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筝曲《箜篌引》的诗意表达探析 |
唐歆慧
|
《艺术科技》
|
2024 |
0 |
|
2
|
文化融合:中原式箜篌的演变与传播 |
王馨妤
祖木拉提·哈帕尔
|
《吐鲁番学研究》
|
2024 |
0 |
|
3
|
中国古箜篌历史简考 |
王雪
|
《乐器》
|
2024 |
0 |
|
4
|
薪火传承 璀璨星“箜”——2024首届黄河箜篌文化艺术周启幕 |
|
《乐器》
|
2024 |
0 |
|
5
|
卧箜篌的起源与形制问题研究 |
郑芮子
|
《黄河之声》
|
2024 |
0 |
|
6
|
关于古筝与现代箜篌艺术共通性的研究 |
幸子依
|
《黄河之声》
|
2024 |
0 |
|
7
|
以《李凭箜篌引》为例谈高中语文诗歌解读 |
赵成朵
|
《中学语文》
|
2024 |
0 |
|
8
|
凤凰涅槃——看箜篌在现代的重生 |
贺志凌
|
《乐府新声(沈阳音乐学院学报)》
|
2006 |
5
|
|
9
|
《史记》“箜篌瑟”的校勘与卧箜篌的形制 |
张哲俊
|
《励耘学刊》
CSSCI
|
2018 |
1
|
|
10
|
筝曲《箜篌引》中的诗意表达 |
李冰
|
《黄河之声》
|
2019 |
2
|
|
11
|
箜篌 |
乐声
|
《乐器》
|
2004 |
1
|
|
12
|
从《李供奉弹箜篌歌》析箜篌在唐代的发展与融合 |
常丽文
|
《社会科学论坛》
CSSCI
|
2014 |
0 |
|
13
|
漫话竖箜篌 |
刘麟
|
《乐器》
北大核心
|
1999 |
0 |
|
14
|
美索不达米亚的箜篌钩沉 |
周菁葆
|
《音乐文化研究》
|
2023 |
0 |
|
15
|
“死而复生”的人间神韵——箜篌乐器的改革历程和发展前景(上) |
刘隽颖
|
《乐器》
|
2023 |
0 |
|
16
|
唐代拍板、箜篌、方响在五代的流变——以冯晖墓彩绘砖雕为例 |
贾嫚
|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14 |
5
|
|
17
|
从唐诗《李凭箜篌引》中看筝曲《箜篌引》的意境表达 |
任姗
|
《艺术科技》
|
2013 |
2
|
|
18
|
朝鲜古代名谣《箜篌引》存疑续考 |
李岩
|
《东疆学刊》
|
2004 |
7
|
|
19
|
构思与表达——谈古筝曲《箜篌引》的创作意向与表现方式 |
谢力荣
|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音乐与表演版)》
CSSCI
|
2013 |
3
|
|
20
|
从古代文献中追溯箜篌的乐器形制和演奏技法 |
魏扬
|
《艺术探索》
|
2005 |
3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