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7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人乳头状瘤病毒感染及端粒酶hTERT表达与宫颈癌关系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4
1
作者 王建英 范明明 +1 位作者 韩凤娟 吴效科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2008年第12期1321-1324,共4页
人乳头状瘤病毒(HPV)感染和人子宫颈癌的发生密切相关,HPV致癌作用的主要基因为E6、E7。E6蛋白能诱导端粒酶的表达,其机制是激活了端粒酶催化亚基hTERT的转录活性。端粒酶激活是HPV感染后导致宫颈上皮瘤变和宫颈癌发生的关键性步骤。现... 人乳头状瘤病毒(HPV)感染和人子宫颈癌的发生密切相关,HPV致癌作用的主要基因为E6、E7。E6蛋白能诱导端粒酶的表达,其机制是激活了端粒酶催化亚基hTERT的转录活性。端粒酶激活是HPV感染后导致宫颈上皮瘤变和宫颈癌发生的关键性步骤。现就HPV感染及端粒酶hTERT在宫颈癌形成中的协同作用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类乳头状瘤病毒 端粒酶htert 宫颈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LGA纳米载体介导的端粒酶hTERT反义核酸对裸鼠肝癌移植瘤的影响 被引量:6
2
作者 潘一峰 张阳德 +2 位作者 王吉伟 张蕾 张洪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664-665,668,共3页
目的通过以PLGA纳米粒作为端粒酶hTERT反义核酸的载体,促进反义核酸对肝癌瘤组织的抑制。方法以HepG-2肝癌细胞和裸鼠建立肝癌移植瘤实验模型;观测瘤重和成瘤率;流式细胞仪检侧肿瘤细胞凋亡及细胞周期的特点。结果与对照组相比,治疗组... 目的通过以PLGA纳米粒作为端粒酶hTERT反义核酸的载体,促进反义核酸对肝癌瘤组织的抑制。方法以HepG-2肝癌细胞和裸鼠建立肝癌移植瘤实验模型;观测瘤重和成瘤率;流式细胞仪检侧肿瘤细胞凋亡及细胞周期的特点。结果与对照组相比,治疗组肿瘤细胞凋亡数明显增加,细胞增殖受到抑制,肿瘤生长缓慢,出瘤时间推迟。结论以PLGA纳米粒作为端粒酶反义核酸的载体,能显著延缓裸鼠肝癌移植瘤的发展,产生明显的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栽体 端粒酶htert反义核酸 肝癌移植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端粒酶hTERT在子宫内膜癌中的表达及意义探讨 被引量:1
3
作者 卫建平 张波 +1 位作者 张小琴 王晨 《肿瘤防治研究》 CAS CSCD 2003年第6期475-477,共3页
目的 探讨端粒酶hTERT基因蛋白表达与子宫内膜癌发生发展的关系及对内膜癌诊断、预后的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方法对 33例子宫内膜癌、36例绝经期子宫内膜及 36例子宫内膜增生过长标本进行端粒酶hTERT、雌激素受体ER及孕激素受... 目的 探讨端粒酶hTERT基因蛋白表达与子宫内膜癌发生发展的关系及对内膜癌诊断、预后的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方法对 33例子宫内膜癌、36例绝经期子宫内膜及 36例子宫内膜增生过长标本进行端粒酶hTERT、雌激素受体ER及孕激素受体PR检测 ,同时与正常增殖期 ,分泌期子宫内膜进行对照。结果 hTERT在子宫内膜癌中的表达强度明显高于其他内膜病变 ,有显著性差异 (P<0 .0 5 ) ;hTERT在子宫内膜癌中的表达与肌层浸润及临床分期呈正相关 ;与病理分级及雌、孕激素受体ER ,PR呈负相关。结论 上述结果提示端粒酶hTERT在子宫内膜癌的发生发展中可能起重要作用 ,端粒酶hTERT与ER ,PR的联合检测可能成为子宫内膜癌判断预后的一个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端粒酶htert 子宫内膜癌 表达 雌激素受体 孕激素受体 免疫组织化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宫颈鳞状细胞癌及宫颈上皮内肿瘤组织中HPV16感染与端粒酶hTERT表达的关系 被引量:3
4
作者 孙瑞芳 赵富玺 +1 位作者 王晋芬 陈向伟 《中国肿瘤临床与康复》 2005年第5期388-391,共4页
目的探讨HPV16感染与端粒酶hTERT表达在人宫颈鳞状细胞癌及其癌前病变中的关系。方法应用组织芯片技术结合原位杂交技术和免疫组织化学方法研究正常宫颈组织、宫颈上皮内肿瘤组织和宫颈鳞癌组织中HPV16感染以及hTERT表达的情况。结果CI... 目的探讨HPV16感染与端粒酶hTERT表达在人宫颈鳞状细胞癌及其癌前病变中的关系。方法应用组织芯片技术结合原位杂交技术和免疫组织化学方法研究正常宫颈组织、宫颈上皮内肿瘤组织和宫颈鳞癌组织中HPV16感染以及hTERT表达的情况。结果CINⅡ级、CINⅢ级、浸润性鳞癌组织中HPV16杂交信号阳性率显著高于正常宫颈组织(P<0.05),浸润癌HPV16阳性率也显著高于CIN(P<0.05);hTERT在CINⅡ级、CINⅢ级、浸润性鳞癌组织中的表达都显著高于正常宫颈组织(P<0.05),浸润癌也显著高于CIN(P<0.05);HPV16感染与hTERT表达之间呈正相关(P<0.05,r=0.339)。结论宫颈鳞癌的形成与HPV16的感染、hTERT过度表达有重要关系。宫颈鳞癌及其癌前病变组织中HPV16感染与hTERT表达之间呈正相关,两者联合检测配合细胞学检查可能利于提高宫颈癌及其癌前病变的诊断率。组织芯片技术是高效的研究基因及其表达产物的技术平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颈肿瘤 人乳头瘤病毒 端粒酶htert 组织芯片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曲古抑菌素A对人胃腺癌SGC-7901细胞株增殖及其端粒酶hTERT—mRNA表达影响的研究 被引量:5
5
作者 刘立玺 石巍 +1 位作者 廖爱军 姚育红 《美国中华临床医学杂志》 2005年第2期132-134,共3页
目的探讨不同浓度的曲古抑菌素A(trichostatin A,TSA)对人胃腺癌SGC-7901细胞增生及其端粒酶hTERT-mRNA表达的作用。方法不同浓度的TSA与人胃腺癌SGC-7901细胞株共培养,MTT检测细胞增生,RT—PCR法检测细胞端拉酶hTERTH-mRNA的表达,... 目的探讨不同浓度的曲古抑菌素A(trichostatin A,TSA)对人胃腺癌SGC-7901细胞增生及其端粒酶hTERT-mRNA表达的作用。方法不同浓度的TSA与人胃腺癌SGC-7901细胞株共培养,MTT检测细胞增生,RT—PCR法检测细胞端拉酶hTERTH-mRNA的表达,同时用相差显微镜动态观察细胞形态及生长方式上的改变。结果TSA呈时间剂量依赖性抑制胃癌细胞株SGC-7901的生长,同时它也能显著减少hTERT-mRNA的表达,呈剂量依赖关系。结论组蛋白去乙酰化酶抑制剂TSA能抑制胃癌细胞株SGC-7901的hTERT-mRNA表达,进而抑制其生长,这可能是组蛋白去乙酰化酶抑制剂TSA抗肿瘤的另一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RNA表达 端粒酶htert 人胃腺癌 曲古抑菌素A 影响的研究 细胞株增殖 组蛋白去乙酰化酶抑制剂 SGC-7901细胞株 htert-mRNA 剂量依赖性抑制 胃癌细胞株 PCR法检测 剂量依赖关系 不同浓度 细胞增生 MTT检测 相差显微镜 TS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PV16感染与端粒酶hTERT、P21^(waf)、Ki67表达在宫颈鳞状细胞癌及其癌前病变组织中的关系及意义 被引量:3
6
作者 赵富玺 孙瑞芳 +1 位作者 王晋芬 陈向伟 《大同医学专科学校学报》 2005年第4期1-4,9,共5页
目的:探讨HPV16感染与端粒酶hTERT、Ki67、P21waf表达在人类宫颈鳞癌及其癌前病变中的关系及其意义。方法:利用组织芯片技术结合原位杂交技术和免疫组织化学方法研究130例正常宫颈组织及宫颈上皮内瘤样变组织和宫颈鳞癌组织中HPV16感染... 目的:探讨HPV16感染与端粒酶hTERT、Ki67、P21waf表达在人类宫颈鳞癌及其癌前病变中的关系及其意义。方法:利用组织芯片技术结合原位杂交技术和免疫组织化学方法研究130例正常宫颈组织及宫颈上皮内瘤样变组织和宫颈鳞癌组织中HPV16感染以及端粒酶hTERT、Ki67、P21waf表达的情况。结果:①在8/22CINⅠ、7/11CINⅡ、11/13CINⅢ、4/6原位癌,41/52宫颈鳞癌中为HPV16杂交信号阳性,CINⅢ、浸润性鳞癌与正常宫颈组织相比HPV16杂交信号阳性率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均<0.05);②从CINⅡ、CINⅢ到浸润癌hTERT表达与正常组织相比,差异皆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均<0.05),且细性程度逐渐增加。hTERT表达在各级癌及癌前病变组织中与HPV16型的感染率之间也呈现出正相关性(P<0.05,r=0.339);③P21waf在癌组织中的阳性率及强度都低于正常宫颈组织(P<0.05),且P21waf的表达与HPV16感染、hTERT表达之间具有负相关性(P<0.05,r=-0.337;P<0.05,r=-0.248);④与正常宫颈组织相比从CINⅡ到宫颈浸润性鳞癌Ki67的表达,其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但Ki67的表达与HPV16的感染不具有相关性(P>0.05),与hTERT表达之间具有相关性(P<0.05,r=0.398),与P21waf呈现出负的相关性(P<0.05,r=-0.446)。结论:HPV16感染与hTERT、P21waf、Ki67互相作用,共同影响宫颈鳞癌的发生发展。这些指标利于阐明HPV16的恶性转化机制以及为提高宫颈鳞癌及其癌前病变诊断率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颈鳞状细胞癌 宫颈上皮内瘤样变 人类乳头瘤病变 端粒酶 htert P21^waf Ki67 组织芯片 端粒酶htert HPV16感染 P21^waf 癌前病变组织 KI67表达 宫颈鳞状细胞癌 宫颈浸润性鳞癌 宫颈上皮内瘤样变 免疫组织化学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尼美舒利对SGC-7901胃癌细胞系增殖及端粒酶hTERT-mRNA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1
7
作者 廖爱军 刘立玺 +1 位作者 石巍 申月明 《南华大学学报(医学版)》 2005年第3期354-356,共3页
目的探讨不同浓度的尼美舒利(nimsulide)对人胃腺癌SGC-7901细胞系增殖及其端粒酶hTERT-mRNA表达的作用。方法不同浓度的尼美舒利(50,100,150μmol/L)与SGC-7901细胞系共同培养24、48、72h,MTT检测细胞增殖,相差显微镜动态观察细胞形态... 目的探讨不同浓度的尼美舒利(nimsulide)对人胃腺癌SGC-7901细胞系增殖及其端粒酶hTERT-mRNA表达的作用。方法不同浓度的尼美舒利(50,100,150μmol/L)与SGC-7901细胞系共同培养24、48、72h,MTT检测细胞增殖,相差显微镜动态观察细胞形态及生长方式上的改变,RT-PCR检测细胞端粒酶hTERT-mRNA的表达。结果尼美舒利呈时间剂量依赖性抑制SGC-7901细胞的生长,hTERT-mRNA的表达降低,并且呈剂量依赖关系。结论尼美舒利能抑制SGC-7901胃癌细胞系hTERT-mRNA的表达,进而抑制其生长,这可能是选择性COX-2抑制剂抗肿瘤的机制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尼美舒利 胃癌细胞株 端粒酶htert—mRN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组织芯片技术研究人宫颈鳞状细胞癌及宫颈上皮内瘤样变组织中HPV16感染与端粒酶hTERT表达的关系
8
作者 赵富玺 孙瑞芳 +1 位作者 王晋芬 陈向伟 《大同医学专科学校学报》 2006年第1期1-4,8,共5页
目的:探讨HPV16感染与端粒酶hTERT表达在人宫颈鳞癌及其癌前病变中的关系。方法:利用组织芯片技术结合原位杂技术和免疫组织化学方法研究130例正常宫颈组织及宫颈上皮内瘤样变组织和宫颈鳞癌组织中HPV16感染以及端粒酶hTERT表达的情况... 目的:探讨HPV16感染与端粒酶hTERT表达在人宫颈鳞癌及其癌前病变中的关系。方法:利用组织芯片技术结合原位杂技术和免疫组织化学方法研究130例正常宫颈组织及宫颈上皮内瘤样变组织和宫颈鳞癌组织中HPV16感染以及端粒酶hTERT表达的情况。结果:①在8/22CINⅠ,7/11CINⅡ,11/13CINⅢ,4/6原位癌,41/52宫颈鳞癌中为HPV16杂交信号阳性,CINⅢ、浸润癌与正常宫颈组织相比,HPV16杂交信号阳性率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②从CINⅡ到CINⅢ到浸润性鳞癌,hTERT表达与正常宫颈组织相比差异皆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阳性程度逐渐增加;③端粒酶hTERT表达在各级CIN、原位癌及浸润癌组织中,与HPV16型的感染率之间呈现正相关性(P<0.05,r=0.339)。结论:宫颈鳞癌的形成与HPV16的感染、端粒酶hTERT表达之间有重要关系。宫颈鳞癌及其癌前病变组织中HPV16感染与端粒酶hTERT表达之间具有正相关性,检测两者配合细胞学检查,有利于提高宫颈癌及其癌前病变的诊断率。组织芯片技术是高效的研究基因及其表达产物的技术平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颈鳞状细胞癌 宫颈上皮内瘤样变 人乳头瘤病毒 端粒酶htert 组织芯片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端粒酶hTERT亚单位启动子靶向性慢病毒对肿瘤活体实时显像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3
9
作者 余松涛 杨应斌 +10 位作者 史春梦 陈陵 汤旭东 黎川 师红磊 李长珠 李宁 王国珍 吴玉云 房殿春 杨仕明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CAS 2010年第3期4-12,共9页
目的构建一种含优化型人端粒酶催化亚单位(hTERT)启动子的慢病毒,结合小动物活体光学成像系统,研究该启动子对端粒酶阳性肿瘤的特异性活体成像作用。方法将文献报道的优化型hTERT启动子克隆到pGL-Basic质粒,对优化型hTERT启动子进行功... 目的构建一种含优化型人端粒酶催化亚单位(hTERT)启动子的慢病毒,结合小动物活体光学成像系统,研究该启动子对端粒酶阳性肿瘤的特异性活体成像作用。方法将文献报道的优化型hTERT启动子克隆到pGL-Basic质粒,对优化型hTERT启动子进行功能检测。确定其驱动活性之后,构建一种含该启动子和GFP的第3代慢病毒表达系统,以含CMV启动子的慢病毒作为对照。采用小动物荧光成像系统体内外研究优化型hTERT启动子在肿瘤实时诊断中的作用。结果启动子功能检测发现hTERT启动子具有严格的端粒酶阳性肿瘤细胞特异性,并且具有很高的报告基因报答水平。第3代慢病毒包装系统获得了高滴度的病毒颗粒并且能高效整合报告基因之宿主细胞。体外研究表明,含有优化型hTERT启动子的慢病毒体外感染细胞后,能够在端粒酶阳性肿瘤细胞内特异表达GFP,并且能维持长达40d的报告基因表达时间。体内实验发现,感染含优化型hTERT启动子的慢病毒之后24h,端粒酶阳性活体肿瘤能够被特异性的实时观察到,并且肿瘤内的GFP信号在存活裸鼠体内维持30d,随肿瘤增大而增强。结论优化后hTERT启动子对报告基因的调控具有严格的端粒酶特异性,第3代慢病毒系统可将该启动子和报告基因整合至细胞基因组,并实现在端粒酶阳性肿瘤细胞内的特异表达。结合小动物活体光学成像系统,荷瘤裸鼠内的端粒酶阳性肿瘤能够被无创的、实时的、特异性的成像,为肿瘤的特异性早期诊断提供新的实验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子显像 报告基因 端粒酶催化亚单位(htert) 启动子 慢病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实时PCR检测单细胞中人端粒酶hTERT基因mRNA的表达 被引量:6
10
作者 李楠 黄莉 +6 位作者 何冰 钟艳平 林若芸 李力 薛林涛 王世凯 黎丹戎 《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383-388,共6页
人端粒酶逆转录酶基因(human telomerase reverse transcriptase,hTERT)的表达与端粒酶活性密切相关,而多项研究表明,端粒酶在肿瘤发生、发展、细胞永生化方面起重要作用.为探讨单细胞技术检测卵巢癌SKOV3细胞转导hTERT前后其mRNA表达... 人端粒酶逆转录酶基因(human telomerase reverse transcriptase,hTERT)的表达与端粒酶活性密切相关,而多项研究表明,端粒酶在肿瘤发生、发展、细胞永生化方面起重要作用.为探讨单细胞技术检测卵巢癌SKOV3细胞转导hTERT前后其mRNA表达的差异,前期已通过慢病毒转染,将携带hTERT基因的表达质粒载体LV4-pGLV-EF1a-EGFP-hTERT转入卵巢癌SKOV3细胞系,构建了稳定表达hTERT蛋白的细胞株(SKOV3 h),同时设空载体感染组(SKOV3 b)和未处理组(SKOV3)为对照组,采用流式细胞术,分选不同数量的细胞进行实时PCR.结果显示,初步摸索的细胞数在50个以内,且随着细胞数目的增多,Ct值逐渐增大(P<0.05);SKOV3 h组hTERT基因mRNA表达最高,SKOV3 b组次之,SKOV3组表达最低(P<0.05).提示SKOV3细胞转导hTERT基因后可促进该基因的mRNA表达.同时用该法检测了单个卵裂球内hTERT基因的表达,为利用单细胞单基因遗传学诊断研究及肿瘤学研究提供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细胞 实时PCR 端粒酶逆转录酶基因(htert) 流式细胞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组织芯片研究星形细胞瘤中端粒酶hTERT,p16及Topo-Ⅱa的表达及意义
11
作者 刘青华 王晋芬 李灵敏 《肿瘤研究与临床》 CAS 2005年第5期317-319,共3页
目的探讨端粒酶hTERT,p16及Topo-Ⅱa在星形细胞瘤组织中的表达及其相关性。方法应用组织芯片技术,S-P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64例不同级别的星形细胞瘤及10例正常脑组织中3种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端粒酶hTERT,Topo-Ⅱa的蛋白表达率分别为5... 目的探讨端粒酶hTERT,p16及Topo-Ⅱa在星形细胞瘤组织中的表达及其相关性。方法应用组织芯片技术,S-P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64例不同级别的星形细胞瘤及10例正常脑组织中3种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端粒酶hTERT,Topo-Ⅱa的蛋白表达率分别为50.0%与59.4%,随肿瘤级别的增高而增高,差异有显著性(P<0.05)。而p16在Ⅲ,Ⅳ级中蛋白表达明显低于Ⅰ,Ⅱ级星形细胞瘤及正常脑组织,且差异有显著性(P<0.05)。端粒酶hTERT蛋白表达与星形细胞瘤组织学分级、Topo-Ⅱa蛋白表达呈正相关。结论hTERT,p16及Topo-Ⅱa蛋白表达失调参与了星形细胞瘤的发生、发展,并影响星形细胞瘤的生物学行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星形细胞瘤 端粒酶htert P16 Topo-Ⅱa 组织芯片 免疫组织化学
原文传递
端粒酶hTERT与宫颈癌SiHa细胞增殖及侵袭能力研究
12
作者 张静 霍满鹏 +3 位作者 慕明涛 刘俊俊 阮彩莲 赵君梅 《中国优生与遗传杂志》 2014年第3期24-25,共2页
目的本文主要对端粒酶hTERT与宫颈癌SiHa细胞增殖及侵袭能力进行研究。方法应用免疫组化SABC法检测hTERT及Bcl-2在80例宫颈鳞癌及20例正常宫颈组织中的表达。采用MTT法测定015对Siha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结果在正常宫颈组织和宫颈癌组织... 目的本文主要对端粒酶hTERT与宫颈癌SiHa细胞增殖及侵袭能力进行研究。方法应用免疫组化SABC法检测hTERT及Bcl-2在80例宫颈鳞癌及20例正常宫颈组织中的表达。采用MTT法测定015对Siha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结果在正常宫颈组织和宫颈癌组织中,hTERT表达的阳性率与表达阳性率,对比差异显著,具有统计意义(P<0.05)。MTT法检测显示Ori有利于抑制SiHa细胞的生长,且与浓度和时间具有正相关的联系。结论相对于正常的正常宫颈组织,hTERT、Bcl-2蛋白在宫颈鳞癌组织中阳性表达率比较高。Ori有利于抑制SiHa细胞增殖及侵袭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端粒酶htert 宫颈癌SIHA细胞 侵袭 转移
原文传递
人端粒酶逆转录酶(hTERT)基因腺病毒载体的构建及包装 被引量:3
13
作者 任充华 张婷婷 +3 位作者 杨涵江 王昕 陈知龙 张智英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7期39-43,50,共6页
【目的】构建能够表达人端粒酶逆转录酶(hTERT)基因的腺病毒。【方法】通过对PCI-neo-hTERT质粒的改造,依次构建出JMB293-hTERT、pAdTrack-hTERT载体,将pAdTrack-hTERT经PmeⅠ线性化后与pAdEasy-1载体共转化到BJ5183细菌中进行重组,经... 【目的】构建能够表达人端粒酶逆转录酶(hTERT)基因的腺病毒。【方法】通过对PCI-neo-hTERT质粒的改造,依次构建出JMB293-hTERT、pAdTrack-hTERT载体,将pAdTrack-hTERT经PmeⅠ线性化后与pAdEasy-1载体共转化到BJ5183细菌中进行重组,经卡那霉素抗性筛选获得重组腺病毒载体pAdEasy-hTERT。将pAdEasy-hTERT PacⅠ酶切线性化并回收后,转染HEK293人胚肾细胞,培养7d后,收集细胞并反复冻融,收集细胞裂解液;反复扩增3次后,测定重组hTERT腺病毒的滴度。【结果】①利用酶切连接的方法得到了穿梭载体pAdTrack-hTERT;②通过同源重组将外源目的基因hTERT整合到腺病毒骨架载体中,得到重组质粒pAdEasy-hTERT;③成功获得了滴度为6.73×1010 GFU/mL的高滴度腺病毒颗粒。【结论】含有hTERT基因的重组腺病毒颗粒包装成功,为后续哺乳动物原代细胞永生化研究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端粒酶逆转录酶(htert)基因 重组腺病毒 细胞永生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端粒酶催化亚单位(hTERT)反义分子探针的制备与理化性质初步研究 被引量:1
14
作者 王荣福 刘萌 +1 位作者 张春丽 闫平 《核化学与放射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35-40,共6页
制备放射性核素99Tcm标记的针对人端粒酶催化亚单位(human telomerase reverse transcriptase,hTERT)mRNA的反义分子探针,探讨其在体外的稳定性和相关理化性质。针对hTERT mRNA(GEN-BANK号为AF015950)的第2331~2348位核苷酸(含18个碱基)... 制备放射性核素99Tcm标记的针对人端粒酶催化亚单位(human telomerase reverse transcriptase,hTERT)mRNA的反义分子探针,探讨其在体外的稳定性和相关理化性质。针对hTERT mRNA(GEN-BANK号为AF015950)的第2331~2348位核苷酸(含18个碱基),即5′-TCAAGAGCCACGTCTCTA-3′(hTERT SON),设计反义寡核苷酸序列(hTERT ASON)为5′-TAGAGACGTGGCTCTTGA-3′;对hTERTASON进行适当修饰。通过双功能螯合剂S-Acetyl NHS-MAG3进行放射性核素99Tcm标记。针对影响标记的主要因素(SnCl2用量、反应体积、反应时间等)进行条件摸索,建立最优化标记方案。纸层析法测定反义分子探针(99Tcm-hTERT ASON)的标记率和放射化学纯度,计算比活度。检测99Tcm-hTERT ASON的放射稳定性与序列稳定性,以及血清蛋白结合率。所有结果通过统计学软件SPSS12.0进行分析。室温下反应15~30 min后,99Tcm-hTERT ASON的标记率为76%±5%(n=5);在相同条件下,无双功能螯合剂作用,ASON的标记率仅为5.0%±1.6%(n=5);二者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99Tcm-hTERT ASON放射化学纯度达到96%以上,比活度为1 850 GBq/g。在不同条件下,99Tcm-hTERT ASON的放射化学纯度在24 h内均达到93%以上。PAGE凝胶电泳显示99Tcm-hTERT ASON在与人新鲜血清37℃孵育6 h内未发生任何降解。与人新鲜血清37℃孵育1、3和6 h后,99Tcm-hTERT ASON的血清蛋白结合率分别为15.0%±1.6%、18.0%±1.9%和20.0%±2.4%。99Tcm-hTERT ASON具有较高标记率、放射化学纯度和比活度;其放射稳定性和序列稳定性均良好,与血清蛋白结合率较低,适合作为反义显像剂用于进一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端粒酶催化亚单位(htert) S-Acetyl NHS-MAG3 99Tcm 分子探针 反义显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问:什么是细胞因子与端粒酶hTERT?
15
作者 董矜 《中华检验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7期833-833,共1页
答:有研究认为在持续的氧化应激条件(Stress)作用下,正常细胞作出的适应性调整就是基因组突变,在这一过程中,某些基因表达发生改变抑制或刺激细胞因子的生成,影响机体生理功能导致疾病,并可能诱导基因突变导致肿瘤的发生。正常... 答:有研究认为在持续的氧化应激条件(Stress)作用下,正常细胞作出的适应性调整就是基因组突变,在这一过程中,某些基因表达发生改变抑制或刺激细胞因子的生成,影响机体生理功能导致疾病,并可能诱导基因突变导致肿瘤的发生。正常体细胞表达低或无端粒酶活性,而许多研究表示,体内端粒酶的异常表达可能引起染色体端粒的延伸或提示染色体的损伤,是疾病,尤其是肿瘤发生的潜在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端粒酶htert 细胞因子 染色体端粒 机体生理功能 肿瘤发生 基因组突变 适应性调整 端粒酶活性
原文传递
端粒酶催化亚基hTERT调控乳腺癌细胞自我更新能力的探讨 被引量:1
16
作者 朱英华 李晶晶 郭倩囡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 2015年第25期63-64,共2页
目的球囊培养富集乳腺癌干性样细胞并检测h TERT的表达,进一步通过RNA干扰的方法探讨其对乳腺癌细胞自我更新能力的影响。方法球囊培养富集乳腺癌干性样细胞,检测乳腺癌干性细胞与分化细胞中h TERTm RNA及蛋白的表达,小分子RNA干扰敲低h... 目的球囊培养富集乳腺癌干性样细胞并检测h TERT的表达,进一步通过RNA干扰的方法探讨其对乳腺癌细胞自我更新能力的影响。方法球囊培养富集乳腺癌干性样细胞,检测乳腺癌干性细胞与分化细胞中h TERTm RNA及蛋白的表达,小分子RNA干扰敲低h TERT的蛋白表达水平。结果乳腺癌干性细胞中h TERT表达升高,敲低其表达后乳腺癌细胞自我能力下降。结论高表达的h TERT促进了乳腺癌细胞的自我更新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端粒酶催化亚基htert 乳腺癌干性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端粒酶催化亚单位(hTERT)启动子的克隆及其在人肺癌细胞中转录活性的研究
17
作者 唐小军 王艳萍 +5 位作者 周清 朱文 车国卫 陈晓禾 朱大兴 孙芝琳 《中国肺癌杂志》 CAS 2004年第6期475-479,共5页
目的 克隆人端粒酶催化亚单位 (hTERT)的启动子 ,并检测它在多种人肺癌细胞株和人胚肺成纤维细胞株中的转录活性 ,为肺癌靶向性基因治疗的研究奠定基础。方法 以人胚肾 2 93细胞基因组DNA为模板 ,应用PCR方法克隆hTERT 5′端上游旁侧... 目的 克隆人端粒酶催化亚单位 (hTERT)的启动子 ,并检测它在多种人肺癌细胞株和人胚肺成纤维细胞株中的转录活性 ,为肺癌靶向性基因治疗的研究奠定基础。方法 以人胚肾 2 93细胞基因组DNA为模板 ,应用PCR方法克隆hTERT 5′端上游旁侧序列长约 1.1kb的启动子片段 ,经DNA测序无误后克隆入荧光素酶报告质粒 pGL3 Basic的荧光素酶基因上游 ,构建 pGL3 hTERTp重组质粒 ,用脂质体法瞬时转染人肺癌细胞株A5 49、SPC A 1、LTEPa 2、NCI H44 6、YTMLC、GLC 82、A2 ,以及人胚肺成纤维细胞株MRC 5 ,转染 48h后检测hTERT启动子在各细胞株中的转录活性。结果 琼脂糖凝胶电泳显示PCR克隆的hTERT启动子片段长约 1.1kb。DNA测序结果与GenBank中hTERT启动子DNA序列完全一致 ,其 5′端和 3′端分别位于hTERT基因转录起始位点上游 112 6bp和 43bp ,片段长度为 10 84bp。采用双酶切和PCR两种方法鉴定 pGL3 hTERTp重组质粒 ,均显示构建成功。瞬时转染及荧光素酶活性检测实验显示 ,hTERT启动子在所检测的肺癌细胞株中均有高低不同的转录活性 ,而在MRC 5细胞株中无转录活性。结论 该实验克隆的 10 84bp大小的hTERT启动子在多种肺癌细胞株中均有转录活性 ,在人胚肺成纤维细胞中无转录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肿瘤 端粒酶催化亚单位(htert) 启动子 转录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53对涎腺腺样囊性癌细胞端粒酶活性的抑制作用 被引量:3
18
作者 闫炳智 王洁 +3 位作者 张波 董福生 侯琳 王旭 《基础医学与临床》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204-208,共5页
目的为了探讨P53基因对腺样囊性癌细胞端粒酶活性的抑制作用及机制。方法构建携带人野生型P53基因的腺病毒表达载体,以脂质体法瞬时转染腺样囊性癌SACC83细胞,RT PCR检测转染细胞P53基因mRNA的表达,TRAP PCR ELISA法检测转染细胞端粒酶... 目的为了探讨P53基因对腺样囊性癌细胞端粒酶活性的抑制作用及机制。方法构建携带人野生型P53基因的腺病毒表达载体,以脂质体法瞬时转染腺样囊性癌SACC83细胞,RT PCR检测转染细胞P53基因mRNA的表达,TRAP PCR ELISA法检测转染细胞端粒酶活性的改变。并将P53基因与含有hTERT启动子核心调控区的荧光素酶报告基因pGL2630共转染SACC83细胞,测定转染细胞荧光素酶报告基因活性。结果1.瞬时转染含人野生型P53基因的重组腺病毒表达载体pΔE1P53于腺样囊性癌SACC83细胞后,其P53基因mRNA的表达明显增强;2.基因转染后,SACC83细胞内源性端粒酶活性显著降低。3.P53基因与含有hTERT启动子核心调控区的荧光素酶报告基因pGL2630共转染SACC83细胞后,其荧光素酶活性显著下降。结论外源性表达P53基因可以降低腺样囊性癌细胞SACC83细胞端粒酶活性,并可能通过抑制端粒酶hTERT基因启动子的转录活性实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胞端粒酶活性 抑制作用 涎腺腺样囊性癌 SACC-83 野生型P53基因 荧光素酶报告基因 htert启动子 腺病毒表达载体 RT-PCR检测 ELISA法检测 端粒酶htert 基因mRNA 腺样囊性癌细胞 荧光素酶活性 瞬时转染 转染细胞 基因启动子 脂质体法 基因活性 基因转染 转录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寻常性银屑病皮损端粒酶RNA、反转录酶mRNA表达
19
作者 张理涛 王雅坤 +4 位作者 王官清 李远宏 高兴华 赵玉铭 陈洪铎 《中国中西医结合皮肤性病学杂志》 CAS 2006年第1期5-7,共3页
目的探讨端粒酶RNA(hTR)和反转录酶(hTERT)在银屑病皮损中的表达情况以及它们与角质形成细胞增殖关系。方法应用原位杂交方法检测银屑病皮损hTR、hTERTmRNA的表达,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Ki-67抗原表达,并对hTR、hTERTmRNA的表达与Ki... 目的探讨端粒酶RNA(hTR)和反转录酶(hTERT)在银屑病皮损中的表达情况以及它们与角质形成细胞增殖关系。方法应用原位杂交方法检测银屑病皮损hTR、hTERTmRNA的表达,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Ki-67抗原表达,并对hTR、hTERTmRNA的表达与Ki-67抗原表达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hTR表达在基底细胞、棘细胞、颗粒层细胞和所有有核细胞的胞浆,与细胞的增殖情况无关;其表达强度和阳性细胞百分率各组之间无明显差异(P>0.05)。而hTERT的表达与细胞增殖状态有关,主要表达在基底细胞层和棘细胞层下方,表达强度和阳性细胞百分率要明显高于正常皮肤(P<0.05)。Ki-67抗原主要表达在细胞生发层和分裂旺盛的组织;它的表达与hTERT的表达呈正相关(r=0.674,P<0.01);而与hTR(r=-0.295,P>0.05)无关。结论hTERTmRNA在银屑病皮损中的表达明显升高,与细胞增殖活性有关。hTR的表达和细胞增殖活性无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银屑病 端粒酶RNA 端粒酶htert KI-67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肺鳞癌及腺癌端粒酶逆转录酶表达的原位定量分析及其病理学意义 被引量:3
20
作者 刘允 陈文裕 +4 位作者 申洪 白晓燕 张进华 黄仲曦 王璐 《中国体视学与图像分析》 2006年第2期149-151,共3页
目的通过定量检测肺癌组织端粒酶hTERT的表达水平,分析肺癌与hTERT表达的定量关系,为从hTERT的表达方面探讨肺癌的诊断问题提供实验依据。方法采用免疫组化阳性单位定量法检测12例肺癌组织癌细胞和9例非肿瘤性肺组织实质细胞端粒酶hTER... 目的通过定量检测肺癌组织端粒酶hTERT的表达水平,分析肺癌与hTERT表达的定量关系,为从hTERT的表达方面探讨肺癌的诊断问题提供实验依据。方法采用免疫组化阳性单位定量法检测12例肺癌组织癌细胞和9例非肿瘤性肺组织实质细胞端粒酶hTERT的表达水平。结果端粒酶hTERT在肺癌细胞中的表达水平高于肺非肿瘤性肺组织实质细胞(P=0.0001);肺鳞癌癌细胞端粒酶表达水平高于肺非肿瘤组织实质细胞的表达(P=0.0003);肺腺癌癌细胞端粒酶表达水平高于肺非肿瘤组织实质细胞的表达(P=0.0001);肺鳞癌与肺腺癌癌细胞端粒酶表达的阳性单位差异无显著性(P=0.2282)。结论端粒酶hTERT高表达与肺癌有关。肺组织中端粒酶hTERT表达的阳性单位可作为肺癌诊断的参考指标进行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癌 端粒酶htert 阳性单位 定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