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4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运动几何学特征的空间连杆机构5位置综合
1
作者 王瀚超 郭颖颖 +1 位作者 林松 江竞宇 《工程科学与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314-324,共11页
机构的尺度综合问题是机构学中的经典问题,为了建立起一套相对系统完整的、设计透明度高、应用简便的空间连杆机构尺度综合的几何流程,从空间连杆机构的运动几何学原理出发,以连杆机构中的浮动构件作为研究对象,将其简化为构件上的一条... 机构的尺度综合问题是机构学中的经典问题,为了建立起一套相对系统完整的、设计透明度高、应用简便的空间连杆机构尺度综合的几何流程,从空间连杆机构的运动几何学原理出发,以连杆机构中的浮动构件作为研究对象,将其简化为构件上的一条定直线,并将该条直线假想为导向构件,研究其在有限分离位置情况下的运动几何学特征,建立相应的空间运动几何学模型,实现空间运动学问题向空间几何学问题的转化。在此基础上,根据直线所占据的空间位置数不同,将直线多位置数问题拆解为多个少位置数问题的组合,进一步研究所提取几何特征之间的几何关联性,结合二平面投影系统,在明确了投影变换主投影方向的前提下,将几何学问题由空间向平面转化,并在平面系统中构建出相应的线导引模型。最后,根据机构的传动任务,结合运动反转理论,将空间机构的传动任务转化为线导引模型的求解问题,拟定出一套行之有效的空间连杆机构尺度综合方法。最终,以空间RSSR传动机构5位置函数综合问题为例,利用空间连杆机构尺度综合的几何流程,得到了满足精确5位置函数传递关系的RSSR机构的解。综合算例的结果进一步验证了该综合理论体系的有效性及实用性。同时,该方法不局限于输入、输出运动规律为转动–转动传动机构的尺度综合,也可对转动–移动、转动–平面运动、转动–空间运动的传动机构进行机构尺度求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间连杆机构 尺度综合 几何法 二平面投影系统 线导引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空间连杆机构运动可靠性分析方法及其应用 被引量:3
2
作者 万朝燕 赵旭 +1 位作者 赵天军 张俊林 《机械设计》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7期11-15,共5页
提出了一种空间连杆机构的运动可靠性分析方法。首先,延拓连续接触的有效长度模型至空间运动副;其次,完成机构的运动分析及受力分析,为Archard磨损理论的应用提供必要的数据;然后,将原始杆长尺寸误差、铰链间隙误差及磨损量误差均视为... 提出了一种空间连杆机构的运动可靠性分析方法。首先,延拓连续接触的有效长度模型至空间运动副;其次,完成机构的运动分析及受力分析,为Archard磨损理论的应用提供必要的数据;然后,将原始杆长尺寸误差、铰链间隙误差及磨损量误差均视为随机变量,基于诸影响因素均服从正态分布的假设,对机构进行运动可靠性分析数学建模及计算机编程计算。对铁路货车底门双PSSR型空间连杆机构运动进行可靠性分析,验证了此方法的实用性及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间连杆机构 运动可靠性 铰链间隙误差 磨损 数学建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Fourier变换在空间连杆机构轨迹综合中的应用 被引量:2
3
作者 孙建伟 褚金奎 《机械设计与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27-29,共3页
从空间连杆机构连杆曲线的Fourier级数表达式入手,解决了空间连杆机构连杆曲线的数学描述问题。通过分析找到了连杆曲线谐波特征参数与连杆转角算子谐波特征参数之间的内在联系,在此基础上给出了轨迹综合的步骤,为解决空间连杆机构的轨... 从空间连杆机构连杆曲线的Fourier级数表达式入手,解决了空间连杆机构连杆曲线的数学描述问题。通过分析找到了连杆曲线谐波特征参数与连杆转角算子谐波特征参数之间的内在联系,在此基础上给出了轨迹综合的步骤,为解决空间连杆机构的轨迹综合问题提供了一个新的思路。最后通过解决球面四杆机构轨迹综合问题,证明了本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间连杆机构 轨迹综合 谐波成分 FOURIER级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线性输入输出关系的空间连杆机构设计 被引量:2
4
作者 刘诗汉 张文军 《机械传动》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8期71-73,共3页
通过对机构设计要求和初始条件的分析,提出两种典型的设计方案,一种是RSSR机构,另一种是双RSSR机构。以CATIA为平台,按自顶向下的设计思路,进行空间连杆机构的结构设计,并在CATIA运动模拟机构中进行运动模拟,比较了两种方案的运动传递... 通过对机构设计要求和初始条件的分析,提出两种典型的设计方案,一种是RSSR机构,另一种是双RSSR机构。以CATIA为平台,按自顶向下的设计思路,进行空间连杆机构的结构设计,并在CATIA运动模拟机构中进行运动模拟,比较了两种方案的运动传递特性。分析指出,在输入角度较小的情况下,两种机构的输入量与输出量之间均能保持良好的线性关系;适当选择构件尺寸,双RSSR机构能基本保持输出与输入相等。而RSSR机构能否保持输出与输入相等主要受到初始条件的限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间连杆机构 线性 运动学设计 CATIA机构运动模拟 RSS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空间连杆机构中四面体法关于单元类别的判定法则 被引量:1
5
作者 郭为忠 邹慧君 金万敏 《机械设计与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4期18-19,共2页
四面体法在解决实际问题时涉及到单元类别的判定问题。单元类别的判定有助于避免单元形成过程中矢量环方程处理的盲目性。本文就一般空间连杆机构中隐含单元的类别判定作了较深入的研究,给出了相应的判定法则。
关键词 空间连杆机构 四面体法 单元判定 连杆机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空间连杆机构运动仿真的研究 被引量:4
6
作者 鲁墨武 贾忠忱 《机械设计与制造》 2001年第4期8-9,共2页
对空间连杆机构的运动仿真进行了研究。采用 Visual Basic语言编制了运动仿真软件,文中对软件的设计要点作了说明。
关键词 空间连杆机构 机构运动仿真 投影变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空间连杆机构结构的自动分解 被引量:1
7
作者 徐礼钜 高山 《四川联合大学学报(工程科学版)》 EI CAS CSCD 1998年第1期72-76,共5页
本文将图论运用于空间连杆机构的分析,提出了空间连杆机构的结构进行计算机自动分解的方法。该方法能按最优分解路径,分解成一系列可独立求解的回路,并开发了相应的可自动生成一组有序回路的软件系统,给出了实例来说明。
关键词 空间机构 自动分解 结构分析 空间连杆机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含 R、P 副空间连杆机构摆动力完全平衡的质量矩替代法(Ⅱ)一般步骤 被引量:1
8
作者 孔宪文 杨廷力 《机械科学与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5期759-764,共6页
在文[1]的基础上,本文着重给出了含R、P副空间连杆机构摆动力完全平衡条件的构造步骤,按照该步骤,由文[1]所给出的RR构件、PR-RR构件组、全R副空间开链的质量矩替代条件与公式,可直接构造出含R、P副空间连杆机构... 在文[1]的基础上,本文着重给出了含R、P副空间连杆机构摆动力完全平衡条件的构造步骤,按照该步骤,由文[1]所给出的RR构件、PR-RR构件组、全R副空间开链的质量矩替代条件与公式,可直接构造出含R、P副空间连杆机构的摆动力完全平衡条件,使得这类机构摆动力完全平衡条件的建立过程大为简化。最后以一两环含R、P副空间连杆机构为例,具体说明了用质量矩替代法构造含R、P副空间连杆机构的摆动力完全平衡条件的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间连杆机构 摆动力平衡 质量矩替代法 R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空间连杆机构的传动指标 被引量:2
9
作者 张玉茹 《机械设计》 CSCD 北大核心 1992年第2期32-34,共3页
引言在平面四杆机构的设计中,传动角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设计参数。它不仅直接反映了该机构输出力的大小而且影响到运动精度和运动平稳性,因此成为一个重要的性能指标。为了对空间连杆机构定义类似的指标,
关键词 空间连杆机构 传动指标 连杆机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空间连杆机构摆动力与摆动力矩的近似平衡 被引量:1
10
作者 孔宪文 《郑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0年第1期57-60,共4页
提出了通过在连架构件上附加质量配重实现空间连杆机构摆动力与摆动力矩近似平衡的方法 .质量配重参数可通过依次求解空间机构摆动力近似平衡方程组、摆动力矩近似平衡方程组得到 ,并着重讨论空间机构摆动力矩近似平衡方程组的建立与求... 提出了通过在连架构件上附加质量配重实现空间连杆机构摆动力与摆动力矩近似平衡的方法 .质量配重参数可通过依次求解空间机构摆动力近似平衡方程组、摆动力矩近似平衡方程组得到 ,并着重讨论空间机构摆动力矩近似平衡方程组的建立与求解 .首先建立了空间连杆机构摆动力矩近似平衡方程组并将之转化为超确定线性方程组 ,进而利用广义逆矩阵导出了其求解公式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间连杆机构 动力平衡 摆动力 摆动力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空间连杆机构的振动特性分析 被引量:1
11
作者 王子良 《机械设计》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7期8-11,共4页
空间连杆机构的振动特性分析王子良(天津理工学院机械系300400)空间构件在三维空间的振动可用以下四组相互独立的振动描述:沿轴向的纵向振动、绕轴线的扭转振动以及在两个相互垂直的过轴平面内的横向振动。实际振动是它们的... 空间连杆机构的振动特性分析王子良(天津理工学院机械系300400)空间构件在三维空间的振动可用以下四组相互独立的振动描述:沿轴向的纵向振动、绕轴线的扭转振动以及在两个相互垂直的过轴平面内的横向振动。实际振动是它们的线性叠加。运动副将各构件的振动耦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间连杆机构 振动特性 连杆机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空间连杆机构位置分析的闭链装配法 被引量:1
12
作者 罗康 熊楠 秦小屿 《四川工业学院学报》 1999年第1期21-24,共4页
提出一种空间连杆机构位置分析的新方法。首先,利用假设的开链机构实现了机构结构尺寸参数的描述与存储,再用闭链装配的数学条件直接建立位置分析矩阵方程,从而实现了对矩阵方程的直接推导并求解出位移输出量。实际的算例显示了这是... 提出一种空间连杆机构位置分析的新方法。首先,利用假设的开链机构实现了机构结构尺寸参数的描述与存储,再用闭链装配的数学条件直接建立位置分析矩阵方程,从而实现了对矩阵方程的直接推导并求解出位移输出量。实际的算例显示了这是一个系统和实用性都很强的方法,特别适用于计算机上运动分析算法的实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间连杆机构 位置分析 闭链装配法 连杆机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PSSR型空间连杆机构设计及运动学仿真
13
作者 万朝燕 庄绪红 +1 位作者 李培行 李晓峰 《大连交通大学学报》 CAS 2009年第6期11-14,共4页
提出了一种可用于散粒货物仓库底开门机构的双PSSR型空间连杆机构的设计方案,分析其工作原理,建立了数学模型.基于I-DEAS创建了机构的三维几何模型,并运用ADAMS软件对机构进行了运动学仿真,得到了货仓底门的角位移曲线、角速度曲线及角... 提出了一种可用于散粒货物仓库底开门机构的双PSSR型空间连杆机构的设计方案,分析其工作原理,建立了数学模型.基于I-DEAS创建了机构的三维几何模型,并运用ADAMS软件对机构进行了运动学仿真,得到了货仓底门的角位移曲线、角速度曲线及角加速度曲线.理论分析计算及应用软件仿真验证了此机构设计的合理性及方案的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间连杆机构 自由度 运动学仿真 ADAM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UG NX的空间连杆机构运动仿真分析 被引量:4
14
作者 杨南 《大众科技》 2011年第9期129-130,共2页
在UG NX软件平台中以RSSR为例,对空间连杆机构进行建模、装配,利用UG NX的运动分析功能建立相应的运动模型并进行运动学分析,得出构件某点的运动轨迹、位移、速度、加速度的规律曲线。
关键词 UG NX 空间连杆机构 运动仿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空间连杆机构中四面体法的单元形成研究
15
作者 郭为忠 金万敏 +1 位作者 东南大学 邹慧君 《机械设计》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6期7-9,共3页
本文探讨了空间连杆机构中四面体法的单元形成原则与方法,提出了“虚单元”概念和坐标系固化的策略,并以实际机构为例具体阐述了四面体法解决问题的包含单元形成和单元求解的完整的步骤与方法,较好地解决了四面体法的单元形成问题。
关键词 四面体法 坐标系固化 空间连杆机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类复向量在空间连杆机构运动分析上的应用 被引量:1
16
作者 段秀敏 赵峻彦 《吉林工程技术师范学院学报》 2012年第1期72-74,共3页
利用类复向量理论,对任意空间连杆机构进行运动分析,由于类复向量的旋转具有坐标变换的功能,以及利用其性质消去某些中间运动变量可以取代等同条件或约束方程,从而使计算过程明显简化。
关键词 类复向量 空间连杆机构 坐标变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古代的三种空间连杆机构 被引量:1
17
作者 车林仙 《泸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7年第1期25-27,56,共4页
介绍了王祯《农书》中描绘的卧轮式水排机构、轧花机机构、人力砻磨机构等三种空间连杆机构,给出其相应的机构运动简图,并应用现代机构学理论分析其自由度。为深入认识我国的古代机械技术提供一定的理论基础。
关键词 中国传统机械 空间连杆机构 机构运动简图 自由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空间连杆机构摆动力的近似平衡
18
作者 孔宪文 《郑州大学学报(理学版)》 CAS 1999年第2期58-61,共4页
提出了通过在连架构件上附加质量配重实现空间连杆机构摆动力近似平衡的方法.文中首先建立了空间连杆机构摆动力近似平衡方程组并将之转化为超确定线性方程组。
关键词 空间连杆机构 动力平衡 摆动力 广义逆矩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空间连杆机构运动分析的矩阵法
19
作者 栾庆德 《大庆石油学院学报》 CAS 北大核心 1989年第3期42-51,共10页
本文用矩阵法把空间连杆机构的运动分析化为求解线性、非线性方程组的问题,给出了程序框图。
关键词 空间连杆机构 矩阵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空间连杆机构实现“8”字形运动的扑翼机的设计 被引量:6
20
作者 姜森 郝永平 +1 位作者 李伦 郭梦辉 《机床与液压》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3期76-80,共5页
通过观察鸟类飞行时翅膀的运动轨迹,并基于空间连杆机构的理论,设计了一种可实现翅膀两个自由度运动的扑翼机构,通过两个空间连杆机构的相互配合,使翼尖处成功实现了空间“8”字形的运动轨迹,并可以改变扭转角而实现改变攻角的值,为之... 通过观察鸟类飞行时翅膀的运动轨迹,并基于空间连杆机构的理论,设计了一种可实现翅膀两个自由度运动的扑翼机构,通过两个空间连杆机构的相互配合,使翼尖处成功实现了空间“8”字形的运动轨迹,并可以改变扭转角而实现改变攻角的值,为之后仿生扑翼飞行器的设计提供了宝贵的经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扑翼 扭转耦合 飞行器 空间连杆机构 "8"字形轨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