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产地绿竹笋品质及土壤养分的主成分与典型相关分析 被引量:10
1
作者 郑蓉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710-714,共5页
应用主成分、典型相关分析方法研究了福建和浙江的12个产地绿竹Dendrocalamopsis oldhami的鲜笋质量指标与土壤养分之间的相关性。结果表明:依据笋品质性状的前3个主成分累积方差贡献率达到84.658%,可选取前3个主成分作为笋品质的综合... 应用主成分、典型相关分析方法研究了福建和浙江的12个产地绿竹Dendrocalamopsis oldhami的鲜笋质量指标与土壤养分之间的相关性。结果表明:依据笋品质性状的前3个主成分累积方差贡献率达到84.658%,可选取前3个主成分作为笋品质的综合指标。鲜笋的还原糖、水溶性总糖质量分数最能反映笋营养状况,其次为水分,第三为蛋白质与总灰分。笋品质性状与土壤养分指标有着显著典型相关关系,尤其是第1典型变量之间相关系数为0.999 99,其相关信息接近占2组性状总信息的100%。来自土壤养分指标的第1典型变量中pH值、全氮和有机质质量分数对绿竹品质具有较好的预测能力,而鲜笋的还原糖、水溶性总糖、水分可被对方变量的第1典型变量所预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济林学 绿竹 土壤养分 笋品质 主成分分析 典型相关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氮磷钾肥用量对糙花少穗竹笋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2
作者 黄永南 《世界竹藤通讯》 2020年第1期25-29,共5页
采用《测土配方施肥技术规范(试行)》推荐的“3414”试验设计方案,研究不同肥料处理对糙花少穗竹笋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1)氮、磷、钾平衡施肥不仅显著提高糙花少穗竹笋产量,还明显提高单笋质量,平衡施肥处理的笋产量比未施肥的... 采用《测土配方施肥技术规范(试行)》推荐的“3414”试验设计方案,研究不同肥料处理对糙花少穗竹笋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1)氮、磷、钾平衡施肥不仅显著提高糙花少穗竹笋产量,还明显提高单笋质量,平衡施肥处理的笋产量比未施肥的空白区增产26.56%,比氮或磷或钾缺素区分别增产10.45%、42.11%和28.57%,单笋质量比氮或磷或钾缺素区分别提高4.86%、27.01%和22.74%,不同肥料的增产效果表现为磷肥>钾肥>氮肥;2)平衡施肥处理能够改善笋品质,其笋粗蛋白含量较氮、磷、钾缺素区处理分别增加66.63%、41.45%、6.33%,笋粗纤维含量较空白区和氮、磷、钾缺素区处理分别降低7.32%和23.63%、12.84%、9.08%;3)肥效模型显示,糙花少穗竹的氮、磷、钾肥最佳施用量分别为氮肥150 kg/hm 2、磷肥为58 kg/hm 2、钾肥为83 kg/hm 2,预计出笋产量1596 kg/hm 2,氮、磷、钾肥最佳比例为1∶0.4∶0.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糙花少穗竹 施肥 产量 笋品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外源保鲜剂在竹笋保鲜及加工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3
作者 黄满昌 吴长坤 李沁 《世界竹藤通讯》 2024年第4期113-118,共6页
竹笋是一种保健森林蔬菜,具有高蛋白、高纤维、低脂肪的特点,广受消费者的欢迎。竹笋采后极易产生失水老化、褐变、营养成分下降等变化,致使鲜笋品质迅速变差、贮运困难。保鲜剂因其具有方便、实用、价格低等优点而被广泛应用于果蔬保鲜... 竹笋是一种保健森林蔬菜,具有高蛋白、高纤维、低脂肪的特点,广受消费者的欢迎。竹笋采后极易产生失水老化、褐变、营养成分下降等变化,致使鲜笋品质迅速变差、贮运困难。保鲜剂因其具有方便、实用、价格低等优点而被广泛应用于果蔬保鲜中,成为果蔬保鲜的研究热点。文章综述了化学保鲜剂和生物保鲜剂在竹笋保鲜及加工中的应用,探讨其作用效果和作用机理,并提出今后的重点研究方向,旨在为竹笋采后保鲜、减损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学保鲜剂 生物保鲜剂 笋品质 保鲜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金佛山方竹垂直分布及低海拔异地引种后笋产量和品质 被引量:11
4
作者 娄义龙 《世界竹藤通讯》 2021年第1期24-33,共10页
文章实地调查了大娄山山脉金佛山方竹的垂直分布,并探索其在低海拔异地发展的可能性。2008年至2020年,以单竹丛为单位,对栽种在海拔2000、1356、1352、1130、1080、720和658 m的金佛山方竹出笋情况进行逐年观测,比较其笋产量及笋营养元... 文章实地调查了大娄山山脉金佛山方竹的垂直分布,并探索其在低海拔异地发展的可能性。2008年至2020年,以单竹丛为单位,对栽种在海拔2000、1356、1352、1130、1080、720和658 m的金佛山方竹出笋情况进行逐年观测,比较其笋产量及笋营养元素含量与原生地的差异。结果表明:1)大娄山脉金佛山方竹天然资源主要分布在大娄山山脉海拔1600~2200 m,上线海拔2227 m(柏芷山),下线海拔1400 m左右,每年自然繁衍海拔下延1~3 m,个别植株通过山体滑坡及沟谷流水瀑布等外力带至海拔1350 m或1150 m处,并小面积蔓延;2)在海拔1356~658 m的原生地低海拔区及异地引种金佛山方竹,除海拔658 m处的笋产量和氨基酸含量低于原生林外,其他引种地的笋产量和笋品质指标均与原生林差异不大。研究结果表明,通过选择优良单株,可以在海拔658 m以上沟谷背阴地的疏林下发展金佛山方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佛山方竹 垂直分布 引种 产量 营养品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贮藏温度对毛竹春笋采后生理的影响 被引量:1
5
作者 张建华 童雯 +2 位作者 郑雨婷 朱强根 邓先俊 《世界竹藤通讯》 2023年第5期41-45,共5页
以毛竹春笋为试材,在低温(4℃)和常温(15℃左右)条件下贮藏,在贮藏的第0、2、4、6、8天测定笋的水分、呼吸强度、灰分含量以及与笋氧化和木质化密切相关的酶活力水平,研究低温贮藏对毛竹春笋采后生理的影响。结果显示,低温贮藏条件下的... 以毛竹春笋为试材,在低温(4℃)和常温(15℃左右)条件下贮藏,在贮藏的第0、2、4、6、8天测定笋的水分、呼吸强度、灰分含量以及与笋氧化和木质化密切相关的酶活力水平,研究低温贮藏对毛竹春笋采后生理的影响。结果显示,低温贮藏条件下的毛竹笋水分散失量、呼吸强度和灰分含量都低于常温条件下的毛竹笋,且在贮藏第8天3个指标在2种温度条件下的差异达显著性水平;低温条件下毛竹笋的过氧化物酶活性在贮藏的第8天显著低于常温条件下的,而多酚氧化酶活性在贮藏的第4天显著低于常温条件下的。研究结果表明,低温贮藏有利于维持毛竹笋的食用品质和外观品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毛竹 贮藏温度 采后生理 笋品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合生物保鲜剂对甜龙竹笋采后贮藏保鲜效果的影响 被引量:2
6
作者 张静美 张锡庆 李翱翔 《世界竹藤通讯》 2023年第5期34-40,共7页
以甜龙竹笋为材料,研究复合生物保鲜剂对甜龙竹笋采后贮藏品质的影响。在前期试验结果的基础上,采用复合生物保鲜剂(2.5%茶多酚+0.05%溶菌酶+1.5%壳聚糖)分别浸泡未剥壳、剥壳、去笋衣处理(3种试验处理)后的竹笋5 min,各试验处理均以超... 以甜龙竹笋为材料,研究复合生物保鲜剂对甜龙竹笋采后贮藏品质的影响。在前期试验结果的基础上,采用复合生物保鲜剂(2.5%茶多酚+0.05%溶菌酶+1.5%壳聚糖)分别浸泡未剥壳、剥壳、去笋衣处理(3种试验处理)后的竹笋5 min,各试验处理均以超纯水浸泡5 min作为对照,自然阴干后用聚乙烯保鲜袋包装,在4℃下贮藏,分析贮藏0、2、4、6、8、10、12、14 d时笋外观和水分、总糖、纤维素、半纤维素和木质素含量等指标变化。结果显示:随着贮藏时间延长,各处理笋外观色差均有增大的变化趋势;各处理笋的水分和总糖含量均呈现逐渐下降的变化趋势,木质素、纤维素和半纤维素含量则呈逐步增加的趋势;贮藏期间各时期,复合生物保鲜剂处理的笋水分和总糖含量均高于对照组,而纤维素、半纤维素和木质素含量则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在3种试验处理中,“复合生物保鲜剂+剥壳”处理的保鲜效果优于其他处理。可见,复合生物保鲜剂能有效地减缓采后甜龙竹笋的木质化进程,以“复合生保鲜剂+剥壳”处理保鲜效果最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甜龙竹 复合生物保鲜剂 营养成分 笋品质 贮藏 保鲜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覆盖措施对梁山慈竹出笋和竹笋适口性的影响 被引量:5
7
作者 王晓娟 马光良 +2 位作者 陈洪 李呈翔 张丽 《南京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143-149,共7页
【目的】梁山慈竹(Dendrocalamus farinosus)主要以材用为主,开发其笋用价值,可提高丛生竹经济效益,同时为丛生竹笋用培育提供参考。【方法】以梁山慈竹为研究对象,采用4因素3水平正交试验设计,探讨不同覆盖材料(A_(1).土壤;A_(2).竹屑;... 【目的】梁山慈竹(Dendrocalamus farinosus)主要以材用为主,开发其笋用价值,可提高丛生竹经济效益,同时为丛生竹笋用培育提供参考。【方法】以梁山慈竹为研究对象,采用4因素3水平正交试验设计,探讨不同覆盖材料(A_(1).土壤;A_(2).竹屑;A_(3).糠壳)、覆盖厚度(B_(1).0 cm;B_(2).15 cm;B_(3).30 cm)、施肥量(C_(1).0 kg/丛;C_(2).1.0 kg/丛;C_(3).1.5 kg/丛)和覆盖时间(D_(1).4月15日;D_(2).4月30日;D_(3).5月15日)对梁山慈竹出笋和竹笋适口性的影响;共进行9次试验处理(T1.A_(1)B_(1)C_(1)D_(1);T2.A_(1)B_(2)C_(2)D_(2);T3.A_(1)B_(3) C_(3)D_(3);T4.A_(2)B_(1)C_(2)D_(3);T5.A_(2)B_(2)C_(3)D_(1);T6.A_(2)B_(3) C_(1)D_(2);T7.A_(3)B_(1)C_(3)D_(2);T8.A_(3)B_(2)C_(1)D_(3);T9.A_(3)B_(3) C_(2)D_(1)),分析测定了其出笋量、成竹率、胸径,竹笋可食率、外观形态以及呈味物质的变化。【结果】梁山慈竹竹丛覆盖可降低其出笋而促进成竹生长,覆盖后,竹笋可食率提高38%,且以覆盖15 cm厚度的可食率最高,达47%,笋箨由暗沉的深绿色变为鲜亮的紫红色;苦味氨基酸含量、占比显著下降,鲜味氨基酸占比相对升高,草酸、单宁含量显著下降,竹笋苦涩味明显减弱,口感显著提升,以T5处理(A_(2)B_(2)C_(3)D_(1))表现最好;本试验发现施用氮磷钾复合肥对梁山慈竹出笋、成竹和生长没有显著影响。【结论】竹丛覆盖可适度调节梁山慈竹出笋成竹,显著改善竹笋品相和适口性,覆盖不受材料、时间限制,在竹笋出土前覆盖即可,采笋则以笋尖突破覆盖物时为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梁山慈竹 覆盖培育 成竹 适口性 笋品质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