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现代医学研究探讨筋出槽和骨错缝的病理机制
1
作者 李正言 葛海雅 +5 位作者 杨宗睿 汪正明 陆洁航 杜国庆 沈知彼 詹红生 《中医正骨》 2025年第2期39-43,共5页
筋出槽和骨错缝已成为中医骨伤科疾病名称。但对于“筋”“槽”“出槽”“错缝”的认识在业内尚未达成共识。本文基于相关的现代医学研究,探讨了“筋从竹”“槽”“筋出槽”的客观证据、骨错缝与半脱位的关系及骨错缝的病理机制,进一步... 筋出槽和骨错缝已成为中医骨伤科疾病名称。但对于“筋”“槽”“出槽”“错缝”的认识在业内尚未达成共识。本文基于相关的现代医学研究,探讨了“筋从竹”“槽”“筋出槽”的客观证据、骨错缝与半脱位的关系及骨错缝的病理机制,进一步深化了对筋出槽和骨错缝病理机制的认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医) 骨(中医) 出槽 骨错缝 病理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筋出槽和骨错缝的中英文释义及现代认知探讨 被引量:1
2
作者 李正言 丁立鹏 +5 位作者 任我行 王媛媛 杜国庆 沈知彼 林勋 詹红生 《中医正骨》 2024年第6期37-39,共3页
筋出槽和骨错缝作为疾病名称的规范化进程已取得长足进步,但其在临床上的广泛应用仍面临诸多挑战。本文概述了筋出槽和骨错缝作为疾病名称的规范化进程,对其中英文名称进行了释义,同时基于近现代医学研究成果探讨了对于筋出槽和骨错缝... 筋出槽和骨错缝作为疾病名称的规范化进程已取得长足进步,但其在临床上的广泛应用仍面临诸多挑战。本文概述了筋出槽和骨错缝作为疾病名称的规范化进程,对其中英文名称进行了释义,同时基于近现代医学研究成果探讨了对于筋出槽和骨错缝的现代认知及其研究的局限性,以期为筋出槽和骨错缝作为疾病名称在国内外临床上应用和推广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医) 骨(中医) 出槽 骨错缝 释义 现代认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石氏伤科筋骨理论探讨慢性筋骨病损的辨治思路 被引量:3
3
作者 华海洋 郭光昕 +2 位作者 陈大宽 李正言 詹红生 《中医正骨》 2024年第2期65-67,共3页
慢性筋骨病损是骨伤科常见疾患,其病程常迁延不愈,易于反复发作,给患者的生活和工作带来很大的困扰。石氏伤科筋骨理论特别强调筋骨与气血之间的生理病理关系,认为“筋出槽、骨错缝”是慢性筋骨病损的关键病机。本文对石氏伤科筋骨理论... 慢性筋骨病损是骨伤科常见疾患,其病程常迁延不愈,易于反复发作,给患者的生活和工作带来很大的困扰。石氏伤科筋骨理论特别强调筋骨与气血之间的生理病理关系,认为“筋出槽、骨错缝”是慢性筋骨病损的关键病机。本文对石氏伤科筋骨理论进行了概述,并基于该理论对慢性筋骨病损的病机和治疗方法进行了探讨,为慢性筋骨病损的治疗提供了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医) 骨(中医) 慢性骨病损 出槽 骨错缝 气血失调 骨失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骨络理论论治慢性筋骨病
4
作者 钟源 杨锋 +2 位作者 李文雄 路宇 陈斐斐 《中医正骨》 2024年第11期65-67,共3页
慢性筋骨病病程长且易反复发作,其病位在络。骨络是骨组织中具有生成、输布气血及营养骨组织作用的络脉。本文概述了骨络理论,总结了骨络位深、形细、易致虚致瘀的特点;基于骨络理论对慢性筋骨病的病因病机和治疗进行了探讨;提出慢性筋... 慢性筋骨病病程长且易反复发作,其病位在络。骨络是骨组织中具有生成、输布气血及营养骨组织作用的络脉。本文概述了骨络理论,总结了骨络位深、形细、易致虚致瘀的特点;基于骨络理论对慢性筋骨病的病因病机和治疗进行了探讨;提出慢性筋骨病的病理属性为本虚标实、虚实夹杂,其关键病机是骨络痹阻,治疗可采用扶正通络和祛邪通络的通络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疾病 (中医) 骨(中医) 络脉 和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筋骨平衡理论分析王友仁推拿按动疗法治疗筋伤的特点
5
作者 智照林 邱丽漪 +1 位作者 王钲 王友仁 《河北中医》 2024年第12期1945-1949,共5页
中医筋骨平衡理论认为,筋束骨,骨张筋;骨为干,筋为刚,筋络骨,骨连筋,相互协调、相互配合,共同维持人体正常的生理活动,筋骨处于动态平衡状态。“筋出槽、骨错缝”是脊柱等骨关节疾病(筋伤)的关键病机。王友仁主任医师系第六批全国老中... 中医筋骨平衡理论认为,筋束骨,骨张筋;骨为干,筋为刚,筋络骨,骨连筋,相互协调、相互配合,共同维持人体正常的生理活动,筋骨处于动态平衡状态。“筋出槽、骨错缝”是脊柱等骨关节疾病(筋伤)的关键病机。王友仁主任医师系第六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从事中医临床60余年,按动疗法是其推拿治疗筋伤的核心手法,其治疗筋伤的特点是以“正筋先正骨,骨正筋自舒”为理念;手法注重按动结合,以达筋骨平衡;正骨兼理筋点穴,以巩固筋骨平衡。他强调筋骨并重、正骨为先、辨证施治、局部与整体治疗相结合,临床疗效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伤(中医) 骨平衡(中医) 推拿疗法 推拿按动疗法 名医经验 王友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筋骨理论探讨振荡调整手法在腰椎关节突关节紊乱治疗中的应用
6
作者 罗龙飞 吕强 +3 位作者 周楠 刘士逸 陈鸿 常乾震 《中医正骨》 2024年第10期72-75,共4页
腰椎关节突关节紊乱是临床常见病,属中医学“骨错缝”范畴,多由腰部突然闪挫或扭伤引起,伴有剧烈疼痛。该病的病因病机与中医学中的筋骨理论密切相关,治疗上以手法为主,强调筋骨同治。我们基于筋骨理论,探讨了振荡调整手法治疗腰椎关节... 腰椎关节突关节紊乱是临床常见病,属中医学“骨错缝”范畴,多由腰部突然闪挫或扭伤引起,伴有剧烈疼痛。该病的病因病机与中医学中的筋骨理论密切相关,治疗上以手法为主,强调筋骨同治。我们基于筋骨理论,探讨了振荡调整手法治疗腰椎关节突关节紊乱的具体方法和优点,以期为该病的治疗提供更多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肌肉骨骼手法 (中医) 骨(中医) 脊椎关节紊乱 椎关节突关节 腰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筋主骨从”理论探讨骨关节损伤性疾病的诊疗策略
7
作者 文家涛 任世定 +5 位作者 林佳炯 梁康 韦兆益 李扬洲 谢倩 王明杰 《中医正骨》 2024年第6期40-43,46,共5页
在中医骨伤领域,筋骨疾病的诊治遵循筋骨并重的原则,这已经成为学界的共识。然而并非所有的筋骨疾病都适合这一原则,对于部分急性或慢性骨关节损伤性疾病,可遵循“筋主骨从”理论进行针对性治疗。本文基于“筋主骨从”理论,对部分急性... 在中医骨伤领域,筋骨疾病的诊治遵循筋骨并重的原则,这已经成为学界的共识。然而并非所有的筋骨疾病都适合这一原则,对于部分急性或慢性骨关节损伤性疾病,可遵循“筋主骨从”理论进行针对性治疗。本文基于“筋主骨从”理论,对部分急性或慢性骨关节损伤性疾病的诊疗策略进行了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医) 骨(中医) 关节疾病 主骨从 出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筋骨理论探讨老年退行性肩袖损伤的病机及治疗原则 被引量:1
8
作者 于希名 刘飞 +3 位作者 窦世鲁 路聊东 李中峰 王东伟 《中医正骨》 2024年第10期64-67,共4页
退行性肩袖损伤是老年人常见的肩关节疾病,也是引起老年人肩关节疼痛和功能障碍的主要原因之一。从中医学的角度来看,老年退行性肩袖损伤属于慢性筋骨病的范畴,其根本病因在于肩部筋骨系统的动静平衡状态失调。本文基于筋骨理论,对老年... 退行性肩袖损伤是老年人常见的肩关节疾病,也是引起老年人肩关节疼痛和功能障碍的主要原因之一。从中医学的角度来看,老年退行性肩袖损伤属于慢性筋骨病的范畴,其根本病因在于肩部筋骨系统的动静平衡状态失调。本文基于筋骨理论,对老年退行性肩袖损伤的病机和治疗原则进行了探讨,为老年退行性肩袖损伤的治疗提供了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肩袖损伤 (中医) 骨(中医) 骨理论 老年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筋骨辨证角度探讨颈椎病的治疗和养护 被引量:9
9
作者 栾继耀 林定坤 +1 位作者 侯宇 陈树东 《中医正骨》 2021年第11期56-57,63,共3页
“筋骨失衡”是颈椎病发生的病理基础,颈椎病患者在不同的病理阶段有不同的筋骨失衡表现。为进一步探讨颈椎病的治疗和养护,本文将颈椎的筋骨系统及穿行其中的神经分为“筋”“节”“髓”“骨”4个部分,总结出颈椎病“筋伤为先、节错随... “筋骨失衡”是颈椎病发生的病理基础,颈椎病患者在不同的病理阶段有不同的筋骨失衡表现。为进一步探讨颈椎病的治疗和养护,本文将颈椎的筋骨系统及穿行其中的神经分为“筋”“节”“髓”“骨”4个部分,总结出颈椎病“筋伤为先、节错随之、髓伤即重、骨病为后”的病理特点,从筋骨辨证的角度对颈椎病的治疗和养护进行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椎病 (中医) 辨证论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筋伤相关理论的探讨及筋伤的治法 被引量:5
10
作者 李庆辉 俞仲翔 赵旭涛 《中医正骨》 2023年第9期62-64,共3页
筋伤是中医骨伤科常见的疾病。西医治疗筋伤主要以控制症状、协调平衡为主,而中医治疗该病主要以恢复筋骨的平衡与功能为主。中医治疗该病的手段多种多样,究其原因,主要是中医学者对筋伤的理论认识不同,导致其临床治疗该病的方法也各异... 筋伤是中医骨伤科常见的疾病。西医治疗筋伤主要以控制症状、协调平衡为主,而中医治疗该病主要以恢复筋骨的平衡与功能为主。中医治疗该病的手段多种多样,究其原因,主要是中医学者对筋伤的理论认识不同,导致其临床治疗该病的方法也各异。深入探讨筋伤的相关理论,对临床医生治疗筋伤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本文对筋伤相关理论进行了探讨,并介绍了在相关理论指导下的筋伤治法,以期为临床上筋伤的治疗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医) 软组织损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筋柔骨正”理论探讨腰椎间盘突出症的辨治思路 被引量:2
11
作者 梅胜锦 余伟杰 +1 位作者 陈继鑫 刘爱峰 《中医正骨》 2023年第10期60-63,共4页
腰椎间盘突出症(lumbar disc herniation,LDH)是临床常见病、多发病,其发病机制尚未明确。根据LDH的病症特点,可将其归属于中医学“痹证”“腰痛”范畴。该病的病位主要在筋,久之由筋及骨,造成筋骨失衡、筋骨并病。“筋柔骨正”是“骨... 腰椎间盘突出症(lumbar disc herniation,LDH)是临床常见病、多发病,其发病机制尚未明确。根据LDH的病症特点,可将其归属于中医学“痹证”“腰痛”范畴。该病的病位主要在筋,久之由筋及骨,造成筋骨失衡、筋骨并病。“筋柔骨正”是“骨正筋柔”理论的延伸,是对筋骨平衡关系的高度概括。“筋失其柔”是“骨失其正”的先决条件,“骨失其正”必然伴随着“筋失其柔”。本文对“筋柔骨正”理论进行了概述,并基于该理论对LDH的病机和治疗方法进行了探讨,以期为LDH的治疗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椎间盘移位 腰椎 (中医) 骨(中医) 柔骨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以骨为先”诊治慢性筋骨疾病的理论探讨 被引量:6
12
作者 赵明宇 张向东 +4 位作者 张荣 寇赵淅 赵启 王秋生 廉杰 《中医正骨》 2022年第11期69-71,共3页
筋与骨的关系贯穿于筋骨理论体系的各个方面,用来说明人体筋骨的组织结构、生理功能、病理变化及筋骨疾病的临床诊疗和康复。随着人们对筋骨关系认识的不断深入,在慢性筋骨疾病的诊治中应遵循筋骨辨证、筋骨并重已成为学界的共识。虽筋... 筋与骨的关系贯穿于筋骨理论体系的各个方面,用来说明人体筋骨的组织结构、生理功能、病理变化及筋骨疾病的临床诊疗和康复。随着人们对筋骨关系认识的不断深入,在慢性筋骨疾病的诊治中应遵循筋骨辨证、筋骨并重已成为学界的共识。虽筋骨并重,但仍有筋与骨孰先孰后的问题。鉴于慢性筋骨疾病的病理特点以及骨在维持人体形态结构中的重要作用,本文提出对于慢性筋骨疾病的诊治应“以骨为先”,并从“以骨为先”的理论与实践基础以及运用方法两大方面,对这一理念进行了深入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医) 骨(中医) 疾病 整体观 辨证论治 以骨为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李堪印教授从筋论治强直性脊柱炎的经验 被引量:5
13
作者 李雪枫 袁普卫 +1 位作者 康武林 贺鹏 《中医正骨》 2021年第11期53-55,63,共4页
强直性脊柱炎(ankylosing spondylitis,AS)是一种起病隐匿、致残率高的疾病,目前尚无特效药物治疗。李堪印教授从事中医骨伤临床及教学数十年,对AS的诊治有丰富的经验。本文从AS的病因病机、辨证要点、诊断要点及治疗要点4个方面,对李... 强直性脊柱炎(ankylosing spondylitis,AS)是一种起病隐匿、致残率高的疾病,目前尚无特效药物治疗。李堪印教授从事中医骨伤临床及教学数十年,对AS的诊治有丰富的经验。本文从AS的病因病机、辨证要点、诊断要点及治疗要点4个方面,对李堪印教授从筋论治AS的经验进行了总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柱炎 强直性 (中医) 名医经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刘寿山正骨经验》中“筋”的术语考证 被引量:1
14
作者 毛雯正 陈柯 +2 位作者 马文龙 范克杰 田可为 《中医正骨》 2022年第12期45-46,51,共3页
中医骨伤科学典籍中与筋有关的术语,其含义与现代解剖学术语差异较大,给中医骨伤科学的临床、教学及科研工作带来了不少困难。《刘寿山正骨经验》系统总结了刘寿山先生诊疗骨伤科疾病的经验,其中对于筋的论述也较为详尽。本文基于中医... 中医骨伤科学典籍中与筋有关的术语,其含义与现代解剖学术语差异较大,给中医骨伤科学的临床、教学及科研工作带来了不少困难。《刘寿山正骨经验》系统总结了刘寿山先生诊疗骨伤科疾病的经验,其中对于筋的论述也较为详尽。本文基于中医典籍和现代解剖学著作对《刘寿山正骨经验》中与筋有关的术语进行了考证,以期为中医骨伤科学的临床、教学及科研工作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医) 《刘寿山正骨经验》 术语 考证 中医骨伤科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筋骨辨证理论体系探讨颈椎拔伸法治疗颈椎病的作用机理
15
作者 詹吉恒 陈树东 +5 位作者 侯宇 李永津 林方政 罗俊华 黄俊翰 林定坤 《中医正骨》 2025年第3期65-68,80,共5页
筋骨辨证理论体系将中医“筋、节、骨、髓”理论与现代解剖学相结合,明确指出了恢复筋骨平衡是治疗慢性筋骨病的核心目标,为颈椎病的诊疗提供了一个系统性的框架。颈椎病作为慢性筋骨病的典型代表,其发病机制与筋骨系统的动态失衡关系... 筋骨辨证理论体系将中医“筋、节、骨、髓”理论与现代解剖学相结合,明确指出了恢复筋骨平衡是治疗慢性筋骨病的核心目标,为颈椎病的诊疗提供了一个系统性的框架。颈椎病作为慢性筋骨病的典型代表,其发病机制与筋骨系统的动态失衡关系密切。颈椎病的病理进程遵循“筋伤为先、节错随之、骨变为后、髓损即重”的链条式发展规律,而颈椎拔伸法通过“理筋、调节、治骨、护髓”的综合效应,能够有效恢复筋骨平衡。现代医学研究表明,颈椎拔伸法能够缓解肌肉紧张、促进退变椎间盘修复、恢复颈椎生理曲度和减轻神经压迫。本文基于筋骨辨证理论体系,对颈椎拔伸法治疗颈椎病的作用机理进行了探讨,为手法治疗颈椎病提供了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椎病 辨证 (中医) 骨(中医) 手法 捏脊 拔伸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清宫正骨流派诊疗体系在脊柱退行性疾病治疗中的应用 被引量:4
16
作者 杨满红 李法杰 +4 位作者 谷金玉 殷京 侯晓宙 夏迪 张清 《中医正骨》 2023年第10期64-65,80,共3页
脊柱退行性疾病以颈腰痛为主要临床表现,可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清宫正骨流派具有完备的诊疗体系,认为脊柱退行性疾病的病机主要为筋骨失衡;治疗上主张手法以摸法为纲、轻巧柔和为要,用药以气血辨证为先、内服外敷兼顾,练功以动为主... 脊柱退行性疾病以颈腰痛为主要临床表现,可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清宫正骨流派具有完备的诊疗体系,认为脊柱退行性疾病的病机主要为筋骨失衡;治疗上主张手法以摸法为纲、轻巧柔和为要,用药以气血辨证为先、内服外敷兼顾,练功以动为主、动静结合。本文概述了清宫正骨流派对脊柱退行性疾病的认识,对清宫正骨流派诊疗体系在脊柱退行性疾病治疗中的应用进行了总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柱疾病 退化 中医流派 (中医) 骨(中医) 正骨手法 气血辨证 动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扳机点透刺联合肌肉能量技术治疗肌筋膜疼痛综合征临证举要 被引量:4
17
作者 孔士琛 陶琦 《国际中医中药杂志》 2020年第7期700-703,共4页
治疗肌筋膜疼痛综合征时,在相应扳机点改用透刺手法,可有效提高解痉止痛效果;而肌肉能量技术可改善肌肉功能、提高关节活动度。二者联合运用可缓解肌筋膜挛缩、促进肌力恢复、纠正体位不正,亦符合中医理筋与活血结合治疗的理念,临床常... 治疗肌筋膜疼痛综合征时,在相应扳机点改用透刺手法,可有效提高解痉止痛效果;而肌肉能量技术可改善肌肉功能、提高关节活动度。二者联合运用可缓解肌筋膜挛缩、促进肌力恢复、纠正体位不正,亦符合中医理筋与活血结合治疗的理念,临床常获佳效,附验案一则加以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膜疼痛综合征 扳机点 透刺疗法 肌肉能量技术 (中医) 经验心得 医案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