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汉坦病毒包膜糖蛋白糖基化位点突变体的构建 被引量:2
1
作者 王炳花 王志玉 《徐州医学院学报》 CAS 2009年第6期380-383,共4页
目的构建汉坦病毒糖基化位点的突变体。方法利用基因定点突变的方法构建了5个糖蛋白突变体,即将G1、G2上的天冬酰胺置换为丙氨酸,根据被替换的位置,突变体分别命名为N134A、N235A、N347A、N399A、N928A。结果构建的5个N-联糖基化位点的... 目的构建汉坦病毒糖基化位点的突变体。方法利用基因定点突变的方法构建了5个糖蛋白突变体,即将G1、G2上的天冬酰胺置换为丙氨酸,根据被替换的位置,突变体分别命名为N134A、N235A、N347A、N399A、N928A。结果构建的5个N-联糖基化位点的突变体,经测序图谱显示原序列中的天冬酰胺(N)均被置换为丙氨酸(A)。结论成功构建了5个糖基化位点的突变体,为进一步研究N-联糖基化的缺失对细胞融合的影响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汉坦病毒 糖基化位点 突变体构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致病性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Nsp1蛋白锌指结构1(ZF1)突变体的构建及活性鉴定
2
作者 赵鹏伟 吴家强 +8 位作者 杜以军 李俊 孙文博 丛晓燕 时建立 彭军 于江 刘月月 王金宝 《中国畜牧兽医》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1-6,共6页
本试验旨在构建高致病性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HP-PRRSV)SX-1株非结构蛋白Nsp1的真核表达质粒,并对Nsp1蛋白锌指结构1(ZF1)进行定点突变,检测其在真核细胞中的表达活性。利用TRIzol法提取总RNA,RT-PCR扩增Nsp1目的基因,经双酶切构建pC... 本试验旨在构建高致病性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HP-PRRSV)SX-1株非结构蛋白Nsp1的真核表达质粒,并对Nsp1蛋白锌指结构1(ZF1)进行定点突变,检测其在真核细胞中的表达活性。利用TRIzol法提取总RNA,RT-PCR扩增Nsp1目的基因,经双酶切构建pCI-neo-Nsp1真核表达质粒后对Nsp1蛋白锌指结构1的8C、10C、25C和28C的4个位点进行定点突变,成功获得分别突变为A和S的8个突变体。转染HeLa细胞,通过间接免疫荧光方法(IFA)和Western blotting检测Nsp1蛋白的活性。IFA结果显示,Flag抗体检测时蛋白质主要分布在细胞质和细胞核中,Myc抗体检测时蛋白质主要分布在细胞核中。Western blotting结果显示,Flag抗体检测时,S突变体出现大小约为44和20ku条带,A突变体出现约为44ku条带;Myc抗体检测时,S突变体出现大小约为44和27ku条带,A突变体出现大小约为44ku条带。试验结果表明,本试验成功构建了Nsp1突变体的真核表达质粒,证实其能在真核细胞中表达,为进一步研究Nsp1蛋白的锌指结构是否对机体Ⅰ型IFN产生起下调作用提供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致病性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SX-1株 Nsp1 突变体构建 活性鉴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先天性长QT综合征HERG-E637K突变体的构建
3
作者 张顺 廉姜芳 +3 位作者 黄晓燕 杨曦 王英 周建庆 《现代实用医学》 2009年第8期828-829,F0003,共3页
目的构建先天性长QT综合征相关HERG基因E637K突变体。方法采用直接PCR法扩增E637K突变体,将扩增的E637K连接到pGEM-T载体。结果成功构建HERG基因E637K突变体pGEM-HERG-E637K,构建的突变体经DNA直接测序显示HERG基因cDNA1909位点碱基G突... 目的构建先天性长QT综合征相关HERG基因E637K突变体。方法采用直接PCR法扩增E637K突变体,将扩增的E637K连接到pGEM-T载体。结果成功构建HERG基因E637K突变体pGEM-HERG-E637K,构建的突变体经DNA直接测序显示HERG基因cDNA1909位点碱基G突变为A。结论用该方法构建了HERG基因E637K突变体,为突变基因的进一步功能研究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QT综合征/先天性 HERG基因 突变体构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DAC2磷酸化区域突变体的构建及其对小鼠成纤维细胞增殖的影响
4
作者 肖勇 黄宏 +4 位作者 郭韡 邢伟 李向云 袁培淞 徐祥 《重庆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3期1729-1731,共3页
目的应用片段缺失突变技术鉴定HDAC2自身磷酸化对其Sumo-E3连接酶活性及蛋白质翻译的影响。方法以前期获得的鼠源性HDAC2Sumo-E3连接酶结构域基因片段为模板,设计片段缺失突变引物,经长片段重叠延伸PCR技术扩增获得片段缺失突变基因片段... 目的应用片段缺失突变技术鉴定HDAC2自身磷酸化对其Sumo-E3连接酶活性及蛋白质翻译的影响。方法以前期获得的鼠源性HDAC2Sumo-E3连接酶结构域基因片段为模板,设计片段缺失突变引物,经长片段重叠延伸PCR技术扩增获得片段缺失突变基因片段,后于Top10大肠杆菌中自然连接扩增获得pcDNA3.1/HDAC2-Sumo-E3连接酶磷酸化结构域缺失突变的真核表达载体。然后将载体转染于L929成纤维细胞瞬时过表达突变基因,再经翻译反应性荧光素酶报告基因实验和Western-blot鉴定HDAC2自身磷酸化修饰对Sumo-E3连接酶介导的报告基因和靶蛋白质表达的影响。最后通过MTT实验检测HDAC2自身磷酸化修饰对其Sumo-E3连接酶介导的L929细胞增殖的影响。结果成功构建获得磷酸化修饰完全缺失的HDAC2片段缺失突变体pcDNA3.1/HDAC2-Sumo-E3(DEL 394-424AA)。LUC报告基因检测结果显示,DEL 394-424AA片段缺失突变体促进LUC翻译是对照组的4.24倍,且能显著促进靶蛋白ODC和c-Myc的表达,以及L929小鼠成纤维细胞的增殖效应。结论 HDAC2自身磷酸化修饰对HDAC2Sumo-E3连接酶活性及其调节的蛋白质翻译和细胞增殖作用起负性调节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DAC2 Sumo-E3连接酶 磷酸化修饰 突变体构建 成纤维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构建微生物突变体的方法综述 被引量:4
5
作者 张念章 逯忠新 《生物技术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68-71,共4页
生物学范畴内的突变是指细胞中的遗传物质发生可遗传的改变,包括DNA碱基对的置换、增添或缺失等结构的变化。人们利用突变生物体进行科学研究和培育新产品。综述了人工构建突变体的几种常用方法及原理,着重介绍了应用基因工程技术进行... 生物学范畴内的突变是指细胞中的遗传物质发生可遗传的改变,包括DNA碱基对的置换、增添或缺失等结构的变化。人们利用突变生物体进行科学研究和培育新产品。综述了人工构建突变体的几种常用方法及原理,着重介绍了应用基因工程技术进行微生物改造的方法,为科研工作和生产实践拓展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构建突变体 微生物 方法 原理 基因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构建MHCⅡ类分子反式激活因子基因突变体抑制转染细胞HLAⅡ类分子的表达 被引量:5
6
作者 欧启水 林琳 +2 位作者 黄立东 陆佩华 周光炎 《中华微生物学和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312-315,共4页
目的 探讨MHCⅡ类分子反式激活因子 (CⅡTA)突变体抑制HLAⅡ类分子表达的可能性。方法 构建不含起始密码子的pcDNA3mCⅡTA2、含起始密码子的pcDNA3mCⅡTA3和含起始密码子及NLS(nuclearlocalizationsignal)的pcDNA3mCⅡTA4突变体。用... 目的 探讨MHCⅡ类分子反式激活因子 (CⅡTA)突变体抑制HLAⅡ类分子表达的可能性。方法 构建不含起始密码子的pcDNA3mCⅡTA2、含起始密码子的pcDNA3mCⅡTA3和含起始密码子及NLS(nuclearlocalizationsignal)的pcDNA3mCⅡTA4突变体。用脂质体转染法将上述 3种突变体及pcDNA3空载体转入HeLa细胞和Raji细胞。用流式细胞术和RT PCR法观察它们对HeLa/Raji细胞HLA DR/DQ分子的诱导性和组成性表达的影响。结果 在细胞和基因水平证实pcDNA3mCⅡTA3和pcDNA3mCⅡTA4对HeLa/Raji细胞HLA DR/DQ的表达起明显抑制作用 ,而pcDNA3mCⅡTA2和pcDNA3空载体无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HCⅡ类分子反式激活因子 突变体构建 HLA-DR/DQ 基因转染 流式细胞术 RT-PCR法
原文传递
抗菌肽Spinigerin α基因定点突变体的构建 被引量:2
7
作者 崔敬爱 王德梅 陈晓平 《食品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35-38,共4页
通过对Spinigerin α抗菌肽的结构分析,结合抗菌肽的抗菌机理,根据毕赤酵母的偏爱密码子对该抗菌肽进行定点突变。将亲水性氮端的碱性赖氨酸分别突变为碱性更强的精氨酸、酸性的天冬氨酸以及中性的丙氨酸,将疏水性碳端的中性亮氨酸突变... 通过对Spinigerin α抗菌肽的结构分析,结合抗菌肽的抗菌机理,根据毕赤酵母的偏爱密码子对该抗菌肽进行定点突变。将亲水性氮端的碱性赖氨酸分别突变为碱性更强的精氨酸、酸性的天冬氨酸以及中性的丙氨酸,将疏水性碳端的中性亮氨酸突变成碱性的精氨酸、酸性的天冬氨酸。将定点突变后的Spinigerin α基因按正确阅读框克隆至穿梭质粒pPICZ α-A上,经PCR鉴定、序列分析,所转化的宿主酵母GS115中含有该突变体,结果表明已成功构建了抗菌肽Spinigerin α基因的突变体,为获得高效的抗菌效果的抗菌肽奠定一定的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pinigerin α抗菌肽 突变体构建 pPICZαA-S′
原文传递
大肠杆菌磷酸甘油酸脱氢酶突变体的构建及抗反馈抑制效应 被引量:2
8
作者 邓辉 陈存武 +1 位作者 孙传伯 韦传宝 《生物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468-477,共10页
磷酸甘油酸脱氢酶(D-3-phosphoglycerate dehydrogenase,PGDH,EC 1.1.1.95)为L-丝氨酸合成途径的关键酶,其编码基因为ser A,其活性受到合成产物L-丝氨酸的反馈抑制调控。为解除丝氨酸的反馈抑制,采用定点突变技术把编码PGDH酶344位组氨... 磷酸甘油酸脱氢酶(D-3-phosphoglycerate dehydrogenase,PGDH,EC 1.1.1.95)为L-丝氨酸合成途径的关键酶,其编码基因为ser A,其活性受到合成产物L-丝氨酸的反馈抑制调控。为解除丝氨酸的反馈抑制,采用定点突变技术把编码PGDH酶344位组氨酸或346位天冬氨酸或364位天冬氨酸的密码子定点突变为丙氨酸密码子。改造后的ser AFbr被连到表达载体pT7-7上,并转入大肠杆菌Escherichia coli BL21(DE3)中进行表达,破壁回收粗酶液,通过DEAE阴离子柱纯化PGDH突变体,并对其酶活性和IC_(50)值进行了测定。结果,野生型PGDH酶IC_(50)值为7μmol/L,而PGDH双突变体N346A/H344A催化活性与野生型相近,在丝氨酸浓度为160 mmol/L时,其酶活仍保持未添加丝氨酸时酶活的96%,基本解除反馈抑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肠杆菌磷酸甘油酸脱氢酶 突变体构建 解除反馈抑制
原文传递
转染II类分子反式激活因子基因突变体抑制猪SLA的表达 被引量:2
9
作者 欧启水 林琳 +2 位作者 黄立东 陆佩华 周光炎 《上海免疫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12-15,共4页
为观察CIITA基因突变体对猪SLA表达的影响 ,用脂质体转染法将pcDNA3及CIITA突变体pcDNA3mCIITA2、pcDNA3mCIITA3和pcDNA3mCIITA4转染入猪血管内皮细胞系PIEC和猪B淋巴细胞系L2 3。利用流式细胞术 /RT PCR检测各种突变体对猪SLA DR、 DQ... 为观察CIITA基因突变体对猪SLA表达的影响 ,用脂质体转染法将pcDNA3及CIITA突变体pcDNA3mCIITA2、pcDNA3mCIITA3和pcDNA3mCIITA4转染入猪血管内皮细胞系PIEC和猪B淋巴细胞系L2 3。利用流式细胞术 /RT PCR检测各种突变体对猪SLA DR、 DQ分子 /mRNA组成性和诱导性表达的影响。发现两种突变体pcDNA3mCIITA3和pcDNA3mCIITA4对PIEC/L2 3细胞SLAII类分子的表达起明显的抑制作用 ,而空载体pcDNA3和不具有起始密码子的突变体pcDNA3mCIITA2无此作用。提示pcDNA3mCIITA3和pcDNA3mCIITA4能抑制猪SLAII类分子的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ⅡTA 突变体构建 SLA-DR/DQ 基因转染
原文传递
Construction of Mutant Population and Analysis of Dwarf Mutants in "6421"(Capsicum annuum L.)through EMS Mutagenesis 被引量:3
10
作者 杨博智 周书栋 +6 位作者 欧立军 刘周斌 马艳青 陈文超 张竹青 戴雄泽 邹学校 《Agricultural Science & Technology》 CAS 2016年第6期1322-1325,1408,共5页
[Objective] The aim was to improve the genetic property of peppers, the mutant population of Capsicum annuum L cultivar "6421" was constructed. [Method] The seeds of "6421" were treated with 0.2% to 1.2% ethyl met... [Objective] The aim was to improve the genetic property of peppers, the mutant population of Capsicum annuum L cultivar "6421" was constructed. [Method] The seeds of "6421" were treated with 0.2% to 1.2% ethyl methane sulfonate to identified LD50, and then 10 000 LD^o of treated seeds were sowed to construct mutant population. The agronomic characters and genetic regularity of dwarf mutants in M4 generation were analyzed. [Result] Our results showed that GR and SSR were 45.2% and 40.2% respectively at 1.0% EMS, close to LD50, with GI (17.6) and seed Ⅵ (19.7) being half of that of control; 562 M4 mutants were identified in 2015, and the mutation could be characterized according 11 major categories and 32 subcategories; Simultaneously, we found that plant height, plant width, diameter of mainstem, length of main-stem, the number of main-stem nodes and branch of lines E29, E58, E142 and E312 were all significantly different from that of the control. The mutation of lines E29, E58 and E312 was all controlled by a single recessive gene. [Conclusionl The study first created a pepper mutant population, which provides not only the germplasm resources for further breeding but also direct and effective materials for genomic study of the pepper.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apsicum annuum L-. EMS MUTAGENESIS Mutant population construc-tion dwarf mutant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植物Tnt1反转录转座子突变体库的特征及应用
11
作者 魏解冰 狄少康 +1 位作者 文江祁 庞永珍 《植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817-826,共10页
植物反转录转座子是转座子中的一大类。目前,在构建突变体库中应用较多的反转录转座子包括Tnt1、Tos17、Tto1和LORE1。该文比较了利用不同反转录转座子构建的植物突变体库的特征,并对目前应用较为广泛的Tnt1突变体库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和... 植物反转录转座子是转座子中的一大类。目前,在构建突变体库中应用较多的反转录转座子包括Tnt1、Tos17、Tto1和LORE1。该文比较了利用不同反转录转座子构建的植物突变体库的特征,并对目前应用较为广泛的Tnt1突变体库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和总结,重点对豆科模式植物蒺藜苜蓿(Medicago truncatula)Tnt1突变体库的构建及其在固氮、代谢和发育等方面的应用进行了系统概括。该综述将有助于全面了解蒺藜苜蓿Tnt1突变体库的特征,并为豆科植物功能基因组学研究提供有益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突变体构建 反转录转座子 Tnt1 蒺藜苜蓿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