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59篇文章
< 1 2 1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旋流器内空气柱形成及其影响因素的数值模拟 被引量:8
1
作者 崔宝玉 魏德洲 +1 位作者 李明阳 FENG Yu-qing 《东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9期1343-1346,1351,共5页
利用CFD方法,基于RSM雷诺应力模型和VOF多相流模型对旋流器内空气柱进行数值模拟,结果显示在t≈0.7 s,空气柱基本成型,且最终结果与PIV测试结果一致.旋流器内空气柱的空气是从沉砂口吸入并从溢流口排出.在沉砂管上端,空气柱发生大幅度... 利用CFD方法,基于RSM雷诺应力模型和VOF多相流模型对旋流器内空气柱进行数值模拟,结果显示在t≈0.7 s,空气柱基本成型,且最终结果与PIV测试结果一致.旋流器内空气柱的空气是从沉砂口吸入并从溢流口排出.在沉砂管上端,空气柱发生大幅度的径向偏摆;空气柱进入溢流管后,产生"喉结"状突起.空气柱确实消耗了一部分不必要的能量,但并不对流场造成明显的额外扰动.给矿速度的变化对空气柱的直径几乎没有影响,而旋流器结构参数的变化,如沉砂口直径、溢流口直径、锥角等,对空气柱直径影响较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力旋流器 空气柱 数值模拟 PIV流场测试 影响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力旋流器内空气柱的形成规律初探 被引量:12
2
作者 苗青 袁惠新 王跃进 《江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2年第4期380-383,共4页
探讨了不同排料方式下的水力旋流器空气柱形成的机理 ,定量分析了旋流器的结构参数对形成空气柱最小压降的影响 .实验结果表明 ,传统大气排放式旋流器空气柱内的空气基本是从大气中吸入的 .形成空气柱的最小压降 ,随着溢流口直径及锥角... 探讨了不同排料方式下的水力旋流器空气柱形成的机理 ,定量分析了旋流器的结构参数对形成空气柱最小压降的影响 .实验结果表明 ,传统大气排放式旋流器空气柱内的空气基本是从大气中吸入的 .形成空气柱的最小压降 ,随着溢流口直径及锥角的增大而增大 ,随着进料口直径的增大而减小 .而水封式旋流器空气柱的形成是由于旋流中心压力低于大气压后 ,溶解在液流中的气体析出而造成的 .同样结构的旋流器 ,其形成空气柱的最小压降比大气排放式旋流器的要大 ,且随着溢流口直径的增大而增大 ,随着进料口直径及锥角的增大而减小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力旋流器 空气柱 最小压力降 结构参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空气柱的水力旋流器内流场的数值模拟 被引量:4
3
作者 朱佳奇 杨茉 +1 位作者 耿丽萍 王治云 《工程热物理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7期1201-1203,共3页
对水力旋流器内流场进行了数值模拟。旋流器内液相和气相的湍流模拟采用了雷诺应力模型(RSM),边界条件采用速度进口、压力出口。在同一工况下选用三维模型及二维简化模型、分别用VOF模型及刚盖法对空气柱进行处理,就空气柱形成、切向及... 对水力旋流器内流场进行了数值模拟。旋流器内液相和气相的湍流模拟采用了雷诺应力模型(RSM),边界条件采用速度进口、压力出口。在同一工况下选用三维模型及二维简化模型、分别用VOF模型及刚盖法对空气柱进行处理,就空气柱形成、切向及轴向速度与相同条件下试验测量的结果进行比较。结果表明,三维模型计算结果较二维简化模型与实验值吻合得更好,但二维简化模型在降低精度不大的前提下大大减少了计算时间。对空气柱的处理,选用VOF模型得到的结果更准确,而刚盖法减少了计算用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力旋流器 流场 数值模拟 空气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气井环空气柱压力计算井底压力新方法的研究与应用 被引量:7
4
作者 杨涛 杨桦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2期66-70,共5页
文章根据气井天然气的性质 ,推导出了利用气井环空气柱压力 ,计算井底压力的精确求解数学模型与近似求解数学模型 ,提出了以近似求解数学模型计算结果为精确求解数学模型赋初值的计算程序和在气举工艺设计与诊断中的实际应用。实际应用... 文章根据气井天然气的性质 ,推导出了利用气井环空气柱压力 ,计算井底压力的精确求解数学模型与近似求解数学模型 ,提出了以近似求解数学模型计算结果为精确求解数学模型赋初值的计算程序和在气举工艺设计与诊断中的实际应用。实际应用结果表明 ,本文推导、提出的数学模型与计算程序科学、合理、可靠、实用 ,不仅对这一课题的深化研究有着显著的促进作用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井 空气柱 井底压力 地层压力 数学模型 计算程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旋流器内空气柱形成与发展及其对分离的影响 被引量:10
5
作者 曹晓娟 顾伯勤 《流体机械》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28-33,52,共7页
空气柱是固—液型旋流器流场中的一种特有现象,它对旋流器的分离性能有重要影响。采用流体体积函数模型模拟了空气柱的形成与发展过程,探讨了空气柱形成和发展的机理,分析了空气柱对旋流器溢流比、流场湍流结构、能耗的影响,并采用随机... 空气柱是固—液型旋流器流场中的一种特有现象,它对旋流器的分离性能有重要影响。采用流体体积函数模型模拟了空气柱的形成与发展过程,探讨了空气柱形成和发展的机理,分析了空气柱对旋流器溢流比、流场湍流结构、能耗的影响,并采用随机轨道模型分析了空气柱与分级效率的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空气柱导致旋流器溢流比、湍流强度及能耗增大,分级效率降低。为了降低能耗、提高分离效率应尽可能减小或消除空气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旋流器 空气柱 能耗 分离效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高速摄像技术的旋流器空气柱特征研究 被引量:2
6
作者 王志斌 褚良银 +1 位作者 陈文梅 王升贵 《金属矿山》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8期140-143,共4页
利用高速摄像技术研究了不同锥角和进口流量下旋流器内空气柱的结构特征。结果表明,旋流器内空气柱的形状、弯扭程度因旋流器锥角和进口流量不同而不同,不能单纯用柱状、麻花状、正弦曲线状等来描述。因此,为减少空气柱对旋流器分离效... 利用高速摄像技术研究了不同锥角和进口流量下旋流器内空气柱的结构特征。结果表明,旋流器内空气柱的形状、弯扭程度因旋流器锥角和进口流量不同而不同,不能单纯用柱状、麻花状、正弦曲线状等来描述。因此,为减少空气柱对旋流器分离效率的影响,旋流器应采用合适的锥角及与之相匹配的最佳进口流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旋流器 空气柱 形状特征 高速摄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数值模拟方法对旋流器空气柱特性的探讨 被引量:5
7
作者 王志斌 陈文梅 +1 位作者 褚良银 王升贵 《化工装备技术》 CAS 2005年第6期14-18,共5页
利用数值模拟结果对空气柱内的速度分布特征、压力分布特征、空气柱大小及其影响因素等方面进行了讨论。结果表明,空气柱具有强制涡的特点,且在轴向方向存在压力梯度,由于流场的不稳定性导致空气柱的大小和位置不断发生变化,造成不对称... 利用数值模拟结果对空气柱内的速度分布特征、压力分布特征、空气柱大小及其影响因素等方面进行了讨论。结果表明,空气柱具有强制涡的特点,且在轴向方向存在压力梯度,由于流场的不稳定性导致空气柱的大小和位置不断发生变化,造成不对称流场出现,从而降低了旋流器的分离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力旋流器 空气柱 流场特征 数值模拟 分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矩形波导填充带有空气柱介质不连续性的边界元法分析 被引量:3
8
作者 周平 徐金平 《微波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43-45,54,共4页
应用边界元法分析了矩形波导中填充带有空气柱介质不连续性的散射特性 ,编制了一个通用的计算机程序 ,对几个算例进行了计算。
关键词 矩形波导 边界元法 空气柱 散射系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结构参数对双溢流旋流器内空气柱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3
9
作者 张悦刊 杨猛 +2 位作者 刘培坤 姜兰越 王辉 《中国矿业》 北大核心 2019年第9期169-174,共6页
传统旋流器一次分级只能得到溢流和底流两种产品,造成产品粒级范围太过宽泛,达不到精细分级的要求。本文提出了一种具有双溢流管结构的多产品旋流器,建立了流场模型,利用流体力学多相流理论,对旋流器内部流场进行了数值模拟,得到了内外... 传统旋流器一次分级只能得到溢流和底流两种产品,造成产品粒级范围太过宽泛,达不到精细分级的要求。本文提出了一种具有双溢流管结构的多产品旋流器,建立了流场模型,利用流体力学多相流理论,对旋流器内部流场进行了数值模拟,得到了内外双溢流流场分布特点,获取了流场和空气柱的形成、发展演化过程。对底流口、溢流口结构参数对旋流器内空气柱性能的影响进行了仿真分析,结果表明:旋流器内空气柱直径随着底流口和溢流口直径的增大而增大,当内溢流管直径小于底流口直径时,空气柱较为紊乱。研究结果对分析空气柱影响涡旋运动及优化旋流器结构参数奠定了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溢流旋流器 结构参数 空气柱 流场性能 数值模拟计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消除旋流器空气柱提高分级效率的研究 被引量:3
10
作者 于福家 陈炳辰 刘其瑞 《中国粉体技术》 CAS 1999年第3期40-41,共2页
旋流器的空气柱对分级过程存在着严重的破坏作用。通过对旋流器结构改造,消除或减小了空气柱的不利影响,使旋流器的分级效率明显提高。
关键词 旋流器 空气柱 分级效率 分级精度 水力旋流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石膏旋流器空气柱内三维速度场的数值模拟 被引量:1
11
作者 杨阳 安连锁 刘春阳 《中国电力》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9期155-159,共5页
石膏旋流器是火电厂石灰石-石膏湿法烟气脱硫系统中的重要设备,在运行过程中会出现空气柱现象,致使能耗增大、流场不稳定、分离效率降低。为了解空气柱内气体流场特性,采用Fluent软件,应用流体体积模型(VOF),对单一入口石膏旋流器内空... 石膏旋流器是火电厂石灰石-石膏湿法烟气脱硫系统中的重要设备,在运行过程中会出现空气柱现象,致使能耗增大、流场不稳定、分离效率降低。为了解空气柱内气体流场特性,采用Fluent软件,应用流体体积模型(VOF),对单一入口石膏旋流器内空气柱产生、发展到稳定的整个过程进行了数值模拟。研究结果表明:空气柱内为螺旋流动;由两端出口进入的空气在相遇后还需经过一定时间的发展才能达到稳定的状态;气相的轴向速度随时间有明显的变化,切向速度变化幅度较小,径向速度比轴向及切向速度小一个数量级。进行石膏旋流器结构优化时应考虑设计对称入口结构和空气柱内空气运动方向不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烟气脱硫 石膏旋流器 空气柱 速度场 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底部空气柱装药爆破机理分析与试验研究 被引量:4
12
作者 傅菊根 潘吉仁 《西安矿业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1995年第1期21-24,共4页
应用激波理论分析了底部空气柱装药爆破机理。通过实验室的爆破漏斗试验,研究了底部空气柱装药爆破效果,掌握了定量装药在固定装药深度情况下爆破漏斗体积与底部空气柱长度的变化规律,对工程实践有一定指导意义。
关键词 底部空气柱 装药爆破机理 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旋流器内空气柱形成与发展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被引量:1
13
作者 曹晓娟 顾伯勤 《煤矿机械》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2期58-60,共3页
采用数值模拟方法研究了空气柱的产生、发展过程,探讨了旋流器结构参数及操作参数对空气柱直径的影响。结果表明,空气柱形成和发展过程中,存在萎缩、消失的现象;不同时刻旋流器不同高度处空气柱的形状和大小不同;空气柱的直径随旋流器... 采用数值模拟方法研究了空气柱的产生、发展过程,探讨了旋流器结构参数及操作参数对空气柱直径的影响。结果表明,空气柱形成和发展过程中,存在萎缩、消失的现象;不同时刻旋流器不同高度处空气柱的形状和大小不同;空气柱的直径随旋流器的底流管直径、溢流管的直径、锥角、进口流速、进口压力的增大而增大,随液体黏度的增大而减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旋流器 空气柱 直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介质旋流器内空气柱与能耗关系的研究 被引量:4
14
作者 钱爱军 《选煤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4-6,共3页
应用计算流体力学应用软件Fluent对重介质旋流器内能耗大的空气柱进行了模拟研究,得出了重介质旋流器的节能降耗不能采用水力旋流器加固棒的方法实现。为了降低能耗,在重介质旋流器设计时可以通过合理的结构参数设计把空气柱控制到最小... 应用计算流体力学应用软件Fluent对重介质旋流器内能耗大的空气柱进行了模拟研究,得出了重介质旋流器的节能降耗不能采用水力旋流器加固棒的方法实现。为了降低能耗,在重介质旋流器设计时可以通过合理的结构参数设计把空气柱控制到最小,以达到节能降耗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介质旋流器 计算流体力学 Fluent软件 能耗 空气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无压三产品重介质旋流器一段结构参数对空气柱的影响 被引量:3
15
作者 黄波 黄国桂 《煤炭工程》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114-117,共4页
为了研究无压三产品重介质旋流器内空气柱的形态和变化规律,利用计算流体力学软件Fluent,采用非稳态的雷诺应力模型一段旋流器结构参数和操作参数对空气柱的影响,进而分析对能耗和分选的影响。结果显示旋流器内部空气柱在21.67s时基本成... 为了研究无压三产品重介质旋流器内空气柱的形态和变化规律,利用计算流体力学软件Fluent,采用非稳态的雷诺应力模型一段旋流器结构参数和操作参数对空气柱的影响,进而分析对能耗和分选的影响。结果显示旋流器内部空气柱在21.67s时基本成型,二段旋流器先于一段旋流器形成空气柱;入料速度小于4m/s旋流器内部无法形成空气柱,超过临界速度后旋流器内部可以形成完整稳定的空气柱,过大的入料速度会使得一段旋流器内空气柱体积百分数减少,二段旋流器内空气柱体积百分数增加,一段旋流器内空气柱不贯通;一段旋流器溢流管直径为380mm,溢流管插入深度在410~610mm范围,旋流器内空气柱体积分数较低,空气柱摆动较小稳定性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压三产品重介质旋流器 计算流体力学 空气柱 能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空气柱对水力旋流器分级性能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2
16
作者 刘惠中 曾令辉 《有色金属(选矿部分)》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55-62,共8页
为了进一步探明空气柱对水力旋流器分级性能的影响,借助计算流体力学(CFD)技术构建了无空气柱的水封式水力旋流器和普通水力旋流器分级流场模型并分别进行了模拟仿真。通过对两种旋流器的流场数据进行对比分析发现,相较于普通水力旋流器... 为了进一步探明空气柱对水力旋流器分级性能的影响,借助计算流体力学(CFD)技术构建了无空气柱的水封式水力旋流器和普通水力旋流器分级流场模型并分别进行了模拟仿真。通过对两种旋流器的流场数据进行对比分析发现,相较于普通水力旋流器,水封式水力旋流器内部压力梯度、切向速度以及离心加速度更大,沿旋流器中心轴向运动速度以及湍流强度分布更加均匀,流场更加稳定,更有利于固体颗粒的分级。相较于普通水力旋流器,水封式水力旋流器在1~10μm的分级效率更高,且在同等给矿粒度条件下,分离粒度更细,更有利于细粒级固体颗粒的分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FD 空气柱 湍流强度 分离粒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覆杯实验中空气柱长度因素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3
17
作者 丁智勇 顾江鸿 +1 位作者 赵明 张新秀 《中国现代教育装备》 2012年第14期61-61,66,共2页
覆杯实验是验证大气压强存在的经典实验,操作方法为:取一个杯子,将杯中装满水,再用一张不渗水的纸片盖住杯口,用手按住纸片将杯子缓缓倒置后,松开按住纸片的手,由于大气压强的存在,薄薄的纸片将托起整杯的水。很多文专门对覆杯实验的... 覆杯实验是验证大气压强存在的经典实验,操作方法为:取一个杯子,将杯中装满水,再用一张不渗水的纸片盖住杯口,用手按住纸片将杯子缓缓倒置后,松开按住纸片的手,由于大气压强的存在,薄薄的纸片将托起整杯的水。很多文专门对覆杯实验的原理和操作方法等进行了论述,提出了各自的见解和观点。文献针对覆杯实验中争论的焦点问题——“杯中的水是否要装满”展开论述,通过对杯中气体的压强进行理论分析后得出定量结论:当杯子总长度为18cm时,被封闭的空气柱长度不能大于3.3cm;若杯子总长度更长,被封闭的空气柱长度应更小。在此基础上,提出顺利进行覆杯实验的条件之一是:“杯中的空气越少越容易成功。”通过实验我们发现,覆杯实验成功与否并不取决于杯中空气柱的长度。下面简要介绍实验材料和实验方法,对文献理论分析中忽视的问题进行分析,并对实验现象进行合理的解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覆杯实验 空气柱 长度 大气压强 操作方法 经典实验 焦点问题 实验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底部空气柱装药掏槽爆破试验及机理研究 被引量:4
18
作者 傅菊根 李玉荣 《淮南工业学院学报》 2001年第1期16-19,共4页
以槽腔体积、槽腔深度和爆破块度为指标 ,对底部空气柱装药和常规装药掏槽爆破进行了模拟试验。试验结果表明 ,底部空气柱装药掏槽爆破效果优于常规装药效果。根据试验结果 。
关键词 底部空气柱 掏槽爆破 模拟试验 作用机理 装药结构 爆破参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底部空气柱装药爆破效果模型试验研究 被引量:3
19
作者 潘吉仁 《淮南矿业学院学报》 1993年第4期17-21,共5页
本文通过水泥砂浆模型上的一系列爆破漏斗试验,研究底部空气柱装药的爆破效果,分析了底部空气柱长度变化对爆破作用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底部空气柱长度与装药深度之比为0.4~0.8时,爆破效果最佳,爆破体积比传统的装药结构增大45%~55... 本文通过水泥砂浆模型上的一系列爆破漏斗试验,研究底部空气柱装药的爆破效果,分析了底部空气柱长度变化对爆破作用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底部空气柱长度与装药深度之比为0.4~0.8时,爆破效果最佳,爆破体积比传统的装药结构增大45%~55%,显著提高了炸药能量有效利用率。文中提出了底部空气柱效应新概念,探讨了底部空气柱效应的作用机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爆破漏斗 模型试验 底部空气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空气柱的共振 被引量:2
20
作者 鹿桂兰 《中国教育技术装备》 2008年第21期95-95,100,共2页
如果振动的频率和波的长度是已知的,那么声波在某种物质中的传播速度就能够被确定。在这个实验中,可以利用已知频率的声波,求出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该声波的波长能够利用共振的空气柱测得。本实验的目的有两个,一是通过封闭管子中... 如果振动的频率和波的长度是已知的,那么声波在某种物质中的传播速度就能够被确定。在这个实验中,可以利用已知频率的声波,求出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该声波的波长能够利用共振的空气柱测得。本实验的目的有两个,一是通过封闭管子中的共振测定不同频率的声波在空气中的波长;二是利用这种测量方法计算出声波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气柱 共振 传播速度 同频率 测量方法 声波 实验 波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