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VIP36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4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腰突穴针刺深度CT扫描定位研究
被引量:
41
1
作者
黄仕荣
林其雄
+1 位作者
汤骏
陈建础
《中国针灸》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9期635-638,共4页
目的:探讨腰段经验穴腰突穴深刺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安全深度与角度。方法:采用CT扫描技术对腰突穴的进针深度、角度与相关组织层面进行扫描观察。结果:当垂直进针至得气时,测得进针深度为73mm,针尖所在位置相当于椎间孔外口,此即为...
目的:探讨腰段经验穴腰突穴深刺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安全深度与角度。方法:采用CT扫描技术对腰突穴的进针深度、角度与相关组织层面进行扫描观察。结果:当垂直进针至得气时,测得进针深度为73mm,针尖所在位置相当于椎间孔外口,此即为最佳进针深度与角度。结论:垂直进针并适当深刺至腰突穴深部的椎间孔外口为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适宜深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穴/解剖学和组织学
取
穴
体层摄影扫描仪
X线计算机
针刺深度
@腰突
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翳风穴的形态学特征及其临床意义
被引量:
78
2
作者
姜雪梅
高彦平
黄泳
《中国针灸》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1期781-783,共3页
目的:探讨翳风穴的解剖层次和针刺深度,为临床治疗和并发症的预防提供解剖学依据。方法:随机抽取新鲜的成人尸体标本15具,其中男尸10具,女尸5具。采用层次解剖法,逐层解剖并观察穴区解剖结构及神经血管毗邻关系。结果:翳风穴前为下颌髁...
目的:探讨翳风穴的解剖层次和针刺深度,为临床治疗和并发症的预防提供解剖学依据。方法:随机抽取新鲜的成人尸体标本15具,其中男尸10具,女尸5具。采用层次解剖法,逐层解剖并观察穴区解剖结构及神经血管毗邻关系。结果:翳风穴前为下颌髁突后缘,后为胸锁乳突肌腱膜及乳突前缘,向下直刺结构依次是皮肤、浅筋膜、腮腺后缘、颞下窝静脉丛,浅层布有耳大神经分支和颈外静脉,深层有枕动脉、上颌动静脉分支、翼静脉丛、颈动脉鞘和面神经、下颌神经。平均危险深度为(35.52±6.31)mm。结论:翳风穴周围有较重要的神经、血管分布,临床操作时应注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穴
翳风
/解剖学
和组织学
针剌深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基于VOXEL-MAN操作平台肩髎穴的三维可视化研究
被引量:
4
3
作者
王海生
邵水金
+5 位作者
王媛媛
秦翊麟
程卓
严振国
庄天戈
闵友江
《中国针灸》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1期789-792,共4页
目的:通过对肩穴的三维重建,来探讨穴位三维重建中神经血管难以表达的问题。方法:在VOXEL-MAN操作平台中,运用色度特征空间的交互式分割方法对肌肉等组织进行分割,对神经血管以数学建模的方式进行重建,并以运行脚本的方式来获取肩髎...
目的:通过对肩穴的三维重建,来探讨穴位三维重建中神经血管难以表达的问题。方法:在VOXEL-MAN操作平台中,运用色度特征空间的交互式分割方法对肌肉等组织进行分割,对神经血管以数学建模的方式进行重建,并以运行脚本的方式来获取肩髎穴的进针动画。结果:在肩髎穴的三维进针动画中,可以系统地观察到各组织包括神经血管和针体的空间位置关系。结论:数学建模可以解决穴位三维重建研究中神经血管难以表达的问题;带有神经血管等穴周主要组织的穴位三维动画的生成,将有利于针灸教学和穴位经络实质的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穴
肩髎
/解剖学
和组织学
穴
肩髎/血液供给
图像处理
计算机辅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应用CT测量风府针刺深度的研究
被引量:
22
4
作者
杨松堤
李亚东
+2 位作者
姜国华
胡妮娜
丛树园
《中国针灸》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47-48,共2页
目的:研究风府穴在CT定位下针刺安全深度,为针灸临床提供安全进针的参考数据。方法:将41例成年志愿者按罗氏指数分为瘦人组、适中人组和胖人组3型,应用CT断层技术测量风府穴的针刺深度。结果:不同体型的人直刺安全深度不同,风府瘦人组为...
目的:研究风府穴在CT定位下针刺安全深度,为针灸临床提供安全进针的参考数据。方法:将41例成年志愿者按罗氏指数分为瘦人组、适中人组和胖人组3型,应用CT断层技术测量风府穴的针刺深度。结果:不同体型的人直刺安全深度不同,风府瘦人组为(27.73±3.45)mm,适中人组(30.78±2.90)mm,胖人组(33.39±4.27)mm。结论:不同体形人风府穴的针刺安全深度数据可以参考安全深度≤危险深度×75%计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穴
风府
/解剖学
和组织学
针刺深度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腰突穴针刺深度CT扫描定位研究
被引量:
41
1
作者
黄仕荣
林其雄
汤骏
陈建础
机构
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曙光医院骨伤科
上海市中医院骨伤科
上海市中医院放射科
出处
《中国针灸》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9期635-638,共4页
基金
上海市重点学科建设项目:T0303
文摘
目的:探讨腰段经验穴腰突穴深刺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安全深度与角度。方法:采用CT扫描技术对腰突穴的进针深度、角度与相关组织层面进行扫描观察。结果:当垂直进针至得气时,测得进针深度为73mm,针尖所在位置相当于椎间孔外口,此即为最佳进针深度与角度。结论:垂直进针并适当深刺至腰突穴深部的椎间孔外口为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适宜深度。
关键词
穴/解剖学和组织学
取
穴
体层摄影扫描仪
X线计算机
针刺深度
@腰突
穴
Keywords
Point/anat
Point Locating
Tomography Scanners, X-Ray Computedl Needling Depth
分类号
R224.2 [医药卫生—中医基础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翳风穴的形态学特征及其临床意义
被引量:
78
2
作者
姜雪梅
高彦平
黄泳
机构
南方医科大学中医系针灸科
南方医科大学中医系骨伤科
出处
《中国针灸》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1期781-783,共3页
基金
卫生部科教司资助课题:05-V1-31
文摘
目的:探讨翳风穴的解剖层次和针刺深度,为临床治疗和并发症的预防提供解剖学依据。方法:随机抽取新鲜的成人尸体标本15具,其中男尸10具,女尸5具。采用层次解剖法,逐层解剖并观察穴区解剖结构及神经血管毗邻关系。结果:翳风穴前为下颌髁突后缘,后为胸锁乳突肌腱膜及乳突前缘,向下直刺结构依次是皮肤、浅筋膜、腮腺后缘、颞下窝静脉丛,浅层布有耳大神经分支和颈外静脉,深层有枕动脉、上颌动静脉分支、翼静脉丛、颈动脉鞘和面神经、下颌神经。平均危险深度为(35.52±6.31)mm。结论:翳风穴周围有较重要的神经、血管分布,临床操作时应注意。
关键词
穴
翳风
/解剖学
和组织学
针剌深度
Keywords
Point TE 17 (Yifeng)/anat
Needling Depth
分类号
R224.2 [医药卫生—中医基础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基于VOXEL-MAN操作平台肩髎穴的三维可视化研究
被引量:
4
3
作者
王海生
邵水金
王媛媛
秦翊麟
程卓
严振国
庄天戈
闵友江
机构
上海中医药大学基础医学院解剖教研室
上海交通大学生命科学技术学院
出处
《中国针灸》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1期789-792,共4页
基金
上海中医药大学名师传承研究项目
文摘
目的:通过对肩穴的三维重建,来探讨穴位三维重建中神经血管难以表达的问题。方法:在VOXEL-MAN操作平台中,运用色度特征空间的交互式分割方法对肌肉等组织进行分割,对神经血管以数学建模的方式进行重建,并以运行脚本的方式来获取肩髎穴的进针动画。结果:在肩髎穴的三维进针动画中,可以系统地观察到各组织包括神经血管和针体的空间位置关系。结论:数学建模可以解决穴位三维重建研究中神经血管难以表达的问题;带有神经血管等穴周主要组织的穴位三维动画的生成,将有利于针灸教学和穴位经络实质的探讨。
关键词
穴
肩髎
/解剖学
和组织学
穴
肩髎/血液供给
图像处理
计算机辅助
Keywords
Point, TE 14 (Jianliao)/anat
Point, TE 14 (Jianliao)/blood supply
Image Processing, ComputerAssisted
分类号
R224.2 [医药卫生—中医基础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应用CT测量风府针刺深度的研究
被引量:
22
4
作者
杨松堤
李亚东
姜国华
胡妮娜
丛树园
机构
黑龙江中医药大学《针灸临床杂志》编辑部
黑龙江中医药大学解剖教研室
云南中医学院解剖教研室
出处
《中国针灸》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47-48,共2页
基金
黑龙江中医药管理局课题项目:ZHY06-Z40
文摘
目的:研究风府穴在CT定位下针刺安全深度,为针灸临床提供安全进针的参考数据。方法:将41例成年志愿者按罗氏指数分为瘦人组、适中人组和胖人组3型,应用CT断层技术测量风府穴的针刺深度。结果:不同体型的人直刺安全深度不同,风府瘦人组为(27.73±3.45)mm,适中人组(30.78±2.90)mm,胖人组(33.39±4.27)mm。结论:不同体形人风府穴的针刺安全深度数据可以参考安全深度≤危险深度×75%计算。
关键词
穴
风府
/解剖学
和组织学
针刺深度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Keywords
WORDS Point GV16 (Fengfu)/anat
Needling Depth
Tomography, X-ray Computed
分类号
R224.2 [医药卫生—中医基础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腰突穴针刺深度CT扫描定位研究
黄仕荣
林其雄
汤骏
陈建础
《中国针灸》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
4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翳风穴的形态学特征及其临床意义
姜雪梅
高彦平
黄泳
《中国针灸》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
78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基于VOXEL-MAN操作平台肩髎穴的三维可视化研究
王海生
邵水金
王媛媛
秦翊麟
程卓
严振国
庄天戈
闵友江
《中国针灸》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
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应用CT测量风府针刺深度的研究
杨松堤
李亚东
姜国华
胡妮娜
丛树园
《中国针灸》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
2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