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45篇文章
< 1 2 4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上党细乐与冀中笙管乐风格差异及其成因辨析
1
作者 董郑峰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音乐与表演版)》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47-53,共7页
上党细乐与冀中笙管乐同属北方“笙管乐”乐种,但音乐风格却存在较大差异。即便同名同曲,在韵谱等方面亦存在一定区别。除了普遍意义上地域、方言等潜在因素外,更主要的原因在于,冀中笙管乐属于僧道音乐风格的延续,而上党细乐却非宗教... 上党细乐与冀中笙管乐同属北方“笙管乐”乐种,但音乐风格却存在较大差异。即便同名同曲,在韵谱等方面亦存在一定区别。除了普遍意义上地域、方言等潜在因素外,更主要的原因在于,冀中笙管乐属于僧道音乐风格的延续,而上党细乐却非宗教化风格。具体在乐谱形态方面,无论谱面还是韵唱,都有较大差异。冀中笙管乐乃至西安鼓乐,其工尺谱中存在的“阿口”“哼哈”现象,并非全国所有乐种工尺谱的共性特征,这类“谱式”更多附着于僧道等具有宗教音乐特征的乐种中,而像上党细乐、潮州细乐等非僧道风格的乐种,无论抄谱还是韵谱,鲜见“阿口”现象的存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党细乐 冀中笙管 僧道音乐 乐籍制度 官乐民存 工尺谱“阿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冀中笙管乐与中国传统文化比较研究
2
作者 王洁 《戏剧之家》 2024年第12期92-94,共3页
冀中笙管乐是河北省中部地区一种吹奏乐种,是中国民族音乐的重要组成部分。该乐种主要依靠民间乐团形式存在,以“吹奏会”“吹奏班”等形式在农村或城镇社区开展活动,其主要演奏乐器有笙、唢呐、笛、唢呐等。表演形式以“师徒口授”“... 冀中笙管乐是河北省中部地区一种吹奏乐种,是中国民族音乐的重要组成部分。该乐种主要依靠民间乐团形式存在,以“吹奏会”“吹奏班”等形式在农村或城镇社区开展活动,其主要演奏乐器有笙、唢呐、笛、唢呐等。表演形式以“师徒口授”“工尺谱”为主要表现手段,具有浓厚的乡土气息和民间特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冀中笙管 中国传统文化 关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冀中笙管乐的空间范围及其文化区的演变
3
作者 郗希 孙燕 《保定学院学报》 2024年第4期66-71,共6页
冀中笙管乐的空间范围大致为北京以南,天津以西,沧州、定州一线以北的近三十个县(市、区),分布形态呈现典型的核心-外围-过渡圈状结构。其文化区包含核心区、外围区和过渡区三部分。核心区十分稳定未发生过改变,外围区和过渡区呈现先扩... 冀中笙管乐的空间范围大致为北京以南,天津以西,沧州、定州一线以北的近三十个县(市、区),分布形态呈现典型的核心-外围-过渡圈状结构。其文化区包含核心区、外围区和过渡区三部分。核心区十分稳定未发生过改变,外围区和过渡区呈现先扩张后收缩的变化趋势,其原因与传统的根植及环境的浸染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冀中笙管 文化区 鼓吹乐 乐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冀中笙管乐与大学生音乐教育实践融合研究——以拾幡古乐《万年欢》的音乐教育实践为例
4
作者 郑斌 《河北画报》 2024年第10期10-12,共3页
本文旨在探讨冀中笙管乐与大学生音乐教育实践融合的重要性和可行性,通过对2023届大学生音乐学毕业设计作品——冀中笙管乐《万年欢》的创编与表演个案,分析了该融合的可行性以及对高校音乐教育带来的影响。实践结果表明:冀中笙管乐与... 本文旨在探讨冀中笙管乐与大学生音乐教育实践融合的重要性和可行性,通过对2023届大学生音乐学毕业设计作品——冀中笙管乐《万年欢》的创编与表演个案,分析了该融合的可行性以及对高校音乐教育带来的影响。实践结果表明:冀中笙管乐与大学生音乐教育实践的融合能够拓宽大学生的音乐视野,增强其创新意识,使河北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在高校大学生中成为可能并具有积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冀中笙管 《万年欢》 大学生音乐教育 实践融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冀中笙管乐与西安鼓乐比较研究 被引量:1
5
作者 孙茂利 《艺术探索》 2017年第4期103-109,共7页
冀中笙管乐与西安鼓乐都是以笙管为主导的乐器组合类型。这种乐器组合类型属于鼓吹乐的一种,在历史上与国家制度有密切的联系。鼓吹乐由于制度规定性在音乐本体(律调谱器曲)诸层面具有一致性。在"鼓吹乐系"俗化过程中,由于&qu... 冀中笙管乐与西安鼓乐都是以笙管为主导的乐器组合类型。这种乐器组合类型属于鼓吹乐的一种,在历史上与国家制度有密切的联系。鼓吹乐由于制度规定性在音乐本体(律调谱器曲)诸层面具有一致性。在"鼓吹乐系"俗化过程中,由于"乐"之性能加强,出现了区域间丰富的差异。冀中笙管乐、西安鼓乐所承载的乐器组合、乐器形制与宫调系统具有一致性、相通性的内涵,具体体现在十七苗笙、九孔管与七调为一体的存在,彰显中国音乐文化大传统在当下的积淀。二者在音乐本体又存在差异性内涵,这是对传统接衍与承载过程中,在相对稳定的前提下都产生了一定程度的变异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冀中笙管 西安鼓乐 音乐本体 比较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惠安辋川笙管考察 被引量:1
6
作者 陈娜松 《戏剧之家》 2014年第11期107-107,共1页
笙管在惠安辋川地区生存百余年,并以辋川城内为中心辐射全镇各村落,以及泉州市的其他县也陆续有南音爱好者向辋川镇的老艺人学习笙管演奏。由于以主乐器笙为整个乐队的定音乐器,故称"笙管",后来笙的乐器较少在笙管里面出现,... 笙管在惠安辋川地区生存百余年,并以辋川城内为中心辐射全镇各村落,以及泉州市的其他县也陆续有南音爱好者向辋川镇的老艺人学习笙管演奏。由于以主乐器笙为整个乐队的定音乐器,故称"笙管",后来笙的乐器较少在笙管里面出现,又以主乐器十音而得名,所以"笙管"又名"十音"。本文通过对笙管的考察,进一步了解笙管的演奏风格与发展史,突破了这方面无文字研究与整理的历史空白,以弘扬笙管这种面临消失的具有艺术价值和研究价值的演奏风格得以延续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笙管 十音 笙管乐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遗音复现,文化重塑——冀中笙管乐的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
7
作者 郭婧 《戏剧之家》 2021年第18期94-95,共2页
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音乐学界开始将目光投向冀中笙管乐,学者对其展开的研究从未止步。依托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一系列文化政策与2017年国家设立“雄安新区”的政策的颁布,各县各村的笙管乐古遗音乐会得到了较好的宣传保护及活态传承... 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音乐学界开始将目光投向冀中笙管乐,学者对其展开的研究从未止步。依托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一系列文化政策与2017年国家设立“雄安新区”的政策的颁布,各县各村的笙管乐古遗音乐会得到了较好的宣传保护及活态传承。通过丰富、创新表现形式,传统民间仪式转化成了更为喜闻乐见的舞台化展演形式。教学实践的拓展与推广,有助于吸引青年一代参与笙管乐的活态传承。学者展开专项普查与理论研究,催生了新的学术增长点,也促进了笙管乐文化的记录及传播。就当下而言,上述措施不失为笙管乐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的有效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冀中笙管 活态传承 创新 重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笙管乐套曲结构研究四十年
8
作者 梁梓淇 《民族音乐》 2023年第3期4-7,共4页
套曲是中国传统音乐重要的表现形式和结构类型,它展示出传统音乐复杂多样的结构思维,对套曲结构及其原则的研究是理解中国传统音乐思维的重要途径,也是认识乐种音乐本体的关键。在近四十年中,学界对山西八大套、西安鼓乐、智化寺京音乐... 套曲是中国传统音乐重要的表现形式和结构类型,它展示出传统音乐复杂多样的结构思维,对套曲结构及其原则的研究是理解中国传统音乐思维的重要途径,也是认识乐种音乐本体的关键。在近四十年中,学界对山西八大套、西安鼓乐、智化寺京音乐、冀中笙管乐等乐种的研究不断探讨套曲的结构方法与规律,并逐渐形成了中国传统音乐的话语体系,对笙管乐套曲的后续研究具有方法论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笙管 套曲结构 山西八大套 西安鼓乐 智化寺京音乐 冀中笙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晋北笙管乐字谱考略 被引量:7
9
作者 景蔚岗 《交响(西安音乐学院学报)》 1989年第4期1-9,共9页
晋北笙管乐字谱是诸重要谱系之一。早在五十年代,晋北笙管乐字谱以《五台山寺院传管子谱》发表引起学术界重视,后在众家文论中常见引用。但,发表时很为粗略,广为引用以后,在这种只知其一不知其二的基础上弄成许多谬传和误解。今天把该... 晋北笙管乐字谱是诸重要谱系之一。早在五十年代,晋北笙管乐字谱以《五台山寺院传管子谱》发表引起学术界重视,后在众家文论中常见引用。但,发表时很为粗略,广为引用以后,在这种只知其一不知其二的基础上弄成许多谬传和误解。今天把该谱系列专题研究,必要性不言而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晋北 笙管 谱字 普庵咒 读谱 音乐舞蹈 上字调 子谱 民间音乐 钞本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东北鼓吹乐与笙管乐之异同 被引量:2
10
作者 贾瑞祥 《乐府新声(沈阳音乐学院学报)》 1995年第2期48-50,共3页
关键词 鼓吹乐 笙管 压上系统 民族管乐器 历史流程 历史文化背景 工尺谱 郭沫若 发音原理 记谱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冀中笙管乐社的生存方式——以南高洛音乐会为例 被引量:2
11
作者 张黎黎 《淮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9年第3期107-111,共5页
冀中笙管乐社是民族音乐学研究的重要内容,对了解民间乐社的历史与功能具有重要意义。学界对冀中笙管乐社生存方式的研究多以大范围考察与普查为主,对其当前经济来源的个案研究较为缺乏。通过对南高洛音乐会这一典型案例进行研究,发现... 冀中笙管乐社是民族音乐学研究的重要内容,对了解民间乐社的历史与功能具有重要意义。学界对冀中笙管乐社生存方式的研究多以大范围考察与普查为主,对其当前经济来源的个案研究较为缺乏。通过对南高洛音乐会这一典型案例进行研究,发现有三种援助分别对冀中笙管乐社的生存存在不同程度的帮助,即社区群体的自觉捐赠包括精英的大笔捐助、外来者的扶持(学者和媒体)、官方保护(村委会和非遗认证)。在维持民间乐社的三种力量中,来自村民内部的精神需求和现实需要是南高洛音乐会得以持续生存的不竭动力和主要力量。学者、媒体及官方的外部支援对音乐会的生存也起到了较为重要的作用,二者的结合为冀中乐社在现阶段的发展维持良好局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冀中地区 笙管乐社 生存方式 善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西文化交流视域下的冀中笙管乐——基于继承和创新的考察 被引量:1
12
作者 金久红 《廊坊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8年第4期112-117,共6页
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中的一朵奇葩,作为传统音乐的"活化石",活跃在冀中农村的"音乐会"是如何在漫长的历史传承中保存了古老的音乐文化传统、保存了典雅庄重的宫廷之风,颇耐人寻味。而如果将其置于中西文化交流的视... 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中的一朵奇葩,作为传统音乐的"活化石",活跃在冀中农村的"音乐会"是如何在漫长的历史传承中保存了古老的音乐文化传统、保存了典雅庄重的宫廷之风,颇耐人寻味。而如果将其置于中西文化交流的视域之下,这些冀中笙管乐社对音乐传统的传承与固守、对外来音乐元素的吸收与融合,便又具有了历时性、发展性和交融性。如何理解传统,又以什么样的方式继承传统,不仅塑造了这些"音乐会"的不同风格,而且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这些"音乐会"对新时期文化生态变迁的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音乐会 冀中笙管 音乐传统 外来音乐元素 吸收 融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传播学视域下河南笙管乐研究--以国家级非遗超化吹歌为例 被引量:1
13
作者 范梦茜 《中国音乐剧》 2023年第5期34-38,共5页
本文在传播学的视域下,运用传播学的学科理论和方法,选取河南笙管乐--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超化吹歌为研究对象,对其传播概况进行历时性和共时性的梳理,窥探超化吹歌的传播要素和传播类型,进而发现并印证超化吹歌在当今社会的传播意义,... 本文在传播学的视域下,运用传播学的学科理论和方法,选取河南笙管乐--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超化吹歌为研究对象,对其传播概况进行历时性和共时性的梳理,窥探超化吹歌的传播要素和传播类型,进而发现并印证超化吹歌在当今社会的传播意义,为河南省笙管乐文化研究提供坚实的理论依据和实践性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播学 河南笙管 超化吹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鼓吹乐系的历史民族音乐学探究——景蔚岗《中国传统笙管乐申论》一书读后感
14
作者 李约翰 《戏剧之家》 2022年第1期69-70,共2页
历史民族音乐学是将历史学与民族音乐学的研究方法结合起来的综合研究方法,对于音乐史学和传统音乐的研究有着重要的指导作用。对中国传统音乐的研究,不能仅仅以当下的存在样态来认知把握,既然是传统,就应当在历史中生成,积淀在当下。... 历史民族音乐学是将历史学与民族音乐学的研究方法结合起来的综合研究方法,对于音乐史学和传统音乐的研究有着重要的指导作用。对中国传统音乐的研究,不能仅仅以当下的存在样态来认知把握,既然是传统,就应当在历史中生成,积淀在当下。不去把握历史,就必然会产生缺失。《中国传统笙管乐申论》是景蔚岗先生在中国民族民间音乐集成工作之中,实地感受到中国传统音乐的真实面貌,以实地的田野考察和案头的文献梳理所完成的一部专著。从此书展开论证鼓吹乐系的历史民族音乐学探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传统笙管乐申论》 乐籍 鼓吹乐系 历史民族音乐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漫谈笙管乐系乐种的流传与分布 被引量:1
15
作者 杨军 《戏剧之家》 2010年第5期46-46,共1页
我国传统笙管乐流布于中原及广大的北方地区,从现在留存笙管乐种的地域分布看,是以华北地区为中心,成辐射状于周围地区,主要流行在河南省、河北省、山西省、陕西省、甘肃省、辽宁省、山东省、湖北省及京、津地区等区域的民间、寺院和道... 我国传统笙管乐流布于中原及广大的北方地区,从现在留存笙管乐种的地域分布看,是以华北地区为中心,成辐射状于周围地区,主要流行在河南省、河北省、山西省、陕西省、甘肃省、辽宁省、山东省、湖北省及京、津地区等区域的民间、寺院和道观。这些地区在历史上是中国古代封建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区域,古都文化成为其时代的强势文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乐种 管乐 流传 强势文化 北方地区 地域分布 华北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巧设机关、匠心独运——《笙管音位的乐律学研究》书评
16
作者 马欢 《北方音乐》 2019年第2期254-254,256,共2页
博一的第一学期,有幸聆听了张振涛老师关于《笙管音位的乐律学研究》的解读,并于寒假细读了这本著作,用震撼、惊讶、由衷地钦佩这些词语表达显得有些不真实,最真实的感觉是我从中的收获和对自己博士论文的启发,有感之余写下了这篇书评,... 博一的第一学期,有幸聆听了张振涛老师关于《笙管音位的乐律学研究》的解读,并于寒假细读了这本著作,用震撼、惊讶、由衷地钦佩这些词语表达显得有些不真实,最真实的感觉是我从中的收获和对自己博士论文的启发,有感之余写下了这篇书评,先生的这本书用"匠心独运"这样的词语来评价恰到好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音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古乐传四方——廊坊笙管乐音乐会现状分析
17
作者 谷继峰 《音乐教育与创作》 2018年第6期31-33,共3页
前言 在廊坊广袤的农村地区,分布着一种具有悠久历史的音乐会社,这种音乐会社由管子、笙、云锣等乐器组成,这种民间音乐会社,被称为“音乐会”。音乐会不局限于廊坊地区,而是在冀中地区有广泛流布,学界统称这种音乐形式为“冀中... 前言 在廊坊广袤的农村地区,分布着一种具有悠久历史的音乐会社,这种音乐会社由管子、笙、云锣等乐器组成,这种民间音乐会社,被称为“音乐会”。音乐会不局限于廊坊地区,而是在冀中地区有广泛流布,学界统称这种音乐形式为“冀中笙管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音乐会 廊坊 管乐 现状 古乐 农村地区 民间音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笙管演奏家胡天泉表演艺术研究
18
作者 李壮 成莉 《艺术评鉴》 2018年第22期4-5,共2页
胡天泉是我国当代著名的笙演奏家,是中国笙管乐史上里程碑式的人物,他为我国现代笙乐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本文以胡天泉的表演艺术为研究对象,通过对胡天泉不同时期的经历、音乐创作与演奏特征的分析与研究,探讨时代背景对表演艺术... 胡天泉是我国当代著名的笙演奏家,是中国笙管乐史上里程碑式的人物,他为我国现代笙乐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本文以胡天泉的表演艺术为研究对象,通过对胡天泉不同时期的经历、音乐创作与演奏特征的分析与研究,探讨时代背景对表演艺术发展的影响,为当代民族音乐表演艺术的传承与发展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胡天泉 时代背景 表演艺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战国与汉初匏类乐器形制结构与音乐性能——以曾侯乙墓笙与马王堆竽为例
19
作者 刘岩 《中国民族博览》 2025年第1期155-159,共5页
笙竽是我国古老的民族乐器,同属八音之一的匏类,古代对笙称“和”对竽称“巢”;两者是我国民族乐器中唯一可以吹奏和声的乐器,是世界自由簧乐器的鼻祖。目前我国笙竽最早的实物是1978年出土的曾侯乙墓笙,以及1972年出土的马王堆竽。文... 笙竽是我国古老的民族乐器,同属八音之一的匏类,古代对笙称“和”对竽称“巢”;两者是我国民族乐器中唯一可以吹奏和声的乐器,是世界自由簧乐器的鼻祖。目前我国笙竽最早的实物是1978年出土的曾侯乙墓笙,以及1972年出土的马王堆竽。文章以这两次出土的笙竽为例,通过研究古代文献和当代文献中笙竽的发展概况,讲述了笙竽竹簧的形制结构与文献吻合,描述了两者的形制结构,实际制作过程中簧舌的长短,簧框的宽窄等。苗管用芦竹制作的材质以及苗管的长度、粗细也是关键数据,在“斗”上研究了其材质。结合两者的形制得出了曾侯乙墓笙的音位排列图、音域音数的音乐性能,借鉴两者的优点对当代笙乐器与时俱进的科学改良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及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战国汉初 匏类 形制结构 音乐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符号学视角下的楚雄彝族老虎笙文化的文创产品设计
20
作者 康亮 孙璐瑶 熊璇 《湖南包装》 2025年第1期164-167,共4页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重视文化多样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成为当今社会亟待解决的问题之一。文章从非遗视域出发,基于皮尔斯符号的三分法,分别从图像符号、索引符号、象征符号3个方面对楚雄彝族老虎笙文化进行研究,为楚雄彝族老虎...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重视文化多样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成为当今社会亟待解决的问题之一。文章从非遗视域出发,基于皮尔斯符号的三分法,分别从图像符号、索引符号、象征符号3个方面对楚雄彝族老虎笙文化进行研究,为楚雄彝族老虎笙文化文创产品创新提供新的路径,促进彝族老虎笙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符号学 非遗 楚雄彝族 老虎文化 文创产品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