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论宪法的品格
被引量:1
- 1
-
-
作者
李龙
豆星星
-
机构
浙江大学法学院
-
出处
《南京社会科学》
CSSCI
2003年第9期45-50,共6页
-
文摘
宪法是法,具有与其它部门法相同的共性;宪法更是根本法,具有自己独有的品格。正是由于其品格独特,宪法在整个法律体系中居于核心地位。宪法的品格体现在宪法不仅是立国之法、治国之法、强国之法,而且是权利之法和权力之法。
-
关键词
立国之法
治国之法
强国之法
权利之法
权力之法
-
分类号
D921
[政治法律—宪法学与行政法学]
-
-
题名论宪法精义
- 2
-
-
作者
何士青
-
机构
湖北大学政法与公共管理学院
-
出处
《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625-628,共4页
-
文摘
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具有丰富的内容,其精义在于宪法是立国之法,是设政立国的基础;宪法是立法之法,是其他法律的立法依据;宪法是立权之法,是国家权力正确行使和公民权利有效保障的根本;宪法是立序之法,是营造社会秩序的良方。领会和把握宪法精义,对于制定宪法、完善宪法、实施宪法进而实现国家统一、民族团结、社会稳定等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
关键词
立国之法
立法之法
立权之法
立序之法
-
Keywords
the law to found a state
the law to legislate
the law to establish power and rights
the law to maintain order
-
分类号
D921
[政治法律—宪法学与行政法学]
-
-
题名弘扬宪法精神 贯彻实施宪法
被引量:5
- 3
-
-
作者
李林
翟国强
-
机构
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
中国社会科学院法学研究所
-
出处
《求是》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9期44-46,共3页
-
文摘
宪法是立国之法宝、强国之重器,治国安邦的总章程、治国理政的总规矩。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表决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修正案》,在总体保持我国宪法连续性、稳定性、权威性的基础上,根据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形势新实践,对现行宪法作出适当修改完善,把党和人民在实践中取得的重大理论创新、实践创新、制度创新成果通过国家根本法确认下来。
-
关键词
宪法精神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修正案》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理论创新
第一次会议
国家根本法
立国之法
-
分类号
D921
[政治法律—宪法学与行政法学]
-
-
题名弘扬宪法精神 贯彻实施宪法
- 4
-
-
作者
李林
翟国强
-
机构
中国社会科学院
中国社会科学院法学研究所
-
出处
《石油政工研究》
2018年第3期35-37,共3页
-
文摘
宪法是立国之法宝、强国之重器,治国安邦的总章程、治国理政的总规矩。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表决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修正案》,在总体保持我国宪法连续性、稳定性、权威性的基础上,根据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形势新实践,对现行宪法作出适当修改完善,把党和人民在实践中取得的重大理论创新、实践创新、制度创新成果通过国家根本法确认下来,使之成为国家意志和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遵循,成为国家各项事业、各方面工作的活动准则,成为新时代引领和促进中华民族强起来的国家根本法依据,对于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广泛动员和组织全国各族人民为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而奋斗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
-
关键词
宪法精神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修正案》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国家根本法
理论创新
第一次会议
立国之法
-
分类号
D921
[政治法律—宪法学与行政法学]
-
-
题名北宋的募兵制度及其与当时积弱积贫和农业生产的关系
被引量:17
- 5
-
-
作者
邓广铭
-
出处
《中国史研究》
1980年第4期61-77,共17页
-
文摘
一、北宋政权赋予募兵制度的种种妙用当赵匡胤建立北宋政权之初,他就是以防弊之政作为立国之法的。他不但运用这一原则来“创业”,而且要把这一原则去“垂统”。当他的令弟赵光义刚刚夺取到帝位的第二天,在宣告即位的《赦书》当中,就有如下几句活:先皇帝创业垂二十年,事为之防,曲为之制,纪律已定,物有其常。谨当遵承,不敢逾越。(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一七,开宝九年十月乙卯)
-
关键词
农业生产
北宋
制度
《续资治通鉴长编》
立国之法
赵匡胤
赵光义
政权
-
分类号
K244
[历史地理—中国史]
-
-
题名坚定不移树立和维护宪法权威
- 6
-
-
作者
张力
-
出处
《山东人大工作》
2018年第5期15-16,共2页
-
文摘
宪法是立国之法宝、强国之重器,治国安邦的总章程、治国理政的总规矩。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表决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修正案》,根据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形势、新实践,对现行宪法作出适当修改完善,对更好发挥宪法在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中的重大作用,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
关键词
宪法权威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修正案》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维护
历史意义
第一次会议
立国之法
-
分类号
D921
[政治法律—宪法学与行政法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