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7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一种多型号扩展的风电叶片自动化端面铣削装备的设计与实现
1
作者 韩瑞峰 齐长峰 郭彩刚 《今日制造与升级》 2024年第10期96-98,共3页
风电叶片作为风力发电机的关键部件,其制造精度直接影响发电效率和设备的可靠性。文章提出了一种多型号扩展的风电叶片自动化端面铣削装备,通过自主定位和自适应调整技术,实现对不同型号叶片的高效、精确加工。实验结果表明,文章设计的... 风电叶片作为风力发电机的关键部件,其制造精度直接影响发电效率和设备的可靠性。文章提出了一种多型号扩展的风电叶片自动化端面铣削装备,通过自主定位和自适应调整技术,实现对不同型号叶片的高效、精确加工。实验结果表明,文章设计的控制策略在型号切换过程中表现出较小的波动和更高的稳定性,显著提高了加工精度和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电叶片 自动化端面铣削 多型号扩展 自适应调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纵扭复合超声端面铣削表面微结构建模与试验研究 被引量:6
2
作者 张存鹰 赵波 王晓博 《表面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0期52-63,79,共13页
目的对纵扭复合超声端面铣削加工表面微结构进行预测,以优化加工参数。方法对纵扭复合超声端面铣削进行运动学分析,并在其基础上建立三维运动轨迹方程。对刀尖轨迹仿真,且研究该运动方式下的加工特性。通过对切削刃和工件离散化建立纵... 目的对纵扭复合超声端面铣削加工表面微结构进行预测,以优化加工参数。方法对纵扭复合超声端面铣削进行运动学分析,并在其基础上建立三维运动轨迹方程。对刀尖轨迹仿真,且研究该运动方式下的加工特性。通过对切削刃和工件离散化建立纵扭复合超声端面铣削表面微结构理论模型,并利用MATLAB进行三维表面仿真。对TC4钛合金进行超声振动切削试验。结果理论仿真和切削试验结果均表明超声纵扭端面铣削时,随振幅的增加,由振动引起的表面微观结构特征愈加明显。扭纵幅值比增大时,加工表面微观结构凹坑效应弱化,At/Al=0.55时,加工表面呈条形片状微观结构。振动频率和主轴转速会影响表面微观结构单元的疏密程度。结论加工表面微结构的生成与振动频率、振幅、扭纵复制比、切削速度等加工参数相关,铣削实验得到的加工表面变化趋势与表面理论模型吻合,该表面模型能够优化超声加工参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纵扭复合超声加工 端面铣削 表面微结构 表面建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合金结构钢对称端面铣削残余应力试验研究
3
作者 辛燕 韩祥凤 李景才 《工具技术》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2期23-27,共5页
以合金结构钢SCM420H为对象,采用试验法研究了对称端面铣削对其残余应力的影响。设计了长方体的金属板工件,并选择了7个关键点;对金属板进行对称端面铣削后,测量了铣削表面和不同深度层这7个点的残余应力分布。结果表明,铣削后金属板的... 以合金结构钢SCM420H为对象,采用试验法研究了对称端面铣削对其残余应力的影响。设计了长方体的金属板工件,并选择了7个关键点;对金属板进行对称端面铣削后,测量了铣削表面和不同深度层这7个点的残余应力分布。结果表明,铣削后金属板的浅层呈现出规律性较强的的拉伸残余应力,之后变化为数值比较接近的压缩残余应力,最后残余应力稳定在零附近。选择金属板上最有代表性的中心点,研究了主轴转速、铣削深度和每齿进给量对残余应力和最大压缩残余应力层深的影响,为合理选择对称端面铣削参数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端面铣削 残余应力 铣削参数 正交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端面铣削KDP晶体切削力试验研究
4
作者 张文生 王洪祥 孙希威 《现代制造工程》 CSCD 2006年第10期7-8,16,共3页
研究KDP晶体端面铣削过程中切削力的影响。理论分析和试验表明,端面铣削过程平稳,切削力对表面质量影响很小。并建立端面铣削KDP晶体的切削力指数经验公式。
关键词 端面铣削 KDP晶体 切削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陶瓷刀具在端面铣削中的应用 被引量:1
5
作者 杨广勇 《世界制造技术与装备市场》 1996年第1期27-29,共3页
新型陶瓷刀具已成功地应用于端面铣削。合理选择其牌号和几何角度,合理确定刀具切入、切出条件及制定铣削用量,可获得明显的技术经济效益。
关键词 陶瓷刀具 端面铣削 铣削 刀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端面铣削的切削用量优化 被引量:1
6
作者 周汝忠 《水利电力机械》 1994年第4期47-42,47,共1页
以最低单件成本或最高生产率为目标函数,以进给力、切削功率、转速、进给速度及表面粗糙度为约束条件,得到了端面铣削切削用量的优化数学模型,并举出了其应用实例。
关键词 端面铣削 铣削 切削用量 优化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端面铣削铣刀刀片温度场的有限元分析
7
作者 周汝忠 《西南交通大学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1991年第4期81-87,共7页
本文提出了一个简化的端面铣削刀片二维温度场模型,并对之进行了有限元分析与计算。结果表明,在切削期与非切削期,刀片温度变化剧烈,这是产生刀片热疲劳裂纹,从而引起早期破坏的重要原因。
关键词 端面铣削 刀片 温度场 有限元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端面铣削时的垂直度误差原因分析
8
作者 唐仕兴 《金属加工(冷加工)》 2008年第7期27-27,41,共2页
如图1所示,零件的公差为9级,尺寸较小,一般都在立式铣床上用平口台虎钳装夹,用端面铣刀进行平面铣削。在实际生产中,垂直度超差是造成零件报废的主要原因。经对铣削过程进行综合分析,发现主要是因为以下几方面的原因引起的。
关键词 误差原因 垂直度 端面铣削 立式铣床 平面铣削 端面铣刀 铣削过程 台虎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动力学约束的端面铣削工艺参数优化 被引量:2
9
作者 冯伟 王建军 梅雪松 《工具技术》 2020年第2期67-70,共4页
工艺参数优化对提高切削过程的加工效率和加工成本具有重要意义。将铣削系统动力学作为主要约束条件,提出端面铣削工艺参数的多目标优化模型。基于铣削系统动力学分析,得到了综合切削稳定性、工件表面粗糙度、主轴转速、切削力、切削功... 工艺参数优化对提高切削过程的加工效率和加工成本具有重要意义。将铣削系统动力学作为主要约束条件,提出端面铣削工艺参数的多目标优化模型。基于铣削系统动力学分析,得到了综合切削稳定性、工件表面粗糙度、主轴转速、切削力、切削功率等约束的工艺参数多目标优化模型。通过调节权重系数实现优化方向的控制,并采用快速粒子群算法对工艺参数进行优化计算。工艺优化实例及试验表明,采用基于动力学约束的工艺参数优化方法可以获得较好的工艺参数优化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铣削动力学 工艺参数优化 粒子群算法 端面铣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端面铣削过程冲击特性的分析
10
作者 曲国阳 吴洪涛 《哈尔滨电工学院学报》 CSCD 1994年第1期91-96,共6页
本文采用矢量法研究了端面铣削过程中刀齿的最先接触状态及其随切入角演化的规律。由此进一步定量分析了刀齿切入工件达到满负荷的切入距离和一定切削条件下的冲击时间。所得结果有助于端铣刀刀齿的设计和端铣方式的选择,对生产实际具... 本文采用矢量法研究了端面铣削过程中刀齿的最先接触状态及其随切入角演化的规律。由此进一步定量分析了刀齿切入工件达到满负荷的切入距离和一定切削条件下的冲击时间。所得结果有助于端铣刀刀齿的设计和端铣方式的选择,对生产实际具有指导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端面铣削 铣刀 矢量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端面铣削不均衡系数的研究
11
作者 曲国阳 徐野 吴洪涛 《哈尔滨电工学院学报》 CSCD 1994年第3期283-289,共7页
本文研究了端面铣削过程的切削力不均衡系数和切削面积不均衡系数。研究结果对于减少铣削力波动,提高铣刀刀齿的抗疲劳冲击能力,降低钝床的受迫振动,乃至改善已加工表面质量具有指导作用。
关键词 端面铣削 不均衡系数 铣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宏程序实现端面铣削的软切入
12
作者 成建峰 《科技创新与应用》 2013年第20期128-128,共1页
文章通过分析面铣刀在切入端面时的受力情况,简要介绍了端面铣削软切入的重要性,利用FANUC系统宏程序的功能,实现了在端面铣削时的软切入。
关键词 端面铣削 软切入 顺铣 宏程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端面铣削中切削温度的研究 被引量:1
13
作者 朱魁芳 《机械科学与技术(江苏)》 1989年第2期9-12,共4页
一、前言众所周知,在金属切削过程中,由于被切材料的强烈塑性变形和刀—屑接触面间剧烈摩擦,必然会在切削区产生大量热量,而引起很高的切削温度,加速了刀具磨损,从而影响刀具寿命。对于端面铣削同样也是如此。另外,由于它的脉冲式的机... 一、前言众所周知,在金属切削过程中,由于被切材料的强烈塑性变形和刀—屑接触面间剧烈摩擦,必然会在切削区产生大量热量,而引起很高的切削温度,加速了刀具磨损,从而影响刀具寿命。对于端面铣削同样也是如此。另外,由于它的脉冲式的机械加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端面铣削 切削温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铝合金的端面铣削加工
14
作者 韩克昌 《工具技术》 北大核心 1990年第3期18-20,共3页
本文阐述了加工铝合金的硬质合金可转位端面铣刀的几何参数。同时对其加工工艺作了简单介绍。
关键词 铝合金 端面铣削加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采用端面铣削装置加工木材表面
15
作者 安娜.丽达 卢镇华 《木工机床》 2004年第2期9-11,13,共4页
本文阐述木材加工商务中常用的刨加工方法与称为Rotoles System的端面铣削装置的新方法相比较.
关键词 端面铣削装置 木材 表面加工 刨加工方法 质量 加工原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降低缸体端面铣削负载的工艺改进与应用
16
作者 吴勇 赵同铭 姜延冬 《汽车制造业》 2016年第18期58-61,共4页
本文针对发动机缸体生产线部分机型端面铣削效率低的问题展开研究,以缸体各端面的加工工艺为起点,提出适用于大批量柔性生产线上工艺优化的方案,解决了粗加工刀具闷刀、振纹等故障率高的问题,提升了缸体线粗加工铣削效率。
关键词 发动机缸体 端面铣削 加工工艺 柔性生产线 应用 负载 工艺优化 加工刀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薄壁壳体类零件端面铣削的夹具
17
作者 赵春利 《机械工人(冷加工)》 1996年第2期12-13,共2页
在机械加工中,经常会遇到薄壁壳体类零件的端面铣削加工。如图1所示的缸盖罩壳及图2所示的下罩壳是我厂加工的两种零件,其壁厚为6mm和5.5mm,属薄壁壳体零件。
关键词 端面铣削 夹具 金属切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光学玻璃旋转超声端面铣削表面特性 被引量:9
18
作者 张承龙 冯平法 张建富 《清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1期1616-1621,共6页
为了提高光学玻璃元器件的整体加工效率,提出了将旋转超声端面铣削(RUFM)工艺方法应用于光学玻璃的平面加工。通过分析RUFM金刚石磨粒运动学、动力学特性,结合脆性材料压痕断裂力学理论及材料去除特性,建立了脆性材料RUFM去除模型。在... 为了提高光学玻璃元器件的整体加工效率,提出了将旋转超声端面铣削(RUFM)工艺方法应用于光学玻璃的平面加工。通过分析RUFM金刚石磨粒运动学、动力学特性,结合脆性材料压痕断裂力学理论及材料去除特性,建立了脆性材料RUFM去除模型。在此基础上,开展了RUFM和普通加工光学玻璃的对比试验。扫描电子显微镜(SEM)观察两种加工方式的表面形貌显示:RUFM以较小且均匀的贝壳状碎屑完成材料去除,具有较小的径向裂纹和侧向裂纹尺寸。亚表面损伤磁流变抛光斑点检测的结果表明:与普通加工相比,RUFM可以有效降低光学玻璃加工亚表面损伤深度。理论和试验研究表明,RUFM工艺方法是光学玻璃等脆性材料的有效加工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旋转超声加工 端面铣削 光学玻璃 表面形貌 亚表面损伤
原文传递
定向内冷方法在高温合金铣削加工中的应用
19
作者 彭锐涛 刘波 +2 位作者 童佳威 唐新姿 降皓鉴 《机械科学与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921-927,共7页
针对浇注冷却铣削镍基高温合金时因供液不充分产生的过热问题,采用定向内冷方法改善铣削换热。采用计算流体动力学方法分析了定向内冷流场特性,结果表明:定向内冷可保证切削液准确集中喷射至切削区并改善换热。开展了浇注冷却、定向内... 针对浇注冷却铣削镍基高温合金时因供液不充分产生的过热问题,采用定向内冷方法改善铣削换热。采用计算流体动力学方法分析了定向内冷流场特性,结果表明:定向内冷可保证切削液准确集中喷射至切削区并改善换热。开展了浇注冷却、定向内冷的端铣试验,实验结果表明:在相同铣削参数下,定向内冷具有更好的换热性能,且随供液压力增加冷却效率增强,当压力为10 bar时,铣削温度、表面粗糙度和加工硬化分别降低32.2%、19.8%和11.9%,表面残余压应力增加105.52 MPa,获得了更规整的加工表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镍基高温合金 定向内冷 端面铣削 铣削温度 表面完整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旋转超声铣削表面微结构成形机理仿真与试验研究 被引量:1
20
作者 马鹏辉 郑侃 +2 位作者 孙连军 薛枫 孙振文 《南京理工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16-23,共8页
考虑到旋转超声铣削(Rotary ultrasonic milling,RUM)形成的规律性表面微结构在航空航天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开展了旋转超声铣削表面微结构仿真研究。首先建立旋转超声铣削刀尖运动学方程。其次,基于改进型Z-MAP法,利用MATLAB软件... 考虑到旋转超声铣削(Rotary ultrasonic milling,RUM)形成的规律性表面微结构在航空航天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开展了旋转超声铣削表面微结构仿真研究。首先建立旋转超声铣削刀尖运动学方程。其次,基于改进型Z-MAP法,利用MATLAB软件进行表面微结构仿真分析,阐明了工艺参数以及主轴误差参数对表面微结构的影响规律。最后,开展旋转超声铣削试验,结果表明仿真模型能准确预测进给方向间距、周向间距等表面微结构特征,验证了仿真的有效性和合理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结构 仿真建模 跳动误差 旋转超声铣削 端面铣削 表面预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