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守温韵学残卷》反映的晚唐等韵学及西北方音 |
黄易青
|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07 |
7
|
|
2
|
梵语《悉昙章》与等韵学的形成 |
周广荣
|
《古汉语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2001 |
7
|
|
3
|
许惠《等韵学》反映的语音现象及其性质 |
孙宜志
|
《古汉语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2008 |
2
|
|
4
|
等韵学研究成果对甘谷礼县话中几个声母拟音的影响(再与王建弢同志商榷)——古音见母、来母或同纽系列文章之四 |
马建东
|
《天水师范学院学报》
|
2011 |
2
|
|
5
|
梵语《悉昙章》与等韵学的形成 |
周广荣
|
《泰安师专学报》
|
2001 |
0 |
|
6
|
试论等韵学之原理与内外转之含义 |
薛凤生
|
《语言研究》
|
1985 |
13
|
|
7
|
对《通志·校雠略》的一处质疑——谈等韵学史的一个书证问题 |
于建松
|
《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12 |
0 |
|
8
|
中国等韵学的批判——“声介合母”的历史经验 |
黎锦熙
|
《信阳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1983 |
1
|
|
9
|
80年代以来硕、博论文对于等韵学的研究综述 |
刘璇
|
《四川民族学院学报》
|
2010 |
0 |
|
10
|
关于等韵学中的“等”的概念 |
李华
|
《现代语文(下旬.语言研究)》
|
2009 |
0 |
|
11
|
谈谈等韵学——(音韵学常识) |
李新魁
|
《语文建设》
|
1963 |
4
|
|
12
|
汉语等韵文献的整理与汉语等韵学史、古典音系学的构建 |
李军
|
《晓庄学院社会科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
2020 |
1
|
|
13
|
音韵学二题 |
薛凤生
|
《语言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
2009 |
3
|
|
14
|
汉语等韵文献的整理与汉语等韵学史、古典音系学的构建 |
李军
|
《高等学校文科学术文摘》
|
2020 |
0 |
|
15
|
发掘材料,研求新知——读周赛华教授《明清等韵图新探》 |
黄仁瑄
|
《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24 |
0 |
|
16
|
四十年来的汉语音韵学 |
唐作藩
杨耐思
|
《语文建设》
CSSCI
北大核心
|
1989 |
5
|
|
17
|
赵荫棠音韵学藏书台北目睹记──兼论现存的等韵学古籍 |
冯蒸
|
《汉字文化》
CSSCI
|
1996 |
7
|
|
18
|
音韵学名词术语的性质与分类——《汉语音韵学辞典》的编撰 |
冯蒸
|
《辞书研究》
|
1988 |
1
|
|
19
|
试论汉语音韵学的教学 |
李启文
|
《广州师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
1997 |
1
|
|
20
|
“2023年中国音韵学暑期讲习班”即将开班 |
本刊记者
|
《语言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
2023 |
0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