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汾渭典型城市空气质量特征及污染成因分析
1
作者 冯琨 靳春嵩 +2 位作者 兰杰 吕安 朱丽娅 《当代化工研究》 CAS 2024年第6期85-89,共5页
通过搜集2019—2021年孝义市大气监测数据及2021年企业排放数据,利用对比分析及AERSCREEN进行污染贡献模拟,以评价汾渭典型城市空气质量特征及工业排放对污染影响程度。结果表明:(1)2019—2021年,孝义市SO_(2)、NO_(2)、PM_(10)污染突出... 通过搜集2019—2021年孝义市大气监测数据及2021年企业排放数据,利用对比分析及AERSCREEN进行污染贡献模拟,以评价汾渭典型城市空气质量特征及工业排放对污染影响程度。结果表明:(1)2019—2021年,孝义市SO_(2)、NO_(2)、PM_(10)污染突出,SO_(2)、PM_(10)、PM_(2.5)同比均明显下降,NO_(2)和O_(3)降幅偏低或不降反升。(2)2021年孝义市各指标与周边县(市、区)及全省数据均值对比明显偏高,本地污染排放强度大。同比2019年,2021年孝义市PM_(2.5)改善率达35.9%,SO_(2)、NO_(2)、CO改善效果明显低于周边及全省其他县(市、区)。(3)现代煤化工产业园对孝义市PM_(10)、PM_(2.5)、SO_(2)和NOx贡献分别达50.9%、82.6%、64.9%和64.4%。(4)汾渭平原城市以煤烟型污染为主,受复杂地形影响污染扩散不力,采暖期污染水平明显偏高,需从能源、产业、交通等问题根源上调整解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汾渭平原典型城市 空气质量特征 AERSCREEN大气估算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16~2018年自贡市城区环境空气质量特征及与气象因素的相关性分析 被引量:12
2
作者 李孝林 杨茜 《四川环境》 2020年第3期59-66,共8页
结合2016~2018年国家空气质量联网监测管理平台自贡市城市环境空气6参数(PM2.5、PM10、O3、NO2、SO2、CO)自动监测日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显示:2018年自贡市空气质量有明显改善。2016~2018年除PM2.5、PM10超标外,其他指标均达标(2018... 结合2016~2018年国家空气质量联网监测管理平台自贡市城市环境空气6参数(PM2.5、PM10、O3、NO2、SO2、CO)自动监测日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显示:2018年自贡市空气质量有明显改善。2016~2018年除PM2.5、PM10超标外,其他指标均达标(2018年O3超标),PM10和PM2.5每年污染负荷贡献率均超过50%,为主要的污染因子,但占比逐年下降。自贡市空气质量整体上表现为冬季最差,夏季较好的趋势,PM2.5作为首要污染物的天数在6个参数中最多,自贡市空气污染以PM2.5为主,自贡市主城区颗粒物、O3浓度略高于周边区县。相关性分析表明,自贡市AQI与PM2.5、PM10的相关性最高,达到0.8以上,代表站空气6参数与气象因素相关性分析表明,气温、湿度、风速、降雨量均与PM2.5、PM10有极显著负相关关系,气压与PM2.5、PM10有极显著正相关关系。降雨量与PM2.5、PM10相关系数最大,分别为0.734和0.759,其他气象因素与PM2.5、PM10相关系数均小于0.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气质量特征 AQI 颗粒物、气象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山市空气质量特征与气象影响因子分析 被引量:3
3
作者 蔡乐 林晓剑 劳钊明 《广东化工》 CAS 2011年第7期110-111,101,共3页
根据2006-2010年中山市环境监测资料和同期气象资料,对中山市空气质量特征、空气污染与气象条件的关系进行研究。结果表明:中山市近5年来API有下降趋势,冬季空气质量最差,夏季空气质量最好;造成中山市空气污染的主要天气形势为高... 根据2006-2010年中山市环境监测资料和同期气象资料,对中山市空气质量特征、空气污染与气象条件的关系进行研究。结果表明:中山市近5年来API有下降趋势,冬季空气质量最差,夏季空气质量最好;造成中山市空气污染的主要天气形势为高压脊控制型和高压底部型;从风场角度看,冬季中山市主导风向为偏北风,污染物易从北面的污染源输送到中山市并在本地累积,造成中山市空气质量较差:夏季中山市主导风向为偏南风,上游污染源较少,空气质量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气质量特征 气象影响因子 中山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冬季大学教室内的空气质量特征研究 被引量:1
4
作者 顾俊彦 郑丽娜 +1 位作者 刘嘉 轩吴凡 《环境科学与管理》 CAS 2022年第9期118-122,共5页
为探究大学教室内的空气质量特征,本研究将某高校的教室作为监测对象,在上午8:30到中午12:10时间段测量教室内PM_(1)、PM_(2.5)、PM_(10)的浓度及温湿度,并将测量数据进行分析。结果表明:PM_(1)、PM_(2.5)、PM_(10)的浓度随楼层升高而降... 为探究大学教室内的空气质量特征,本研究将某高校的教室作为监测对象,在上午8:30到中午12:10时间段测量教室内PM_(1)、PM_(2.5)、PM_(10)的浓度及温湿度,并将测量数据进行分析。结果表明:PM_(1)、PM_(2.5)、PM_(10)的浓度随楼层升高而降低,总体浓度差异较为显著;教室面积对室内不同大小颗粒物的浓度影响较小,在同一时间段,小教室与大教室在空旷情况下的PM_(1)、PM_(2.5)、PM_(10)浓度无显著差异;在上课期间,教室内湿度上升,颗粒物浓度降低;小教室上课时温湿度的变化更明显,且恢复速度更快。研究结果可为进一步改进教室内的空气品质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M_(1) PM_(2.5) PM_(10) 教室 空气质量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满洲里市2015年~2019年空气质量特征与气象因子关系分析
5
作者 黄晓慧 《内蒙古科技与经济》 2020年第15期77-78,81,共3页
利用2015年~2019年满洲里市环保局空气质量数据资料及同期满洲里国家基准站气温、降水、风速等气象因子观测资料数据,分析近5年满洲里市空气质量指数变化趋势。经分析表明:下垫面的变化、逆温层的出现以及大风等天气因子对满洲里地区空... 利用2015年~2019年满洲里市环保局空气质量数据资料及同期满洲里国家基准站气温、降水、风速等气象因子观测资料数据,分析近5年满洲里市空气质量指数变化趋势。经分析表明:下垫面的变化、逆温层的出现以及大风等天气因子对满洲里地区空气质量指数变化影响最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气质量特征 下垫面 天气形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紫云空气质量特征及其与气象条件的关系
6
作者 吴梅 李倩文 +3 位作者 吴哲红 王雁翔 王定春 宋晓君 《农业灾害研究》 2023年第2期99-101,117,共4页
通过对紫云自治县2016—2020年的空气质量监测数据和气象资料分析,发现近年来紫云自治县空气质量优良率达99%以上,但污染物浓度呈增长趋势,总体上紫云的空气质量有变差的趋势。一年中,冬、春季空气质量最差,造成污染的首要污染物分别为P... 通过对紫云自治县2016—2020年的空气质量监测数据和气象资料分析,发现近年来紫云自治县空气质量优良率达99%以上,但污染物浓度呈增长趋势,总体上紫云的空气质量有变差的趋势。一年中,冬、春季空气质量最差,造成污染的首要污染物分别为PM_(2.5)和臭氧(O_(3))。PM_(2.5)和O_(3)污染均出现在降雨量少、气压日较差较小、风速较小的条件下,但日照长、相对干燥的热低压天气更容易出现O_(3)污染,而日照短、相对湿润的冷高压天气更容易出现PM_(2.5)污染。污染物浓度与风速呈现负相关关系,风速对污染天气的形成和消散起决定性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气质量特征 气象条件 污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景德镇市空气质量特点及环境气象条件评估
7
作者 陈鲍发 计苇 汪俊杰 《气象水文海洋仪器》 2024年第5期87-90,共4页
为了研究景德镇市空气质量的特点及与环境气象条件的关系,文章使用空气质量监测数据、气象监测数据,采用天气学、环境气象学原理与分析方法,分析了景德镇市2015-2023年的空气质量,并对2024年1月、2023年1月的环境气象条件进行了评估。... 为了研究景德镇市空气质量的特点及与环境气象条件的关系,文章使用空气质量监测数据、气象监测数据,采用天气学、环境气象学原理与分析方法,分析了景德镇市2015-2023年的空气质量,并对2024年1月、2023年1月的环境气象条件进行了评估。结果表明:景德镇市空气质量逐年向好,年空气质量指数优良率达90%以上,超标率为0.3%~9.6%;2024年1月景德镇市空气质量与2023年同期相比上升3.45个百分点、PM_(2.5)质量浓度同比下降6.44%、PM_(10)质量浓度同比下降21.52%,主要原因是降水偏多、气温偏低、相对湿度偏大,大气扩散条件和雨洗条件同比偏好;通过气溶胶污染气象条件指数(PLAM)、PM_(2.5)气象条件评估指数(EMI)计算,表明2024年1月景德镇市的气象扩散条件优于2023年1月,景德镇市及周边地区排放量略有增加。希望研究结果能为景德镇市城市规划、旅游发展、气象服务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江西景德镇 空气质量特征 环境气象条件评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GIS的珠三角区域空气质量时空特征研究 被引量:19
8
作者 张宝春 陈彦军 +2 位作者 李伟铿 陈慧明 罗家海 《生态环境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600-605,共6页
以广东省环境信息GIS综合发布平台发布的2005年至2010年间粤港珠三角区域空气质量日报中空气质量等级数据为基础,利用GIS技术,首次采用网格化分析、均值分析、标准差分析、专题图渲染等分析方法,针对空间网格的空气质量年度均值、标准... 以广东省环境信息GIS综合发布平台发布的2005年至2010年间粤港珠三角区域空气质量日报中空气质量等级数据为基础,利用GIS技术,首次采用网格化分析、均值分析、标准差分析、专题图渲染等分析方法,针对空间网格的空气质量年度均值、标准差等指标,对近5年来珠三角区域空气质量在横向上从珠三角空间区域范围,纵向上5年时间尺度内时空特征进行深入的研究,解决了在大地理区域、5年时间尺度空气质量分等定级过程中的区域边界划分问题。结果表明:珠三角的RAQI区域均值从2006年的2.3下降到2010年的2.02,空气质量整体上逐年改善;区域污染高值中心由东莞西部逐步向佛山中部转移;珠三角的肇庆南部、佛山中部、中山北部以及广州的南沙等区域空气质量变化幅度较大;惠州、深圳、香港等地区的空气质量较好,也较为稳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格化分析 均值分析 标准差分析 专题图渲染 空气质量时空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南宁市区环境空气质量分布特征 被引量:4
9
作者 郭昆兴 《环境科学导刊》 2017年第2期77-81,126,共6页
利用2013年1月—2015年12月南宁市区环境空气质量监测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南宁市区空气质量指数(AQI)为17~245,平均值为74,超标率18.5%;AQI月平均变化呈双峰周期型。首要污染物项目出现频次由高到低的排序为:PM_(2.5)>PM_(10... 利用2013年1月—2015年12月南宁市区环境空气质量监测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南宁市区空气质量指数(AQI)为17~245,平均值为74,超标率18.5%;AQI月平均变化呈双峰周期型。首要污染物项目出现频次由高到低的排序为:PM_(2.5)>PM_(10)>O_(3-8)>NO_2,首要污染物为PM_(2.5)与PM_(10),两者占总数的91.3%;超标污染物有:PM_(2.5)、PM_(10)、O_(3-8)、NO_2,超标率分别为:17.8%、12.1%、1.4%、19.2%。PM_(2.5)、PM_(10)、NO_2、SO_2、CO、O_(3-8)质量浓度的日均值与AQI均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PM_(2.5)与AQI相关系数最大(r=0.98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QI 首要污染物 超标污染物 质量浓度 空气质量特征 南宁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白城市空气质量预报方法研究
10
作者 王铁岩 《现代农业科技》 2016年第10期232-232,239,共2页
根据2007—2011年白城市逐日空气污染物浓度资料和同期气象资料,对白城市空气质量状况分布特征、空气污染与气象条件的关系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白城市城区空气质量优良率较高,秋季空气质量最好,春季、冬季空气质量较差。以天气形势为依... 根据2007—2011年白城市逐日空气污染物浓度资料和同期气象资料,对白城市空气质量状况分布特征、空气污染与气象条件的关系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白城市城区空气质量优良率较高,秋季空气质量最好,春季、冬季空气质量较差。以天气形势为依托、综合考虑气象要素变化和分类法与趋势外推法相结合,对空气质量进行预报,可使高污染浓度预报更准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气质量特征 空气质量等级 气象条件 吉林白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气象条件对晋江城市空气质量的影响 被引量:16
11
作者 赵惠芳 杨建东 +2 位作者 陈雅莲 蔡文进 施俊岳 《气象与环境学报》 2009年第4期11-16,共6页
根据2006—2007年晋江市环境监测资料和同期气象资料,对晋江市空气质量状况分布特征、空气污染与气象条件的关系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晋江市区空气质量优良率较高,夏季空气质量最好,春季空气质量最差;海洋性气候是形成晋江市空气质量优... 根据2006—2007年晋江市环境监测资料和同期气象资料,对晋江市空气质量状况分布特征、空气污染与气象条件的关系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晋江市区空气质量优良率较高,夏季空气质量最好,春季空气质量最差;海洋性气候是形成晋江市空气质量优良率高的主要原因;空气质量为优的天气形势主要包括冷空气、副热带高压和台风等,空气质量持续为优;空气质量为轻微污染以上的天气形势主要包括SW暖湿气流、入海高压后部偏东气流、弱冷空气影响后期、副热带高压减弱或东退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气质量特征 空气质量等级 气象条件 晋江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哈密市近10 a空气质量分析及预报模型研究
12
作者 冯瑶 美合日阿依•牙里坤 +1 位作者 张科 阿尼尔•卡拉帕 《环境保护前沿》 CAS 2022年第4期809-814,共6页
利用2010~2019年哈密市气象及空气质量监测数据,分析了哈密市空气质量状况及其与降水、能见度、平均气温、风速、日照时数等气象因子的相关关系,采用多元逐步回归法建立四季空气质量指数预报模型并进行检验。结果表明:哈密市空气质量以... 利用2010~2019年哈密市气象及空气质量监测数据,分析了哈密市空气质量状况及其与降水、能见度、平均气温、风速、日照时数等气象因子的相关关系,采用多元逐步回归法建立四季空气质量指数预报模型并进行检验。结果表明:哈密市空气质量以优良为主,达标率为88.4%;2011年空气质量最好,污染日数最少,2014年轻度及以上污染日数最多,为空气质量最差年。近10 a春季空气质量最差,夏季最好。在不同季节,AQI指数与降水、能见度、气温均呈负相关关系,与风速、日照时数、气压呈正相关。建立了春、夏、秋、冬四季空气质量预报模型且均通过显著性检验;经检验,夏季模型预报效果最好,秋、冬季次之,春季较低,预报准确率都超过70%,可应用于哈密市空气质量预报业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气质量指数特征 气象因子 相关关系 预报模型 检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疆地区大气环境容量系数的气候特征及其在空气质量变化中的作用 被引量:3
13
作者 王郁 徐大海 孙俊英 《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2期5073-5082,共10页
新疆在我国属于冬半年大气环境容量系数(A值)显著偏低的区域.研究了1975—2019年新疆大气环境容量系数的时空变化特征.新疆的低A值区主要分布在塔里木盆地北部和新疆东部;研究期间新疆的大气环境容量系数在随机波动中整体呈下降趋势,这... 新疆在我国属于冬半年大气环境容量系数(A值)显著偏低的区域.研究了1975—2019年新疆大气环境容量系数的时空变化特征.新疆的低A值区主要分布在塔里木盆地北部和新疆东部;研究期间新疆的大气环境容量系数在随机波动中整体呈下降趋势,这与新疆平均风速的变化较为一致,主要是由气候变化引起.新疆A值的季节差异大,春夏高、秋冬低;A值的冬季均值远小于年均值,说明新疆冬季的大气自净能力很弱.新疆4个地级市的月均A值与PM_(2.5)浓度具有显著的负相关,A值能够较好地反映当地空气污染的气象条件特征.南疆城市则由于沙尘天气的影响,大气颗粒物浓度很高,但A值与PM_(2.5)浓度的相关性较差.还基于A值,利用城市大气环境荷载指数对新疆4个地级市的大气污染排放变率进行了评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气环境容量系数 空气质量变化特征 排放变率 新疆地区
原文传递
2018年大连海域船舶大气污染物排放特征及影响分析 被引量:4
14
作者 汪承杰 环久峰 +4 位作者 张洪朋 马来好 徐志伟 李逐翔 王旅东 《中国环境监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165-173,共9页
船舶废气已成为大气污染物的重要来源之一。为掌握大连周边海域船舶大气污染物排放特征,以及大连海域船舶排放对大连市大气环境的影响,基于船舶自动识别系统监测数据,采用基于功率的动力法估算出2018年大连海域船舶排放清单,并利用WRF、... 船舶废气已成为大气污染物的重要来源之一。为掌握大连周边海域船舶大气污染物排放特征,以及大连海域船舶排放对大连市大气环境的影响,基于船舶自动识别系统监测数据,采用基于功率的动力法估算出2018年大连海域船舶排放清单,并利用WRF、SMOKE、CMAQ空气质量数值模拟系统,研究了1月、4月、7月、10月船舶排放对大连市大气环境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2018年大连海域船舶共排放SO_(2)7606.23 t、NO_(x) 30990.13 t、PM_(10)1212.02 t、PM_(2.5)969.58 t、CO 3339.10 t、HC 1414.63 t、CO_(2)2546299.67 t。其中,客船、散货船、油船和多用途船的排放占比较大,排放区域主要集中在大连湾、大窑湾附近及周边航道。受气候因素影响,不同月份的船舶排放对大连市大气环境的影响不同,其中,1月、4月和10月受影响较大的区域主要是旅顺口区和金州区,而7月受影响较大的区域主要是甘井子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船舶大气污染物 排放特征:空气质量数值模拟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haracteristics of air quality in Tianjin during the Spring Festival period of 2015 被引量:4
15
作者 TANG Miao Jl Dong-Sheng +3 位作者 GAO Wen-Kang YU Zhong-Wang CHEN Kui CAO Wan 《Atmospheric and Oceanic Science Letters》 CSCD 2016年第1期15-21,共7页
To better understand the characteristics of air quality and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chemical composition evolution and source variation,an intensive atmospheric campaign was conducted in Tianjin,a megacity of the... To better understand the characteristics of air quality and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chemical composition evolution and source variation,an intensive atmospheric campaign was conducted in Tianjin,a megacity of the North China Plain,from 10 February to 6 March 2015.There were 20 days exceeding the threshold value of secondary Chinese Ambient Air Quality Standards for PM2.5(75 μg m-3,daily average over 24 h)during the study period.Five air pollution episodes were selected for investigation.During the pre-holiday pollution episode,NH^+_4,NO^-_3,and SO^(2-)_4 were more abundant,indicating that air pollution was caused by motor vehicle exhaust emissions and coal consumption under unfavorable meteorological conditions.During Chinese Lunar New Year's Eve,widespread use of fireworks resulted in extremely high aerosol concentrations.Firework displays caused increases in K+ and also enrichment of SO^(2-)_4 relative to NO^-_3.The holiday pollution episode was caused by regional transport,characterized by abundant SO^(2-)_4 and NH^+_4.In addition,the aging processes of the particles from fireworks discharge played an important role in the formation of NO-3and SO^(2-)_4.The Lantern Festival episode was characterized by a transition from the enrichment of K+ to secondary inorganic ions(NO^-_3,SO^(2-)_4,and NH^+_4).The results of this study are useful for a detailed understanding of the variation in atmospheric compositions and sources caused by anthropogenic activity,and highlight the importance of controlling intensive fireworks discharg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IANJIN water-soluble ions FIREWORKS organic carbon elemental carbon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haracterization of Air Pollution in Urban Areas of Yangtze River Delta,China 被引量:7
16
作者 CHEN Tan DENG Shulin +3 位作者 GAO Yu QU Lean LI Manchun CHEN Dong 《Chinese Geographical Science》 SCIE CSCD 2017年第5期836-846,共11页
The hallmark of development in the Yangtze River Delta(YRD) of East China has been sprawling urbanization. However, air pollution is a significant problem in these urban areas. In this paper, we investigated and analy... The hallmark of development in the Yangtze River Delta(YRD) of East China has been sprawling urbanization. However, air pollution is a significant problem in these urban areas. In this paper, we investigated and analyzed the air pollution index(API) in four cities(Shanghai, Nanjing, Hangzhou and Ningbo) in the YRD from 2001 to 2012. We attempted to empirically examin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meteorological factors and air quality in the urban areas of the YRD. According to the monitoring data, the API in Shanghai, Nanjing, Hangzhou slightly declined and that in Ningbo increased over the study period. We analyzed the inter-annual, seasonal, and monthly variations of API, from which we found that the air quality had different temporal changes in the four cities. It was indicated that air quality was poor in winter and spring and best in summer. Furthermore, different weather conditions affected air quality level. The wind direction was considered as an important and influential factor to air pollution, which has an impact on the accumulating or cleaning processes of pollutants. The air quality was influenced by the different wind directions that varied with seasons and citi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ir pollution index (API) urban area meteorological factor environmental decision Yangtze River Delta Chin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