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9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第二审程序的反诉:制度建构与理念变迁——兼评《民诉法解释》第328条 被引量:2
1
作者 唐玉富 《现代法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130-140,共11页
第二审程序的反诉为相对独立之诉,程序选择权与纠纷解决一次性两种理论为其提供了坚实的正当性基础。《民诉法解释》第328条是第二审程序的反诉在我国的客观实在法依托。然而,该条所做的程序安排交织存在着利益失衡、程序断裂与规范错... 第二审程序的反诉为相对独立之诉,程序选择权与纠纷解决一次性两种理论为其提供了坚实的正当性基础。《民诉法解释》第328条是第二审程序的反诉在我国的客观实在法依托。然而,该条所做的程序安排交织存在着利益失衡、程序断裂与规范错位三大重要问题,严重抑制了第二审程序的反诉的理论认同与实践利用。在建构有序化与弹性化的第二审程序的反诉的过程中,合理的思路是适度糅合当事人合意机制与法院阐明权以实现二者之间的共同生长。这样,合作理念将适当注入现代民事诉讼之中,进而将深刻改变民事诉讼格局及其未来发展路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第二审程序的反诉 程序选择权 纠纷解决一次性 当事人合意 法院阐明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刑事诉讼第二审程序的实践问题 被引量:1
2
作者 董英杰 《行政与法》 2004年第2期128-128,F003,共2页
刑事诉讼第二审程序的规定比较原则,使检察机关的诉讼监督活动法律依据不足,为此,需要完善这一程序中检察机关审理案件的期限、方法,及监督内容。
关键词 刑事诉讼 检察机关 理期限 第二审程序 理方式 理方法 改判责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试论我国民事诉讼第二审程序中的几个问题
3
作者 陶秉权 《西北政法学院学报》 1987年第3期57-61,共5页
民事诉讼中第二审程序,是指当事人不服地方各级人民法院第一审未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裁定,依法提起上诉,由上一级人民法院对上诉案件进行审理的程序。其实质是上级人民法院对下级人民法院未发生法律效力的裁判行使审判监督的程序。
关键词 民事诉讼 第二审程序 人民法院 法律效力 判监督 当事人 共同诉讼人 裁判 裁定 上诉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谈刑事第二审程序的直接开庭审理方式
4
作者 苗学君 《河北法学》 1987年第5期29-30,共2页
第二审程序,是继第一审程序之后的又一独立的诉讼阶段。我国刑事诉讼法第一百四十一条规定:“第二审人民法院审判上诉或者抗诉案件的程序,除本章已有规定的以外,参照第一审程序的规定进行。”究竟如何“参照”,法律未作具体规定。因此... 第二审程序,是继第一审程序之后的又一独立的诉讼阶段。我国刑事诉讼法第一百四十一条规定:“第二审人民法院审判上诉或者抗诉案件的程序,除本章已有规定的以外,参照第一审程序的规定进行。”究竟如何“参照”,法律未作具体规定。因此在审判实践中,存在着多种审理方式并存的局面,大体上可分为书面审理和直接审理两种方式。而直接审理,一般又分为直接开庭审理和调查讯问审理两种形式。我认为,直接开庭审理应是刑事第二审的基本审理方式。本文仅对这一审理方式谈些粗浅看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理方式 直接开庭 刑事第二审程序 直接 上诉人 程序 辩护人 公诉人 抗诉案件 判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现行民事第二审程序之不足及改进
5
作者 高辉 《经济与法》 1999年第11期22-24,共3页
关键词 中国 民事诉讼 第二审程序 诉讼程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民事诉讼第二审程序的改革 被引量:2
6
作者 曹守晔 《人民司法》 北大核心 1999年第3期4-5,共2页
民事经济审判方式改革,既包括第一审程序的改革,也包括第二审程序的改革。针对近年来民事经济纠纷案件上诉率高、改判率高、诉讼效率低等情况,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经济审判方式改革问题的若干规定》(以下简称《规定》)围绕第二... 民事经济审判方式改革,既包括第一审程序的改革,也包括第二审程序的改革。针对近年来民事经济纠纷案件上诉率高、改判率高、诉讼效率低等情况,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经济审判方式改革问题的若干规定》(以下简称《规定》)围绕第二审人民法院审查的范围和当事人在第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事诉讼法 第二审程序 当事人 上诉请求 第二人民法院 新证据 法律适用 司法公正 举证时效制度 开庭
原文传递
关于刑事案件第二审程序审理方式的争论的述评(下) 被引量:1
7
作者 王敏远 《政法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1989年第6期33-37,32,共6页
(三) 经二审合议庭审查,认为一审判决主要事实已经查清,只有某些次要事实、情节不清,只需要作相应的调查核对加以弄清即可作出判决的案件;或者上诉人对主要犯罪事实并无异议,只对定性量刑提出意见,且原判决认定事实虽然并无错误,但定性... (三) 经二审合议庭审查,认为一审判决主要事实已经查清,只有某些次要事实、情节不清,只需要作相应的调查核对加以弄清即可作出判决的案件;或者上诉人对主要犯罪事实并无异议,只对定性量刑提出意见,且原判决认定事实虽然并无错误,但定性量刑确有不当,在提审被告人或听取公诉人、上诉人意见后,即可以原审认定的事实为根据予以改判的案件,以及虽然有某些影响定性量刑的情节,原审法院未予调查认定,或者认定有错误,需要重新加以调查认定,而又不必开庭审理的案件。对这几类案件,二审可以采用庭外调查讯问的形式进行审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理方式 书面 刑事案件 庭外调查 第二审程序 当事人 诉讼权利 案件 进行 直接
原文传递
试论第二审程序的审理方式 被引量:1
8
作者 徐益初 《法学研究》 1984年第1期53-58,共6页
本文对第二审程序的审理方式,从理论和实践上作了全面的探讨:分析了资产阶级刑诉理论中的复审制、续审制和事后审查制;对国外采用的直接审理、书面审理及直接审理与书面审理相结合等三种方式作了扼要的评介;着重总结了我国司法实践中第... 本文对第二审程序的审理方式,从理论和实践上作了全面的探讨:分析了资产阶级刑诉理论中的复审制、续审制和事后审查制;对国外采用的直接审理、书面审理及直接审理与书面审理相结合等三种方式作了扼要的评介;着重总结了我国司法实践中第二审程序所采用的直接审理、书面审理、调查讯问审理三种方式,并对其适用的条件及其优点作了较详细的阐述。作者主张我国第二审程序应采用多种形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理方式 直接 法院 留词 司法机关 第二审程序 诉讼参与人 书面 合议庭评议 证据不足 发回重新 上诉
原文传递
关于刑事案件第二审程序审理方式的争论的述评(上)
9
作者 王敏远 《政法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1989年第5期48-50,共3页
刑事诉讼中的第二审审理方式,是指刑事案件经一审判决或裁定后,因被告人提出上诉或检察院提出抗诉而进入二审,第二审法院审理该案件所采用的形式。对这个问题我国刑事诉讼法未作规定。目前在司法实践中主要采用三种方式,即书面审、直接... 刑事诉讼中的第二审审理方式,是指刑事案件经一审判决或裁定后,因被告人提出上诉或检察院提出抗诉而进入二审,第二审法院审理该案件所采用的形式。对这个问题我国刑事诉讼法未作规定。目前在司法实践中主要采用三种方式,即书面审、直接审、庭外调查讯问三种形式。所谓书面审,指不传唤当事人,合议庭只根据全部案卷材料进行审查,然后评议,依法作出裁判;所谓直接审,是指第二审法院直接开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书面 理方式 刑事案件 第二审程序 直接 判决 重新 诉讼参与人 刑事诉讼法 法院
原文传递
刑事第二审程序修改举要
10
作者 李文健 《法学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1995年第6期51-55,共5页
刑事第二审程序修改举要李文健从刑事诉讼的目的──惩罚犯罪与保障人权这一角度来看,刑事上诉审程序实质上是为保证该目的得以顺利实现而设立的法律救济程序。任何国家或地区在设计此类程序时,无不从如何有效地保证审判工作的质量和... 刑事第二审程序修改举要李文健从刑事诉讼的目的──惩罚犯罪与保障人权这一角度来看,刑事上诉审程序实质上是为保证该目的得以顺利实现而设立的法律救济程序。任何国家或地区在设计此类程序时,无不从如何有效地保证审判工作的质量和正当地维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方面予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刑事第二审程序 上诉不加刑原则 第二人民法院 同案被告人 诉讼程序 自诉案件 上诉程序 当事人 刑诉法 检察院
原文传递
明确了第二审程序的各项规定
11
作者 马东 《人民司法》 北大核心 1996年第6期14-15,共2页
明确了第二审程序的各项规定马东修正后的刑事诉讼法对第二审程序的规定修改、补充了六条,增加了三条,除对有关条文作了相应文字上的修改外,主要在以下方面作了重大修改:一、增加了关于被害人请求抗诉权的规定修正后的刑事诉讼法第... 明确了第二审程序的各项规定马东修正后的刑事诉讼法对第二审程序的规定修改、补充了六条,增加了三条,除对有关条文作了相应文字上的修改外,主要在以下方面作了重大修改:一、增加了关于被害人请求抗诉权的规定修正后的刑事诉讼法第一百八十二条规定:“被害人及其法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刑事诉讼法 第二审程序 被害人 简易程序 案件 诉讼权利 不开庭 检察院 公正 第二人民法院
原文传递
刑事第二审程序中上诉不加刑原则适用研究
12
作者 曹荣刚 何依霖 《特区法坛》 2018年第5期33-36,共4页
我国《刊事诉讼法》(简称刑诉法)在第二百二十六条第一款中规定:“第二审人民法院审理被告人或者他的法定代理人、辩护人、近亲属上诉的案件,不得加重被告人的刑罚”。此规定即是我国在学理上被称为上诉不加刑原则的核心意涵。2012... 我国《刊事诉讼法》(简称刑诉法)在第二百二十六条第一款中规定:“第二审人民法院审理被告人或者他的法定代理人、辩护人、近亲属上诉的案件,不得加重被告人的刑罚”。此规定即是我国在学理上被称为上诉不加刑原则的核心意涵。2012年修改刑诉法,为上诉不加刑原则增加了补充规定:“第二审人民法院发回原审人民法院重新审判的案件,除有新的犯罪事实,人民检察院补充起诉的以外,原审人民法院也不得加重被告人的刑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诉不加刑原则 第二审程序 人民法院 刑事 法定代理人 人民检察院 被告人 法院
原文传递
最高人民法院 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死刑第二审案件开庭审理程序若干问题的规定(试行)
13
《吉林政报》 2006年第19期30-32,共3页
《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死刑第二审案件开庭审理程序若干问题的规定(试行)》已于2006年8月28日由最高人民法院审判委员会第1398次会议、2006年9月11日由最高人民检察院第十届检察委员会第60次会议通过,现予公布,自2006年9... 《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死刑第二审案件开庭审理程序若干问题的规定(试行)》已于2006年8月28日由最高人民法院审判委员会第1398次会议、2006年9月11日由最高人民检察院第十届检察委员会第60次会议通过,现予公布,自2006年9月25日起施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程序 死刑案件 第二人民法院 检察委员会 撤回上诉 抗诉案件 委托辩护人 第二审程序 上诉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于二审程序中诉之追加问题的思考 被引量:3
14
作者 占善刚 熊洋 《甘肃政法学院学报》 CSSCI 2007年第2期124-127,共4页
原告于第二审程序中为诉之追加不仅关涉被告防御权之行使,更关系到审级利益之维护。故立法关于二审中诉之追加应有特别要件之设定以求原、被告利益之衡平。本文在剖析现行立法与司法解释失范的基础上阐释了二审程序中原告追加新诉应具... 原告于第二审程序中为诉之追加不仅关涉被告防御权之行使,更关系到审级利益之维护。故立法关于二审中诉之追加应有特别要件之设定以求原、被告利益之衡平。本文在剖析现行立法与司法解释失范的基础上阐释了二审程序中原告追加新诉应具备之特别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第二审程序 诉之追加 特别条件 级利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审程序中律师会见及辩护要点研究
15
作者 王梅霞 《河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13年第2期67-69,共3页
律师在办理第二审程序的刑事案件时,需要熟练掌握第二审程序中会见与第一审程序的不同之处,牢记二审会见的注意事项,打消被告人的顾虑,核对案情的关键情节,梳理对被告人有利的证据;尤其应紧紧围绕第一审刑事判决中所存在的事实认定错误... 律师在办理第二审程序的刑事案件时,需要熟练掌握第二审程序中会见与第一审程序的不同之处,牢记二审会见的注意事项,打消被告人的顾虑,核对案情的关键情节,梳理对被告人有利的证据;尤其应紧紧围绕第一审刑事判决中所存在的事实认定错误、量刑不当、程序违法等问题进行辩护,充分发挥律师的辩护职能,维护律师的良好形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刑事案件 第二审程序 律师会见 律师辩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也论刑事案件第二审审理方式
16
作者 黄辉 《现代法学》 CSSCI 北大核心 1994年第1期15-16,共2页
也论刑事案件第二审审理方式黄辉刑事诉讼中第二审审理方式,是指刑事案件经过一审判决或裁定后,因上诉或抗诉而进入第二审程序,第二审法院审理案件所采取的形式。对于这个问题,我国刑事诉讼法只在第141条规定:“第二审人民法院... 也论刑事案件第二审审理方式黄辉刑事诉讼中第二审审理方式,是指刑事案件经过一审判决或裁定后,因上诉或抗诉而进入第二审程序,第二审法院审理案件所采取的形式。对于这个问题,我国刑事诉讼法只在第141条规定:“第二审人民法院审判上诉、抗诉的程序,除本章已有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刑事案件 理方式 书面 刑事诉讼法 直接 诉讼参与人 检察机关 书面证言 发回重的案件 第二审程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我国刑事诉讼第二审的审理方式
17
作者 孙飞 《江海学刊》 1985年第3期80-82,共3页
我国刑事诉讼法对第二审人民法院审判上诉或抗诉案件程序的规定较简略,它只是在第141条中作了原则规定,即“参照第一审程序的规定进行。”又规定,一审案件必须实行直接审理;而在审判实践中,第二审的审理方式却有两种:一种是直接... 我国刑事诉讼法对第二审人民法院审判上诉或抗诉案件程序的规定较简略,它只是在第141条中作了原则规定,即“参照第一审程序的规定进行。”又规定,一审案件必须实行直接审理;而在审判实践中,第二审的审理方式却有两种:一种是直接审理,另一种是书面审理。那么,我们究竟应当如何理解我国刑事诉讼法规定的“参照”二字呢?第二审程序究竟应当如何进行呢?一种意见认为,所谓“参照”,就意味着第二审人民法院可以根据案件的具体情况,自由决定审理方式——直接审理或书面审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第二审程序 刑事诉讼法 理方式 抗诉案件 程序 书面 人民法院 法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议上诉案件审理中的几个程序问题
18
作者 周庆涛 宋尚会 《山东法学》 1998年第5期34-35,共2页
根据我国民事诉讼法的规定,当事人不服地方人民法院第一审判决、裁定的,有权在法定时间内向上一级人民法院提起上诉,上级人民法院对当事人提起上诉的案件,应当进行审理。然而,从审判实践来看,对上诉案件的审理,在程序上存在若干... 根据我国民事诉讼法的规定,当事人不服地方人民法院第一审判决、裁定的,有权在法定时间内向上一级人民法院提起上诉,上级人民法院对当事人提起上诉的案件,应当进行审理。然而,从审判实践来看,对上诉案件的审理,在程序上存在若干问题值得探讨。本文试就其中几个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第二法院 当事人 发回重的案件 民事诉讼法 案件 新的证据 法院 第二审程序 提起上诉 判决认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刑事案件二审程序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19
作者 刘曼娜 王海霞 《当代审判》 2003年第1期20-22,共3页
根据刑事诉讼法的规定,对地方各级人民法院的一审判决,被告人提出上诉或检察机关提出抗诉的,案件进人第二审程序,由上一级人民法院进行二审。司法实践中,二审程序在惩罚犯罪方面确实发挥了重要作用,但从程序的正义和效率价值来审... 根据刑事诉讼法的规定,对地方各级人民法院的一审判决,被告人提出上诉或检察机关提出抗诉的,案件进人第二审程序,由上一级人民法院进行二审。司法实践中,二审程序在惩罚犯罪方面确实发挥了重要作用,但从程序的正义和效率价值来审视,该程序在运行中存在着一些问题亟待解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第二审程序 人民法院 惩罚犯罪 刑事案件 抗诉 上诉 被告人 问题及对策 地方 规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刑事第二审指定管辖问题的思考——以王成忠民事枉法裁判案为视角
20
作者 刘佳敏 《唐山学院学报》 2022年第4期48-55,共8页
在我国《刑事诉讼法》第27条关于指定管辖的规定中,没有明确指定管辖仅适用于刑事第一审程序,而在司法实践中指定管辖通常都仅发生于刑事第一审程序,因整体回避发生的刑事第二审指定管辖则实属例外。在我国《刑事诉讼法》现有法律框架下... 在我国《刑事诉讼法》第27条关于指定管辖的规定中,没有明确指定管辖仅适用于刑事第一审程序,而在司法实践中指定管辖通常都仅发生于刑事第一审程序,因整体回避发生的刑事第二审指定管辖则实属例外。在我国《刑事诉讼法》现有法律框架下,刑事第二审指定管辖虽然有效解决了整体回避制度阙如所带来的实际问题,但同时也暴露出此举于法无据的明显漏洞。文章以王成忠民事枉法裁判案为视角,对刑事第二审指定管辖的争议及合理性进行分析,并据此从立法和实务两方面提出完善刑事第二审指定管辖制度的相关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指定管辖 刑事第二审程序 整体回避 管辖异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