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7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数字赋能突发事件网络舆情治理智慧转型:现实困境与策略选择
1
作者 时丹丹 肖家男 《中国林业经济》 2024年第1期81-88,共8页
进入数字化时代以来,我国以AI、大数据、人工智能等为代表的新技术领域加速突破,赋予了突发事件网络舆情治理以新的技术手段,推动了突发事件网络舆情治理的智慧化转型。通过数字赋能下突发事件网络舆情治理的转型逻辑,分析数字赋能突发... 进入数字化时代以来,我国以AI、大数据、人工智能等为代表的新技术领域加速突破,赋予了突发事件网络舆情治理以新的技术手段,推动了突发事件网络舆情治理的智慧化转型。通过数字赋能下突发事件网络舆情治理的转型逻辑,分析数字赋能突发事件网络舆情治理转型的演化机理及现实困境,从提升主体意识、建立公开共享新格局、建立全方位多层次治理体系、完善舆情治理法律保障、加强网络舆情数字化治理人才队伍建设五个方面提出数字赋能下突发事件网络舆情治理智慧转型的优化策略,为政府突破突发事件网络舆情数字化治理困境提供参考。研究发现,政府利用数字技术手段助力突发事件网络舆情治理智慧转型是推进网络文明建设,提升政府公信力,推动政府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有效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20数字赋能 突发事件网络舆情 危机治理 智慧治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事部门水上突发事件网络舆情应对策略初探
2
作者 何辉华 王晓 《珠江水运》 2024年第20期9-11,共3页
当前,水上突发事件网络舆情给公共安全带来严峻挑战。如何有效应对水上突发事件网络舆情成为摆在海事管理部门面前的一大难题,是开创海事现代化发展格局的必然要求。
关键词 海事部门 公共安全 海事管理部门 突发事件网络舆情 有效应对 水上 网络舆情应对 现代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突发事件网络舆情分析模型构建——基于利益相关者视阈 被引量:38
3
作者 郑昌兴 苏新宁 刘喜文 《情报杂志》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71-75,共5页
从利益相关者理论的视阈,结合突发事件网络舆情特点,首先对突发事件网络舆情的主要利益相关者进行了界定,并给出了其作用机理,然后基于利益相关者的影响力、相关度和介入度三个特征指标构建了突发事件网络舆情利益相关者分析模型,对利... 从利益相关者理论的视阈,结合突发事件网络舆情特点,首先对突发事件网络舆情的主要利益相关者进行了界定,并给出了其作用机理,然后基于利益相关者的影响力、相关度和介入度三个特征指标构建了突发事件网络舆情利益相关者分析模型,对利益相关者进行了分类研究,并由此得出了突发事件网络舆情应对处置的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络舆情 突发事件网络舆情 利益相关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突发事件网络舆情研究:回顾、检视及反思 被引量:13
4
作者 张玉亮 《情报杂志》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25-29,11,共6页
突发事件网络舆情研究是当前学术研究的一个重要领域。国外相关研究起步较早且进展迅速,其立足宪政民主服务宗旨、凸现科学技术理性且注重多学科板块知识的交流与互动。国内研究集中在突发事件网络舆情形成及传播、监测与处置、具体部... 突发事件网络舆情研究是当前学术研究的一个重要领域。国外相关研究起步较早且进展迅速,其立足宪政民主服务宗旨、凸现科学技术理性且注重多学科板块知识的交流与互动。国内研究集中在突发事件网络舆情形成及传播、监测与处置、具体部门网络舆情以及网络舆论暴力四个方面。深化突发事件网络舆情研究,应注重舆情技术研究与基础理论研究、治理对策研究的支持与互动,推动研究方法的整合与创新以及范式学习、引鉴与创新的结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突发事件网络舆情 宪政民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突发事件网络舆情治理中的政府决策:过程与机制 被引量:5
5
作者 李鸣 《青海社会科学》 CSSCI 2014年第2期94-99,共6页
突发事件网络舆情具有突发性强、现实性强、传播快速、影响深远等特点。为提高突发事件网络舆情治理能效,增强突发事件应对的主动性,需研究突发事件网络舆情治理中政府决策的过程和机制。文章从网络舆情全生命周期的角度研究了突发事件... 突发事件网络舆情具有突发性强、现实性强、传播快速、影响深远等特点。为提高突发事件网络舆情治理能效,增强突发事件应对的主动性,需研究突发事件网络舆情治理中政府决策的过程和机制。文章从网络舆情全生命周期的角度研究了突发事件网络舆情治理中决策的过程,并以实际发生的案例剖析了一个决策周期内的直接治理和间接治理两类十种治理行为;分析了决策与网络舆情情感、语义和传播范围的关系,设计了突发事件网络舆情治理的三维决策矩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突发事件网络舆情 决策周期 治理行为 三维决策矩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突发事件网络舆情政府治理路径探讨 被引量:3
6
作者 王喜红 《中共山东大学委党校学报》 2017年第2期41-44,共4页
突发事件网络舆情是社会舆情的一种,它以互联网为背景,具有开放性、交互性、偏差性和蝴蝶效应等特点。应对突发事件网络舆情是提高政府治理能力的重要契机,也极大地挑战了政府应对突发事件的思维方式和应对效率。突发事件网络舆情对政... 突发事件网络舆情是社会舆情的一种,它以互联网为背景,具有开放性、交互性、偏差性和蝴蝶效应等特点。应对突发事件网络舆情是提高政府治理能力的重要契机,也极大地挑战了政府应对突发事件的思维方式和应对效率。突发事件网络舆情对政府的影响,很大程度上与事件信息公开是否及时、真实、准确有关。因此,突发事件网络舆情政府治理,应主要围绕网络事件信息发布而展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络舆情 突发事件网络舆情 政府治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媒体时代地方政府应对突发事件网络舆情存在的问题及策略研究 被引量:3
7
作者 刘文莉 《焦作大学学报》 2018年第3期10-13,23,共5页
随着移动通信网络的不断发展,博客、微博和微信等自媒体平台广泛流行,自媒体时代全面到来。目前,我国各类突发事件频发,而网民可以随时随地利用微博、微信、移动通讯网络等自媒体平台发布信息,突发事件一经网络媒体或网民报道,短时间内... 随着移动通信网络的不断发展,博客、微博和微信等自媒体平台广泛流行,自媒体时代全面到来。目前,我国各类突发事件频发,而网民可以随时随地利用微博、微信、移动通讯网络等自媒体平台发布信息,突发事件一经网络媒体或网民报道,短时间内就可形成突发事件网络舆情。课题将自媒体时代突发事件网络舆情的演变分为开始、关注、爆发(煽动)、消退四个阶段,从分析突发事件网络舆情各阶段的特征入手,寻找地方政府在应对突发事件网络舆情的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给出应对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媒体环境 地方政府 突发事件网络舆情 对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数据环境下的突发事件网络舆情动态监测与预警研究 被引量:7
8
作者 于茜 《无线互联科技》 2018年第18期29-30,共2页
为了解决大数据环境下突发事件网络舆情监测困难、预警不及时等问题,文章对突发事件网络舆情数据进行采集和整理;采用MapReduce实现大数据处理;采用手工构建和半监督自动构建两种方法建立突发事件知识库;采用建模方法建立突发事件网络... 为了解决大数据环境下突发事件网络舆情监测困难、预警不及时等问题,文章对突发事件网络舆情数据进行采集和整理;采用MapReduce实现大数据处理;采用手工构建和半监督自动构建两种方法建立突发事件知识库;采用建模方法建立突发事件网络舆情知识模型;通过Web服务和可变精度的分级偏序粗糙集实现知识模型和知识库的匹配,并智能预警,最终构建了基于大数据的突数据发事件网络舆情动态监测与预警系统的体系架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数据 突发事件网络舆情 MAPREDUCE 突发事件知识库 WEB服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利益相关者理论的突发事件网络舆情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被引量:4
9
作者 郑昌兴 《福建电脑》 2015年第10期81-83,共3页
突发事件网络舆情是多个利益相关者以突发事件为中介共同作用所形成的群体效应,本文基于利益相关者理论,在界定突发事件网络舆情主要利益相关者、分析主要利益相关者作用机理的基础上,从事件发布者触发力、普通网民作用力、意见领袖助... 突发事件网络舆情是多个利益相关者以突发事件为中介共同作用所形成的群体效应,本文基于利益相关者理论,在界定突发事件网络舆情主要利益相关者、分析主要利益相关者作用机理的基础上,从事件发布者触发力、普通网民作用力、意见领袖助推力、网络媒体影响力、传统媒体影响力和政府疏导力六个维度构建了突发事件网络舆情评价指标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突发事件网络舆情 利益相关者 评价指标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政府网站引导突发事件网络舆情策略研究 被引量:1
10
作者 朱荩予 《辽宁行政学院学报》 2015年第5期57-60,共4页
政府网站作为政府与社会交流互动的新型平台,在突发事件网络舆情引导中,应当发挥重要的沟通与引导作用。本文探讨了政府网站在引导突发事件网络舆情中的重要地位和存在问题,并对进一步的完善提出建议。
关键词 政府网站 突发事件网络舆情 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校突发事件网络舆情:舆论生态、传播规律与精准管控 被引量:11
11
作者 王凤仙 王志军 张润 《高校辅导员》 2019年第6期37-42,共6页
高校突发事件网络舆情是传播主体借由高校突发事件与社会环境互动并相互建构的结果。它往往是社会矛盾在网络场域的激变反应,同时受到技术、心理等多种动力因素的影响。高校突发事件网络舆情的形成和扩散是一个持续动态的复杂过程。传... 高校突发事件网络舆情是传播主体借由高校突发事件与社会环境互动并相互建构的结果。它往往是社会矛盾在网络场域的激变反应,同时受到技术、心理等多种动力因素的影响。高校突发事件网络舆情的形成和扩散是一个持续动态的复杂过程。传播主体在社会化媒体上自我表达方式丰富灵活,经常以戏谑恶搞的形式博人眼球。基于高校突发事件舆情传播的新生态格局和发展规律,对高校、政府和社会力量三方的角色予以定位,明晰各个主体在舆情发展各阶段的职责权限,抓好高校突发事件网络舆情的“时”“度”“效”,有效介入、精准研判,形成整体合力,共同保障管控机制的有效运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校突发事件网络舆情 舆论生态 传播规律 精准管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突发事件网络舆情演化发展阶段的博弈分析 被引量:1
12
作者 唐耿兰 陈艳红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图书情报》 2018年第1期00077-00080,共4页
论文根据突发事件网络舆情的三阶段论,分析了选择发展阶段作为研究点的必要性,针对突发事件网络舆情演化周期发展阶段的网民、网络媒体和政府三个参与主体进行了界定,并利用进化博弈理论建立三方博弈模型求解分析了三者之间的相互作用... 论文根据突发事件网络舆情的三阶段论,分析了选择发展阶段作为研究点的必要性,针对突发事件网络舆情演化周期发展阶段的网民、网络媒体和政府三个参与主体进行了界定,并利用进化博弈理论建立三方博弈模型求解分析了三者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和影响因素。研究表明,突发事件网络舆情演化过程的发展阶段是在主体的参与下相互影响及共同作用的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突发事件网络舆情 发展阶段 博弈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学生对公共突发事件网络舆情的态度研究 被引量:3
13
作者 苏晔 孙天雨 《华北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1年第4期79-84,共6页
为了发挥公共突发事件网络舆情对大学生的积极导向作用,通过调查研究,分析大学生对待公共突发事件网络舆情的态度,既包含积极参与网络讨论,理性看待问题,宣扬正面舆论,直击负面舆论的积极态度,也存在表达极端情绪化、难以抵御虚假信息... 为了发挥公共突发事件网络舆情对大学生的积极导向作用,通过调查研究,分析大学生对待公共突发事件网络舆情的态度,既包含积极参与网络讨论,理性看待问题,宣扬正面舆论,直击负面舆论的积极态度,也存在表达极端情绪化、难以抵御虚假信息横流、较难形成正确判断的消极态度,有必要从高校、大学生以及国家入手,提出解决对策,引导大学生以积极的态度面对公共突发事件网络舆情,促进大学生健康成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共突发事件网络舆情 大学生态度 思想政治教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突发事件网络舆情下高校辅导员的价值定位与职责
14
作者 韩迎雪 《教育进展》 2023年第5期2591-2598,共8页
突发事件的频发对我国现阶段高等教育的发展提出了巨大挑战。突发事件网络舆情不仅会对高校影响较大,而且会使大学生被网络舆情诱导难以获取事情真相,对大学生心理和身体健康造成危害。通过深入了解突发事件网络舆情的概念及特征,并梳... 突发事件的频发对我国现阶段高等教育的发展提出了巨大挑战。突发事件网络舆情不仅会对高校影响较大,而且会使大学生被网络舆情诱导难以获取事情真相,对大学生心理和身体健康造成危害。通过深入了解突发事件网络舆情的概念及特征,并梳理了二十世纪五十年代以来高校辅导员价值定位与职责的演变,了解高校辅导员的价值定位与职责所在,以构建辅导员与高校、学生的沟通桥梁,使辅导员在突发事件网络舆情中发挥最大价值效用,协同创造稳定和谐的校园环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突发事件网络舆情 高校辅导员 价值定位与职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突发事件网络舆情风险评价方法及应用 被引量:34
15
作者 黄星 刘樑 《情报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3-9,共7页
【目的/意义】构建有效的突发事件网络舆情风险预警指标体系和评价方法,是应急决策机构有效控制舆情风险和科学应对突发事件的重要依据。【方法/过程】通过理论分析、文献调查和统计分析方法,从突发事件作用力、网络媒体作用力及网民作... 【目的/意义】构建有效的突发事件网络舆情风险预警指标体系和评价方法,是应急决策机构有效控制舆情风险和科学应对突发事件的重要依据。【方法/过程】通过理论分析、文献调查和统计分析方法,从突发事件作用力、网络媒体作用力及网民作用力3个维度提出10个评价指标。采用加速遗传算法(AGA)对传统投影寻踪(PP)模型进行改进,提出了基于加速遗传算法与投影寻踪(AGA-PP)相结合的突发事件网络舆情风险预警模型。【结果/结论】与传统PP模型相比,本文模型简化了投影寻踪实现过程,克服了传统投影寻踪方法计算的复杂、编程实现困难的缺点,为突发事件网络舆情风险预警的广泛应用提供了有效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突发事件网络舆情 风险预警 AGA-PP
原文传递
过程与要素视角下的突发事件网络舆情演化规律研究综述 被引量:26
16
作者 宋宁 刘婵君 《图书情报工作》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5期140-147,共8页
[目的 /意义]准确把握突发事件网络舆情的的周期性演化规律,以便在关键节点上进行有针对性的舆情疏导。[方法 /过程]以2010-2015年的95篇核心期刊论文、28篇硕博论文与15篇英文文献作为主要研究对象,从过程与要素视角,对突发事件网络舆... [目的 /意义]准确把握突发事件网络舆情的的周期性演化规律,以便在关键节点上进行有针对性的舆情疏导。[方法 /过程]以2010-2015年的95篇核心期刊论文、28篇硕博论文与15篇英文文献作为主要研究对象,从过程与要素视角,对突发事件网络舆情的演化阶段、关键节点与影响因素等进行归纳分析。[结果 /结论]从过程视角看,形成期重点应对舆情源头进行遏制;发展期重点应对关键节点进行监测;消弭期重点应对舆情的二次衍生进行预防。从要素视角看,不同利益群体间的博弈推动舆情逐步升级;议题的存活与衍生决定舆情的复杂多变;情绪化动员诱发负向舆情的积累扩大。现有研究视角均存在不同程度的局限,未来应注重多维研究视角的综合运用,以应对更加复杂多变的网络舆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突发事件网络舆情 演化规律 传播过程 传播要素
原文传递
新媒体时代下政府发声与突发事件网络舆情演化路径研究 被引量:5
17
作者 庞素琳 房秋文 《中国应急管理》 2019年第2期41-43,共3页
《中国新媒体发展报告No.6(2015)》指出,近六成假新闻首发于微博,且微信辟谣难度大;政府影响力逐渐占据微博平台,以新浪微博平台为例,截至2015年9月30日,全国各级政府机关部门已经开设政务微博150131个;'两微一端'主导社会舆论... 《中国新媒体发展报告No.6(2015)》指出,近六成假新闻首发于微博,且微信辟谣难度大;政府影响力逐渐占据微博平台,以新浪微博平台为例,截至2015年9月30日,全国各级政府机关部门已经开设政务微博150131个;'两微一端'主导社会舆论,事件在多主体聚焦下爆发演化,形成突发事件网络舆情(见图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共突发事件 突发事件网络舆情 演化路径 媒体时代
原文传递
信息生态视域下突发事件网络舆情生发机理研究--基于40起突发事件的清晰集定性比较分析 被引量:39
18
作者 李明 曹海军 《情报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154-159,166,共7页
【目的/意义】突发事件的频发往往成为网络舆情生发的重要导火索,研究突发事件网络舆情的生发机理,对于舆情的导控及治理而言意义非凡。【方法/过程】基于信息生态视角,从信息、信息人、信息环境与信息技术四个要素提炼出事件信息、发... 【目的/意义】突发事件的频发往往成为网络舆情生发的重要导火索,研究突发事件网络舆情的生发机理,对于舆情的导控及治理而言意义非凡。【方法/过程】基于信息生态视角,从信息、信息人、信息环境与信息技术四个要素提炼出事件信息、发布主体、信息受众、信息技术及信息环境五个解释变量,通过清晰集定性比较分析法(csQCA)对40起突发事件进行比较分析,据此得出三个有效的条件构型。【结果/结论】结果表明,社会安全突发事件借助网络媒体平台容易激发公众负面情绪,提升网络舆情的生发热度;良好的信息环境在方便公众沟通交流的同时,也一定程度上推动了突发事件网络舆情的生发;发布主体的非理性是突发事件网络舆情生发的重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信息生态 突发事件网络舆情 定性比较分析 生发机理
原文传递
区间值模糊环境下的不确定网络舆情突发事件应急决策方案优选方法 被引量:7
19
作者 张倩生 谢柏林 张新猛 《计算机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S1期70-74,共5页
网络舆情突发事件由于前兆信息不充分,具有明显的不确定性特征和社会危害性,各相关应急管理部门往往会根据自身利益的不同预先制定多个备选应急决策方案来处置舆情危机。为辅助决策者最终从中选择出一个效果最佳的应急方案,首先提取一... 网络舆情突发事件由于前兆信息不充分,具有明显的不确定性特征和社会危害性,各相关应急管理部门往往会根据自身利益的不同预先制定多个备选应急决策方案来处置舆情危机。为辅助决策者最终从中选择出一个效果最佳的应急方案,首先提取一些可有效衡量不确定网络舆情突发事件应急方案效果的重要评估指标,再基于指标的区间模糊信息熵测度来获取其合理权重,进而通过对所有应急指标评估值的加权集结运算得到各备选决策方案的综合效果区间评估值,最后根据区间值两两比较的可能优先度大小,给已有的各应急决策方案优先排序,可极大地提高网络舆情突发事件应急处置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络舆情突发事件 应急决策 区间模糊信息熵 可能优先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网络舆情突发事件的应急群决策方法 被引量:4
20
作者 张倩生 谢柏林 张新猛 《统计与决策》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0期38-41,共4页
由于短时间内网络舆情事件信息收集不完备,决策者对网络舆情危机的应急决策往往会卷入网络舆情热度和突发事件影响力等直觉模糊决策指标。文章通过网络舆情突发事件指标的直觉信息熵来构建多指标应急决策模型,获取各决策指标的合理权重... 由于短时间内网络舆情事件信息收集不完备,决策者对网络舆情危机的应急决策往往会卷入网络舆情热度和突发事件影响力等直觉模糊决策指标。文章通过网络舆情突发事件指标的直觉信息熵来构建多指标应急决策模型,获取各决策指标的合理权重,进而通过直觉模糊集结算子集成计算各网络舆情突发事件的综合危机程度,根据直觉模糊危机值的得分和精度,可确定各网络舆情事件危机严重程度排序,辅助政府轻重缓急地应急处置各舆情危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络舆情突发事件指标 交叉信息熵 直觉模糊评估 直觉模糊集结算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