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3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光纤内镜辅助穿牙槽嵴上颌窦底提升同期种植的临床评价
1
作者 苏汉福 陈希立 +5 位作者 郭雪琪 葛青 赵世勇 葛林虎 宿玉成 王丽萍 《中国口腔种植学杂志》 2024年第1期42-48,共7页
目的探究光纤内镜辅助穿牙槽嵴上颌窦底提升同期种植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9月至2018年9月于广州医科大学附属口腔医院种植科行冲顶法穿牙槽嵴上颌窦底提升同期种植的35名患者(共51颗种植体)作为研究对象。术中采用光纤内镜直视对... 目的探究光纤内镜辅助穿牙槽嵴上颌窦底提升同期种植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9月至2018年9月于广州医科大学附属口腔医院种植科行冲顶法穿牙槽嵴上颌窦底提升同期种植的35名患者(共51颗种植体)作为研究对象。术中采用光纤内镜直视对比捏鼻鼓气法检查上颌窦黏骨膜完整性,探讨牙槽骨骨质类型、上颌窦底骨皮质厚度、上颌窦底黏骨膜厚度和窦底提升高度与上颌窦黏骨膜穿孔的关系,并探讨上颌窦黏骨膜穿孔对术后6个月时种植体稳定系数(implant stability quotient,ISQ)的影响。结果51例穿牙槽嵴上颌窦底提升中以捏鼻鼓气法检出上颌窦黏骨膜穿孔2例,内镜辅助下检出穿孔10例,结果具有显著差异(P=0.013)。上颌窦黏骨膜穿孔与牙槽骨骨质类型、上颌窦底黏骨膜厚度(<3 mm)和窦底提升高度皆无明显相关,而与窦底骨皮质厚度显著相关(P=0.001);上颌窦黏骨膜穿孔直径>2 mm时需更长愈合时间以获得理想的ISQ。结论穿牙槽嵴上颌窦底提升中,光纤内镜可显著提高上颌窦黏骨膜穿孔检出率,利于术者判断窦底黏膜的情况以及选择更为合适的修复时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镜 穿牙槽嵴上颌窦底提升 同期种植 上颌 上颌窦黏骨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写在“穿牙槽嵴上颌窦底提升”重点栏目前
2
作者 《中国口腔种植学杂志》编辑部 《中国口腔种植学杂志》 2024年第2期101-102,共2页
本期重点栏目围绕“穿牙槽嵴上颌窦底提升”的主题开展讨论。众所周知,口腔种植临床中,上颌后部牙缺失需要种植时常面临骨量不足的挑战,由于毗邻气化的上颌窦和有时缺牙时间较长、缺少咀嚼刺激导致牙槽嵴严重吸收,使种植医生不得不需要... 本期重点栏目围绕“穿牙槽嵴上颌窦底提升”的主题开展讨论。众所周知,口腔种植临床中,上颌后部牙缺失需要种植时常面临骨量不足的挑战,由于毗邻气化的上颌窦和有时缺牙时间较长、缺少咀嚼刺激导致牙槽嵴严重吸收,使种植医生不得不需要采取骨增量手术,以实现其种植体植入后的良好骨结合和留存时间。而上颌后部的骨增量中,相较侧壁开窗上颌窦底提升(上颌窦底外提升),穿牙槽嵴上颌窦底提升(上颌窦底内提升)具有创伤小、反应轻、医患付出的代价小等优点,只要剩余骨量高度大于5 mm,被认为是优选的骨增量方法,且已被临床广泛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颌窦底提升 缺失 口腔种植 骨增量 骨量不足 种植体植入 骨结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颌窦解剖因素对穿牙槽嵴上颌窦底提升骨增量材料改建影响的研究 被引量:2
3
作者 余正荣 郭水根 +2 位作者 杨晶晶 毛卫华 魏洪武 《中国口腔种植学杂志》 2023年第2期82-89,共8页
目的评估上颌窦解剖因素(窦腔宽度、窦腔角度和窦底形态)对穿牙槽嵴上颌窦底提升骨增量材料改建的影响。方法纳入23名患者共36个种植位点,分析术后6个月和术后即刻种植体根端骨高度和种植体周围骨密度变化,评估上颌窦解剖因素对上颌窦... 目的评估上颌窦解剖因素(窦腔宽度、窦腔角度和窦底形态)对穿牙槽嵴上颌窦底提升骨增量材料改建的影响。方法纳入23名患者共36个种植位点,分析术后6个月和术后即刻种植体根端骨高度和种植体周围骨密度变化,评估上颌窦解剖因素对上颌窦内骨增量材料改建的影响。结果窦腔宽度、窦腔角度和窦底形态(突入角度)与种植体根端骨高度变化存在正相关,P<0.01。窦底形态(突入角度)与种植体周围骨密度变化存在负相关,P<0.05。剩余垂直骨高度(residual bone height,RBH)与骨增量材料改建不具有统计学显著性,不同颊腭侧骨壁接触数对骨增量材料改建的影响不具有统计学显著性。结论上颌窦解剖因素与上颌窦内骨增量材料改建存在相关性,术前应仔细评估上颌窦的解剖形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穿牙槽嵴上颌窦底提升 上颌窦解剖结构 骨改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穿牙槽嵴上颌窦底提升中黏骨膜穿孔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
4
作者 邓磊 黄海涛 《中国口腔种植学杂志》 2022年第1期45-49,共5页
上颌窦底提升目前是解决上颌后牙区种植手术骨量不足的主要治疗方案。虽然该技术已经日趋成熟,但是目前仍存在一些相关并发症的报道,其中在行穿牙槽嵴上颌窦底提升时,由于手术视野的局限,往往伴有较高的穿孔率以及对穿孔漏诊的可能,因... 上颌窦底提升目前是解决上颌后牙区种植手术骨量不足的主要治疗方案。虽然该技术已经日趋成熟,但是目前仍存在一些相关并发症的报道,其中在行穿牙槽嵴上颌窦底提升时,由于手术视野的局限,往往伴有较高的穿孔率以及对穿孔漏诊的可能,因此本文将对此问题的研究进展进行相关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穿牙槽嵴上颌窦底提升 上颌窦黏骨膜穿 并发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胶原蛋白海绵在穿牙槽嵴上颌窦底提升中应用效果的研究 被引量:1
5
作者 邓磊 程熠 +2 位作者 赵楠 陈岗 黄海涛 《中国口腔种植学杂志》 2022年第3期147-155,共9页
目的验证胶原蛋白海绵在穿牙槽嵴上颌窦底提升中应用的临床效果,通过CBCT及Mimics软件测量分析术后短期内成骨效果,并分析上颌窦内成骨的影响因素。方法选择自2019年12月至2021年12月于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口腔科就诊均采用磨除法... 目的验证胶原蛋白海绵在穿牙槽嵴上颌窦底提升中应用的临床效果,通过CBCT及Mimics软件测量分析术后短期内成骨效果,并分析上颌窦内成骨的影响因素。方法选择自2019年12月至2021年12月于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口腔科就诊均采用磨除法进行穿牙槽嵴上颌窦底提升的14例患者(24个种植位点),由胶原蛋白海绵和种植体共同维持上颌窦底提升空间,记录术中上颌窦底黏骨膜穿孔情况。术后即刻及术后6个月拍摄CBCT并测量上颌窦底提升高度(lifting length,LH)、种植体突入上颌窦腔内的长度(protruded length,PL),术后6个月测量上颌窦内新增骨高度(new bone height,NBH)。将CBCT数据导入Mimics软件,建模配准计算出上颌窦内新增骨体积及高度,对成骨影响因素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和逐步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植入的24颗种植体短期留存率为100%,3个种植位点在预备种植窝洞时出现了上颌窦底黏骨膜穿孔,穿孔率为12.5%,但在填塞胶原蛋白海绵和植入种植体的过程中无穿孔,所有种植体在术后6个月的放射线检查中均取得良好的骨结合并成功负荷;术后6个月上颌窦腔内平均新增骨高度为(3.09±0.99)mm,上颌窦内新生骨体积平均为(320.24±85.79)mm^(3);经Pearson相关性分析,LH、PL及NBH与新生骨体积存在线性相关关系(P<0.05),单因素方差分析上颌窦底形态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新生骨体积圆形组高于卵圆形组和尖圆形组(P<0.05)。上颌窦底形态、性别及PL纳入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决定系数为0.753。结论胶原蛋白海绵作为穿牙槽嵴上颌窦底提升不植骨技术的术中充填材料,术中操控性较好,同时可以与种植体共同维持上颌窦腔内成骨空间,形成一定体积的新生骨。此外,LH、性别、PL及上颌窦底形态可能是上颌窦腔内新生骨形成的影响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穿牙槽嵴上颌窦底提升 胶原蛋白海绵 骨增量 骨体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穿牙槽嵴上颌窦底提升的临床程序 被引量:6
6
作者 陈德平 刘倩 +3 位作者 皮雪敏 潘红 任斌 宿玉成 《中国口腔种植学杂志》 2023年第2期128-132,共5页
穿牙槽嵴上颌窦底提升是上颌后牙区垂直向骨量不足种植时一种常用的手术方法,本文对该项技术的演变及常用的临床方法技术要点进行介绍。但因该项技术在需同期骨增量时对上颌窦膜的完整性评估困难,电子内镜辅助有助于更好地确认种植窝预... 穿牙槽嵴上颌窦底提升是上颌后牙区垂直向骨量不足种植时一种常用的手术方法,本文对该项技术的演变及常用的临床方法技术要点进行介绍。但因该项技术在需同期骨增量时对上颌窦膜的完整性评估困难,电子内镜辅助有助于更好地确认种植窝预备深度和上颌窦黏骨膜状态,能有效避免因上颌窦黏骨膜穿孔同期骨增量所引发的并发症,因此本文对在施行穿牙槽嵴上颌窦底提升时,配合内镜使用该项技术的临床应用程序及使用中的注意事项进行了重点阐述,以为临床医生提供参考和提高该术式的可预期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穿牙槽嵴上颌窦底提升 临床程序 电子内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穿牙槽嵴上颌窦底提升术突破窦底骨皮质方法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
7
作者 赵香琪 郭雪琪 屈依丽 《口腔颌面外科杂志》 CAS 2023年第5期339-342,共4页
穿牙槽嵴上颌窦底提升术是解决上颌后牙区骨量严重不足的有效手段之一,突破上颌窦底骨皮质是其主要技术难点。本文通过回顾相关文献,就穿牙槽嵴上颌窦底提升术突破窦底骨皮质不同方法的利弊进行综述,以期为临床术式的选择提供参考。
关键词 穿上颌提升 上颌窦膜 窦底骨皮质 研究进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穿牙槽嵴上颌窦底提升
8
《中国口腔种植学杂志》 2022年第6期380-380,共1页
预备种植窝至上颌窦底,通过此入路抬起窦底黏骨膜并植入骨增量材料,增加窦底骨高度,同期植入种植体。
关键词 植入骨 上颌窦底 同期植入种植体 窦底骨高度 黏骨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主式口腔种植机器人结合骨挤压钻用于穿牙槽嵴上颌窦底提升同期种植1例
9
作者 陈娜 陈陶 黄元丁 《中国口腔种植学杂志》 2025年第1期74-80,共7页
患者因左上第一磨牙冠根折拔除3个月要求行种植修复,CBCT检查发现缺牙位点剩余牙槽骨窦嵴距不足伴骨密度低。本病例结合自主式口腔种植机器人和骨挤压钻工具盒,基于机器视觉和力伺服控制系统,同期完成了机械臂精准引导下的骨挤压、穿牙... 患者因左上第一磨牙冠根折拔除3个月要求行种植修复,CBCT检查发现缺牙位点剩余牙槽骨窦嵴距不足伴骨密度低。本病例结合自主式口腔种植机器人和骨挤压钻工具盒,基于机器视觉和力伺服控制系统,同期完成了机械臂精准引导下的骨挤压、穿牙槽嵴上颌窦底提升及种植体植入手术。术中未出现上颌窦膜穿孔,种植体初始稳定性良好,颈部及根部误差小于1 mm,角度误差小于2°,术后无上颌窦感染等并发症。术后6个月,CBCT复查示种植体骨结合良好,上颌窦底提升高度3.00~5.00 mm,体积增加291.47 mm^(3),种植体稳定性(implant stability,IST)值为77;按常规流程完成二期牙龈塑形、种植修复印模及最终上部义齿修复。本病例提出了一种针对低密度伴垂直骨量不足的上颌后牙区缺牙病例,采用自主式口腔种植机器人进行上颌窦底提升及骨挤压、种植体植入的数字化引导种植外科手术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主式口腔种植机器人 穿牙槽嵴上颌窦底提升 骨挤压 机器视觉 力伺服控制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牙槽嵴顶上颌窦底提升术中黏骨膜穿孔后同期植入种植体的短期临床效果观察
10
作者 许悦 张鹏 +2 位作者 李建虎 程政 周秦 《中国美容医学》 CAS 2024年第12期152-155,共4页
目的:分析对比经牙槽嵴顶上颌窦底提升术中窦底黏骨膜穿孔与否对种植体早期成功率的短期影响。方法:选取2022年1月-12月就诊于西安交通大学口腔医院综合科并使用CAS-KIT工具行经牙槽嵴顶上颌窦底提升术后同期植入种植体的32例患者共计3... 目的:分析对比经牙槽嵴顶上颌窦底提升术中窦底黏骨膜穿孔与否对种植体早期成功率的短期影响。方法:选取2022年1月-12月就诊于西安交通大学口腔医院综合科并使用CAS-KIT工具行经牙槽嵴顶上颌窦底提升术后同期植入种植体的32例患者共计38个种植位点,对比分析窦底黏膜穿孔组与未穿孔组患者的术后主观感受、术后即刻、术后4个月及修复后影像学表现。结果:32例患者通过使用CAS-KIT工具提升上颌窦黏膜并成功同期植入38枚种植体,术中发现8例患者黏骨膜穿孔,术后所有患者均未出现明显肿痛或感染等不适反应,术后4个月行影像学检查发现上颌窦提升后形成新骨改建,修复后6个月两组种植体均存留无松动,影像学检查结果显示种植体周围骨结合良好,两组种植体周围边缘骨吸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牙槽嵴顶上颌窦底提升术中窦底黏骨膜有无发生穿孔,种植体早期成功率均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颌窦底提升 上颌窦黏骨膜穿 种植体 成功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保留上颌窦假性囊肿穿牙槽嵴顶入路上颌窦底提升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4
11
作者 李率 陈波 《实用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44-47,共4页
目的:评估在保留上颌窦假性囊肿的条件下,进行穿牙槽嵴顶入路的上颌窦底提升的临床效果。方法:14例患者接受保留上颌窦假性囊肿的穿牙槽嵴顶入路上颌窦底提升术,同期植入种植体,共植入15枚种植体。分别在术前、术后即刻和术后1年拍摄CB... 目的:评估在保留上颌窦假性囊肿的条件下,进行穿牙槽嵴顶入路的上颌窦底提升的临床效果。方法:14例患者接受保留上颌窦假性囊肿的穿牙槽嵴顶入路上颌窦底提升术,同期植入种植体,共植入15枚种植体。分别在术前、术后即刻和术后1年拍摄CBCT,测量植骨区骨量变化及上颌窦假性囊肿变化。结果:全部手术中无囊肿破裂和上颌窦黏膜穿孔,愈合期种植体骨结合良好,随访期无种植体脱落。术前上颌窦底剩余骨高度为(6.85±1.07)mm.术中提升高度为(6.93±2.07)mm。术后窦底提升高度(GBH)为(13.88±1.87)mm、1年后骨愈合后窦嵴距(GSH-1)(12.76±2.03)mm。随访期内,囊肿增大3例,基本不变3例,减小5例,消失3例。结论:上颌窦底提升术的同时保留上颌窦假性囊肿可获得较满意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种植 穿上颌窦顶入路 上颌窦底提升 假性囊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牙槽嵴上颌窦底提升术不植骨同期植入种植体在位点保存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9
12
作者 杨春山 郑佳 +7 位作者 孟琪 徐巍 张岳乔 徐薇 刘培 王丹 曹宁 高志强 《中国美容医学》 CAS 2017年第4期79-82,共4页
目的:研究经牙槽嵴顶上颌窦底提升术不植骨同期植入种植体的临床疗效及其在位点保存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笔者医院2013年6月-2016年6月收治的112例后牙缺损患者,根据是否接受不植骨同期植入种植体分为两组,即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5... 目的:研究经牙槽嵴顶上颌窦底提升术不植骨同期植入种植体的临床疗效及其在位点保存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笔者医院2013年6月-2016年6月收治的112例后牙缺损患者,根据是否接受不植骨同期植入种植体分为两组,即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56例。对照组:患者采用位点保存技术(填充Bio-Oss Collagen+覆盖Bio-Gide膜+延期植入种植体和骨替代材料);观察组:在实施位点保存技术的同时结合经牙槽嵴顶上颌窦底提升术不植骨同期植入种植体。治疗后随访6个月,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牙槽骨高度缺损值、植入种植体后高度提升值、骨密度值、治疗周期、种植体稳定率、融合率、咬合功能满意率等指标的差异性。结果:手术治疗后,两组患者的牙槽骨高度缺损值、植入种植体高度提升值、骨密度值、咀嚼功能评分明显改善,组间在牙槽骨高度缺损值、植入种植体高度提升值、骨密度值、咀嚼功能评分、种植成功率、自我满意程度、融合率方面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但观察组治疗周期(9.2±2.3)周显著短于对照组的(15.6±2.9)周,组间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经牙槽嵴顶上颌窦底提升术不植骨同期植入种植体在位点保存近期效果中有较好的应用效果,长期效果仍需进一步观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颌窦底提升 种植体 位点保存 锥形束CT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牙槽嵴顶冲压式上颌窦底提升术同期牙种植 被引量:2
13
作者 董强 夏茜 +3 位作者 马洪 王永 杨红 周成菊 《贵阳医学院学报》 CAS 2013年第4期388-390,共3页
目的:总结经牙槽嵴顶冲压式上颌窦底提升术同期牙种植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19例牙槽嵴顶距窦底垂直骨高度为5~7mm的患者,经牙槽嵴顶冲压式上颌窦底提升术同期植入21枚种植体,植骨或不植骨,定期临床和X线检查评价疗效。结果:种... 目的:总结经牙槽嵴顶冲压式上颌窦底提升术同期牙种植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19例牙槽嵴顶距窦底垂直骨高度为5~7mm的患者,经牙槽嵴顶冲压式上颌窦底提升术同期植入21枚种植体,植骨或不植骨,定期临床和X线检查评价疗效。结果:种植体植入后骨结合情况良好,无种植体松动或脱落;X线显示种植体周围骨质稳定,窦底边界清晰,无炎症表现,19例均完成种植修复,患者满意度高。结论:经牙槽嵴顶冲压式上颌窦底提升术同期牙种植可获得良好的治疗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颌提升 冲压式 种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植骨和种植体突入长度对经牙槽嵴上颌窦底提升骨改建影响的回顾性研究 被引量:4
14
作者 杨大维 肖静宜 +2 位作者 张鹏 路泊遥 梁星 《华西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570-575,共6页
目的利用锥形束CT(CBCT)评价植骨与否和种植体突入长度(IPL)对上颌窦底内提升术后6个月的骨改建的影响。方法纳入96位患者,总计124颗种植体,将种植体分为:植骨且突入长度小于4 mm组(组1);植骨且突入长度大于4 mm组(组2);未植骨且突入长... 目的利用锥形束CT(CBCT)评价植骨与否和种植体突入长度(IPL)对上颌窦底内提升术后6个月的骨改建的影响。方法纳入96位患者,总计124颗种植体,将种植体分为:植骨且突入长度小于4 mm组(组1);植骨且突入长度大于4 mm组(组2);未植骨且突入长度小于4 mm组(组3);未植骨且突入长度大于4 mm组(组4)。种植体植入后6个月,测量种植体顶端骨高度变化量(ABG)、皮质骨高度变化量(CBG)、骨密度变化量(BDG)和边缘骨吸收(MBL)指标,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植骨的组1和组2的CBG高于不植骨组;未植骨的组3和组4的ABG和BDG高于植骨组;未植骨的组3的ABG和BDG均高于组4;植骨的组2的CBG高于组1;4组的MBL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不植骨条件下,与IPL<4 mm相比,IPL>4 mm者的BDG较小,IPL与CBG无相关性。植骨可通过增加皮质骨高度,使BDG不受IPL影响来加速成骨进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种植体 植骨 种植体突入长度 上颌窦底提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牙保存相关上颌窦底提升术的临床应用
15
作者 谭学莲 满毅 黄定明 《国际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381-391,共11页
上颌后牙是牙髓根尖周疾病的常见发病部位,在解剖上与上颌窦关系密切,炎症易扩散引发牙髓源性上颌窦炎。非手术治疗无效的难治性病例,常需联合进行显微根尖手术和上颌窦底提升术,笔者将其命名为牙保存相关上颌窦底提升术。上颌牙-牙槽骨... 上颌后牙是牙髓根尖周疾病的常见发病部位,在解剖上与上颌窦关系密切,炎症易扩散引发牙髓源性上颌窦炎。非手术治疗无效的难治性病例,常需联合进行显微根尖手术和上颌窦底提升术,笔者将其命名为牙保存相关上颌窦底提升术。上颌牙-牙槽骨-上颌窦复合体是该手术的解剖学基础,本文结合文献回顾及临床经验,详细讨论了牙保存相关上颌窦底提升术的应用场景及优势、适应证与禁忌证、治疗计划制定以及术式选择等关键问题,旨在探讨牙保存相关上颌窦底提升术在治疗上颌后牙牙髓源性上颌窦炎疾病中的临床应用,为该技术的临床应用提供了理论依据,同时为进一步规范其临床操作路径和制订多学科联合管理策略打下坚实的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颌-骨-上颌窦复合体 保存相关上颌窦底提升 源性上颌窦炎 临床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颌窦开放式提升牙槽嵴骨增量技术应用体会 被引量:10
16
作者 周磊 黄建生 +3 位作者 徐淑兰 黄云飞 宋光保 张雪洋 《中国口腔种植学杂志》 2003年第4期164-166,180,I002,共5页
目的 :总结上颌窦开放式提升临床应用体会。方法 :8例患者11个上颌窦进行了上颌窦开放式提升并植入骨替代材料。其中7个上颌窦采用自体骨加Bio_Oss小牛骨粉混合后植入 ,4个上颌窦单纯采用Bio_Oss小牛骨粉植入。术后1、3、6、9个月摄颌... 目的 :总结上颌窦开放式提升临床应用体会。方法 :8例患者11个上颌窦进行了上颌窦开放式提升并植入骨替代材料。其中7个上颌窦采用自体骨加Bio_Oss小牛骨粉混合后植入 ,4个上颌窦单纯采用Bio_Oss小牛骨粉植入。术后1、3、6、9个月摄颌骨全景片观察骨再生和改建情况。结果 :术后6~9个月 ,X光片显示上颌窦内骨替代材料完成骨改建 ,单纯采用小牛骨粉植入者骨的再生和改建略慢于混合植入者。所有患者皆6~9个月内顺利完成了种植体植入及修复。结论 :采用开放式提升技术进行上颌骨后部的骨增量是一种很有效的手术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颌窦开放式提升 骨增量技术 种植体植入 手术方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伴牙源性上颌窦炎患牙拔除后行上颌窦底提升术种植修复的效果评价 被引量:1
17
作者 朱韵莹 刘芸 +4 位作者 徐婷 刘珍珍 曹少萍 王张嵩 武东辉 《口腔疾病防治》 2024年第3期202-208,共7页
目的探讨伴有牙源性上颌窦炎(odontogenic maxillary sinusitis,OMS)患牙拔除后因骨量不足行上颌窦底提升术及种植修复的临床效果,为临床提供参考。方法本研究已通过单位伦理委员会审查批准,并获得患者知情同意。上颌后牙区患牙无保留... 目的探讨伴有牙源性上颌窦炎(odontogenic maxillary sinusitis,OMS)患牙拔除后因骨量不足行上颌窦底提升术及种植修复的临床效果,为临床提供参考。方法本研究已通过单位伦理委员会审查批准,并获得患者知情同意。上颌后牙区患牙无保留价值且确诊为OMS,拔牙后6~8个月骨高度不足行上颌窦底提升术及同期种植45例作为研究组。同期随机纳入上颌后牙区患牙无保留价值但未诊断为OMS,拔牙后6~8个月因种植区域骨高度不足行上颌窦底提升术及同期种植48例作为对照组。研究组中部分上颌窦底骨质不连续及上颌窦底剩余牙槽骨高度<4 mm的病例行侧壁开窗上颌窦底提升术共13例,其余32例行穿嵴顶上颌窦底提升术。对照组上颌窦底剩余牙槽骨高度<4 mm的病例行侧壁开窗上颌窦底提升术共8例,其余40例行穿嵴顶上颌窦底提升术。种植术后6~8个月行二期修复治疗。种植术后21 d、3个月、8个月及修复后每6个月进行随访,修复后24个月比较2组上颌窦内成骨高度(sinus bone gain,SBG)、种植体尖端成骨高度(apical bone height,ABH)和种植体边缘骨吸收(marginal bone loss,MBL)情况。结果研究组45例种植术前上颌窦黏膜厚度均值(1.556±0.693)mm,大于对照组(1.229±0.425)m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但上颌窦底提升术均无上颌窦黏膜穿孔。修复后24个月,研究组SBG、ABH和MBL与对照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伴OMS的患牙拔除后,上颌窦炎症减退、缺牙区骨质高度和密度得到一定程度的恢复,通过上颌窦底提升手术及种植修复,可以达到与非OMS患牙拔除后上颌窦底提升术及种植修复同样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源性上颌窦炎 侧壁开窗上颌窦底提升 穿上颌窦底提升 种植修复 上颌窦黏膜厚度 上颌窦内成骨高度 种植体尖端成骨高度 种植体边缘骨吸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侧壁开窗上颌窦底提升同期种植不同窦嵴距的种植体留存率分析
18
作者 陈钢 《中国口腔种植学杂志》 2024年第6期531-536,共6页
目的评价侧壁开窗上颌窦底提升同期种植窦嵴距对种植体留存率的影响。方法回顾性队列研究2012年4月至2022年4月在深圳市友睦口腔门诊部就诊的上颌后牙区种植骨量不足的患者,行侧壁开窗上颌窦底提升、植入去蛋白牛骨矿物质并同期行种植... 目的评价侧壁开窗上颌窦底提升同期种植窦嵴距对种植体留存率的影响。方法回顾性队列研究2012年4月至2022年4月在深圳市友睦口腔门诊部就诊的上颌后牙区种植骨量不足的患者,行侧壁开窗上颌窦底提升、植入去蛋白牛骨矿物质并同期行种植体植入,术后6个月二期修复。依据剩余窦嵴距分为组1(<3mm)及组2(≥3mm),评价术后并发症、种植体留存率及边缘骨吸收状况。结果共124例患者,136侧侧壁开窗上颌窦底提升,植入252颗种植体,平均随访时间(58.1±15.8)个月。组1种植体留存率91.59%,组2种植体留存率93.10%,2组间无统计学差异;27侧发生了上颌窦黏骨膜穿孔(19.85%),穿孔与种植体失败率无显著相关。结论侧壁开窗上颌窦底提升同期种植是治疗上颌后牙骨高度不足的有效技术,剩余窦嵴距与种植体留存率无显著相关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种植 上颌窦底提升 侧壁开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伴上颌窦囊肿或囊肿样病变的上颌窦底提升的专家共识 被引量:2
19
作者 满毅 +1 位作者 宿玉成 王婧 《中国口腔种植学杂志》 2024年第3期195-201,共7页
上颌窦底提升是目前解决上颌后牙种植区骨量不足的经典术式,而上颌窦囊肿的存在常为上颌窦底提升带来困难和挑战。目前国内外尚缺乏对伴上颌窦囊肿或囊肿样病变的上颌窦底提升的指南或共识。本共识旨在为临床医师提供切实可行的针对伴... 上颌窦底提升是目前解决上颌后牙种植区骨量不足的经典术式,而上颌窦囊肿的存在常为上颌窦底提升带来困难和挑战。目前国内外尚缺乏对伴上颌窦囊肿或囊肿样病变的上颌窦底提升的指南或共识。本共识旨在为临床医师提供切实可行的针对伴上颌窦囊肿或囊肿样病变行上颌窦底提升的应对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颌窦囊肿 侧壁开窗上颌窦底提升 穿牙槽嵴上颌窦底提升 专家共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剩余骨高度<4 mm上颌窦经牙槽嵴提升不植骨的可行性研究 被引量:3
20
作者 余海纳 孟维艳 《口腔医学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389-392,共4页
上颌后牙区由于拔牙后骨吸收导致牙槽嵴高度降低常需要上颌窦提升,传统观念认为骨高度4 mm以下的后牙区无法使用经牙槽嵴上颌窦提升。由于不使用骨材料上颌窦提升的成功以及经牙槽嵴上颌窦提升的优势,近年不断有学者挑战低剩余骨高度的... 上颌后牙区由于拔牙后骨吸收导致牙槽嵴高度降低常需要上颌窦提升,传统观念认为骨高度4 mm以下的后牙区无法使用经牙槽嵴上颌窦提升。由于不使用骨材料上颌窦提升的成功以及经牙槽嵴上颌窦提升的优势,近年不断有学者挑战低剩余骨高度的不植骨经牙槽嵴提升并取得良好效果。本文旨在对剩余骨高度<4 mm不植骨进行上颌窦经牙槽嵴提升的现状进行系统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颌提升 种植 高度 植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