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0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人端粒酶蛋白催化亚单位反义基因转染对胃癌细胞恶性表型的逆转作用 被引量:21
1
作者 杨仕明 房殿春 +4 位作者 杨金亮 罗元辉 鲁荣 陈兵 刘为纹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8期934-937,共4页
目的 探讨人端粒酶蛋白催化亚单位(hTRT)反义基因治疗对胃癌细胞恶性表型的逆转作用。方法 采用基因重组技术,构建hTRT正、反义真核表达载体,采用脂质体法导入SGC-7901细胞,检测细胞生长曲线、端粒酶活性凋亡、细... 目的 探讨人端粒酶蛋白催化亚单位(hTRT)反义基因治疗对胃癌细胞恶性表型的逆转作用。方法 采用基因重组技术,构建hTRT正、反义真核表达载体,采用脂质体法导入SGC-7901细胞,检测细胞生长曲线、端粒酶活性凋亡、细胞周期、软琼脂中克隆形成率及裸鼠体内成瘤性的变化。结果 成功构建hTRT正、反义真核表达载体,并导入SGC-7901胃癌细胞株中,获得稳定表达正、反义基因的细胞系7901-S、7901-AS1和7901-AS2。7901-AS1和7901-AS2出现显著生长抑制现象,端粒酶活性明显下降,细胞凋亡增加,异型性减小,G0/G1期细胞增加,S和G2M期细胞减少,增殖指数减小,软琼脂中无克隆形成,裸鼠体内成瘤消失。结论hTRT反义基因治疗可以明显抑制SGC-7901细胞的增殖,部分逆转肿瘤细胞的恶性表型,其机制可能主要是通过诱导细胞分化而非诱导细胞凋亡途径实现的,提示hTRT基因可以作为肿瘤治疗的靶基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端粒酶蛋白催化亚单位 反义基因治疗 胃癌 端粒酶 恶性表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针对端粒酶蛋白催化亚单位的肿瘤免疫治疗研究 被引量:16
2
作者 陈陵 杨仕明 +3 位作者 蔡永国 房殿春 李晶晶 罗元辉 《世界华人消化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528-533,共6页
端粒酶蛋白催化亚单位(hTERT)相对分子质量Mr 127 000, 包含1 132个氨基酸,其基因位于5号染色体短臂的最末端(5p15.33),在90%以上的人类肿瘤中高表达,而正常成熟组织中则基本没有表达,可作为广谱的抗肿瘤治疗分子靶点.DC是已知体内激活... 端粒酶蛋白催化亚单位(hTERT)相对分子质量Mr 127 000, 包含1 132个氨基酸,其基因位于5号染色体短臂的最末端(5p15.33),在90%以上的人类肿瘤中高表达,而正常成熟组织中则基本没有表达,可作为广谱的抗肿瘤治疗分子靶点.DC是已知体内激活静息T细胞功能最强的专职抗原递呈细胞,经DC递呈hTERT抗原表位信息后,CTL能识别从hTERT提取的多肽表位,并在体外杀伤多种组织来源的hTERT阳性的肿瘤细胞.因此hTERT是迄今发现的一个最具应用前景的肿瘤广谱相关抗原,针对hTERT的肿瘤免疫基因治疗有可能成为肿瘤免疫治疗的又一研究热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瘤免疫治疗 端粒酶蛋白 亚单位 抗原递呈细胞 T细胞功能 体外杀伤 5号染色体 组织来源 末端 多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卵巢良性和恶性上皮性肿瘤中端粒酶蛋白表达及活性的研究 被引量:5
3
作者 赵瑞皎 李锦军 +3 位作者 苏兵 李文才 万大方 顾健人 《中国组织化学与细胞化学杂志》 CAS CSCD 2002年第2期161-165,235,共6页
目的 研究卵巢良性和恶性上皮性肿瘤中端粒酶蛋白的表达水平及其活性 ,探讨其作为卵巢癌肿瘤标记物的可能性。方法 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了 30例卵巢癌和 10例卵巢腺瘤组织中端粒酶相关蛋白 1(TP1)和人端粒酶蛋白催化亚基 (hTRT)... 目的 研究卵巢良性和恶性上皮性肿瘤中端粒酶蛋白的表达水平及其活性 ,探讨其作为卵巢癌肿瘤标记物的可能性。方法 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了 30例卵巢癌和 10例卵巢腺瘤组织中端粒酶相关蛋白 1(TP1)和人端粒酶蛋白催化亚基 (hTRT)的表达水平 ,并采用TRAP -ELISA方法检测了 30例卵巢癌和 10例卵巢腺瘤组织中的端粒酶活性。结果 免疫组织化学结果显示 ,30例卵巢癌和 10例卵巢腺瘤组织中TP1和hTRT表达阳性率均为 10 0 %,其中卵巢癌的强阳性表达率高于卵巢囊腺瘤 (P <0 0 1) ,TP1和hTRT的表达强度无明显差别。TRAP ELISA方法检测发现 30例卵巢癌组织中 ,2 8例检测到端粒酶活性 ,阳性率为 93.3%;10例卵巢腺瘤中 ,仅 1例浆液性乳头状腺瘤检测到端粒酶活性 ,阳性率为 10 %(P <0 0 0 1)。结论 本研究的结果表明卵巢良性和恶性上皮性肿瘤中端粒酶蛋白TP1和hTRT的表达水平与端粒酶活性之间无明显相关性 ,端粒酶活性的检测与卵巢癌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 ,有望成为卵巢癌的一种肿瘤标记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恶性上皮性肿瘤 端粒酶蛋白 表达 活性 良性上皮性肿瘤 卵巢癌 卵巢腺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鼠端粒酶蛋白亚单位重组腺病毒载体的构建及鉴定 被引量:2
4
作者 姜楠 陆敏强 +5 位作者 李华 蔡常洁 杨扬 许赤 冯炼强 陈规划 《中山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11-14,共4页
目的构建小鼠端粒酶蛋白亚单位(mousetelomerasereversetranscriptase,mTERT)基因重组腺病毒载体,为下一步研究其体外表达和动物实验研究提供基础。方法从肝癌细胞中提取总RNA,采用RT-PCR技术扩增mTERT的基因编码区序列,将序列定向克隆... 目的构建小鼠端粒酶蛋白亚单位(mousetelomerasereversetranscriptase,mTERT)基因重组腺病毒载体,为下一步研究其体外表达和动物实验研究提供基础。方法从肝癌细胞中提取总RNA,采用RT-PCR技术扩增mTERT的基因编码区序列,将序列定向克隆至真核表达载体pAC,将此表达质粒与腺病毒重组质粒pJM17共同转染293细胞,经同源重组产生重组腺病毒载体Ad-mTERT,纯化后的重组腺病毒载体Ad-mTERT在293细胞大量扩增并通过氯化铯密度梯度离心法纯化,测定病毒滴度。结果PCR及酶切证实:mTERTDNA正确克隆到穿梭质粒pAC中,带mTERTDNA的表达盒成功重组到腺病毒载体基因组E1A缺失区,并在293细胞中成功包装出具有感染活性的重组腺病毒Ad-mTERT。结论成功构建了小鼠TERT基因重组腺病毒载体,为研究其用于肿瘤的基因治疗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鼠端粒酶蛋白亚单位 重组腺病毒载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子宫颈组织中端粒酶人端粒酶RNA组分基因表达和人端粒酶蛋白基因编码催化蛋白亚基mRNA的相关性分析 被引量:2
5
作者 宋建明 周平 +2 位作者 吴俊辉 昝沁 许美权 《山西医药杂志(上半月)》 CAS 2009年第12期1081-1083,共3页
目的探讨端粒酶、人端粒酶RNA组分(hTR)基因表达、分布及其与人端粒酶蛋白基因编码催化蛋白亚基(hTERT)基因表达的关联性。方法对51例宫颈活检组织进行端粒酶hTR、hTERT基因原位杂交检测。结果51例组织中28例hTR原位杂交阳性,32例hTERT... 目的探讨端粒酶、人端粒酶RNA组分(hTR)基因表达、分布及其与人端粒酶蛋白基因编码催化蛋白亚基(hTERT)基因表达的关联性。方法对51例宫颈活检组织进行端粒酶hTR、hTERT基因原位杂交检测。结果51例组织中28例hTR原位杂交阳性,32例hTERT阳性,表达随着病变的严重程度而增加。在高度鳞状上皮内病变(HSIL)/宫颈鳞状上皮癌(SCC)和低度鳞状上皮内病变(LSIL)/炎症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而且hTR和hTERT表达具有相关性(P<0.05)。结论在宫颈病变组织中,检测hTR基因表达情况可用于宫颈癌的早期诊断和鉴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端粒酶RNA 端粒酶蛋白基因编码催化蛋白亚基 宫颈疾病 原位杂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端粒酶蛋白亚单位在骨巨细胞瘤组织中的表达 被引量:1
6
作者 王林 董书堃 文剑明 《癌症》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1期1263-1266,共4页
关键词 表达 骨巨细胞瘤 端粒酶蛋白亚单位 基因表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肝癌中端粒酶蛋白hTRT基因检测与P53、N-ras、nm23H1、PCNA表达及其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5
7
作者 陈莉 陈玉泉 +1 位作者 施裕新 鄂群 《南通医学院学报》 2000年第4期340-343,共4页
目的 :研究小肝癌中端粒酶蛋白 h TRT基因与 P5 3蛋白、N- ras蛋白、 nm2 3H1蛋白、PCNA表达及其相关性。方法 :在 2 0例小肝癌中用原位杂交 ,免疫组化方法检测 h TRT基因与 P5 3蛋白、N- ras蛋白、nm2 3H1蛋白、PCNA的表达。结果 :h TR... 目的 :研究小肝癌中端粒酶蛋白 h TRT基因与 P5 3蛋白、N- ras蛋白、 nm2 3H1蛋白、PCNA表达及其相关性。方法 :在 2 0例小肝癌中用原位杂交 ,免疫组化方法检测 h TRT基因与 P5 3蛋白、N- ras蛋白、nm2 3H1蛋白、PCNA的表达。结果 :h TRT阳性信号检出率 80 % (16 / 2 0 ) ,其余蛋白检出阳性率 P5 3为 35 % (7/ 2 0 ) ,N- ras为90 % (18/ 2 0 ) ,nm 2 3H1为 85 % (17/ 2 0 )及 PCNA强阳性率为 5 5 % (11/ 2 0 ) ;癌中 h TRT阳性信号、P5 3蛋白、PCNA表达强度显著高于癌旁非癌组织 (P<0 .0 5 ) ;癌不同分化组中 P5 3蛋白、nm2 3H1、PCNA表达有显著差异 (P<0 .0 5 ) ;癌中 h TRT阳性信号分布有膜型和浆型两种形式 ,其分布形式、信号强度均与 PCNA阳性强度密切相关 (P<0 .0 1) ,但未检出与 P5 3、N- ras、nm 2 3H1有明显相关性。 nm2 3H1,N- ras在癌与非癌中表达较高。结论 :肝癌发生发展不同阶段有多种基因各自发挥着不同的作用 ,P5 3异常表达是肝癌多基因变化的基础。端粒酶活化发生在肝癌早期 ,是肝细胞增生和恶性转化所必需 ,其检出结果对鉴别肿瘤恶变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肝癌 端粒酶蛋白 HTRT基因 原位杂交 P53 PCN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端粒酶蛋白hTRT基因表达在小肝癌诊断中的价值 被引量:1
8
作者 李立人 《中国临床医学》 2003年第2期151-153,共3页
目的 :探讨端粒酶蛋白hTRT基因表达在小肝癌诊断中的价值。方法 :选择具有完整病理资料的 2 0例小肝癌 ,用原位杂交、免疫组化技术检测端粒酶蛋白hTRT基因、P5 3蛋白和PCNA的表达 ,然后将hTRT的表达与小肝癌病理表现对照。结果 :2 0例... 目的 :探讨端粒酶蛋白hTRT基因表达在小肝癌诊断中的价值。方法 :选择具有完整病理资料的 2 0例小肝癌 ,用原位杂交、免疫组化技术检测端粒酶蛋白hTRT基因、P5 3蛋白和PCNA的表达 ,然后将hTRT的表达与小肝癌病理表现对照。结果 :2 0例小肝癌中hTRT阳性率为 80 % (16 / 2 0 )、P5 3阳性率为 35 % (7/ 2 0 )、PCNA强阳性率为 5 5 % (11/ 2 0 ) ,3种指标在癌中表达强度显著高于癌旁组织中表达 (P <0 .0 5 ) ,癌旁相对正常组织中未检出阳性。hTRT阳性率与病理表现无显著关系 (P<0 .0 5 )。结论 :在小肝癌发生发展的多基因作用中 ,端粒酶对肝细胞的增生和恶变起重要作用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端粒酶蛋白 HTRT基因 小肝癌 诊断 原位杂交技术 免疫组化技术 PCNA 基因表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Bim蛋白、端粒酶蛋白在骨恶性纤维组织细胞瘤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被引量:3
9
作者 李盛 李伟 《解放军医药杂志》 CAS 2014年第8期46-49,共4页
目的探讨淋巴细胞瘤-2(Bcl-2)相互作用的细胞凋亡调节因子(bcl-2 interacting mediator of cell death,Bim)蛋白、端粒酶蛋白在骨恶性纤维组织细胞瘤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EnVisionTM)法分别检测40例骨恶性纤维组织细... 目的探讨淋巴细胞瘤-2(Bcl-2)相互作用的细胞凋亡调节因子(bcl-2 interacting mediator of cell death,Bim)蛋白、端粒酶蛋白在骨恶性纤维组织细胞瘤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EnVisionTM)法分别检测40例骨恶性纤维组织细胞瘤组织(观察组)及40例骨恶性纤维组织细胞瘤旁组织(对照组)中Bim、端粒酶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 Bim蛋白、端粒酶蛋白在观察组、对照组阳性率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8.71,P<0.01;χ2=22.17,P<0.01)。Bim蛋白、端粒酶蛋白的表达均与骨恶性纤维组织细胞瘤直径、临床分期有关(P<0.05),而与患者年龄、性别、肿瘤部位及组织学类型无关(P>0.05)。Bim蛋白与端粒酶蛋白在骨恶性纤维组织细胞瘤组织中的表达呈显著负相关(r=-0.56,P<0.01)。结论 Bim蛋白和端粒酶蛋白均参与了骨恶性纤维组织细胞瘤的形成,同时检测这2项指标有利于判断肿瘤恶性程度及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组织细胞瘤 恶性纤维 肿瘤 骨组织 BIM蛋白 端粒酶蛋白 免疫组织化学 基因表达调控 肿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胃粘膜细胞涂片检测端粒酶蛋白对胃癌诊断价值的研究
10
作者 贺晓慧 王润田 +2 位作者 张波 杨邵敏 张玥 《中国预防医学杂志》 CAS 2003年第3期177-180,共4页
目的 通过检测磁定位采集器采集的胃粘膜细胞涂片中端粒酶hTERT蛋白的表达 ,探讨其对胃癌诊断的价值。方法 采用抗人hTERT单克隆抗体 ,以免疫组化法检测通过磁定位采集器收集的 113例胃粘膜细胞涂片标本的hTERT蛋白表达。结果  2 8... 目的 通过检测磁定位采集器采集的胃粘膜细胞涂片中端粒酶hTERT蛋白的表达 ,探讨其对胃癌诊断的价值。方法 采用抗人hTERT单克隆抗体 ,以免疫组化法检测通过磁定位采集器收集的 113例胃粘膜细胞涂片标本的hTERT蛋白表达。结果  2 8例经组织病理学确诊的胃癌患者的涂片标本中 ,15例被细胞病理学诊断为癌 ,其中 14例hTERT阳性 ;2例被细胞病理学诊断为可疑癌的标本中 ,1例hTERT阳性 ;5例镜下查到不典型增生细胞的标本中 ,3例hTERT阳性 ;6例细胞病理学阴性的标本中 ,5例hTERT阳性。细胞涂片hTERT检测诊断胃癌的灵敏度为82 1%;细胞病理学诊断胃癌的灵敏度为 60 7%。同时 ,在 2 3例重度肠化标本中 ,测得 2例hTERT阳性 ,其余各良性病变组均为阴性。结论 磁定位采集胃粘膜细胞涂片标本的hTERT检测结合细胞病理学诊断可作为胃癌筛检和诊断的敏感而有效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粘膜细胞涂片 检测 端粒酶蛋白 胃癌 诊断 免疫组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端粒酶蛋白催化亚基在兔颌面部肿瘤细胞周期中的活性研究
11
作者 熊子云 赵艾君 +3 位作者 王为 印爱军 袁群芳 周明 《山西医药杂志》 CAS 2018年第9期991-993,共3页
近30年以来,随着医疗科技的发展进步,人们在头颈肿瘤方面的研究探索取得了巨大的突破,从微观水平到病理形态学的宏观水平研究肿瘤的发生具体机制,从分子水平尽早采取相应的防预措施是当今研究的难点和热点。不难分析,探测和分析端粒酶... 近30年以来,随着医疗科技的发展进步,人们在头颈肿瘤方面的研究探索取得了巨大的突破,从微观水平到病理形态学的宏观水平研究肿瘤的发生具体机制,从分子水平尽早采取相应的防预措施是当今研究的难点和热点。不难分析,探测和分析端粒酶蛋白催化亚基在头颈肿瘤细胞周期扮演的调控角色的活性表达同样作为尤为关键和作用地位重要的临床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瘤细胞周期 端粒酶蛋白 催化亚基 活性表达 颌面部 分子水平 头颈肿瘤 病理形态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干扰和过表达端粒酶卡哈尔体蛋白1小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生物学特性对比
12
作者 林书倩 赵玺龙 +3 位作者 高景 潘兴华 李自安 阮光萍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1期6616-6624,共9页
背景:随着年龄的增长,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功能逐渐降低,延缓骨髓间充质干细胞自身衰老成为一项重要课题。目的:通过改变端粒酶卡哈尔体蛋白1(telomerase cajal body protein 1,TCAB1)基因的表达,探讨延缓骨髓间充质干细胞衰老的途径。方... 背景:随着年龄的增长,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功能逐渐降低,延缓骨髓间充质干细胞自身衰老成为一项重要课题。目的:通过改变端粒酶卡哈尔体蛋白1(telomerase cajal body protein 1,TCAB1)基因的表达,探讨延缓骨髓间充质干细胞衰老的途径。方法:细胞贴壁法培养小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应用重组慢病毒技术过表达或干扰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中的TCAB1基因,采用qPCR检测衰老相关基因P16、P21、P53、P27的表达,qPCR检测Telomere的表达判断端粒的相对长度;Western blot检测衰老蛋白P16、P21、P53、P27的表达;CCK-8法检测细胞增殖情况;Annexin V-PE/7-AAD细胞凋亡试剂盒检测细胞凋亡情况。结果与结论:过表达TCAB1基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中衰老相关基因及蛋白的表达量下降,端粒相对长度增加,细胞增殖能力较强,细胞凋亡数量较少,细胞呈现年轻状态;干扰TCAB1基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中衰老相关基因及蛋白的表达量上升,端粒相对长度缩短,细胞增殖能力较弱,细胞凋亡数量较多,细胞呈现衰老状态。以上结果表明,在适当范围内增加TCAB1的表达量,可以延缓细胞衰老的速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 端粒酶卡哈尔体蛋白1 衰老 过表达 干扰 细胞增殖 细胞凋亡 工程化干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葛花解酲方对肝癌细胞原位移植瘤小鼠端粒酶蛋白表达水平的影响 被引量:6
13
作者 王镜辉 唐东昕 +5 位作者 黄慧 罗莉 龙奉玺 李军 王定雪 杨柱 《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4期73-78,共6页
目的:探讨葛花解酲方对肝癌小鼠端粒酶蛋白的影响。方法:Balb/C小鼠32只,除正常组8只外,其余制备供瘤体,建立H22小鼠肝癌细胞原位移植瘤模型,并随机分成3组,每组8只,分别为模型组、葛花解酲方低、高剂量组(20,40 g·kg^(-1))。给药... 目的:探讨葛花解酲方对肝癌小鼠端粒酶蛋白的影响。方法:Balb/C小鼠32只,除正常组8只外,其余制备供瘤体,建立H22小鼠肝癌细胞原位移植瘤模型,并随机分成3组,每组8只,分别为模型组、葛花解酲方低、高剂量组(20,40 g·kg^(-1))。给药组以中药水煎剂ig,正常组代以生理盐水,观察小鼠一般情况;体重、肝脏指数的变化;HE染色观察肝脏病理损伤的情况;ELISA检测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谷氨酰转移酶(GGT)的变化;Western blot检测肝脏端粒酶蛋白含量的变化。结果: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体重明显降低,肝脏指数,ALT,AST,GGT水平及端粒酶蛋白水平明显升高(P<0.05);与模型组比较,葛花解酲方高、低剂量组小鼠体重明显升高,ALT,AST,GGT及端粒酶蛋白水平明显降低(P<0.05)。病理结果显示,模型组小鼠肝组织和细胞异型性明显,给药后小鼠肝脏病理损伤有所减轻。结论:葛花解酲方能减轻肝脏损伤,保护肝功能,通过抑制端粒酶蛋白表达,抑制其异常激活引起的细胞无限增殖,对小鼠肝癌原位移植瘤有一定的防治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葛花解酲方 肝癌 原位移植瘤 肝功能 端粒酶蛋白
原文传递
端粒酶与凋亡相关蛋白在卵巢交界性肿瘤中的表达 被引量:3
14
作者 刘素香 申彦 孙保存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149-152,共4页
目的:探讨端粒酶蛋白亚单位(hTERT)与凋亡相关蛋白(bcl-2、caspase-3)在卵巢上皮性交界性肿瘤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选取天津市肿瘤医院病理科存档的卵巢上皮性交界性肿瘤41例,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hTERT、bcl-2与caspase-3在肿瘤... 目的:探讨端粒酶蛋白亚单位(hTERT)与凋亡相关蛋白(bcl-2、caspase-3)在卵巢上皮性交界性肿瘤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选取天津市肿瘤医院病理科存档的卵巢上皮性交界性肿瘤41例,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hTERT、bcl-2与caspase-3在肿瘤组织中的表达,与22例良性、30例恶性肿瘤进行比较,并探讨三者间表达的相关性。结果:1)hTERT在卵巢交界性肿瘤中阳性率为46.3%,而良性与恶性肿瘤分别为36.4%,73.3%,与交界性肿瘤相比,恶性肿瘤阳性率明显升高(P=0.023),而良性肿瘤与之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446)。2)bcl-2和caspase-3在卵巢交界性肿瘤中阳性率为58.5%和73.2%,良性与恶性肿瘤分别为59.1%、72.7%和86.7%、43.3%,其中bcl-2的阳性率在交界性肿瘤中明显低于恶性肿瘤(P=0.010),caspase-3反之(P=0.011);但它们在交界性肿瘤中的表达无相关性(r=-0.063,P>0.05),且二者在交界性与良性肿瘤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966,0.970)。3)对93例卵巢肿瘤研究发现,hTERT与bcl-2蛋白表达无相关性(r=0.037,P>0.05);hTERT与caspase-3表达呈显著负相关(χ2=4.8109,r=-0.227,P<0.05)。结论:hTERT蛋白表达可以反映端粒酶活性与hTERTmRNA水平,与凋亡相关蛋白(bcl-2、caspase-3)的联合检测可进一步判断卵巢交界性肿瘤良恶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卵巢肿瘤 交界性 端粒酶蛋白亚单位(hTERT)凋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端粒酶及蛋白亚单位在骨巨细胞瘤中的表达 被引量:2
15
作者 王林 董书堃 文剑明 《中山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B03期125-126,共2页
【目的】检测人端粒酶活性和端粒酶蛋白亚单位(human telomerase catalytic subunit,hTERT)基因在不同分级骨巨细胞瘤组织中的表达情况。【方法】收集骨巨细胞瘤样本并进行病理学分级,采用 TRAP 方法检测端粒酶活性,RT-PCR方法检测各样... 【目的】检测人端粒酶活性和端粒酶蛋白亚单位(human telomerase catalytic subunit,hTERT)基因在不同分级骨巨细胞瘤组织中的表达情况。【方法】收集骨巨细胞瘤样本并进行病理学分级,采用 TRAP 方法检测端粒酶活性,RT-PCR方法检测各样本中 hTERT 基因的表达,经薄层分析扫描进行定量分析。【结果】约80%的骨巨细胞瘤组织中有端粒酶活性表达,与表达组织学分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4例骨巨细胞瘤Ⅰ级样本不表达 hTERT 基因或表达极弱,13例骨巨细胞瘤Ⅱ级与3例骨巨细胞瘤Ⅲ级的样本有较高的 hTERT 基因表达水平,与骨巨细胞瘤Ⅰ级的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骨巨细胞瘤Ⅱ级与Ⅲ级的 hTERT 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复发样本 hTERT 基因表达亦较其他样本明显增高。【结论】骨巨细胞瘤组织中可检测到端粒酶活性和 hTERT 基因,hTERT 基因表达量可为骨巨细胞瘤分级及生物学行为的预测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端粒酶 端粒酶蛋白亚单位 基因表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端粒酶蛋白催化亚单位基因逆转录病毒真核表达质粒的构建及其对人乳腺癌相关成纤维细胞增殖的影响 被引量:1
16
作者 彭琼乐 王黎阳 +3 位作者 赵浏阳 孙艳 柳满然 彭惠民 《中国生物制品学杂志》 CAS CSCD 2012年第12期1594-1598,共5页
目的构建人端粒酶蛋白催化亚单位(Human telomerase reverse transcriptase,hTERT)逆转录病毒真核表达质粒,并检测其在人乳腺癌相关的成纤维细胞(Cancer-associated fibroblast,CAF)中的表达及其对CAF增殖的影响。方法扩增pIRES-EGFP-hT... 目的构建人端粒酶蛋白催化亚单位(Human telomerase reverse transcriptase,hTERT)逆转录病毒真核表达质粒,并检测其在人乳腺癌相关的成纤维细胞(Cancer-associated fibroblast,CAF)中的表达及其对CAF增殖的影响。方法扩增pIRES-EGFP-hTERT质粒,酶切回收hTERT片段,正向克隆至逆转录病毒载体pBABE-puro上,构建重组质粒pBABE-puro-hTERT,转染PT67细胞,进行逆转录病毒的包装。将PT67细胞上清感染原代培养的人乳腺癌CAF,荧光定量PCR和Westernblot分别检测hTERT基因在人乳腺癌CAF中的转录和表达,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的增殖情况。结果重组质粒pBABE-puro-hTERT经酶切和测序证实构建正确;与未处理的人乳腺癌CAF和感染pBABE-puro的细胞相比,感染重组质粒的人乳腺癌CAF中hTERT基因mRNA的转录水平及蛋白的表达水平均明显增强,其增殖指数也明显增加(P<0.05)。结论成功构建了hTERT基因逆转录病毒真核表达质粒,其能增强人乳腺癌CAF的增殖能力,为乳腺癌微环境CAF的研究提供了良好的细胞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端粒酶蛋白催化亚单位 逆转录病毒 乳腺癌 肿瘤相关的成纤维细胞 细胞增殖
原文传递
人端粒酶蛋白催化亚单位基因转染对人胚胎成纤维细胞增殖的影响 被引量:1
17
作者 梁光萍 罗向东 杨宗城 《中华烧伤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30-32,共3页
目的探讨外源性人端粒酶蛋白催化亚单位(hTERT)基因转染对人胚胎成纤维细胞(hEF)增殖的影响。方法体外培养hEF。应用脂质体转染法将pIRES2增强性绿色荧光蛋白(EGFP)hTERT正义重组质粒及pIRES2EGFP空载质粒分别导入hEF中,相应称为hEFhTER... 目的探讨外源性人端粒酶蛋白催化亚单位(hTERT)基因转染对人胚胎成纤维细胞(hEF)增殖的影响。方法体外培养hEF。应用脂质体转染法将pIRES2增强性绿色荧光蛋白(EGFP)hTERT正义重组质粒及pIRES2EGFP空载质粒分别导入hEF中,相应称为hEFhTERT和hEFEGFP。采用蛋白质印迹法(Westernblot)检测正常hEF、hEFhTERT、hEFEGFP中hTERT蛋白、分化抑制因子Id1、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及Ⅰ、Ⅲ型胶原的表达水平。用噻唑蓝(MTT)法测定3种细胞的生长曲线,用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周期并计算增殖指数(PI)。结果(1)Westernblot与hEFEGFP和hEF比较,hEFhTERT中的hTERT蛋白、Id1、PCNA和Ⅰ、Ⅲ型胶原表达水平均较高。(2)MTT法细胞接种后第4—6天,hEFhTERT的吸光度(A)值明显高于hEF和hEFEGFP(P<005),接种后1—6dhEF与hEFEGFP的A值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3)细胞周期与hEFEGFP和hEF比较,hEFhTERTG0/G1期细胞较少,S、G2/M期细胞较多;其PI为5747%,高于hEFEGFP(13.13%)和hEF(17.38%)。结论外源性hTERT基因转染可使hEF增殖能力增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GFP 基因转染 增殖 人胚胎成纤维细胞 HTERT蛋白 ID1 接种后 端粒酶蛋白催化亚单位 分化抑制因子 表达水平
原文传递
人端粒酶催化亚单位及其相关蛋白在骨肿瘤中的表达 被引量:2
18
作者 陈剑琳 丘钜世 傅宇阳 《癌症》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9期943-947,共5页
目的:研究骨肿瘤中端粒酶相关基因中,人端粒酶催化亚单位(humantelomerasecatalyticsubunit,hTERT)和人端粒酶相关蛋白(humantelomeraseassociatedprotein,TP1)两个重要成分的表达及对评估肿瘤良、恶性的意义。方法:提取50例手术切除骨... 目的:研究骨肿瘤中端粒酶相关基因中,人端粒酶催化亚单位(humantelomerasecatalyticsubunit,hTERT)和人端粒酶相关蛋白(humantelomeraseassociatedprotein,TP1)两个重要成分的表达及对评估肿瘤良、恶性的意义。方法:提取50例手术切除骨肿瘤组织、2种人成骨肉瘤细胞系Saos-2、OS732和原代培养人成骨细胞的总RNA。用一步RT-PCR方法检测hTERT和TP1mRNA的表达。结果:所有骨肿瘤标本及细胞系均检测到TP1的表达。hTERT在17例良性骨肿瘤、33例骨肉瘤、2种人成骨肉瘤细胞系和人成骨细胞的表达率分别为64.7%、57.6%、0%和0%。良、恶性骨肿瘤间hTERT表达的差异不具有显著性(P>0.05),不同分化程度骨肉瘤间hTERT表达的差异也不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一步RT-PCR是检测端粒酶亚单位的有效方法。hTERT和TP1表达水平的上调在骨肿瘤恶性进展中可能不起主要作用,在骨肿瘤发展和维持中可能有替代性(ALT)机制导致细胞永生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端粒酶 端粒酶催化亚单位 端粒酶相关蛋白 骨肿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hRNA慢病毒对人口腔鳞状细胞癌细胞端粒酶卡侯体蛋白1基因的沉默效应 被引量:2
19
作者 胡玲 孙崇奎 +2 位作者 苟雅萍 李燕 肖丽英 《国际口腔医学杂志》 CAS 2013年第6期720-723,共4页
目的探讨shRNA慢病毒对人口腔鳞状细胞癌Cal27细胞系端粒酶新蛋白,即端粒酶卡侯体蛋白1(TCAB1)基因的沉默效应,以期探索肿瘤基因治疗的新途径。方法根据TCAB1基因,构建慢病毒shTCAB1-A~D,测定病毒滴度;用重组慢病毒体外感染Cal27细胞,... 目的探讨shRNA慢病毒对人口腔鳞状细胞癌Cal27细胞系端粒酶新蛋白,即端粒酶卡侯体蛋白1(TCAB1)基因的沉默效应,以期探索肿瘤基因治疗的新途径。方法根据TCAB1基因,构建慢病毒shTCAB1-A~D,测定病毒滴度;用重组慢病毒体外感染Cal27细胞,荧光显微镜观察绿色荧光蛋白表达推断感染效率;半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检测TCAB1 mRNA水平;Western blot检测TCAB1蛋白质的表达水平;四甲基偶氮唑盐比色(MTT)法检测细胞体外增殖能力;Transwell小室法检测细胞体外侵袭能力改变。结果经PCR与测序鉴定证实成功构建靶向TCAB1的慢病毒RNAi载体,病毒滴度为1.5×108~3×108U·mL-1。荧光显微镜观察显示,绝大部分细胞表达绿色荧光。与空白细胞对照组相比,4种不同的shTCAB1-A~D慢病毒感染组TCAB1 mRNA表达下调48.7%~62.0%;蛋白抑制率达45.6%~77.5%,shTCAB1-C组最明显。shTCAB1-C慢病毒能明显抑制Cal27细胞增殖能力,也能降低其侵袭能力,穿过人工基底膜的平均细胞数明显低于空白对照组及非特异性对照组,侵袭抑制率高达67.5%(P<0.05)。结论成功构建并包装了端粒酶新蛋白TCAB1靶向的RNAi慢病毒,该病毒可高效感染人口腔鳞状细胞癌细胞,产生特异性的基因沉默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端粒酶卡侯体蛋白1 RNA干扰 基因沉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星形细胞胶质瘤中生存素、周期蛋白E和端粒酶相关蛋白的表达与意义
20
作者 王东林 施公胜 +2 位作者 王艳芬 邵伟伟 黄华 《江苏医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7期683-685,758,共4页
目的探讨生存素(survivin)、周期蛋白E(cyclin E)和端粒酶相关蛋白(hTP1)在星形细胞胶质瘤中的表达与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原位杂交法分别检测106例星形细胞胶质瘤组织中生存素、周期蛋白E和hTP1的表达,分析它们之间的相互... 目的探讨生存素(survivin)、周期蛋白E(cyclin E)和端粒酶相关蛋白(hTP1)在星形细胞胶质瘤中的表达与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原位杂交法分别检测106例星形细胞胶质瘤组织中生存素、周期蛋白E和hTP1的表达,分析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结果生存素定位于肿瘤细胞胞浆,周期蛋白E和hTP1主要定位于肿瘤细胞核。生存素、周期蛋白E和hTP1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55.7%(59/106)、61.3%(65/106)和84.9%(90/106)。生存素、周期蛋白E表达和hTP1标记指数均与星形细胞胶质瘤病理分级密切相关(P<0.05)。生存素和周期蛋白E阳性共表达率均为50.9%(54/106),两者的表达呈正相关(P<0.01)。生存素、周期蛋白E表达与hTP1标记指数有相关性(P<0.01)。结论生存素、周期蛋白E和hTP1表达与星形细胞胶质瘤恶性程度有关,其表达异常可能在星形细胞胶质瘤的形成和恶变中发挥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星形细胞胶质瘤 生存素 周期蛋白E 端粒酶相关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