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VIP36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54
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建安二十年米仓道战事
被引量:
4
1
作者
王子今
王遂川
《南都学坛(南阳师范学院人文社会科学学报)》
2013年第2期1-4,共4页
建安二十年(215年)曹操军进攻汉中,张鲁在降与不降之间犹疑,遂由米仓道南下巴中。不久,很可能在张鲁的影响下,巴夷帅朴胡、杜濩、任约各举其众投降曹操,获得封赏。张鲁本人随即又率家属降曹,封阆中侯。曹操集团在占领汉中之后又成功控...
建安二十年(215年)曹操军进攻汉中,张鲁在降与不降之间犹疑,遂由米仓道南下巴中。不久,很可能在张鲁的影响下,巴夷帅朴胡、杜濩、任约各举其众投降曹操,获得封赏。张鲁本人随即又率家属降曹,封阆中侯。曹操集团在占领汉中之后又成功控制了巴中地方。这一过程有张鲁主动发挥的作用。而曹操集团势力越过米仓山向巴蜀地方的军事推进、行政影响和民族联络,都是通过蜀道重要路段米仓道实现的。刘备集团使黄权迎张鲁时,张鲁已降曹操。黄权于是击破朴胡、杜濩、任约。张郃督诸军南下,"狥三巴,欲徙其民于汉中,进军宕渠"。张飞击败张郃,迫使其退回汉中。张郃军南进北退,都经由米仓道。米仓道在建安二十年军事争夺中的作用,战争史、交通史和汉中与巴中区域文化史研究者都应当注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米仓道
建安二十年
张鲁
朴胡
张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米仓道与巴中石窟
被引量:
5
2
作者
雷玉华
《敦煌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67-69,共3页
本文认为由于唐宋时期的米仓道非常繁荣,因此巴中石窟不仅受到长安、洛阳二京地区的强烈影响,同时也有一些从西域经由河西传来的因素。
关键词
米仓道
巴中石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米仓道”“米仓关”考
被引量:
1
3
作者
王子今
《宝鸡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8年第5期5-12,共8页
"米仓关"是"米仓道"上的重要关隘。作为联系巴山南北古代通路上的关键设置,交通控制和交通管理因此得以实现。就位置应处于"米仓道"最险要路段的"米仓关"进行考察,对于中国古代交通史和中国古...
"米仓关"是"米仓道"上的重要关隘。作为联系巴山南北古代通路上的关键设置,交通控制和交通管理因此得以实现。就位置应处于"米仓道"最险要路段的"米仓关"进行考察,对于中国古代交通史和中国古代军事史的说明和理解都有重要意义。"米仓关"的历史存在和文化作用,还需要进一步的调查和研究予以说明。对于"米仓关"的复原和开发,也需要考古学、历史地理学,以及建筑史学者们共同的科学认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米仓道
米仓
关
秦蜀古
道
交通史
军事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汉末米仓道与“米贼”“巴汉”割据
被引量:
5
4
作者
王子今
《陕西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3年第2期1-5,共5页
"米仓道"应有较早的通行历史。但是很可能在东汉末年张鲁以"五斗米道"团结士众,"雄于巴汉"的时代方才开始在蜀道交通史上占据重要的地位。"米仓道"称谓出现的时代尚未能明确。但是"米仓道...
"米仓道"应有较早的通行历史。但是很可能在东汉末年张鲁以"五斗米道"团结士众,"雄于巴汉"的时代方才开始在蜀道交通史上占据重要的地位。"米仓道"称谓出现的时代尚未能明确。但是"米仓道"得名或许与"米贼"、"米巫"于"巴汉"割据时代刻意经营与频繁利用这条道路有关的推想是有一定合理性的。思考这一问题,亦应当注意"五斗米道"推进公共交通建设之"义米"制度。"米仓关"称谓应当来自"米仓道"。而"米仓道"和"米仓山"定名的先后尚未可知。不过,"米仓道"、"米仓山"、"米仓关"名号的由来,应当都与"米"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米仓道
米仓
山
米仓
关
五斗米
道
米贼
米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唐人米仓道巴江行旅咏唱
被引量:
3
5
作者
王子今
《重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3年第3期5-10,共6页
米仓道是联系川陕的重要交通路线。其南段利用巴江取水运方式。巴江风景、水上辛劳、帆樯风险、驿馆乡思,因此多记录于行旅诗作之中。考察相关文化遗存,有益于增进我们对于古代交通路线的开辟、古代运输行为的经营以及古代行旅生活的感...
米仓道是联系川陕的重要交通路线。其南段利用巴江取水运方式。巴江风景、水上辛劳、帆樯风险、驿馆乡思,因此多记录于行旅诗作之中。考察相关文化遗存,有益于增进我们对于古代交通路线的开辟、古代运输行为的经营以及古代行旅生活的感受等多方面历史迹象的认识。米仓道重要的历史作用的说明,也可以因此获得更充备的条件。唐代诗人笔下记录的行旅体验,是特别值得注意的交通史料,应当引起文学史家和交通史家的重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米仓道
巴江
水运
唐代
行旅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生态史视野中的米仓道交通
被引量:
2
6
作者
王子今
《陕西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4年第2期16-23,共8页
"米仓道"考察对于交通史研究和区域文化史研究有积极的学术意义。相关生态史信息的获得和分析,也有益于增进对川陕山地历史时期生态环境的科学认识。通过米仓道沿途关于"米仓"、"大竹"、"荔枝"...
"米仓道"考察对于交通史研究和区域文化史研究有积极的学术意义。相关生态史信息的获得和分析,也有益于增进对川陕山地历史时期生态环境的科学认识。通过米仓道沿途关于"米仓"、"大竹"、"荔枝"、"猿"啸、"虎"患等历史生态现象的讨论,可以得知这条古代道路交通发达时期与现今多有不同的生态环境条件。生态环境的历史变化,有自然的因素,也有人为的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米仓道
米仓
大竹路
荔枝
猿
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唐宋至明清时期的米仓道交通及作用
被引量:
2
7
作者
李久昌
《陕西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6年第3期4-11,共8页
唐宋时期是米仓道发展史上的繁盛阶段,米仓道上升为国家驿道,中央政府以强化行政隶属关系来保障道路的畅通,加强驿传体系和栈道建设。大量官宦文人经米仓道入蜀,促进了巴中一带经济、文化的繁荣;米仓道还是一条重要的军事通道和商道。...
唐宋时期是米仓道发展史上的繁盛阶段,米仓道上升为国家驿道,中央政府以强化行政隶属关系来保障道路的畅通,加强驿传体系和栈道建设。大量官宦文人经米仓道入蜀,促进了巴中一带经济、文化的繁荣;米仓道还是一条重要的军事通道和商道。元明清时期,米仓道逐步转化为官民并用和民间行旅通商道路,有力地促进了沿线商贸经济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唐宋
元明清
米仓道
官
道
民间
道
路
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汉魏南北朝时期的米仓道交通及作用
8
作者
李久昌
《成都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6年第5期82-89,共8页
米仓道作为蜀道重要交通干线,在汉魏南北朝时期进入了发展兴盛阶段,对于川陕之间军事争战、文化联系和经济往来发挥过突出的作用。秦汉之际,米仓道为刘邦还定三秦,夺取天下,从巴蜀输送兵员、使给军食的重要补给通道,也是西汉时期拓疆西...
米仓道作为蜀道重要交通干线,在汉魏南北朝时期进入了发展兴盛阶段,对于川陕之间军事争战、文化联系和经济往来发挥过突出的作用。秦汉之际,米仓道为刘邦还定三秦,夺取天下,从巴蜀输送兵员、使给军食的重要补给通道,也是西汉时期拓疆西南夷及南北文化交流的要道。三国时期,米仓道在魏蜀争雄中发挥了不可替代的军事交通作用。南北朝时期,成为米仓山南北巴、汉之间连接各州郡府县治所的主要近捷通道,在促进沿线区域发展中有着极为重要的战略地位。汉魏南北朝时期米仓道在政治、军事、文化及移民等交通效能上的显著表现,为唐宋时期米仓道的繁荣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秦末
汉魏
南北朝
米仓道
交通
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文化线路视野下的米仓道(巴中段)遗产认知框架分析
被引量:
5
9
作者
徐桐
《风景园林》
2019年第11期13-19,共7页
在中国文物保护体系下,古道等遗产线路类的文物保护工作尚未能完全对接国际文化线路的保护理念,文化线路的国内文物保护体系和国际保护视野面临无法衔接的困境。以国际文化线路“物质线路”和“衍生要素”的分析视野,将具有申遗背景同...
在中国文物保护体系下,古道等遗产线路类的文物保护工作尚未能完全对接国际文化线路的保护理念,文化线路的国内文物保护体系和国际保护视野面临无法衔接的困境。以国际文化线路“物质线路”和“衍生要素”的分析视野,将具有申遗背景同时需要对接文物保护工作的米仓道(巴中段)作为对象,通过梳理其时空范畴和价值认知,分别辨析作为国内文物保护体系的交通遗产构成框架,以及对接申遗工作的文化线路衍生遗产要素。基于此,遗产线路衔接国内文物保护体系和“文化线路”申遗保护要求的工作框架得以厘清,可为国内面临类似研究需求的文化线路类遗产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遗产保护
文化线路
遗产认知框架
米仓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米仓道”考略
被引量:
3
10
作者
陈显远
《文博》
1988年第1期40-43,共4页
汉中盆地位于秦岭、巴山之间,为川、陕纽带。气候温和,土地肥沃,物产丰富,易于屯兵聚粮,自古为军事上的后方基地。秦末,刘邦为汉王,都南郑(今汉中市),兴于汉中,扫秦灭楚,而成帝业;三国,诸葛亮屯兵沔阳,以汉中为根据地,六出祁山,北伐曹魏...
汉中盆地位于秦岭、巴山之间,为川、陕纽带。气候温和,土地肥沃,物产丰富,易于屯兵聚粮,自古为军事上的后方基地。秦末,刘邦为汉王,都南郑(今汉中市),兴于汉中,扫秦灭楚,而成帝业;三国,诸葛亮屯兵沔阳,以汉中为根据地,六出祁山,北伐曹魏;南宋,吴玠、吴璘兄弟,以汉中为据点,大散关为前哨阵地,抗金数十年,制金兵难越雷池一步;近代,抗日战争,亦以汉中为后方据点,屯兵聚粮,支援前线。汉中在军事上的地位,既如此重要,其交通自不可忽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米仓道
吴璘
大散关
六出祁山
支援前线
吴玠
米仓
山
八蒙山
舆地纪胜
夏侯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米仓道研究述评
11
作者
周明清
《文理导航》
2017年第16期1-1,共1页
米仓道乃川陕古道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连接川东与汉中的交通要道,在我国古代交通史上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自二十世纪五十年代起,逐渐受到史学界、考古学界、地理学界的重视。在众多专家学者的共同努力之下,米仓道在开通时间、历史地位等...
米仓道乃川陕古道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连接川东与汉中的交通要道,在我国古代交通史上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自二十世纪五十年代起,逐渐受到史学界、考古学界、地理学界的重视。在众多专家学者的共同努力之下,米仓道在开通时间、历史地位等方面研究成果突出,但也存在一些不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米仓道
开通时间
历史地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米仓道承载三干年印记的巴蜀古道
12
作者
卢勇军
华长远
《中国西部》
2014年第42期58-61,共4页
一个月光明媚的夜晚,因不受重用而愤然离职的一位青年才俊正垂头丧气地行走在千年古道上,这时一匹快马飞奔而来拦在了青年面前……后面发生的事想必大家都知道了,没错,这就是中国历史上有名的“萧何月下追韩信”的故事。
关键词
古
道
米仓道
巴蜀
印记
中国历史
青年
韩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四川南江米仓道调查简报
被引量:
3
13
作者
任江
王婷
+5 位作者
曾令玲
郭国良
文少兰
张智慧
张光成
段波
《文物》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9期35-46,共12页
"米仓道"又称"巴岭路"、"大竹路"、"大(小)巴路"等,是古蜀道的重要一支,因翻越米仓山而得名,起始经行时间约在汉代甚至更早,唐宋时期一度十分兴盛,是古代沟通川、陕两地的一条重要交通路线。2...
"米仓道"又称"巴岭路"、"大竹路"、"大(小)巴路"等,是古蜀道的重要一支,因翻越米仓山而得名,起始经行时间约在汉代甚至更早,唐宋时期一度十分兴盛,是古代沟通川、陕两地的一条重要交通路线。2012年3月,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联合国内多家学术机构及地方文物部门对巴中市境内的米仓道遗迹进行了一次大规模的多学科综合考察,在两河口遗址、琉璃关遗址、二洞桥遗址发现了现存的桥址、石磴道、栈道、碑基槽、摩崖石刻等遗迹,这些资料对于开展米仓道的考古学、道路交通史、政治史、宗教史、军事史等领域的研究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江县
米仓道
调查简报
四川
唐宋时期
交通路线
古蜀
道
南郑县
原文传递
米仓道“韩溪”考论
被引量:
6
14
作者
王子今
王遂川
《四川文物》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72-78,共7页
四川南江有"韩溪",传说得名于萧何追韩信故事。传"韩溪"谷口在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组织的2012年米仓道考察中发现密集的栈道、桥梁和砅石遗存,可知这里确实是古代交通道路经由的重要地点。通过"韩溪"发...
四川南江有"韩溪",传说得名于萧何追韩信故事。传"韩溪"谷口在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组织的2012年米仓道考察中发现密集的栈道、桥梁和砅石遗存,可知这里确实是古代交通道路经由的重要地点。通过"韩溪"发现并结合文献记载探讨米仓道的走向和作用,是有意义的工作。讨论韩信脱离刘邦军是否有南行的可能,对于理解秦巴山地古代交通结构的特征,也会有所推进。或许米仓道和金牛道的关系,也可以由此得到进一步说明的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米仓道
南江
韩溪
韩信
金牛
道
原文传递
米仓道路线与性质初探
被引量:
11
15
作者
彭邦本
《四川文物》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63-71,共9页
米仓道为古代蜀道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并非单一孤线,而是多线复合的南北向交通网络。沿线碑文、题刻、栈道、铺递遗存遗迹等资料和传世文献记载揭示,历史上通南巴等川北地区与陕南汉中曾长期存在行政隶属关系,米仓道各重要线路承担着连...
米仓道为古代蜀道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并非单一孤线,而是多线复合的南北向交通网络。沿线碑文、题刻、栈道、铺递遗存遗迹等资料和传世文献记载揭示,历史上通南巴等川北地区与陕南汉中曾长期存在行政隶属关系,米仓道各重要线路承担着连接巴—汉一带各州、郡、县治所的交通功能,是官府人员往来和政令文书递送的主要通道,亦是民间行旅通商路线,因而具有官道或官民共用道路的性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米仓道
蜀
道
栈
道
遗迹
驿站铺递
路线性质
原文传递
论米仓道的系统问题及其历史地位
被引量:
9
16
作者
郭声波
《四川文物》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79-86,共8页
"米仓道"不仅是一个包括主道、旁道、支线和延长线的交通系统概念,而且是一个与米仓道相关的政治、经济、军事、文化设施和由此体现的人地关系系统概念,在历史时期存在时空变迁,其历史地位在北方入蜀陆路系统中仅次于剑阁道,...
"米仓道"不仅是一个包括主道、旁道、支线和延长线的交通系统概念,而且是一个与米仓道相关的政治、经济、军事、文化设施和由此体现的人地关系系统概念,在历史时期存在时空变迁,其历史地位在北方入蜀陆路系统中仅次于剑阁道,并有其独特之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米仓道
交通系统
人地系统
孤云山
两角山
原文传递
萧何追韩信路线考——兼论萧何追韩信的历史传说及米仓道诸问题
被引量:
2
17
作者
江玉祥
《四川文物》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87-94,共8页
萧何追韩信的历史传说始见于《史记.淮阴侯列传》,《汉书》、《资治通鉴》因之,但尚无时间概念。元杂剧始出现"萧何月下追韩信"情节。明万历年间演义小说更将其演绎得更加丰富。实际上传说中的萧何追韩信之路线即汉中至巴中...
萧何追韩信的历史传说始见于《史记.淮阴侯列传》,《汉书》、《资治通鉴》因之,但尚无时间概念。元杂剧始出现"萧何月下追韩信"情节。明万历年间演义小说更将其演绎得更加丰富。实际上传说中的萧何追韩信之路线即汉中至巴中米仓道。即南郑—官仓坪—巴峪关—大坝—米仓关—关坝—银杏坝—两河口—庙垭—桥亭场—马跃溪—南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萧何追韩信
历史传说
米仓道
路线
原文传递
米仓古道恩阳段传统聚落变迁与空间特征
被引量:
2
18
作者
田凯
陈颖
《中国名城》
2021年第12期68-74,共7页
米仓古道自先秦以来作为巴蜀地区通往外部世界的通道,在民族迁徙、商贸往来中形成沿线聚落群。针对米仓古道中重要的枢纽地区恩阳段,对古道沿线传统聚落的空间特征展开研究,通过梳理米仓古道沿线聚落的历史变迁,探索米仓古道恩阳段传统...
米仓古道自先秦以来作为巴蜀地区通往外部世界的通道,在民族迁徙、商贸往来中形成沿线聚落群。针对米仓古道中重要的枢纽地区恩阳段,对古道沿线传统聚落的空间特征展开研究,通过梳理米仓古道沿线聚落的历史变迁,探索米仓古道恩阳段传统聚落如何在适应文化环境、时代挑战中形成具有地域特色的空间特征。在聚落的变迁中,时间的痕迹与古道的记忆被保留在聚落的空间形态特征中,从沿线聚落的变迁及空间特征中提炼出文化基因进行解码,是将米仓古道文化线路的文化遗产活化的重要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米仓道
传统聚落
聚落空间特征
文化线路遗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米仓道上,重现马帮
19
作者
刘旭
《新城乡》
2019年第11期72-73,共2页
"干马帮就差不多拎着脑袋找饭碗。是找钱发财还是血本无归,全靠自己的运气和能耐。"拐过崎岖的盘山公路,眼前出现了重峦叠嶂、绵延起伏的山峰。在香炉山的半山腰,"叮当叮当"的马铃声,从丛林中传来。铃铛声越来越近...
"干马帮就差不多拎着脑袋找饭碗。是找钱发财还是血本无归,全靠自己的运气和能耐。"拐过崎岖的盘山公路,眼前出现了重峦叠嶂、绵延起伏的山峰。在香炉山的半山腰,"叮当叮当"的马铃声,从丛林中传来。铃铛声越来越近,我看到一匹匹马从丛林小路而来。赶马人周正华的吆喝声在山间回荡,与铃铛声相互呼应,置身其中,仿佛再现了米仓道上马帮南来北往驮运货物的景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盘山公路
米仓道
置身其中
绵延起伏
香炉山
丛林中
马帮
原文传递
题名
建安二十年米仓道战事
被引量:
4
1
作者
王子今
王遂川
机构
中国人民大学国学院
四川大学产业经济研究所
出处
《南都学坛(南阳师范学院人文社会科学学报)》
2013年第2期1-4,共4页
基金
中国人民大学科学研究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资助)项目"中国古代交通史研究"
项目编号:10XNL001
文摘
建安二十年(215年)曹操军进攻汉中,张鲁在降与不降之间犹疑,遂由米仓道南下巴中。不久,很可能在张鲁的影响下,巴夷帅朴胡、杜濩、任约各举其众投降曹操,获得封赏。张鲁本人随即又率家属降曹,封阆中侯。曹操集团在占领汉中之后又成功控制了巴中地方。这一过程有张鲁主动发挥的作用。而曹操集团势力越过米仓山向巴蜀地方的军事推进、行政影响和民族联络,都是通过蜀道重要路段米仓道实现的。刘备集团使黄权迎张鲁时,张鲁已降曹操。黄权于是击破朴胡、杜濩、任约。张郃督诸军南下,"狥三巴,欲徙其民于汉中,进军宕渠"。张飞击败张郃,迫使其退回汉中。张郃军南进北退,都经由米仓道。米仓道在建安二十年军事争夺中的作用,战争史、交通史和汉中与巴中区域文化史研究者都应当注意。
关键词
米仓道
建安二十年
张鲁
朴胡
张郃
分类号
K234 [历史地理—中国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米仓道与巴中石窟
被引量:
5
2
作者
雷玉华
机构
四川大学历史文化学院
出处
《敦煌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67-69,共3页
文摘
本文认为由于唐宋时期的米仓道非常繁荣,因此巴中石窟不仅受到长安、洛阳二京地区的强烈影响,同时也有一些从西域经由河西传来的因素。
关键词
米仓道
巴中石窟
分类号
K879.29 [历史地理—考古学及博物馆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米仓道”“米仓关”考
被引量:
1
3
作者
王子今
机构
中国人民大学国学院
出处
《宝鸡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8年第5期5-12,共8页
基金
中国人民大学科学研究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资助)项目:中国古代交通史研究(项目编号:10XNL001)
文摘
"米仓关"是"米仓道"上的重要关隘。作为联系巴山南北古代通路上的关键设置,交通控制和交通管理因此得以实现。就位置应处于"米仓道"最险要路段的"米仓关"进行考察,对于中国古代交通史和中国古代军事史的说明和理解都有重要意义。"米仓关"的历史存在和文化作用,还需要进一步的调查和研究予以说明。对于"米仓关"的复原和开发,也需要考古学、历史地理学,以及建筑史学者们共同的科学认定。
关键词
米仓道
米仓
关
秦蜀古
道
交通史
军事史
Keywords
Micang Road
Micang Pass
Ancient road of Qin and Shu
Transportation history
Military history
分类号
K207 [历史地理—中国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汉末米仓道与“米贼”“巴汉”割据
被引量:
5
4
作者
王子今
机构
中国人民大学国学院
出处
《陕西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3年第2期1-5,共5页
基金
中国人民大学科学研究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资助)项目"中国古代交通史研究"(10XNL001)
文摘
"米仓道"应有较早的通行历史。但是很可能在东汉末年张鲁以"五斗米道"团结士众,"雄于巴汉"的时代方才开始在蜀道交通史上占据重要的地位。"米仓道"称谓出现的时代尚未能明确。但是"米仓道"得名或许与"米贼"、"米巫"于"巴汉"割据时代刻意经营与频繁利用这条道路有关的推想是有一定合理性的。思考这一问题,亦应当注意"五斗米道"推进公共交通建设之"义米"制度。"米仓关"称谓应当来自"米仓道"。而"米仓道"和"米仓山"定名的先后尚未可知。不过,"米仓道"、"米仓山"、"米仓关"名号的由来,应当都与"米"有关。
关键词
米仓道
米仓
山
米仓
关
五斗米
道
米贼
米巫
分类号
K207 [历史地理—中国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唐人米仓道巴江行旅咏唱
被引量:
3
5
作者
王子今
机构
中国人民大学国学院
出处
《重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3年第3期5-10,共6页
文摘
米仓道是联系川陕的重要交通路线。其南段利用巴江取水运方式。巴江风景、水上辛劳、帆樯风险、驿馆乡思,因此多记录于行旅诗作之中。考察相关文化遗存,有益于增进我们对于古代交通路线的开辟、古代运输行为的经营以及古代行旅生活的感受等多方面历史迹象的认识。米仓道重要的历史作用的说明,也可以因此获得更充备的条件。唐代诗人笔下记录的行旅体验,是特别值得注意的交通史料,应当引起文学史家和交通史家的重视。
关键词
米仓道
巴江
水运
唐代
行旅诗
Keywords
the Mi-Cang route
the River of Ba
water way
Tang Dynasty
traveler poems
分类号
K24 [历史地理—中国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生态史视野中的米仓道交通
被引量:
2
6
作者
王子今
机构
中国人民大学国学院
出处
《陕西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4年第2期16-23,共8页
基金
中国人民大学科学研究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资助)项目"中国古代交通史研究"(10XNL001)
文摘
"米仓道"考察对于交通史研究和区域文化史研究有积极的学术意义。相关生态史信息的获得和分析,也有益于增进对川陕山地历史时期生态环境的科学认识。通过米仓道沿途关于"米仓"、"大竹"、"荔枝"、"猿"啸、"虎"患等历史生态现象的讨论,可以得知这条古代道路交通发达时期与现今多有不同的生态环境条件。生态环境的历史变化,有自然的因素,也有人为的因素。
关键词
米仓道
米仓
大竹路
荔枝
猿
虎
分类号
K207 [历史地理—中国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唐宋至明清时期的米仓道交通及作用
被引量:
2
7
作者
李久昌
机构
三门峡职业技术学院豫晋陕黄河金三角区域研究中心
出处
《陕西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6年第3期4-11,共8页
基金
河南省社科规划项目(2008BLS001)
文摘
唐宋时期是米仓道发展史上的繁盛阶段,米仓道上升为国家驿道,中央政府以强化行政隶属关系来保障道路的畅通,加强驿传体系和栈道建设。大量官宦文人经米仓道入蜀,促进了巴中一带经济、文化的繁荣;米仓道还是一条重要的军事通道和商道。元明清时期,米仓道逐步转化为官民并用和民间行旅通商道路,有力地促进了沿线商贸经济的发展。
关键词
唐宋
元明清
米仓道
官
道
民间
道
路
作用
分类号
K203 [历史地理—中国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汉魏南北朝时期的米仓道交通及作用
8
作者
李久昌
机构
三门峡职业技术学院豫晋陕黄河金三角区域研究中心
出处
《成都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6年第5期82-89,共8页
基金
河南省社科规划项目(项目编号:2008BLS001)
文摘
米仓道作为蜀道重要交通干线,在汉魏南北朝时期进入了发展兴盛阶段,对于川陕之间军事争战、文化联系和经济往来发挥过突出的作用。秦汉之际,米仓道为刘邦还定三秦,夺取天下,从巴蜀输送兵员、使给军食的重要补给通道,也是西汉时期拓疆西南夷及南北文化交流的要道。三国时期,米仓道在魏蜀争雄中发挥了不可替代的军事交通作用。南北朝时期,成为米仓山南北巴、汉之间连接各州郡府县治所的主要近捷通道,在促进沿线区域发展中有着极为重要的战略地位。汉魏南北朝时期米仓道在政治、军事、文化及移民等交通效能上的显著表现,为唐宋时期米仓道的繁荣奠定了基础。
关键词
秦末
汉魏
南北朝
米仓道
交通
作用
分类号
K235 [历史地理—中国史]
F129.9 [经济管理—世界经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文化线路视野下的米仓道(巴中段)遗产认知框架分析
被引量:
5
9
作者
徐桐
机构
北京林业大学
出处
《风景园林》
2019年第11期13-19,共7页
基金
北京市社科基金(编号17SRC018)
北京林业大学建设世界一流学科和特色发展引导专项资金资助(编号2019XKJS0319)~~
文摘
在中国文物保护体系下,古道等遗产线路类的文物保护工作尚未能完全对接国际文化线路的保护理念,文化线路的国内文物保护体系和国际保护视野面临无法衔接的困境。以国际文化线路“物质线路”和“衍生要素”的分析视野,将具有申遗背景同时需要对接文物保护工作的米仓道(巴中段)作为对象,通过梳理其时空范畴和价值认知,分别辨析作为国内文物保护体系的交通遗产构成框架,以及对接申遗工作的文化线路衍生遗产要素。基于此,遗产线路衔接国内文物保护体系和“文化线路”申遗保护要求的工作框架得以厘清,可为国内面临类似研究需求的文化线路类遗产提供借鉴。
关键词
遗产保护
文化线路
遗产认知框架
米仓道
Keywords
heritage conservation
cultural routes
heritage cognitive framework
Micang Road
分类号
K85 [历史地理—考古学及博物馆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米仓道”考略
被引量:
3
10
作者
陈显远
出处
《文博》
1988年第1期40-43,共4页
文摘
汉中盆地位于秦岭、巴山之间,为川、陕纽带。气候温和,土地肥沃,物产丰富,易于屯兵聚粮,自古为军事上的后方基地。秦末,刘邦为汉王,都南郑(今汉中市),兴于汉中,扫秦灭楚,而成帝业;三国,诸葛亮屯兵沔阳,以汉中为根据地,六出祁山,北伐曹魏;南宋,吴玠、吴璘兄弟,以汉中为据点,大散关为前哨阵地,抗金数十年,制金兵难越雷池一步;近代,抗日战争,亦以汉中为后方据点,屯兵聚粮,支援前线。汉中在军事上的地位,既如此重要,其交通自不可忽视。
关键词
米仓道
吴璘
大散关
六出祁山
支援前线
吴玠
米仓
山
八蒙山
舆地纪胜
夏侯渊
分类号
K2 [历史地理—中国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米仓道研究述评
11
作者
周明清
机构
西华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
出处
《文理导航》
2017年第16期1-1,共1页
文摘
米仓道乃川陕古道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连接川东与汉中的交通要道,在我国古代交通史上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自二十世纪五十年代起,逐渐受到史学界、考古学界、地理学界的重视。在众多专家学者的共同努力之下,米仓道在开通时间、历史地位等方面研究成果突出,但也存在一些不足。
关键词
米仓道
开通时间
历史地位
分类号
K879.29 [历史地理—考古学及博物馆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米仓道承载三干年印记的巴蜀古道
12
作者
卢勇军
华长远
出处
《中国西部》
2014年第42期58-61,共4页
文摘
一个月光明媚的夜晚,因不受重用而愤然离职的一位青年才俊正垂头丧气地行走在千年古道上,这时一匹快马飞奔而来拦在了青年面前……后面发生的事想必大家都知道了,没错,这就是中国历史上有名的“萧何月下追韩信”的故事。
关键词
古
道
米仓道
巴蜀
印记
中国历史
青年
韩信
分类号
K879.29 [历史地理—考古学及博物馆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四川南江米仓道调查简报
被引量:
3
13
作者
任江
王婷
曾令玲
郭国良
文少兰
张智慧
张光成
段波
机构
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
巴中市文物管理所
南江县文物管理所
出处
《文物》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9期35-46,共12页
文摘
"米仓道"又称"巴岭路"、"大竹路"、"大(小)巴路"等,是古蜀道的重要一支,因翻越米仓山而得名,起始经行时间约在汉代甚至更早,唐宋时期一度十分兴盛,是古代沟通川、陕两地的一条重要交通路线。2012年3月,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联合国内多家学术机构及地方文物部门对巴中市境内的米仓道遗迹进行了一次大规模的多学科综合考察,在两河口遗址、琉璃关遗址、二洞桥遗址发现了现存的桥址、石磴道、栈道、碑基槽、摩崖石刻等遗迹,这些资料对于开展米仓道的考古学、道路交通史、政治史、宗教史、军事史等领域的研究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关键词
南江县
米仓道
调查简报
四川
唐宋时期
交通路线
古蜀
道
南郑县
分类号
K878 [历史地理—考古学及博物馆学]
原文传递
题名
米仓道“韩溪”考论
被引量:
6
14
作者
王子今
王遂川
机构
中国人民大学国学院
四川大学产业经济研究所
出处
《四川文物》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72-78,共7页
基金
中国人民大学科学研究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资助)项目"中国古代交通史研究"(10XNL001)成果
文摘
四川南江有"韩溪",传说得名于萧何追韩信故事。传"韩溪"谷口在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组织的2012年米仓道考察中发现密集的栈道、桥梁和砅石遗存,可知这里确实是古代交通道路经由的重要地点。通过"韩溪"发现并结合文献记载探讨米仓道的走向和作用,是有意义的工作。讨论韩信脱离刘邦军是否有南行的可能,对于理解秦巴山地古代交通结构的特征,也会有所推进。或许米仓道和金牛道的关系,也可以由此得到进一步说明的条件。
关键词
米仓道
南江
韩溪
韩信
金牛
道
分类号
K878.4 [历史地理—考古学及博物馆学]
原文传递
题名
米仓道路线与性质初探
被引量:
11
15
作者
彭邦本
机构
四川大学历史文化学院
出处
《四川文物》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63-71,共9页
文摘
米仓道为古代蜀道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并非单一孤线,而是多线复合的南北向交通网络。沿线碑文、题刻、栈道、铺递遗存遗迹等资料和传世文献记载揭示,历史上通南巴等川北地区与陕南汉中曾长期存在行政隶属关系,米仓道各重要线路承担着连接巴—汉一带各州、郡、县治所的交通功能,是官府人员往来和政令文书递送的主要通道,亦是民间行旅通商路线,因而具有官道或官民共用道路的性质。
关键词
米仓道
蜀
道
栈
道
遗迹
驿站铺递
路线性质
分类号
K878.4 [历史地理—考古学及博物馆学]
原文传递
题名
论米仓道的系统问题及其历史地位
被引量:
9
16
作者
郭声波
机构
暨南大学历史地理研究中心
出处
《四川文物》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79-86,共8页
文摘
"米仓道"不仅是一个包括主道、旁道、支线和延长线的交通系统概念,而且是一个与米仓道相关的政治、经济、军事、文化设施和由此体现的人地关系系统概念,在历史时期存在时空变迁,其历史地位在北方入蜀陆路系统中仅次于剑阁道,并有其独特之处。
关键词
米仓道
交通系统
人地系统
孤云山
两角山
分类号
K928.6 [历史地理—人文地理学]
K29 [历史地理—中国史]
原文传递
题名
萧何追韩信路线考——兼论萧何追韩信的历史传说及米仓道诸问题
被引量:
2
17
作者
江玉祥
机构
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
出处
《四川文物》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87-94,共8页
文摘
萧何追韩信的历史传说始见于《史记.淮阴侯列传》,《汉书》、《资治通鉴》因之,但尚无时间概念。元杂剧始出现"萧何月下追韩信"情节。明万历年间演义小说更将其演绎得更加丰富。实际上传说中的萧何追韩信之路线即汉中至巴中米仓道。即南郑—官仓坪—巴峪关—大坝—米仓关—关坝—银杏坝—两河口—庙垭—桥亭场—马跃溪—南江。
关键词
萧何追韩信
历史传说
米仓道
路线
分类号
K878 [历史地理—考古学及博物馆学]
原文传递
题名
米仓古道恩阳段传统聚落变迁与空间特征
被引量:
2
18
作者
田凯
陈颖
机构
西南交通大学建筑与设计学院
出处
《中国名城》
2021年第12期68-74,共7页
基金
四川省教育厅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地方文化资源保护与开发研究中心项目“以《四川通志》为基础的清代四川藏区建筑聚落史料研究”(编号:DFWH2019-21)。
文摘
米仓古道自先秦以来作为巴蜀地区通往外部世界的通道,在民族迁徙、商贸往来中形成沿线聚落群。针对米仓古道中重要的枢纽地区恩阳段,对古道沿线传统聚落的空间特征展开研究,通过梳理米仓古道沿线聚落的历史变迁,探索米仓古道恩阳段传统聚落如何在适应文化环境、时代挑战中形成具有地域特色的空间特征。在聚落的变迁中,时间的痕迹与古道的记忆被保留在聚落的空间形态特征中,从沿线聚落的变迁及空间特征中提炼出文化基因进行解码,是将米仓古道文化线路的文化遗产活化的重要途径。
关键词
米仓道
传统聚落
聚落空间特征
文化线路遗产
Keywords
Micang ancient road
traditional settlements
spatial characteristics
culture heritage of cultureline
分类号
TU984.113 [建筑科学—城市规划与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米仓道上,重现马帮
19
作者
刘旭
机构
不详
出处
《新城乡》
2019年第11期72-73,共2页
文摘
"干马帮就差不多拎着脑袋找饭碗。是找钱发财还是血本无归,全靠自己的运气和能耐。"拐过崎岖的盘山公路,眼前出现了重峦叠嶂、绵延起伏的山峰。在香炉山的半山腰,"叮当叮当"的马铃声,从丛林中传来。铃铛声越来越近,我看到一匹匹马从丛林小路而来。赶马人周正华的吆喝声在山间回荡,与铃铛声相互呼应,置身其中,仿佛再现了米仓道上马帮南来北往驮运货物的景象。
关键词
盘山公路
米仓道
置身其中
绵延起伏
香炉山
丛林中
马帮
分类号
I26 [文学—中国文学]
原文传递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建安二十年米仓道战事
王子今
王遂川
《南都学坛(南阳师范学院人文社会科学学报)》
2013
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米仓道与巴中石窟
雷玉华
《敦煌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5
5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米仓道”“米仓关”考
王子今
《宝鸡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8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汉末米仓道与“米贼”“巴汉”割据
王子今
《陕西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3
5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5
唐人米仓道巴江行旅咏唱
王子今
《重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3
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6
生态史视野中的米仓道交通
王子今
《陕西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4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7
唐宋至明清时期的米仓道交通及作用
李久昌
《陕西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6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8
汉魏南北朝时期的米仓道交通及作用
李久昌
《成都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6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9
文化线路视野下的米仓道(巴中段)遗产认知框架分析
徐桐
《风景园林》
2019
5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0
“米仓道”考略
陈显远
《文博》
1988
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1
米仓道研究述评
周明清
《文理导航》
2017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2
米仓道承载三干年印记的巴蜀古道
卢勇军
华长远
《中国西部》
2014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3
四川南江米仓道调查简报
任江
王婷
曾令玲
郭国良
文少兰
张智慧
张光成
段波
《文物》
CSSCI
北大核心
2013
3
原文传递
14
米仓道“韩溪”考论
王子今
王遂川
《四川文物》
北大核心
2013
6
原文传递
15
米仓道路线与性质初探
彭邦本
《四川文物》
北大核心
2013
11
原文传递
16
论米仓道的系统问题及其历史地位
郭声波
《四川文物》
北大核心
2012
9
原文传递
17
萧何追韩信路线考——兼论萧何追韩信的历史传说及米仓道诸问题
江玉祥
《四川文物》
北大核心
2013
2
原文传递
18
米仓古道恩阳段传统聚落变迁与空间特征
田凯
陈颖
《中国名城》
2021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9
米仓道上,重现马帮
刘旭
《新城乡》
2019
0
原文传递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