂,乙腈为致孔剂,在60℃温度下,采用热引发沉淀聚合方法制备了一种能同时吸附氯磺隆、噻吩磺隆、单嘧磺隆的类特异性分子印迹微球,并运用紫外光... 以氯磺隆为模板分子,甲基丙烯酸二乙氨基乙酯为功能单体,三甲氧基丙烷三甲基丙烯酸酯为交联剂,乙腈为致孔剂,在60℃温度下,采用热引发沉淀聚合方法制备了一种能同时吸附氯磺隆、噻吩磺隆、单嘧磺隆的类特异性分子印迹微球,并运用紫外光谱、红外光谱法等手段对其识别机理进行研究。结果表明,该聚合物微球对氯磺隆及其分子结构类似物噻吩磺隆、单嘧磺隆具有类特异性吸附能力,同时揭示了分子印迹微球是通过氢键作用特异性地识别模板分子及其类似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类特异性 分子印迹聚合物 微球 光谱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嗪类农药类特异性分子印迹聚合物的合成及其应用 被引量:7
2
作者 杜欣蔚 佘永新 +9 位作者 李腾飞 张艳欣 刘广洋 王静 王珊珊 金芬 金茂俊 邵华 郑鹭飞 曹维强 《分析测试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7期755-761,共7页
以莠去津为模板,甲基丙烯酸为功能单体,三羟甲基丙烷三甲基丙烯酸酯为交联剂,采用本体聚合法制备了一种对5种三嗪类农药及其3种主要代谢物选择性好、吸附能力强的类特异性分子印迹聚合物,并建立了玉米、小麦及棉花样品中该8种农药的分... 以莠去津为模板,甲基丙烯酸为功能单体,三羟甲基丙烷三甲基丙烯酸酯为交联剂,采用本体聚合法制备了一种对5种三嗪类农药及其3种主要代谢物选择性好、吸附能力强的类特异性分子印迹聚合物,并建立了玉米、小麦及棉花样品中该8种农药的分子印迹固相萃取/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MISPE/HPLCMS/MS)检测方法。筛选了模板分子与功能单体的配比,表征了印迹聚合物的形态,研究了印迹聚合物及以其为填料的固相萃取柱对三嗪类农药的识别特性。结果表明,印迹聚合物对模板分子及其结构类似物具有很强的亲和力与类特异性,其固相萃取小柱具有很好的选择性和净化能力。在玉米、小麦及棉花等实际样品中8种三嗪类农药的加标回收率为61.1%~107.6%,相对标准偏差(RSD)小于11%,检出限(S/N=3)为0.4~8.1μg/kg。此方法可用于实际样品的常规监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嗪农药 类特异性 分子印迹聚合物 固相萃取 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HPLC-MS/MS) 残留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模板大豆异黄酮类特异性分子印迹聚合物微球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被引量:4
3
作者 李超 石波 +2 位作者 张梦柯 韭泽悟 程永强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9期53-57,共5页
为探寻大豆异黄酮类物质的富集分离的新方法和新思路,选用染料木苷和大豆苷含量总和为89.2%的大豆异黄酮为模板,采用沉淀聚合法,以4-乙烯基吡啶(4-VP)为功能单体,乙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EGDMA)为交联剂,偶氮二异丁腈(AIBN)为引发剂,成功... 为探寻大豆异黄酮类物质的富集分离的新方法和新思路,选用染料木苷和大豆苷含量总和为89.2%的大豆异黄酮为模板,采用沉淀聚合法,以4-乙烯基吡啶(4-VP)为功能单体,乙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EGDMA)为交联剂,偶氮二异丁腈(AIBN)为引发剂,成功制备了分子印迹聚合物微球,并对微球进行了吸附静态学、吸附动力学、类特异选择性和结构表征研究。通过紫外光谱法研究了模板分子与功能单体的相互作用,结果显示4-VP和模板分子作用强烈,模板分子和4-VP最佳摩尔质量比为1:6。静态吸附实验表明印迹聚合物(MIP)与非印迹聚合物(NIP)相比,MIP对模板分子具有明显的特异性吸附。吸附动力学实验表明聚合物微球在5h内对模板分子达到饱和吸附。类特异选择性实验表明MIP对多种大豆异黄酮类单体组分具有明显的类特异性吸附,特异吸附量高。此印迹聚合物微球有望在大豆苷异黄酮富集、分离、检测方面得到广泛的研究和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染料木苷 大豆苷 类特异性 聚合物微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RRSV N类特异性肽对CSF、PRRS免疫猪肺门淋巴结细胞因子分泌的影响 被引量:4
4
作者 徐鹏 张昊龙 +9 位作者 刘芳宁 孔惟博 孙宏伟 任少敏 梁志选 张玉珠 舒馨 赵建增 高英杰 孟凡生 《中国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1007-1011,共5页
为研究猪瘟(CSF)、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PRRS)免疫猪肺门淋巴结中淋巴细胞对PRRSV N类特异性肽刺激的应答特点,试验从猪肺门淋巴结中分离T淋巴细胞,分别用PRRSV N类特异性肽进行刺激,待细胞培养至24,48h时,离心取细胞上清液,检测上清液... 为研究猪瘟(CSF)、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PRRS)免疫猪肺门淋巴结中淋巴细胞对PRRSV N类特异性肽刺激的应答特点,试验从猪肺门淋巴结中分离T淋巴细胞,分别用PRRSV N类特异性肽进行刺激,待细胞培养至24,48h时,离心取细胞上清液,检测上清液中细胞因子TGF-β1、IL-10、IL-12分泌含量的变化。结果显示,PRRSV N类特异性肽能够抑制TGF-β1、IL-10的分泌,表明N1、N2肽具有减弱免疫抑制,促进抗炎性细胞因子分泌的作用;此外IL-12的分泌量也减少,且有逐渐恢复平衡的趋势,提示PRRSV N类特异性肽可能具有双面性,有待于进一步研究。本试验为PRRSV合成肽疫苗及疫苗佐剂的研制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RRSV N类特异性 肺门淋巴结 TGF-βl IL-10 IL-12
原文传递
PRRSV GP5类特异性肽对CSFV弱毒疫苗免疫猪骨髓中细胞因子分泌的影响 被引量:1
5
作者 刘芳宁 徐鹏 +8 位作者 孔惟博 孙宏伟 任少敏 梁志选 张玉珠 舒馨 赵建增 高英杰 孟凡生 《中国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7-10,77,共5页
试验从猪骨髓中分离T淋巴细胞,待细胞培养达到相应时间点时,分别用PRRSV GP5类特异性肽进行刺激,继而检测细胞因子IL-10、IL-12以及IFN-γ分泌量的变化情况。结果显示:在PRRSV GP5类特异性肽刺激后,骨髓中IL-10分泌量减少,表明G1、G2肽... 试验从猪骨髓中分离T淋巴细胞,待细胞培养达到相应时间点时,分别用PRRSV GP5类特异性肽进行刺激,继而检测细胞因子IL-10、IL-12以及IFN-γ分泌量的变化情况。结果显示:在PRRSV GP5类特异性肽刺激后,骨髓中IL-10分泌量减少,表明G1、G2肽具有减弱免疫抑制,促进抗炎性细胞因子产生的作用;此外,IL-12的分泌量也减少,提示猪的免疫保护作用减弱,表明PRRSV GP5类特异性肽可能具有双面性;而IFN-γ的分泌量变化不稳定,有待于进一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RRSV GP5类特异性 骨髓 IFN-γ IL-12 IL-10
原文传递
PRRSV GP5类特异性肽对CSF、PRRS免疫猪组织淋巴细胞TGF-β1分泌的影响 被引量:1
6
作者 张昊龙 徐鹏 +9 位作者 刘芳宁 孔惟博 张玉珠 孙宏伟 任少敏 梁志选 舒馨 赵建增 高英杰 房学东 《中国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0期1825-1828,1834,共5页
选择已成功免疫猪瘟(CSF)和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PRRS)弱毒疫苗的仔猪作为实验动物,提取其骨髓、胸腺、肺门淋巴结和脾脏,进行T淋巴细胞的分离培养,然后用PRRSV特异性肽GP5-1、GP5-2对培养的细胞进行刺激,再培养至24,48h时间点时,离心取... 选择已成功免疫猪瘟(CSF)和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PRRS)弱毒疫苗的仔猪作为实验动物,提取其骨髓、胸腺、肺门淋巴结和脾脏,进行T淋巴细胞的分离培养,然后用PRRSV特异性肽GP5-1、GP5-2对培养的细胞进行刺激,再培养至24,48h时间点时,离心取细胞上清液,检测上清液中TGF-β1的分泌含量的变化。结果显示,PRRSV GP5类特异性肽刺激作用后,CSF、PRRS免疫猪组织淋巴细胞中TGF-β1的分泌量减少,表明GP5-1、GP5-2肽具有减弱免疫抑制,恢复宿主抗病毒免疫应答的作用。本试验为PRRSV合成肽疫苗及疫苗佐剂的研制提供了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RRSV GP5类特异性 组织淋巴细胞 TGF-Β1
原文传递
特异性类胰蛋白酶抑制剂双苯甲脒对肥大细胞分泌的调控作用 被引量:20
7
作者 谢华 何韶衡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100-102,共3页
目的:研究新型的特异性类胰蛋白酶抑制剂双苯甲脒,对肥大细胞稳定性的影响。方法:扁桃体组织经酶消化后,将细胞成分用全HEPES缓冲盐溶液(HBSS)重新悬浮。肥大细胞 激发和抑制剂作用的试验在试管中37℃条件下完成。类胰蛋白酶水平用ELIS... 目的:研究新型的特异性类胰蛋白酶抑制剂双苯甲脒,对肥大细胞稳定性的影响。方法:扁桃体组织经酶消化后,将细胞成分用全HEPES缓冲盐溶液(HBSS)重新悬浮。肥大细胞 激发和抑制剂作用的试验在试管中37℃条件下完成。类胰蛋白酶水平用ELISA法测定。结果:同时加入扁桃体细胞悬液中的双苯甲脒,可以剂量依赖的方式抑制抗IgE诱导的类胰蛋白酶释放。仅1 mg/L(1.54μmol/L)的双苯甲脒,即可抑制肥大细胞释放类胰蛋白酶达52%,10 mg/L则能抑制76%的释放。将预培养时间延长30 min,对双苯甲脒的抑制作用无明显影响。在培养到45 min时,双苯甲脒可抑制高达47%的基础类胰蛋白酶释放。与细胞培养15 min后,抗IgE抗体(1g/L)或钙离子导入剂(CI,1 μmol/L)引起的类胰蛋白酶释放的量,分别为基础分泌量的3.2和2.6倍。但是,当细胞与全HBSS预培养超过10 min后,肥大细胞对抗IgE抗体或CI的反应性明显降低。结论:双苯甲脒能够抑制人类扁桃体肥大细胞的IgE依赖性类胰蛋白酶释放。因此,有望开发成为一种新型的肥大细胞稳定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异性胰蛋白酶抑制剂 双苯甲脒 肥大细胞 调控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泛素特异性蛋白酶42调节人脂肪干细胞成骨向分化 被引量:1
8
作者 潘媛 顾航 +3 位作者 肖涵 赵笠君 汤祎熳 葛雯姝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9-16,共8页
目的:探索泛素特异性蛋白酶42(ubiquitin-specific protease 42,USP42)在人脂肪干细胞(human adipose-derived stem cells,hASCs)体内外成骨向分化中的作用。方法:用慢病毒转染hASCs,构建敲低和过表达USP42的稳定转染细胞系,通过碱性磷... 目的:探索泛素特异性蛋白酶42(ubiquitin-specific protease 42,USP42)在人脂肪干细胞(human adipose-derived stem cells,hASCs)体内外成骨向分化中的作用。方法:用慢病毒转染hASCs,构建敲低和过表达USP42的稳定转染细胞系,通过碱性磷酸酶(alkaline phosphatase,ALP)染色及活性定量、茜素红S矿化结节染色及定量,检测实验组(敲低组和过表达组)及对照组在成骨诱导下hASCs成骨向分化能力的差异,通过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quantitative reverse transcription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qRT-PCR)检测实验组及对照组成骨相关基因的表达水平,通过蛋白免疫印迹实验检测实验组及对照组成骨相关蛋白的表达水平,通过裸鼠异位成骨实验评价USP42在hASCs体内成骨向分化中的作用。结果:敲低组USP42的mRNA和蛋白表达显著低于对照组,过表达组显著高于对照组。成骨诱导7 d后,敲低组的ALP活性显著高于对照组,过表达组显著低于对照组;成骨诱导14 d后,敲低组茜素红S染色显著深于对照组,过表达组显著浅于对照组。qRT-PCR结果显示,成骨诱导14 d时,敲低组ALP、成骨细胞特异性转录因子(osterix,OSX)和Ⅰ型胶原(collagen typeⅠ,COLⅠ)的mRNA表达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过表达组显著低于对照组。蛋白免疫印迹实验结果显示,成骨诱导14 d时敲低组runt相关转录因子2(runt-related transcription factor 2,RUNX2)、OSX和COLⅠ蛋白表达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过表达组显著低于对照组。裸鼠皮下移植物苏木精-伊红染色结果显示,敲低组类骨组织百分比较对照组显著增高。结论:敲低USP42显著促进hASCs的体内外成骨向分化,过表达USP42显著抑制hASCs的体内成骨向分化,USP42可作为骨组织工程学潜在治疗靶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泛素异性蛋白酶 人脂肪干细胞 细胞分化 骨和骨组织 再生医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硫代磷酸二乙酯类农药半抗原设计及抗体识别特性 被引量:15
9
作者 谢桂勉 孙远明 +4 位作者 徐振林 李永祥 雷红涛 王弘 沈玉栋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1期2193-2198,共6页
通过分析硫代磷酸二乙酯类农药的结构特点,设计并合成了系列半抗原;采用活泼酯法将半抗原分别与牛血清蛋白(BSA)和卵清蛋白(OVA)偶联制备了系列免疫原和包被原;通过免疫新西兰大白兔获得了相应抗硫代磷酸二乙酯类农药的类特异性抗体.建... 通过分析硫代磷酸二乙酯类农药的结构特点,设计并合成了系列半抗原;采用活泼酯法将半抗原分别与牛血清蛋白(BSA)和卵清蛋白(OVA)偶联制备了系列免疫原和包被原;通过免疫新西兰大白兔获得了相应抗硫代磷酸二乙酯类农药的类特异性抗体.建立检测硫代磷酸二乙酯类农药的间接竞争酶联免疫分析(ELISA)方法,分析探讨了免疫半抗原结构对抗体特性的影响,并阐述了包被半抗原结构对ELISA灵敏度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手臂取代位置在苯环对位且手臂较短的免疫原具有较好的免疫效果,同时异源包被可以显著提高ELISA方法的灵敏度.由抗体PAb-H1和包被原H6-OVA建立的间接竞争ELISA方法可以同时检测7个广泛使用的有机磷农药,其半抑制浓度(IC50)分别为蝇毒磷(0.013 mg/L)、对硫磷(0.348 mg/L)、喹硫磷(0.022 mg/L)、三唑磷(0.035 mg/L)、甲拌磷(0.751 mg/L)、除线磷(0.850 mg/L)及辛硫磷(1.301mg/L),最低检测限符合国内外相关有机磷药物最大允许残留限量标准(MRLS)的检测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机磷农药 类特异性抗体 异源包被 酶联免疫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型糖尿病患者血清E盒锌指蛋白1和泛素化特异性蛋白酶22表达水平与糖脂代谢及胰岛素抵抗的关系
10
作者 于冲 施毕旻 +2 位作者 陆雯 廖蔼东 陆晓莲 《中国临床保健杂志》 CAS 2024年第3期346-350,共5页
目的检测2型糖尿病患者血清E盒锌指蛋白1(ZEB1)和泛素化特异性蛋白酶22(USP22)基因的表达水平,分析两者与糖脂代谢及胰岛素抵抗的关系。方法选择2020年6月至2023年6月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诊治的120例2型糖尿病患者为研究对象(糖尿病组)... 目的检测2型糖尿病患者血清E盒锌指蛋白1(ZEB1)和泛素化特异性蛋白酶22(USP22)基因的表达水平,分析两者与糖脂代谢及胰岛素抵抗的关系。方法选择2020年6月至2023年6月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诊治的120例2型糖尿病患者为研究对象(糖尿病组),同时选择同期在该院进行体检的120例健康者作为对照组。采用qRT-PCR法检测血清ZEB1 mRNA和USP22 mRNA表达水平;Pearson法分析2型糖尿病患者血清ZEB1 mRNA和USP22 mRNA表达水平的相关性,及两者与体重指数(BMI)、三酰甘油(TG)、总胆固醇(TC)、空腹血糖(FPG)、空腹胰岛素(FIns)、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胰岛素敏感性指数(ISI)、胰岛β细胞功能指数(HOMA-β)相关性;多元线性回归分析2型糖尿病患者血清ZEB1 mRNA和USP22 mRNA表达水平的影响因素。结果糖尿病组患者的BMI、TG、TC、FPG、FIns、HOMA-IR、ZEB1 mRNA、USP22 mRNA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ISI、HOMA-β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Pearson相关分析显示,2型糖尿病患者血清ZEB1 mRNA和USP22 mRNA表达水平正相关(r=0.425,P<0.001);血清ZEB1 mRNA和USP22 mRNA表达水平均与FPG、FIns、HOMA-IR呈正相关(P<0.05),均与ISI、HOMA-β呈负相关(P<0.05)。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显示,FIns升高、ISI降低是血清ZEB1 mRNA表达水平的影响因素(P<0.05);FPG升高是USP22 mRNA表达水平的影响因素(P<0.05)。结论2型糖尿病患者血清中ZEB1 mRAN和USP22 mRAN表达具有正相关关系,且两者与部分糖脂代谢和胰岛素抵抗指标具有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 2型 E盒结合锌指蛋白1 泛素异性蛋白酶 代谢疾病 胰岛素抵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依赖天冬氨酸特异性半胱氨酸蛋白酶-3的肝细胞凋亡在肝硬化大鼠肝缺血再灌注损伤中的作用 被引量:15
11
作者 李绍强 梁力建 黄洁夫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6期519-522,共4页
目的 :探讨肝硬化大鼠肝缺血 /再灌注 (I/R)损伤是否与肝细胞凋亡相关及天冬氨酸特异性半胱氨酸蛋白酶 - 3(caspase- 3)活性变化与肝细胞凋亡的关系。方法 :Pringle法复制肝I/R模型 ,将肝硬化大鼠随机分为 2组 :A组 :单纯肝门阻断 ;B组 ... 目的 :探讨肝硬化大鼠肝缺血 /再灌注 (I/R)损伤是否与肝细胞凋亡相关及天冬氨酸特异性半胱氨酸蛋白酶 - 3(caspase- 3)活性变化与肝细胞凋亡的关系。方法 :Pringle法复制肝I/R模型 ,将肝硬化大鼠随机分为 2组 :A组 :单纯肝门阻断 ;B组 :血流阻断 +抑制剂 :N -苯甲基氧化碳酰 -缬氨酸 -丙氨酸 -天冬氨酸 -氟化丙酮(ZVAD -fmk) 15mg/kg ;取无肝硬化大鼠 ,作单纯肝门阻断为C组。各组肝门阻断时间均为 30min ,再灌注 72h。比较 3组的血清天冬氨酸转氨酶 (AST)、肝组织的caspase - 3活性和肝细胞凋亡数。结果 :A组大鼠肝组织caspase - 3活性、肝细胞凋亡数在再灌注后 6h达高峰 ,分别为 (18 1± 1 8) μmolAMC·h-1·g-1(tissue)和 2 0 9%± 4 9% ,与I/R前的 (6 6± 2 0 ) μmolAMC·h-1·g-1(tissue)和 0 5 %± 0 3%相比 ,P <0 0 1。肝细胞凋亡数、caspase - 3的活性随灌注时间的延长而减低 ,两者随时间的变化一致。 3组中A组肝损伤最严重 ,表现为再灌注后 6h血清AST最高 ,与B、C组比较有显著差异 ,大鼠 7d生存率只为 6 2 5 %。进一步研究表明 ,再灌注后 6h ,A组的肝组织caspase - 3活性、肝细胞凋亡数亦明显比B、C组高。结论 :肝细胞凋亡是肝硬化大鼠肝I/R损伤的主要病理改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冬氨酸异性半胱氨酸蛋白酶 肝硬化 局部缺血 再灌注损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抗体效价技术在自免溶贫患者特异性自身抗体检测中的运用
12
作者 高明 宋晨梦 沈伟 《国际检验医学杂志》 CAS 2022年第S02期164-167,共4页
目的探讨抗体效价在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AIHA)患者特异性抗体鉴定中的运用,提高特异性自身抗体的检出率,指导临床安全有效输血。方法对1例AIHA患者,采用通过检测抗体效价方法进行抗自身抗体的鉴定及监测。结果患者通过检测抗体效价方... 目的探讨抗体效价在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AIHA)患者特异性抗体鉴定中的运用,提高特异性自身抗体的检出率,指导临床安全有效输血。方法对1例AIHA患者,采用通过检测抗体效价方法进行抗自身抗体的鉴定及监测。结果患者通过检测抗体效价方法检出类抗-e特异性自身抗体,给予建议输注不含e抗原的血液制品,通过不断监测,患者血红蛋白随着类抗-e特异性自身抗体的减弱而升高。结论抗体效价技术可以对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AIHA)患者自身抗体中检出具有特异性的类同种自身抗体,提供了输血的建议,根据类同种特异性自身抗体的效价进行监测对患者病情的预判起到一定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 抗体效价 抗e异性自身抗体 自身抗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改进型级联宽度学习的采煤机截割部齿轮箱故障诊断
13
作者 李鑫 李淑华 +3 位作者 陈浩 司垒 魏东 邹筱瑜 《工矿自动化》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86-95,共10页
采煤机截割部齿轮箱振动监测数据结构复杂,且易出现类别不平衡问题,导致现有基于传统机器学习的智能故障诊断方法易出现错报现象,而基于深度学习的诊断方法模型结构复杂、学习效率低,且易陷入局部最优解,影响诊断性能。针对上述问题,提... 采煤机截割部齿轮箱振动监测数据结构复杂,且易出现类别不平衡问题,导致现有基于传统机器学习的智能故障诊断方法易出现错报现象,而基于深度学习的诊断方法模型结构复杂、学习效率低,且易陷入局部最优解,影响诊断性能。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改进型级联宽度学习(ICBL)的采煤机截割部齿轮箱故障诊断方法。在ICBL模型的特征节点中引入随机超图卷积机制,充分挖掘采煤机截割部齿轮箱振动数据的复杂多元结构信息,增强故障特征表征能力;采用类特异性权重分配策略,根据输入数据的类间比例信息,为少数类样本赋予更高权重,提高不平衡数据下采煤机截割部齿轮箱故障诊断性能。利用采煤机截割部齿轮箱故障模拟实验台验证基于ICBL的采煤机截割部齿轮箱故障诊断方法的有效性,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够有效增强故障特征的判别性,在数据不平衡度为15时诊断精度达94.52%,单一样本的故障识别耗时为0.284 ms,优于级联宽度学习系统、加权宽度学习系统、多尺度卷积神经网络、超图神经网络、多分辨率超图卷积网络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采煤机截割部 齿轮箱 故障诊断 级联宽度学习 随机超图卷积 类特异性权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类Ce同种抗体引起血型正反定型不符一例 被引量:5
14
作者 张丽清 朱鑫方 +1 位作者 陈诚 夏荣 《中国输血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8期1052-1053,共2页
目的探讨一例患者标本以不同介质卡进行血型鉴定正反定型结果不符及配血不合的原因。方法样本首次检测采用全自动血型仪检测血型(玻璃珠卡及凝胶卡),采用试管法复查患者血型;盐水法、聚凝胺法、抗人球蛋白法结合吸收放散试验做抗体筛查... 目的探讨一例患者标本以不同介质卡进行血型鉴定正反定型结果不符及配血不合的原因。方法样本首次检测采用全自动血型仪检测血型(玻璃珠卡及凝胶卡),采用试管法复查患者血型;盐水法、聚凝胺法、抗人球蛋白法结合吸收放散试验做抗体筛查和鉴定。结果患者血型为B型,Rh分型为DCCee型,产生类抗-Ce同种特异性自身抗体。结论患者产生自身抗体,且有一定的格局,通过试验指导临床用血,给予患者O型Rh分型为Dcc EE的洗涤红细胞输注治疗,效果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柱凝胶 微柱玻璃珠 类特异性自身抗体 抗-CE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卵圆细胞恶性转化相关差异性甲基化基因的筛选及验证
15
作者 汪鑫 闫亮亮 +2 位作者 安然 程亚 王恒毅 《安徽医药》 CAS 2020年第12期2359-2364,共6页
目的通过对卵圆细胞恶性转化相关差异性甲基化基因的筛选及验证,初步探索卵圆细胞发生恶性转化的表观遗传学调控机制。方法利用简化甲基化测序(Reduced representation bisulfite sequencing,RRBS)对转染肝细胞癌基因HBV X(HBX)发生恶... 目的通过对卵圆细胞恶性转化相关差异性甲基化基因的筛选及验证,初步探索卵圆细胞发生恶性转化的表观遗传学调控机制。方法利用简化甲基化测序(Reduced representation bisulfite sequencing,RRBS)对转染肝细胞癌基因HBV X(HBX)发生恶性转化的卵圆细胞(HBX⁃LE6)与正常大鼠肝卵圆细胞(LE6)进行甲基化测序,获得差异性甲基化区域(Differen⁃tially methylated region,DMR)与相关差异性甲基化基因(Differentially methylated gene,DMG),通过实时定量聚合酶链反应(Real⁃time qPCR)、蛋白质印迹法(Western Blot)、甲基化特异性聚合酶链反应(methylation specific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MSP)进行检测,验证甲基化对DMG表达的调控作用。结果共筛选相关DMR 1434个,其中高甲基化DMR 623个(位于启动子128个);低甲基化DMR 811个(位于启动子216个),DMG共1987个。挑选启动子均存在高甲基化DMR的相关基因如泛素特异性蛋白酶18基因(USP18)、有丝分裂原活化蛋白激酶激酶激酶6(MAP3K6)、SWI/SNF染色质重塑复合物(SMARCB1)、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肿瘤抑制因子(CYLD)、环指蛋白39(RNF39)、含16的锌指和BTB结构域蛋白(ZBTB16)、同源异型盒基因D8(HOXD8)进行验证。USP18、SMRCB1、CYLD、ZBTB16在LE6和HBX⁃LE6中的mRNA相对表达量分别为[(4.50±0.43),(2.09±0.18)]、[(7.34±0.11),(2.57±0.29)]、[(7.30±0.27),(3.44±0.13)]、[(7.01±0.06),(1.29±0.32)],与LE6相比,其在HBX⁃LE6中表达显著下调(P<0.05)。与LE6相比,SMARCB1在HBX⁃LE6中的蛋白表达明显下降[(6.26±0.25)比(1.53±0.34),P<0.05]。USP18、ZBTB1、CYLD的蛋白表达在三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5⁃Aza⁃CdR对HBX⁃LE6细胞干预后,MSP证实SMARCB1在HBX⁃LE6中的高甲基化被5⁃Aza⁃CdR抑制,其mRNA与蛋白表达水平均显著上调(P<0.05)。结论DNA甲基化参与卵圆细胞恶性转化的表观遗传学调控机制,DNA高甲基化下调卵圆细胞中抑癌基因SMARCB1可能参与了癌变的过程,但机制仍需要进一步研究明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NA甲基化 卵圆细胞 肝细胞 基因表达调控 肿瘤 泛素异性蛋白酶 肿瘤抑制蛋白质 受体 表皮生长因子 癌基因 异性甲基化区域(DMR) 异性甲基化基因(DMG)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黑色素瘤SENP1蛋白质参与达卡巴嗪耐药性的探究
16
作者 赵蓓 施小琪 +1 位作者 唐雪梅 程石 《首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97-103,共7页
目的探究与黑色素瘤耐药性相关的基因及信号通路,揭示其与黑色素瘤耐药性的相关性。方法以A375及M14黑色素瘤细胞为研究对象,通过逐渐提高达卡巴嗪(dacarbazine,DTIC)的浓度获得耐药性黑色素瘤细胞株,采用转录物组学研究耐药性黑色素瘤... 目的探究与黑色素瘤耐药性相关的基因及信号通路,揭示其与黑色素瘤耐药性的相关性。方法以A375及M14黑色素瘤细胞为研究对象,通过逐渐提高达卡巴嗪(dacarbazine,DTIC)的浓度获得耐药性黑色素瘤细胞株,采用转录物组学研究耐药性黑色素瘤细胞系中显著性变化的基因及通路,利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real time quantitative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RT-qPCR)、蛋白质杂交(Western blotting,WB)等对变化的基因进行验证。结果(1)成功构建了黑色素瘤耐药细胞株:通过DTIC小剂量逐步增加的方法成功建立了耐药型的黑色素瘤细胞系A375与M14,通过计算其对DTIC的半抑制浓度值(the half maximal inhibitory concentration,IC50),确定了细胞对DTIC的敏感性发生了显著的变化;通过流式细胞技术检测,发现耐药的黑色素瘤细胞具有显著抗DTIC引发的凋亡的能力。(2)发现了黑色素瘤耐药性相关的基因及信号通路:利用建立的耐DTIC的黑色素瘤细胞系,进行了全基因组转录测序和分析,发现了类泛素特异性蛋白酶1(SUMO-specific protease 1,SENP1)的高表达和蛋白激酶Hippo信号通路的异常活化相关。(3)SENP1异常表达可能参与DTIC耐药:WB检测野生型和耐药型黑色素瘤细胞系发现在耐药的细胞中,SENP1与YAP表达都上调。(4)通过基因敲除证实SENP1参与DTIC耐药,蛋白质相互作用实验初步证实SENP1对YAP存在去泛素化调控作用。结论SENP1与DTIC耐药性存在正相关关系,其异常上调可能导致Hippo信号通路发生变化使得黑色素瘤对DTIC耐受性的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色素瘤 耐药性 转录物组学 泛素异性蛋白酶 Hippo信号通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亚低温对神经母细胞瘤细胞氧糖剥夺/复氧时小泛素类修饰蛋白特异性蛋白酶3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1
17
作者 孙贵亮 徐玉云 +2 位作者 王培 张高峰 王明山 《国际麻醉学与复苏杂志》 CAS 2021年第3期244-247,共4页
目的研究亚低温对小鼠神经母细胞瘤(mouse neuro-blastoma N2a,N2a)细胞氧糖剥夺/复氧(oxygen glucose deprivation/reoxygenation,OGD/R)损伤时小泛素类修饰蛋白特异性蛋白酶3(small ubiquitin-like modifier proteins specific protea... 目的研究亚低温对小鼠神经母细胞瘤(mouse neuro-blastoma N2a,N2a)细胞氧糖剥夺/复氧(oxygen glucose deprivation/reoxygenation,OGD/R)损伤时小泛素类修饰蛋白特异性蛋白酶3(small ubiquitin-like modifier proteins specific protease 3,SENP3)表达的影响。方法体外培养小鼠N2a细胞并予以OGD/R处理,建立模拟大脑缺血/再灌注的OGD/R模型以及亚低温模型;将N2a细胞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3组(每组5孔):假手术组(S组)、OGD/R组和氧糖剥夺/复氧+亚低温组(OGD/R+HT组)。细胞计数试剂盒(cell counting kit-8,CCK-8)法检测OGD/R后N2a细胞活性,乳酸脱氢酶(lactate dehydrogenase,LDH)释放率检测OGD/R后N2a细胞毒性,Hoechst33258染色观察N2a细胞凋亡,实时荧光定量PCR(real-time quantitative PCR,RT-qPCR)分析SENP3 mRNA的相对表达量,Western blot法测定SENP3的蛋白水平。结果与S组比较,OGD/R组和OGD/R+HT组细胞存活率下降、LDH释放率升高、凋亡细胞数量增多、SENP3 mRNA的相对表达量和蛋白水平升高(P<0.05);与ODG/R组比较,OGD/R+HT组细胞存活率升高、LDH释放率降低、凋亡细胞数量减少、SENP3 mRNA的相对表达量和蛋白水平降低(P<0.05)。结论亚低温减轻N2a细胞OGD/R损伤机制与抑制SENP3的表达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亚低温 小鼠神经母细胞瘤细胞 氧糖剥夺/复氧 小泛素修饰蛋白异性蛋白酶3
原文传递
血清人屋尘螨特异性Ⅰ类抗原IgE浓度与儿童哮喘急性发作的相关性分析 被引量:4
18
作者 李文斌 武怡 龚亮 《中国综合临床》 2020年第6期548-551,共4页
目的探讨哮喘儿童血清人屋尘螨特异性Ⅰ类抗原(dermatophagoides pteronyssinus allergen componentsⅠ,Der p1)IgE浓度与儿童哮喘急性发作的相关性。方法采用病例对照研究方法,选取2018年6-10月及2019年6-10月两个时间段内在徐州医科... 目的探讨哮喘儿童血清人屋尘螨特异性Ⅰ类抗原(dermatophagoides pteronyssinus allergen componentsⅠ,Der p1)IgE浓度与儿童哮喘急性发作的相关性。方法采用病例对照研究方法,选取2018年6-10月及2019年6-10月两个时间段内在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徐州儿童医院呼吸内科住院的52例尘螨致敏的急性发作期哮喘患儿作为哮喘组,选取同期52名性别、年龄与哮喘组匹配的健康儿童作为健康对照组。另根据≥6岁儿童哮喘急性发作期病情严重程度分级标准将哮喘患儿分为轻度-中度组33例,重度-危重组19例。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所有研究对象的血清Der p1 IgE浓度,比较两组研究对象血清Derpl IgE浓度及不同严重程度的哮喘急性发作患儿血清Der p1 IgE浓度的差异。Logistic回归分析血清Der p1 IgE浓度与儿童哮喘急性发作的相关性。结果哮喘组血清Der p1 IgE浓度为(409.63±51.50)×103 IU/L,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314.44±8.75)×103 IU/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3.139,P<0.01)。轻度-中度组和重度-危重组哮喘患儿血清Der p1 IgE浓度分别为(385.81±14.75)×103、(451.00±65.45)×103 IU/L,两组之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4.279,P<0.01)。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血清Der p1 IgE浓度与儿童哮喘急性发作具有相关性(回归系数1.322,OR=3.596,95%CI 2.874~8.957,P=0.003)。结论哮喘急性发作期患儿血清Der p1 IgE表达水平较健康儿童升高,提示血清Der p1 IgE可能参与了尘螨致敏的哮喘患儿的急性发作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哮喘 儿童 人屋尘螨异性抗原IgE 哮喘急性发作期
原文传递
SENP1和P53在胃癌中的表达及其意义 被引量:3
19
作者 陈军 高琦 +6 位作者 史媛 李启驹 成志刚 徐明 叶辉 张言 赵斌 《外科理论与实践》 2012年第6期659-663,共5页
目的:探讨胃癌组织中类泛素特异性蛋白酶1(sentrin-specific protease 1,SENP1)的表达与临床病理的关系,以及与P53表达间的相互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染色EnVision方法,以SENP1抗体和P53抗体检测胃癌及胃良性病变(胃炎、胃溃疡)中SENP... 目的:探讨胃癌组织中类泛素特异性蛋白酶1(sentrin-specific protease 1,SENP1)的表达与临床病理的关系,以及与P53表达间的相互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染色EnVision方法,以SENP1抗体和P53抗体检测胃癌及胃良性病变(胃炎、胃溃疡)中SENP1和P53蛋白的表达,对表达结果进行相关分析。结果:SENP1蛋白在胃癌组中的阳性率为75.0%(75/100),胃良性病变组中的阳性率为36.0%(18/50);两组具有统计学差异(P<0.001);SENP1的表达与胃癌的肿瘤分化程度、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和临床TNM分期有关。P53蛋白在胃癌组中的阳性率为69.0%(69/100);胃良性病变组中的阳性率为22.0%(11/50);两组具有统计学差异(P<0.001);P53表达与病人年龄、胃癌淋巴结转移和临床TNM分期有关。SENP1蛋白与P53蛋白的表达呈正相关(r=0.211,P<0.05)。结论:SENP1和P53在胃癌组织中过度表达,与胃癌的发生、发展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癌 泛素化修饰 泛素异性蛋白酶1 P53 免疫组织化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Effects of Heavy Metal and Pollutants on the Non-special Immunity of the Shrimp and Crab
20
作者 艾春香 王晓娟 +2 位作者 李少菁 王桂忠 林琼武 《Marine Science Bulletin》 CAS 2008年第1期54-63,共10页
This paper attempted to review and evaluate existing information about the effects of heavy metal, ammonia-N, nitrite and the organic pollutants on the non-special immune response of the shrimp and crab, which providi... This paper attempted to review and evaluate existing information about the effects of heavy metal, ammonia-N, nitrite and the organic pollutants on the non-special immune response of the shrimp and crab, which providing theory for improving the self-immunity of shrimp and crab by meliorating cultural environment. In addition, it could provide information for further study on this fiel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hrimp and crab non-special immune heavy metal POLLUTANT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