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5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仿真试验的地铁车站站台宽度设计方法及影响因素分析
1
作者 董晓春 沈瑜 +2 位作者 耿天霜 杨陶源 郑宣传 《城市轨道交通研究》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38-143,共6页
[目的]当前站台宽度设计计算方法存在客流预测精度较低、客流密度参数取值宽泛、选择依据不明晰、设计裕量缺少量化依据等问题,需对此提出改进,并基于仿真试验标定站台宽度设计的参数取值。[方法]以《地铁设计规范》的标准为依据,给出... [目的]当前站台宽度设计计算方法存在客流预测精度较低、客流密度参数取值宽泛、选择依据不明晰、设计裕量缺少量化依据等问题,需对此提出改进,并基于仿真试验标定站台宽度设计的参数取值。[方法]以《地铁设计规范》的标准为依据,给出站台服务水平分级标准,提出以站台服务水平为基准的单侧站台宽度设计方法。通过仿真试验对关键参数进行标定,对客运量与单侧站台峰值密度关系曲线最小二乘法拟合得到客流密度理论值与实际值的换算系数。考虑站台宽度的影响因素,对乘客滞留比例、乘客携带大件行李比例通过仿真试验进行客流换算测算,并得到相应条件下的站台宽度计算方法。对于考虑多因素影响的计算场景,设计正交试验对参数进行修正,得到最终的单侧站台宽度计算方法。[结果及结论]单侧站台实际峰值密度约为理论值的0.9倍;乘客滞留和乘客携带大件行李对单侧站台峰值密度的影响分别约相当于1.19和1.75倍的普通上下车乘客;当乘客滞留和乘客携带大件行李两个因素同时作用于单侧站台时,造成的影响高于单因素影响的叠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铁车站 站台宽度 微观仿真 影响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北京地区无柱大跨岛式车站结构选型与站台宽度研究
2
作者 王若愚 《价值工程》 2024年第29期37-39,共3页
本文基于全国各地工程调研,对北京地区无柱大跨岛式车站结构选型进行分析,并重点针对变截面厚板方案存在痛点增加组合结构(顶板钢+混)方案比选。同时,本文对变截面厚板方案及组合结构方案空间效果、经济性等进行分析,以期能为相关工程... 本文基于全国各地工程调研,对北京地区无柱大跨岛式车站结构选型进行分析,并重点针对变截面厚板方案存在痛点增加组合结构(顶板钢+混)方案比选。同时,本文对变截面厚板方案及组合结构方案空间效果、经济性等进行分析,以期能为相关工程提供一定技术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组合结构 变截面厚板 无柱大跨 站台宽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铁车站站台宽度计算方法改进及仿真评价 被引量:11
3
作者 王子甲 陈峰 李小红 《交通运输系统工程与信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168-173,共6页
针对目前设计手册中城市轨道交通车站站台宽度计算存在的问题,本文根据现场调研,借鉴其他国家或地区的设计规范,提出了计入楼扶梯纵向对应宽度的改进站台乘降区宽度测算方法;并采用计算机行人仿真工具,分别根据原方法和改进方法计算得... 针对目前设计手册中城市轨道交通车站站台宽度计算存在的问题,本文根据现场调研,借鉴其他国家或地区的设计规范,提出了计入楼扶梯纵向对应宽度的改进站台乘降区宽度测算方法;并采用计算机行人仿真工具,分别根据原方法和改进方法计算得到的站台宽度建立了案例车站的实体环境,进行仿真分析,得到了两种方法设计的车站的行人密度分布、行人时间损失、站台集散时间等指标.指标对比显示,对站台集散能力起决定作用的是站台楼扶梯,采用改进的计算方法,站台宽度虽然有缩减,但是整体服务水平降低不大,改进的计算方法在满足站台安全舒适性的要求的同时可缩减车站规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交通 计算方法改进 行人仿真 站台宽度 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设屏蔽门的岛式地铁车站站台宽度设计方法 被引量:4
4
作者 吴娇蓉 马山 刘学丽 《同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0期1510-1515,共6页
通过视频识别和实地观测,基于乘客候车行为提出岛式站台乘客候车6个阶段站台功能区域转变的方式,遵循乘客安全候车和顺利流通的原则,提出上、下行列车等待区和流通区互不重叠、相互独立的要求,确定考虑等待区长度和流通区宽度的站台宽... 通过视频识别和实地观测,基于乘客候车行为提出岛式站台乘客候车6个阶段站台功能区域转变的方式,遵循乘客安全候车和顺利流通的原则,提出上、下行列车等待区和流通区互不重叠、相互独立的要求,确定考虑等待区长度和流通区宽度的站台宽度设计方法,并与现行规范站台宽度设计方法对比,说明现行方法在实际运行中存在的问题.而新方法符合加设屏蔽门的站台运行特点,可以为轨道站设计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岛式站台 屏蔽门 站台宽度 候车行为 等待区 主要流通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乘客动态分布与站台宽度的研究 被引量:23
5
作者 沈景炎 《城市轨道交通研究》 2001年第1期21-25,共5页
通过车站站台上乘客的动态变化,研究“列车到达前──列车到达后”的乘客动态分布图形和相关参数,研究站台乘降区的合理规模以及简易的计算方法和图表,为车站站台宽度计算和设计提供一条新的思路和新的方法。
关键词 城市轨道交通 车站 站台宽度 站台乘降区 动态分析 乘客动态分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BA暗挖双层车站站台宽度对车站建筑和结构影响的研究 被引量:2
6
作者 童利红 孙为东 王文胜 《市政技术》 2014年第5期65-69,共5页
地铁车站站台宽度是评价车站规模和能力的重要因素,因此重点研究了PBA暗挖双层车站不同站台宽度的建筑布局、结构形式和工程造价。通过分析认为14 m双层双柱岛式车站具有较好的经济技术性,可为今后车站设计提供积极的指导作用。
关键词 地铁 PBA暗挖双层车站 站台宽度 车站建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铁站台宽度及疏散计算的研究 被引量:5
7
作者 魏重丽 《甘肃科技》 2009年第12期120-122,共3页
火灾是地铁灾害中最常见的灾害,如何在设计中满足安全疏散?尽量减小火灾对人民生命财产的威胁。地铁建筑设计工作者是采用地铁规范中现有的公式进行安全疏散的计算,但是现有的规范是采用日本的计算方法,而规范中针对安全疏散公式的条文... 火灾是地铁灾害中最常见的灾害,如何在设计中满足安全疏散?尽量减小火灾对人民生命财产的威胁。地铁建筑设计工作者是采用地铁规范中现有的公式进行安全疏散的计算,但是现有的规范是采用日本的计算方法,而规范中针对安全疏散公式的条文解释并不是很清楚,很多设计者在实际的工程设计中对规范公式的理解、取值各不相同,如果取值偏小就很可能导致车站的实际疏散宽度不能满足火灾时疏散要求。笔者经过和国内几家设计地铁的大型设计院调查研究,对地铁站台宽度及疏散宽度的计算进行了分析,举例介绍了武汉地铁2号线站台宽度及疏散宽度的计算。如果不能正确的运用规范公式,这对地铁的安全疏散埋下隐患,但是如果在设计阶段就正确运用了公式,那么就可以减少火灾情况下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铁 站台宽度 火灾 疏散 建筑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同台换乘站站台宽度计算方法研究 被引量:4
8
作者 李颖 毛保华 +1 位作者 杜鹏 陈志杰 《交通运输系统工程与信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148-153,共6页
以同台换乘站台为对象,研究了同台换乘站台乘客的动态分布规律,提出了同台换乘站台最高聚集人数的计算方法;分析了乘降区、集散区宽度计算的控制点,在既有规范按方向计算乘降区宽度的基础上,通过两方向乘降区宽度合并计算改进了岛式站... 以同台换乘站台为对象,研究了同台换乘站台乘客的动态分布规律,提出了同台换乘站台最高聚集人数的计算方法;分析了乘降区、集散区宽度计算的控制点,在既有规范按方向计算乘降区宽度的基础上,通过两方向乘降区宽度合并计算改进了岛式站台宽度计算方法.以某同台换乘站为例,按本文方法计算的站台宽度值为11.8 m,大于现有设计规范的计算值9.9 m,小于美国B级服务水平下的计算值12.4 m.通过仿真,比较了该站台3种宽度下的客流密度,结果表明:按我国现行方法,站台乘降区客流密度最高达2.5人/m^2,集散区客流密度最高达0.8人/m^2;按本文方法,分别降至2.0人/m^2、0.6人/m^2;按美国规范,分别为1.8人/m^2、0.5人/m^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交通 计算方法改进 最高聚集人数 站台宽度 同台换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日城市轨道交通站台宽度对比研究 被引量:3
9
作者 柴小艳 叶霞飞 《城市轨道交通研究》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72-75,共4页
站台宽度是影响城市轨道交通车站规模的关键因素。通过对日本和中国的城市轨道交通车站站台宽度计算公式的对比分析,总结城市轨道交通车站站台宽度的影响因素,研究中日轨道交通车站站台宽度设计计算方面存在的差异。并针对目前我国城市... 站台宽度是影响城市轨道交通车站规模的关键因素。通过对日本和中国的城市轨道交通车站站台宽度计算公式的对比分析,总结城市轨道交通车站站台宽度的影响因素,研究中日轨道交通车站站台宽度设计计算方面存在的差异。并针对目前我国城市轨道交通车站站台宽度设计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建议:对地理位置、功能性质不同的车站,站台宽度计算也应不同;站台宽度计算公式应全面考虑影响因素,合理设计站台设施布局,以改善站台环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轨道交通 车站 站台宽度 计算公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京张高铁八达岭长城站站台宽度计算及舒适度分析 被引量:5
10
作者 赵琳 孙行 +1 位作者 吕刚 何佳 《铁道标准设计》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87-94,共8页
八达岭长城站是京张高速铁路唯一的地下车站,也是我国第一座深埋地下的高铁车站。八达岭长城站具有车站埋深大、客流集中、进出站行程较远、进站乘客站台等候时间长等特点。为了提高旅客舒适度和车站服务水平,改善站台空间环境和旅客心... 八达岭长城站是京张高速铁路唯一的地下车站,也是我国第一座深埋地下的高铁车站。八达岭长城站具有车站埋深大、客流集中、进出站行程较远、进站乘客站台等候时间长等特点。为了提高旅客舒适度和车站服务水平,改善站台空间环境和旅客心理感受,通过对八达岭长城站站台基本方案及3种加宽方案站台安全、舒适度及客流模拟分析,得出站台加宽之后均满足疏散及施工安全要求,且极大提高了站台区域的服务水平。三个站台加宽方案中,从整体的造价、服务水平等方面综合比较,推荐站台加宽方案1,站台加宽长度376 m最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速铁路 地下车站 站台宽度 客流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市轨道交通换乘站站台宽度计算中客流取值的修正方法 被引量:3
11
作者 郭福强 叶霞飞 《都市快轨交通》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67-71,共5页
针对现有城市轨道交通换乘站站台宽度计算中客流取值存在的问题,基于换乘站客流冲击性特征,给出城市轨道交通换乘站的换乘客流冲击系数的定义。在此基础上,根据换乘站的不同换乘线路行车间隔的差异性,提出城市轨道交通两线或多线换乘站... 针对现有城市轨道交通换乘站站台宽度计算中客流取值存在的问题,基于换乘站客流冲击性特征,给出城市轨道交通换乘站的换乘客流冲击系数的定义。在此基础上,根据换乘站的不同换乘线路行车间隔的差异性,提出城市轨道交通两线或多线换乘站的换乘客流冲击系数计算方法;并结合原始客流预测值,提出城市轨道交通换乘站站台宽度计算中客流取值的修正方法。最后,以已运营换乘站为对象进行案例研究,说明修正方法的合理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轨道交通 换乘站 冲击系数 站台宽度计算 客流取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市轨道交通站台宽度计算方法研究 被引量:4
12
作者 郭福强 叶霞飞 《城市轨道交通研究》 北大核心 2019年第8期108-112,117,共6页
针对现有城市轨道交通站台宽度计算方法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对站台区域进行合理划分,候车乘客单排队列密度的城市轨道交通站台宽度计算的新方法。以已运营轨道交通车站为对象进行案例研究,验证了所提出的城市轨道交通站台宽度计算方法比... 针对现有城市轨道交通站台宽度计算方法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对站台区域进行合理划分,候车乘客单排队列密度的城市轨道交通站台宽度计算的新方法。以已运营轨道交通车站为对象进行案例研究,验证了所提出的城市轨道交通站台宽度计算方法比我国现行《地铁设计规范》的站台宽度计算公式更合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轨道交通 站台宽度 计算方法 队列密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铁车站站台宽度设计再思考 被引量:5
13
作者 刘立军 朱文辰 《铁道标准设计》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34-38,共5页
通过实地调研各地客流较大的地铁车站,分析站台客流分布以及运行特征,同时结合笔者多年从事轨道交通建筑设计经验以及对现行《地铁设计规范》(GB50157-2003)的分析理解,指出现行规范中关于车站站台宽度理论计算与实际运营需求存在的问... 通过实地调研各地客流较大的地铁车站,分析站台客流分布以及运行特征,同时结合笔者多年从事轨道交通建筑设计经验以及对现行《地铁设计规范》(GB50157-2003)的分析理解,指出现行规范中关于车站站台宽度理论计算与实际运营需求存在的问题、产生的原因,根据站台客流分布以及疏散特征提出相关解决方案,为今后的地铁设计提供新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铁 设计规范 站台宽度 静态客流 动态客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于路中侧式高架站最小站台宽度取值的分析
14
作者 王澄 《山西建筑》 2012年第26期14-16,共3页
阐明了站台宽度在轨道交通侧式高架站建筑设计中的重要性及其影响因素,针对现行侧式高架站建筑方案进行了优化设计,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分析探讨了侧式高架站站台宽度的适宜取值,并得出了较精确的结论,对今后轨道交通高架站方案设计具有参... 阐明了站台宽度在轨道交通侧式高架站建筑设计中的重要性及其影响因素,针对现行侧式高架站建筑方案进行了优化设计,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分析探讨了侧式高架站站台宽度的适宜取值,并得出了较精确的结论,对今后轨道交通高架站方案设计具有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轨道交通 车站设计 侧式高架站 站台宽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铁换乘站侧站台宽度计算方法研究
15
作者 王幼鹏 《广东土木与建筑》 2023年第10期96-99,共4页
随着城市地铁线网客流快速增长,换乘站原始设计的客流及结构难以满足客流运动规律,很多换乘站出现客流堆积的情况,短时间超大客流对于运营造成较大安全隐患。依托广州地铁换乘车站实际客流数据,通过分析现有规范存在的问题,提出新的侧... 随着城市地铁线网客流快速增长,换乘站原始设计的客流及结构难以满足客流运动规律,很多换乘站出现客流堆积的情况,短时间超大客流对于运营造成较大安全隐患。依托广州地铁换乘车站实际客流数据,通过分析现有规范存在的问题,提出新的侧站台宽度计算模型,在新模型中考虑了站台上乘客的分布情况,并根据节点站(始发站、通过站)的特点,给出两种计算方法下人流密度ρ的取值建议,为计算车站的换乘能力提供依据,并为后续新线接入研究提供了理论支持。对始发站而言,人流密度建议取值为0.35~0.70 m^(2)/人,一般可考虑取0.45 m^(2)/人进行测算;对通过站而言,采取设计规范提供方法1(即同时考虑上下车乘客),候车区人均占地面积建议取值为0.5 m^(2)/人;采取设计规范提供方法2(即仅考虑上车乘客),则候车区人均占地面积建议取值1.0 m^(2)/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换乘 站台宽度 计算方法 人流密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公交化市域铁路设置站台门站台宽度研究探索
16
作者 向若力 《四川建材》 2021年第1期144-144,146,共2页
近年来市域铁路建设步伐加快,站台上设置站台门后如何控制站台宽度是站台设计中重要的技术原则。本文以公交化旅游化市域铁路红塘湾站为例,介绍站台宽度设计研究。
关键词 市域铁 公交化运营 站台 站台宽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公交停靠站站台宽度的研究
17
作者 曾奕林 《城市公共交通》 2010年第5期40-42,共3页
本文在分析轨道交通站台宽度计算模型对公共交通的不适应性的基础上,提出了公交停靠站宽度计算的基本模型,并通过对站台候车区影响因素的分析,以数学建模的思路对站台候车区的宽度进行了重点研究,最终建立公交停靠站站台宽度的计算... 本文在分析轨道交通站台宽度计算模型对公共交通的不适应性的基础上,提出了公交停靠站宽度计算的基本模型,并通过对站台候车区影响因素的分析,以数学建模的思路对站台候车区的宽度进行了重点研究,最终建立公交停靠站站台宽度的计算模型。研究结果表明站台宽度与候车区乘客的分布状态、每辆公交车的平均上车人数以及各站台泊位的停靠线路数有着明显的关系,计算模型基本与实际相符,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交停靠站 站台宽度 候车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铁站方案设计逻辑与站台方案优化——以北京地铁19号线二期工程为例
18
作者 王若愚 《价值工程》 2024年第35期36-39,共4页
本文基于北京地铁19号线二期工程方案设计过程,按照由宏观至具体分析车站线网定位、现状及规划、服务人口、慢行系统、道路层次及站位服务功能,最终确定站位方案。同时,通过对既有参考性较强的运营车站客流情况进行调研,对车站标准布置... 本文基于北京地铁19号线二期工程方案设计过程,按照由宏观至具体分析车站线网定位、现状及规划、服务人口、慢行系统、道路层次及站位服务功能,最终确定站位方案。同时,通过对既有参考性较强的运营车站客流情况进行调研,对车站标准布置进行优化与提升。本文通过展示方案设计过程与分析逻辑,希望能为相关工程设计思路提供一定启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铁设计 站台宽度 无柱车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公交停靠站站台尺寸的研究 被引量:16
19
作者 曾奕林 《交通与运输》 2005年第B07期64-69,共6页
本文从长度和宽度对公交停靠站台的尺寸进行了计算和研究。根据公交车辆在不同停靠站布设形式下,公交进出站所需的长度不同,将公交停靠站分为三类(非港湾式站台、一般港湾式站台以及锯齿型站台);并根据各布设形式下公交进出站的动态过... 本文从长度和宽度对公交停靠站台的尺寸进行了计算和研究。根据公交车辆在不同停靠站布设形式下,公交进出站所需的长度不同,将公交停靠站分为三类(非港湾式站台、一般港湾式站台以及锯齿型站台);并根据各布设形式下公交进出站的动态过程和车辆转弯半径,通过对单个公交停靠泊位长度的研究,分别对三种公交站台的长度进行了确定。同时,在分析轨道交通站台宽度计算模型不适应于地面公共交通的基础上,提出了公交停靠站宽度计算的基本模型,并通过对站台候车区影响因素的分析, 以数学建模的思路对站台候车区的宽度进行了重点研究,最终建立公交停靠站站台宽度的计算模型。最后,通过示例对研究成果进行了应用,结果与实际基本相符,证明该方法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通工程 公交停靠站 站台长度 站台宽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