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3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护理血液净化患者穿刺点出血的研究进展
1
作者 冯海涛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文摘版)医药卫生》 2024年第3期0001-0004,共4页
伴随我国医疗业迅速发展,血液净化有关技术愈加成熟,临床使用范围得以扩展。临床开展血液净化治疗的过程中时常出现穿刺点出血状况,对疗效造成不小影响,严重状况下可能会直接危及患者生命。现阶段,临床专业人员已针对血液净化中引起穿... 伴随我国医疗业迅速发展,血液净化有关技术愈加成熟,临床使用范围得以扩展。临床开展血液净化治疗的过程中时常出现穿刺点出血状况,对疗效造成不小影响,严重状况下可能会直接危及患者生命。现阶段,临床专业人员已针对血液净化中引起穿刺点出血的诸多危险因素及预防手段进行了相关研究,但在其干预措施方面未能形成统一意见。本文基于分析血液净化中引发穿刺点出血的各种危险因素,详细探究了有关处理措施,希望能给临床护理工作带来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液净化 护理 穿刺点出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藻酸盐敷料预防PICC穿刺点出血与静脉炎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5
2
作者 刘蓉 修穆群 黄秀兰 《当代医学》 2019年第23期130-131,共2页
目的研究藻酸盐敷料预防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eripherally Inserted Central Catheter,PICC)穿刺点出血与静脉炎的临床作用。方法对本院2016年1月至2018年12月收治的150例留置PICC头颈部肿瘤放疗患者进行观察,随机将患者为研究... 目的研究藻酸盐敷料预防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eripherally Inserted Central Catheter,PICC)穿刺点出血与静脉炎的临床作用。方法对本院2016年1月至2018年12月收治的150例留置PICC头颈部肿瘤放疗患者进行观察,随机将患者为研究组A、研究组B及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穿刺后采用无菌纱布固定穿刺点,研究组A穿刺后采用藻酸盐敷料固定穿刺点,研究组B给予明胶海绵覆盖穿刺点,观察3组患者静脉炎、穿刺点渗血情况。结果研究组A穿刺点出血、静脉炎发生率<研究组B<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藻酸盐敷料的保湿性强、强效抑制细菌、加速血液凝固,有效降低PICC引起的穿刺点出血、静脉炎发生率,减轻了患者的痛苦,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静脉炎 藻酸盐敷料 PICC 预防作用 穿刺点出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气囊式创口贴预防PICC穿刺点出血的效果观察 被引量:8
3
作者 甘淑贞 李丽香 +1 位作者 林丽婵 欧英慧 《医疗装备》 2017年第6期191-191,共1页
目的采用气囊式创口贴对PICC穿刺点出血的患者进行干预,探讨PICC穿刺点出血的有效止血方法。方法选择2014年1月至2015年1月行PICC穿刺且血小板均低于50×109/L的98例住院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48例)和观察组(50例),两组均采用巴德... 目的采用气囊式创口贴对PICC穿刺点出血的患者进行干预,探讨PICC穿刺点出血的有效止血方法。方法选择2014年1月至2015年1月行PICC穿刺且血小板均低于50×109/L的98例住院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48例)和观察组(50例),两组均采用巴德三向瓣膜式PICC导管(4Fr)。穿刺成功后两组均用无菌纱布对折4层覆盖穿刺点,用同样10 cm×11.5 cm规格透明敷贴粘贴固定。观察组再在透明辅料穿刺口上方贴上气囊式创口贴。比较两组穿刺点渗血情况。结果观察组50例中,无出血40例,有效率80.0%;对照组48例中,无出血14例,有效率29.2%;观察组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气囊式创口贴对于PICC穿刺点出血的患者有临床实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ICC 气囊式创口贴 穿刺点出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外周置入中心静脉导管肺癌患者穿刺点出血的护理 被引量:3
4
作者 吉婷 张琦婉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CAS 2017年第2期27-29,共3页
目的探讨肺癌患者接受经外周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后出现穿刺点出血的护理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56例接受化疗的临床行PICC置管的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总结出现穿刺点出血的原因并制定相应护理对策。结果 56例PICC置管患者中,50例患者... 目的探讨肺癌患者接受经外周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后出现穿刺点出血的护理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56例接受化疗的临床行PICC置管的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总结出现穿刺点出血的原因并制定相应护理对策。结果 56例PICC置管患者中,50例患者置管为1次成功,其中有11例患者出现置管后穿刺点出血情况,经护理后,出血停止且无需重新置管。本组患者对护理服务态度评分为(91.25±1.12)分、对护理操作能力评分为(89.54±2.45)分、护患交流为(90.14±1.41)分、健康宣教为(90.31±2.56)分,对护理治疗的满意评分普遍较高。结论针对肺癌患者PICC置管穿刺点出血情况,护理人员应及时清除渗出液及血液,更换无菌敷料,重新加压止血,妥善固定24 h后再次查看穿刺点部位情况,一般经及时处理后不影响导管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外周置入中心静脉导管 肺癌 穿刺点出血 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股动脉穿刺入路的介入患者穿刺点出血的风险管理与防范措施 被引量:1
5
作者 林杰 焦冰玉 杨丽霞 《现代消化及介入诊疗》 2019年第A02期2078-2079,共2页
目的:分析对经股动脉穿刺入路的介入患者穿刺点出血的预防和管理。方法:将2017年2月~2018年10月88例经股动脉穿刺入路的介入患者作为实验研究对象。实验组经股动脉穿刺入路的介入患者接受专项风险管理与防范措施,对照组经股动脉穿刺入... 目的:分析对经股动脉穿刺入路的介入患者穿刺点出血的预防和管理。方法:将2017年2月~2018年10月88例经股动脉穿刺入路的介入患者作为实验研究对象。实验组经股动脉穿刺入路的介入患者接受专项风险管理与防范措施,对照组经股动脉穿刺入路的介入患者接受常规风险管理与防范措施。结果:经评估,实验组经股动脉穿刺入路的介入患者穿刺后的基本指标评分显著优于对照组经股动脉穿刺入路的介入患者,(P<0.05)。经护理,实验组经股动脉穿刺入路的介入患者穿刺后的并发症发生率与对照组经股动脉穿刺入路的介入患者显著较低,(P<0.05)。结论:经护理,实验组经股动脉穿刺入路的介入患者与对照组经股动脉穿刺入路的介入患者的基本指标评分差异显著,说明专项风险管理与防范措施在经股动脉穿刺入路的介入患者的临床治疗中具有较好的应用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股动脉穿刺入路的介入患者 穿刺点出血 风险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ICC置管术后穿刺点出血的观察与护理 被引量:5
6
作者 孙巧红 《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 2003年第12期1400-1400,共1页
关键词 PICC置管 术后 穿刺点出血 护理 外周静脉 云南白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透患者拔针后防止穿刺点出血新法 被引量:3
7
作者 勾荣 张云 刘玲 《现代护理》 2005年第8期650-650,共1页
关键词 拔针后 穿刺点出血 透患者 新法 防止 液透析患者 动静脉内瘘 压迫止 使用寿命 周围 临床总结 压迫包扎 按压时间 医务人员 工作效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品管圈在降低B超引导下改良赛丁格PICC置管后穿刺点出血发生率中的应用 被引量:1
8
作者 孙静岚 郭萍利 +3 位作者 马晓霞 何姣 陈丹 齐晶 《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 2016年第8期87-88,共2页
目的探讨品管圈的应用对降低B超引导下改良赛丁格PICC置管后穿刺点出血发生率的作用。方法建立品管圈,针对降低B超引导下改良赛丁格PICC置管后穿刺点出血发生率的主题进行现状调查,拟定计划,设定与解析目标,拟定对策、实施与检讨,确认效... 目的探讨品管圈的应用对降低B超引导下改良赛丁格PICC置管后穿刺点出血发生率的作用。方法建立品管圈,针对降低B超引导下改良赛丁格PICC置管后穿刺点出血发生率的主题进行现状调查,拟定计划,设定与解析目标,拟定对策、实施与检讨,确认效果,标准化。结果通过品管圈活动的开展,B超引导下改良赛丁格PICC置管后穿刺点出血的发生率由39.4%下降至11.4%,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利用品管圈对B超引导下改良赛丁格PICC置管后穿刺点出血发生率进行管理控制,可以降低其发生率,具有主动管理的优点,能够更好地促进临床工作中实际问题的解决,促进B超引导下改良赛丁格PICC置管相关标准化操作流程的建立与完善,同时可以调动护理人员工作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力,使护理工作持续改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品管圈 B超引导下改良赛丁格PICC置管 穿刺点出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明胶海绵加自粘性绷带预防PICC置管后穿刺点出血的观察 被引量:1
9
作者 李黎 《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 2011年第17期2867-2867,共1页
目的观察明胶海绵加自粘性绷带预防PICC置管后穿刺点出血。方法 PICC置管后,用一块明胶海绵对折后覆盖在穿刺点的上方,再覆以3M透明敷贴,自粘性绷带缠绕穿刺点3圈,松紧适当,肝素帽置于绷带外,2小时后取下自粘性绷带,固定肝素帽。对照组... 目的观察明胶海绵加自粘性绷带预防PICC置管后穿刺点出血。方法 PICC置管后,用一块明胶海绵对折后覆盖在穿刺点的上方,再覆以3M透明敷贴,自粘性绷带缠绕穿刺点3圈,松紧适当,肝素帽置于绷带外,2小时后取下自粘性绷带,固定肝素帽。对照组:用一块小方纱布对折后覆盖在穿刺点的上方,再覆以3M透明敷贴。观察穿刺后12小时及24小时内的出血情况。结果观察组12小时出血1例,24小时出血3例,未出血22例,而对照组12小时出血8例,24小时出血12例,仅6例未出血,Fisher's Exact Test检验结果提示两组出血发生具有显著统计学差异(χ2=20.172,P<0.01)。即观察组置管后出血发生率明显下降。结论明胶海绵加自粘性绷带可有效预防PICC置管后穿刺点出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明胶海绵 自粘性绷带 PICC置管 穿刺点出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弹力绷带加压止血在预防PICC置管后穿刺点出血中的应用效果研究 被引量:10
10
作者 李彩云 柴长梅 +3 位作者 葛军 李莹 叶静 王卓君 《全科护理》 2019年第24期3040-3042,共3页
[目的]探讨改良弹力绷带加压止血在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置管后穿刺点止血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采用非同期对照实验研究设计,将我院肿瘤科需行PICC置管的129例肿瘤病人分为对照组63例和试验组66例。两组病人置管后对照组... [目的]探讨改良弹力绷带加压止血在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置管后穿刺点止血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采用非同期对照实验研究设计,将我院肿瘤科需行PICC置管的129例肿瘤病人分为对照组63例和试验组66例。两组病人置管后对照组常规采用弹力绷带缠绕加压止血;试验组在贴膜外穿刺点处以自制纱布块加压,将精确测量后的弹力绷带经修剪后(简称改良弹力绷带)环绕固定止血。观察两组病人PICC置管后24h内穿刺点渗血量、持续渗血时间。[结果]试验组病人PICC置管后24h内的渗血量和PICC置管后持续渗血时间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临床证实,改良弹力绷带加压止血方法可有效降低PICC置管后24h内穿刺点渗血量、明显缩短持续出血时间,可应用于临床PICC置管后穿刺部位的止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改良弹力绷带 加压止 穿刺点出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ICC穿刺点出血预防处理措施的临床应用 被引量:6
11
作者 李丽 《职业卫生与病伤》 2015年第1期62-64,共3页
经外周静脉穿刺中心静脉置管术(PICC)作为一种可长时间保留的深静脉导管,其临床应用减少了患者反复穿刺的痛苦和局部损伤,为肿瘤化疗及需要长期输液、输注高营养药物的病人提供了一种安全、快捷的静脉通道,可有效防止化疗药物外渗引起... 经外周静脉穿刺中心静脉置管术(PICC)作为一种可长时间保留的深静脉导管,其临床应用减少了患者反复穿刺的痛苦和局部损伤,为肿瘤化疗及需要长期输液、输注高营养药物的病人提供了一种安全、快捷的静脉通道,可有效防止化疗药物外渗引起局部组织损害,保证病人的治疗,且在危重病人的抢救治疗中也有独特优点。随着中心静脉导管在临床上的广泛应用,穿刺局部出血成为置管护理的关键问题之一,其发生率与导管型号、穿刺手法、病人的基础状态及包扎换药方法等有关。通过选择合适的导管、改进穿刺方法、包扎技术,并合理使用凝血药物,能有效地预防出血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外周静脉穿刺中心静脉置管术 穿刺点出血 临床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藻酸盐敷料在预防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穿刺点出血的效果观察 被引量:22
12
作者 胡成文 杨玲 《护理实践与研究》 2015年第1期120-121,共2页
目的:采用藻酸盐敷料对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 PICC)穿刺点出血的患者进行干预,探讨PICC穿刺点出血的有效止血方法。方法:将2012年6月~2013年7月行PICC穿刺的108例住院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55例和观察组53例,两组均采用巴德... 目的:采用藻酸盐敷料对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 PICC)穿刺点出血的患者进行干预,探讨PICC穿刺点出血的有效止血方法。方法:将2012年6月~2013年7月行PICC穿刺的108例住院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55例和观察组53例,两组均采用巴德三向瓣膜式PICC导管(4Fr),穿刺后对照组用无菌纱布对折2次覆盖在PICC穿刺点的针眼处,观察组用藻酸盐敷料对折2次置于穿刺点针眼处,同样用10 cm &#215;11.5 cm规格透明敷贴粘贴固定,比较两组PICC穿刺点渗血情况。结果:两组患者穿刺不同时间点穿刺点渗血情况比较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PICC置管后采用藻酸盐敷料的止血效果优于单纯采用无菌纱布止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周静脉 中心静脉导管 藻酸盐敷料 穿刺点出血 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液净化患者治疗中穿刺点出血的护理研究进展 被引量:4
13
作者 范雨露 樊小开 王彩星 《护士进修杂志》 2019年第19期1765-1768,共4页
血液净化治疗中穿刺点出血,在危险因素及预防方面已有一定研究,但针对穿刺点出血的处理措施方面,专家意见尚未统一。为帮助临床护理工作者更迅速、规范地应对穿刺点出血这一问题,笔者就针对血液净化患者治疗中穿刺点出血的护理研究进展... 血液净化治疗中穿刺点出血,在危险因素及预防方面已有一定研究,但针对穿刺点出血的处理措施方面,专家意见尚未统一。为帮助临床护理工作者更迅速、规范地应对穿刺点出血这一问题,笔者就针对血液净化患者治疗中穿刺点出血的护理研究进展进行综述,阐述了穿刺点出血的相关概念、危险因素、处理措施等相关最新国内外研究的概况,以期指导临床护理实践,为今后专家共识的制定提供文献学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液净化 穿刺点出血 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银离子敷料在预防肿瘤患者PICC穿刺点出血中的效果观察 被引量:2
14
作者 尹梅荣 刘倩 田立娟 《当代护士(下旬刊)》 2018年第6期121-122,共2页
目的探讨银离子敷料不同时效的应用在预防肿瘤患者PICC穿刺点出血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6年6月至2017年2月在我科行PICC置管的80例肿瘤患者,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观察组置管后穿刺点置1 cm×1 cm银离子敷料,第7... 目的探讨银离子敷料不同时效的应用在预防肿瘤患者PICC穿刺点出血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6年6月至2017年2月在我科行PICC置管的80例肿瘤患者,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观察组置管后穿刺点置1 cm×1 cm银离子敷料,第7天给予导管维护,对照组同样使用银离子敷料,第3天给予导管维护。比较两组PICC穿刺点出血及伤口愈合情况。结果观察组有效率95.0%(38/40)、对照组有效率72.5%(29/40),两组有效率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肿瘤患者PICC置管穿刺点使用银离子敷料,延长导管维护时间至7 d,可以有效预防PICC穿刺点出血,提高伤口愈合率,减少患者治疗费用及护士工作量,值得临床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银离子敷料 肿瘤患者 PICC 穿刺点出血 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护理血液净化患者穿刺点出血的进展研究
15
作者 覃诗茗 《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 医药》 2021年第3期186-186,188,共2页
血液净化是采取弥散、对流、吸附等机制,实施溶质交换、水分清除的血液净化法的总称,适合于急性肾损伤、水电解质紊乱、中毒、终末期肾病等患者的治疗。其常见的并发症是穿刺点出血,进而导致体液丢失,还会增加感染率,延长导管依赖等,进... 血液净化是采取弥散、对流、吸附等机制,实施溶质交换、水分清除的血液净化法的总称,适合于急性肾损伤、水电解质紊乱、中毒、终末期肾病等患者的治疗。其常见的并发症是穿刺点出血,进而导致体液丢失,还会增加感染率,延长导管依赖等,进而造成医疗资源浪费,增加病人经济负担。现今,学者对血液净化中穿刺点出血因素和预防等有了一定的研究,但处理穿刺点出血措施观点还没有统一。为帮助护理人员更加规范、迅速处理穿刺点出血,本文将阐述血液净化患者穿刺点出血的因素、预防措施、处理措施等方面,为护理人员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液净化 护理 穿刺点出血 进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桡动脉冠状动脉造影术穿刺点出血原因分析及护理对策
16
作者 陈婷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引文版)医药卫生》 2021年第9期54-55,共2页
探究经桡动脉冠状动脉造影术患者术后出现护理方法。 方法:选择我院心内科442例经桡动脉冠脉造影术患者进行围手术期的观察及护理。 结果:患者给予病情观察等一系列护理促使,有利于减轻患者的痛苦,促进患者早日恢复健康。结论:经桡动脉... 探究经桡动脉冠状动脉造影术患者术后出现护理方法。 方法:选择我院心内科442例经桡动脉冠脉造影术患者进行围手术期的观察及护理。 结果:患者给予病情观察等一系列护理促使,有利于减轻患者的痛苦,促进患者早日恢复健康。结论:经桡动脉冠状动脉造影术患者通过术前、术中及术后护理,不仅可以提升手术成功率,也能减少患者穿刺点出血发生率,促使患者获得良好的预后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桡动脉 穿刺点出血 冠状动脉造影术 护理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液净化患者治疗中穿刺点出血护理进展
17
作者 朱佳雯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引文版)医药卫生》 2023年第9期126-129,共4页
在血液净化患者治疗过程中,在危险因素以及预防等诸多方面,已经有许多关于穿刺点出血的护理研究,然而,却始终缺少有关穿刺点处理的措施。基于此,为了切实保障在临床实践中,护理人员能够做好穿刺点出血的护理工作,文章将对血液净化患者... 在血液净化患者治疗过程中,在危险因素以及预防等诸多方面,已经有许多关于穿刺点出血的护理研究,然而,却始终缺少有关穿刺点处理的措施。基于此,为了切实保障在临床实践中,护理人员能够做好穿刺点出血的护理工作,文章将对血液净化患者治疗中穿刺点出血的护理研究进展进行综述。首先,将阐述关于穿刺点出血的概念,并对出血因素进行分析,最后再提出穿刺点出血的护理措施等,希望能够为相关专家学者提供切实有效的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液净化 穿刺点出血 护理进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临床护理路径护理干预对神经介入术患者穿刺点出血的防治效果观察
18
作者 李晴 沈燕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引文版)医药卫生》 2025年第4期184-187,共4页
探讨临床护理路径护理干预对神经介入术患者穿刺点出血的防治效果。方法 选取2023年度神经介入术的72例患者作为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选取2024年度神经介入术的87例患者作为观察组实施临床护理路径护理干预。护理人员两组均为同批次15人... 探讨临床护理路径护理干预对神经介入术患者穿刺点出血的防治效果。方法 选取2023年度神经介入术的72例患者作为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选取2024年度神经介入术的87例患者作为观察组实施临床护理路径护理干预。护理人员两组均为同批次15人,对比防治效果。结果 观察组股动脉穿刺处出血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护士理论合格率、操作合格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护理后观察组心理状态优于对照组,患者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临床护理路径护理干预能有效降低神经介入术患者股动脉穿刺处出血发生率,提高护士理论合格率、操作合格率,改善患者心理状态,提高患者满意度,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临床护理路径 神经介入术 穿刺点出血 防治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化疗患者PICC置管穿刺点出血护理干预效果的观察 被引量:9
19
作者 李学勤 王缘 《国际护理学杂志》 2012年第11期2161-2163,共3页
目的通过观察实施护理干预前后化疗患者PICC置管穿刺点出血并发症的发生率,推断实施护理干预对减少PICC置管出血并发症的重要性。方法将2009年1月至2010年12月在我科接受PICC置管术的化疗患者126例按时间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各63例。对... 目的通过观察实施护理干预前后化疗患者PICC置管穿刺点出血并发症的发生率,推断实施护理干预对减少PICC置管出血并发症的重要性。方法将2009年1月至2010年12月在我科接受PICC置管术的化疗患者126例按时间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各63例。对实施护理干预前后的两组化疗患者PICC置管穿刺点出血发生率进行比较,并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对照组出血发生率38.1%(24/63),干预组12.7%(8/63),两组出血的发生率差别显著(P〈0.01)。结论护理干预可减少PICC置管穿刺点出血的并发症,使PICC置管更安全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ICC 化疗药物 穿刺点出血
原文传递
静脉输注活血药物后预防穿刺点出血的研究
20
作者 崔伯艳 田帅 《中华现代护理杂志》 2008年第27期2903-2904,共2页
目的探讨静脉输注活血药物后预防穿刺点出血的有效方法。方法将60例静脉输注活血药物的患者随机分为2组(各30例),按压时问分别为3,5min;再选择按压5min的患者100例随机分为3组,未制动组32例,制动5min组34例,制动10min组34例,... 目的探讨静脉输注活血药物后预防穿刺点出血的有效方法。方法将60例静脉输注活血药物的患者随机分为2组(各30例),按压时问分别为3,5min;再选择按压5min的患者100例随机分为3组,未制动组32例,制动5min组34例,制动10min组34例,观察穿刺点出血、皮下淤血的发生率。结果按压5min后穿刺点出血率明显低于按压3min(P〈0.01);手臂制动5min组与10min组穿刺点出血率明显低于未制动组(P〈0.01);手臂制动5min组与10min组穿刺点出血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静脉输注活血药物后增加穿刺点按压时间至5min,穿刺手臂制动5min能有效预防穿刺点出血、皮下淤血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手臂制动 静脉输液 药物 穿刺点出血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