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13世纪北中国的程朱学与许衡的思想 被引量:4
1
作者 三浦秀一 《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19-27,共9页
青年许衡一边重视到《周易》王弼注所说"无为自然"概念的价值,一边反省着十三世纪北中国社会面对的有些困难,痛感到这些道家的概念有必要更新。正是被此自觉所推动,他在阅读理学书的时候得以"默契"程朱学的意义。但... 青年许衡一边重视到《周易》王弼注所说"无为自然"概念的价值,一边反省着十三世纪北中国社会面对的有些困难,痛感到这些道家的概念有必要更新。正是被此自觉所推动,他在阅读理学书的时候得以"默契"程朱学的意义。但是,为了构筑可以改革社会的思想而想要完全消化程朱学的话,此"默契"之后,直到《读易私言》完成的七年余的时间还是必要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许衡 《周易》王弼注 程朱学 《读易私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程朱学脉中朱子的自我身份认同
2
作者 朱叶楠 《阴山学刊》 2011年第5期107-112,共6页
朱子为二程三传弟子,这是历史的事实,但朱子晚年建构道统谱系时以二程"私淑"自处。回顾朱子早年求索的历程,可以了解"私淑"二字背后所隐藏的深意:朱子最早受学于韦斋和三先生,但他们含混儒释疆域的学风在延平那里... 朱子为二程三传弟子,这是历史的事实,但朱子晚年建构道统谱系时以二程"私淑"自处。回顾朱子早年求索的历程,可以了解"私淑"二字背后所隐藏的深意:朱子最早受学于韦斋和三先生,但他们含混儒释疆域的学风在延平那里被否定,以朱子后来对儒释之辩的敏感,自不能承认由韦斋及三先生可以上通二程之真精神;延平虽严辨儒释之分,但工夫入路偏于主静,推而至极亦会流入禅学,当然也不能说传二程之真血脉;朱子强探力索,出入佛老、师友之间,先辨明儒释疆域,又通过对延平之学和湖湘之学的反思,才最终接上了二程的传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朱子 程朱学 三传 私淑 弟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