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6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老城区不同功能区排水管道沉积物性质研究 被引量:24
1
作者 杨云安 管运涛 +3 位作者 许光明 陈俊 贺凯 吴光学 《给水排水》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9期159-162,共4页
采集C市老城区学校、生活小区、广场和服务区四种不同功能区雨水管道和污水管道沉积物,分析了管道沉积物密度、粒度分布、VS/TS和污染物含量等指标,研究了不同类型沉积物的性质差异。结果表明,沉积物密度和无机物相对含量成正比(R^2=0.9... 采集C市老城区学校、生活小区、广场和服务区四种不同功能区雨水管道和污水管道沉积物,分析了管道沉积物密度、粒度分布、VS/TS和污染物含量等指标,研究了不同类型沉积物的性质差异。结果表明,沉积物密度和无机物相对含量成正比(R^2=0.989);不同功能区沉积物N/P相对稳定,C相对含量变化较大;服务区和生活小区管道沉积物的重金属含量水平相对较高,应引起重视;沉积物中Zn含量与其他重金属含量相关性较好,可以作为管道沉积物重金属含量水平的代表性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城区 功能区 排水管道沉积 性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合流制排水管道沉积物及其模型研究进展 被引量:34
2
作者 高原 王红武 +1 位作者 张善发 马鲁铭 《中国给水排水》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15-18,27,共5页
在合流制排水系统中,管道沉积物不但影响系统的正常运行,而且在雨天时随着溢流排放被冲刷释放,造成雨天出流污染负荷的增加,成为水体面源污染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开展排水管道沉积物的研究不仅有利于改善排水系统的运行状况,也有利于... 在合流制排水系统中,管道沉积物不但影响系统的正常运行,而且在雨天时随着溢流排放被冲刷释放,造成雨天出流污染负荷的增加,成为水体面源污染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开展排水管道沉积物的研究不仅有利于改善排水系统的运行状况,也有利于水体污染的控制。介绍了排水管道沉积物的来源、构成、性质以及国外管道沉积物的模型研究进展,并总结了其中的不足,以期为我国开展此方面的研究提供参考依据、基础以及研究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管道沉积 排水系统 合流制 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物作用下排水管道沉积物的冲蚀特性 被引量:3
3
作者 邵卫云 马妍 +2 位作者 周永潮 杜旭 关垚 《浙江大学学报(工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1075-1079,1094,共6页
通过在实验室内控制不同的温度、溶解氧环境以及培养时间,探究排水管道内高有机物含量的沉积物在生物作用下的冲蚀特性和规律.结果表明:生物作用对高有机性沉积物的冲蚀特性的影响可表现为两方面:一是影响沉积物堆积密度使其内部结构松... 通过在实验室内控制不同的温度、溶解氧环境以及培养时间,探究排水管道内高有机物含量的沉积物在生物作用下的冲蚀特性和规律.结果表明:生物作用对高有机性沉积物的冲蚀特性的影响可表现为两方面:一是影响沉积物堆积密度使其内部结构松散从而削弱其抗冲蚀能力;二是在沉积物表面形成生物膜层从而使其抗冲蚀能力得到增强.在常温(25℃)好氧工况下,由于生物作用较为活跃,沉积物不同深度处的堆积密度随培养时间的增加有不同程度的减小,而在低温(5℃)和厌氧条件下沉积物密度则随培养时间的增加而增大.此外,相对于5℃和厌氧工况,25℃好氧条件更有利于沉积物表面生物膜层的发展,从而提高沉积物的抗冲蚀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管道沉积 生物作用 好氧 厌氧 冲蚀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管道沉积物氮及有机物污染特性研究进展 被引量:6
4
作者 李海燕 崔爽 +1 位作者 黄延 岳靖淋 《水利水电科技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80-85,共6页
对国内外利用管道作为生物反应器去除氮及有机物、沉积物-水界面氮及有机物迁移转化等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管道生物反应器中氮及有机物去除研究方面,国内外学者通过观测微生物含量、实地测量排水管道内污染物浓度变化、改良排水管道以... 对国内外利用管道作为生物反应器去除氮及有机物、沉积物-水界面氮及有机物迁移转化等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管道生物反应器中氮及有机物去除研究方面,国内外学者通过观测微生物含量、实地测量排水管道内污染物浓度变化、改良排水管道以实现更好的污水处理效果等方法进行研究;降雨冲刷沉积物引发污染物释放主要发生在沉积物-水界面,沉积物-水界面氮及有机物的迁移转化研究集中在沉积物-水界面层的组成及特性、沉积物-水界面的冲刷与污染、沉积物-水界面污染物的转化与降解等三方面,其中沉积物-水界面层污染物的迁移转化模型是重要研究内容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管道沉积 氮污染 有机物污染 污染特性 生物反应器 去除效果 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明渠流下生物作用对管道沉积物冲蚀特性影响试验研究 被引量:3
5
作者 邵卫云 钱栋 +2 位作者 马妍 周永潮 张仪萍 《湖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2期148-155,共8页
通过调节溶解氧环境和培养时间,采用循环水槽进行沉积物明渠流冲刷试验,研究生物活动对管道中不同有机物(volatile solid,VS)含量沉积物抗冲蚀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生物作用对沉积物抗侵蚀能力的影响具有两面性:一方面,生物作用促进沉... 通过调节溶解氧环境和培养时间,采用循环水槽进行沉积物明渠流冲刷试验,研究生物活动对管道中不同有机物(volatile solid,VS)含量沉积物抗冲蚀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生物作用对沉积物抗侵蚀能力的影响具有两面性:一方面,生物作用促进沉积物颗粒间的结合力,另一方面,生物作用可通过增大沉积物内部结构的疏松程度以削弱其抗侵蚀能力.有机物含量较低的沉积物,存在一定生物作用,其抗侵蚀能力随培养时间而有所增强;反之,生物活动过于强烈,其抗侵蚀能力随培养时间而有所削弱.而对于适量VS含量的沉积物,生物作用对沉积物冲蚀的正负影响取决于水流剪切力的大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管道沉积 高挥发性有机物含量 生物活动 冲蚀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波辅助提取雨水管道沉积物中磷的存在形态 被引量:3
6
作者 李海燕 梅慧瑞 王崇臣 《环境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2期18-21,共4页
在SMT法的基础上采用超声波技术对实验条件进行优化,用于雨水管道沉积物中磷的提取。通过对提取时间、提取温度等影响提取效率的因素进行分析,确定了提高闭蓄态磷提取效率的条件,从而建立了管道沉积物中磷形态分析的最佳条件。在确定的... 在SMT法的基础上采用超声波技术对实验条件进行优化,用于雨水管道沉积物中磷的提取。通过对提取时间、提取温度等影响提取效率的因素进行分析,确定了提高闭蓄态磷提取效率的条件,从而建立了管道沉积物中磷形态分析的最佳条件。在确定的最佳提取条件下对北京城区雨水管道内沉积物中磷的存在形态进行提取,并对不同形态磷的污染水平和分布状况进行分析,结合环境状况等因素对不同形态磷的污染特性进行了综合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波 管道沉积 形态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合流制排水管道沉积物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5
7
作者 李海燕 徐尚玲 马玲 《安全与环境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90-95,共6页
由于城市排水管道沉积物易引发管道堵塞、超负荷排放、早期溢流和大量污染物进入受纳水体等一系列问题,开展排水管道沉积物的研究、量化沉积污染物污染负荷、研究沉积物的运移规律对管道出水水质的改善具有重要意义。阐述了排水管道沉... 由于城市排水管道沉积物易引发管道堵塞、超负荷排放、早期溢流和大量污染物进入受纳水体等一系列问题,开展排水管道沉积物的研究、量化沉积污染物污染负荷、研究沉积物的运移规律对管道出水水质的改善具有重要意义。阐述了排水管道沉积物的来源、构成特性及危害,综述了国内外对管道沉积物的基础性研究,主要介绍了排水管道沉积物冲刷、淤积和污染负荷模型的研究进展,并根据我国排水管道的现状进一步分析了该领域的研究重点及难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工程学 管道沉积 合流制溢流 沉积物运输模型 控制措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市污水管道沉积负荷计算与分析 被引量:1
8
作者 俞欣 《安徽农学通报》 2015年第9期83-86,共4页
管道沉积物会影响排水管道的排水容量,在溢流排放下会造成水体污染,是目前合流制排水区域河道黑臭的重要原因之一。该文采用管道沉积物沉积负荷模型,结合南京市主城区管网分布数据,计算了主城区三大污水处理系统管网沉积负荷,并对三大... 管道沉积物会影响排水管道的排水容量,在溢流排放下会造成水体污染,是目前合流制排水区域河道黑臭的重要原因之一。该文采用管道沉积物沉积负荷模型,结合南京市主城区管网分布数据,计算了主城区三大污水处理系统管网沉积负荷,并对三大污水处理系统沉积负荷差异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主城区管道COD沉积负荷与COD实际处理量占比为6.72%,其中江心洲污水处理系统因管网结构差、管道密度大,管道COD沉积负荷占比达7.6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污水管网 管道沉积 模型计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雨水管道沉积物污染初期冲刷效应及初期雨水量研究 被引量:6
9
作者 张青文 余健 李天兵 《给水排水》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7期119-124,共6页
为了控制雨水管道沉积物在降雨径流的冲刷下再悬浮随雨水排入受纳水体而造成的污染,利用SWMM软件构建汇水面污染冲刷模型,耦合管道沉积物冲刷模型,分析在管道沉积物影响下的径流污染初期冲刷效应,并提出一种初期雨水量的动态计算方法。... 为了控制雨水管道沉积物在降雨径流的冲刷下再悬浮随雨水排入受纳水体而造成的污染,利用SWMM软件构建汇水面污染冲刷模型,耦合管道沉积物冲刷模型,分析在管道沉积物影响下的径流污染初期冲刷效应,并提出一种初期雨水量的动态计算方法。结果表明:管道沉积物的存在会削弱初期冲刷效应,需要控制比地面截流3~5mm更多的初期雨水,可根据对降雨径流污染的监测数据,结合初期雨水的汇流规律,通过图解法求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管道沉积 初期冲刷 初期雨水 SWMM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排水管道沉积物控制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7
10
作者 黄乃先 齐一凡 金伟 《环境工程技术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507-513,共7页
排水管道沉积物雨天受冲刷而造成的河湖水体污染,已成为当前我国水环境质量持续改善面临的困境之一。深入了解管道沉积物及其沉积机制对水体污染治理至关重要。综述了管道沉积物的形成与特性,微生物或沉积物中胞外聚合物(extracellular ... 排水管道沉积物雨天受冲刷而造成的河湖水体污染,已成为当前我国水环境质量持续改善面临的困境之一。深入了解管道沉积物及其沉积机制对水体污染治理至关重要。综述了管道沉积物的形成与特性,微生物或沉积物中胞外聚合物(extracellular polymeric substance,EPS)的主要组分和相关性质对沉积物抗冲刷特性的影响。结果显示:排水管道沉积物主要是由污水携带的固体颗粒发生沉降而形成,主要包含底层粗颗粒沉积物、有机层和生物膜3类。由于沉积物中富含微生物并可分泌EPS,而EPS的黏性能显著增加管道沉积物的抗冲刷性。通过控制或降解沉积物EPS中的多糖组分,可降低沉积物的抗冲刷性能,有望为控制管道沉积物淤积提供新思路。目前国内外控制管道沉积物淤积的方法主要包括离线和在线水力冲刷或机械清淤。今后的研究方向应着力在真实的排水管网中系统地研究沉积物耐冲刷特性及其影响因素,进而提出更为有效的控制技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排水系统 管道沉积 胞外聚合物(EPS) 沉积物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合流制排水管道沉积物抗冲刷性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1
作者 蔡欣 郭传浩 沈杰 《广东化工》 CAS 2018年第1期91-92,103,共3页
作为重要的市政基础设施,合流制排水管道承担着收集和输送生活污水、工业废水和雨水的重任。然而,管道沉积物的累积引发了一系列安全和环境问题,尤其是雨天被冲刷进入自然水体引起严重的溢流污染。定期的管道清淤和冲洗是一个重要的管... 作为重要的市政基础设施,合流制排水管道承担着收集和输送生活污水、工业废水和雨水的重任。然而,管道沉积物的累积引发了一系列安全和环境问题,尤其是雨天被冲刷进入自然水体引起严重的溢流污染。定期的管道清淤和冲洗是一个重要的管道养护措施。有必要进一步了解合流制管道沉积物抗水力冲刷性,提高对其物理化学特性、侵蚀输移规律、生物作用的影响等的认识,探究在旱天低水力条件下减少沉积物累积量的有效措施,使更多的污染物进入下游污水处理设施,进而改善管道内部环境和降低溢流污染。针对管道沉积物天然的生物化学性质,开发沉积物原位削减技术,将成为该领域的研究重点及难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管道沉积 合流制溢流污染 侵蚀输移 抗冲刷性 生物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合流制排水管道沉积物的研究进展
12
作者 张烈宜 张烈芳 《吉林农业(下半月)》 2014年第2期90-90,共1页
由于城市排水管道沉积物易引发管道堵塞、超负荷排放、早期溢流和大量污染物进入受纳水体等一系列问题,开展排水管道沉积物的研究、量化沉积污染物污染负荷、研究沉积物的运移规律对管道出水水质的改善具有重要意义。阐述了排水管道沉... 由于城市排水管道沉积物易引发管道堵塞、超负荷排放、早期溢流和大量污染物进入受纳水体等一系列问题,开展排水管道沉积物的研究、量化沉积污染物污染负荷、研究沉积物的运移规律对管道出水水质的改善具有重要意义。阐述了排水管道沉积物的来源、构成特性及危害,综述了国内外对管道沉积物的基础性研究,主要介绍了排水管道沉积物冲刷、淤积和污染负荷模型的研究进展,并根据我国排水管道的现状进一步分析了该领域的研究重点及难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工程学 管道沉积 合流制溢流 沉积物运输模型 控制措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南方沿海城市分流制排水系统管道沉积物特征分析
13
作者 康瑞鹏 毕东河 +6 位作者 卢伟 朱敏 陈泽鹏 黄鑫妮 黎小源 张尚中 蔚阳 《中国给水排水》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19-124,共6页
对南方沿海城市分流制排水管网的沉积物特征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研究区域的雨水和污水管道沉积物均未检测出苯并(a)芘、苯酚、氰化物、多氯联苯等常见有毒物质;公园绿地区的雨水管道沉积物中无机物、硫化物、全氮、石油烃(C_(10)~C_(4... 对南方沿海城市分流制排水管网的沉积物特征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研究区域的雨水和污水管道沉积物均未检测出苯并(a)芘、苯酚、氰化物、多氯联苯等常见有毒物质;公园绿地区的雨水管道沉积物中无机物、硫化物、全氮、石油烃(C_(10)~C_(40))、总磷含量都较其他区域要低;排水管道沉积物中的颗粒以0.05~2.0 mm的砂粒为主,而在公园绿地区粒径较小的粉粒和黏粒占比也较大,说明地表植被可以有效阻滞大颗粒物质进入排水系统;雨水管道沉积物中重金属含量排序为:工业区>居民区>公园绿地区;管道沉积物中的微生物以Christensenellaceae-R-7-Group、Acinetobacter(不动杆菌)和Desulfovibrio(硫化振动菌)为优势菌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排水系统 管道沉积 颗粒组成 面源污染控制
原文传递
合流制管道沉积物中污染物的赋存特征及其季节迁移规律 被引量:1
14
作者 林新宇 严玉林 +5 位作者 于磊 郭新宇 孙观来 朱利英 郁达伟 魏源送 《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17-126,共10页
沉积物是溢流污染的潜在污染来源,明确其污染物赋存特征,有助于防控溢流污染.本研究选取北京不同排水分区,分类采集了人行道步尘、机动车道街尘和合流制管道沉积物(Combined sewer sediment,CSS),监测了包括完整雨季和旱季的全年污染物... 沉积物是溢流污染的潜在污染来源,明确其污染物赋存特征,有助于防控溢流污染.本研究选取北京不同排水分区,分类采集了人行道步尘、机动车道街尘和合流制管道沉积物(Combined sewer sediment,CSS),监测了包括完整雨季和旱季的全年污染物变化,以探究污染物的主要来源.结果表明:CSS的污染物浓度旱季较高而雨季骤降,主要由于4月入汛期及7、8月主汛期,初次强降水径流对沉积物有较强的冲刷作用.其中,步尘、街尘和沉积物的TCOD年平均含量分别为55.37、86.42和46.43 g·kg^(-1)(以每千克TS计).非度量多维归因表明步尘和街尘是CSS的重要来源;同时,合流制管道沉积物污染物浓度显著高于分流制雨水管道,表明生活污水也是合流制管道沉积物的重要来源.此外,CSS中TCOD的含量(平均为46.43 g·kg^(-1))显著高于SCOD(平均为5.69 g·kg^(-1)),主要以非溶解态富集.研究结果可为溢流污染防控和管网运行等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管道沉积 污染物 合流制溢流污染 季节变化 溯源分析
原文传递
基于InfoWorks ICM水力模型的排水管道负荷分析方法
15
作者 张辰 《工程建设与设计》 2025年第2期31-33,共3页
采用InfoWorks ICM水力模型,通过构建量化模型,对排水管道在不同降雨强度条件下的负荷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新建雨水系统能满足5年一遇降雨标准,且在10年一遇降雨标准下,路面积水不超150 mm。
关键词 排水管道 负荷分析 Info Works ICM 管道沉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雨水管道沉积物对径流初期冲刷的影响 被引量:20
16
作者 潘国庆 车伍 +1 位作者 李海燕 李俊奇 《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771-776,共6页
为了避免汇水面源头以及分流制雨水管道系统中沉积的大量污染物在降雨时随雨水径流被冲刷进入水体,从而控制径流对水环境构成的冲击性污染,从理论和试验2方面分析了管道径流污染物(汇水面和管道沉积物2个来源)的流失规律.结果表明,汇水... 为了避免汇水面源头以及分流制雨水管道系统中沉积的大量污染物在降雨时随雨水径流被冲刷进入水体,从而控制径流对水环境构成的冲击性污染,从理论和试验2方面分析了管道径流污染物(汇水面和管道沉积物2个来源)的流失规律.结果表明,汇水面源头污染物流失较符合源头冲刷的指数衰减模型,管道内沉积物流失可用流量曲线模型计算;管道内沉积物占管道径流污染物的比例越大,管道径流的初期冲刷现象越不明显.为了提高径流污染控制设施的效率,宜在源头进行分散控制,并加强雨水管网系统清洁维护,避免污染物的积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管道沉积 初期冲刷 指数衰减模型 流量曲线模型 径流污染控制
原文传递
排水管道沉积物的动态模拟及方法比较 被引量:9
17
作者 王红武 董敬磊 +1 位作者 张一龙 高原 《中国给水排水》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110-114,共5页
以上海市某分流制排水系统的管道沉积物为研究对象,利用InfoWorks CS模型软件建立排水系统模型,并分别采用Ackers-White模型和KUL模型对管道内沉积物的沉积和冲刷过程进行动态模拟,模拟周期设置为两个月。结果表明,旱流时排水系统流通... 以上海市某分流制排水系统的管道沉积物为研究对象,利用InfoWorks CS模型软件建立排水系统模型,并分别采用Ackers-White模型和KUL模型对管道内沉积物的沉积和冲刷过程进行动态模拟,模拟周期设置为两个月。结果表明,旱流时排水系统流通性较差,管道内水流速度较低,沉积物沉积明显;降雨期间,两种模型的模拟结果呈现出明显差异,采用Ackers-White模型模拟发现管道内沉积物发生明显冲刷,而使用KUL模型模拟时沉积物厚度没有明显变化。通过比较,推荐采用Ackers-White模型进行管道沉积物的动态模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管道沉积 沉积 冲刷 InfoWorks CS软件 Ackers—White模型 KUL模型
原文传递
基于管道沉积物控制的CSOs污染负荷削减分析 被引量:2
18
作者 杨云安 管运涛 +2 位作者 吴光学 许光明 陈俊 《中国给水排水》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32-35,共4页
管道沉积物是合流制排水系统溢流(CSOs)污染的重要来源,因此控制沉积物对于削减CSOs污染具有重要意义。在合流制排水系统截流泵站的上游管道中安装穿孔管,给穿孔管提供高压水产生7.5 m/s以上的射流以冲洗管道,同时在截流泵站内设置旋流... 管道沉积物是合流制排水系统溢流(CSOs)污染的重要来源,因此控制沉积物对于削减CSOs污染具有重要意义。在合流制排水系统截流泵站的上游管道中安装穿孔管,给穿孔管提供高压水产生7.5 m/s以上的射流以冲洗管道,同时在截流泵站内设置旋流分离系统来去除冲洗水中的沉积物。对于水层较浅、管径为DN400、管长为40 m、沉积层厚度为3 cm的管道,可使管道流中的SS从冲洗前的75~170 mg/L增加到2 500~3 000 mg/L,且在2~3 min内冲洗干净。旋流分离器对冲洗水中SS的去除率达到55.6%。两周一次的管道例行清洗维护,可使CSOs中污染物降低25%左右,减轻了受纳水体的污染负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管道沉积 合流制排水系统 溢流 旋流分离器 管道冲洗
原文传递
城市合流排水管道水沉积物界面污染研究进展 被引量:3
19
作者 李海燕 苏豪儒 黄延 《水利水电科技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84-88,共5页
城市合流排水管道中水沉积物界面物质在雨水径流的冲刷作用下会将其中的污染物重新释放排入受纳水体,成为水体面源污染的重要来源。综述国内外对水沉积物界面物质的组成、污染特性及模型模拟方面的研究进展。将水沉积物界面污染物分成... 城市合流排水管道中水沉积物界面物质在雨水径流的冲刷作用下会将其中的污染物重新释放排入受纳水体,成为水体面源污染的重要来源。综述国内外对水沉积物界面物质的组成、污染特性及模型模拟方面的研究进展。将水沉积物界面污染物分成有机层、近床固体层和流动泥沙层,其中有机层和近床固体层有较高的有机物含量和含水量,流动泥沙层含有较多的挥发性物质。研究表明:水沉积物界面物质抗侵蚀性微弱,含水量是影响其剪应力的最重要因素;已有水沉积物界面的模型模拟研究主要集中在利用模型预测近床固体对初期冲刷的污染贡献、有机层的污染物侵蚀量和近床固体层的生物降解量等。认为今后应加强对水沉积物界面污染特性的研究,建立适合本地的水沉积物界面污染贡献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沉积物界面 面源污染 城市排水管道 管道沉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初雨调蓄池布置方式对管道沉积物污染控制研究 被引量:4
20
作者 张青文 余健 《中国给水排水》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9期114-119,共6页
为了控制管道沉积物在径流雨水冲刷下对受纳水体造成的污染,采用雨水调蓄池截流初期雨水来削减高比例的降雨径流污染负荷,利用SWMM软件模拟研究了末端集中式和沿线分散式初雨调蓄池对污染物的控制效果。结果表明,4座沿线分散式初雨调蓄... 为了控制管道沉积物在径流雨水冲刷下对受纳水体造成的污染,采用雨水调蓄池截流初期雨水来削减高比例的降雨径流污染负荷,利用SWMM软件模拟研究了末端集中式和沿线分散式初雨调蓄池对污染物的控制效果。结果表明,4座沿线分散式初雨调蓄池能够降低沿线管道流量,减少管道沉积物冲刷和初期雨水溢流现象,相较于同容积下的1座末端集中式初雨调蓄池,在两场降雨中对悬浮物的平均削减率由68.58%提升至78.68%,在实际单块用地面积不足的情况下,采用分散式小面积调蓄池能够获得更好的环境效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雨水调蓄池 初期雨水 管道沉积 SWMM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